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开工仪式主持词
广场舞展演联欢会主持词女:尊敬的各位领导男:亲爱的朋友们合:大家,上午好
女:又是一季花飘香男:又是一年人增岁女:走过往昔,奋斗的汗水刚刚拭去。
男:回首旅途,胜利的笑容正在蔓延。
男:今天,就在此时,让我们尽情享受缘分带给我们的欢乐。
女:今天,就在此地,让我们充分回味情谊带给我们的喜悦。
男: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这里集会联谊,举行梁河县凤舞月影健身队成立挂牌仪式,为大礼堂广场舞舞队成立十二周年献礼。
女:首先,向大家介绍今天到场的各位来宾,他们是———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诸位朋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对关心、支持广场舞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男:现在我宣布,梁河县凤舞月影健身队成立12周年——暨广场舞展演联谊会现在开始。
下面掌声由请为我们舞队授牌并致辞。
女:谢谢的致辞。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和内容。
希望我们的舞队在今后的时间里继续推广广场舞文化、带动全民健身、共创和谐社会。
接下来由请凤舞月影健身队创始人给大家致辞。
男:谢谢的致辞。
同时也衷心祝愿在座的各位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上午。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各队舞友将给大家带来精彩的表演。
下面就由我们的东道主凤舞月影健身队给我们带来热情洋溢的开场舞——★1.《火火的爱》,请欣赏。
女
成立协会程序
一、筹备阶段 1、筹 由发起人(3人以上)组备组。
2、确定协会名称、办公 协会名称要突出专业性、区域性。
办公地点要在该辖区内,相对固定。
3、动员会员、会员填写入会申请表 会员条件:①拥护本协会章程;②有加入本协会的意愿;③在本协会的业务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④热心从事于本类产品的生产、营销、科研等服务的科技工作者、营销大户、生产专业户、科技示范户;⑤具有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
具有专业文化知识的可优先入会;⑥具有积极参与协会工作的工作意识。
会员填写入会申请表,筹备组审查后在申请表上作出批示。
协会成立后发给会员证。
4、撰写协会章程、报告 章程要按范本拟定。
5、起草第一次会员大会有关讲话稿 筹备工作报告、当选会长讲话材料。
6、确定协会成立时间 7、准备印章、牌子、会议室等 二、申请成立 向区科协书面申请成立协会。
(一)协会成立的相关条件 1、协会名称规范、科学,并无相同名称,符合有关规定; 2、有会员7人以上; 3、有规范的《协会章程》,协会宗旨、工作地址、工作活动范围明确。
(二)报送材料 1、《协会章程》; 2、书面申请。
区科协批准成立后即为正式成立,就可召开会员大会。
三、召开会员大会(成立大会) (一)举行会员大会 会议由筹备组主持。
1、筹备组负责人作筹备工作报告。
2、宣读区科协批准协会成立的决定。
3、宣读《协会章程》。
4、表决通过《章程》。
5、筹备领导组宣读理事(常务理事)候选人名单。
以筹备组的名誉向大会提名推荐候选人,并作必要的推荐说明。
6、表决选举理事(常务理事)。
7、宣布理事(常务理事)选举结果。
(二)举行一届一次理事会(常务理事) 1、由筹备组提名、理事会(常务理事)通过会议主持人。
2、主持人提名推荐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初步候选人。
注:协会领导称“会长”,学会、研究协会领导称“理事长”。
3、通过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候选人名单。
(三)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由筹备组主持。
1、以理事会的名誉向大会公布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正式候选人,并作候选人情况介绍。
2、选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3、宣布选举结果 4、授牌、授印 (四)举行一届二次理事会(常务理事) 由会长主持。
会议任务是:确定内设机构、人员分工,聘请名誉会长、副会长、顾问、工作人员等。
(五)继续举行大会 1、当选会长讲话(就职发言、提出工作计划)。
2、区、乡相关领导讲话。
四、向区民政局申请登记注册 (一)登记条件 1、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 2、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3、有固定的住所; 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5、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10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有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 6、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
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与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
(二)申请筹备成立社会团体,发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1、筹备申请书; 2、业务主管单位(区科协)的批准文件; 3、验资报告、场所使用权证明; 4、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5、《章程》(草案)。
五、向区、乡科协报送材料 (一)协会成立时报送的材料(包括软盘) 1、协会名称(内设机构名称)、成立时间、办公地址 2、《协会章程》 3、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常务理事)名单 4、联系人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Email、邮政编码 (二)平时材料 一般每年要向区、乡科协报送二次以上书面材料(包括软盘) 1、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领导、会员变化情况。
农村戏剧团挂牌庆典主持稿怎么写
长时期以来,我们非常渴望农村群众自己的文化,我们现在终于找到了群众自娱自乐的形式,今天我们隆重庆祝农村戏剧团挂牌,这是我们自己的大事,全体村民的大事
中国的传统、现代戏曲,是我们村民的最爱,演演戏,唱一唱,大家非常非常熟悉的戏曲,活跃我们的乡村文化,这比打麻将、玩扑克强多了
祝贺和我们的农村戏剧团越办越好
(大概如此吧,你可以展开了在续写或再简单一点都可以随意。
)
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
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
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据统计,在清朝咸丰年间(1729年)有600多户,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1040户,1990年增至1227户,1997年为1115户。
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现共有住户1258户,人口5326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
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积淀,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
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
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这里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人之间的交流仍然使用苗语。
在清雍正开辟“新疆六厅”以前,西江基本处于化外之地,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领袖管理,与汉族地区有显著差别,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
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头”、“鼓藏头”、“活路头”等,不同性质的自然领袖其职责也不同,相互之间具有分工协作的性质,共同维护苗寨的安全与利益。
“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领袖,每个自然地方下辖若干相互有密切联系的村寨,“寨老”是每个苗寨的最高领袖,“族老”则是某一家族的领袖,“理老”一般由德高望众、学识丰富的人担任,主要负责民间纠纷的调解、裁断,“榔头”主要负责刑罚,维持地方治安,“鼓藏头”负责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动,“活路头”则主持安排农业生产。
其中,鼓藏头和活路头是世袭的,而其他自然领袖一般是群众选举出来的。
“议榔”是苗族社会为了维护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由方老、寨老、榔头等组织的群众议事会,以对内部的各种重要纠纷和外敌入侵进行商议、决断。
议榔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如果社会安定,无争无议,也可两、三年举行一次,遇外敌来犯时则临时召开。
西江的议榔一般是分头在各寨子的风景林中举行。
清政府在苗疆实施“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方老、寨老等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祭祀和生产的鼓藏头与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长期以来,农业一直在西江千户苗寨产业结构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
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虽能养活生活在这里的数千人口,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1982年,西江被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全省首期村镇保护和建设项目5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5年11月“西江千户苗寨馆”在此挂牌,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西江千户苗寨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
西江的苗族是以“西”氏族为主的多支苗族经过多次迁徙融合后形成的统一体。
距今5000多年以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黎集团在向北扩张的过程中,与东进和南下的炎帝、黄帝部落发生了剧烈的武力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集团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蚩尤被黄帝擒杀。
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放弃了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并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
随着三苗部落的日渐强大,尧、舜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
舜帝即位后,“南巡狩猎”,对不服舜帝管制的“三苗”进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迁徙,其中被迫向西北迁徙的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于“羌人”,成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则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平原地区迁徙,从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挝、越南等地。
而往西南迁徙的苗族先民则与楚人和睦相处,成为后来“楚蛮”的主要成员。
战国时期,秦灭楚以后,一部分苗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西迁,进入武陵山区的五溪一带,形成历史上著名的“武陵蛮”。
到西汉时期,这部分苗族先民在这里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了与汉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势力。
公元47年,汉王朝派出军队征剿“武陵蛮”,迫使苗族再次离乡背井,一部分进入黔东北地区(今铜仁一带),一部分则南下广西融水,后又溯都柳江而上到达今天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
苗族在数次大迁徙中,分化成了许多不同的分支。
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几乎是同时到达贵州榕江,由于西氏族在榕江多处辗转,到达西江的时间晚于柳氏族。
西氏族到达西江的年代约在600多年以前,但在西氏族到达以前,这里已经居住着苗族“赏”氏族。
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
“西”氏族到达并定居在西江以后,陆续又有其他苗族分支迁来,形成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融合体。
传说西江有千年以上历史。
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中记录的西江苗族子连父名的世系谱,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说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
清乾隆年间,清政府为了管理苗疆,对苗族人民实行编户定籍,强行取消了苗族子连父名的传统,用苗名的谐音来定汉姓,目前西江境内苗族的蒋、唐、侯、杨、董、宋、顾、龙、陆、李、梁、毛、陈、金、吴等姓就是由此而来。
,雷山属牂牁国与且兰国之边地,战国时属大夜郎国,秦时属象郡且兰县边境,西汉时处且兰、毋敛两县之间,东汉时属毋敛县,三国属蜀国之牂牁郡辖之边地,魏晋时期属牂牁郡宾化县境,唐朝时属于罗恭县,五代至宋朝属夔州路绍庆府羁縻州,元初属“管外苗族地区”,元朝中期属湖广省播州宣慰司,明属管外苗族地区。
从秦汉到元、明、清初,雷公山大山区朝廷的设置虽有涉及,但郡县制、羁縻州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极弱,甚至没有直接治理,在历史上多被称为“蛮荒之地”、“生苗”、“生界”等。
雍正七年(1729年),贵州巡抚张广泗开辟苗疆,设“新疆六厅”,置丹江厅,下辖丹江卫和凯里卫,西江属丹江卫。
乾隆三年(1738年),丹江卫设置了分土司,包括黄茅岭司、鸡讲司、乌叠司,鸡讲司就位于现西江西南附近的营上村,从此西江才被列入中原政权的治理范围。
1914年,丹江改厅称县,西江属其辖内,1945年,丹江撤县,西江改归台江县管辖。
1944年,置雷山设置局,西江复归雷山管辖,改为西江镇。
1950年,雷山设立县人民政府,西江属于第二区公所。
1954年,建立雷山县苗族自治区,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属西江区,1959年,雷山、炉山、丹寨、麻江并入凯里大县,西江属于凯里县的雷山片。
1961年,恢复雷山县,建丹江、西江、大塘、永乐四区、44个公社,千户苗寨当时属于西江区西江镇。
1992年,撤区并乡后,千户苗寨属于西江镇管辖至今。
西江千户苗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寨,虽然近年来不少村民外出务工或就地从事旅游接待,但绝大多数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仍然是农业生产,依然沿袭着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苗寨上游的大片耕地是全寨居民主要的生活来源,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红薯以及辣椒等。
西江千户苗寨已合并,根据原资料统计,各村的基本社会经济状况如下: 原羊排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345户,1308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59.94万元,1510元,其中农业收入900元,劳务收入400元,旅游收入210元。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346亩,其中水田1225亩,旱地121亩,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12kg。
原东引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308户,1318人。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43.30万元,为1460元,其中农业收入810元,劳务收入470元,旅游收入180元。
现有耕地面积769亩,其中水田面积692亩,旱地77亩。
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81kg。
原南贵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235户,899人。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59.92万元,为1458元,其中农业收入790元,劳务收入490元,旅游收入178元。
现有耕地面积640亩,其中水田面积564亩,旱地76亩,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71.2kg。
原平寨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397户,1495人。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30.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80元,其中农业收入750元,劳务收入510元,旅游收入120元。
全寨现有耕地面积824亩,其中水田面积767亩,旱地57亩,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66.5kg.西江千户苗寨属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1300~1500mm,年平均气温14~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当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长沙等城市炎热难耐之时,这里却清凉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为一断层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在谷底蜿蜒穿寨而过。
谷地两侧山地并不对称,相对高度达数百米。
西南侧山高坡陡,宛若一道高大的屏风,护卫着千户苗寨千百年来宁静的田园生活;东北侧的山地则舒缓得多,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顺着地势的起伏呈现出多样的变化。
苗寨东南侧,是白水河长期侧向侵蚀塑造成的一个山间盆地,盆地虽然不大,却是西江苗族同胞世代耕作、赖以为生的地方,盆地底部是成片的水田,北面山地已被开垦为梯田和旱地。
西江千户苗寨四周的山地上,森林植被保存较好,尤其是苗寨西南部的山坡上,尚保留着大片的乔木林。
苗寨内的也东、羊排、南桂等自然村寨内零星分布着小片的枫树林,呈现出苗族居民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和谐安宁的苗寨、清澈诱人的白水河、茂盛的植被覆盖、成片的梯田景观,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苗岭山水田园风光,极具旅游美学和开发价值.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
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
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
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观景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
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
西江吊脚楼不但造型美观实用,而且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科学文化价值。
1、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
这种建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苗族最早的文明发源于长江中下游一带,西江苗族就是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建筑风格。
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西江吊脚楼结构严谨,建筑工匠巧妙运用力学原理,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构成了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
这种建筑看似上实下虚,但牢实坚固,非常实用,在建筑学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3、一栋栋的吊脚楼沿山坡依次第上,上千栋吊脚楼相连成片,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形成了单个吊脚楼所不具备的视觉效果。
吊脚楼群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使得西江吊脚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4、西江苗族将吊脚楼建在斜坡上,将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地用于耕作,反映了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形势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5、西江苗族在建房时,对发墨、中柱、正梁有一套讲究和禁忌,特别是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
因此,苗族的吊脚楼不但具有较好的美学和建筑学价值,而且还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
除了吊脚楼外,风雨桥也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
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西江以前有风雨木桥,主要有平寨通往欧嘎的平寨风雨桥和南桂村关锁整个西江大寨风水的南寿风雨桥。
由于是木质结构,几经修复又被洪水冲毁。
现在西江唯一的风雨桥是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弓形水泥桥,是在过去风雨桥的基础上恢复重建的,由于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
虽然农业依然是西江千户苗寨的主导产业,但在过去十余年间,大量慕名而来的旅游者陆续前来观光,推动了西江旅游业的发展。
调查表明,除了本省游客以外,前来西江旅游的国内游客主要来自重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北京以及上海等全国各地,国外游客主要来自美国、法国、日本、英国、西班牙和比利时等。
由于旅游接待设施不够完善,目前主要以一日游游客为主,一般上午到达,下午离去。
少部分多日游的客人,主要为前来写生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和从事西江研究的专家学者。
统计表明,在过去六年间,西江千户苗寨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
2000年至2005年0.75万人、1.2万人、2.4万人、2.15(非典)、3.5万人,2006年猛增至7.5万人,国外游客也从2000年的200人发展到2006年的3000人。
目前,西江千户苗寨已有苗家乐100余家,旅游商品店铺30余家,已经开发出的旅游商品主要有银饰系列、苗族服装、刺绣系列等。
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纪念品的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
饭店怎么搞活动
我认为你可以尝试一下赠消费券的活动,比如吃100元赠二三十元的券,而且券只能在中午使用,等等……
求主持主持稿件
男主持人:尊敬的领导来宾们 女主持人: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男女主持人:大家晚上好! 女主持人:当我们踏入了新世纪的门槛,蓦然回首,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历了八十三年的风雨洗礼。
男主持人:当我们屹立于新时代的潮头,回头望望,我们光荣的中国共青团也走过了八十五年的光辉历程。
女主持人:尽管时光无情地飞逝,但我们都会牢牢记住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日子;我们更会铭记那个扣人心弦、轰轰烈烈的年代; 男主持人:无论时代如何地变迁,我们都忘不了那些为中国前途而奋斗的中华儿女;我们更永远忘不了那个在绚丽天空中高高飘扬的名字——中国共青团
女主持人:今天,在灯火璀灿的中山公园广场,一台由中共委宣传部、共青团委员会、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共同主办、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肇庆供电分公司承办的《供电连万家——团员青年纪念“五四”运动八十五周年文艺晚会》即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男主持人:首先,让我介绍出席今天晚会的领导和嘉宾,他们分别是: 女主持人:对领导和嘉宾的光临指导,让我们再一次以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二、领导讲话 女主持人:回首风云激荡的八十多年,中国共青团在党的指引下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八十多年的历史证明,共青团的诞生和成长离不开党的关怀和爱护,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关怀爱护下,共青团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恭请中共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同志讲话
男主持人:非常感谢副书记热情洋溢、满怀期望的讲话,我们相信,有党的领导、关怀和支持,我们的共青团事业在新的征途上一定能夺取得新的功绩
三、晚会演出 前奏 大合唱:《爱我中华》、《电力工人之歌》 男主持人:大江东去,长风万里;纪云晋千,世纪更替。
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八十三年的光辉历程
八十三年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八十三年里,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女主持人:八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团员青年站在时代的前列,不屈不挠的奋斗,历尽艰辛地求索,创造了令世人赞叹的业绩。
男主持人:展望美好的明天,斗志昂扬的团员青年将永远高举鲜红的旗帜,阔步奋勇前进,谱写青年运动的新篇章。
女主持人:晚会演出现在开始
(放礼炮)首先请出的是广电集团肇庆供电分公司一群朝气蓬勃、昂扬奋进的青年朋友,他们将用磅礴的气势、嘹亮的歌声歌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歌唱团结向上的广电集团肇庆供电分公司。
男主持人:请听合唱:《爱我中华》、《电力工人之歌》,指挥:xx 1、电声乐队演奏:《社会主义好》、《光辉岁月》 男主持人:我们伟大的党,扎根在五千年古老中华的沃土,掌握着民族坚韧前进的把舵;我们光荣的党,拯救国家从危亡走向康庄,带领人民走出苦难创造新生活,踏上铺满鲜花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请听四会中学团委xx等电声乐队演奏《社会主义好》、《光辉岁月》。
2、舞蹈:《活力跳跳跳》 女主持人:团员青年是党的生力军,少先队员是团的后备军;党领导着团,团带领着少先队,看到他们,我们就看到了团和党的希望,也就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有请城中小学少先队大队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们为我们献上舞蹈《活力跳跳跳》,由xx等表演。
3、流行舞:《青春律动》 男主持人:青春,如一把跳动的火焰,闪烁着耀眼而迷人的光彩;青春,又如一组优美的音符,奏响着动听而激昂的旋律。
下面我们请来了肇庆学院团委的xx等为我们表演流行舞《青春律动》。
4、女声独唱:《火把节的欢乐》 女主持人:非常感谢团委的朋友们为我们送上如此精彩的流行舞《青春律动》,听到如此震撼的旋律,看着他们跳跃的身躯,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个在共青团事业征途上奋勇拼搏的矫健身影;下面出场的是曾经获得全省高校青年歌手大赛二等奖的xx小姐,她将为我们高歌一曲《火把节的欢乐》。
5、男声独唱:《跟你走》、《她在哪里》 男主持人:多年来,我市的共青团事业能够健康、蓬勃地发展,除了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怀与帮助,而今晚的《供电连万家——团员青年纪念“五四”运动八十五周年文艺晚会》更是得到了广电集团肇庆四会供电分公司的鼎力支持,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广电集团肇庆供电分公司的热诚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下面将与我们见面的是著名青年歌手、广东省百歌颂中华歌手大赛冠军,他将为我们送上两首男声独唱《跟你走》、《她在哪里》,有请xx先生。
6、少儿舞蹈:《天使》 女主持人: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团员青年健康成才;在团的带领下,一群群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看到他们,我们看到了祖国的未来;看到他们,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城东小学的少先队员xx等为我们献上舞蹈《天使》。
7、相声:《一切为了用户》 男主持人:“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客户满意”是我们广电集团肇庆供电分公司的服务宗旨; 女主持人:“为社会创造效益,让政府放心”是我们广电集团肇庆供电分公司的努力方向。
男主持人:我们的发展,需要您的支持; 女主持人:我们的事业,需要您的帮助。
男主持人:请欣赏相声《一切为了用户》, 女主持人:有请陈伟林、李颂国。
8、舞蹈:《快乐的草原》 女主持人:非常感谢陈伟林、李颂国为我们带来的相声《一切为了用户》,的确,广电集团肇庆供电分公司一直坚持“优质、方便、规范、快捷”的方针,不断提升供电优质服务水平,努力为四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下面请欣赏会城中学团委的舞蹈《快乐的草原》。
9、女声独唱:《MyHeartWillGoOn》(英文歌)、《青臧高原》 男主持人:今天的广场,特别的欢乐,今晚的星空,格外的璀灿,那是因为我们即将迎来属于我们青年的节日——“五四青年节”;在今晚的盛会,我们很荣幸地请来了曾获得广西联通杯歌手大赛银奖、广东省百歌颂中华大赛肇庆区铜奖的xx小姐,她将为我们送上女声独唱铁达尼号主题曲《我心依然》(《MyHeartWillGoOn》)、《青臧高原》。
掌声有请冷倩倩小姐
10、健美操:《舞动青春》 女主持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
下面有请肇庆学院团委一群青春飞扬的青年朋友们为我们送上的健美操《舞动青春》。
11、男声独唱:《精忠报国》、《把一切献给党》 男主持人:八十三年的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也就没有中国的前途和希望; 女主持人:八十三年的历史证明,青年远动的发展始终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
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男主持人:请听男声独唱《精忠报国》、《把一切献给党》 女主持人:有请男高音歌唱家、全国武警部队歌手赛金奖获得者xx先生。
12、舞蹈:《军训随想》 女主持人:青年朋友们,只有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完成我们的大业;只有过硬的功夫,才能捍卫我们的国家。
下面,华侨中学团委英姿飒爽的青年学生将为我们送上舞蹈《军训随想》,有请xx等同学。
13、女声独唱:《永远跟你走》、《吉祥颂》 男主持人:八十多年前,时代风云激荡,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阳光沐浴下应运而生; 女主持人:八十多年来,共青团与党同艰苦,共进退,披荆斩棘,并肩作战; 男主持人:八十多年后,共青团在党的指引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中国共青团,永远跟党走. 女主持人:请听独唱《永远跟你走》、《吉祥颂》,有请广东省2003年青年歌手大奖赛金奖歌手xx小姐,伴舞:星光艺术团。
结束 男主持人:同志们、青年朋友们6供电连万家——团员青年纪念“五四”运动八十五周年文艺晚会》到此圆满结束。
让我们继续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下,创造我市三个文明建设更大的辉煌成就,谱写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崭新的美好篇章。
女主持人:让我们在中共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传承文明,开拓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男主持人: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领导来宾们的光临指导。
女主持人: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肇庆供电分公司大力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男主持人: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青年朋友们节日快乐
女主持人:恭请市领导、广电集团有限公司肇庆供电分公司的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