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四字成语,大致形容一个人没有文化,说话或做事总是不经意暴露自己没文化、见识短或者素质低
胸无点墨子里没有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不学无术:学:学识,学问。
术:技智术,技能。
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
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孤陋寡闻:陋:本指简陋,这里指简单的知识。
;寡:少。
闻:知识,见识。
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浅见寡识:浅见:肤浅的见解;寡识:见识很少。
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以上成语都有你说的部分意思。
“说话或做事总是不经意暴露自己没文化、见识短或者素质低”另;从行为上来形容一个人“不经意暴露自己没文化、见识短或者素质低”意思的成语有:不懂装懂: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好为人师:好:喜欢;为:做;当。
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夜郎自大: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
形容一个人很有才华的句子
德爰礼智,才兼文雅,学比山成,辩同河泻,明经,光朝振野仪许中,声高洛下,含潘度陆,超终迈贾,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诗成惊天地笔落泣鬼神 飘泊流浪多少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来去总在风雨中。
自信天下一支笔文也纵横,武也纵横。
纵横天下论英雄学富五车,财高八斗。
满腹经伦,妙语如珠.
形容一个人没有本事却目空一切的句子
1、你若赐我一段浮华,我便许你满世繁花。
2、他在远方看我,眼神犹如雨天般辽远而悲伤。
3、我们的火,要把世界点燃。
4、,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5、小时候我们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
6、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7、静静倚在窗两边的鸳鸯蝴蝶,它们远走高飞——faye8、哀草连横向晚晴,半城柳色半声笛。
枉将绿蜡作,满座衣冠无相忆9、哥哥我祝你此生生不如死,颠沛流离。
10、回忆落空了残年。
11、活在这珍贵的人世间,水波温柔,阳光强烈——海子12、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13、很长的岁月里,我们放肆而乖张13、过了就过了,一切不过是一个花开的历程。
14、爱情啊,是一种诅咒,我们都会变成魔鬼的。
——15、生命在这样的救赎下,以尊严的姿态延伸。
16、岁月断送了年复一年的青春。
17、我怀念我停在单车上的十七岁。
18、想念是一种仪式,真正的记忆与生俱来。
19、要有最朴实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便天寒地冻,马亡。
20、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21、年华里,我们失去的是一种心情。
22、真正的寂寞是很真实的23、我讨厌你这样肆意充斥着我一个个的夏天24、一定要很用力的活下去25、that's all mean to be.【这都是命中注定】26、漫长抗衡着须臾,悲伤炼化为透明27、我左手是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是十年里一个漫长的打坐。
28、,苍老是一段年华。
2.我怀念的不是你,而是你给的致命曾经。
3.你忘了回忆,我忘了忘记 。
4.碎了一地的诺言,拼凑不回的昨天。
5.深浅不一的印记,付之一笑的回忆。
6.最疼的疼是原谅,最黑的黑是绝望。
7.是你苍白了我的等待,讽刺了我的执着。
8.沿途的风景我只能边走边忘。
9.如果我爱上你的笑容要怎麽收藏、要怎么去拥有
10.她们都说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其实珍惜后的失去最痛。
11.我们始终都在练习微笑,终于变成不敢哭的人。
12.其实酒不醉人,只是在喝的时候想起了那不堪的过去。
13. 记得, 一个雨天、你说你会很疼我,现在、又下雨了、带走了我们所有的誓言…… 14华丽的转身、华丽的落泪、 华丽的说、不爱你。
15.用最深刻的伤害,来表达最深刻的爱。
16怎过的手可以随便放空,那些温柔,被你带走 。
17.有时候 、才能看见最干净的世界。
18. 隔着泪眼看世界,整个世界都在哭。
19.你曾经给的那些名叫爱的东西,早已灰飞烟灭。
20.明明都知道那都是谎言,可是我还是会被感动。
21.曾经海枯石烂,抵不过好聚好散。
22.用生命去诠释你的逢场做戏。
23.一些记忆挥之不去,一些回忆抹杀不了。
24.你说时间会冲淡一切,距离会让我们好过些。
25.世界上最可怕的词不是分离,而是距离。
26.哭久了会累,也只是别人的以为。
27.我要怎样才能躲掉,命运的心血来潮。
28.我假装过去不重要,却发现自己办不到。
29.曾经以为你就是氧气,原来只是闹剧。
30.一个人害怕孤独,两个人害怕辜负。
31.明明是你做错,何必装作很难过。
32.不爱我,就别感动我。
33.我们之间,何只一颗心的距离。
34.,人事易分,而你再问我是否还在等。
35.原本以为最伟大的是友情,可就连友情都那么卑微。
36.我一个人的魅力,哪比得上你们两个人的甜蜜。
37.每一次的自欺欺,我都做的很完美。
38.昔日是我们,如今已是你我。
39.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形容一个人没文化的句子有哪些
以蠡测海拼yǐ lí cè hǎi释义:蠡壳做的瓢。
用贝量海。
比喻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即蠡酌。
以瓠瓢测量海水。
比喻见识短浅,以浅见量度人,亦简称“蠡测”等。
坐井观天(zuò jǐng guān tiān)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
蝉不知雪【拼音】 chán bù zhī xuě 【解释】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
比喻人见闻不广。
井底之蛙【拼音】: jǐng dǐ zhī wā【解释】: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蠡测管窥, lí cè guǎn kuī。
蠡:瓢;管:竹管;窥:从小孔缝隙里观看。
用瓢来量大海,从竹管的小孔看天空。
比喻见识片面狭窄,看不到事物的整体。
形容一个人见识少的成语
齐心协结合作的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成城;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中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中国谚语团结就是力量。
-------谚语怕虎生两翼,就怕人起二心。
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
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
墙倒众人推。
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
人心齐,泰山移。
人和万事兴。
人多好办事。
谚语大全天气谚语季节谚语英语谚语生活谚语养生谚语人多势众。
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双拳难敌四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城。
团结加智慧,弱者胜强者。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则存,分裂则亡。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智慧无穷。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人难唱一台戏。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
一颗星星布不满天,一块石头垒不成山。
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架不起梁。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
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力量从团结来。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助人要及时,帮人要诚心。
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形容一个人见过更好的东西却看不上一般的东西 的句子
人生在世,应该,在芬芳别人的美丽自己。
2、只需一分钟就可以碰个人,一小时上一个人,一天爱上一个人,但需要花尽一生的时间去忘掉一个人。
3、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4、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5、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6、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7、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
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9、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10、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
11、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借口。
12、令人不能自拔的,除了牙齿还有爱情。
13、爱情就像一双袜子,越是瞧起来不顺眼的袜子,越有可能永远陪在你身边,越是喜欢的漂亮袜子经常会少一只。
14、我们缺少的不是机会,而是在机会面前将自己重新归零的勇气。
15、微小的幸福就在身边,容易满足就是天堂。
16、没有人因水的平淡而厌倦饮水,也没有人因生活的平淡而摒弃生活。
17、思恋一个人的滋味就像喝了一大杯冰水,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流成热泪。
18、得不到你所爱的,就爱你所得的。
19、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20、失因为贪说真的,老实人很少上当。
21、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
22、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23、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
24、聪明人是快乐的,自以为聪明的才烦恼。
帮助别人减轻三分烦恼,自己就会享受七分快乐。
25、流言造成伤害至少需要两个人你的敌人诋毁你,你的朋友转告你。
26、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27、最快乐的人并不是一切东西都是最好的,但他们会充分享受自己已有的东西。
28、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29、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30、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31、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32、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33、爱一个人而那个人不爱你是很让人难受的,但更痛苦的是,爱一个人,却永远都没勇气告诉他。
34、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
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请不要后悔。
35、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36、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
37、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
38、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曾经拥有。
形容一个人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跟着说什么的成语
人云亦云、随声附和、随波逐流、鹦鹉学舌、随声是非。
1、人云亦云 [rén yún yì yún] 释义:云:说;亦:也。
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
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出处:邹韬奋《经历·几个原则》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
2、随声附和[suí shēng fù hè]释义: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
”译文:崇侯虎这人不过是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实在是不是他本人的想法。
3、随波逐流[suí bō zhú liú]释义: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出处:郭沫若《屈原》第一幕:你心胸开阔,气度那么从容
你不随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
4、鹦鹉学舌[yīng wǔ xué shé]释义:鹦鹉学人说话。
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
”译文:就像鹦鹉学人说话一样,没有学到人的神情。
5、随声是非[suí shēng shì fēi]释义:指自己没有独立的是非观念,别人说是,自己也说是,别人说非,自己也说非。
出处: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岂不哀哉。
”译文:如果怀这嫉妒之心不去考察实情,跟着别人说,别人说是,自己也说是,别人说非,自己也说非,难道不悲哀吗。
文言文词类活用分析
、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简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 A.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B.晋侯饮赵盾酒。
(晋侯让赵盾饮酒) [简析]A句中的“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B句中的“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 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秦国(的势力)] C.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 (3)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 A.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 B.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齐桓公亲自解开管仲的绳索束缚,并且让他做丞相)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使江东父兄可怜我使我继续做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 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例如: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 [简析]“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③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 A.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所以大王不如使苏代向东去(回齐国),秦国一定怀疑齐国,而不相信苏代了] B.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修起房屋,四周墙壁一百方丈,将一座座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简析]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
A句的“东苏子”,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
B.句的“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4)数词的使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 A.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晋)使自己的德行没有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 B.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简析]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B的“四”“六”)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如例A的“二三”,“使……反反复复”)变化。
2、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A.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B.梁以此奇籍。
(项梁以此认为项羽不平凡) C.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简析]A句的“奇其言”“壮其貌”是主语滕公“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之义。
B句的“奇籍”,是主语“项梁”主观上认为宾语“项籍”具有“奇”的性质。
C句的“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如: A.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
[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C.孟尝君客我。
(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3、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
例如: A.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有一位老人,穿着麻布的短衣,来到张良所住的地方) B.遂王天下。
(就称王于天下) C.面山而居。
[(愚公)面朝山而居] ②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A.驴不胜怒,蹄之。
(驴子很恼怒,用蹄子踢他) 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先打垮秦王朝进入咸阳的人,就尊他为王) ③名词用在“所”“者”结构中,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A.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因此,派官吏修缮宾客所居住的馆舍) 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称王”,放在别人捕得的鱼的肚子里) ④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A.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跟着十来个女徒弟,都穿着绸子单衣,站在大巫的背后] B.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所以英明的君主,不给没有功劳的臣子封官,不让不勇敢战斗的士兵受赏) ⑤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组成合成谓语,名词前面放上能愿动词,等于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A.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孔子对公冶长说:“可以娶妻子。
”) B.左右欲兵之。
(武王的近侍要杀他俩) C.寡人欲相甘茂,可乎?(我要甘茂做相,可以吗?) ⑥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A.晋师军庐柳。
(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庐柳) B.秦伐韩,军于阏与。
[秦国攻打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 ⑦名词用“而”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A.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三代的礼制各不相同,却都成就了王业,五霸的法度并不一样,也都成就了霸业) B.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从前齐国有一个很想得到金子的人,一天早晨,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市上去) 4、形容词、代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A.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一般人认为宝贵的,正是君主认为低贱的;一般官吏认为是卑下的,正是法律认为高贵的) B.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社会上所推崇的人,没有比得上黄帝的) ②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总是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使用的。
因此,如果一个能愿动词跟一个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大多也是活用为动词。
例如: A.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打听它的深度,就连那些爱游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 B.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
(由上看来,一直到子胥比干,都不值得尊崇) ③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稍出近之。
(渐渐地走出树林靠近它) ④形容词后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令尹子兰……终于让上官大夫(靳尚)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
] (2)代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代词活用为动词,同形容词。
活用后的词汇意义,仍不失其称代作用。
例如: 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
[(伯丑)见了公卿都不施礼,无论地位高低,都对他以“你”相称]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数词活用动词的条件,也与形容词相同。
例如: A.六王毕,四海一。
(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 B.不迁怒,不贰过。
(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重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