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好的主持词?
各位代表:根据大会安排,下面进行各代表团分团讨论。
本次讨论共有4项议程。
首先,传达召集人会议精神。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推选团长、副团长、秘书,按照召集人会议提名,推选本团团长 ,副团长 ,秘书 ,大家先酝酿一下,有不同意见请发表,(稍停),没有不同意见,请大家鼓掌通过。
进行第三项议程:酝酿讨论大会议程(草案),(宣读一下),各位代表对大会议程(草案),有何不同意见,请发表,(稍停)如无不同意见,请鼓掌通过。
进行第四项议程:酝酿主席团成员和秘书长建议名单(宣读)各位代表,请主席团成员和秘书长建议名单有何不同意见,请发表(稍停),如有不同意见,请大家鼓掌通过。
本次分团活动各项议程已进行完毕,现在休会,稍后请各位代表到会议中心,召开预备会议,时间:8:20。
第二次分团讨论主持词各位代表:根据大会日程安排,今天下午各代表团进行分团讨论。
讨论的内容共有6项:1、讨论县委领导讲话;2、讨论工作报告;3、讨论选举办法(草案);4、酝酿讨论大会选举监票人;5、讨论工作报告决议(草案);6、酝酿十五届团县委组成人员候选人建议名单。
希望各位代表踊跃发言,积极、认真、严肃地参加本次讨论,并请 秘书认真作好记录。
现在进行第一项,讨论县委**书记的重要讲话,请大家轮流发言。
我建议发言的顺序由现在进行第二项:讨论《工作报告》,请发言。
现在进行第三项:讨论《选举办法》(草案),请 秘书同表宣读《办法(草案)》。
大家对这个草案有什么意见,请发表。
现在进行第四项:提名推荐大会选举监票人;根据主席团推荐意见,建议由 担任本次大会选举的监票人,其中 担任总监票人,大家对这个名单有什么意见请发表。
现在进行第五项:讨论《工作报告决议(草案)》。
请秘书宣读《决议(草案)》。
文明礼仪主持稿
我选择了一个 你看看能不能改一下用合: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女: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男:学做讲做文明的人,学做有礼貌的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双全、明理诚信、明荣知耻的人。
女: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人生活在社会里,注意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
男:让我们欣赏由庄雅琳同学带来的诗歌朗诵。
女:自从孔子“仁礼”开始拨开之层,照耀大地的时候,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
礼仪依然昂首在中华大地上。
男:同学们有谁知道生活中最常用的十字礼貌用语是指哪几个。
(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男:华夏之地、礼仪之邦。
几千年源地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
女: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要在学习礼仪,运用礼仪中,对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和待人待事2个方面,都能展现一个人的教养,只有做到“举止文明,处事得体”,方可“有礼走遍天下”。
男:自从职高提倡文明礼仪以来,同学们就开始改变自己了哦,这不连包青天,包大人都惊动了,让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小品)女:感谢这几位同学的精彩表现,我们在个人行为上,要注重文明礼仪,在小组合作中也应该注重文明礼仪。
男:礼仪即礼节与仪式,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从西周视礼仪为“国之大柄”到现代“五讲四美。
”从荀子的“国天礼则不宁”到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女:那么同学们知道有哪些礼仪规范吗
(采访回答)男:文明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用到,已经是滚瓜烂熟。
女:是啊,随处可见文明礼仪的宣传。
接下来,让我们来找找我们身边不文明的行为的观念,发生在我们学校的这些不文明的事情。
(学校不文明现象回答)男:说了这么久,同学们也累了,那么我们做个小游戏,由嘉欣为大家读下规则。
女:规则 (口不对心)女: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痕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然有60万块口香糖的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就有9块口香糖的污迹。
男:对呀
在一些地方看到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习惯,每当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也许会皱着眉头嘟囔一句:缺德。
是的这些人缺少的正是“公德心”。
女:接下来欣赏甘丽真等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歌曲{ u what b wanna b }男: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女:礼,天之地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男: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女:那么我们的素质也将大大提高。
合:文明礼仪班会到此结束。
教师节优秀教育工作者个人主要经历怎么写
1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名著十五部。
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
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优美的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萧邦的赏析。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傅雷的悲壮弃世,不但是对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场荒谬绝伦的文化大革命的最强烈的控诉,同时也充分显示了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尊严。
“永远的傅雷先生”活动年谱 日期:年谱 ⊙1921年,考入上海徐汇公学(天主教教会学校)读初中。
⊙ ⊙ 1924年,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辞激烈,为徐汇公学开除。
仍以同等学历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
” ⊙ ⊙ 1925年,在大同大学附中参加“五卅”运动,上街游行讲演,控诉帝国主义的血腥暴行。
9月习作短篇小说《梦中》,发表于次年1月《北新周刊》第13、14期。
⊙ ⊙ 1926年,在北伐胜利的鼓舞下,与同学姚之训等带头参加反学阀运动,大同校董吴稚晖下令逮捕,母亲为安全起见,强行送子回乡。
8月写短篇小说《回忆的一幕》,发表于次年1月《小说世界》第15卷第4期。
秋后以同等学历考入上海持志大学读一年级。
⊙ ⊙ 1928年,到达马赛港,次日抵巴黎,途中写《法行通信)15篇(1月2日至2月9日),陆续发表于当年《贡献旬刊》第1、2卷各期。
后为文学家曹聚仁所推重,编入《名家书信集》。
本年开始留法四年。
为学法文,试译都德的短篇小说和梅里美的《嘉尔曼》,均未投稿。
开始受罗曼·罗兰影响,热爱音乐。
⊙ ⊙ 1929年,在瑞士莱芒湖畔,译《圣扬乔而夫的传说》,载于次年出版的《华胥社文艺论集》。
是为最初发表的译作。
9月返回巴黎后,就投人休养中开始翻译的丹纳《艺术论》第1编第1章,并撰写《译者弁言》,载于《华胥社文艺论集》。
⊙ ⊙ 1930年,撰写《塞尚》一文,载同年10月《东方杂志》第27卷,第19号。
⊙ ⊙ 1931年,译屠格涅夫等散文诗四首,以“小青”、“萼子”等笔名发表于1932年10月至1933年1月的《艺术旬刊》。
译《贝多芬传》,后应上海《国际译报》编者之嘱,节录精要,改称《贝多芬评传》,刊于该《译报》1934年第1期。
11月与刘海粟合编《世界名画集》,并为第2集撰写题为《刘海粟》的序文。
由中华书局出版。
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办公室主任,兼教美术史及法文。
编写美术史讲义,一部分发表于《艺术旬刊》。
译法国Paul Gsell《罗丹艺术论》一书,作为美术讲义,未正式出版,仅油印数百份。
⊙ ⊙ 1932年,与留法期间认识的庞薰琹和在上海美专认识的倪贻德,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意欲为改变现状有所作为结成“决澜社”,公开发表《决澜社宣言》。
傅雷在《宣言》上签了名。
并与倪贻德合编《艺术旬刊》,由美专出版。
9月筹备并主持“决澜社”第三次画展,即庞薰琹个人画展。
9月为庞薰琹个人画展写短文《薰琹的梦》,刊于同月《艺术旬刊》第1卷第3期。
10月译George Lecomte文章《世纪病》,刊于同月28日《晨报》。
10月至次年5月为《时事新报》“星期学灯”专栏,撰写《现代法国文艺思潮》、《研究文学史的新趋向》、《乔治·萧伯纳评传》、《从“工部局中国音乐会”说到中国音乐与戏剧底前途》和《现代青年的烦闷》等5文;并翻译《高尔基文学生涯四十周年》、《精神被威胁了》和《一个意想不到的美国》三篇。
为《艺术旬刊》撰写《现代中国艺术之恐慌》、《文学对于外界现实底追求》等文章四篇;美术史讲座十一讲:世界文艺动态十八则;以“萼君”、“萼子”、“小青”等笔名译短诗五首;以“狂且”笔名译拉洛倏夫谷格言二十六则;以“疾风”笔名译斐列浦·苏卜《夏洛外传》十二章。
⊙ ⊙ 1933年,所译《夏洛外传》全书付印,冠有《卷头语》及《译者序》。
9月以“自己出版社”名义自费出版。
9月母亲病故。
坚决辞去美专职务。
⊙ ⊙ 1934年,撰写所译罗曼·罗兰《弥盖朗琪罗传》的《译者弁言》。
全书于次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又译Paul Hazard长文《今日之伦敦》,连载于《国际译报》1934年第6卷第5、6期。
6月将在美专任教时编写的美术史讲义整理、补充为《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未发表),1985年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
6月《罗曼·罗兰致译者书》为所译《托尔斯泰传》的代序。
全书于次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秋与叶常青合办《时事汇报》周刊,任总编辑。
“半夜在印刷所看拼版,是为接触印刷出版事业之始。
3个月后,以经济亏损而停刊”。
⊙ ⊙ 1935年,3月应滕固之请,去南京“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任编审科科长四个月。
以笔名“傅汝霖”编译《各国文物保管法规汇编》一部。
6月由该委员会出版。
6月译《米勒》,作为序文刊于王济远选辑的《米勒素描集》(商务印书馆出版)。
7月撰写所译莫罗阿《人生五大问题》的《译者弁言》。
全书于次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9月写《雨果的少年时代》一文,发表于12月出版的《中法大学月刊》第8卷第2期。
12月为所译莫罗阿《恋爱与牺牲》撰写《译者序》。
全书于次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 1936年,4月译毕莫罗阿《服尔德传》,写有《译者附识》。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 1937年,所译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第1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冠有《译者献词》。
7月应福建省教育厅之约,去福州为“中等学校教师暑期讲习班”讲美术史大要。
⊙ ⊙ 1941年,2月所译《约翰·克利斯朵夫》第2、3、4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第2卷冠有《译者弁言》。
⊙ ⊙ 1942年,1月翻译英国罗素《幸福之路》,并撰写《译者并言》。
该书于1947年1月由上海南国出版社出版。
3月重译《贝多芬传》,并写《译者序》,以所撰《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一文作为附录。
全书于1946年4月由上海骆驼书店出版。
4月翻译法国杜哈曼《文明》。
⊙ ⊙ 1944年,1月与裘柱常、顾飞、张菊生、叶玉甫、陈叔通、邓秋枚、高吹万、秦曼青等共同署名发起在沪举办“黄宾虹八秩诞辰书画展览会”,并刊印《黄宾虹先生山水画册》和《黄宾虹画展特刊》,特刊上以笔名“移山”,撰写介绍黄宾虹绘画之《观画答客问》。
2月翻译巴尔扎克《亚尔培·萨伐龙》,1946年5月由骆驼书店出版。
4月以笔名“迅雨”写《论张爱玲小说》,对张爱玲创作的发展趋向提出了精当中肯的批评。
文章刊于柯灵所编《万象》5月号。
12月翻译巴尔扎克《高老头》。
1946年8月由骆驼书店出版。
⊙ ⊙ 1945年,9月与周煦良合编《新语》半月刊,共出五期,因邮局扣发停刊。
10月至次年5月分别以“疾风”、“迅雨”、“移山”、“风”、“雷”等笔名,为《新语》写文艺政治文章十六篇,翻译政论两篇;为《周报》写政论两篇;为《民主》写书评一篇;为《文汇报》写政论二篇。
12月为柯灵主编的《周报》积极提供材料,出版《昆明血案实录》。
⊙ ⊙ 1947年,“痛改”杜哈曼《文明》的译稿,并写《译者弁言》及《作者略传》。
5月由南国出版社出版。
4月翻译斯诺《美苏关系检讨》,生活书店以知识出版社名义刊印两百本。
译者代序《我们对美苏关系的态度》先连载于4月24、25日《文汇报》。
7月写《所谓反美亲苏》一文,刊于储安平主编的《观察》第2卷第24期。
⊙ ⊙ 1948年,受英国文化协会之托,翻译牛顿《英国绘画》,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8月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译竣于庐山枯岭。
由三联书店出版。
⊙ ⊙ 1951年,译毕巴尔扎克《贝姨》,写有《译者弃言》。
8月由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
7月重译《高老头》。
9月为《高老头》撰写《重译本序》。
全书于10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 ⊙ 1952年,2月巴尔扎克《邦斯舅舅》译毕。
5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9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1册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 ⊙ 1953年,2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2册出版。
3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3册出版。
6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4册出版。
全书出齐。
7月译毕梅里美《嘉尔曼》(附《高龙巴》)。
9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 ⊙ 1954年,译毕巴尔扎克《夏倍上校》(附《奥诺丽纳》、《禁治产》)。
3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8月北京召开文学翻译工作会议,因放不下手头工作,未参加。
所写长篇书面意见《关于整顿及改善文艺翻译工作的意见》,列为会议参考文件。
8月译华服尔德《老实人》(附《天真汉》)。
次年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9月20日华东美术家协会为黄宾虹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开幕式座谈会上就国画与西画问题作一发言。
⊙ ⊙ 1955年,2月译波兰杰维茨基《关于表达萧邦作品的一些感想》。
3月译法国Camille Bellaique《莫扎特》中之一节《莫扎特的作品不像他的生活,而像他的灵魂》。
4月译毕巴尔扎克《于絮尔·弥罗埃》。
次年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5月译罗曼·罗兰《论莫扎特》。
刊于《外国名作曲家研究》第2集。
⊙ ⊙ 1956年,写《萧邦的少年时代》和《萧邦的壮年时代》。
(未发表)。
2月写关于知识分子文章三篇,发表于《人民日报》和《文汇报》。
3月译毕服尔德《查第格》及其他七个短篇。
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4月下旬参加政协视察团视察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于5月执笔写《第一阶段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视察报告》。
6月去安徽参观合肥淮南煤矿、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
执笔写出《政协上海市委安徽省建设事业参观团第一组总结报告》。
7月为纪念莫扎特诞辰二百周年,写《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发表于同年《文艺报》第14期。
8月担任《文汇报》社外编委。
11月所写《与傅聪谈音乐》一文,连载于《文汇报》。
12月写《评<春种秋收>》,载于次年《文艺月报》1月号。
自本年至翌年7月撰写有关知识分子问题,整风问题,文艺界出版界问题的文章十二篇,刊于《文汇报》。
⊙ ⊙ 1957年元旦《文汇报》载所写短文《闲话新年》。
5月写《翻译经验点滴》,载《文艺报》第10期。
⊙ ⊙ 1958年,译毕巴尔扎克《赛查·皮罗多盛衰记》。
6月为所译《赛查·皮罗多盛衰记》撰写《译者序》。
全书于 1978年9月作为遗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译丹纳《艺术哲学》,至次年5月译毕;并撰写《译者序》,精选插图104幅。
全书于1963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 1959年,翻译巴尔扎克《搅水女人》。
1月为《搅水女人》写《译者序》。
全书于1962年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月底抄录编译的《音乐笔记》,寄傅聪作学习参考。
⊙ ⊙ 1961年,译毕巴尔扎克《都尔的本堂神甫》、《比哀兰德》,并撰《译者序》。
全书于1963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 1963年,因《高老头》拟收入“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特在重译本基础上再次重改修订,并撰写《译者序》11页,译序于十年浩劫中失散。
⊙ ⊙ 1964年,译完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于8月改完誊清寄出,附有《译者序》,序文佚失于十年浩劫中。
该书于1978年3月作为遗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 1965年,第四次修改并誊写巴尔扎克《猫儿打球号》。
此稿在十年浩劫中失散,迄今未找到。
⊙ ⊙ 1966年,十年浩劫伊始,即惨遭迫害,在人格和尊严备受凌辱的情况下,与夫人朱梅馥愤而弃世。
⊙ ⊙ 1979年,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办,隆重举行傅雷朱梅馥追悼会,柯灵致悼词,郑重宣布:1958年划为右派分子是错误的,应予改正;十年浩劫中所受诬陷迫害,一律平反昭雪,彻底恢复政治名誉。
2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
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挚朴,令人动容。
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
《傅雷家书》获过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
及至目前,它在20多年间的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这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对我们学生来说,更值得一读。
3 傅聪,一九三四年三月十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气氛和学术精神的家族,父亲傅雷为著名学者、艺术评论家和文学翻译家。
傅聪童年时代断断续续的上过几年小学,主要在家由父亲督教。
八岁半开始学钢琴,九岁师从意大利指挥家和钢琴家、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梅·百器。
一九四六年梅·百器去世后,基本上是自学,一九四七年就读上海大同附中。
一九四八随父母迁居昆明,先后就读于昆明粤秀中学和云南大学外文系,中断了学琴。
一九五一年只身返回早一年回到上海的父母身边,跟苏联籍钢琴家勃隆斯丹夫人学琴一年,因老师迁居加拿大,又迫不得已勤奋自学。
一九五三年与上海交响乐队合作,弹奏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获得巨大成功。
同年,在罗马尼亚布加斯特举办的《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一九五四年赴波兰留学,师从著名音乐学者、钢琴比赛中获第三名。
一九五四年赴波兰留学,师从著名音乐学学者、钢琴教育家杰维茨基教授,并于一九五五年三月获《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
一九五八年深秋以优异的成绩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提前毕业。
一九五八年底,由于历史的原因被迫移居英国伦敦。
一九七九年四月,应邀回国参加父母的平反昭雪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
八十年代,年年回国演出和讲学,一九八二年先后被聘为中央和上海两所音乐学院的兼职教授;一九八三年香港大学颁发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一九五九年初,傅聪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首次登台,与著名指挥家朱利成功合作。
自此傅聪的足迹遍布五大洲,只身驰聘于国际音乐舞台近五十余年,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已故德国作家、诗人、音乐学者、评论家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撰文赞颂傅聪,称“从技法来看,傅聪的确表现得完美无瑕。
较诸科尔托或鲁宾斯坦毫不逊色。
但是我所吸到的不仅是完美的演奏,而是真正的萧邦。
”
老舍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
夫人胡絜青(1905-2001)。
中文名: 舒庆春 别名: 老舍 国籍: 中国 民族:满族(正红旗)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899年2月3日 逝世日期: 1966年8月24日 职业: 作家 主要成就: 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 代表作品: 《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
满族,北京人正红旗人,人民艺术家。
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猫》,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人生经历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
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
老舍九岁得宗月大师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于1918年毕业。
工作经历 曾任小学校长(北京东城区方家胡同路小学)、中学教员(北京市第一中学)、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任教5年。
笔名来历 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絜青、絜予、口青等笔名。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年底,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含有庆贺新春、前景美好之意。
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有“忘我”的意思。
“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
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
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 老舍,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
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他的笔名. 闽剧情缘 1952年10月,全国首届戏曲观摩大会在北京召开。
福建省闽剧代表队晋京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闽剧《钗头凤》中的“赠钗·泣别”一折。
生角名宿李铭玉饰陆游,名旦郭西珠饰唐蕙仙,“福州之梅博士”林芝芳(此雅号是郁达夫称的)反串陆母。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文艺专家出席观看。
老舍看后大加赞赏。
十年后的1962年,老舍偕同戏剧活动家田汉、戏剧家曹禺、剧作家阳翰笙、戏剧理论家张庚来闽视察,路过福州时,五老在省交际处礼堂观看了原福州闽剧院一团演出的讽刺喜剧《贻顺哥烛蒂》。
“闽剧三宝”之一林务夏饰马贻顺,著名小生邱少峰饰陈春生(后由著名小生陈小言饰陈春生),名旦严美丽饰林春香,头牌老生洪深饰王绍兰,名旦傅玉凤饰白恭人,名彩旦黄碧岩饰道士婶。
名丑林务夏的表演自然含蓄,清淡脱俗,雅中含趣,成功地塑造了闽剧舞台上的“悭吝人”。
五老对他的表演十分赏识。
演出结束时,上台与演员一一握手,祝贺演出成功。
第二天,五老邀请林务夏老师一道上福州鼓山涌泉寺开座谈会。
会上,他们对剧团几位主要演员的表演十分满意,予以很高的评价。
老舍先生欣然赋诗一首赠给林务夏老师。
诗曰:十年尚忆钗头凤,今日欣看烛蒂哥。
宜喜宜悲情更切,轻愁微笑澜春波。
1987年9月下旬,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赴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
林务夏老师为随团顾问,其弟子朱善根在《贻顺哥烛蒂》中饰马贻顺,他深得老师的艺术真谛,大受港台观众欢迎。
1996年,82岁高龄的林务夏为了庆祝福建省闽剧老艺人之家建家十周年,重施粉黛,再演《贻顺哥烛蒂》中的“说亲”,名旦周淑琴(大扁)饰道士婶。
务夏师的风采不减当年,博得领导、专家和同行的赞美。
1997年三月,福州西子湖畔春光明媚。
福建省电视台正为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林务夏老师拍摄专题片。
笔者有幸与剧作家陈明锵先生(《贻》剧二稿作者,原著邓超尘)及林老的学生杨铁城、朱善根应邀参加。
专题片需要将老舍先生赠林务夏老师的诗,书写成中堂。
我自告奋勇,书写一幅。
后因务夏师要我用草书再写一幅挂在卧室,我实在不擅草书,就是楷书也不堪补壁,只好向我省著名书法家、擅写草书的陈清狂老师索求墨宝。
幸蒙清狂老师示复:“光耀兄,遵嘱书中堂一幅。
老舍为我国文学大师,务夏师亦我闽剧名丑,二人均名闻天下。
弟随骥尾,欣然作书。
润笔随意,不可因市场经济忘了老朋友也
匆此,即颂,文礼。
弟陈清狂5·30”不几天,清狂老师大作问世。
务夏师满意之余,向我们致以感谢之忱
于今,这幅老舍先生的诗仍挂在已故的林务夏老师的房间。
家庭成员 妻子:胡絜清,满族正红旗人,193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
1958年受聘于北京中国画院,为一级美术师。
历任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满族书画研究会会长、北京文联顾问、中国画研究会顾问、北京中国花鸟画研究会顾问等。
大女儿:舒济,原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副编审,;儿子:舒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女儿:舒雨,教授;小女儿:舒立。
个人作品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他自己说:“我终年是在拼命地写,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笔。
”正因为如此,他勤奋笔耕,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二马》《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创作的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 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受到人们的喜爱。
其中,多个作品被编入小学课本,如《我们家的猫》《北京的春节》等等。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曾经担任齐鲁大学等名校教授。
一生主要作品有:《猫城记》《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红旗下》,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还有很多著名的文章,如:《济南的冬天》等被选入小学中学的课文中。
其中《茶馆》极为著名。
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 老舍在伦敦大学侍奉老母,规规矩矩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
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
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
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做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
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
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
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1930年回到中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老舍的写作风格: 1、北京的风俗文化、市民形象、的人生步履与作者的主观情愫水乳交融,三位一体,调配出老舍小说特有的“北京味儿”。
2、以通俗化得幽默为重要特征的讽刺色彩,是老舍小说的又一重要特色。
这一特色是狄更斯等英国讽刺小说中夸张、廓大、漫画化的讽刺手法与北京市民文化中的“打哈哈”两者糅合而成得。
这种幽默既是以笑代愤,又是一种自我解嘲,即老舍自己所说的把幽默看做生命的润滑剂。
3、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这种地方特色是以北京市民语言及俗文学语言为原料,加以煅烧锤炼的结果。
语言平易而不粗糙,俗而通雅,清浅而又韵味十足。
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
1924年夏,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
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在《小说月报》17卷第7号上连载时,署名为“舒庆春”。
但自定8号起连载上的署名改为“老舍”,直一小说全部载完。
这标志着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
接着,又发表了《赵子曰》 《二马》,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老舍就任小学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五四运动。
他自称只是“看见了五四运动,而没在这个运动里面,……对于这个大运动是个旁观者”(《我怎样写〈赵子曰〉》)。
这确实使他在一段时期里,对于青年学生及其活动,有些隔膜和误解。
但“五四”时期兴起的新的时代潮流,包括文学革命在内,仍然冲击着他的心灵。
本来,军阀政府基层机构的腐败,混迹其间的卫道者们的虚伪,在这个刚刚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的眼中,无处不是破绽和丑态,难以与他们安然相处。
当“五四”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呼声,把他从“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条中惊醒,他作出了新的抉择。
1922年9月,老舍辞去所有职务,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在那里写下了第一篇新文学习作《小铃儿》。
在这以前,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
次年回到北京,任顾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会的文书,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业余时间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
一度还信仰过基督教。
虽然道路不无曲折,但“五四”推动他进一步挣脱了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去寻求一种比他已经得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
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国。
在新加坡写了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描写了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侨少年与各被压迫民族的小伙伴一起,反对强权奴役的故事,体现了团结奋斗、强国救民的思想境界。
1930-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此间,他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日 本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行径,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明湖》,为济南人民以及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国人民抒发愤慨。
在这部小说里,他第一次描写了共产党人的形象。
此后四年,他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 。
还出版了包括《黑白李》《微神》等15部短篇小说在内的短篇小说集《赶集》以及幽默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
1936年老舍辞职,从事专业写作。
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之一。
他先后编了两个短篇集《樱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说17篇。
创作了《选民》(后改题为《文博士》)《我这一辈子》《老牛破车》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坠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老舍告别妻子,只身前往武汉,投入到文艺界的抗日洪流之中。
在1938年成立 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老舍担任负责人――总务部主任。
之后,又转到重庆,“文协”在艰难困苦中顽强坚持七年时间,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老舍以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团结各个方面的文艺家,共同致力于推动抗战的文艺活动。
并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
长诗《剑北篇》用大鼓体写成, 《王家镇》《忠烈图》用京剧形式写成,《残雾》《归去来兮》《面子问题》用话剧形式写成。
先后出版了短篇集《火车集》《贫血集》,长篇小说《火葬》,完成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偷生》和《惶惑》。
同时,还撰写了大量杂文、散文、诗歌。
1949年10月,老舍回到祖国。
创作话剧《方珍珠》。
1951年,又创作了歌颂人民政府为普通市民办实事的《龙须沟》。
该剧上演后,老舍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之后,他还 老舍在写作创作了歌剧《消灭细菌》《大家评理》,话剧《生日》《春华秋实》等。
建国后,老舍政治热情十分高涨,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联主席,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主席团成员,全国政协三届会议常务委员等职。
自1950年至1955年,老舍创作了大量的话剧、京剧、儿童剧。
其中话剧《茶馆》把老舍的话剧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我国戏剧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明珠。
1961年至1962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
遗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笔。
文革中,同许多老一辈爱国文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毒攻击和迫害。
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1924年,老舍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
为了提高英文水平,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
生活和书本都向他打开一个比原先见到的更为宽广多彩的世界。
阅读作品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
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又需要寄托和发泄。
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他把见到过的人和事用文艺的形式写下来。
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取材于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
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
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
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并且从语言、笔调到内容、主题,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
他终于在文学事业中找到了值得为之献身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
老舍旅居英国5年。
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国回国。
途中因为筹措旅费,在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
在英国时,他为国内的北伐战争的进军感到兴奋。
到了新加坡,从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运动 的高潮。
他因此中断了一部描写男女青年爱情的小说的写作,另写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 3月,老舍回到祖国。
同年 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
翌年夏,与后来成为国画家的胡青结婚。
1934年,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他在这两所大学,先后开设过《文学概论》、《欧洲文艺思潮》、《外国文学史》以及写作方面的课程。
课余继续长篇小说的创作。
《猫城记》(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旧中国的腐败,针砭保守愚昧的民族习性和畏惧洋人的奴才心理。
同时流露出对于国事的悲观和对于革命的误解,是一部瑕瑜互见、颇多争议的作品。
《离婚》(1933)描写一群公务员的庸碌生活,对此作了嘲弄和揶揄,充分表现出他作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作为幽默作家的特点,是一部很能代表老舍风格的作品。
《牛天赐传》(1934)和中篇《月牙儿》(1935)、 《我这一辈子》(1937),都从街头巷尾摄下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
前者是对于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讽,充满笑料;后两者是对于人间不平的抨击,饱含着愤懑和哀悼,作品的笔调也随之变得沉重。
抗日战争把老舍卷进了时代的漩涡。
1937年10月,重新回到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在济南行将沦陷的前夕,只身奔赴武汉。
1938年 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管协会的日常事务,成为这个团体实际上的主要负责人。
1939年6月,他参加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慰问抗战军民。
近半年之中,行程两万余里,历经川、鄂、豫、陕、宁、青、甘、绥八省,包括延安和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
这些,都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生活。
过去由于与革命力量革命运动有些隔膜,产生过误解,这时通过接触和共同工作,增进了了解,他的政治态度明显地激进起来。
1944年,茅盾曾经指出:“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任劳任怨,这一件大事——抗战的文艺家的大团结,恐怕不能那样顺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艰难困苦地支撑到了。
”(《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为了在文艺界贯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排除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干扰,为了保障作家的正当权益,他都做了不少工作。
抗战后期,他又投身日渐高涨的民主运动之中。
1944年 4月,重庆等地的各界人士举行老舍创作生活20周年的纪念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
老舍不再是一个单纯埋头写作的作家,他成了文艺界的组织者和社会活动家,成了抗日和争取民主的战士。
以上变化也鲜明地反映在他的创作中。
战争一爆发,他立刻放弃已经写了几万字的两部长篇小说,而成为通俗文艺最热心的鼓吹者和实践者。
他先后在济南、武汉、重庆等地,与演唱曲艺的艺人讨论编写抗战鼓词的问题,自己也利用各种旧形式写了不少宣传抗战的通俗作品,包括京剧、鼓词、相声、数来宝、坠子等,供艺人演出。
这 些作品,一部分收入《三四一》(1938)中。
在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中,他写作了新旧相融(《我怎样写〈剑北篇〉》)的长诗《剑北篇》(1940~1942,未完)。
随后,又开始创作话剧,或者个人编写或者与别人合作,连续写了《残雾》(1939)、《国家至上》(1940)等十几个剧本:有的号召民族团结,有的歌颂爱国将领,有的揭露“大后方”的霉烂堕落,抗战救国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
他后来总结说:“我不明白舞台的诀窍,所以总耍不来那些戏剧的花样”,“我老是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这些剧本在话剧艺术上确实存在明显的弱点。
但通过这些努力,为他50年代的剧作作了很好的准备。
1944年初,老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全书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共百万言,描写北平沦陷后各阶层人民的苦难和抗争。
老舍熟悉故都却缺少这段生活的体验。
刚从北平来到重庆的夫人胡□青,向他提供了敌伪统治下故乡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的大量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陷。
虽然书中抗日斗争的线索仍然显得有些单薄和比较模糊,但以浓烈的油彩涂抹出在民族存亡关头这座古老城市的众生相,细致刻画了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中下层居民的内心冲突和由此萌发的觉醒,蕴含着对于他们的鞭挞和期待,在他关于北京市民的众多描绘中增添了不少丰富多彩并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画幅。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老舍赴美讲学。
一年期满后,继续旅居美国,写完《四世同堂》,创作了另一部长篇《鼓书艺人》,还协助别人将这两部小说译成英文。
《鼓书艺人》叙述的是抗战风暴中旧式艺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出现了革命者的真实形象,呼唤新中国的到来。
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3日,老舍即启程回国,途经日本、菲律宾等地,于12月9日抵达天津。
“离开华北已是十四年,忽然看到冰雪,与河岸上的黄土地,我的泪就不能不在眼中转了”(《从三藩市到天津》)。
这个出生于北京、一向以描绘北京著称的作家,从1924年离家以后,一直到这时,才在自己热爱的故乡重新定居下来。
备注:这是本人的研究哦
提供一段六一儿童节主持词
你也可以看看这个,呵呵风儿吹着美丽的裙摆在阳光下摇曳,云儿带着诗一般的故事在天空中吟颂,小朋友门带着欢快的歌,多姿的舞,灿烂的笑,向我们走来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文体展演主持词(男)小鸟在广阔的天空自由飞翔,它们的歌声,今天格外清脆、欢畅。
(女)花儿沐浴着明媚的阳光,绽开笑脸,吐露芬芳。
(男)鲜红的队旗迎风飘扬,嘹亮的鼓号响彻**广场,(女)我们在这里欢庆自己的节日,(男)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的心中充满感激,(女)感谢园丁们的辛勤培育,感谢在座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男)是您们赋予我们搏击长空的力量,是您们给予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女)我们代表全省 少年儿童来向您们汇报,(男)我们正在奋发、努力,(女)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我们有能力把重担挑起。
(男)省暨**市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体展演(合)现在开始
(女)中国向全世界体育健儿发出邀请,(男)举办奥运,是十二亿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女)让我们衷心祝福:(合)好运,北京
(男)请欣赏歌舞《2008相聚北京》,演出单位:***(《2008相聚北京》)(男)群鸽起舞,大雁飞翔,美丽的花环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畅想,请欣赏**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表演的《圈操》。
(《圈操》)(女)邓爷爷曾说: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这些娃娃们就和小电脑交上了朋友,看,他们玩得多起劲啊。
请欣赏集体舞《娃娃·电脑》,演出单位:********第二小学。
(《娃娃·电脑》)(男)快乐和甜蜜与我们相伴,阳光洒满幸福的童年,下面请欣赏**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表演的《腰鼓舞,快乐娃》。
(《腰鼓舞,快乐娃》)(女)作为跨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始终牢记——练就强健体魄,建设强大祖国,请欣赏《棍操》,演出单位:**小学。
(《棍操》)(男)在这属于我们自己的日子里,我们要为祖国的昌盛将管乐奏响,高高举起星星火炬的旗帜,昂首阔步创造新世纪的辉煌。
下面请**小学管弦乐队为大家作精彩演出。
(管乐)(女)千朵花,万朵花,朵朵鲜花献妈妈,祖国妈妈春常在,华夏儿女是一家。
请欣赏**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表演的舞蹈《妈妈您好》(《妈妈您好》)(男)今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明天要象勇敢的海燕一样去搏击风浪,用我们的双手把祖国妈妈建设得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请欣赏舞蹈《飞翔的海精灵》(《飞翔的海精灵》)(女)妈妈把我比做清晨晶莹的露珠,(男)在太阳的照耀下,露珠才会发出璀璨的光芒;(女)爸爸把我比做精致的小船,(男)在宽阔的海洋中,小船才能扬帆破浪。
(女)我们深知自己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新世纪的山东实现一个又一个光荣与梦想。
(女)省暨**市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体展演到此结束
祝大家(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六一活动串联词甲: 各位领导
乙: 各位来宾
丙: 老师和小朋友们
齐: 大家好
丙: 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接六月的阳光。
乙: 六月,是童年的摇篮;六月,是童年的梦乡 ;六月,是童年的太阳;甲: 在欢乐的六·一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迎来了x幼的又一大盛事——XX幼儿园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文艺演出在这里隆重举行。
乙: xx幼儿园创办于1984 年六月。
丙: 二十多年来,X幼人坚持以面向未来、追求卓越、服务社会为办园宗旨、以健康、聪明、活泼、自信为培养目标、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引航下,积极为孩子们创造自我发展的空间,为孩子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取得了累累硕果。
在他们中间,有得到全国青少年书画美术大赛特等奖、金奖、银奖的孩子们,有获得市级各类比赛一、二等奖的孩子们。
x幼的孩子在这块热情的园地里,感受到的是成功和喜悦,还有来自所有关心他们成长的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接力。
乙: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感受x幼孩子的成长快乐,一起来领略x幼教师们多采多姿的风采。
甲: 我宣布《金色摇篮 金色畅想》xx幼儿园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文艺演出现在开始。
首先请允许我隆重介绍参加我们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
他们是(略)甲: 开心的锣儿响起来,欢乐的鼓儿敲起来。
瞧,由我园的保育员阿姨和孩子们共同组成的腰鼓队正满怀热情向我们走来,让我们一起跟随她们的鼓声欢腾吧
丙: x幼的成长离不开各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得到了红梅街道领导的大力支持,每年都拨出数十万元用于幼儿园建设和教师培训.下面我们热烈欢迎红梅街道领导为我们讲话.乙: 近年来,我园在创设自主开放的活动环境中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积极为幼儿提供发展的舞台.我们每年举办的幼儿音乐节\\\\体育节\\\\画展\\\\故事会等,不仅促进了幼儿的能力发展,也积淀了丰厚的幼儿园文化.下面为大家表演的是大合唱.由大班幼儿演出.甲: 听说过吗?有一种情感叫敬业,这种情感维系着x幼的每一颗心灵小学生庆“六一”活动串联词男: 亲爱的同学们
女: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合:大家节日好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亲爱的叔叔、阿姨们。
男:欢迎你们的到来。
合:欢迎你们和我们一起渡过这美好的节日
男:我们聆听过21世纪的第一声钟响,女:我们拥抱过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男:今天,当鲜红的太阳跃上地平线时,女:我们将迎来万分激动的时刻。
男合:这是多么欢乐的一天啊
女合: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天啊
女:今天,我们集合在这里,女:共庆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合:——六一国际儿童节
六一,你好
六一,你好
女:苏州市吴中区小学生庆“六一”庆祝大会现在开始。
1、首先由少先队员代表向领导敬献红领巾。
2、下面请吴中区教育局局长朱伯伯宣读关于表彰“六一奖章”少年、“育苗奖”教师的决定。
大家欢迎。
3、接下来各位领导将为“六一奖章”少年代表、“育苗奖”教师代表颁奖,我们掌声欢迎。
4、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的进步与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的关心、爱护与帮助。
下面请区妇联赵阿姨为我们讲话。
5、在今天这个快乐、幸福的节日里,我们要感谢敬爱的老师,更要感谢教育局各位尊敬的领导。
下面欢迎教育局局长朱伯伯为我们讲话。
6、新的一年里,我们的吴中少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欣喜的成绩,这离不开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关心与帮助,我们再次感谢你们。
下面欢迎区委书记秦伯伯为我们讲话。
7、去年下半年苏苑幼儿园、宝带幼儿园顺利通过验收,被命名为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木渎中心小学、东渚中心小学获得了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小学的荣誉称号;今年四月,东山中心小学又顺利通过了省级实验小学的验收。
在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的今天,区领导又给他们带来了奖品。
下面请区领导为他们颁奖。
大家欢迎。
下面请各位领导、来宾欣赏精彩的文艺演出。
亲爱的伙伴们,新世纪钟声早已敲响,鲜红太阳已经升起,翻开新的一页日历,我们感到无限欣喜,六一向我们走来,跟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童年的游戏永远难忘。
童年的歌声多么动听。
童年的生活最最幸福。
我们愿用稚嫩的小手五彩的画笔去描绘灿烂的明天
用优美的舞姿欢快的旋律去憧憬美好的未来
六一文艺演出串词A: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B:听,悠扬的锣鼓声,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C:六月,是童年的摇篮;D:六月,是童年的梦乡E:六月,是童年的太阳;合:六月,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我们为它增添光彩A:荣根学校一年级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节日,放飞我们的快乐”文艺演出合:现在开始B: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同学、老师、家长参加我们的六一文艺演出,下面请校长为大会致词D: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心里就埋藏下了一个愿望;C:早日带上鲜红的领巾,和哥哥姐姐一样。
E:今天,在这欢乐的时刻,合:我们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A:是绿洲的甘泉和沃土,滋养了纤细的幼苗B:是老师、爸爸妈妈的无私情怀,孕育了无数未来的希望C:感谢您,敬爱的老师D:感谢您,亲爱的爸爸妈妈E:感谢您,帮我们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合:让我们说一声:老师,谢谢您
爸爸妈妈,谢谢您
全场:老师,谢谢您
爸爸妈妈,谢谢您
B:请欣赏钢琴演奏《小圆舞曲》,表演者:一(1)班曾雅靖、王晓婷、莫琬璇。
D:下面请一(2)班黄嘉欣等为大家表演西步跳:《小小泥匠》B:接下来请欣赏童声独唱《祖国,祖国我爱你》,表演着:一(6)班蓝博。
A:六月,是我们的花季,B:六月,让我们的明天更灿烂D:六月,带给了我们金色的童年B:请欣赏诗朗诵《节日,放飞我们的梦想》,表演者:一(7)班陈诗婷等。
D:下面请一(3)班和滨华等为大家表演手位动作。
B:请欣赏钢琴独奏,表演者:一(5)班周莳均。
C:现在有请一(6)班全体同学为大家表演律动。
E:请欣赏钢琴独奏《小星星》,表演者:一(4)班曾晓欣。
B:伙伴们,瞧,门前大桥下游来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鸭子,一个顽皮的小朋友,正在河边数鸭子呢
请听一(6)班陈昱冰独唱《数鸭子》D:请欣赏钢琴四手联奏《春天来了》,表演着:一(6)班彭宇正、陈宇婷。
D:请欣赏钢琴独奏,表演者:一(6)班彭宇正。
B: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面有请一(6)班蓝博为大家表演武术。
C:请欣赏舞蹈《模仿雨想象》,表演者:一(4)班C:请欣赏钢琴独奏《可爱的鸭子》,表演者:一(7)班吴体儒等。
A:最后请欣赏《中国考级舞》,表演者:一(6)班曾正芊等。
AB:童年是一支歌,跳跃着美妙的音符CD:童年是一首诗,充满了幻想和憧憬AE:童年是一幅画,稚嫩的画笔描绘出眼里的多姿世界。
BD:童年是七彩衣,正躲在我们各式各样的花衣裳里向我们微笑A:同学们,伙伴们B:让我们唱起《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D:庆祝我们共同的节日--合:六一国际儿童节音乐声起《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台上台下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产生共鸣,掀起高潮)B:一年级庆六一文艺演出到此结束。
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演出串词A: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B:听,悠扬的锣鼓声,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C:六月,是童年的摇篮;D:六月,是童年的梦乡E:六月,是童年的太阳;合:六月,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我们为它增添光彩A:荣根学校一年级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节日,放飞我们的快乐”文艺演出合:现在开始B: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同学、老师、家长参加我们的六一文艺演出,下面请校长为大会致词D: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心里就埋藏下了一个愿望;C:早日带上鲜红的领巾,和哥哥姐姐一样。
E:今天,在这欢乐的时刻,合:我们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A:是绿洲的甘泉和沃土,滋养了纤细的幼苗B:是老师、爸爸妈妈的无私情怀,孕育了无数未来的希望C:感谢您,敬爱的老师D:感谢您,亲爱的爸爸妈妈E:感谢您,帮我们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合:让我们说一声:老师,谢谢您
爸爸妈妈,谢谢您
全场:老师,谢谢您
爸爸妈妈,谢谢您
B:请欣赏钢琴演奏《小圆舞曲》,表演者:一(1)班曾雅靖、王晓婷、莫琬璇。
D:下面请一(2)班黄嘉欣等为大家表演西步跳:《小小泥匠》B:接下来请欣赏童声独唱《祖国,祖国我爱你》,表演着:一(6)班蓝博。
A:六月,是我们的花季,B:六月,让我们的明天更灿烂D:六月,带给了我们金色的童年B:请欣赏诗朗诵《节日,放飞我们的梦想》,表演者:一(7)班陈诗婷等。
D:下面请一(3)班和滨华等为大家表演手位动作。
B:请欣赏钢琴独奏,表演者:一(5)班周莳均。
C:现在有请一(6)班全体同学为大家表演律动。
E:请欣赏钢琴独奏《小星星》,表演者:一(4)班曾晓欣。
B:伙伴们,瞧,门前大桥下游来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鸭子,一个顽皮的小朋友,正在河边数鸭子呢
请听一(6)班陈昱冰独唱《数鸭子》D:请欣赏钢琴四手联奏《春天来了》,表演着:一(6)班彭宇正、陈宇婷。
D:请欣赏钢琴独奏,表演者:一(6)班彭宇正。
B: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面有请一(6)班蓝博为大家表演武术。
C:请欣赏舞蹈《模仿雨想象》,表演者:一(4)班C:请欣赏钢琴独奏《可爱的鸭子》,表演者:一(7)班吴体儒等。
A:最后请欣赏《中国考级舞》,表演者:一(6)班曾正芊等。
AB:童年是一支歌,跳跃着美妙的音符CD:童年是一首诗,充满了幻想和憧憬AE:童年是一幅画,稚嫩的画笔描绘出眼里的多姿世界。
BD:童年是七彩衣,正躲在我们各式各样的花衣裳里向我们微笑A:同学们,伙伴们B:让我们唱起《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D:庆祝我们共同的节日--合:六一国际儿童节音乐声起《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台上台下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产生共鸣,掀起高潮)B:一年级庆六一文艺演出到此结束。
A:敬爱的老师们, B:亲爱的同学们,a:童年是快乐的儿歌, b:童年是鲜艳的花朵。
A:童年是初升的太阳, B:童年是无畏的拼搏
a:在盼望中,我们的节日终于来了
b:在期待中,节日的号角吹响了
A:看,孩子们的花裙子飘起来了
B:听,我们歌儿唱起来了
a:唱起来吧,跳起来吧, b:让我们尽情—— 齐:放飞我们最美好的希望
A:首先,请大家听 一段六一节介绍. B:朋友们,多有趣的活动啊
是谁培养了我们
A: 是我们的老师
B: 多么有意义的“六一”呀
是谁教育了我们
A: 是我们的老师
B: 是啊
几年的生活,几年的爱,我们更多地感受到了老师的无私奉献。
我们即将毕业,这儿将成为我们的母校。
A: 我们又是怎样深深地爱着母校的老师的呢
B:我们真诚感谢母校的教师为了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忘我投入,呕心沥血。
A: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母校老师对我们辛勤教育的点点滴滴 B:是绿洲的甘泉和沃土,滋养了纤细的幼苗 A:是老师无私情怀,孕育了无数未来的希望 B:感谢您,敬爱的老师 A:感谢您,亲爱的园丁B:感谢您,帮我们迈好人生的第一步A:让我们说一声:(合)老师,谢谢您
全场:老师,谢谢您
B: 你们看:六月的太阳,火一样的红。
同学们你可知道:A::六一,不仅是我们儿童快乐的节日,而且是一道特殊的应用题:B::他要你思索、要你动脑、要你计算,才能让正确的答案出现神奇。
A::“六一”每一年过去的,都应当成为昨日的捷报:B::“六一”每一年掀开的,都应当成为 今日的课表。
A::“六一”啊
你的每一年,都深深嵌下了我们拼搏的脚印,B::你的每一年,都深深刻下了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征途,新的事业,新的阶梯——合:你的每一年,也记载着我们镇小人的勤奋、踏实、创新、向上A::现在,要出些难题考考大家
B:第一题,A: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把童话般的“六一”紧搂在身边。
B: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全世界的人都在“六一”的阳光下笑得分外甜。
A: 感谢你呀,“六一”让我们走进童话般的时光。
B:感谢你呀,“六一”让我们自愉自乐欢度自己的幸福童年。
B:请听诗朗诵A: 怎么样
同学们的表演精彩吧
在这儿,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5月31日,学校将会举行庆祝六一的活动
B:最后。
让李恩哲同学来发表它的看法
A:“六.一”,一年仅一次,象小船,在时间的大海里,静静地飘泊。
B:“六.一”,一年仅一次,象蝴蝶,在岁月的蝴蝶泉,翩翩地飞过。
A::同学们,拉住小船,抓住蝴蝶,莫让大好的年华虚渺地度过。
B::一年一个音符,一年一级台阶,多么快乐的童年生活 ,多么快乐的“六一”A::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洒下一路歌声,留下无限美好的回忆。
B::再有几十天,我们将离开母校,走上高年级的学校继续学习。
A:进校园我们是含苞的花蕾,B:出母校我们是鲜艳的花朵,A: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B:明天我们共建伟大的祖国。
A:放飞我们的希望吧,我们坚信——齐:明天更美好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