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精准扶贫的内涵要重点理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考核其中什么是前提
谁来扶在精准扶贫实践中,精准派驻扶贫干部,解决的是谁来扶的问题。
把握精准扶贫的内涵,要重点理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考核。
其中,精准识别是前提。
精准扶贫工作诗句
脱贫攻坚的“两率一度”即“识贫准确率、脱贫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这是衡量扶贫干部精准扶贫工作扎实程度和群众对扶贫工作满意程度的一个标尺。
可以说,扶贫工作做的好不好,直接体现在“两率一度”上。
关于要求对贫困县精准扶贫的建议
一是党政一把手的政治责任。
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贫困问题较突出地区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当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深入贫困乡村进行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提出措施办法,亲自部署和协调落实。
二是贫困县的主体责任。
贫困县是扶贫攻坚的前线指挥部。
目前,国家对改进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有明确意见,贫困县约束机制也已经建立。
贫困县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到扶贫开发上。
三是中央部门的行业责任。
行业部门要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本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并完成国家确定的扶贫任务。
四是社会各方面的共同责任。
各级党政机关等单位承担定点扶贫任务。
东部发达省市与西部省份开展扶贫协作。
军队和武警部队把地方扶贫开发所需与部队所能结合起来。
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大力倡导企业社会责任,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
个人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个人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篇一:20XX年上半年,我局对口帮扶镇村、村;下半年,按照国家扶贫工作要求和县里安排,我局驻村帮扶工作调整为乡村。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挂包帮”活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县人社局结合工作实际,明确责任、细化措施,使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现按照县目督办、县扶贫和移民局印发的《县级部门驻村帮扶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和12月15日县扶贫和移民局发的《关于县级部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的函》进行年度自查、总结(主要总结调整后的村)。
现将本年度的驻村帮扶工作总结于后。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1、成立工作机构。
成立“县人社局、乡政府驻村工作组”,并设立驻村工作队办公室。
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任组长,县人社局,乡政府、为工作组成员和驻村干部。
2、落实驻村干部责任。
按照国家扶贫工作和县委、县政府要求,工作组要求驻村干部一要认真履职,进驻到村;二要进入角色,吃透村情,协助村干部制定致富方案,帮助联系致富项目;三要严格纪律,约束自己;四要当好宣传员,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各种惠民政策;五要按时上报信息,写好心得体会。
二、吃透村情,制定规划1、摸清帮扶村村情。
自9月帮扶村调整以来,我局领导和职工于10月(一次)、11月(两次)、12月(两次)多次深入到挂包联系村进行调研和蹲点,了解情况并制定帮扶计划、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