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晨的个人资料
林依晨林依晨(Ariel Lin 1982年10月29日)台湾著名女演员、歌手。
她在2000年的时候参加 台北捷运报举办的“第一届捷运超美少女比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借此机会踏入娱乐圈。
其第一部荧幕处女作是《十八岁的约定》,成名作有《我的秘密花园》系列、《恶作剧之吻》系列、《爱情合约》等。
她不仅是台湾偶像剧的收视保证,而且还在08年的时候凭借《恶作剧2吻》这部剧成为“台湾金钟奖史上”最年轻得奖的女艺人,也是首位以偶像剧作品得到肯定的艺人,她所主演的《我的秘密花园II》首度打破台湾偶像剧续集收视不高的魔咒。
中文名: 林依晨 外文名: Ariel Lin、アリエル?リン、임의신 出生地: 台湾省宜兰县宜兰市 出生日期: 1982年10月29日 职业: 演员 歌手 毕业院校: 台湾政治大学 韩文系 经纪公司: 周子娱乐 代表作品: 《爱情合约》《东方茱丽叶》《恶作剧之吻》ⅠⅡ《天外飞仙》 主要成就: 台北捷运报第一届捷运美少女冠军 43届金钟奖 戏剧节目女主角奖 唱片公司: Avex(艾回) 目录 个人档案详细信息 学习经历 自我简介 兴趣爱好 关于生活 签约现状 个人履历 戏剧作品电影 电视剧 舞台剧 音乐作品个人单曲 个人专辑 MV拍摄 主持节目 广告代言 书籍作品 配音作品 入围获奖 个人语录 行程记录 贴吧相册 个人档案 详细信息 学习经历 自我简介 兴趣爱好 关于生活 签约现状 个人履历 戏剧作品 电影 电视剧 舞台剧 音乐作品 个人单曲 个人专辑 MV拍摄 主持节目 广告代言 书籍作品 配音作品 入围获奖个人语录行程记录贴吧相册 展开 编辑本段个人档案 详细信息 星座:天蝎座 生肖:狗 血型:A型 身高:160cm林依晨 写真(16张) 体重:42kg 祖籍:四川成都 近视:700(2004年时) 鞋号:23cm 语言:国语 闽南语 英语 韩语 绰号:依晨 依依 小妞 林小妞 晨小妞 11 一百零一层 粉丝名:晨迷 小草莓 经纪公司:周子娱乐 唱片公司:爱贝克思唱片 家中排行:长女(一个弟弟) 圈中好友:杨丞琳 六月 黄湘怡 郑元畅 胡歌 许玮伦 谢怡芬 杨千霈 曾少宗 施易男 汪东城 唐禹哲 吴尊 学习经历 幼儿园:新幼福幼稚园; 小学:台北县三重市碧华国小、台北县芦洲市鹭江国小; 初中:台北县芦州市三民国中; 高中:明伦高中; 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韩文系 依晨 自我简介 自我描述: 独立、乐观、执著、慢热、 矛盾、flexible、open-minded、爱恨分明、多愁善感、阴晴不定、 外表柔弱内在坚韧、身体里同时藏著小女孩与老人的灵魂 满意自己: 笑容、自信、人生观 我的宠物:糖糖 母 3岁:西施、马尔济斯犬混种、毛毛 母 2岁:迷你黑兔、阿毛 母 2岁:迷你白兔、黑轮 母 3岁:天竺鼠(黑头)、海伦 母 3岁:天竺鼠(白头)、龟龟 :乌龟 兴趣爱好 最欣赏的人:张曼玉 梁朝伟 李安 黄一山 喜欢的食物:妈妈、阿嬷煮的菜,有机蔬果,黑巧克力,综合甜汤,各国美食 喜欢的电影:魔戒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有意思的欧洲片、经典老片 喜欢的颜色:黑、白、灰、银、少量金 喜欢的动物:狗、兔、小猪、海獭、猫熊、小海豹、短尾胖鼠 喜欢的穿着:小性感、舒服但有型、有效拉长身形&显瘦的穿搭法 喜欢的花卉:玫瑰、茉莉、昙花、野姜花、纯白百合 喜欢的卡通:多啦A梦、宫崎骏系列 喜欢的水果:山竹、杨梅、葡萄、草莓 喜欢的读物:小说、生态百科类、地理历史类、老夫子 & 哆啦A梦漫画、十四只老鼠系列 KTV必点歌:我愿意(王菲)、爱(莫文蔚)、红豆(王菲)、听说爱情回来过(林忆莲)、暧昧(杨丞琳)、匿名的好友(杨丞琳)、雨爱(杨丞琳) 兴趣: 看电影、游泳、泡汤、品嚐美食、看书、念英文、居家布置、听音乐、唱歌、旅行、拍照、下厨、写日记、骑单车、逛家俱店、整理房间 收集品:各国各式卡片,高跟鞋(已有200双左右) 《星空之恋》依晨-睿家 座右铭:活在当下,心中的强烈信念必会成真,“我”就是源头 相信自己的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把握每个机会全力以赴 人生观: 乐观.积极.感恩 喜欢的异性类型:独立、专情、睿智、勇敢、坚韧、筑梦踏实、热情乐天开朗大男孩与优雅成熟大器男人的综合体 最讨厌:虚伪说谎的人、身不由已或无力回天的状况、浪费时间 座右铭:相信自己的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把握每个机会全力以赴 关于生活 印象最深刻的事:亲爱的金仓鼠 小狗的死亡、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脸出现在杂志和电视上 乐活方式:早睡早起、多吃有机、营养、完整的原始食物、骑单车漫游我热爱的这片台湾土地、力行环保 生活方式:早睡早起,吃有机食品,骑单车漫游我爱的这片台湾土地,力行环保 舒压方式:旅行、时常和所爱的人们互相拥抱、写日记、看小说、大步快走、听音乐、偶尔大哭、跳舞林依晨剧照(20张)、和家人好友们一起享受美食、点薰香精油边泡澡 & 按摩、找信任的人倾诉、整理房间 认为自己的个性:独立、乐观、执着、慢热、矛盾、爱恨分明、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她的目标 近期最想挑战的角色:狼童、精神分裂者、历史名人的一生 短程目标: 1.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健康轻瘦的体型定型; 2.交一个(对我来说)很棒的男朋友; 3.出演高质量的戏剧作品或尝试舞台剧表演 林依晨 中程目标: 1.持续演出质量俱佳的影、视作品 2.出国念几年书 3.找到我的灵魂伴侣 远程目标: 1.持续力行、推广环保、反战、拒烟……等观念 2.环游世界当义工去 对自己的期待:成为一名能带给很多人正面影响与快乐的表演艺术者。
对影迷说的话:谢谢你们的了解、接纳、支持与忠告。
除了继续努力让自己健康快乐幸福之外,我无以回报
签约现状 经纪公司: 周子娱乐 唱片公司: 爱贝克思 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可爱~ 1982年10月29日,林依晨出生在台湾省宜兰县一个普通家庭里。
童年父母分居,高中时正式离婚,从小由妈妈一人把她与弟弟带大。
懂事的她主动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报名参加选美比赛只为了帮弟弟买一台新电脑。
“由于薪资微薄又带着两个孩子,体弱多病的林妈妈常常只能靠信用卡应急。
长年下来利滚利,背上了上千万台币的债务,这样的家庭环境让依晨习惯了省钱节俭的生活。
”大多数阐述林依晨奋斗史的文章都会以此为开头,走悲情励志女主角路线。
然而在林依晨自己看来,生活远非如此痛苦,她的童年与其他女生一样。
看很多灰姑娘与王子的童话,迷恋巧克力和甜食。
时常与弟弟吵架,画日本漫画里大眼睛的美少女并在她们的裙子上缀满蝴蝶结和蕾丝。
父爱的缺失,这是她从小的伤。
但事业有成后,她选择原谅父亲,她说:不想留下遗憾,对于她来说,(父亲)没有什么不可原谅的。
有时候不原谅别人,就是不原谅自己。
林依晨报名参加美少女竞赛,夺下台北捷运报第一届捷运超美少女的第一名殊荣。
后来开始兼差当模特儿,被誉为“偶像剧一姐”的林依晨后来因为《十八岁的约定》走红,紧接着《我的秘密花园》、《七年级生》、《爱情合约》、《恶作剧之吻》等演出奠定了基础。
戏剧一再重播、拍摄续集
于2006年与2008年在内地上映的《天外飞仙》和《射雕英雄传》,使得依晨在内地的市场也越来越不容小视。
林依晨亦是典型的邻家女孩型女生。
而她在2009年5月加盟爱贝克斯唱片公司,在2009年7月10日推出首张国语专辑《幸福遇见》。
2009年11月13日起在香港出演林奕华舞台剧作品《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并开始生平第一次舞台剧巡演,已经完成香港、深圳、郑州、北京、上海、常州、温州场的演出,赢得了好评,完成偶像剧演员向舞台剧演员的华丽转身。
编辑本段戏剧作品 电影 注:影片按照拍摄时间为标准 2003年02月:《中国功夫少女组》饰 叶丽珠(女三号) 2003年09月:《飞跃情海》饰 林小英(女一号) 2003年12月:《若梦浮生》饰 林小英(客串) 2011年01月:《恋爱恐慌症》饰 若晴(女一号) 电视剧 注:影片按照拍摄时间为标准 2011年04月:《我可能不会爱你》饰 程又青(女一号)(正在拍摄中) 2008年10月:《我的亿万面包》(又名《我的爱情面包》)饰 曾善美(女一号) 2006年07月--2008年01月:《08版射雕英雄传》饰 黄蓉(女一号) (注:开机时间为06年07月,08月29日因胡歌出车祸,剧组被迫停机:07年胡歌复出,同年07月正式复拍,08年01月杀青)爱情合约_剧照海报写真书(12张) 2007年03月:《恶作剧2吻》(又名《甜蜜再恋》) 饰 袁湘琴(女一号) 2005年07月:《东方茱丽叶》饰 林濑穗(女一号) 2005年01月:《天外飞仙》饰 玉小七(七仙女)(女一号) 2004年08月:《恶作剧之吻》(又名《梦幻华尔兹》)饰 袁湘琴(女一号) 2004年03月;《爱情合约》饰 成晓风(女一号) 2003年10月:《我的秘密花园Ⅱ》饰 范小敏(女一号) 2003年06月:《七年级生》饰 吴雅莉(女二号) 2002年11月:《我的秘密花园》饰 范小敏(女一号) 2002年06月:《名扬四海》饰 小燕如(客串) 2002年07月:《紫色角落》饰 Stacy(客串) 2001年12月:《十八岁的约定》饰 夏晓彤(女一号) 恋爱恐慌症 天外飞仙 《恶作剧2吻》剧照(16张)舞台剧 2009年《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饰 安琪(女二号) 合作演员:王耀庆 何韵诗 林钰玲 彭浩秦 陈恭铭 吴天葳 编辑本段音乐作品 个人单曲 2004年《Cha Cha》(收录于《我的秘密花园2电视原声带》) 2004年《孤单北半球》(收录于《爱情合约电视原声带》) 2005年《归途》(收录于《外出电影原声带》) 2006年《非你莫属》(收录于《东方茱丽叶电视原声带》) 2007年《你》(吉他甜蜜版\\\/弦乐版)(收录于《恶作剧2吻电视原声带》) 2007年《天使的翅膀》(献给许玮伦的歌,与杨丞琳、贺军翔、郑元畅、许志玮、王心凌等合唱) 2007年《路尼亚战记》(路尼亚战记Online中文主题曲) 个人专辑 第一张个人专辑《幸福遇见》 发行时间:2009年7月10日 公司:爱贝克斯 改版:夏日幸福纪念盘 《幸福遇见》2版封面 专辑曲目 1.泪光雨 2.萤火虫 3.Come To Me 4.依靠 5.你的味道 6.接近无限的蓝 7.恶作剧 8.甜蜜花园 9.面包的滋味(电视剧《我的亿万面包》片尾曲,原先为单曲,后收录进该专辑) 10.爱 11.恶作剧(韩文版)(改版) 第二张个人专辑《美好的旅行》 发行时间:2010年8月21日 公司:AVEX 爱贝克斯 改版:美好旅程分享盘 专辑曲目 1.花一开就相爱吧 2.美好的旅行(国片首部宠物疗愈系电影<街角的小王子>主 美好的旅行 题曲) 3.纸玫瑰(个人亲身故事改编 林依晨动人创作词) 4.你有我 (2010年KOSÉ丰靡美姬CF主题曲) 5.百褶裙的夏天 6.谢谢你 7.忽然这一秒 8.谁捡到我的梦 9.天使经过身边 10.守护星(2010年感性游戏钜作【PRIUS守护之星 Online】主题曲,原先为单曲,后收录进该专辑) MV拍摄 歌曲MV 2001 五月天《相信》 2001 江美琪《寂寞飞行》 2001 周杰伦《双截棍》 2001 周渝民《Make a Wish》 2002 林忆莲《纸飞机》 2002 陶喆《Angel》 2002 动力火车《镇守爱情》 2003 Tension《She's having my baby》 2003 黄湘怡《愿打服输》(剪辑《功夫少女组》画面)《我的亿万面包》剧照(16张) 2004 我的秘密花园2原声带《Cha Cha》 2004 林依晨《孤单北半球》 2004 梁静茹《中间》(剪辑《爱情合约》画面) 2004 张信哲《白月光》(幕后的韩文口白配音) 2004 胡彦斌《Waiting for you》 2005 Jason * Lara《Say u love me》(剪辑《恶作剧之吻画面》画面) 2005 王蓝茵《恶作剧》 2005 五月天《乱世浮生》 2006 林依晨《非你莫属》 2006 罗志祥《好朋友》 2007年2月 《天使的翅膀》:发表于〈许玮伦2007光芒音乐演唱会〉中,由许玮伦的弟弟许志玮与好友林依晨、杨丞琳、贺军翔、郑元畅、王心凌、黄嘉千、霍建华 、陈宇凡、林韦君、施易男、范逸臣、杨谨华、品冠、小鬼、BEN等人合唱黄韵玲为许玮伦特别谱写的歌曲 2007 林依晨《路尼亚战记》(路尼亚战记游戏主题曲) 2009 林依晨《甜蜜花园》(首张专辑《幸福遇见》主打曲MV) 2009 林依晨《萤火虫》 ( 《幸福遇见》第2波主打 与SJ的东海,始源合拍) 2009 林依晨《come to me》(《幸福遇见》第3波主打 ) 2009 林依晨《依靠 》 2009 林依晨《接近无限的蓝》 2009 郑元畅《不死心》 2010 林依晨《花一开就相爱吧》第二张专辑《美好的旅行》主打曲MV 2010 林依晨《美好的旅行》第二张专辑《美好的旅行》主打曲MV 2010 林依晨《你有我》第二张专辑《美好的旅行》MV 2010 林依晨《守护星》第二张专辑《美好的旅行》MV 2010 林依晨《百褶裙的夏天》收录于《美好的旅行》 电视剧MV 2002 动力火车《彩虹》 (名扬四海主题曲) 2003 黄湘怡《愿打服输》(功夫少女组主题曲) 2004 群星 《CHA CHA》 (我的秘密花园2片头曲) 2004 张简 《单纯的脸孔》 (我的秘密花园2插曲) 2004 丸子 《Shinning》 (爱情合约插曲) 2006 花园精灵 《逆风》 (东方茱丽叶片头曲) 2006 S.H.E 《一眼万年》 (天外飞仙片头曲) 2006 TANK《千年泪》 (天外飞仙片尾曲) 2006 胡歌 《月光》 (天外飞仙插曲) 林依晨 2006 胡歌 《天亮以后》(天外飞仙插曲) 2008 黄文星 《亿万克拉的幸福》 (我的亿万面包片头曲) 2008 胡歌《乌云然》(剪辑《08射雕英雄传》画面) 2008 郑中基《英雄莫》(剪辑《08射雕英雄传》画面) 编辑本段主持节目 元气唱片行 (台湾TVBS-G台) AIUEO (台湾TVBS-G台) 东京流行物语 (台湾TVBS-G台) 编辑本段广告代言 2001 泛亚2U卡 2001 好自在卫生巾 2003 宠物王online 2003 曼秀雷敦护唇膏 2003 七七新贵派 2003 金饰“真爱密码”系列 2004 博士伦 ReNu 去蛋白全效保养液 2004 CHANEL(香奈儿)润泽保湿系列 2004 董氏基金会拒菸代言人 2004 top girl服饰 2005 Double A 影印纸代言 2005 HEME 保湿晚安冻膜 2006 台南国际糖果节代言 2006 台北国际电玩展新力娱乐(SCEH)电玩机 PS3 代言 2006 丽婴房春夏服装代言 2006 Top Girl服饰代言 2006 代言中华电信手机新功能 2006 代言HEME魔法系列 2006 南山人寿 (有相关BOLG) 守护之星 2006 御茶园 (台湾广告已播出) 2006 罗梵迪诺手表代言人 2006 HEME 净润白系列 2006 7-11便利店寻找Snoopy 2007 苏菲夜用卫生巾 2007《路尼亚战记》游戏 2008 Top Girl服饰代言 2008 咏仕服饰 2008 康师傅茉莉蜜茶饮料 2008 麦味登早餐 2008 黑松汽水 2008 苏菲代言(台湾地区) 2008 ASKA化妆保养品代言 2008 代言金甘蔗影展 2009 佑康国际--唯依茉莉茶味蛋筒 优酸乳广告代言 2009 黑松沙士Fun自然汽水 2009 苏菲超长夜用410卫生巾 2009 康师傅茉莉蜜茶饮料 2009 碧儿泉SKIN VIVO超进化肌因活肤系列 2009 Tiffany珠宝“Keys Collection”系列 2009 NOKIA 5530 2009 divinia系列产品 2009 喜盈盈食品代言 2009 LCA506活菌发酵乳 2009 台北好水代言 2010 伊利优酸乳&伊利果之优酸乳 2010 苏菲弹力贴身(台湾区) 2010 咏仕服饰 2010 佑康功夫豆冰激凌2010 代言佑康功夫豆冰激凌(5张) 2010 代言电玩《守护之星》 2010 KOSE雪肌精化妆品(台湾区) 2010 小丸子好学文具社 2010 代言第三届无名良品活动 2010 蓝色之恋彩妆系列 2010 网游 星空之恋 2010 优衣库(大中华区) 2010 KOSE丰穈美姬系列(台湾区) 2010 器官捐赠形象大使 2010 金钟奖代言 2010 喜盈盈高蛋高 2010 罗梵迪诺手表 2011 可口可乐 2011 高姿润之素 2011 佑康唯依冰激凌 2011 ZORA卓拉手机 2011 伊利果之优酸乳 2011 苏菲弹力贴身(台湾区) 2011 KOSE药用雪肌精化妆品(港台区) 2011 7-11关东煮 编辑本段书籍作品 《幸福遇见》写真书(18张) 2005年9月《林家女孩依晨的青春部落格》 林依晨第一本个人创作写真书,内容有关其大学四年(同时也是入行四年)学生艺人生涯的心路历程 2008年03月28日《林依晨的纽约贝果日记》 比官方部落格还丰富完整的纽约游学心情点滴,收录林依晨最难忘的梦想实现之旅
2010年8月12日《美好的旅行》 林依晨英伦旅游 异乡拍写真《美好的旅行》重新遇见林依晨,从心看见伦敦
这本书是依晨两年来在影视剧方面意外暂时“休兵”期间的所思所感。
编辑本段配音作品 迪士尼电影“金龟车贺比”中文版女主角配音 MV“白月光”(by 张信哲)韩语旁白 动画电影《忆世界大冒险》主角配音-小塔 编辑本段入围获奖 2003年 入围“第四十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作品《飞跃情海》)饰演林小英 2008年 获得“第四十三届金钟奖”戏剧节目女主角奖(作品《恶作剧2吻》)饰演袁湘琴 2009年 获得“摩登上海精彩在沃年度大赏”年度女艺人2010.6.26 金曲奖(8张) 获得“Yahoo!搜寻人气大奖2009”国际女演员 获得“Yahoo!搜寻人气大奖2009”亚洲区最具号召力女艺人 2010年 获得“雪碧音乐榜”最优秀新人奖(台湾地区) 获得“雪碧音乐榜”传媒推荐大奖(台湾地区) 获得“美国男性杂志Complex Magazine票选台湾10大性感女星”性感女星第四名 获得 2010星尚大典 星尚红毯先锋人物 2011年 获得“雪碧音乐榜”港台金曲奖(作品《花一开就相爱吧》) 获得“雪碧音乐榜”传媒推荐大奖(台湾地区)
中国民族传统节日 哪个比较好玩 奇特
关于端午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屈 中国的端午节最先是屈原出现之祀河神、乞求收成的节日。
因为在长江一带至今有“端午水”一说,也就是在端午节前后会有大暴雨导致的洪水。
古人认为洪水是河神发怒的结果,为防止端午大水把秧苗什么的冲走,举行的一列祭祀活动,希望河神高兴,五谷丰登。
加上这时候一般是农耕的犁田、插秧季节,经常要在水里泡着,喝黄酒能有效去除风湿,相传黄酒是神仙赐予的酒,慢慢的也就形成了这段时间喝黄酒的习惯。
这些并不是纪念屈原才形成的,也就是在屈原投江前中国就已经有了端午节这一说法,屈原投江更加让人们记住了这一天,也增加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庆祝方式。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
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当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
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
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
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
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
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的称号。
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策划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
是为了纪念古人屈原的。
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
端午节的来历、故事、风俗习惯 一、端午节的来历、故事有四种说法: 端午节的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
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
屈原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端午节的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
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
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随后便拔剑自刎。
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节的第三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水亡于江中,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
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浙江绍兴,墓前有曹娥碑,传此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端午节的第四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的。
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欢骑马、击剑,有当代花木兰、秦良玉的美誉。
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革命起义,不幸在开会时为清兵所捕,坚贞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五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秋瑾虽然是六月初五殉国的,但是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复哀其忠勇事迹,乃将其与爱国诗人屈原相提并论,合并举行纪念,也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这位女英雄、女诗人。
二、端午节的时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大中华地区及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三、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
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
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
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
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
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
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
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很高兴认识你,人还挺不错的哦是哪部电视剧里的男生自我介绍
端午节的资料、时间、风俗、习惯。
一、端午节的由来有四种说法: 端午节的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
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
屈原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端午节的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
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
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随后便拔剑自刎。
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节的第三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水亡于江中,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
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浙江绍兴,墓前有曹娥碑,传此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端午节的第四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的。
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欢骑马、击剑,有当代花木兰、秦良玉的美誉。
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革命起义,不幸在开会时为清兵所捕,坚贞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五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秋瑾虽然是六月初五殉国的,但是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复哀其忠勇事迹,乃将其与爱国诗人屈原相提并论,合并举行纪念,也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这位女英雄、女诗人。
二、端午节的时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大中华地区及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三、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
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
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
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
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
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
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
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