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新中国成立发展的句子

形容新中国成立发展的句子

时间:2015-05-27 11:40

成立后的新中国现状句子,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第一、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这样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二、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1950年,全国物价稳定,结束了十多年的物价上涨的阶段。

为解决中央财政困难,中央决定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解决当时中央财政收支脱节的现象。

1950年,国家财经开始好转了。

第三、 合理调整工商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重要地位。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的根本好转起重要作用、1950年上半年中央在统一财经政策上,又合理地调整了工商业。

这 主要是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经过三年努力,国家 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为国民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经济的提升 中国国防力量也随之提高。

两弹一星 更是大幅度提高了国际地位。

就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变迁写一段文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非常迅速,都是我们亲身体验的。

1、生活衣服,由清一色的绿 军 装变成五彩缤纷的衣服食,由以前的吃不饱变成吃得饱,再变成吃得好,再变成我要减肥,再变成拼命减肥总也减不掉

住,由四合院变成高层,由平房变成住宅小区由小平房变成大高楼,而且高楼在世界上前十名、前一百名的数量越来越多行,由自行车变成高铁、大飞机、汽车2、军由鱼雷艇导弹快艇变成中华神盾舰、战略核潜艇、万吨大驱、辽宁航母由传统步兵向空天一体、海空联合转变这种变化说明,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中国国力越来越强大,中国的人民越来越自信,也说明中国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是卓有成效的,我们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将来为中国发展做出贡献

赞美新中国的段落或者句子

新中国成立至发展史: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现代化方面,我国的探索和创新突出,尤其是探索构建了覆盖巨大人口的现代医疗体系、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

旧中国没有覆盖全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没有现代医疗设施和医疗人才。

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创建了农村地区“合作医疗制度”,60年代后普及全国。

由于城乡差异较大,我国还采取巡回医疗队的方式,让城市医疗卫生工作者为广大农村居民服务,培养农村医疗队伍。

进入21世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了全体农村居民。

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的现,极大提升了国人的健康水平。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2012年的75岁,婴儿死亡率由新中国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14年的8.9‰。

在教育现代化上,我国也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创新。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文盲率高达80%。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极大提高了识字人口的比例。

此后,我国在农村普遍建立小学,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2015年高校毛入学率达到37.5%,在国际上也属于较高水平。

有什么具体意象可以形容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这段时间党的成就?

中国暂居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8%-9.5%\\\/年)  中国占据世界人口数目的第一位,共12.95亿人(2000年人口普查),土地面积占第三位  全世界10个最高的建筑物有6个位于中国,包括最高的“台北101大厦”(目前建筑高度超过台北101的建筑在上海仍未完工)。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员  中国拥有全世界士兵数目最多的军队  中国是全世界三个拥有可以生产载人太空飞船技术的其中一个  中国拥有1.32亿网民(2006年底),暂居世界第二位  中文博客现有2080万个(2006年底),居世界首位  中国现有移动电话4.2亿户(2006年底),居世界首位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004年的雅典[url\\\/]奥运会上,夺得32块金牌,位居奖牌榜第二位  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举行  2040年中国将步入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消除贫困  军事战争上:七次战役基本全胜。

对越、对苏、对印、对美等。

  军事科技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6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

  其余科技上:很多华裔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领先世界,但基础科技水平还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政治地位上: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高。

  经济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渐渐地使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还没有最终完成)。

  社会文化上:虽然教育体制不对,但比建国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种文艺水平越办越高,渐渐地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世博会也在中国举办。

  影视文化上: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吧,国内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儿有这么多丰富的电视节目可看呢

艺术水平也在提高。

民间艺术也在保护。

  体育上:中国的成就太辉煌了,已经连续几届人类奥运会名列前三甲了,中国的优势项目称霸全人类。

最近的刘翔、姚明还有冰上项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力。

逐渐举办世界级别各大体育赛事:奥运会、F1、亚洲会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复香港、澳门。

  民族自信心上:随着国力的壮大,人民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讲究。

但最近极端排外的民族主义有抬头现象,不理智的愤青也对社会产生一定民族情绪的影响。

这都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不利。

我们现在还不能有浓重的民族主义。

时机未到。

  政治体制上:总的来说也在进步。

  总的说来,就这些方面,但政治体制上还是很不完善,腐败现象严重。

执政党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

相信国力的的增强,我们中国未来会更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1949-1957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49-1954这一时期,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共产党从国民党手中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国民经济正待恢复。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明显发展,到1954年底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1953-1957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也是在探索中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都明显的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58-1962年是在探索中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从中共八大开始,中共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有成功,也有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失误。

直到中共七千人大会上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共才初步认识到经济发展中的错误。

1963-1965年是曲折中的三年,也是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三年。

这一时期,左倾错误在党内泛滥,加着苏联的背信弃义,自然灾害严重,我国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1966-1976年是文革十年。

这一时期阶级斗争严重,党内的左倾错误泛滥,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但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国民经济也有所发展。

1976-2000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蓬勃发展。

其实,在史学界还有一种分法:1949-1954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1953-1956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7-1966是探索中前进的时期;1966-1976是文革十年;1976-今天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就多举几个例子,说清

文学成就: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开发最早的古老民族之一.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它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它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更为无数的外国学人所称道. 在戏剧方面,远在十三世纪,就出现了元杂剧的辉煌.它的代表人物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了70部杂剧.那惊天地泣鬼神的《窦娥冤》,那轻松、明快、活泼、幽默的喜剧《救风尘》,那颂扬正义、鞭挞邪恶的公案戏《鲁斋郎》,那翻卷着时代风云的历史剧《单刀会》等风格多样、色彩纷呈的剧作,不仅展示了我国戏剧的丰富性、成熟性和厚重感,而且还把唐诗和宋词的优点熔为一炉,把诗词的功能由一般的吟诵扩展到配乐吟唱,将诗和歌密切地结合起来. 唐诗、宋词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使语言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至.它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变化多样而又严整有序,而时代伟人,不仅继承了它的优秀传统,而且还把这一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在小说方面,还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出现了标志市民文艺样式的宋话本.元末明初又有两部长篇小说的伟大杰作问世,那就是施耐庵的《水浒传》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两部内容博大、气势恢宏、人物过百的长篇巨著,享有世界声誉. 在革命风暴中诞生、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我国现代文学(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学),以其更先进、更合理、更美好的崭新姿态,前进在今日世界进步文学的前列.《阿Q正传》、《子夜》、《家》、《春》、《秋》、《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风云初记》、《保卫延安》、《红旗谱》、《红岩》、《东方》、《李自成》、《黄河东流去》、《第二个太阳》、《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小说;《雷雨》、《日出》、《茶馆》、《蔡文姬》、《武则天》、《文成公主》等话剧;郭沫若、艾青、贺敬之、郭小川、李季等诗人的诗歌,都以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跨进世界文学的殿堂,为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编织出更为璀璨夺目的花环. 综观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全貌,可以看出它的发展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文学的任务和功能历来都受到重视.公元前的孔子(公元前551公元 \\\/FONT>479)首先提出诗(文学)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三国魏文帝曹丕,极重视文章的写作,认为文章可以经国,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唐代的大诗人杜甫,对写作诗歌的目的作了更直截了当的阐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对此,白居易说得更为明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代诗人、作家、文论家这些关于文学任务和功能的论述,对后来的创作实践和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在批判地吸收历代有关文学功能的主张中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更明确、更为群众欢迎的响亮口号: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解放区的文学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就,新中国的文学特别是新时期的文学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 二、我国文学历来是勇于进取,在形式和体裁上不断创新或推陈出新的开放型文学.比如,诗歌的发展是由四言诗而五言诗、七言诗,由古体诗而近体诗、格律诗、自由诗.散文的发展是由先秦散文而汉赋、骈文而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到了现代,散文的种类和形式,真可谓千姿百态、色彩纷呈.在体裁上,由唐诗、宋词、元曲而明清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总之,几千年的文学发展表明,我国文学在艺术形式和体裁上,总是处在不停的运动中,在不断地创新和革新. 需要指出一点,中华民族是一个理性化程度较高的民族,能够全面、辩证、成熟地对待文学形式和体裁上的创新和革命.某一新的艺术形式和体裁出现后,并不因此否定先前的艺术形式和体裁,而是允许各种艺术形式和体裁自由竞争.比如,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在诗歌领域里占据主要地位后,但五言诗和四言诗并没有就此消亡,甚至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再比如,今天我们提倡新诗,但旧体诗创作依然很兴旺,诗与词的比翼双飞、共存共荣也很令人深思.在宋代,词在诗歌领域里占了主要地位,但宋代的诗也很有特色.即使在今天,它们也是齐头并进的兄弟或姊妹.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发展史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三大改造开始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64年 中国第一枚核弹爆炸成功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中国首支导弹部队建立(主要是拦截核弹的)1970年 中国第一个地球卫星发生成功 1976年 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 改革开放 1992年 讲话,加快改革开放 1997年 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归 2001年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申奥成功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