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主持词 > 监察法户外宣传主持词

监察法户外宣传主持词

时间:2017-01-07 09:24

文言文里面,表示贬官和授官的词有哪些啊

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言词语归纳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由中央官署征聘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6.授:授予官职。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9.复:恢复原职务。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征召,特指君招臣。

11.仕:做官。

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3.仕进:进身为官。

14.任:担负、担任。

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3.迁:调动改派。

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

7.补:补任空缺官职。

8.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

三、表“升官、加封”的词语。

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2.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如成语“加官晋爵”。

3.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4.超迁:越级升迁。

5.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

6.超擢:破格提拔。

7.陟:提升官职。

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升:提升。

9.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如《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10.提:提拔。

四、表“贬官、免官”的词语。

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

②降职并外放。

2.窜:放逐、贬官。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5.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7.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

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9.黜、绌:废掉官职。

如《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既绌。

10.免:罢免官职。

11.夺:削去,罢免。

五、表“辞官”的词语。

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

2.解官:辞去官职。

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6.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8.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求问武周(武则天时期)年间当时朝中比较有名的大臣有谁

1、娄师德(630—699年),字宗仁,汉族,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县师寨镇安庄村)人,唐朝大臣、名将。

唐高宗、两代大臣。

他是文武兼备的全才,无所不能的的老师。

  A 娄师德自幼才思敏捷,弱冠便以进士及第授江都(今江苏扬州)县尉。

娄师德的才能很快便使扬州(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长史卢承业感到惊异。

为此,卢承业对他说:“吾子台辅之器,当以子孙相托,岂可以官属常礼待也

”() 上元初年,娄师德又累补监察御史。

  B 一生久经大战,举凡大唐与吐蕃的青海之战、反击之战,后来的安西之战,平契丹,抚吐蕃,都由他主持。

尤其是反击之战,他率领大军八战八捷,大破吐蕃大军于白水涧(青海),为后世传诵。

  C 娄师德身长八尺,方口博唇,为人宽厚,深沉有度量,即使冒犯他也不计较。

一次他与李昭德一同入朝,娄师德因身体肥胖而行动缓慢,李昭德久等他也不来,便怒骂他:“为田舍子所留。

”娄师德却笑着说:“吾不田舍,复在何人

”()成语“唾面自干”也是他说的,足以形容他的大度与雅量。

  D 他为官清廉,善于忍让,忧于国事,善于韬晦之术。

  史载师德自高宗上元初年间,入任监察御史,至武氏圣历二年乃殁,相距几三十年,这三十年间,大狱屡兴,罗织不绝,独师德与世无忤,从未殃及。

出为将,入为相,以功名终身。

狄公曾言:“娄公清德,吾不及也。

”  狄仁杰一生与之仿佛,当受到老师不少影响。

  2、狄仁杰门生众多,时人言:“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  最出色的有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五贤以及姚崇、宋璟等人。

这些人当中张柬之、姚崇、宋璟三人都当过宰相。

  3、张柬之(五贤) 一次,要狄仁杰给她推荐一个宰相之才,狄仁杰说出了“张柬之”三个字。

将其提升为洛州司马。

不数日,狄仁杰再荐之,称其“可为宰相,非司马也。

”遂得以升为秋官侍郎,过了一个时期,升位宰相。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汉族,唐朝襄州襄阳人。

张柬之中进士后任清源丞。

689年以贤良征试,擢为监察御史。

后出任合州、蜀州刺史、荆州长史等职。

与狄仁杰不同的是他的复李唐天下的志愿很强烈,曾因为上书催促武则天立太子一事被流。

  后人一直认为狄仁杰推荐五贤是有深意的。

等他死后,这五个有着强烈复唐愿望的重臣就会发动兵变,还李唐天下。

换句话说狄公已经安排好了剧情,后面的人只要执行就可以了。

  果然武则天病危,张柬之连同桓彦范、敬晖等人发动兵变,诛张昌宗、张易之,复唐社稷。

可是因为李显的老婆韦氏与武三思有染,韦氏替武三思说清,李显不顾五位大臣的反对硬是不杀武三思,还升了武三思的官——司空。

武氏余孽得以苟延残喘

  武三思性命得保以后,为了自己的未来,构陷五贤。

他们的结局都是异常悲惨

张柬之被贬为新洲司马,活活气死了;桓彦范被流放到贵州(广西贵县),遭杖杀而死;敬晖被流放到崖州(海南岛海口东南),被谋害身亡;袁恕已被流放到环州(广河池东北),被逼至发疯,后遭击杀而死。

除了崔玄暐还保得一个全尸,都落入了死无葬身之地的惨境。

  4、姚崇 姚崇(公元650年-公元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避“开元”年号讳,改名姚崇。

父姚懿,曾任硖石县令,祖籍江苏吴兴,因先辈世代在陕州为官,遂定居陕州硖石(今属陕县硖石乡)。

崇出身于官僚家庭。

年轻时喜好逸乐,年长以后,才刻苦读书,大器晚成。

历任武则天、唐睿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宰相。

特别是在玄宗朝早期为相,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

  A 他生于陕州一个武将之家,是显赫的吴兴姚氏第二十一世孙。

听从学子张憬建议,饱读诗书,入科考,登官场,三次为宰相。

  B 善于韬晦之术,当年武则天病重,姚崇从边关回京,同张柬之密谋杀死了张氏兄弟,逼武则天让位给太子显。

李显复位,以姚、张为宰相,因姚有功,加封为梁县侯。

中宗继位,武家势力十分强大,姚崇没有按受相位,以种种借口出任亳州刺史。

之后出现了中张柬之被杀、武三思和韦后掌权,太子杀死武三思,韦后和毒死中宗掌握朝中大权,发动政变杀死韦后拥李旦继位的宫廷权力争斗。

姚崇幸免于难。

  C 做事雷厉风行,极有效率。

玄宗平定韦后与之乱,杜绝了后宫擅权之祸后,于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起用他为宰相。

姚崇出任宰相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建议改除武则天晚年以来十几年间混乱政治的积弊十种。

主要是罢免冗官,行法自近,禁绝贿赂等。

玄宗很爽快地全盘采纳,并全力支持姚崇逐条落实。

姚崇任宰相三年,实行了选贤任能、奖励清廉、精简机构、裁减沉员、惩治贪官、爱护百姓的清明政治,为“”奠定了的基础。

姚崇被誉为“救时宰相”,与唐太宗时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并称为贤相。

  D 算无遗策,精于权术。

在这方面上,他很像他的老师狄仁杰,似乎无所不知。

姚崇与张说的关系很不好。

据传说,姚崇临死前,还告诫自己的儿子说:“张说与我嫌隙很深。

我死之后,出于礼节,他必来吊丧,你们可将我平生所服用的珍宝器皿陈列出来,他最喜爱这类东西,如他看也不看,那你们就要作好准备,灭族之灾就将来临了;如他看这些东西,那就预示没事了,你们就将这些东西送给他,并请他为我撰写神道碑。

得到他所撰碑文后,立即誊写,报呈皇上,并准备好石头,立即刊刻。

他比我要迟钝,数日之后,定要反悔;他如派人来索取碑文,就说已报请皇上批准,并将刊刻好了的碑拿给他看。

”姚崇死后,张说前往吊丧,见到所陈服玩,看了又看。

姚崇诸子如姚崇所嘱办理,得到了他所撰写的碑文,并使他索回碑文的计谋落空。

张说气愤至极,说:“死姚崇犹能算计生张说。

” 与“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正是一对。

  5、宋璟 宋璟(公元663年~737年),字广平,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

其祖于北魏、北齐皆为名宦。

璟少年博学多才,擅长文学。

弱冠中进士,官历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

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拜尚书右丞相。

授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经武、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

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终于与姚崇同心协力,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朝,改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唐帝国,史称“开元盛世”。

  A 他与姚崇同是狄仁杰的学生又都是宰相,而且两人私交很好。

司马光评论唐代宰相道:“姚(崇)宋(璟)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

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伇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

唐代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崇)宋(璟),他人莫得比焉。

”(见《资治通鉴》卷二一一)肯定了宋璟为唐朝的四大贤相之一。

  B 武后时期与张易之兄弟结怨,二张屡次欲借故中伤他,但却不成功。

  李唐复兴后,在中宗时,宋璟担任黄门侍郎。

当时宋璟得罪了当权的武三思,因此受到排挤,被外调为贝州刺史。

其后因为韦后叛乱,中宗被杀,睿宗子李隆基平叛, 睿宗继位。

宋璟重新被起用,睿宗将他由洛州长史调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执掌朝政,这是他首度为相。

在这期间,他一改朝廷用人惟亲的恶习,得罪了太平公主,变为楚州刺史。

  C 姚崇为人虽然正直,但是精于权术,有时不甚光明

宋璟则不然。

品行高尚,爱民恤物。

朝野赞誉景为“有脚阳春”(风王仁裕《天宝遗事》)。

意言景如一缕春风,趟到哪里哪里似春风煦物,倍感温暖。

景都化岭(今广州)南人安成乐业;限制皇亲婚丧奢办;不为自己争名谋利;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均体现了景爱民恤物的高尚品德。

  从废黜京城千名斜封官(用钱买的官),截汰居功傲的“铁骑军”,到查禁回收流行市场的伪币,采取量才录官的用人制度我们都能看到一个正直官员的内心充满着清淡之气。

在这一点上,他很像他的老师。

  其实还有很多,这里不多说了。

如果要看,自己翻书吧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