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感恩的主题班会主持词
扇枕温衾 东汉江夏安陆人黄香因幼年丧母,侍父极孝,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寒冷的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再让父亲休息。
长大后任魏郡太守,魏郡遭受水灾时,黄香倾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被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
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后成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
给学校送锦旗怎么写,看内容
今天第一,下一年还能吗
所以这个内容真不好写。
可以写“庭中桃李芳,十九中第一”之类。
但是的确太张扬。
班级诗歌朗诵开场白和结束语
中国自古就是诗歌的国度,中华民族自古就是诗性的民族。
而到现代却有人感慨:一个诗性的民族难道要迎来一个没有诗意的时代
我很心酸。
然而看到这么多同学参加这次诗歌班会,欣赏到这么多诗歌爱好者饱含深情,意气风发的激情朗诵,我已经知道答案。
中华诗歌真是博大精深,意蕴悠长,让我们陶醉其中,如痴如醉。
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诗歌盛宴终究要结束,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共品诗味,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和你们说bye bye!
关于孝心的小品
第一幕 (李小刚出场) 李:我叫李小刚,年龄一十三,别看我个不大,烦恼可真不少。
咳。
。
。
。
。
妈: 小刚,早上起来怎么又说评书去了,刷牙了没
洗脸了没
吃饭了没
给,你的臭鞋
李:行了,行了
闹心不闹心
我在家可受管制了,不让玩电脑,不让看电视,也不让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书。
咦(作惊讶状),我的足球杂志
我的游戏光盘呢
妈,妈,是不是你动了我的东西
妈:你还敢问我,你看看你一天不务正业,刚考完试你就臭美上了,看你考啥样。
李:成天的麽叽,烦不烦,都让你麽叽傻了。
(背起书包就要走) 妈:一说你就不耐烦,裤脚
领子
头发还没梳呢
咳
这孩子。
第二幕 (旁白)考试之后,开始发卷子。
李: 啊
66分
不会吧
毁了
这次玩完了
(垂头丧气的回家) (旁白)看到小刚的66分,妈妈决定好好和他谈谈。
妈: 小刚,你看你考的分数,又是个‘豆芽菜 ’
你到底是怎么搞的
你知不知道妈妈为了你费了多大的心思
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坏掉了
看你以后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你。
。
。
你。
。
。
真是气死我了, 早知道你这样,当初就不生你了。
李:哼
你以为我愿意做你的儿子,不要就不要,我就是去捡垃圾也不用你管
(哭着跑了) 第三幕 (旁白)小刚的成绩从此更差了,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恶化了,直到有一天。
。
。
小军:(坐在角落里哭泣) 李:小军,你怎么了,怎么哭了, 小军: 没有,没什么,是我妈妈病了,现在正在医院治疗呢,我想去看看妈妈,陪着妈妈,可是妈妈不让,怕耽误课程。
李:你妈妈怎么病了,什么病
小军:(大哭)还不是为了我,头两天天气冷,我妈让我多穿点,我没听,还和我妈顶了几句,扔下棉袄就跑到学校了,结果变天气风了,妈妈怕我冻着,给我送大衣来了,结果不小心被车创了 李:啊,是这样呀。
。
。
。
第四幕 (旁白):自从听到小军妈***事后,李小刚的心情很不好。
这让他想起了昨日与母亲的争吵还没有和解。
放学路上小刚一直在做思想斗争。
李:关键时刻还得出绝招——抛硬币。
正面就去道歉,花面就回家睡觉。
(抛去了花面)不行,还是三局两胜吧。
(抛了三次,只有一次正面。
)不行啊,还是五局三胜吧
(旁白):就这样小刚溜溜达达就回到家里,妈妈还没有下班,小刚找了张纸,思考该写些什么…… 李:写些什么了。
只写“对不起”三个字会不会太单调
版面不饱满,空白太多,要不在左下角画一盘苹果,在右上角画一束花
或者背景都是花,来个“百花争艳图”
一朵牡丹、一朵玫瑰、一朵桃花…… (旁白:然而王小明还没画完,已听到妈***开门声……) 李:糟糕,来不及“百花争艳图”了。
怎么办
怎么办
妈:小刚回来了,作业写没写呢
李:正准备写呢
妈,你今天工作累不累,妈,你先歇会,我给您捶捶背。
妈:(用怪异的眼神看着小刚,摸摸小刚的额头)你怎么了,发烧了 李:没有,妈,昨天早上是我不对,我不该那样和您说话,您千万别和我一般见识,千万别生气,我也知道您是为了我好,以后呀,我一定听您的话,一定好好学习。
妈:妈有你这句话就知足了,妈是有点唠叨,妈以后也改。
李:……妈妈,你真好
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妈:妈妈相信你 (旁白):从此,小刚进入了全班前五名,现在,他打心里爱他的妈妈
谈谈孝作文2000字左右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点一滴的汇集,是一丝一缕的关怀,是春风化雨的滋润,是冬日阳光的照耀,是心灵深处的呼唤,是岁月留痕的践行。
为了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和悔恨,不让自己的父母而为此伤心,那么就请你为自己的父母送上一句简单而又温馨祝福吧
其实孝无处不在,孝就在我们身边。
当然,说起来容易,要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它需要有坚强的精神支柱才能实现。
首先,是要牢固树立起孝道观念。
这种观念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
就拿前几天在《读者》上看到的一个名叫黄凤的女孩来说吧,自从我看完那篇关于她的文章后,我被她的那份孝心着实地感动了,那一刻,我哭得“稀里哗啦”。
在黄凤六岁时,她爸爸在打工时意外摔成高位截瘫。
几个月后,妈妈离婚改嫁他人,从那以后没再支援家里一分一毫。
奶奶眼患疾病视力模糊,黄凤不得不独自担起照顾爸爸和奶奶的重担。
踩着小板凳在灶台炒菜、煮饭、下面条,摸索着给爸爸喂饭、擦拭、换洗、按摩、翻身,跟奶奶和邻居学着打理菜园、种菜、腌菜
在黄凤11岁时,她更是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那是2008年的3月9日,黄凤在邻居的帮助下搭上了去上海的顺风车,随行的还有躺在铁板车上不能动弹的爸爸和时年已七十二岁并患有眼疾的奶奶。
祖孙三代准备开始过边乞讨边求医的生活
我被这样一个本应在校园里读书而小小年龄却肩负起家庭重担的女孩深深的打动了。
想想我们现在的小学生,身为同龄人,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只是因为自己一个人能独立上下学、独立完成一点生活琐事而沾沾自喜,却不知道,在华夏版图的另一个角落,有一个农村女孩比你们早8年就会了这些你们到现在可能还不会的家务。
读完这篇文章,我越发的想了解这个女孩。
于是我打开电脑,在电脑上输入了“黄凤”这个名字。
立刻,成千上万条有关她的词条跳了出来。
我试着打开了一个词条,那是一段视频,是黄凤在上一个电视节目。
在那段视频中,我看到了黄凤,她长得很清秀,可以说是漂亮。
但是,这种漂亮中又含着淡淡的哀伤。
她说话时有一种与她的年龄极其不符的成熟感,也许是小时候经历了太多生活中的磨难吧
在看这段视频中,我又哭了,那时黄凤在讲述她妈妈离开她和爸爸时的场面,她说:“她(妈妈)离开的时候,我去追过她,追了好久,在后面不停的喊‘妈妈不要走,妈妈别走’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后来我跑累了,又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我就趴在地上,一直冲她哭,一直冲她喊,可她还是头也不回的走了
”主持人问她:“那你恨你妈妈吗
”黄凤回答道:“一开始恨过,恨她离开了我和爸爸还有奶奶,但后来就不恨了,因为她毕竟是我的妈妈,她应该也有苦衷吧。
”我被黄凤那种感恩,博爱的品质打动了。
而她随之而来的那句话让我对她又有了一个新的印象,她说,我不会离开爸爸
“我不会离开爸爸
”一句朴实却铿锵的话,区区七个字却表达了她对爸爸的爱的责任
其次,是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不能强调工作忙而冷落老人。
前不久听同事说邻庄一位八旬老太独居多年,向法院起诉,讨要精神赡养。
其儿子因忙事业,经常不见人影。
但法院在调查中发现,各方面都证实其儿子对老母照顾有加。
对此,老太太解释说,儿子是对我好,我就是想看看他,想天天看到他。
经法院调解,要求其儿子要常听听老母唠叨,尽到精神赡养的义务。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做子女的天天陪在父母身边,现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特别是年轻人,为了创一番事业,经常在外面辛苦奔波。
但不论如何忙碌,隔十天半个月,挤点时间看看父母,听听父母的唠叨,总是可以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孝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多的是要在精神和情感上的关怀。
老年人需要心灵的关爱,老人的一生阅历,有丰富的生活和社会经验,多是忆旧寄怀。
故此,为人儿女的应该尽量多抽点时间去陪同老人聊天,以慰藉其心灵上的孤独和寂寞。
我不禁发问:何为孝
其实孝,就是在父母口渴时,递上一杯清香的绿茶;在父母疲惫时,帮他们放松放松;在父母饥饿时,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年少轻狂的我们,只要听父母的话,不把他们的教诲看作唠叨,不让他们受伤,就是给父母最好的孝。
孟子说过,“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太平了。
” 因为每个生命都是一个过程的轮回,人都会苍老的,都会有年老体衰步履蹒跚的时候,回报父母曾经的付出,感恩父母一生的至爱,让他们安享一个幸福的晚年,是每一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性应有的光茫。
孝道是有心灵感应的,具有强烈的辐射作用,更有行为的示范效应,它可以影响一个人品格的形成,决定着一个人价值的取向。
我曾经看过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个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他儿子和儿媳妇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
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
第二个故事讲:一个男人很讨厌他的父亲,让他的父亲带着一条毛毯出去“闯闯”。
这时他不会说话的儿子居然说:“父亲,你不必给爷爷一条毛毯,给他半条就行了。
剩下的半条请你好好收藏起来,等我长大后可以把它给你们,让你们到外面“闯闯”。
孩子的父母认识到错误,赶紧留住了老父亲。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所以父母在做各种事情时都请考虑一下:“我这么做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另外还可看出,父母是必须受到尊重的。
对父母尽孝,就是给子女树立榜样,就是为自己晚年的生活铺展一个广阔的舞台。
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薪火相传的美德就是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中得以延续得以流传得以弘扬…… 我认为孝,其实就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上,体现在家庭的和谐中,体现在社会的关爱中,体现在生命的品格中,体现在岁月的检验中,体现在人性的良知中…… 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老年生活应有的幸福景象。
作为子女作为晚辈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情,为他们创造更加舒心的生活环境,让孝道的光茫永远温暖着每一个老年人的心灵…… 同学们,好好孝顺父母吧,不要等到以后再怪自己年少无知;叔叔阿姨们,努力孝顺父母吧,因为你们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孝”不用大家做得轰轰烈烈,只要大家从日常小事中做起。
相信我,如果你孝顺父母,那么你一定能笑口常开,因为,“孝”=“笑”
亲爱的朋友们,世界需要更多的孝心,更多的关怀,行动起来吧
孝敬长辈,从现在做起……其实,孝,就在我们身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