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中的句子说说泼水节的由来
泼水节即傣历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其间丰富神奇的活动内容,吸引国内外无数游人。
泼水节一般为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除夕,是送旧岁的日子,常有划龙舟、放高升等传统活动(放高升即燃放自制的土火箭)。
第二天(或第三天)为空白,它不属于旧的一年,也不属新的一年,而是旧年和新年之间的空日子,所以,这一天(或两天)人们可自由安排活动。
第三天为傣历的元旦,也是傣历年中最热闹的一天。
传说是“日子王到来的一天”。
这一天清晨人们便身着盛装开始忙碌做一些佛事活动。
到午时忙碌的妇女们便担水为佛洗尘(即“浴佛”),求佛保佑傣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至此欢乐的泼水活动便开始了。
泼水节有什么习俗
庆祝活动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
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等各种活动。
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歌舞活动 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的盛装,共聚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和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
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
傣家人在泼水节,喜欢排成队伍,敲着芒锣,擂起象脚鼓,集体跳起“依拉贺”舞,挨家挨户去拜年,祝贺新年愉快,万事如意。
(注:更多关于歌舞曲调的介绍还可翻阅参考资料:) 浴佛 在“麦日”(第一天),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
也是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
“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
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
丢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
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
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
“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
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
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
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赛龙舟 赛龙舟是泼水节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
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放高升 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
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
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们的赞赏,并获得奖励。
放孔明灯 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
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高,越飞越远。
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边交会 由泰国那边的小商人过来买卖当地特色、小吃,以此增加两国的友谊,意义重大。
边交会一般持续3天,泼水节的前3天都有,此后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等。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
当中的赶字能不能换成走字为什么
不能 因为赶字比走字更加生动,能把人们的姿态也出来,甚至能想象出人们脸上着急或期待的神情,而走字是完全没有这种感觉的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的课文内容
8、56个民族是一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了解汉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认识少数民族的服饰,初步感受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
3.通过搜集信息、课堂展示等活动,提高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点击课件。
(出示视频“爱我中华”) 学生欣赏,会唱的一起跟唱。
就像歌中所唱,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点击课件。
(出示图片“各族人民齐欢聚”) 2.看图片:了解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
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居住着很多民族呢
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学生交流。
⑴从图上看,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多少,其他民族呢
点击课件。
(出示图片“汉族和其他人口对比图”) 学生齐读调查表上的一段话。
⑵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相对较少,但分布面积很广,占全国总面积的多少呢
点击课件。
(出示图片“民族分布面积对比图”) 小结:祖国的每个角落都有这55个民族的踪影,我们的学校里就有少数民族小朋友呢
你知道吗
是啊,少数民族在全国各地和汉族杂居在一起,就像56个兄弟姐妹组成了祖国这个团结统一的大家庭 出示课题 二、学习 1.参观“民族大观园”,初步了解我国各民族文化。
今天我们要走进“民族长廊”进行观光游览。
就让我暂时充当导游,带大家一起去感受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吧
(1) 观看录象。
我们现在就去第一站民族大观园,走近各个民族,一起去了解他们的生活,领略那儿的风光,共同感受不同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点击课件。
(播放视频“民族风情录象”) (2)学生交流。
在大观园里逛了一圈儿,游客朋友们都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说说你逛了“民族大观园”以后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小结:是啊,56个民族各有不同的风情特色,风光秀丽,风情迷人,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2.了解汉族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我们汉族是56个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⑴了解古代四大发明。
教师简单介绍:指南针: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最早的指南针——司南,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及哥伦布航海、麦哲伦环球航行等,都有指南针的功劳。
现在在野外探险、科学探测等都需要使用指南针。
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使用树皮、破布、渔网等来造纸,降低了成本。
印刷术:唐朝开始盛行雕版印刷,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加快了印刷速度。
火药:最早由古代的炼丹家发明,唐朝开始应用于军事方面,到宋朝用火药制成了焰火等。
⑵了解书法成就。
颜真卿的字圆润饱满,柳公权的字硬朗清瘦,欧体字刚劲挺拔,赵体字流畅清秀,是行书,优雅飘逸,一气呵成。
书法是汉族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点击课件。
(出示图片组“一些书法作品”) 学生欣赏书法作品。
⑶了解文学成就。
点击课件。
(播放画外音“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除了四大古典小说,唐诗宋词,汉族人民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交流。
小结:、、,琅琅上口的诗词,曲折生动的小说,这些都是汉族人民创造的文学经典
⑷了解其他文化成就。
水墨画是汉族文化的一绝。
吴道子的、张择端、齐白石的、徐悲鸿的等,都是美术文化中的精品。
点击课件。
(随机出示图片组“水墨画”) 汉族的服装唐装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是十分广泛,深受外国朋友的喜爱。
点击课件。
(出示图片“唐装”) ⑸填一填智慧谷。
小结:汉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3.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感受少数民族魅力。
⑴了解少数民族服饰。
55个少数民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她们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
就说衣服吧,和我们汉族也是大不相同呢
请你猜一猜: 少数民族的服装、穿戴都跟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环境、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你知道这些服装是属于哪个少数民族的吗
点击课件。
(出示图片组“少数民族服饰”) a.出示维吾尔族服饰图片: 维吾尔族男人爱戴四棱小花帽,女孩子能歌善舞,穿飘逸的大裙摆长裙。
b.出示傣族服饰图片: 傣族服饰中男子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
傣族女子喜欢穿窄身长裙,将长发挽髻。
c.出示藏族服饰图片:身穿长袖短褂,外套宽肥长袍,男的常袒露右肩,爱女的系彩色条纹围裙,爱穿牛皮长靴。
d.出示蒙古族服饰图片:身着蒙古袍,束腰,腰间佩荷包、蒙古刀,脚着短皮靴。
e.出示满族服饰图片: 男人剃头,脑后垂长辫;女人穿斜襟宽松旗袍,头戴大拉翅。
f.出示朝鲜族服饰图片: 女子穿色彩鲜艳的短衣长裙,衣襟上有绸带,在胸前打蝴蝶结;男子穿短衣、灯笼裤。
g.小游戏。
点击课件。
(播放动画“少数民族服装与地域”) ⑵了解少数民族杰出人物与故事。
a.了解维吾尔族人物阿凡提。
55个少数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有的还产生了不少杰出的人物,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点击课件。
(播放视频“阿凡提要不要”) 看了录象,你觉得故事中的阿凡提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交流 b.了解其他少数民族人物与故事。
除了机智幽默的阿凡提,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杰出人物或者有趣的传说、故事吗
学生交流(见资料库文字资料) 三、拓展 准备小展览: 小结: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明白了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有着传统的灿烂文化,各个少数民族也各有各的特点,有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
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收集一下各个少数民族的资料,为举办“小小民族知识展”做准备。
第2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各民族平等地生活在一起,团结互助,友好往来,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3.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我们应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对“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多花”这句歌词有深刻的理解。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别具特色的文化。
二、学习 1.学习“小小民族知识展”。
⑴学生制作: 学生分四人小组在卡纸上制作“小小民族知识展”。
⑵小组派代表介绍。
2.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⑴阅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
⑵了解民族团结故事。
A.“文成公主进藏” 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历来就有许许多多汉族和人民各少数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动人故事,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就是其中的一个。
点击课件。
(播放视频“文成公主进藏”)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结:是啊,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为促进民族团结,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一段佳话。
B.周总理参加傣族泼水节。
点击课件。
(出示图片“周总理参加傣族泼水节”) 教师讲述周总理参加傣族泼水节的故事。
(见资料袋文字资料)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结:是的,敬爱的周总理深深知道,民族团结是用实际行动书写出来的。
只有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尊重,手牵着手,心连着心,才能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⑶了解民族团结宝鼎。
在西藏人民会堂前广场上有一座神圣的“民族团结宝鼎”,它象征着祖国56个民族团结友爱,谁也离不开谁,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点击课件。
(播放视频“民族团结宝鼎”)⑷学会尊重少数民族。
当我们遇到身着民族服装的其他民族的同胞,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不应该怎样对待
学生交流。
小结:56个民族,56枝花,56族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举世瞩目的文明,我们要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进步。
三、拓展1.观看情景剧。
55个少数民族拥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著名的人物,更流传着很多动人的故事,这些资料数不胜数,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收集、分类呢
下面这个情景剧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点击课件。
(播放录象“情景剧”) 2.以一个少数民族或民族大团结为专题,办一期小报。
9、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第1课时课时目标 1. 知道我国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是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和广西,依次主要分布着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和壮族。
2. 初步了解民族自治区域的意义。
3. 通过课前收集信息、课堂竞答展示等活动,使学生了解藏族、壮族的风土人情,能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增进民族团结。
4.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知道了我国有56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你能看图报出几个
(开火车形式回答)(点击出示“中国版图”) 2. 引入。
56个民族是一家,汉族人数最多,五大地区少数民族人数也较多,我们国家非常重视这些民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
3. 揭题。
点击出示课题《2.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齐读。
二、学习 1.了解“自治区”。
(1)自学课文。
①请同学们学习课文第52页内容,思考: 什么叫少数民族自治区
有哪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
(2)交流讨论。
①说出五个自治区的位置,全名。
点击出示“五大少数民族相应版图、族名”。
②强调民族自治的重要性: 点击出示文字“自治区概念及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说理由, * 少数民族自治区主席是由汉族领导担任的。
* 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想怎么管就怎么管。
(3)小结: 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同时,它在一定的省份又相对集中,只有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才能更好地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享有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2.了解各民族风俗。
(1)过渡。
你知道这些少民族自治区各自的民族风俗吗
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期盼,随着身穿节日盛装的五大少数民族的导游一起去领略他们的民族特色吧
(1)走进西藏自治区。
①辨别服饰特点。
第一站去西藏游览,我们该跟几号导游一起去
为什么选择她
②领略自然风光。
A.点击出示配讲解图片组“西藏风光”。
B.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③感受民风民俗。
A.学习藏族礼仪。
a.师生交流自己了解的藏族礼仪。
b.活动。
请同学演一演献哈达和敬酒的礼仪。
(鼓励同学大方展示,更可与老师同台表演。
) B.欣赏“布达拉宫”。
a.交流。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藏最著名的“布达拉宫”,请对这里有所了解的同学当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
b.学习。
(点击播放视频“布达拉宫”) 欣赏“布达拉宫”,了解磕长头习俗。
c.导行。
我们到了西藏,看到他们在磕长头,不能笑他们,我们轻轻地走过,别打搅他们。
④辞别藏族同胞。
同学们,我们得离开西藏了,真是依依不舍啊
请大家用刚学的藏语跟导游小姐道别。
(“扎西德勒”——吉祥如意;“上吉其”——谢谢) (2)走进壮族自治区。
①辨别服饰特点。
领略了辽阔粗旷的高原风情,我们再去看看秀丽的壮族风光,这回该跟哪位导游去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领略自然风光。
A.猜谜引入。
B.风光欣赏。
点击播放“桂林山水”录象,请学生谈谈感受。
③体味风土人情。
A.对歌艺术。
a. “三姐骑鱼上青天,留下山歌万万千;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
”猜猜这歌谣中讲的是谁。
b.点击播放视频“对歌”。
你对壮族的山歌、壮族的人有什么更深的了解
c.点击播放图片配录音“歌圩节”,指名读。
B.舞蹈艺术。
a.欣赏文中图片。
你知道壮族有哪些特色舞蹈?(铜鼓舞、扁担舞、草裙舞等。
) b.游戏活动。
在这些舞蹈中,壮族人最热衷的是板鞋舞。
请你来试一试,体验之后谈谈感受。
c.小结。
勤劳智慧又团结的壮族人民,他们用歌舞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远方客人的欢迎。
三、总结 不管身穿那种服装,不管居住在祖国的哪个角落,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们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
四、拓展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为下节课接着游览其他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2课时教学目标 1. 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的风土人情,能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懂得尊重是民族团结的前提。
2. 通过课前收集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 上节课,在藏族、壮族导游的带领下我们领略了辽阔粗旷的高原风情和秀丽的壮族风光,今天你也有机会来当小导游了
出示“导游招聘启事”。
1.走进内蒙古自治区。
(1)“小导游”介绍。
我们内蒙大草原一碧千里,牛羊满山坡,蒙古包是草原上朵朵美丽的小花,请看——点击播放图片加音频“天堂”。
(2)“小导游”提问。
大家称我们蒙古族为马背上的民族,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因为我们每一个蒙古人都能骑、善射、身体强壮,我们有使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英雄铁木真—成吉思汗。
) (3)“游客”欣赏。
①我们还有每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请跟我来看看吧。
②点击播放视频“那达慕大会”。
(4)“游客”竞猜。
点击出示拓展板块中竞猜题。
(可选) 2.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小导游”介绍。
一曲“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就把人带入了无限的遐想,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吃过新疆的葡萄干吗
看过天山的美景吗
就由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导游带大家去一游吧
(2)“游客”欣赏。
①点击播放歌曲“新疆好”+图片组“新疆风光”。
②指名谈感受。
(3)“游客”品尝。
咱们大饱眼福之后,再来饱饱口福吧。
这里有许多好吃的,你想挑哪个尝尝
①水果。
A.请同学说说新疆有名的水果。
B.点击出示配图“新疆水果谣”。
C. 这里道出了新疆最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抢答,四个水果之乡和四种水果分别是什么
②小吃。
A.过渡: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省区,天山雪水滋润了新疆这块土地,这里不仅是名副其实的水果之乡,小吃也特别有风味呢
B.点击出示图片组“新疆小吃”,你吃过什么
想吃什么
(4)“游客”竞猜。
点击出示拓展板块中竞猜题。
(可选) (5)“游客”跳舞。
我们维吾尔族人能歌善舞,每逢盛大节日和喜庆吉日,甚至劳动之余,男女老幼都会伴着“达甫”(手鼓)唱起来跳起来。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3.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
(1)“小导游”介绍。
我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导游,我们宁夏回族最了不起了,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
(2)“游客”体验。
①欣赏清真寺图片。
②欣赏视频“回族舞蹈”。
③展示回民的帽子,让同学们戴一戴。
④教师简介回民特殊禁忌。
(3)“游客”竞猜。
点击出示拓展板块中竞猜题。
(可选)三、总结 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各有特色,风景优美,人民勤劳善良,是我们祖国大家庭的骄傲。
愿我们的在和谐快乐的社会中,平等、友好地相处,开创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能“爱我中华”。
四、拓展 请同学们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加上课外收集的资料,制作成精美小报,在班级内展示并进行评比。
10、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1课时课时目标: 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各自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通过搜集资料、填表答题、闯关游园进一步了解关于民族人口、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之最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学生搜集资料、表演表现、设计考题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 导入 1.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云南省,说说云南省的地图像什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 2.出示“云南十八怪”,猜一猜这说的什么地方
3.同学们对云南有多少了解呢
教师小结:云南大理有著名的蝴蝶泉,那里的蝴蝶也是很有名的。
石林、蝴蝶、孔雀……云南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还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呢。
俗话说“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说的就是美丽的云南省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
教师出示课题:第3课《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二、多彩民族 特色建筑 1.你能说出几个在云南的少数民族
(白族、傣族、苗族、纳西族、彝族、侗族……) (教师点击课件:展示不同的少数民族 ) 2.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
美丽的云南是少数民族之乡,在这块土地上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还有着许多独特的建筑以及有趣的风俗。
课前,同学们对云南的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
(1) 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书上第59页内容。
云南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请说出这些是什么建筑,哪个民族的。
(课件展示:傣族竹楼、苗族吊脚楼、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 (2)为什么傣族竹楼、苗族吊脚楼第一层不住人
A 云南温暖多雨,潮湿,雾大,野兽多。
▲ 小结:少数民族充满智慧。
(3)除了竹楼和吊脚楼以外,你还知道云南还有什么用来居住的建筑呢
小结:领略了云南独具特色的建筑,这里包含着少数民族的智慧,让我们不禁为之叹服。
三、节日大观 共庆佳节 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云南少数民族他们载歌载舞的形式欢度节日,那场面盛大热闹,可千万不要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呀。
你们看 (1) 课件:火把节 彝族是最著名的节日。
学生:简介彝族火把节由来。
彝族舞蹈:阿西跳跃 (2)教师播放视频:“泼水节”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般在什么时候举行
简介泼水节的相关知识。
泼水节,是使用傣历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年节。
傣族的泼水节最热闹,影响最大。
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是傣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公历4月11号左右,为期三至四天,头两天为送旧,后两天为迎新。
(3)节日里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你来做我来猜” 学生做动作:孔雀舞(图片)竹竿舞(视频)3. 请学生介绍一些,课前所了解到的有关云南各个少数民族的知识,可以展示相关图片。
四、总结升华 知行悟情 1、诗歌——配乐 《幸福的节日》 吉祥的水,祝福的水, 尽情地泼,尽情地洒, 送旧迎新,新年祈福。
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 一道道彩虹在阳光下映射。
夜空被熊熊的火焰照亮, 火红的生活,幸福的节日 不分民族,不分年龄, 男女老少,翩翩起舞。
到处充满了欢歌, 到处充满了笑语, 这里变成欢乐的海洋。
2.美丽的云南有许多少数民族,为了便于游人参观、游览,特意修建了云南民族村。
如果你去云南,别忘了到“云南民族村”去,那里到处花红柳绿,笙歌不绝,舞影婆娑,是“人间仙境”,25 个少数民族村寨,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最多的少数民族。
课件:展示民族村第2课时教学目标: 1 通过搜集资料、填表答题、闯关游园进一步了解关于民族人口、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之最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学生搜集资料、表演表现、设计考题等方面的能力。
2.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 1. 提起云南,人们喜欢用“神奇丰富”、“五彩缤纷”等字句来形容.那里不仅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景观,尤以各放异彩的20多个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最为有名。
其实,云南少数民族的精彩是丰富多样、风格各异的,各民族独具异彩、赏心悦目的服装服饰,吸引着众多游客的注意。
2.教师展示图片:各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服装。
3.你能猜出他们分别是什么民族的吗
(彝族、佤族、傈僳族、白族、傣族、苗族) 4.美丽的服饰,美丽的民族,美丽的云南。
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乡不愧为我国西部的一颗明珠。
二、交流“少数民族之最”和“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 1.交流“少数民族之最”表格。
请学生说说是如何搜集到资料的。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2)资料可以从百科全书上搜集,比如浙江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的《社会生活卷》中第50页就有“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各民族人口表”。
2.交流“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填空。
也说说是如何搜集到资料的。
我国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蒙古族、满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苗族、彝族、傣族、黎族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三、闯关游园会 1.规则:必闯关共有两关,见课文。
每个学生都必须闯关,请八位同学两位一组分成四组,分前后半场轮流主持其中一关。
选闯关必须达到五关以上,可得“民族知识优秀奖状”; 如果达到十关以上,可以获得“民族知识铜牌小博土奖状”;如果达到十五关以上,可以获得“民族知识银牌小博士奖状”;如果达到二十关以上,可以获得“民族知识金牌小博士奖状”;而全班答对最多的一位,无论答对几题,均可以得到“民族知识金牌小博士奖状”,选闯关超过二十关的第一名,还可以拿“民族知识金牌小博士第一名奖状”。
闯关过程要公开、诚信,一发现弄虚作假、包庇投机,取消资格。
2.每组学生选择地方,在《大中华》或者《爱我中华》的音乐伴随下,闯关活动开始。
四、总结活动,颁发奖状五、播放音乐“阿细跳月” 带着全班在乐声中一起起舞。
11、世界之窗第1课时课时目标: 1.知道黄、白、黑三个人种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区域。
2.了解不同人种中的杰出人物,明白各个人种都为世界创造了财富和文明。
教学过程:一、 导入 师:明年是2008年,在我国将有一件大事要发生,你知道是什么大事吗
2008北京奥运会。
(点击出示鸟巢图),到那时,北京会出现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五洲四海的朋友都将来到中国参加这一盛典) 二、 学习 (一)认识三大人种的特点 1.看图片,发现不同 2008年,三个小伙伴也将来到北京,观看奥运会,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人啊
(点击出示三个不同人种的孩子的合影), 看看他们三个的长相,你发现了什么
肤色不同,白色、黑色、黄色的 2.除了肤色不同之外,你发现在长相上他们还有什么不同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随机完成以下板书 皮肤 头发 嘴唇 眼睛 黄 黑 直 薄 黑 黑 黑 卷 厚 黑 白 黄 棕 中等 蓝 小结: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人我们称他们为黄种人(板书),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的人我们称他们为白种人(板书),而有着黑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人就是黑种人(板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