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主持词 > 基督教创世纪主持词

基督教创世纪主持词

时间:2019-12-01 19:28

基督教春节主持词

A:踏着春节宁静的钟声,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祥和的新年B:怀着满心喜悦的心情,我们又盼来了一个欢庆的新年A:此时室外寒气袭人,室内却是暖意融融B:因为神的爱使我们欢聚一堂A:他用生为爱作了注解B:他用死为罪划了句号A:他用他的第一声啼哭树立起了新世纪的标竿B:他用他的最后一声呐喊敲响了旧乾坤的丧钟A:他用温柔慈爱的声音召唤了我们,领我们安歇在他的草场上B:他用复活为你我带来了永生,在他里面一切都是全新,永恒的A:他是神,却为我们道成了一个会饥饿会疼痛的肉身B;他是天上地下的君王,却降生在一个贫寒的马槽A:他知晓一切,却谦卑柔和B:他要把人类的奥秘带给我们,却是衣衫褴褛地走遍四方A:他与最令人厌恶的罪人们一同坐席,因为他说我来,就是为这世上有罪的人得着拯救B:他被无知的人们戏弄殴打,却举目望天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A:在十字架上,当他被当成罪人钉上死亡的铁钉B:在天上,却从此赎回了所有负罪的灵魂A:什么样的人,才能拥有这样的胸怀B:什么样的人,才能付出这般牺牲的爱,这般属天的爱A:耶稣,一个被人称做拿撒勒木匠的儿子,用最柔和的声音带来了宇宙上帝的命令:B: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彼此相爱因为--AB:神就是爱!A: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B:爱是不嫉妒A:爱是不自夸,不张狂B: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A: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B: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A:凡事包容,凡事相信B:凡事盼望,凡是忍耐AB:爱是永不止息

谁有基督教同工联谊会的主持词急用

虞城县老赵楼教会春节联欢会开幕词2015A;亲爱的弟兄。

B:亲爱的姐妹。

ABCD:,新年快乐。

A: 2014年在上帝的看顾与保守中渐渐远去了,回首往事,我们满怀感恩。

B:2015年迈着匆匆的脚步正在向我们缓缓走来. 展望未来,我们高声唱哈利路亚。

C:又是一个馨香飘飞的季节, D:更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

A:踏着春节宁静的钟声,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祥和的新年 B:怀着满心喜悦的心情,我们又盼来了一个欢庆的新年 C:今天,我们相约在这里,载歌载舞赞美神的作为, D: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同心同德数算神的恩典。

A: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家庭会更加美好, B:相信在新的日子里我们的老赵楼教会会更加兴旺。

C:此时室外寒气袭人,室内却是暖意融融 D:因为神的爱使我们欢聚一堂 A:他用生为爱作了注解 B:他用死为罪划了句号 C:他用他的第一声啼哭树立起了新世纪的标竿 D:他用他的最后一声呐喊敲响了旧乾坤的丧钟 A:他用温柔慈爱的声音召唤了我们,领我们安歇在他的草场上 B:他用复活为你我带来了永生,在他里面一切都是全新,永恒的 C:他是神,却为我们道成了一个会饥饿会疼痛的肉身 D;他是天上地下的君王,却降生在一个贫寒的马槽 A:他知晓一切,却谦卑柔和 B:他要把人类的奥秘带给我们,却是衣衫褴褛地走遍四方 C:他与最令人厌恶的罪人们一同坐席,因为他说我来,就是为这世上有罪的人得着拯救 D:他被无知的人们戏弄殴打,却举目望天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A:在十字架上,当他被当成罪人钉上死亡的铁钉 B:在天上,却从此赎回了所有负罪的灵魂 C:什么样的人,才能拥有这样的胸怀 D:什么样的人,才能付出这般牺牲的爱,这般属天的爱 A:,一个被人称做拿撒勒木匠的儿子,用最柔和的声音带来了宇宙上帝的命令:B: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彼此相爱因为--ABCD:神就是爱! C: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D:爱是不嫉妒 A: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B: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 C: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D: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A:凡事包容,凡事相信 B:凡事盼望,凡是忍耐 ABCD:爱是永不止息 C:新年让我们听到的,不仅仅是家家户户的鞭炮震天响. 而是诚心的感谢主恩的声音

D: 新年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人间的真情汇聚在餐桌前的刹那间,而是主的荣光普照大地。

A:福临大地国泰民安神赐福, B:春到人间沐主恩。

C: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

D: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患难,或是恩典都是主给我们的功课A:其实,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就是神在新年里给你的恩典之一。

B:新的一年,祝福大家心想事成,并在灵性上长有基督的样式。

C:蒙恩的基础就是上帝

他是一切福气的源头 !D:新的一年,一切荣耀归于主。

ABCD: 一切荣耀归于主.(阿门)

基督教的信仰

基基本知识 1么是基督教

基督教最基本的信条是什么

基督教Christianity)是信仰上帝和奉为救世主的世界各教派的统称。

救世主在希腊文和拉丁文中分别为写作Christos和Christus,都翻译为“基利斯督”,意译为救世主教,即耶稣。

救世主的概念是从犹太教弥赛亚,即复国救主的观念演化而来。

基督教是信徒人数最多,传播最广的世界宗教。

世界第一大宗教。

基督教最基本的信条是:相信耶稣是上帝之子,是受上帝委托救世的唯一的主。

2.三大一神教与三大世界宗教各自名称及其形成时间 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三大世界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犹太教:公元前18世纪亚伯拉罕时代萌芽,公元前13世纪摩西时代正式产生。

佛教: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基督教:原始基督教公元30年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610年,创始人穆罕默德在希拉山洞接受第一次天启。

3.基督教三大支派的名称和基督教两次大分裂的时间及概要原因 基督教三大支派:罗马公教(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

第一次大分裂: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即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分裂。

概要原因:从客观上讲,希腊文化与拉丁文化之间存在固有的差异。

而东西罗马帝国的分立,继而拜占庭皇权与西方各王国的互不隶属,则为东西教会的分裂提供了政治背景。

从主观上讲,分裂要归因于罗马主教(教皇)与君士坦丁堡主教(牧首)争夺基督教会领导权和教区管辖权的长期斗争。

其次,还有东西教会对教义礼仪解释的不同。

第二次大分裂: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产生出脱离天主教的基督新教各派教会。

概要原因: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普遍产生,封建制度开始崛起;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民族意识空前崛起;罗马天主教会跨国性的封建神权统治趋于没落。

4.原始基督教 基督教是由犹太教中的一个小派别发展演变而来,兴起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在其产生之初,即公元1世纪30-70年代,称为原始基督教,也即早期基督教的前期阶段。

之所以称为原始基督教,是因为与后世的基督教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体态尚不完备,即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神学、定型化的礼仪、固定化的组织。

②继续保持某些犹太教色彩,尚未明确走向世界化。

处在民族宗教和世界宗教过渡时代。

③其成员和骨干都是被压迫者。

5.原始基督教对犹太教的革新 原始基督教打破了犹太教最为民族宗教的封闭性的教义教规和以实物献祭为中心的礼仪,建立起一种以精神信仰为主的新的普世性信仰。

具体而言主要有: ①放弃只有犹太人才是上帝选民的教义,认为凡基督徒不分民族都是上帝的选民,奠定了原始基督教发展成为世界宗教的基础。

②革除犹太教的实物献祭礼仪,主张以精神信仰为主,宣传“因信得救”,对于各族贫困的劳动群众特别具有感召力。

③废除犹太教的食物禁忌和婚姻禁忌。

6.米兰敕令 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宣布自己皈依基督教。

313年他与帝国东部的控制者李锡尼达成协议,联合在意大利米兰签署了敕令,又称《宽容敕令》,宣布帝国境内宗教信仰自由,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要求各地政权发还没收的全部教产。

意义:该敕令明确规定了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的合流,通常被视为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由镇压迫害改为扶植利用的转折点。

7.尼西亚会议 352年,君士坦丁在小亚细亚西北的尼西亚,召开了帝国境内全基督教会议,又称基督教公会议。

300多名主教到会,君士坦丁监控会议,制定《信经》,后称《尼西亚信经》。

内容方面:确认上帝三位一体说,使之成为正统教会的法定信仰准则;组织方面:健全教会组织,加强主教权力,特别是一些大教区的权力。

结果:通过这次会议,基督教正统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在政治、组织和思想上受到罗马帝国政权的全面控制。

8.基督教的四条基本教义 信三位一体的上帝,信原罪,信基督救赎,信世界末日。

信三位一体的上帝:相信上帝唯一,但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

这三者不是三个神,又非只是一位,是同具一个本体、却有三个不同位格的独一真神。

信原罪:原罪指人生来所处的有罪状态;亦指这种状态的根源。

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受造之后被置于伊甸园,因受蛇诱惑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以及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源。

这罪是亏欠了上帝的荣耀,是人类无法补偿的,只好世代相传下去;人类也不能自我拯救,而要靠耶稣基督的救赎。

信基督救赎:人类既有原罪,又无法自救,在这种情况下,上帝大发慈悲,派遣其独生子耶稣降临世间,拯救人类。

耶稣基督为了赎世人的罪,甘愿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宝血作为“赎价”,洗净世人的罪。

信世界末日:基督教关于人类及世界的最终结局的教义。

终有一天现世将最终完结,到那时会有基督再临、死人复活、最后审判等事情发生。

所有的世人都将接受上帝的最后审判,得到救赎者升天堂享永福,没得救赎者下地狱受永罚。

魔鬼将被丢入火湖,最后出现新天地。

9.洗礼和圣餐 洗礼是基督教入教者必须领受的第一件圣事,也是入教仪式。

分为浸水洗、注水洗和洒水洗三种,都需与授洗的经文配合。

通过洗礼,表明入教者对基督教的信仰,被接纳为教会的会员,并且开始把自己与上帝联系起来。

洗礼是耶稣基督亲自规定的重要圣事,通过洗礼可以洗掉入教人的“原罪”和“本罪”,并能接受上帝的“恩宠”和“保佑”,以后有权领受其他圣事。

圣餐是基督教徒经常领受的重要圣事。

具体礼仪各教派不尽相同,一般是由主礼牧师对面饼和葡萄酒祝圣,主礼人自己先领,然后分给受礼者。

圣饼表示耶稣的身体,葡萄酒表示耶稣的血,是为了纪念耶稣为罪人受死,并用“宝血”为人洗罪。

这种学说被称为“变体论”,是基督教神学的重要命题之一。

10.民族教会和廉价教会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的新教各派主张教会制度多样化,不赞成强求一律,反对教皇对各国事务的控制和干涉,反对教会拥有地产。

要求建立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教会组织,即建立民族教会。

其主张有:由本民族的语言传教,由本民族教会的高级神职人员任命神职,不再向罗马教廷纳税,捐输财务等。

新教教会主张废除善功,简化圣事。

宗教活动所用时间和金钱要力行节约,所以新教教会又称“廉价教会”。

民族教会和廉价教会反映了新教共同的教会观。

民族教会反映了民族国家民族意识觉醒在宗教上的一种必然要求;廉价教会反映了资产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积累资本、经营致富的迫切愿望。

11.平信徒皆为祭司 路德革命性神学思想之一。

指人只要真正信仰基督,在上帝面前就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凡基督徒,经众人同意,都可以担任神职和主持圣事,神职人员和世俗的信徒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社会意义:剥下了教皇教会神圣的外衣,否定了教权阶层高居凡人之上和统治凡人的依据,肯定了平信徒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宗教平等观。

深远意义在于:由这一条发展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平等观和民主的诉求。

12.唯信称义 是路德神学思想的核心和路德宗的救赎理论。

“义”指义人,指得救、自由、高尚的能得到永生的人。

“称义”就是成为义人。

内容:路德是把圣经当中所说的因信得救赋予了新的解释,路德主张,灵魂称义不因任何行为,仅由于信仰。

因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奇功,已经废弃了人和神之间的阻隔,因此基督徒仅凭信仰,就可以和上帝直接灵交,只要是真诚的信仰耶稣基督,就会得到上帝的宽容和恩德,而终成为义人。

此说断然否认教皇和神职人员的中保作用和圣事善功救赎论。

唯信称义说蕴涵了一种新的上帝观。

路德把上帝描述成完全与信徒心灵相通的慈爱的天父,为世人追求正当享乐颁发了上帝的批准。

社会意义:从神学的角度重新恢复和肯定了被中世纪湮没和曲扭了千年之久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对新兴资产阶级冲破腐朽虚伪的封建神权统治,追求现世的享乐幸福,依其本性自由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宗教上的有力辩护。

可以说,唯信称义说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全部价值观的基础,特别是从中培育出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和个性发展为核心的自由观,这种自由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13.天主教会的组织制度 到12世纪,罗马天主教会建立起了对西欧各国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保证了教会神权统治的确立和实施。

有以下三大特征:①教皇集权。

即天主教会的立法、司法、行政的最高权力都集中于罗马教皇;教会的一切重大决策都由教皇亲自掌握;各级主教、修道院长等高级神职都需教皇任命;禁止用任何方式从俗人手中取得神职。

②信条与制度划一。

由教皇召集的天主教公会议,对教义、礼仪、教规、教产、神品的位次等重大问题作出统一规定;要求所属教会,不论国别和民族差异,一律奉行遵守;不允许任何神学偏移和教派存在。

③逐级统辖,层层控制。

体现在天主教会建立的严格的教阶制。

主体结构是教皇、主教、神父。

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神权。

在教会内部的事务上,也自上而下实行管辖监督权,但重大问题要交由罗马教廷。

一切神职人员都必须独身,在此基础上强调教士的特权,以更好维护教产。

14.加尔文宗的组织制度 加尔文宗废除了主教制,确立了长老制。

长老为从事世俗职业的教徒的领袖;由信众推选;由若干个长老组成长老会领导教会;长老会再聘任专职的牧师管理教务工作。

15.人权 是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应当平等享有的各种权力。

它的对立物是封建神权和等级特权,以及一切压制损害人权的制度、权力和行为。

人权的提出和人权的逐步实现,是人类摆脱以神权、特权和专制主义为特征的传统社会而逐步跨入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是人类社会解放十分重要的阶段。

16.人权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人权是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产物,西方人权观念起源于近代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特别是到了启蒙运动,法国的学者提出了天赋人权的观念。

经过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人权就以明确的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如英国光荣革命确立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中通过的《独立宣言》,都是西方社会著名的最早的关于人权的法律文件。

西方的人权观念强调的是人的各种自由权力和民主权力,其中宗教人权占有突出地位。

西方人权观念及其制度、规范在法律上主要归结为两方面(两大支柱):公民权利,侧重公民的个人自由;政治权利,侧重民主方面。

世界范围内的承认人权的浪潮开始于二战结束前后。

1945年《联合国宪章》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确认了“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1948年联合国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为世界各国人们应该享有的各项人权定下了基调,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西方传统的人权观念,开创了维护和促进人权,和基本自由的世界历程。

除了西方首倡的公民权力、政治权力和《世界人权宣言》首次确认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力之外,关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生存权、发展权、民族自决权等集体人权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权问题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在此期间,联合国系统先后通过了几十项国际人权公约、议定书、宣言、决议等,合称《国际人权文书》。

各大洲也通过了不少区域性的人权文书,世界各国的宪法也几乎都不同程度的载入了人权的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人权的概念得到了重大发展:在内容上增加了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民族自决权等集体人权,此外妇女、儿童、少数民族的权力也得到了世界的普遍关切和重视。

17.宗教人权 宗教人权就是指人的宗教自由权力,在人权问题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最简单最基本的宗教人权是宗教信仰自由,它认为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力,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肯定和尊重,使其具有国际政治层次的重要性。

一系列相关的国际人权文书为保护和促进宗教人权做了种种具体的规定,但同时也规定,当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危害了他人的自由和权利,危害了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道德等等时,就应该予以限制。

同时还规定,宗教自由的权利禁止鼓吹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张,应该求同存异。

18.十字军东侵十字军东侵是罗马教皇(发动者)、西欧封建主和意大利商人(参加者),对东部地中海沿岸各国发动的侵略性战争。

战争的发动者赋予了它宗教战争的性质,基督徒反对穆斯林。

东侵的时间是从1096-1291年,发动了八次,比较重要的是第一、三、四次。

第一次:1096-1099年。

最先出发的以骑士和农民为主,但是都没有到达目的地。

骑士队伍进发时间稍晚,到1097年的春天,大约三万人会师于君士坦丁堡。

1099年7月,攻陷耶路撒冷,把圣城洗劫一空。

在十字军侵占地中海东岸的土地上,建立起了西欧式的封建国家。

最大的叫耶路撒冷王国,还有三个名义上附属的封建国家:安桑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埃德萨伯国。

第三次:1189-1192年。

此次东侵装备精良,三支大军分别由当时西欧三个最著名的统治者担任首领。

德国皇帝腓特列一世,法王腓力奥古斯都,以及英王狮心王理查。

气势汹汹,涌向东方,但出师不利。

1192年,理查被迫与萨拉丁签订了停战协定,仅为十字军保留了一条沿海地带,允许基督徒到耶路撒冷朝圣 第四次: 1202-1204年。

不同于各次十字军,矛头指向了富有而虚弱的拜占庭帝国,由教皇英诺森三世组织。

最初的进攻目标确定为埃及,但后来将进攻的矛头指向君士坦丁堡。

1204年攻下了君士坦丁堡,建立了一个新的拉丁帝国。

此次获益最大的是威尼斯商人,得到了良港和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市场,完全垄断了地中海地区的贸易。

东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被一位拉丁的宗主教作取代,希腊教会被置于教皇的管辖之下。

十字军东侵的最后后果:1291年,西欧封建主的十字军精神全部被耗尽了。

东侵以西欧封建主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最终失败而告结束。

历史作用: ①负面:十字军东征历时两个世纪,断断续续,这场侵略战争给东部地中海沿岸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无数人惨遭十字军的野蛮屠杀。

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十字军东侵阻碍了近东各国社会历史的正常发展;同时,它使几十万十字军死于非命,无数财富白白浪费,对于西欧各国也是一场灾难。

②正面:客观上讲,十字军东侵也带来一些积极后果。

主要是意大利商人夺取了地中海的通商道路,使西方和东方之间的贸易更加频繁和畅通,从而加快了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城市的发展;同时,它使西方人的眼界大开,促进了欧洲的文明进步。

对当代国际政治的深远影响: 西亚北非的穆斯林对西方基督教文明时代相传的敌视与排斥,这种心理因素伴随着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对伊斯兰世界的全面渗透入侵,和英美支持犹太复国注意而得到延续和深化,从而对当代西方国家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基督教信仰

三位一体是基督要的基本教义,是表明神的属性—一的真神,但有三个位圣父、圣子、圣灵)。

圣父——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救恩的设立者;圣子——耶稣基督,救恩的执行者;乃上帝之子,受上帝之遣,通过童贞女玛利亚降生为人,道成肉身,并受死、复活、升天,为全人类作了救赎,必将再来,审判世人;圣灵——上帝的灵,救恩的实施者。

三者是一个本体,却有三个不同的位格。

三位一体在圣经里没有明确记载,因此很多异端就借此攻击“三位一体”教义;但根据耶稣在约旦河受洗时,圣子受洗、天父说话、圣灵降下的铁的事实(太3:13-17,可1:9-11,路3:21-22),以及耶稣说“我与父原为一”(约10:30);约翰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1:1)”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

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1:14),充分证明三位一体是不变的真理

其实,三位一体是神的奥秘,我们不能用有限的思维去定义无限的神

保罗说:”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

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林前13:12) 求神光照你、拣选你、祝福你,阿门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