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节祝福语
祝妈妈永远年轻 爸爸身体健康
跪求求拗九节感恩心语5句、
浓浓拗九粥 深深感恩情 也许是上辈子儿女们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于是,上天便安排我们这辈子做他们的孩子来报答他们上辈子的恩情。
每个人都想还清这笔债。
但似乎不是那么容易。
——题记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又是拗九节了。
可人们被世间太多太复杂的情感冲昏了头脑,而忘记了这世界上还有两个真正值得我们时时刻刻惦记的人。
那便是我们的父母。
我们或许不会记得他们的年龄,但我们决不能忘记他们脸上正日渐增加的皱纹,因为那是我们横加在他们身上的;我们或许不会记得他们的生日日期,但我们决不能忘记他们的电话号码,因为那可能是我们与父母联系的唯一方式。
家家户户飘出拗九粥浓浓的香气。
是父母们为自己熬的吧。
他们的儿女也许正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城镇里奔波,却忘了今天是如此重要的节日。
老人们可能满怀期待地打电话询问儿女是否能回来过节,可得到的答案却是否定的。
他们何曾考虑过年迈父母的感受。
失望到最后,只剩无奈和寂寞。
还记得去年的拗九节。
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做拗九粥需要的配料后回来自己亲手制作。
那种温馨的场面还依稀浮现在眼前。
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围在厨房里,做着各自分配的活,不许要过多的言语,那热气腾腾就是最好的证明。
粥熬好了。
我抢着把它们一碗碗装上桌,坐下后却是一阵安静。
我想,我应该对他们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吧,可又不知从何说起。
正当我犯愁,妈妈竟将她碗里的枣给了我。
她说,多吃点枣皮肤才会好呢。
我愣了。
这似乎是我该说的话。
可为什么说这话的竟是妈妈。
我哽咽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开始哭。
本该是开开心心过节的,全都是因为我。
我想要挽回。
我抢着收拾碗筷,抢着洗碗。
我只是想让他们知道,女儿还是爱他们的。
于是那次的拗九节给了我无比深刻的回忆。
拗九节之孝顺父母的小故事
一帆顺风、二珠、三生有幸、五登、六畜兴旺 、七窍玲珑、八珑、九天揽月、十全十一、一帆顺风 [ yī fān shùn fēng ]【解释】: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同“一帆风顺”。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一帆顺风,早到岸边埠头。
”【译文】: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早点到到岸边码头。
二、二龙戏珠 [ èr lóng xì zhū ] 【解释】: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
”三、三生有幸 [ sān shēng yǒu xìng ]【解释】: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
三世都很幸运。
比喻非常幸运。
【出自】: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久闻老师父大名,今日得睹尊颜,三生有幸。
”【译文】:早就听说老师父大名,今天能见到您,三世都很幸运。
四、四世同堂 [ sì shì tóng táng ] 【解释】:指祖孙四代共同生活,无一人离世。
即曾祖、祖父、父亲、儿子。
【出自】:《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
五、五谷丰登 [ wǔ gǔ fēng dēng ] 【解释】:登:成熟。
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自】:战国 黄老道《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译文】:于是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国家安宁。
六、六畜兴旺 [ liù chù xīng wàng ] 【解释】:六畜:牛、马、羊、猪、鸡、狗。
指各种牲畜、家禽繁衍兴旺。
【出自】:先秦时期各学派《管子·牧民》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译文】:在取不之尽的家里面,是有钟桑种养蚕养各种牲畜的人家。
七、七窍玲珑 [ qī qiào líng lóng ] 【解释】:形容聪明灵巧。
相传心有七窍,故称。
【出自】:老舍《赵子曰》:“鹰鼻、狗眼、猪嘴,加上一颗鲜红多血、七窍玲珑的人心,才完成了一个万物之灵的人。
”八、八面玲珑 [ bā miàn líng lóng ] 【解释】: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
本指窗户明亮轩敞。
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出自】:宋·夏元鼎《满庭芳》词:“虽是无为清静,依然要八面玲珑。
”【译文】:虽然这并没有清静,但依然要做到处世圆滑。
九、九天揽月 [ jiǔ tiān lǎn yuè ] 【解释】:揽:采摘。
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
常形容壮志豪情。
【出自】: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译文】: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欲上青天揽明月十、十全十美 [ shí quán shí měi ] 【解释】: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自】:清·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其美。
”【译文】:贤侄出门也能放得下心;难道不就是十分完美。
拗九节感恩作文600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孝九节”。
每年的这一天总会让福州人心底泛起甜蜜、绵长的思绪。
拗九节故事清人施鸿保《闽杂记》记载,来源于“目连僧救母之遗,故亦称孝子粥”。
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青提生前凶恶,凶悍的赶走登门化缘的僧尼,死后被关在地狱里受刑,变成饿鬼。
目连探监时送给母亲的食物,均被狱卒吃掉。
无奈之下他想了个办法,用荸荠、红糖、花生、糯米等混合起来煮成甜粥,比撒上黑芝麻。
狱卒看到这一碗黑乎乎的东西,以为很脏,便不再阻挠,青提才吃到儿子送来的粥。
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
乡人感叹目连孝心,仿其孝行,每年正月廿九日煮“拗九粥”孝敬双亲及邻里长辈,并相沿成俗。
这个故事,不禁让我回想起一次下雨天妈妈带病冒雨送伞的事…… 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天里的一个上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正在吃早饭的我的,想:今天太阳挺大的,把书包里的伞放在家里吧。
于是,我便按想的做了。
老天偏偏与我对着干,选在我放学时请乌云弟弟来做客。
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没带伞的我开始有些后悔了。
此时,妈妈的身影缓缓地挪进我的眼帘,我想:这不会是做梦吧
妈妈发高烧了,怎么可能出门呢
便有意识地捏了一下自己,呀
真疼
这不是做梦
我急忙跑至妈妈跟前,接过伞,妈妈的额头上显然又多了几条皱纹,一股暖流涌进我心窝。
这时我忽然想到了什么,拔腿朝办公室跑去,向老师请了个假,老师问我为什么,我说:“照顾妈妈,爸爸不在家,妈妈生病了,还来接我。
”老师微笑的点了点头说:“涌涛,你长大了
”老师的话意味深长。
当时我并不理解,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老师到底想说什么,她想说:“涌涛,你学会感恩了
其实感恩很简单,但同时它也不简单
”老师的话,我至今难忘。
闽中本地人迷信认为,人的一生中逢九难过,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或是九的倍数: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遇到这些岁数,这一年隐含坎坷,为此家人给他们煮太平面吃,以冲晦气,期冀顺利过九。
晚辈“送九”,祝长辈太平长寿。
如果说,在历史的那一头,一个人,一件物,一则故事,成就了一个影响深远的习俗;那么也可以说,在拗九节正式推广后,一种文化的源头,一群志愿者,千万儿女诠释了榕城崭新的表情——和谐欢聚,让我们在正月廿九这一天,放飞感恩吧
于是,我盼着这一天的到来,盼啊盼,终于让我盼来了
今天是正月廿九“拗九节”,我心里早打起了主意:妈妈过一会儿会出门办事,趁着她出门不在家时……呵呵。
不一会儿,妈妈悄悄的出门了,我目送妈妈走远后,便急急忙忙穿上鞋,跑到超市,买了荸荠、红糖、花生、糯米、桂圆、莲子、芝麻、红枣这八宝。
再加上马蹄、红豆、栗子这些干果,煮成香甜可口的拗九粥……回到家,便学起妈妈的样子开始煮粥。
正要开始煮时,我突然想起妈妈的方法:花生要去皮,桂圆要去壳,莲子要用水泡一会儿,泡的过程中要去苦芯,芝麻要放在太阳下晒一会儿或放在锅里炒一炒,才会香,糯米要用淘米碗洗一洗、泡一泡,红糖要刺成丝,红枣要切成三瓣,然后去壳。
我便按妈妈的方法做了,在做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麻烦:莲子剥不开,红糖不容易刺成丝。
不过,为了这一天,孝敬母亲的这一天,这些困难是难不倒我的感恩之心的
莲子用水果刀刨开,红糖用刨刀挂成丝。
一切困难都被我迎刃而解后,我开始煮粥了,先加上半锅水,然后把糯米、花生、莲子、红豆、马蹄倒入锅里,盖上锅盖,等50分钟左右,打开锅盖,用锅铲来回翻滚,避免黏在锅底,翻滚15分钟后,加入荸荠、红枣和栗子,在翻滚。
接下来,把火关了,加入红糖跟桂圆,再翻滚5分钟。
最后,出锅
撒上黑芝麻,一锅粥就煮好了。
这时妈妈恰恰好回来了。
她闻到了粥香,说:“啊,好香
”我立马盛了一碗,端至妈妈跟前,妈妈喝了一口粥说:“孩子,你懂事了
这粥真好喝
你从哪儿学会的
”我神秘地说:“不告诉你
”看着妈妈那灿烂的笑容,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原来,感恩如此“简单”。
浓浓拗九节,深深感恩情
有没有关于拗九节的童谣啊
要读起来顺口的
亲爱的爷爷奶奶你们好,很长时间没看到你了确实挺想你的。
在新的一年里我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越来越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