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缺点、毛病很多,但是大家还是喜欢他,这是怎么回事
请详细地说说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条:猪八戒好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当老百姓的都把吃放在第一要素,做领导的更得把吃放在首位;要吃,一是要吃出道理;二是要吃出水平;三是要吃出自己的理念。
猪八戒在这一方面就做的很优秀,比如吃西瓜,他拿到西瓜之后马上分成四块:一块给师傅,一块给师兄,一块给师弟,自己只吃一块;可是西瓜实在好吃,于是找个理由把师弟的那块吃了;还想吃,于是又找个理由把师兄的那块也吃了;还有一块索性一并吃了吧,但还是寻了个理由再吃。
可见猪八戒对吃是非常有研究地。
第二条:猪八戒懒做。
这一点猪八戒更是优秀。
能明天做的事今天绝对不做,能将来做的事现在一定不做;要做也请别人去做,就说小事吧,有沙师弟在用得着猪师兄吗
如果是大事,只要有悟空大师兄在,猪八戒绝不会去抢师哥的功劳。
西天取经的路上,猪八戒和师傅等一旦被妖精拿住,别人都急得跳圈,唯八戒不急不躁,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当然前提是师兄孙悟空不被擒获。
第三条:猪八戒贪睡。
列宁同志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也就是说要想工作好就得休息好,所以贪睡不是缺点。
做领导的一定要学会睡觉,保证身体健康,就是保住了革命的本钱。
有好多日理万机的领导干部,都是太不注意休息而累垮了身体,结果是留下一摊子未竟的事业,还得让别的特别懂得睡觉之道理的同志来完成。
猪八戒贪睡是众所周知的,只要有机会睡,猪八戒同志认为那是不可不睡。
有多少次师傅师兄委派他去打探妖情,他都会瞅机会好好地睡上一回,睡醒睡足睡够,回去编个理由便告万事大吉。
第四条:猪八戒心宽。
做领导一定要心宽。
如果大事小事都管,处处斤斤计较,整天小肚鸡肠,那就很不好。
这一点猪八戒可以说是楷模。
唐僧师傅也深知,西天取经的路上,无论孙悟空怎么拿捏他,他从来就不计较。
有好几回孙悟空掂着老猪的耳朵骂他是呆子是蠢货,人家老猪一回也没有生气过,依然是一口一个师兄地叫。
遇到师傅师兄皆被妖怪擒走,沙和尚急的跳墙,老猪就不。
你听人家老猪怎么说:急什么急,大不了散伙,俺回高老庄。
第五条:猪八戒体胖。
领导得有福像,一般要肥头大耳,不能瘦得跟干拉鸡似的。
这一点唐僧师徒四人唯有猪八戒具备。
去掉僧衣僧帽,换上西服打上领带,猪八戒走在大街上,谁敢说老猪不是领导。
虽然猪八戒脸上一贯是和颜悦色,却也不怒自威。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老猪往前那么一站,再胆小的孩子也会吓得绝对不敢再哭;儿童尚且如此,妇女更是腿肚子发软,怎么也动不了步了。
这就叫威。
第六条:猪八戒好色。
这一点猪八戒尤其出色。
不论是在天上做天蓬元帅时调戏嫦娥;还是做了妖怪之后,硬做高老庄的女婿;以及取经路上看见美女就流口水走不动路,都可以充分说明。
在女儿国时那个美丽的国王,就曾经让老猪动心不已。
可惜唐僧泥古不化,不仅自己不允,还误了弟子一生的大好幸福。
现在猪八戒终于要出人头地了,要做领导了,将来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了。
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洗浴城、去夜总会,包二奶,随心所欲地愿怎么色就怎么色。
第七条:猪八戒心善。
领导都要有一副菩萨心肠,要有同情心、爱心。
当初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猪八戒就极力反对。
美丽的村姑被他一金箍棒打死了,善良的老头也被他打死了,可怜的老太太也被他打死了;猪八戒实在看不下去,可是孙悟空排在自己之上,是自己的师兄没有阻止的大权。
唯有怂恿师傅唐僧,念那个金箍咒惩罚老孙的凶心。
对妖精尚且如此,对一般的凡人,猪八戒同志一定会善待天下。
第八条:猪八戒忠诚。
县长 既然做了唐僧的徒弟,就再没有三心二意,放弃了在高老庄做女婿的惬意生活,随唐僧西天取经去者。
一路上经过了多少坎坷,经历了多少风雨,度过了多少艰难,直到协助师傅取得了真经,做了净坛使者。
至于一路上受了大师兄孙悟空多少窝囊气,就早已不必再提了。
组织上认为,对人忠诚对组织也就忠诚。
第九条:猪八戒老实。
都说老实人可靠。
但是,有人对这一点表示怀疑:去西天取经时,他就常常偷懒耍猾,有好几次孙悟空派他去打探妖情,他就玩忽职守,不干活只睡懒觉。
对于这一点,组织上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考察和论证,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认为有失偏颇。
当时孙悟空是大师兄、是上司、是领导,独断专行、飞扬跋扈是出了名的,玉皇大帝他也不怕,就是师傅,如果不是有那个金箍咒,他怎么可能把一个肉体凡胎的唐朝和尚放在眼里。
孙悟空派他做什么,他一个小小的猪八戒好能怎么地,只有忍气吞声俯首贴耳一条路可走,别无他法。
不过这也足以看出猪八戒之老实。
第十条:猪八戒胆小。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而言,而且是正处于默默发展经济的非常时期,选择什么样的领导干部十分重要。
做人稳重,处事谨慎,是组织人事部门优先考虑的因素。
说白了就是选胆小的领导干部。
唐僧师徒四人:师傅迂腐、师兄狂妄、师弟憨厚,唯有猪八戒一人胆小。
西行路上,各路妖魔鬼怪大都是神通广大之流。
所以猪八戒就常常害怕一不小心自己被那些无法无天的东西给吃了。
常时间的担惊受怕,造就了猪八戒胆怕事的性格。
所以选拔领导干部,猪八戒也就成了组织的优先考虑对象,一点也不令人奇怪。
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800字
猪八戒:代表人神,所以他才、贪色、贪吃、贪睡、贪贪但是往往什么事都缺不了猪八戒。
一、猪八戒辩证形象 《西游记》中猪八戒身上既有神的本领和神通,还有猪的贪吃贪睡的特点,更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自私、好色及懒惰的习性,在他身上体现了神、猪、人的完美结合。
猪八戒形象的主要特点如下: 贪吃,却“贪”而不挑。
猪八戒贪吃,可以说饥不择食。
书中第十八回借高太公说出他“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
喜得还吃素。
”的特点;书中第二十四回写了他垂涎三尺囫囵吞下人参果后不知滋味却还想吃的馋相;书中第四十七回因吃得多被陈家庄的仆人称之为“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有溜”; 第54回,在西梁女国光禄寺东阁就宴,八戒把那些五花八门的菜肴“一骨辣噇了个磬尽”(P758-759)。
对八戒最有吸引力的字眼就是“斋”、“饭”这些字眼。
西梁女王教取御米三斤,八戒听说个“饭”字,便接了捎在包袱之间,也不嫌沉重。
(P760)书中第六十二回在光禄寺的国王筵席上“将一席果菜之类,吃的罄尽。
少顷间,添换汤饭上来,又吃得一毫不剩。
巡酒的来,又杯杯不辞。
”为了一个好吃的脾性被白骨精等妖怪欺骗;被唐僧骂成“槽里吃食,胃里擦痒”的畜生;更数次被孙悟空以有好吃的为诱惑骗去帮其办事,受到戏耍和捉弄。
可以说,猪八戒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不在乎有无美味佳肴。
贪睡,却“贪”不择地。
猪八戒贪睡,如书中第二十八回,在黑松林化斋的路上,他寻思,“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许多路。
……也罢,也罢,且往这草科里睡睡。
” (P382)丝毫不考虑焦急的师父。
书中三十二回让他巡山,“他一头钻得进去,使钉耙扑个地铺,彀辘的睡下”,可以说猪八戒无论在怎样至关紧要的场合都要挤出时间睡觉,而且不管是草窝里、树杈上、石缝间随处一躺,都能酣然入睡并鼾声如雷。
贪财,却“贪”而不夺。
猪八戒比较贪财爱物,趁着无人就偷纳棉背心,看到富贵就心痒难挠,得到赏赐的黄金和白金就想接。
第38回,孙悟空为了煽动八戒半夜去井里打捞国王尸身,便骗他有宝贝,八戒果然十分卖力地下了井龙王水晶宫。
(P528)第76回,孙悟空假冒勾司人要拿猪八戒的性命,八戒终于招供在左耳朵眼和里藏着四钱六分银子的私房。
(P1056)第94回,天竺国王留下唐僧做女婿,送三个徒弟黄金十锭,白金二十锭,八戒财色心重,即去接了。
(P1288)猪八戒之所以想得到这样一些财富,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认为这是劳动所得。
尽管有些贪心,但绝不巧取豪夺。
贪色,却“贪”而未淫。
猪八戒好色,只要一看见年轻漂亮的女子,哪怕是妖怪摇身一变而成的,都会在口中连声不停地喊着女菩萨,并且心里跳个不停地想着女菩萨,因而被认为是凡心未尽。
第18回,天篷元帅因酒后“色胆如天叫似雷”调戏嫦娥被贬出天庭,到了凡间,仍不思悔改,见了神、人、妖都两眼发直,寸步难行。
虽然掳了高翠兰却也没强占她。
第23回,猪八戒贪恋四圣化变的母女四人的富贵与美艳,反倒受了一场大苦,出了大丑。
见了白骨精生得俊俏就动了凡心,跑了个猪癫风。
在女儿国看到女王后“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不觉的都化去也。
”并发起风来要留下来和女王做夫妻。
第72回,在濯垢泉也只是变成鲇鱼,在化为美女的七个蜘蛛精的腿裆里乱钻了一些时候 (P999),并未与蛛蜘精们乱性。
相反,在打蜘蛛精时倒比孙悟空更加毫不留情。
第95回,在众目睽睽下,他见了霓裳仙子动了欲心,抱住说:“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
”(P1297) 这些行径至多可以说是色心不改,但都没有达到“淫”的程度,堪称“好色而不淫”。
成了正果后连如来佛祖也对其做出了“色情未泯”的评价。
作战勇猛,但易于动摇。
猪八戒作战勇敢,在妖魔面前从不屈服。
只要力所能及,奋力杀敌毫不含糊,一把五千零四十八斤的九齿钉耙使得凶猛。
只要妖怪不是他的对手,总是“一耙筑死”。
很多情况下,猪八戒和孙悟空并肩作战,比如黄风洞用耙筑死虎先锋,流沙河大战沙悟净,火云洞斗红孩儿,琵琶洞打蝎子精,驼罗庄捉红鳞大蟒蛇时,这呆子协助孙悟空奋力出战。
难能可贵的是,他虽然屡次被妖怪擒拿,但却从来没有投降屈服过,总是不停地对妖怪又骂又嚷,奋力抗争。
但猪八戒遇到困难就产生动摇,打退堂鼓。
在将要踏上取经之途时,猪八戒“上复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诸亲: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
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快活”。
在取经路上,遇到一点挫折后,尤其是每当唐僧被妖怪捉住时,猪八戒动不动就吵着分行李、散伙,闹着要回高老庄做女婿去。
第七十五回写狮驼岭洞窟中的三个魔王,有所谓进入其中就会化成脓的所谓阴阳二气瓶的宝物。
孙悟空被吞了进去,八戒感到非常绝望,向沙悟净说道: “你拿将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
”沙僧道:“二哥,分怎的
”八戒道:“分开了,各人散火:你往流沙河,还去吃人;我往高老庄,看看我浑家。
将白马卖了,与师父买个寿器送终。
” 自私自利,但能顾全大局。
猪八戒在很多时候,都先考虑自己,避害远祸。
如第20回,“哥啊,你不曾闻得‘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哩
我们躲一躲,也不亏人。
”(P273) 第21回,“晓得
晓得
你只管快快前去
老猪学得个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P290] 第41回,“哥啊
你被那妖精说着了,果然不达时务。
古人云:‘识得时务者,呼为俊杰。
’那妖精不与你亲,你强要认亲;即与你赌斗,放出那般无情的火来,又不走,还要与他恋战哩
”表明了自私的心态。
但是在关键时刻,他又能顾全大局,承担责任。
取经途中的重活、脏活都由他干。
像挑行李,背死尸,埋人头,清除稀柿衕等粗活、累活、脏活这些孙悟空不愿干、不屑干的,都是猪八戒来干的。
遇到妖怪众多的关键时刻,也能挺身而出。
如果没有猪八戒挥耙上阵,孙悟空也孤掌难鸣。
憨厚率直,但粗中有细。
猪八戒几乎从不隐瞒自己的欲望。
有一种摆脱一切束缚的无牵无挂的天真。
虽然经常受到孙悟空的戏弄和训斥,但怨而不恨,哀而不伤,仍然对其言听计从,不作计较,自得其乐。
虽然猪八戒大多时候头脑简单,但有时也能做到粗中有细,用智谋来取胜,可以说蠢呆中透着一丝智慧。
如书中第四十一回八戒为人事不醒的孙悟空按摩揉擦。
书中第四十八回用稻草包马蹄防止在河冰上滑倒。
书中第三十一回猪八戒急中生智激将孙悟空离开花果山去救唐僧,更能彰显出他的智慧的一面。
偷懒耍滑,但能吃苦耐劳。
猪八戒虽然懒惰,但也能够吃苦耐劳。
在高老庄,猪八戒替老丈人高太公“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
再如招亲时“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显出他的力大无比和吃苦耐劳。
取经路上的脏活、累活很多都是猪八戒干的,挑了一路“四片黄藤蔑,长短八条绳。
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
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
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的重担,可谓取经路上的长工,连如来佛祖也说“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
书中六十四回他抖擞精神变得高大身躯,用耙搂开八百里荆棘岭,并幽默地在石碑上添上两句“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
书中六十七回变成一个大猪冒着恶臭用嘴拱开八百里稀柿街。
二、 猪八戒喜剧形象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诗学》说:“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
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
”猪八戒形象的表里不符、内外不一、荒谬怪诞、矛盾百出令人忍俊不禁。
这种喜剧性色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猪八戒的名字。
所谓八戒,即佛教徒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
准确说来,应该称为八戒一斋。
八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鬓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
猪八戒具有凡夫俗子的贪吃贪睡贪财贪色和懒惰的习性。
虽然号为八戒,实际上什么也戒不了。
这既与他错投猪胎有关,又是人性的表现,更是它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二是猪八戒的模样。
猪八戒长得猪头人身,书中第八回写他“卷脏莲蓬吊搭嘴、耳似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
猪八戒相貌丑陋,生得长嘴大耳朵,脑后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
又有腾云驾雾和变化的本领,是猪与人和神的综合体。
猪八戒相貌丑陋,长长的嘴巴、大大的耳朵,胖大臃肿的体态,加之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的特点都集中在猪八戒的身上,而且吃相非常夸张,睡觉更不分场地,使得这种“呆”、“夯”的特征不断制造出喜剧情调。
贪吃好睡、笨拙等又都符合猪的习性。
三是猪八戒的武器。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虽然是个宝物,可孙悟空说这耙是做园工筑地种菜的,沙僧也说“看你那个锈钉耙,只好锄地与种菜”,一路上更有很多妖怪嘲笑猪八戒的钉耙,锄地用耙子尚可,但充当武器就充满戏谑意味,增添了许多喜剧性色彩。
四是猪八戒的变化。
猪八戒有三十六般变化,但也不能随心所欲,只能变一些笨重的东西。
如只能变山、变树、变石块、变土墩、变赖象、变科猪、变水牛、变骆驼。
书中第四十七回“真个变过头来,就也象女孩儿面目,只是肚子胖大,朗伉不像”,需要悟空帮忙才变成轻巧的小女孩儿,让人发笑。
他是猪精式的人,作为猪精,他虽外貌丑陋,但本领高强。
把动物的姿态强加在人上,表现出生性笨拙的不协调让人感到非常可笑。
五是猪八戒的言行。
猪八戒丑陋无比又反以为美,蠢笨无能而又自作聪明,憨厚老实又爱耍小心眼,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
在取经路上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还偷偷攒下私房钱。
取经途中,猪八戒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并常常自食其果。
怕孙悟空抢了头功,前去助阵败下阵来,却躲进草丛睡大觉,既滑稽荒唐,又可笑可恨,有着直率可爱的一面。
巡山化斋时,在平顶山对着石头编造谎言,自以为滴水不漏却被悟空当场揭穿。
猪八戒主动驮悟空去水底,想跌坏悟空却反被捉弄。
唐僧在三个徒弟中对猪八戒比较偏爱宽容,可猪八戒却多次在唐僧被擒以后,嚷着要分了行李散伙,丝毫不把师父的性命安危放在心上,与美猴王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豪言壮语形成强烈的对比。
明明长得一脸猪相,猪八戒却常说:“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丑便丑,奈看,再停一时就俊了” 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
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我们丑自丑却都有用。
掩耳盗铃般自己欺骗自己。
猪八戒不讲礼仪,戏弄权威,书中第四十四回猪八戒把三清扔进茅厕还嘴里祷着让其做个受气的天尊。
成了正果还闹地位观念,吵着如来佛组分配不公。
这种调侃不由使人感到愉悦,进而笑出声来。
猪八戒在悟空面前喊他哥哥,可一旦离开孙悟空就骂他弼马瘟,表现出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不但不可恨,反而变得可爱。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猪八戒的话语更是贴近其思想意识和性格特征,只有猪八戒才能说出的特色语言,极具喜剧色彩。
猪八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喊出了“斋僧不饱,不如活埋”、“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油脂”的经典话语,更幽默地说出“干鱼可好与猫儿作枕头”、“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等谚语,甚至嘲笑悟空“哥哥不曾读书。
《百家姓》后有一句‘上官欧阳’。
”显示自己的学问,特别是第四十一回当红孩儿放火时猪八戒紧张地说出“把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
” 语言风趣,富有个性化。
用插科打诨的语言营造了舞台上的喜剧效果。
六是猪八戒的理想与面对的现实。
猪八戒的理想是过上普通老百姓那种“男耕女织乐井田”的生活模式。
从根本上说,猪八戒参与取经是一种人生的无奈,他更愿意过高老庄的农家生活。
因为猪八戒身上有着强烈的“入赘情结”,时刻想过上稳定的小生产者生活。
加入取经队伍后,作为欲望很强的猪八戒与出家成为和尚的猪八戒,是水火不相容的。
猪八戒基本没有宗教信仰,因为他是一个俗人,只追求现时的、当下的人生享乐而不相信未来。
猪八戒饭量很大,却没有孙悟空化斋本领大,时常忍饥挨饿;色心未泯,却没有唐僧的英俊容貌,一路上入赘的梦想全部以破灭告终;偷懒耍滑却受到师徒三人的打骂和歧视,所以吃尽了苦头的猪八戒经常发牢骚要散伙回到高老庄。
理想和现实所产生的矛盾不仅闹出了很多喜剧,更放大了猪八戒身上的可笑之处,使人忍俊不禁。
最后被如来佛祖封为净坛使者成了正果,标志着充满矛盾性格的猪八戒经过苦难的历程,终于喜剧性地战胜自己,完成了人性、神性和动物性的完美统一。
三、猪八戒形象意义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时代意义。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习惯更不喜欢长期在外奔波的行旅生活,他护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所以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农民心理。
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养成的顽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对立,表现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
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还表现着明代社会好色好货思想的沉淀,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具有那个时代的思想特色。
因为,随着明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新生的市民阶层继宋、元之后进一步壮大,并在社会中开始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由于中国已经衰落的封建经济仍然非常强大,整个社会仍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所以,明朝新兴市民阶层中仍然存在着进步与保守两种因素。
猪八戒形象在明朝的市民阶层中具有普遍性,是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代表着农民阶层并具有市民特征的下层人民形象。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当代意义。
猪八戒率性而为,张扬个性,其自然天性根源于他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凡夫俗子;一个普普通通、安守本分,一个并不情愿、时时打退堂鼓的凡夫俗子;一个作为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可以轻松嘲笑并调侃的对象,一个来自于人民内部的、带有芸芸众生的人性优点及弱点的形象,因此,具有迎合大众文化的当代意义。
如民间中的一些歇后语:猪八戒背媳妇——费力不讨好;猪八戒耍耙子——就会一手;猪八戒掏耳朵——里面有货;猪八戒调戏嫦娥——也不掂量掂量自己。
当代也涌现出了几部关于猪八戒的影视产品,如《春光灿烂猪八戒》等。
猪八戒之所以在当代大众文化圈里得到这样的欢迎,主要是与他的亲和力有关,与当今人们的精神需要有关。
所以,在当代社会,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普遍意义。
以上是一些资料,你自己做一些摘抄吧
记得给我分啊
谢谢啦
夸奖猪八戒的句子和词语
取经途中,时时惦记着高老庄的妻子,可说是事业家庭兼顾的好男人。
途中生活单调,时时与师兄制造点小摩擦,调节生活,可以说是个好的旅游伙伴。
牵马巡山,忠于职守;能力有限,还是尽力除妖。
看到美眉,心花怒放,不绝失态,还有男人的本性;有时出丑,大节无亏。
功德圆满,过上了幸福生活。
职位不高,却自得其乐。
如何在猪八戒网做任务
怎么我看到的都是要我发布需求啊
八戒性和,憨厚单纯,力气大,嘴巴甜。
他兄还算得上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知错必改。
所以这样一个人也最终修成正果,被如来佛封为“净坛使者”
这与猪八戒的知错必改,能听取领导和同事的意见有重要联系(其实这与悟空的‘督促’有很大关系)。
做到了悬崖勒马、甚至是浪子回头。
在取经事业中的,总算是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才有其八戒的美好的结果。
它虽然好吃,贪恋女色,但是他这个人很实在,脚踏实地,八戒在关键时候,他也是很起作用的,很讲情义的,在别人糊涂的时候,他反而更清醒,这就是他的优点猪八戒:代表人的阴神,所以他才贪财、贪色、贪吃、贪睡、贪名、贪利,但是往往什么事都缺不了猪八戒。
一、猪八戒辩证形象 《西游记》中猪八戒身上既有神的本领和神通,还有猪的贪吃贪睡的特点,更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自私、好色及懒惰的习性,在他身上体现了神、猪、人的完美结合。
猪八戒形象的主要特点如下: 贪吃,却“贪”而不挑。
猪八戒贪吃,可以说饥不择食。
书中第十八回借高太公说出他“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
喜得还吃素。
”的特点;书中第二十四回写了他垂涎三尺囫囵吞下人参果后不知滋味却还想吃的馋相;书中第四十七回因吃得多被陈家庄的仆人称之为“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有溜”; 第54回,在西梁女国光禄寺东阁就宴,八戒把那些五花八门的菜肴“一骨辣噇了个磬尽”(P758-759)。
对八戒最有吸引力的字眼就是“斋”、“饭”这些字眼。
西梁女王教取御米三斤,八戒听说个“饭”字,便接了捎在包袱之间,也不嫌沉重。
(P760)书中第六十二回在光禄寺的国王筵席上“将一席果菜之类,吃的罄尽。
少顷间,添换汤饭上来,又吃得一毫不剩。
巡酒的来,又杯杯不辞。
”为了一个好吃的脾性被白骨精等妖怪欺骗;被唐僧骂成“槽里吃食,胃里擦痒”的畜生;更数次被孙悟空以有好吃的为诱惑骗去帮其办事,受到戏耍和捉弄。
可以说,猪八戒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不在乎有无美味佳肴。
贪睡,却“贪”不择地。
猪八戒贪睡,如书中第二十八回,在黑松林化斋的路上,他寻思,“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许多路。
……也罢,也罢,且往这草科里睡睡。
” (P382)丝毫不考虑焦急的师父。
书中三十二回让他巡山,“他一头钻得进去,使钉耙扑个地铺,彀辘的睡下”,可以说猪八戒无论在怎样至关紧要的场合都要挤出时间睡觉,而且不管是草窝里、树杈上、石缝间随处一躺,都能酣然入睡并鼾声如雷。
贪财,却“贪”而不夺。
猪八戒比较贪财爱物,趁着无人就偷纳棉背心,看到富贵就心痒难挠,得到赏赐的黄金和白金就想接。
第38回,孙悟空为了煽动八戒半夜去井里打捞国王尸身,便骗他有宝贝,八戒果然十分卖力地下了井龙王水晶宫。
(P528)第76回,孙悟空假冒勾司人要拿猪八戒的性命,八戒终于招供在左耳朵眼和里藏着四钱六分银子的私房。
(P1056)第94回,天竺国王留下唐僧做女婿,送三个徒弟黄金十锭,白金二十锭,八戒财色心重,即去接了。
(P1288)猪八戒之所以想得到这样一些财富,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认为这是劳动所得。
尽管有些贪心,但绝不巧取豪夺。
贪色,却“贪”而未淫。
猪八戒好色,只要一看见年轻漂亮的女子,哪怕是妖怪摇身一变而成的,都会在口中连声不停地喊着女菩萨,并且心里跳个不停地想着女菩萨,因而被认为是凡心未尽。
第18回,天篷元帅因酒后“色胆如天叫似雷”调戏嫦娥被贬出天庭,到了凡间,仍不思悔改,见了神、人、妖都两眼发直,寸步难行。
虽然掳了高翠兰却也没强占她。
第23回,猪八戒贪恋四圣化变的母女四人的富贵与美艳,反倒受了一场大苦,出了大丑。
见了白骨精生得俊俏就动了凡心,跑了个猪癫风。
在女儿国看到女王后“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不觉的都化去也。
”并发起风来要留下来和女王做夫妻。
第72回,在濯垢泉也只是变成鲇鱼,在化为美女的七个蜘蛛精的腿裆里乱钻了一些时候 (P999),并未与蛛蜘精们乱性。
相反,在打蜘蛛精时倒比孙悟空更加毫不留情。
第95回,在众目睽睽下,他见了霓裳仙子动了欲心,抱住说:“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
”(P1297) 这些行径至多可以说是色心不改,但都没有达到“淫”的程度,堪称“好色而不淫”。
成了正果后连如来佛祖也对其做出了“色情未泯”的评价。
作战勇猛,但易于动摇。
猪八戒作战勇敢,在妖魔面前从不屈服。
只要力所能及,奋力杀敌毫不含糊,一把五千零四十八斤的九齿钉耙使得凶猛。
只要妖怪不是他的对手,总是“一耙筑死”。
很多情况下,猪八戒和孙悟空并肩作战,比如黄风洞用耙筑死虎先锋,流沙河大战沙悟净,火云洞斗红孩儿,琵琶洞打蝎子精,驼罗庄捉红鳞大蟒蛇时,这呆子协助孙悟空奋力出战。
难能可贵的是,他虽然屡次被妖怪擒拿,但却从来没有投降屈服过,总是不停地对妖怪又骂又嚷,奋力抗争。
但猪八戒遇到困难就产生动摇,打退堂鼓。
在将要踏上取经之途时,猪八戒“上复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诸亲: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
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快活”。
在取经路上,遇到一点挫折后,尤其是每当唐僧被妖怪捉住时,猪八戒动不动就吵着分行李、散伙,闹着要回高老庄做女婿去。
第七十五回写狮驼岭洞窟中的三个魔王,有所谓进入其中就会化成脓的所谓阴阳二气瓶的宝物。
孙悟空被吞了进去,八戒感到非常绝望,向沙悟净说道: “你拿将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
”沙僧道:“二哥,分怎的
”八戒道:“分开了,各人散火:你往流沙河,还去吃人;我往高老庄,看看我浑家。
将白马卖了,与师父买个寿器送终。
” 自私自利,但能顾全大局。
猪八戒在很多时候,都先考虑自己,避害远祸。
如第20回,“哥啊,你不曾闻得‘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哩
我们躲一躲,也不亏人。
”(P273) 第21回,“晓得
晓得
你只管快快前去
老猪学得个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P290] 第41回,“哥啊
你被那妖精说着了,果然不达时务。
古人云:‘识得时务者,呼为俊杰。
’那妖精不与你亲,你强要认亲;即与你赌斗,放出那般无情的火来,又不走,还要与他恋战哩
”表明了自私的心态。
但是在关键时刻,他又能顾全大局,承担责任。
取经途中的重活、脏活都由他干。
像挑行李,背死尸,埋人头,清除稀柿衕等粗活、累活、脏活这些孙悟空不愿干、不屑干的,都是猪八戒来干的。
遇到妖怪众多的关键时刻,也能挺身而出。
如果没有猪八戒挥耙上阵,孙悟空也孤掌难鸣。
憨厚率直,但粗中有细。
猪八戒几乎从不隐瞒自己的欲望。
有一种摆脱一切束缚的无牵无挂的天真。
虽然经常受到孙悟空的戏弄和训斥,但怨而不恨,哀而不伤,仍然对其言听计从,不作计较,自得其乐。
虽然猪八戒大多时候头脑简单,但有时也能做到粗中有细,用智谋来取胜,可以说蠢呆中透着一丝智慧。
如书中第四十一回八戒为人事不醒的孙悟空按摩揉擦。
书中第四十八回用稻草包马蹄防止在河冰上滑倒。
书中第三十一回猪八戒急中生智激将孙悟空离开花果山去救唐僧,更能彰显出他的智慧的一面。
偷懒耍滑,但能吃苦耐劳。
猪八戒虽然懒惰,但也能够吃苦耐劳。
在高老庄,猪八戒替老丈人高太公“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
再如招亲时“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显出他的力大无比和吃苦耐劳。
取经路上的脏活、累活很多都是猪八戒干的,挑了一路“四片黄藤蔑,长短八条绳。
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
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
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的重担,可谓取经路上的长工,连如来佛祖也说“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
书中六十四回他抖擞精神变得高大身躯,用耙搂开八百里荆棘岭,并幽默地在石碑上添上两句“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
书中六十七回变成一个大猪冒着恶臭用嘴拱开八百里稀柿街。
二、 猪八戒喜剧形象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诗学》说:“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
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
”猪八戒形象的表里不符、内外不一、荒谬怪诞、矛盾百出令人忍俊不禁。
这种喜剧性色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猪八戒的名字。
所谓八戒,即佛教徒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
准确说来,应该称为八戒一斋。
八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鬓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
猪八戒具有凡夫俗子的贪吃贪睡贪财贪色和懒惰的习性。
虽然号为八戒,实际上什么也戒不了。
这既与他错投猪胎有关,又是人性的表现,更是它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二是猪八戒的模样。
猪八戒长得猪头人身,书中第八回写他“卷脏莲蓬吊搭嘴、耳似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
猪八戒相貌丑陋,生得长嘴大耳朵,脑后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
又有腾云驾雾和变化的本领,是猪与人和神的综合体。
猪八戒相貌丑陋,长长的嘴巴、大大的耳朵,胖大臃肿的体态,加之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的特点都集中在猪八戒的身上,而且吃相非常夸张,睡觉更不分场地,使得这种“呆”、“夯”的特征不断制造出喜剧情调。
贪吃好睡、笨拙等又都符合猪的习性。
三是猪八戒的武器。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虽然是个宝物,可孙悟空说这耙是做园工筑地种菜的,沙僧也说“看你那个锈钉耙,只好锄地与种菜”,一路上更有很多妖怪嘲笑猪八戒的钉耙,锄地用耙子尚可,但充当武器就充满戏谑意味,增添了许多喜剧性色彩。
四是猪八戒的变化。
猪八戒有三十六般变化,但也不能随心所欲,只能变一些笨重的东西。
如只能变山、变树、变石块、变土墩、变赖象、变科猪、变水牛、变骆驼。
书中第四十七回“真个变过头来,就也象女孩儿面目,只是肚子胖大,朗伉不像”,需要悟空帮忙才变成轻巧的小女孩儿,让人发笑。
他是猪精式的人,作为猪精,他虽外貌丑陋,但本领高强。
把动物的姿态强加在人上,表现出生性笨拙的不协调让人感到非常可笑。
五是猪八戒的言行。
猪八戒丑陋无比又反以为美,蠢笨无能而又自作聪明,憨厚老实又爱耍小心眼,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
在取经路上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还偷偷攒下私房钱。
取经途中,猪八戒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并常常自食其果。
怕孙悟空抢了头功,前去助阵败下阵来,却躲进草丛睡大觉,既滑稽荒唐,又可笑可恨,有着直率可爱的一面。
巡山化斋时,在平顶山对着石头编造谎言,自以为滴水不漏却被悟空当场揭穿。
猪八戒主动驮悟空去水底,想跌坏悟空却反被捉弄。
唐僧在三个徒弟中对猪八戒比较偏爱宽容,可猪八戒却多次在唐僧被擒以后,嚷着要分了行李散伙,丝毫不把师父的性命安危放在心上,与美猴王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豪言壮语形成强烈的对比。
明明长得一脸猪相,猪八戒却常说:“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丑便丑,奈看,再停一时就俊了” 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
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我们丑自丑却都有用。
掩耳盗铃般自己欺骗自己。
猪八戒不讲礼仪,戏弄权威,书中第四十四回猪八戒把三清扔进茅厕还嘴里祷着让其做个受气的天尊。
成了正果还闹地位观念,吵着如来佛组分配不公。
这种调侃不由使人感到愉悦,进而笑出声来。
猪八戒在悟空面前喊他哥哥,可一旦离开孙悟空就骂他弼马瘟,表现出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不但不可恨,反而变得可爱。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猪八戒的话语更是贴近其思想意识和性格特征,只有猪八戒才能说出的特色语言,极具喜剧色彩。
猪八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喊出了“斋僧不饱,不如活埋”、“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油脂”的经典话语,更幽默地说出“干鱼可好与猫儿作枕头”、“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等谚语,甚至嘲笑悟空“哥哥不曾读书。
《百家姓》后有一句‘上官欧阳’。
”显示自己的学问,特别是第四十一回当红孩儿放火时猪八戒紧张地说出“把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
” 语言风趣,富有个性化。
用插科打诨的语言营造了舞台上的喜剧效果。
六是猪八戒的理想与面对的现实。
猪八戒的理想是过上普通老百姓那种“男耕女织乐井田”的生活模式。
从根本上说,猪八戒参与取经是一种人生的无奈,他更愿意过高老庄的农家生活。
因为猪八戒身上有着强烈的“入赘情结”,时刻想过上稳定的小生产者生活。
加入取经队伍后,作为欲望很强的猪八戒与出家成为和尚的猪八戒,是水火不相容的。
猪八戒基本没有宗教信仰,因为他是一个俗人,只追求现时的、当下的人生享乐而不相信未来。
猪八戒饭量很大,却没有孙悟空化斋本领大,时常忍饥挨饿;色心未泯,却没有唐僧的英俊容貌,一路上入赘的梦想全部以破灭告终;偷懒耍滑却受到师徒三人的打骂和歧视,所以吃尽了苦头的猪八戒经常发牢骚要散伙回到高老庄。
理想和现实所产生的矛盾不仅闹出了很多喜剧,更放大了猪八戒身上的可笑之处,使人忍俊不禁。
最后被如来佛祖封为净坛使者成了正果,标志着充满矛盾性格的猪八戒经过苦难的历程,终于喜剧性地战胜自己,完成了人性、神性和动物性的完美统一。
三、猪八戒形象意义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时代意义。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习惯更不喜欢长期在外奔波的行旅生活,他护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所以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农民心理。
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养成的顽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对立,表现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
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还表现着明代社会好色好货思想的沉淀,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具有那个时代的思想特色。
因为,随着明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新生的市民阶层继宋、元之后进一步壮大,并在社会中开始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由于中国已经衰落的封建经济仍然非常强大,整个社会仍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所以,明朝新兴市民阶层中仍然存在着进步与保守两种因素。
猪八戒形象在明朝的市民阶层中具有普遍性,是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代表着农民阶层并具有市民特征的下层人民形象。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当代意义。
猪八戒率性而为,张扬个性,其自然天性根源于他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凡夫俗子;一个普普通通、安守本分,一个并不情愿、时时打退堂鼓的凡夫俗子;一个作为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可以轻松嘲笑并调侃的对象,一个来自于人民内部的、带有芸芸众生的人性优点及弱点的形象,因此,具有迎合大众文化的当代意义。
如民间中的一些歇后语:猪八戒背媳妇——费力不讨好;猪八戒耍耙子——就会一手;猪八戒掏耳朵——里面有货;猪八戒调戏嫦娥——也不掂量掂量自己。
当代也涌现出了几部关于猪八戒的影视产品,如《春光灿烂猪八戒》等。
猪八戒之所以在当代大众文化圈里得到这样的欢迎,主要是与他的亲和力有关,与当今人们的精神需要有关。
所以,在当代社会,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