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火急,高分悬赏,跪求主持词~~~~~~~~~
那仁兄我现祝贺老弟了~~~~词:《……》活动现在开始。
黄河汹涌的波涛声时时在我们的耳边回响,在我们的心中回荡。
它的气势,它的勇猛激励着我们,站在黄河边,闭目深吸,会感受到来自心灵深处的澎湃。
在民间,黄河有许多流传的故事,你知道吗
瞧,那便来了几位“民间大侠”,我们不妨来问问他们。
(第一个话题)不知道大家爱不爱看神话故事,而这古老的文明黄河也有一段神话呢
说到这儿,还是请“河神”来show吧。
(第二个话题)黄河的历史渊源流长,历来的许多历史人物也同样如此,都有谁呢
让我们掌声有请“史神”
(第三个)大家都知道,我们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很久以前就涌现出了许多朗朗上口的谚语,那么大家在这方面又有多少了解呢
还是请“中国神”来展示一下吧
(第四个)提到黄河,我们不禁会想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词句,就这样短短的一首歌,一下子便把黄河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除了这些,不用我说了,还是请“歌神”为大家献上把
(第五个)在歌声中,我们一同走进了黄河,来到了自己的内心深处,也对我们中国的骄傲黄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同学们,让我们放松心情,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这激动人心的音符把……(背景音乐响起)《……》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就是这样喽,但我不知道你满不满意,不过我保证,我是认真去写的。
如果他真的能帮你,我当然会*o*,如果你要是不喜欢,那我只能说声“没事儿
”。
祝你们的活动能够圆满
*o*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这句话是谁写的
词: 《……》活动开始。
黄涌的波涛声时时在的耳边回响,在我们的心中。
它的气势,它的勇猛激励着我们,站在黄河边,闭目深吸,会感受到来自心灵深处的澎湃。
在民间,黄河有许多流传的故事,你知道吗
瞧,那便来了几位“民间大侠”,我们不妨来问问他们。
(第一个话题) 不知道大家爱不爱看神话故事,而这古老的文明黄河也有一段神话呢
说到这儿,还是请“河神”来show吧。
(第二个话题) 黄河的历史渊源流长,历来的许多历史人物也同样如此,都有谁呢
让我们掌声有请“史神”
(第三个) 大家都知道,我们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很久以前就涌现出了许多朗朗上口的谚语,那么大家在这方面又有多少了解呢
还是请“中国神”来展示一下吧
(第四个) 提到黄河,我们不禁会想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词句,就这样短短的一首歌,一下子便把黄河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除了这些,不用我说了,还是请“歌神”为大家献上把
(第五个) 在歌声中,我们一同走进了黄河,来到了自己的内心深处,也对我们中国的骄傲黄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同学们,让我们放松心情,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这激动人心的音符把……(背景音乐响起) 《……》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开头当然是:xxxxx们。
大家好,我是xxx。
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为什么我要举办这个。
。
。
会,是为了。
。
。
黄河是母亲河。
千百万年来滋养了我们炎黄子孙,让我们流传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黄河在三皇的时代就。
。
。
(这个时候讲一下在尧舜禹的时代的简单故事,因为大家基本都晓得,所以带过就可以)到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下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xxx写了。
。
。
。
解放前,党和人民为了治理黄河(此处列举一些小小的事例)现在,黄河怎么怎么了。
小时候,我就听过很多跟黄河有关的歌曲,象xxx。
。
。
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
然后就可以切入表演的话题了。
补充一下:如果你们的表演不是唱歌之类的话,你就把最后的那段更改一下。
总之最后的一段一定要跟接下来的节目挂钩。
我这样说你大概能写出来了吧。
宋史欧阳修传,翻译
赤身裸体 天昏地黑 浓雾迷漫 狂风大作 雷电交加 风止雨停 晴空万里 随风飘荡 得意洋洋 若无其事 和和气气 野心勃勃 兴高采烈 百发百中 拈弓搭箭 兴风作浪 作威作福 荒淫奢侈 勃然大怒 同归于尽 富丽堂皇 眉开眼笑 昏庸残暴 不约而同 惨无人道 大逆不道 势如破竹 土崩瓦解 沸沸扬扬 披肝沥胆 顾全大局 蠢蠢欲动 满不在乎 敲诈勒索 忍无可忍 千方百计 闷闷不乐 惊慌失措 落花流水 拈弓搭箭 合情合理 胸有成竹 张牙舞爪 摩拳擦掌 耀武扬威 奋勇当先 雄心勃勃 乘胜追击 东倒西歪 乱七八糟 恍然大悟 风马牛不相及 兵强马壮 趾高气扬 指手划脚 七零八落 天罗地网 无可奈何 全军覆没 窝窝囊囊 心甘情愿 赶尽杀绝 一鸣惊人 卧薪尝胆 垂头丧气 莫名其妙 寡不敌众 浩浩荡荡 一败涂地 咬牙切齿 睡眼蒙胧 不计其数 随波逐流 忧国忧民 完璧归赵 同心协力 纸上谈兵 毛遂自荐 豪言壮语 仗势欺人 三番五次 如梦初醒 推三阻四 手忙脚乱 六神无主 稀里哗啦 排山倒海 晕头转向 死心塌地 势孤力单 举世闻名 恭恭敬敬 不计其数 怨声载道 同心协力震天动地 横冲直撞 安居乐业 劳苦功高 剑拔弩张 举世无双 咬牙切齿 大失所望 重重叠叠 愁眉不展 闷闷不乐 马不停蹄 密密麻麻 里应外合 直言不讳 无拘无束 提心吊胆愤愤不平 赞不绝口 雄心勃勃 信以为真 寡不敌众 将功赎罪 勃然大怒 走投无路 虚张声势 先发制人 土崩瓦解 怒气冲冲 好句好段:1、周公说:“对呀
我的地位确实很高,但是我每次洗头发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每次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我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
我这样做,还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这儿来呢。
你到了鲁国,不过是个国君,可不能骄傲啊
”2、召公虎叹了一口气说:“唉,这怎么行呢
堵住人的嘴,不让人说话,比堵住河流还要危险哪
治水必须疏通河道,让水流到大海;治国家也是一样,必须引导百姓说话。
硬堵住河流,就要决口;硬堵住人的嘴,是要闯大祸的呀
”3、范蠡走前,留给文种一封信,说,“飞鸟打光了,好的弓箭该收藏起来;兔子打完了,就轮到把猎狗烧来吃了。
越王这个人,可以跟他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您还是赶快走吧。
”4、肥义说:“要办大事不能犹豫,犹豫就办不成大事。
大王既然认为这样做对国家有利,何必怕大家讥笑
”5、一时间,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夹杂着鼓声、铜器声,惊醒了燕国人的睡梦。
大伙儿睡眼蒙胧,只见火光炫耀,成百上千脑袋上长着刀的怪兽,已经冲过来了。
许多士兵吓得腿都软了,哪儿还想抵抗呢
6、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被征发的民夫如果误了期,就要被杀头。
大伙儿看看雨下个不停,急得真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7、恰巧张良也进来了,听到樊哙的话,对刘邦说:“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樊哙的话说得很对呀,希望您听从他的劝告。
8、到了定更的时候,只听得一阵阵西风吹得呼呼直响,风声里还夹着唱歌的声音。
9、力气拔得一座出,气魄能压倒天下好汉,时运不利,乌骓马不肯跑。
马儿不肯跑有什么办法
虞姬呀虞姬,我拿你怎么办
10、汉高祖笑了笑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要知道成功失败,全在用人。
坐在帐帷里定计划,算得准千里以外的胜利,这一点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给前方运送军粮,这一点我比不上萧何;统领百万大军,开战就打胜仗,攻城就能拿下来,这一点我怎么也赶不上韩信。
这三个人都是当代的豪杰。
我能够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
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被我灭了。
”
河流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面积 河 流 等 级 划 分 大、中、小型河流的等级是按照保护面积大小来划分的。
大型河流保护面积大于30万亩; 中型河流保护面积在1—30万亩之间; 小型河流保护面积小于1万亩。
---------------------------------------------------------------------------------世界水日的由来 为了缓解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根据联合国《21世纪议程》第十八章有关水资源保护、开发、管理的原则,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四十七次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这一天举办一些具体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1996年,由水问题专家学者和相关国际机构组成的世界水理事会成立,并且决定在世界水日前后每隔3年举行一次大型国际会议,这就是世界水论坛会议。
历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1994年,关心水资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1995年,女性和水;1996年,解决城市用水之急;1997年,世界上的水够用吗
1998年,地下水———无形的资源;1999年,让每个人都生活在下游;2000年,21世纪的水;2001年,水与健康;2002年,水为发展服务;2003年,未来之水; 2004年,水与灾害。
前不久,联合国环境署已发出警告:人类在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就是水。
曾有人说过:“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 水 库 等 级 划 分 大、中、小型水库的等级是按照库容大小来划分的。
大(一)型水库库容大于10亿立方米;大(二)型水库库容大于1亿立方米而小于10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0.1亿立方米而小于1亿立方米;小(一)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万立方米。
河 流 等 级 划 分 大、中、小型河流的等级是按照保护面积大小来划分的。
大型河流保护面积大于30万亩;中型河流保护面积在1—30万亩之间;小型河流保护面积小于1万亩。
降 雨 等 级 划 分 小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12小时降雨量在0.2—5毫米之间。
中雨:24小时降雨量在10.1—25毫米之间;12小时降雨量在5.1—15毫米之间。
大雨:24小时降雨量在25.1—50毫米之间;12小时降雨量在15.1—30毫米之间。
暴雨:24小时降雨量在50.1—100毫米之间;12小时降雨量在30.1—70毫米之间。
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在100.1—200毫米之间;12小时降雨量在70.1—140毫米之间。
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大于200毫米;12小时降雨量大于140毫米。
拦 河 闸 等 级 划 分拦河闸等级是按照过闸流量大小划分的。
大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1000立方米\\\/秒;中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100立方米\\\/秒而小于或等于1000立方米\\\/秒;小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或等于10立方米\\\/秒而小于100立方米\\\/秒;中 国 七 大 流 域海 河 流 域 淮 河 流 域 太 湖 流 域 松 辽 流 域 黄 河 流 域 长 江 流 域 珠 江 流 域大 禹 治 水相传在4000多年的前的尧舜时代,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整个民族陵入空前深重的灾难之中。
唐尧主持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专门研究水患问题。
当时他们一致推荐有治水传统的夏族首领鲧主持汉水。
鲧采用“堙障”办法,修筑堤坝围堵洪水。
但是洪水如此这磊,所修筑的堤坝频繁地被大水冲垮。
唐尧死后,虞舜继们为部落联盟领袖。
经过部落联盟议事会的推荐,又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
禹吸取了他父亲治水失败的惨痛教训,改变单纯堤堵水的办法,采用疏导的策略。
《淮南子·原道训》记载:“禹之决渎也,因水为师。
”说他以水为师,善于总结水流运行规律,利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流势,因势利导治理洪水。
他带领百姓,“疏川导滞”,根据地形地势疏通河道,排除积水,洪水和积涝得以回归河槽,流入大海。
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
“水由地中行,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大禹治水的功绩一直受到后人的赞颂和怀念。
战国时期仍有人感慨系:“微禹,吾其鱼乎!”说要不是禹,我们现在早已变成鱼虾了。
后来,大禹治水的传说普通流传,在以后世代的口口相传中,人们把远古时代许多重要的水利活动都附会大禹身上。
甚至将一些自然力创造的奇这,疑为鬼斧神功,也附会大禹的身上,更增加了几分神话色彩。
又传说他死后,葬在浙江绍兴的会稽山上,也就是今天的大禹陵。
对大禹的缅怀,是对英雄的纪念,也是对治水的呼唤。
李冰与都江堰 李冰,战国时期秦国人,“能知天文地理”。
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任蜀郡守,在四川灌县(含都江堰市)岷江上主持兴办了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主产的发展。
都江堰枢纽工程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沿江自上而下,由百丈堤、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宝瓶口和人字堤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是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
这三项主体工程是有机的整体,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加上百丈堤、平水槽、人字堤、马脚沱、节制闸等诸项付属项目,便沟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排灌系统,达到了“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目的。
所有施工材料都就地取材,采用当盛产的竹、木和鹅卵石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李冰首创都江堰距今已有2200多年了,虽经历代不断维修、改造,但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晴 雨 录 清代逐日逐时记载的降水记录,现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现存晴雨录记载了自清代雍正二年(1724)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北京地区的降水情况,共 180年,但中间缺漏6年,实为174年。
据《清会典》记载:“钦天监掌观天象,设观象台于京城东南隅,凡晴雨风云雷霓晕珥流星异星皆察而记之。
晴明风雨按日记注,汇录于册,为《晴明风雨录》。
缮写清、汉文各一本,于次年二月初一日恭进。
”文中观象台即今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南的古观象台。
《晴明风雨录》即晴雨录。
晴雨录以传统的子、 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为计时标准,按时记载降雨情况,周而复始,昼夜不断。
降水情况分晴、微雨、雨(或晴、微雪、雪)三级。
没有定量的描述,级与级间也无清楚的标准界限,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降水情况系列。
为认识这 180年间北京地区的降水规律找到一个实测依据。
与自1841年开始的北京地区的雨量实测记录相对照,重叠年份所记载的基本内容完全吻合。
雨 的 夏 秋 农 谚 夏雨隔墙田(鲁) 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赣) 夏雨不过篱(赣) 夏雨不过河(湘) 夏天本是窟窿天,一方下雨一方旱(甘) 夏季东雨似堵墙,淋女不淋娘(湘) 夏天雨,能隔墙,这边下雨,那边出太阳(豫) 夏天雨水少,初霜来得早(鲁) 夏雨大,秋雨少(黑) 夏有雨,三伏旱(甘) 夏天雨大,冬天雪大(吉) 夏天(季)雨多,冬天(季)雪少(内蒙古、新) 夏雨多,冬雪少(鲁、川) 夏水多、冬水多;夏水少,冬水少(闽) 夏天雨水大,秋霜来得晚(吉) 夏雨大,初霜迟;夏雨少,初霜早(鲁) 夏雨多雨水,秋冬易干旱(桂) 夏雨少,秋霜早(华北、苏、鲁、西北) 夏雨少,冰雹多,冬雪多(藏) 一雨便成秋(皖) 秋雨不过沟,过沟会害羞(云) 秋雨不过墙(闽) 秋雨隔田垄(浙、鲁) 秋雨隔灰堆(浙) 雨淋秋,水悠悠(赣) 秋雨早,霜来早(宁) 秋雨多,冬雪多(辽、宁) 秋雨多,冬雪少(内蒙古) 秋水纷纷,冬雪满天(苏) 秋雨多,冬雨少;秋雨少,冬雨多(闽) 秋雨多,春雨少;秋雨少,春雨多(冀、闽) 秋雨多,春风小(吉、苏) 秋雨多,春雨少(长江中下游、陕) 秋多雨,春不旱(冀) 秋多雨,春少雨;秋少雨,春多雨(鄂) 秋雨多,春早夏不早(宁) 秋雨多,明春早(吉) 秋雨多,冬旱(宁) 秋天多雨,干旱无比(冀) 秋雨大,春不旱;秋雨小,春天旱(吉) 秋季雨雪多,来年三四月雨水大(藏) 秋天烂道,明年雨少(京、津、冀、晋) 秋后雨水多,来年雨水缺(皖) 秋季水满河,来年雨不多(桂) 涝灾与洪灾的区别 涝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
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洪灾: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
涝灾除对农业造成重大灾害外,还会造成工业甚至生命财产的损失。
涝灾与洪灾的共同点是地表积水(或径流)过多,区别是涝灾因本地降水过多而造成,洪灾则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
水利含义的变迁 水利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吕氏春秋》的《孝行览·慎人》,但其中“水利”一词指捕鱼之利。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河渠史》出现“水利”一词开始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等含义。
1933年,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三届年会的决议中指出:“水利范围应包括防洪、排水、灌溉、水力、水道、给水、污渠、港工八种工程在内。
”目前,水利的含义又有了扩展,水利还应包括水土保持、环境水利、水利渔业等工程及水资源调度管理、水行政管理等非工程内容。
因此水利一词的定义可概括为:采用各种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如河流、湖泊、海洋以及地下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减轻和免除水旱灾害,满足人类生活与工业生产用水需要。
防止水管冻裂 北方的冬季,水管容易冻裂,造成严重漏水,应特别注意预防和检查。
比如,(1)雨季洪水冲刷掉的覆盖沙土,冬季之前要补填上,以防土层过浅冻害水管。
(2)屋外的水龙头和水管要安装防冻设备(防冻栓、防冻木箱等)。
(3)屋内有结冰的地方,也应当裹破麻袋片、缠绕草绳。
(4)有水管的屋子要糊好门缝、窗户缝,注意屋内保温。
(5)一旦水管冻结了,不要用火烤或开水烫(那样会使水管、水龙头因突然膨胀受到损害),应当用热毛巾裹住水龙头帮助化冻。
厕 所 节 水 (1)你如果觉得厕所的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竖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
但须注意,砖头或可乐瓶放得不要妨碍水箱部件的运动。
(2)水箱漏水问题最多,进水止水橡皮不严,灌水不止,水满以后就从溢流孔流走;出水口止水橡皮不严,就不停流走水,进水管不停地进水。
(3)用收集的家庭废水冲厕所,可以一水多用,节约清水。
(4)垃圾不论大小、粗细,都应从垃圾通道清除,而不要从厕所用水来冲。
洗 澡 节 水 用喷头洗淋浴:(1)学会调节冷热水比例。
(2)不要将喷头的水自始至终地开着,更不应敞开着。
(3)尽可能先从头到脚淋湿一下,就全身涂肥皂搓洗,最后一次冲洗干净。
不要单独洗头、洗上身、洗下身和脚。
(4)洗澡要专心致志,抓紧时间,不要悠然自得,或边聊边洗。
更不要在浴室里和好朋友大打水仗。
要记住:时间就是水!(5)不要利用洗澡的机会“顺便”洗衣服、鞋子。
在澡盆洗澡,要注意:放水不要满,1\\\/3—1\\\/4盆足够用。
世界各地水价比较 我国的水价(每立方米原水),城市生活用水原水约为0.1元,工业用水原水约为0.16元,农业用水约为0.03元。
无论与其他生活消费品价格比,还是同国外水价比,都明显地偏低。
欧美工业水价一般相当于8元人民币,农业水价相当于0.8元人民币。
世界各地水价粗略比较如下(换算成人民币计):挪威、加拿大2.1元,受尔兰3.3元,纽约3.7元,瑞典和英国4.8元,荷兰5.1元,芬兰5.4元,比利时5.7元,法国6元,意大利6.9元,德国8.1元,澳大利亚9.3元,香港地区20元,东京22.8元。
中国水价真的是低得没法再低了!什么是汛期
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
我国汛期主要是由于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
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
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北方入汛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
每年5至9月,江淮流域降雨明显比其他月份多,习惯上把这一段时间称为汛期。
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时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因此应做好防汛工作。
风力等级划分六级:风速10.8-13.8米\\\/秒,每小时39-49公里,举伞困难,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
七级:风速13.9-17.1米\\\/秒,每小时50-61公里,全树摇动,迎风步行感到不便。
八级:风速17.2-20.7米\\\/秒,每小时62-74公里,树枝折断,人向前走阻力很大。
九级:风速20.8-24.4米\\\/秒,每小时75-88公里,吹倒草房,吹动屋瓦。
十级:风速24.5-28.4米\\\/秒,每小时89-102公里,可吹倒树林,破坏一般建筑物。
十一级:风速28.5-32.6米\\\/秒,每小时103-117公里,摧毁力大,吹倒大树,一般建筑物严重破坏。
十二级:风速大于32.6米\\\/秒,每小时117公里以上,海浪滔天,摧毁力极大。
干旱等级划分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
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
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
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热带气旋等级划分热带气旋是大气中的一种巨大涡旋现象,中心为台风眼,常风平浪静,近中心周围由于强烈的上升气流,伴有狂风暴雨,是最恶劣的危险区域。
热带风暴:近中心附近风力在8-9级的热带气旋。
强热带风暴:近中心附近风力在10-11级的热带气旋。
台风:近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的热带气旋。
强台风:近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渭河的资料
中国治水名人 1.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
他改以前边单纯用堵的办法为疏导的办法,取得了成功。
他治水十三年,的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
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鉴。
2.孙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 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期期思)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
公元前605年,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
因该灌区的两条引水河总长为100余里,公元前598-前591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称安丰塘,其周长120许里,灌田万顷,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
3.西门豹 河北人,魏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
魏文侯时曾任邺令,主持修筑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在漳河上建无坝取水枢纽和12座低溢流堰,引出12条灌渠,既减少了河水泛滥之祸,又肥沃了土壤。
引漳十二渠经人们的不断整治,灌溉效益一直延续到唐代至德年间(756-758年),有1000多年。
西门豹死后,邺地百姓在他治水的地方兴建了西门豹大夫庙,宋、明、清三朝还为他树立了碑碣。
直到现在,河北临漳地区还有一条渠道叫渠。
4.,秦昭王灭周后(公元前256-前251),任蜀守,领导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江堰工程。
都江堰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益。
为纪念,早在唐代就兴建了祠。
访问纪念李冰的网站 5.王景(约公元20-90年) 琅琊不其(今山东即墨县西南)人,东汉水利家。
自幼“广窥众书”,学识渊博,掌握多种技艺,尤其热心于水利工程建设。
永平十二年(69年)主持由几十万人参加的治理黄河、汴河。
使桀骜不驯的黄河安流800年,后人对王景“河、汴分流”,固定了河道,给予很高的评价。
历史上对王景充满了赞扬之词:“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6.范仲淹(989-1052),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两岁丧父。
他从小有志,发愤读书。
26岁中进士,开始做官。
文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武官至枢密副使(宋朝军事机关枢密院的副长官),提出“,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倡言。
他在水利方面也作出了不朽业绩。
曾在江苏东部海滨修筑捍海大堤——范公堤,恩泽后代。
在治理太湖时期,结合自已的治水实践,提出了“浚河、修圩、置闸”三者并重的治水方针,较妥善地解决了蓄与泄、挡与排、水与田之间的矛盾,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7.(1021-1086) 人,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所主持的变法,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
变法期间,他制订了发展农业的各种新法,其中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
的颁布和实施,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形成了“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堰陂塘,悉务兴复”的喜人景象。
许多地方在新法的彭励下,自动组织起来,大兴农田水利,形成了一次水利建设高潮。
8.郭守敬(1231-1316) 河北邢台人,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对天文、历法、水利三方面贡献很大。
中统三年(1262年)提出修治燕京附近运道、开发邢台、磁州农田水利及豫北沁河、丹河水利等六项建议,这些建议得到元始祖忽必烈的称赞,并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受命负责河流与渠道的整修、管理事务。
中统四年(1263年),郭守敬因兴修水利有功,升任副河渠使。
1264年在西夏地方行政长官张文谦的支持下,在宁夏等地修复、新建了数十条引黄灌溉渠道,并修建了许多水闸。
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唐徕渠、汉延渠等十几条渠道就是当时重修的。
次年郭守敬升任都水少监,协助都水掌管全国的水利事务。
回到大都后,郭守敬提出重开金口河,以引浑河(今永定河)之水入大都,兴漕运与灌溉之利。
至1266年,全面整修了金口河,使这条旧渠道起到了既能灌溉又能漕运的作用。
至元八年(1271年)郭守敬升任都水监,掌管全国水利工作。
元十二年(1275年)元朝庭开始修筑京杭大运河,郭守敬奉命勘察了今山东西南的泗水、汶水、御河等主要河流,设计了的河道线路,为运河全面沟通奠定了基础。
至元十三年任工部郎中,不久又调至太史局,负责制订新历法。
至元十七年完成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最精确的《授时历》。
郭守敬还研制成功了近二十种观测天象仪器,组织实施了规模宏大的“四海测”计划。
提出了以海平面为地形测量的基点的科学理论及“海拔”的概念。
元二十八年复任都水监,修复通惠河工程。
至元三十一年任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
郭守敬是与张衡、祖冲之等人齐名的我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之一,是十三世纪末登上世界科学高峰的杰出人物。
9.潘季驯(1521-1595),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明工治河专家。
30岁中进士,嘉靖末至万历中,4次任总理河道大臣,主持治理黄河、运河等,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重要贡献。
提出著名的“束水攻沙”理论,对以后治河有很大影响。
其代表作《河防一览》,共14卷。
10.李仪址(1882-1938),1909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先后赴德国皇家工程大学和但泽工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水利,1915年与张謇一道创办了南京河海工程学校(现河海大学的前身),引进西水利技术。
主持兴建了陕西泾惠渠、渭惠渠等灌溉工程。
曾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渭北水利工程总局总工程师范、担任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一至第六任会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导淮委员总工程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等,为我国近代治水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