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主持词
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主持词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入党宣誓大会,为××年新入党的×名预备党员举行集体入党宣誓仪式,这是对预备党员进行党的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预备党员庄严地表达自己的信仰和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仪式,它将成为新党员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参加这次宣誓大会的有×××同志、×××同志和××名新发展的党员,及部分老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让我们对领导的光临表示热烈地欢迎,对新入党的同志表示衷心的祝贺!下面我宣布,入党宣誓仪式现在开始!大会进行第一项,奏《国际歌》。
全体起立。
坐下!第二项,请×××同志宣读参加宣誓的预备党员名单。
第三项,预备党员宣誓。
请全体起立,请参加宣誓的预备党员到台前列队,面向党旗,举右手(握拳过肩)宣誓。
由×××同志领读誓词宣誓。
坐下
第四项,请×××同志代表全体预备党员发言。
第五项,请老党员代表×××同志发言。
第六项,请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同志发言。
第七项,请党委副书记×××同志讲话。
同志们,今天举行的入党宣誓仪式全部议程圆满结束。
会上,新老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分别作了发言,×××同志代表党总支向全体新党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同志们不要辜负党委的期望,像我们表态发言时说的那样,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倍加努力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入党宣誓仪式到此结
预备党员转正的主持词
党支部预备党员转正大会程序:(一)清点到会党员人数。
(二)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和大会议题。
(三)表决通过本次转正大会的计票人、监票人。
(四)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向大会宣读《转正申请书》,汇报自己在预备期间的表现,肯定成绩,找出缺点和不足,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必要时向党组织说明有关问题和情况。
(五)党小组(入党介绍人)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情况和小组意见。
(六)支委会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教育和考察情况,提出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
(七)大会进行讨论。
(八)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对预备党员能否转正进行表决。
(九)主持人宣读支部大会决议。
(十)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对支部大会讨论的意见或表决结果表态。
转正大会主持词:同志们:今天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审议预备党员×××转正问题。
大会应到正式党员22名,因病、因事请假2名,实到正式与会党员20名,超过支部有表决权党员的半数以上,可以开会。
今天的大会的第一个议题是讨论、审议预备党员×××同志转正问题。
×××同志于 2009年2月23日 经党支部大会讨论、票决,同意接收为预备党员,至今预备期已满。
2010年2月23日本人提出转正申请。
经过党支部一年来的培养考察,并广泛征求党员外群众意见,经支委会研究,决定近日召开党员大会,审议、讨论、表决×××同志的转正问题。
入党宣誓主持词
入党宣誓仪式主持词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入党宣誓仪式。
参加宣誓仪式的领导有同志、同志、同志,各支部老党员代表,还有我们年发展的名新党员。
让我们对领导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的宣誓活动有六项议程:第一项:宣布新党员名单第二项议程:预备党员宣誓第三项:预备党员代表发言第四项:老党员代表发言第五项:领导讲话第六项:党组织对新党员下面,我宣布入党宣誓仪式现在开始。
全体起立,奏《国际歌》请坐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我宣布一下今天参加宣誓的预备党员名单。
经过(某单位)党组织系统规范的培养和考察,上级党组织的考核和审批,我(单位名称)今年发展的新党员计名,名单如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新加入党组织的成员表示衷心的祝贺
第二项议程:党员宣誓。
按照《党章》的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入党宣誓,是党员政治生命开始的象征,是非常庄重、严肃的事情。
党旗代表了党,誓词概括了党对党员的要求,也概括了党员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应承担的政治责任。
今天参加入党宣誓仪式,相信你们将终身用誓言来激励自己,不断提高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
预备党员同志们,你们马上就要在党旗下进行庄严的入党宣誓,我希望你们终生记住今天,记住自己在党旗下所立下的誓言,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逐步成长
接受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主要程序有哪些
主要程序 (1)一般由支部书任会议主持人,宣布,报告出席会议的人数,提出会议的议题及开好会议的具体要求。
(2)入党申请人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的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以及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其它问题。
通常情况下,《入党志愿书》包含了应汇报的内容,由申请人宣读《入党志愿书》有关部分即可。
(3)入党介绍人介绍发展对象的主要情况和对其进行培养教育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
(4)支委会向支部大会报告对发展对象审查的情况及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意见的情况。
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和表现。
申请人政治历史、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审查情况。
其他需要向支部大会说明的问题。
党内外有关群众对申请人的表现情况及其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的评价和意见。
对申请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的情况。
支部委员会对其能否入党的意见。
(5)与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讨论。
(6)发展对象表态,谈自己对大家提出意见的看法及今后的决心。
(7)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
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
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会前正式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有效票数内。
(8)支部书记对支部大会情况作简要总结,宣读支部大会的表决决议。
支部委员会应将支部大会决议及时填入发展对象《入党志愿书》的有关栏目内,写明应到、实到党员人数,票决情况等,由支部书记签名盖章。
若同意接收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将其入党申请书、政审材料、培养考察材料、自传、思想汇报等及时报工委审批。
预备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是不是在转正后进行
入党宣誓 是和成为预备党员的时间差不多进行,按照程序是先 宣誓 才能成为预备党员,。
但是现在的发展党员没那么严格按照程序来了。
在成为正式党员之前搞个集体宣誓,就好了。
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应该履行哪些程序
初养、教育、考察阶段:编辑 1.递交入党书:申请人要明确申请入党的资格重庄严地向党组织递交一份规范的入党申请书。
主持人(单位)申请人。
2.与申请人谈话:党支部接到申请人的申请书,要专门安排 进行谈话。
谈话人要做好准备,严肃认真地教育申请人端正入党动机,自觉接受和争取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经受党组织的考验。
主持人(单位)党支部书记或委员。
3.初步培养教育和考察:党支部、党小组对申请人进行初步培养、教育和考察,帮助申请人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主持人(单位)党支部党小组。
4.讨论推荐重点培养对象:各党小组讨论推荐重点培养对象,并将小组意见如实上报党支部。
主持人(单位)党小组。
重点培养、教育、考察阶段:编辑 5.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在党小组讨论推荐的基础上,支部委员会要根据党支部内外群众的意见和申请人的条件,讨论确定重点培养对象。
主持人(单位)支委会。
6.确定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必须由党性强、熟悉党的基本知识的正式党员担任。
培养联系人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党支部、党小组要充分发挥培养联系人的作用。
主持人(单位)支委会党小组。
7.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申请人被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后,党支部要及时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
入党积极分子的档案要收集保存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调查证明材料、政审材料、以及培训卡、预审表等有关材料。
主持人(单位)支委会。
8.对重点培养对象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党支部、党小组和培养人要认真负责地加强对重点培养对象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
培养人要定期谈话,并向党支部汇报培养情况;党支部要组织他们听党课和参加一些党的其他活动;定期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
主持人(单位)党支部党小组培养人。
9.讨论推荐计划发展对象:培养联系人向党小组汇报培养情况并提出意见,党小组讨论提出计划发展的意见报党支部。
主持人(单位)党小组 。
10.确定计划发展对象:党支部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后,专门召开支委会,确定年度计划发展对象,及时报告上级党委。
主持人(单位)党支部。
11.政审:党支部要明确政审的内容和方法,认真进行政审,并写出政审综合材料。
主持人(单位)党支部。
12.继续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对计划发展对象继续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
主持人(单位)党支部党小组培养人。
13.对计划发展对象进行培训:列入计划发展对象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入党前要进行集中的系统培训,凡是没有经过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
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基本路线;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培训要有针对性,方法要有灵活性。
通过培训,要使他们对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宗旨、纪律和党员标准,党在新时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主持人(单位)党委组织部。
14.讨论推荐发展对象:党小组根据计划发展对象的成熟情况,及时讨论向党支部推荐发展对象。
主持人(单位)党小组。
15.确定发展对象:党支部通过征求党内群众的意见,专门召开支委会确定发展对象。
会后将发展对象的情况连同本人档案及时上报党委。
主持人(单位)支委会。
16.上报预审:党委组织部通过预审,形成书面材料,提交党委会审定。
主持人(单位)组织部。
17.审定发展对象:党委审定后,由组织部及时通告党支部履行入党手续。
主持人(单位)党委。
履行入党手续阶段:编辑 18.确定入党介绍人:经上级党委预审原则同意后,要确定两名正式党员作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
介绍人可以由党支部指出,也可由申请人约请。
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
介绍人要向党组织和本人负责。
主持人(单位)党支部申请人。
19.填写“入党志愿书”:党支部发给申请人《入党志愿》,对申请人再次进行忠诚老实教育,并指明填写《入党志愿书》的要求。
申请人填写《入党志愿书》要在入党介绍人的具体指导下,实事求是地逐项填写。
介绍人要实事求是地对申请人的成长进步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指出优、缺点认真填入表中,并负责地填写自己的意见。
主持人(单位)党支部申请人介绍人\\\/ 20.讨论研究发展意见:(1)党小组、支委会审查《入党志愿书》;(2)各党小组讨论发展意见;(3)支委会讨论提出发展意见,并确定支部大会时间。
主持人(单位)党小组支委会。
21.讨论接收申请人入党:(1)主持人宣布议程,报告出席会议党员人数和会议是否有效;(2)发展对象宣读《入党志愿书》;(3)介绍人介绍情况,发表意见;(4)党小组介绍情况,发表意见;(5)支委会发表意见;(6)与会党员讨论,发表意见;(7)支委会综合讨论意见;(8)党员表决,作出决议;(9)被发展对象表态。
主持人(单位)支部大会。
22.填写支部大会决议:(1)到会党员情况;(2)根据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扼要说明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3)支部大会的意见;(4)通过决议的情况和日期。
主持人(单位)支部大会。
23.上报审批:党支部将《入党志愿书》(党总支加注意见)连同发展对象的全部档案材料一并报上级党委组织部,提交党委审批。
主持人(单位)支部大会 。
24.指派专人谈话并审查:(1)党委委员或组织员《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2)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3)党委指定一名党委委员要直接同申请人进行谈话,作进一步的考察。
主持人(单位)支部大会。
25.审批预备党员: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党委集体讨论审批;要对发展对象逐个进行审议和表决并作出审批决定。
将意见填入《入党志愿书》,填发《接收预备党员通知书》,登记造册。
主持人(单位)支部大会。
26.宣布批复编入组织: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宣布党委的批复,支部书记向党员介绍支部情况,提出要求,编入党小组。
填写卡片,登记造册。
做好二十八周岁以前保留团籍青年工作。
主持人(单位)支部大会 27.组织新党员宣誓:组织预备党员面对党旗举手宣誓,会场要庄严,主席台悬挂党旗和会标。
(1)党组织负责人致主持词,宣布宣誓人的姓名及入党时间;(2)宣誓人列队肃立,随领誓人跟读,最后报出自己的姓名;(3)上级党组织代表讲话;(4)党员代表发言;(5)党组织负责人总结发言。
主持人(单位)支部大会。
管理、培养、教育、考察、转正阶段编辑 28.对预备党员进行管理、培养、教育、考察:(1)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2)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3)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4)分配一定的工作任务,在实践中锻炼;(5)针对性地进行教育;(6)预备党员执行党的决议,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的情况;(7)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8)预备党员每月汇报一次思想;(9)每季度对预备党员进行一次考察写实。
主持人(单位)支部大会。
29.提出转正申请:预备期届满后,预备党员主动向党组织提出转正申请。
着重写清在预备期的表现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主持人(单位)支部大会。
30.讨论审查并提出意见:党支部责成预备党员所在党小组组织党员对其在预备期的表现认真进行讨论,并提出能否按期转正的意见。
党支部根据本人的申请和考察情况,提出能否转正的意见,提交支部大会进行讨论。
主持人(单位)党小组支委会。
31.讨论预备党员转正问题:(1)主持人宣布议程,报告出席会议党员人数;(2)预备党员提出转正申请;(3)党小组介绍情况,发表意见;(4)支部委员报告情况,发表意见;(5)与会党员讨论;(6)党员表决,作出决议;(7)上报审批。
主持人(单位)支部大会。
32.审查审批:(1)进一步审查预备党员对党是否忠诚,材料是否齐全,入党手续是否完备,入党程序是否符合党章规定;(2)进一步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3)党委要严格审查预备党员的全部材料,听取组织员和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召开会议集体讨论审批。
主持人(单位)党委。
33.预备党员转正批复:党委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后,党委书记要认真填写批复意见,并注明党龄起始时间和延长预备期的起止时间。
主持人(单位)党委。
34.与新党员谈话:党支部接到上级党委的审批结果后,党支部书记要与本人谈话。
教育其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主持人(单位)党支部书记。
35.入党材料归档:预备党员转正后,应将其《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政审材料、教育考察的有关材料归入党员档案,是干部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归入人事档案。
党员档案由县级组织部管理。
主持人(单位)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