
形容一个人正气的成语
铁面、守正、大公无私、光明正大、正直无私铁面无私白话释义:形容严明,不讲私面。
朝代:清作者:无名氏出处:《说呼全传》:“偏偏那个包文正同他也是一般的;朝廷十分信服;果然他是铁面无私。
”二、守正不阿白话释义: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朝代:东汉作者:班固出处:《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翻译:君子独立公正,不屈从众邪恶三、大公无私白话释义: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朝代:清作者:龚自珍出处:《龚定庵集·论私》:“且今之大公无私者
”翻译:到今天还有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
四、光明正大白话释义: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也说正大光明。
朝代:宋作者:朱熹出处:《朱子语类·易九》:“圣人所说的话;光明正大;须是先理会光明正大的纲领条目。
”翻译:圣人所说的话之所以光明正大;必须是先理会襟怀坦白,行为正派的纲领条目。
”五、正私白话释义: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朝代:春秋作者:左丘明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翻译:神灵,是聪明正直而且专一的,依照人民的意愿行事。
形容清正廉洁的词语有哪些
天道、大公无私、等量齐观、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一、天公地道白话释义:形容十分公平合理:多劳多得,是~的事儿。
出处:《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如今人人的脑袋里头既都有了一个社会平等,政治自由,是个天公地道的思想。
”朝代:清作者:岭南羽衣女士二、大公无私白话释义:处理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汉书·贾谊传》:“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朝代:东汉作者:班固译文:为了国可以牺牲家,为了公事可以忘了私事。
三、等量齐观白话释义: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出处:《蕙风词话》:“意境可以稍变,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
”朝代:清作者:况周颐译文:心意境界可以变化,然而不可以同等看待。
四、一视同仁白话释义:不分厚薄,同样看待。
出处:《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朝代:唐作者:韩愈译文:圣人的话应该都要不分厚薄,同样看待,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
五、不偏不倚白话释义:原是朱熹对儒家中庸之道的“中”的解释。
后泛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中庸章句》题下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朝代:宋作者:朱熹译文:领悟中庸之道的人,应该是不偏袒任何一方,应为无过无不及。
形容正直的成语
关于正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案萤干死】:书案上借以照明的萤火虫都干死了。
形容正直的读书人做官被贬或死后,居处荒凉的景况。
【秉公任直】: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不宾之士】:宾:客人。
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
形容以主人翁的面目出现的人,敢于提意见,提建议。
现多指实事求是,不客气、不虚伪的正直人士。
【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草茅危言】:草茅:指民间;危言:直言。
指民间敢于指责朝政的正直言论。
【朝阳鸣凤】: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
【黜邪崇正】:斥退奸邪,崇尚正直。
【聪明正直】: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
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大直若诎】: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同“大直若屈”。
【大直若屈】: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亦作“大直若诎”。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屈:枉屈。
极为正直的人,表面上好像枉屈;极为灵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笨拙。
【谠论侃侃】: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
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谠言嘉论】: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谠言直声】: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
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盗怨主人】: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
同“盗憎主人”。
【盗憎主人】:主人:物主。
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
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董狐直笔】: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
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
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端人正士】:指端庄正直的人。
【恶直丑正】:使奸邪者改恶从善。
亦指嫉害正直的人。
【方正不阿】: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
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方正不苟】:方正:正直;苟:苟且,不正派。
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刚正不阿】:阿:迎合,偏袒。
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刚正无私】:刚:刚直;正:正直。
刚直方正而没有私心。
【刚直不阿】:阿:迎合,偏袒。
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羔羊素丝】:羔羊:小羊羔,此指小羊羔的皮;素:白。
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用素丝作为装饰。
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品德与仪表一样美。
【耿介之士】:耿介:正直、不同于流俗。
指正直的人。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公正严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沽名卖直】: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
【沽誉买直】: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
同“沽名卖直”。
【古之遗直】:遗:留下来的;直:正直。
有古代遗风的正直的人。
【好谀恶直】:谀:讨好奉承;直:正直。
喜欢讨好奉承,厌恶正直劝谏。
【坚忍质直】:质:品质。
坚韧不拔,品格正直。
【蹇谔之风】:正直敢言的作风。
【謇谔之风】:謇谔:正直敢言。
正直敢言的作风。
【謇谔自负】:謇谔:正直敢言;自负:自恃。
正直敢言而自许很高。
【謇謇谔谔】:謇謇:正直,诚实;谔谔:直言敢谏。
形容忠正直言。
【洁清自矢】:指保持自身清廉正直。
【襟怀坦白】:襟怀:胸怀;坦白:正直无私。
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举枉措直】: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
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举直厝枉】:起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
同“举直错枉”。
【举直措枉】: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
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举直错枉】:举:选拔。
直:正直,指正直之人。
错:通“措”,废弃,放弃。
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
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
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据义履方】:义:义理;履:遵循;方:方法。
依据道义,遵循理法。
指为人正直不苟。
【君仁臣直】:仁:仁义;直:正直。
君主仁爱,臣下才能直言相谏。
【侃侃谔谔】: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谔谔:说话正直。
说话正直,理直气壮。
【魁垒之士】:魁垒:光明磊落;士:旧时指读书人。
为人正直,胸怀坦荡的人。
【凛然正气】:凛然: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正气:正直的气概。
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使人敬畏。
【芒寒色正】:指星光清冷色纯正。
也借以称颂人的品行高洁正直。
【鸣凤朝阳】:正直敢言的贤士。
比喻贤臣遇明君。
【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直:公正,正直。
不能简单地相信别人很正直,而应当提防他存心不良。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直:正直;不仁:不讲道义。
不要相信表面上的正直,要防备别人心存不良。
【挠直为曲】:将直的拗成弯的。
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
【内疚神明】:内疚:内心感到惭愧不安;神明:聪明正直的神祗。
指良心受到责备。
【逆耳利行】: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
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欺人以方】:方:方正,正直。
比喻用合乎人情的方法来欺骗人。
【千仞无枝】:比喻人品正直。
【清白之人】:品行正直,身世清白的人。
【清风峻节】: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
【清廉正直】: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清正廉洁】: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
【史鱼秉直】: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秉:秉性;直:正直。
史鱼秉性正直。
形容人秉性刚直不阿。
【史鱼之俦】: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俦:同伴。
像史鱼一样正直。
常用于形容刚直的人。
【恃直不戒】:恃:倚仗;戒:戒备。
自恃正直,不加戒备。
【守正不阿】:正:公正;阿:偏袒。
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守正不挠】: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守正不桡】: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屈从,不讲情面。
同“守正不挠”。
【淑人君子】:指善良贤惠,公道正直的人。
【素丝羔羊】:指正直廉洁的官吏。
【鶗鴂雕卉】:比喻谗言伤害正直的人。
鶗鴂,鸟名,杜鹃。
【退食从容】: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
【外方内员】:指外表正直,内心圆滑。
【外方内圆】:外方:外表有棱角,刚直;内圆:内心无棱角,圆滑。
指人的外表正直,而内心圆滑。
【危言谠论】:危、谠:正直的意思。
正直的言论。
【危言高论】: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
【危言核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危言覈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危言逆耳】: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
【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
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小枉大直】: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
【心地正直】:指为人正直,不存邪念。
【心正气和】:内心正直,态度温和。
指不急躁,不生气。
【胸中正,眸子瞭】:为人正直,眼睛就明亮。
【血性男儿】: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
【言方行圆】:指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一介之夫】:介:耿介。
一个正直的人。
【一介之士】:一个微末的士人。
指忠心正直的人。
【以直报怨】:直:公正、正直。
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公正、正直。
以公道的态度对待自己怨恨的人,把恩惠施与对自己有恩的人。
【义胆忠肝】:指为人正直忠贞。
【真金不怕火来烧】:比喻真理或立身、行事正直的人经得起实践检验,不怕任何非议。
【铮铮有声】:铮铮:金属相击声。
比喻为人正直,名声很好。
【正大不阿】:阿:迎合,偏袒。
正直磊落,不逢迎,无偏私。
【正人先正己】:正:正直,公正。
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己先做到。
【正色危言】: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同“正色直言”。
【正色直言】: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正视绳行】:谓言行正直。
【正言若反】:正言:正直的话。
把正直的话当成反话。
比喻误解他人的好意。
【正直公平】:指正直而又公道,不偏袒。
【正直无阿】:阿:曲从,迎合。
为人处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正直无私】: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直道不容】:按正直的道理行事而不被社会容纳。
【直道事人】:正直无私地对待人。
【直而不挺】:指作事按正直之道而行,但有变通。
【直节劲气】:气节正直,操守刚劲。
【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
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直木必伐】: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
成材的树必被砍伐。
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直内方外】: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直如弦】:像弓弦一样直。
形容为人正直。
【直言谠议】:谠:正直。
正直的言论。
【直言骨鲠】:言辞正直,气节刚劲。
【直言极谏】: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
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直言切谏】: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
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同“直言极谏”。
【直言危行】:危行:直行。
正直的言论和行为。
【直言正谏】: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
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直言正论】:正直公道的言论。
【直言正色】: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鸷鸟不双】:鸷鸟:凶猛的鸟。
凶猛的鸟不成双。
比喻正直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中正无私】:中正:正直。
正直而无私心。
【中正无邪】:中正:正直。
正直而没有邪念。
【忠鲠不挠】:鲠:鱼刺,借喻正直。
忠诚正直,不向恶势力屈服。
【忠言谠论】:谠:正直。
出言忠诚,立论正直。
【忠言逆耳】:逆耳:不顺耳。
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众曲不容直】:曲:弯曲,比喻邪恶;直:笔直,比喻正直。
比喻在众多的坏人里不能容纳正直的人。
【庄庄其士】:庄庄:端庄正直。
行为端庄正直的人。
【纵曲枉直】:指纵容有错误的人却冤枉正直的人。
形容不主持正义。
《爱莲说》本文主要写的是“爱之莲”,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用菊和牡丹衬托莲的高洁。
菊是正衬,牡丹则是反衬。
菊之爱,暗含隐士之风,略有些清寡;而牡丹之爱,则是追名逐利的表现。
相比之下,作者就把莲花之于两者的优点给带出来了
《爱莲说》一文中,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或陆地上的草木及花,受人喜欢者特别的繁多。
东晋陶渊明偏爱于菊;自李唐王朝以来,世上的人都特别的喜欢牡丹;可是我独独喜爱莲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高洁,它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
它内心通达而外形刚直,不像藤蔓四处蔓延,也不像枝干四处纵横。
香气远而清纯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远远的欣赏而不可以肆意的亵玩也。
我比喻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之人也。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人也。
而莲花呢
是花中的君子也。
噫
(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爱菊之人,陶渊明死后很少听到。
爱莲之人,与我同样所好的又有几人
(几人又作何人)而爱牡丹之人呢,适合于大多数人也。
(叶依青) 【赏析】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
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
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
《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一年以后,周敦颐由于年迈体弱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讲学。
他留下的莲池和那篇《爱莲说》,一直为后来者珍视。
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
朱熹作诗道: 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 独为先生引兴长。
赏析《爱莲说》,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
同样,“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
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已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
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
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
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
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
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已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众”。
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
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
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
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
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
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
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
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
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
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予谓菊,花之隐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
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已比喻为君子。
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
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
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
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
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
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
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锒锒上口,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
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
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品。
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如果能感动于文中的志节,这也就是读此文的最佳所得吧。
描写清正廉洁的成语:
【臣心如水】:心地洁净如水。
比喻为官清廉。
【尘鱼甑釜】:甑:古代蒸食的炊具。
甑里积了灰尘,锅里生了蠹鱼。
形容穷困断炊已久。
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砥砺清节】:磨炼自己,以保持清廉名节。
【高节清风】: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
气节高尚,作风清廉。
比喻人品高洁。
【官清法正】:清:清廉。
做官的清廉,执法才能公正。
【官清似水】:指为官清廉,如同白水一样清明。
【官清毡冷】:毡:毡子。
形容为官清廉的人,生活清苦。
【浆水不交】:浆水不沾。
指为官清廉,无取于民。
【洁清自矢】:指保持自身清廉正直。
【廉明公正】: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
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廉能清正】:廉:清廉。
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留犊淮南】:原指寿春令时苗离开淮南时,将来时带来的黄牛所生的一牛犊留在淮南。
后比喻为官清廉。
【攀车卧辙】:攀住车子,横卧车道。
指百姓挽留清廉爱民的官吏。
【清风峻节】: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
【清官难断家事】:清官:公正清廉的官吏。
指家庭内部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却金暮夜】:指为官清廉。
【时苗留犊】:时苗:东汉时人名。
时苗曾是寿春令,上任时乘母牛驾的车,后牛生一犊,时苗离任时将牛犊留下,不肯带走。
比喻为官清廉。
【属托不行】:属:同“嘱”;托:托付。
指托人办事行不通。
形容为官清廉,不谋私利。
【水菜不交】:比喻彼此经济上没有往来。
旧时指官吏清廉。
同“水米无干”。
【水米无干】:比喻彼此经济上没有往来。
旧时指官吏清廉。
同“水米无交”。
【水米无交】:指没有吃过别人一点东西。
比喻为官清廉,不妄取民物。
也比喻双方毫无往来。
【台阁生风】: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
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
比喻官风清廉。
【羊续悬鱼】:羊续,汉时官吏。
羊续把生鱼悬于庭。
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
【一琴一鹤】: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
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甑尘釜鱼】:甑里积了灰尘,锅里生了蠹鱼。
形容穷困断炊已久。
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甑釜生尘】:甑:古代蒸食的炊具。
甑里积了灰尘,锅里生了蠹鱼。
形容穷困断炊已久。
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形容高贵品质的成语
形容品质的成语 1、良金美玉:成色好的赤金,无瑕的美玉。
比喻文章十分完美。
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2、淑质英才:淑:善良;英:非凡。
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3、道德名望:指良好的品质和名声。
4、失身匪人:失身:丧失自身应坚持的节操;匪人:指品行不正的人。
指丧失节操而依附于邪恶的人。
也指女子失节于品质恶劣的人。
5、尘外孤标: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
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6、莫邪钝,铅刀铦:莫邪:古代名剑;铅刀:铅制的刀;铦:锋利。
认为莫邪不锋利,反而认为铅刀锋利。
比喻把有才德的人弃置不用,而用品质不好的人。
7、龌龌龊龊:指肮脏,不干净。
比喻人的品质卑劣。
8、苍松翠柏:苍:青色。
翠:青绿色。
指四季常青的松柏。
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9、材德兼备:材:通才。
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10、淑性茂质:淑:和善;茂:美好。
形容性情和善,品质美好。
11、洁清不洿:洁清:纯洁清白;洿:同污,污浊。
保持清纯的品质,不同流合污。
12、真金不怕火炼: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13、不磷不缁:磨不薄,染不黑。
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
14、冰壶玉衡:冰壶:冰心玉壶;玉衡:用宝石装饰的天文仪器。
比喻高尚的品质,优雅的气质。
15、平庸之辈:思想品质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
用打草惊蛇造句
1、在野外要进入草丛时,切记要先打草惊蛇。
2、警方守候多日,就是怕打草惊蛇,让歹徒溜了。
3、连长告诉我们,不要打草惊蛇,要对敌人进行围攻。
4、你打草惊蛇了惊什么蛇
5、对方似仍未察觉,我们先按兵不动,免得打草惊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