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班队会主持词
关于端午节的班队会主持词 (一)活动序幕 女:今天真高兴,爸爸妈妈来到学校和我们一起活动。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爸爸妈妈
(鼓掌) 女:(面对着男主持问)陈隽旸,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男:这可难不倒我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
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闹花灯…… 女: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男:先别夸我。
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
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小朋友回答你吧
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
(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 男: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齐说):话说“端午”现在开始
女:每年的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 龙日”、 “夏节”、“ 五月节”、“ 诗人节”“”、“小儿节”等等。
男: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听听陈皓烨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1. 男:谢谢陈皓烨给我们讲的精彩故事
(鼓掌)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不过我还听说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请沈超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大家欢迎
(鼓掌) 2. 女:沈超讲的故事真感人,谢谢
(鼓掌)我也知道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就请李思雪来说一说。
3. 男:看来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还真不少呢
(三) 1.悬艾叶、菖蒲 女:过端午节,是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同的习俗。
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 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男:李思晴,你刚才说的菖蒲、艾草是什么东西
女:别着急,我马上请武佳慧和伍佳宇给你介绍一下这两样东西。
大家欢迎
(鼓掌) 男:原来菖蒲、艾草还有这样的功能啊。
过端午的时候,我一定要让妈妈买一些挂在家门口。
2.端午诗会 女: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几位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端午节的诗篇。
男:那就请上来念给大家听一听(鼓掌) (1)节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 (2)竞 渡 歌(唐)张建封 (3)七 律·端午老 舍 3.赛龙舟 女: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
男:这还用说,就是赛龙舟嘛。
女:为什么比赛的船要刻成龙的形状呢
(播放《赛龙夺锦》) 女:说了半天,我都有些心痒了,真想亲身经历一下。
男:别急,今天就让你过把瘾。
下面我们玩个游戏叫“赛龙舟”。
(游戏:赛龙舟)) 4.品棕乐 女: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男: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可见我国的粽子南北风味有别。
男: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女:说了这么多,我肚子里的馋虫都快爬出来了。
男:别急,别急。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所以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吧。
女:等等,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来了。
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分享粽子) 男、女(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感谢爸爸妈妈参与我们的活动
(鼓掌)恭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的晚会主持词
“月到中秋分外圆”主题班会方案 指导老师:林晓然 实习老师:黄少君、方丹阳、林芳 一、 活动指导思想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
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称四大传统佳节。
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
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
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
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九月是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了响应学校“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号召,我们开展此次班会,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从中国传统佳节中秋中体会中国结——福禄寿喜财安康——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情结,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重视友情、亲情,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佳节中秋文化,关于月亮传说、中秋习俗、诗词歌赋、中秋灯谜等,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初步懂得人类优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三、 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月到中秋分外圆 2、活动对象:揭阳一中高二(4)班全体学生 3、活动时间:9月22号星期六上午第一节 4、活动形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歌曲竞猜和学手语歌 5、活动准备: l 挑选两名主持人主持活动并注意记分和计时 l 安排六名学生表演小品——《唐明皇梦游月宫》,准备道具 l 收集相关的中秋灯谜和歌曲 l 全班分成四组,选出答题代表,组长做好组员沟通工作,准备组内节目表演以备惩罚之用。
l 竞猜规则宣读 l 准备书签 四、 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主持人开场白(2分钟) 黄铮弘\\\/周佳:各位老师、同学,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月到中秋分外圆”的主题班会。
黄铮弘:提起中秋,大家会想到什么吗
像中秋的诗歌,古人关于咏月畅怀的诗歌何其之多呀。
周佳:那就让我们来考考大家。
海上升明月 同学们:天涯共此时 黄铮弘:但愿人长久 同学们:千里共蝉娟 周佳:月是故乡明 同学们:茶是故乡浓 黄铮弘:看来大家对于中秋佳句都了解得较深啦。
那么,中秋节的来源不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周佳:这个我知道,是跟“唐明皇梦游月宫”有关的 黄铮弘:没错,这个故事自古以来就广为人们传颂,时至今日,这个故事又被如何的演绎呢
周佳:那么接下来就请观看现代版的“唐明皇梦游月宫” 第二阶段:小品表演——《唐明皇梦游月宫》(6分钟) 第三阶段:竞猜 (15分钟) l 必答题:猜灯谜,每组两道,由代表抽题 l 抢答题:月亮与歌曲联姻共八首歌曲 第四阶段:总结颁奖(5分钟) 五、 活动经费 糖果:3元 六、 附录 (一)竞猜规则 1、每组原始分为100分,各组最后所得分数为各组得分和扣分后的成绩之和。
2、比赛分两种题型: 必答题:共有八道灯谜 (1)每个组必须回答2道灯谜,只能由本组同学回答,其他组的同学不得帮忙回答; (2)每组作答之前,由组长在讲台先抽题,决定本组作答的题目; (3)必须等主持人念完题目才能开始作答,否则视为答错处理; (4)每个组的回答时间为10秒,回答正确得10分,弃权或回答错误不得分。
抢答题:一共有8首与月亮有关的歌曲,每首歌曲最多播放30秒。
(1)每组先选出一个代表作为举手代表,只有他(她)才有举手的权利,其他人不得举手,否则做答错处理; (2)每首歌曲在开始播放时即可开始作答,但每首歌曲的播放时间不会超过30秒; (3)此环节采取倒扣分的形式,答对一道题得10分,答错倒扣10分。
(二) 竞猜题目 1、灯谜 谜面 谜底 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月季 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花好月圆 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赏光 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 观光 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 当归 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 (成语一) 喜出望外 中秋月夜座谈会 (气象用语一) 明晚多云 清风拂面中秋夜 (成语) 发扬光大 2、月亮与歌曲的联姻 《十五的月亮》、《月是故乡明》、《月亮儿弯弯》、《月半湾》、《一壶好茶一壶月》、《花好月圆》、《二泉映月》、《彩云追月》、等乐曲。
(三)奖惩办法 得分最高一组为胜利组,每个组员奖励书签一张;得分最低一组要为全班同学表演一个节目(节目形式自定,可派代表表演,也可全组表演)。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夏去秋来,让我们伴随这些诗句,走进秋天。
现在,我宣布,“秋日诗语”活动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