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关于民主的句子
主”一中国古文中的含义及例句。
(“民主”一词,中国古文含义与同)1、民之主宰者。
多指帝王、君主。
《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 成汤 。
”《左传·文公十七年》:“ 齐君 之语偷。
臧文仲 有言曰:‘民主偷必死。
’”《文选·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
” 蔡邕 注:“民主,天子也。
”《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 昌 遂据 江夏 ,造妖言云:‘当有圣人出为民主。
’”2、指官吏。
《三国志·吴志·锺离牧传》:“仆为民主,当以法率下。
”到了近代(鸦片战争后),民主指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民主用于国家形式,即成为一种国家制度,与“专制”相对立。
(同现代解释)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君主者,权偏於上;民主者,权偏於下。
”[郑观应(1842─1921)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署罗浮偫鹤山人等,祖籍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
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揭开民主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
《盛世危言》 ,是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重要著作,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正式出版。
该书出版对清末的维新派和革命派具承先启后的作用,亦为1898年开始的百日维新奠下重要根基。
]“民主”一词的现代解释,指一种社会状态,其特点是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
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民本文化。
“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思想传统文化。
以民为本,古代一些重要典籍早有记载。
《诗经·大雅·抑》有这样名句:“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
”劝戒大臣们要自警自律,要善于治理你的人民,谨慎你的法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
《管子·霸业》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管仲提出的“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这是中国儒家政治哲学的集中表述。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民心的向背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也制约着社会的全局,这就形成了儒家民本文化。
儒家民本文化是一种以民为本的文化,中心思想是讲,国家的治理应以民为本。
“民本”的基本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重民贵民。
“敬天保民”、“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立君为民”等古训表现出对民众的重视。
《左传》从国家兴亡的高度阐述了“民”的重要性,其中曰:“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
”(二)爱民仁民。
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的爱民思想。
(三)安民保民。
《尚书》中云:“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国本)、官本而言的(其实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其原意是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其基本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
统治者遵循民本思想的根本目的是欲通过整合“民意”,以维护、巩固和强化特定的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进而谋求特定的阶级利益和实现特定的政治目标,如唐太宗云:“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表达的以人为本作为万事万物的开端,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
科学发展观并不否认经济发展、GDP增长,它所强调的是,经济发展、GDP增长,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是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使发展的结果与发展的目标相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形容中国古代建筑有特色的词语或成语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多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 墙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廊 “密锁重关掩录苔,廊深阁回此徘徊。
”() “东风袅袅泛崇光,夜色空蒙月转廊。
”()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 窗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开帘放入窥窗月,且尽新凉睡美休。
”()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无名氏) 栏杆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杜枚)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杆。
”(崔橹)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庭院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
”(李清照) “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元好问)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桂花。
”(陈亮) 楼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李白)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李益) “绿暗红稀出风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韩琮)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辛弃疾)
中国古代形容美玉的字有哪些中国有好多
01.琼 美玉。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 02.琳 美玉。
青碧色的玉。
《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 03.球 美玉。
《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 04.瑜 美玉。
《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 05.环 圆圈形的玉器。
《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郑商。
” 06.璇 美玉。
《集韵·平仙》:“璿,《说文》:美玉也。
引《春秋传》:璿弁玉缨……或作琁、璇。
” 07.璧 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 08.琪 美玉。
《玉篇·玉部》:“琪,玉属。
” 09.璞 未雕琢的玉。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宝焉。
” 10.瑶 亦泛指美玉。
《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篠、簜。
” 11.碧 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
《庄子·外物》:“ 苌弘 死於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 12.瑰 美玉,美石。
《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
琼瑰玉佩。
” 13.翠 硬玉。
宋吴自牧 《梦粱录·元宵》:“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 14.瑾 美玉名。
南朝宋慧琳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如草之兰,如玉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 15.瑱 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
《诗·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
” 16.琮 瑞玉。
方柱形,中有圆孔。
用为礼器、贽品、符节等。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 17.珂 白色似玉的美石。
《玉篇·玉部》:“珂,石次玉,亦码碯白如雪者。
一云螺属。
” 18.璎 似玉的美石。
《玉篇·玉部》:“璎,璎琅,石似玉也。
”2.即璎珞。
玉饰。
唐 元稹 《估客乐》诗:“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
” 19.瓒 质地不纯的玉。
《周礼·考工记·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
” 20.琛 指玉。
《宋史·乐志九》:“禕衣褒崇,琛册追荣。
” 21.珰 玉制的耳饰。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 22.璠 美玉。
晋陆云《答顾秀才》诗之五:“有斐君子,如珪如璠。
” 23.璜 状如半璧的玉。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玄璜礼北方。
” 24.珑 古人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上刻龙纹。
《说文·玉部》:“珑,祷旱玉也。
” 25.珉 似玉的美石。
《荀子·法行》:“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 26.璆 美玉。
可制磬。
亦借指磬。
《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
” 27.瑛 美玉。
《魏书·阳尼传》:“ 采钟山 之玉瑛兮,收珠泽之珂珬。
” 28.琯 玉管。
《大戴礼记·少间》:“ 西王母来献其白琯。
” 29.瓘 玉名。
《左传·昭公十七年》:“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
” 30.珏 相合之二玉。
双玉。
《说文·珏部》:“珏,二玉相合为一珏。
” 31.璋 玉器名,状如半圭。
《书·顾命》:“秉璋以酢。
” 32.瑷 美玉。
《玉篇·玉部》:“瑷,美玉也。
” 33.圭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等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
《易·益》:“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 34.琀 古代放在死者口里的玉。
《说文·玉部》:“琀,送死口中玉也。
” 35.玦 古时佩带的玉器。
环形,有缺口。
《左传·闵公二年》:“公与 石祁子 玦,与 甯庄子 矢,使守。
” 36.琦 美玉。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蟭螟之巢,无乘风之羽;沟浍之中,无宵朗之琦。
” 37.琬 美玉。
《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 38.瑒 玉名。
《广韵·平阳》:“瑒,玉名。
” 39.玢 玉名。
《玉篇·玉部》:“玢,玉名。
” 40.琥 瑞玉。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白琥礼西方。
” 41.珲 美玉。
《集韵·平魂》:“珲,美玉。
” 42.琚 佩玉。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 43.珺 美玉。
《改并四声篇海》:“珺,美玉也。
” 44.琨 玉石。
《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篠簜。
” 45.璐 美玉。
《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寳璐。
” 46.玫 美玉。
一说火齐珠。
《尸子》卷下:“ 楚 人卖珠於 郑 者。
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玫瑰。
” 47.璊 赤色的玉。
《诗·王风·大车》:“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 48.珅 玉名。
《集韵》:“珅,玉名。
” 49.瑭 玉名。
多用于人名。
五代有史建瑭 、 石敬瑭。
50.玮 玉名。
《广韵·上尾》:“玮,玉名。
” 51.琰 美玉。
南朝梁简文帝 《谢敕赉善胜威胜刀启》:“冰锷含彩,雕琰表饰。
” 52.玙 美玉。
《左传·定公五年》:“ 季平子 行 东野 ,还未至,丙申,卒於 房 , 阳虎 将以璵璠敛。
”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中国古代形容美玉的字有哪些中国有好多形容美玉的词
这都是名句,还有些没弄完,百度打不下了。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回。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月春风似剪刀。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吹笳吸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人事有代高血压,往来成古今。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面桃花相映红。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晚旒。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幕鸦。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上究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山中一夜雨,树抄百重泉。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山花如乡颊,江火似流萤。
·山围攻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山空留马行处。
·山将落日去,水与睛空宜。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影空见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千呼万唤始出来,铖抱琵琶半遮面。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寻塞草烟。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无情有恨何人见
露压烟啼千万枝。
·无情有恨何人沉,月晓风清欲堕时。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无数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不见乡书传枞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不知何处吹芒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 竟未休。
·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
·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不薄今人爱古人。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天上几回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天涯烈士空垂泪,地下强魂必噬脐。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少年心事当拏云。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洲山。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月下沉吟久不寻,古来相接眼中稀。
·月是故乡明。
·月兔空 药,扶桑已成薪。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 红蕖冉冉香。
·风鸣两岸吓,月照一孤舟。
·风急天高猿 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长恨春寻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寻年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为问謇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心曲知万端,悲来却难说。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节手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些时…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去时里正与裹头,寻来头白还戍边。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不解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还有晴。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卢桔子低山雨重, 棕榈叶战水风凉。
·北极朝迁终不改,西山冠盗莫相侵。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寻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他时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白雪郤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宁为宇宙闲吟客,性作乾刊窃禄人。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至竟息亡缘底事
可怜金谷坠楼人。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速清辉。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剑光照空天自碧。
·信有人间行路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侯新。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美人如花隔云端。
·美人道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骅骝拳局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挽弓当拘强,用箭当用长。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莫向樽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乱落如红雨。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旅馆难相问
寒灯独可亲。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阆苑有书皆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挥鞭策驱四运
万物兴歇皆自然。
·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成。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掩鼻计成终不觉,冯欢无路学鸣鸡。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欲为圣明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春风。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