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主持词 > 仲夏音乐会主持词

仲夏音乐会主持词

时间:2017-04-27 04:02

门德尔松的生平

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德文: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通称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德国犹太裔作曲家,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富裕家庭,逝于莱比锡。

门德尔松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为浪漫主义作曲家描绘神话仙境提供了先例。

他独创了“无言歌”的钢琴曲体裁,对于标题音乐和钢琴艺术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启示价值。

他的审美趣味和创作天才都深刻的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

  )《b小调无词歌》  无词歌,也叫无言歌,是一种宛如歌曲的钢琴小曲,其中包含一个歌曲性质的旋律和相应的伴奏部分,无词歌为门德尔松首创,它没有歌词,但门德尔松认为他的无词歌所表过的思想内容,比歌词要明确,他曾在一封信中写到:“如果你问我,当我写作无词歌时有什么想法,我说:就象无词所表现的那样,虽然写作革几首无词歌时,在我心中有明确的词句,我还是不想把他告诉任何人,因为文字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只有无词歌对每个人说出同样的话,鸣起同样的感觉。

”  门德尔松常常把无词歌当成信件寄给家人,来代替文字,有一次他把《b小调无词歌》的初稿寄给姐姐方尼说:“当我收到你的一半怀念,一半愉快的来信时,我的心情是这样的。

”——音乐通过奔放的旋律和活跃的节奏,表现出一种兴奋和激动的情绪。

  音乐有二部分组成,按一、二、一、二、一的次序交替组成,最后一段从小调转到大调,表现出得到安慰而明朗的心情。

西方国家的节日习俗与简介

1.新年(New Year's Day): 一月一日美国人过新年,但最热闹的是除夕晚上。

是夜,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忏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

午夜十二点整,全国教堂钟声齐呜,乐队高奏有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平安\\\/ Auld Lang Syne)。

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一起,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互相亲吻。

人们就这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虽然元旦并不是最热闹的一天,但仍有不少州举行极富地方色彩的庆祝活动。

纽约市除夕夜,万人挤在时代广场看「大苹果」缓缓从空落下,也是极有名的庆祝活动。

2.情人节(St. Valentine's Day): 二月十四日,是情侣们交换礼物,表示爱意的欢乐节日。

3.圣派克节(St. Patrick's Day): 三月十七日,纪念爱尔兰(Ireland)守护神圣派克。

美国的圣派克节这一天,人们通常要举行游行,教堂活动和公共晚宴。

4.复活节(Easter):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一个宗教节日。

每年春分过去,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就是复活节。

如果月圆那天正好是星期日,复活节将延迟一周举行。

彩蛋和兔子是复活节的象徵。

复活节的传统食品主要有羊肉和火腿。

5.阵亡将士纪念日(Memorial Day): 阵亡将士纪念日是美国大多数州都要纪念的节日,许多州将它订在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在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一天祭奠所有战争的死难者,后来在民间又逐渐发展为一般家庭祭奠逝去的亲人,今天已成为一个普遍的扫墓日。

6.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独立日即美国的国庆节,日期为七月四日,以纪念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每逢这一天,全美大大小小的教堂钟声齐呜,首先敲响的是费城自由钟 (Liberty Bell),各地居民自发地进行庆祝游行,各种彩车、模型车、杂技和小孩玩具车同欢乐的人群一起排成浩浩荡荡的队伍。

7.劳动节(Labor Day): 劳动节是美国全国性节日,为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放假一天,以示对劳工的尊重,通常各地会有游行活动。

8.万圣节(Halloween): 万圣节(All Saints' Day)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十月卅一日。

万圣节前夜,孩子们装扮成妖魔鬼怪,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高声喊着:「Trick or Treat」,不给糖果的邻居就会遭到小孩的恶作剧,学校通常也有庆祝万圣节的化妆晚会。

9.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

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

人们还要按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

火鸡是家人团聚吃感恩节大餐的传统主菜。

除此之外,还有红莓子果酱、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饼及各种蔬菜和水果等。

10.圣诞节(Christmas): 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纪念耶稣诞辰,是美国最大最热闹的节日。

圣诞节的庆祝活动是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夜间开始,半夜时分达到最高潮。

这一夜就被称为圣诞夜。

有的聚在酒馆、舞厅、俱乐部中盛情欢乐;有的全家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共叙天伦之乐;虔诚的信徒们则在灯火通明的教堂里,参加纪念耶稣诞生的午夜礼拜。

这是个一年一度大家交换礼物、卡片、叙旧问好的时节。

到处可见装饰的琳琅满目的圣诞树,商店里挤满了买礼物的人潮,全国沉浸在一片温馨喜气的气氛中。

西方古典音乐家

您好呀,也只能列一些著名的音乐家  帕格尼尼(Paganini Niccolo 1782-1840)是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史上最杰出的演奏家之一。

他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贫穷家庭中,五岁学习曼陀林,两年后改学小提琴。

九岁首次登台演奏自已的作品,还会演奏吉他和中提琴。

十三岁开始公开演出。

他曾从师于努拉。

洛卡泰里于1733年编著的教材对帕格尼尼日后的创作影响极深。

1828年他开始了维也纳、德国、巴黎和英国等地的旅行演奏。

1834年由于身体健康原因停止了演奏。

他的小提琴演奏技艺精湛,令不少音乐家、作曲家与乐评家为之而疯狂。

所作的二十四首随想曲是他演奏技艺的荟萃。

他的作品还有六部小提琴协奏曲、室内乐及其他小提琴曲等。

  巴赫(Bach Johnnsebastian 1685-1750)德国人。

1685年生于埃森纳赫,自幼随父学小提琴。

十岁时父母去世后,随兄一起生活,并开始学习键盘乐器和管风琴。

1700年在吕内堡的圣密歇尔教堂唱诗班任歌手,并从师于伯姆拿。

1703-1708年在阿恩斯塔德、廖尔豪逊任教堂管风琴师。

1708年在魏玛,任宫廷管风琴师,1714年升为乐长。

1723年到莱比锡,任圣多马斯教堂管风琴师和宫廷乐长。

1749年双盲失明,且身体明显衰退。

1750年7月28日在莱比锡因中风去世。

他的作品极为丰富,除歌剧未涉及外,有各种体裁的作品。

他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西洋音乐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

  巴赫生前默默无闻,发表作品极少。

去世五十多年后,经门德尔松竭力推崇,开始受后人重视。

  肖邦(Chopin Frederic Francois 1810-1849)是波兰的作曲家、钢琴家。

他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

幼年受波兰民间音乐熏陶,七岁开始学习钢琴,并创作了,八岁登台演出,十二岁学习和声对位并开始创作。

1826年入华沙音乐学院,1829年离校成为知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30年赴奥、捷、德等国演出。

波兰起义失败后定居巴黎,潜心创作。

并与浪漫派音乐家李斯特、柏辽兹等等杰出音乐家有交往,常在贵族沙龙中演奏。

肖邦的音乐创作植根于波兰民间音乐,富爱国主义精神,善于写作奔放的旋律与灵活多变的和声。

作品以钢琴曲为主不用标题,常以圆舞曲、夜曲、波洛涅兹、玛祖卡等旧体裁抒发其富于诗意的音乐构思。

  门德尔松(Felix Mendessohn 1809-1847)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作曲家之一。

1809出生于汉堡, 父亲是一位大银行家,母亲是有广博修养且具音乐才能的贤妻良母。

  他十岁时就发表了许多作品。

17岁时既完成了,21岁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

他曾在1829年指挥了巴赫的,这次著名的音乐会令听者在巴赫死后第一次听到此曲。

为此,这首尘封达百年之久的神剧杰作,终于能重新得到世人的重视,同时更激发了19世纪早期重新发掘巴赫音乐的热潮,为这位音乐之父的作品得以从见天日作出了最重要贡献。

同年,他以钢琴演奏家兼指挥的身份,在欧洲各地展开旅行演奏,所到之处听众无不为之风靡。

1831-1832年滞旅意大利,1833年任柏林歌唱协会指挥,同年在杜塞道夫举办低地莱茵音乐节,从此三年间以指挥身份游走与该市的教会、歌剧院及合唱团。

1835年-1847年,门德尔松拥有了众多的头衔: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首席指挥,普鲁士宫廷的“音乐总指挥”,莱比锡“格万特豪森音乐厅”指挥,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等。

期间1843年与舒曼等人成立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并出任院长。

由于积劳过度,于1847年因脑溢血病逝莱比锡,享年仅38岁。

  以神童著称的门德尔松,在短暂忙碌的演奏生涯中创作了大量各种题材的音乐作品。

作曲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曲曲旋律优美,洋溢着浪漫唯美的气息。

此外他还独创了“无词歌”的钢琴曲体裁,共八册48首,其形象生动多变,是最早标题音乐的代表。

对19世纪德国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舒曼(Schumann 1810-1856) 德国著名的音乐家。

1810年出生在茨维考的一个有较高文学修养的家庭,自幼便开始展现音乐、诗歌、戏剧等多方面的才华。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舒曼幼年时对文学的喜爱并不亚于音乐,也因此培养出丰富的感情与过人的想象力,从6岁开始学习音乐,到9岁时已能写作歌剧及作曲。

他孜孜不倦地学音乐,把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音乐的学习和研究当中。

  1830年当他欣赏过帕格尼尼在法兰克福的演奏会后受到启发。

当年毕业后转功音乐,正式开始了音乐家生涯。

舒曼本想做一个出色的钢琴家,但却因急于求成,训练方式错误导致手指受伤,后改学作曲并兼写音乐评论。

1840年与著名钢琴家、恩师的爱女克拉拉相遇并结婚,他们的结合可称为19世纪乐坛最动人的爱情故事之一。

随之舒曼的创作也进入了鼎盛时期,如:、、等等。

1854年因患严重的精神衰竭而处于精神分裂边缘,并曾企图自杀,最后被送进了精神疗养院中休养,就此结束了作曲生涯。

  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代表人物之一,生性热情敏感,富有民主主义思想。

1834年创办的在其主持下,成为德国最具权威的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到正面的意义与重要的作用。

   舒伯特(Schudert Frant Peter 1797-1828)奥地利人,1797年生于维也纳,在一个拮据的家庭中成长。

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也是他的音乐启蒙老师。

他幼年随兄长及父亲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后来在一个教会唱诗班担任童高音,并开始正式学习学习。

1808年十一岁时考入维也纳帝国及皇家学校,以后加入维也纳宫廷礼拜堂合唱团,并完成了。

1812年与当时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萨里埃利学习。

1814年10月19日,舒伯特第一次为歌德的诗谱曲,据说是这首歌曲导致德国艺术歌曲的诞生,此说虽不精确,却有一定道理。

1818年被邀请到匈牙利担任艾斯特哈萨公爵府中(海顿曾与此担任宫廷乐长,直到1790年乐团解散为止)任其女儿的音乐老师,廉取固定收入。

在1821年出版他的《魔王》一曲时,己经谱写了将近七百首乐曲。

1823年,疾病开始折磨舒伯特,住院期间,他写了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姑娘》中的一些歌曲。

1828年舒伯特溘然长逝,时年31岁。

   海顿(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

1732年生于罗劳,家境贫寒,其父曾做过修车匠、教堂杂役、管风琴师和男高音歌手。

海顿从小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

后入维也纳圣斯蒂芬教堂唱诗班,勤奋学习音乐并学习作曲。

十六岁因倒嗓,被唱诗班革职,无处栖身,借友人一陋室教徒为生。

后成为音乐教师波儿波拉的助手。

1759年任摩尔辛伯爵的音乐领班。

1761年长期在匈牙利王子埃斯特哈门下服役,在艰苦的环境下创作了大量作品。

1781年与莫扎特相识,情义至深。

他曾两次访问伦敦,并创作了著名的《伦敦交响曲》(此曲是他一生最优秀的作品)。

1798年与1801年又分别写成《创世纪》与《四季》。

此后他的身体开始每况愈下。

1809年5月13日在维也纳去世。

  海顿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

他的音乐旋律丰富,经常流露出纯朴开朗的民间气息。

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柏辽兹(Hector Berlioz 1803-1869)法国杰出的作曲家。

180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一个小镇的医生家庭里。

自幼酷爱音乐,但家庭都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医生,在经过短暂学医后,最终以与家庭脱离关系为代价选择了音乐道路。

  1826年柏辽兹入读巴黎音乐院。

他年轻时是个富于小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作家,曾写过《希腊革命》大合唱。

法国七月革命时,也曾走上巴黎街头高唱《马赛曲》。

后又把该曲改编为大型管弦乐队与二重合唱的乐曲。

歌德、贝多芬和莎士比亚等人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使他在1830年创作的清唱剧《沙丹纳普之死》一举赢得罗马大奖。

同年,自传式的《幻想交响曲》首演,令他成了当代最具革命性的作曲家。

  柏辽兹是法国浪漫乐派重要代表人物,他除了以铜管乐器的扩充,为管弦乐的表现打开崭新的空间外,还以新颖、明澈的配器效果和戏剧化的处理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并以独创的固定乐思曲法,开创了标题音乐的作曲,李斯特的交响诗和瓦格纳的歌剧,无不深受其影响。

尽管如此,柏辽兹生前在法国国内并未受到重视,反而在国外,特别是德国备受尊荣。

柏辽兹的名字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相提并论,堪称法国浪漫主义三杰。

1869年柏辽兹在巴黎去世。

  莫扎特(Mozart Wolfgang Amadeus 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生于萨尔兹堡,他的父亲李奥普特是宫廷乐师。

他3岁弹琴,5岁作曲,是一位在音乐上非常早熟的天才,并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

他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音乐,他的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五岁时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

1762-1763年间他与姐姐就在慕尼黑、维也纳、法兰克福、布鲁赛尔、巴黎和伦敦等地演出,并发表生平最初的作品集。

1764年前往伦敦随同阿贝尔和J.C.巴赫学习作曲。

68年在维也纳演出首部歌剧《巴斯丁与巴丝蒂娜》。

莫扎特长时间的演出、旅行、创作所到之处都传出赞誉之声。

在旅途中,莫扎特更结识了多个对他甚有影响的人物与重要音乐家。

使他的创作更广泛,更完美。

在他人生最后的也是最为贫困的9年中,他令人难以置信的创作出大量的杰作。

如:歌剧《唐璜》、《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等。

  比才(Bizet Georges 1838-1875)法国作曲家。

生于巴黎。

十岁进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阿列维等人学作曲。

十九岁获罗马大奖后,在罗马学习三年,立志写作歌剧。

1863年发表歌剧《采珠者》,1872年为戏剧《阿莱城姑娘》配乐,演出未获成功,而其配乐则以交响曲形式流传后世。

最后一部歌剧《卡门》正在巴黎上演之际,他却在不得志中抑郁而死。

  比才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他是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

1833年5月7日生于汉堡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

早年曾师从戈赛尔、马克森学习钢琴。

一生交友甚广,并特别得到舒曼夫妇及阿希姆赏识与支持。

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

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

他的交响乐作品既有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又有其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

他重视奥地利民歌,曾作有九十余首改编曲。

形式繁多的重奏曲作品提高了室内乐的地位。

此外还作有二百余首歌曲、一批钢琴小品与主题变奏曲、协奏曲。

  1862年勃拉姆斯定居维也纳,潜心创作了多部巨作。

1897年作为最后一位古典作曲大师的勃拉姆斯在维也纳去世。

  勃拉姆斯的作品主要表现了日耳曼民族严肃质朴的气质和维也纳的甜蜜韵味。

  德彪西(debussy 1862-1918)杰出的法国作曲家。

1862年生于圣热曼昂莱,自幼学钢琴,十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其后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他常运用全音音阶、东方五声音阶及平行五度;自由使用不协和和弦;不作一般的主题发展;配器上突出个别乐器的音色。

这些技法,曾遭多人反对,后被公认为继浪漫派之后的一大乐派。

《牧神午后》是作者第一部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

1918年德彪西因患癌症在巴黎去世。

  德彪西的作品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圣-桑(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法国作曲家。

五岁起开始作曲,十一岁即以钢琴家姿态登台演出,十三岁进巴黎音乐学院学管风琴和作曲,后在教堂任管风琴手,其中有四年在尼德梅耶尔音乐学校教钢琴。

   1877年他辞去教堂的职务,埋头作曲。

他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积极从事音乐活动,又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到各国演出。

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几乎涉及每个音乐领域。

作品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通俗易懂。

但某些作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彩效果,质量不匀。

其代表作有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骷髅之舞》、《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等。

  亨德尔(Handel Georg Frderic 1685-1759)德国‘巴洛克时期’作曲家。

父为理发师兼外科医生,宫廷侍从。

亨德尔七岁从师学习双簧管、古钢琴、管风琴和对位法。

十二岁成为助理管风琴师,并写成双簧管奏鸣曲等。

1702年入哈雷大学学法律,一年后离校去汉堡,任凯塞歌剧院小提琴师,同时从事歌剧创作。

1706年去意大利接触那不勒斯乐派歌剧及科莱里、斯卡拉蒂的器乐创作。

1710年回国任汉诺威宫廷乐长。

1712年去英国演出歌剧。

取得英国宫廷作曲家的职位,随之定居英国,并领导歌剧院的工作。

1727年加入英国籍。

1741年转入清唱剧写作,创作了著名的《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扫罗》等。

这些作品都因其符合当时英国民族主义爱国思想,而受欢迎。

  亨德尔由于勤奋地创作和操劳,晚年患眼病,1753年双目失明。

1759年4月6日《弥赛亚》演出时,担任管风琴演奏。

但八天后与世长辞。

他一生有歌剧四十六部,清唱剧三十二部,康塔塔一百部,以及大量声乐曲、器乐曲等。

  奥芬巴赫(Offendach 1819-1880)法国作曲家,古典轻歌剧创始人之一。

原籍德国,父为科隆犹太教堂乐师。

幼时随家迁巴黎。

188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同时在巴黎歌剧院任大提琴师。

1849年任法兰西剧院指挥。

1853年开始写作轻歌剧。

1855-1861年任巴黎人滑稽剧院经理。

1873-1875年经营快活剧院。

一生共写歌剧九十六部。

他的轻歌剧情节有趣,大胆采用当时各种歌曲、舞曲、小夜曲与进行曲形式,音乐通俗易懂,至今流传不衰。

  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生于匈牙利雷定。

在音乐上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的体裁,作品有《塔索》、《匈牙利》、《前奏曲》、《玛捷帕》、《普罗米修斯》等十三部。

受帕格尼尼的影响,作有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高级练习曲,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大大开拓了钢琴音乐表现力。

1875年创建布达佩斯音乐学院,亲任院长。

  马斯内(Massenet 1842-1912)法国作曲家。

1842年5月12日生于卢瓦尔省经营制铁业的家庭。

像所有伟大的音乐家一样,从小就显露音乐才赋。

9岁时便被送进巴黎音乐学院。

老师中有著名的作曲家托玛等人;在学期间,他多次获奖,1863年毕业时,以一首大合唱获得罗马大奖,从1873年起,马斯奈的戏剧音乐作品,如《巴赞的唐恺撒》和《艾林尼》、神剧《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夏娃》等,赢得了公众的承认。

在70年代和80年代,他的创作达到了最辉煌和最有成果的时期,写出了包括长期流行不衰的《曼侬》(1884年)和《维特》(1886年)在内的几十部歌剧。

  他一生中的最后二十五年,不但没有扩大自己的艺术思想视野,在戏剧效果和表现手法方面也依然如旧,因此他的大部分歌剧虽然轰动一时,过后大都被遗忘。

即使如此,他后期创作中的歌剧《泰伊思》(1894年) 、《莎芙》(1897年)和《唐吉诃德》(1910年),仍然有很大影响。

  西贝柳斯(Sibelius,Jean 1868-1957)芬兰人,父为军医。

九岁起学钢琴。

十四岁学小提琴,并自学作曲。

后参加业余室内乐团。

1885年进赫尔辛基大学法律系,不久转入音乐学院。

1889年上演所作弦乐四重奏,颇或好评。

后又以公费赴柏林、维也纳深造。

  1892年回国,致力于创作,常以芬兰民间文艺为题材。

1893年执教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

1900年所作《芬兰颂》上演,大大激起了芬兰人的爱国思想。

1904年定居赫尔辛基附近的耶尔文佩。

1914年访问美国,接受耶鲁大学音乐博士学位。

回国后过着隐居生活,但仍从事创作。

1929年起停止创作。

他是十九世纪民族派浪漫主义音乐最后的代表人物,为芬兰音乐开拓了一个新的时代。

  他的作品有戏剧配乐、交响曲、交响诗、合唱曲、歌曲等。

  福莱(Faure 1845--1924)法国人,父为教育行政官。

幼年被送到巴黎学音乐。

1861年师事圣-桑。

1866年任圣-桑韦尔教堂管风琴师。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参加了义勇军。

1877年任马德伦教堂管风琴师,1896年任巴黎音乐学院作曲教授。

其音乐教学成绩斐然,拉威尔、艾奈斯库等人皆出其门下。

1905年继杜布瓦(Dubois,1837-1924)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

  1920年因耳聋及健康不佳而辞职。

所作钢琴曲、歌曲与室内乐甚多,是法国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

《安魂曲》是其代表作。

  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

  他1864年出生在德国的慕尼黑,其父是著名的圆号手。

4岁起学习钢琴,6岁开始作曲,8岁学小提琴。

1875年他随迈尔学习作曲理论,毕业于慕尼黑大学。

1880年创作了最早的《第一交响曲》(未发表),1882年为管乐而作的《小夜曲》引起彪罗注意,1885年继彪罗任迈宁根乐队指挥。

1886年任慕尼黑宫廷剧院指挥。

1889年任魏玛乐团指挥。

1894年任柏林爱乐乐团指挥。

1898年任柏林歌剧院总监。

1919年任维野纳歌剧院总监。

因一度任纳粹政府国家音乐局总监,第二次大战后曾受审于慕尼黑特别法庭。

1949年,在到处隆重庆祝他85岁生日后不久,于加米勒-帕滕斯兴去世,享年85岁。

  创作上初期受勃拉姆斯影响较深,后倾向李斯特与瓦格纳。

其交响诗与歌剧对现代音乐影响较大。

他的成名作是《唐璜》,较著名的作品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生涯》等等。

  马勒(Mahler 1860-1911)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

1860年出生波希米亚卡利什特在6岁时起学习钢琴,1870年举行首次钢琴独奏会。

1875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师从爱博斯坦学钢琴、福克斯学和声、弗朗茨·克伦学作曲,是布鲁克的追随者。

音乐学院毕业后,开始指挥生涯,1885年任维也纳歌剧院指挥,1888年任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音乐总监。

1897-1907年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

1907年任纽约大都会剧院首席指挥,兼任纽约爱乐乐团指挥。

曾经有评价说:“古斯塔夫·马勒无疑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交响乐作曲家之一。

”  马勒出身贫寒,在童年时就因波希米亚和犹太人双重血统而被受欺凌幸而其父发现了他的音乐才华,送他走上了音乐的道路。

  马勒是一个充满忧郁而又极端浪漫的作曲家,他是一个连接浪漫主义顶峰和现代主义的作曲家,马勒的音乐常常交织着一种浪漫温馨的抒情和无法挣脱的对人类生存痛苦的感叹,最终化为一种灵魂的呻吟。

  马勒的创作的黄金期基本是从1896-1907年的10年间。

在这期间他创作了第三到第八交响曲和声乐套曲《亡儿之歌》。

1911年5月8日他因心脏病去世,年仅51岁。

去世后仍有三布作品为发表它们是:《大地之歌》、第九和第十交响曲。

  曾有报道说,马勒的过早辞世与他的妻子阿尔玛有很大的关系。

1910年阿尔玛与著名的“包豪斯”设计院的创建人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相遇,两人一见钟情,这使马勒受到了重大打击,可以说直接促成了一年后这位伟大作曲家的辞世。

  德沃夏克(Dvorak,1841-1904)捷克(波西米亚)作曲家。

  德沃夏克16岁(1857年)进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布拉格国民剧院乐队梅斯塔那手下任中提琴手。

1873年始有作品问世引起音乐界的注意。

后离开剧院,专业从事创作与受徒。

曾任布拉格音乐学院作曲教授。

德沃夏克对各种音乐形式都有涉猎,但基本上还是一个民族乐派的作曲家,1885年到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的院长,在美国3年使他创作了代表最高艺术的水平的《第九交响乐》、《大提琴协奏曲》、《第十二美国四重奏》和《10首圣经歌曲》  威尔第(Verdi 1813-1901)意大利作曲家。

客站老板之子,幼随乡村风琴师学习音乐。

后受人资助投考米兰音乐学院,未被录取。

后随拉维纳学作曲。

1836年创作的第一部歌剧是《罗彻斯特》,后被斯卡拉歌剧院老板梅雷利赏识,于1839年在斯卡拉剧院上演。

1842年以歌剧《纳布特》轰动乐坛。

他是意大利杰出歌剧作家,有29部作品传世。

大家熟知的《麦克白》、《奥赛罗》、《茶花女》、《阿依达》等作品都出自他手。

  拉威尔(Ravel,Maurice1875-1937)法国作曲家。

父为机械师,祖籍瑞士;母为西班牙人。

拉威尔七岁开始学习钢琴。

十二岁学和声。

1889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贝里奥学钢琴、弗雷学作曲。

1901年获罗马次奖。

以后四次竞争首奖失败,酿成“评奖不公”事件(1905年),评委会主席巴黎音乐学院院长杜瓦尔引咎辞职,由福莱接任。

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在巴黎过半隐居生活,专事创作。

其早期作品接近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主要作品有芭蕾舞剧《达菲尼与克罗埃》,管弦乐曲《西班牙狂想曲》、《圆舞曲》、《G大调钢琴协奏曲》,钢琴曲《水之游戏》、《鹅妈妈组曲》、《镜》等。

从2000年到2010年全年最流行的歌曲曲目(港台地区)是什么

F.T. Island\\\/FTIsland\\\/FT Island(朝鲜语:에프티 아일랜드),全称“Five Treasure Island”,简称“FTI”,韩国的流行摇滚乐队。

队名意为“五个宝藏的岛”,借指乐队的五个成员─李弘基(主唱)、崔钟勋(主音吉他手、钢琴)、宋承炫(节奏吉他手、和声)、李在真(贝斯手、和声)、崔珉焕(鼓手)。

吴源斌曾担任节奏吉他手一职,2009年1月,吴源斌退出,随后新成员宋承炫加入。

韩国出道时间:2007-06-07   日本出道时间:2010-05-19   官方应援物:印有ftisland小黄旗    官方应援物准确名称:Pentastick   中国粉丝爱称:五宝 (‘五个珍贵的岛’的简称)   官方粉丝名称:Pri,全称“Primadonna”(意大利文‘女主角’的意思)   非官方男饭名称:Pri,全称“Prince”(英文‘王子’的意思)   FTIsland成员:   李弘基(魅力主唱)   崔钟勋(队长,主音吉他手,键盘,钢琴)   宋承炫(节奏吉他手,和声,Rap)[2009年1月加入]   李在真(贝司手,和声)   崔珉焕(鼓手)   前任成员:   吴源斌(节奏吉他手,主唱,Rap)[2009年1月退队] 应援旗“Pentastick”  FTIsland一个全90后所组成的10代新生偶像乐队组合,是F&C music和MNET公司一特别重点打造的一个少年乐队(F&C music是MNET公司的子公司,老板是同一人。

)FTIsland全称Five Treasure Islands意誉为五个珍贵的岛屿,又在专辑中寓意First Island 第一的含义,誉为未来的新起.。

其5位成员分别为李弘基(主唱)、崔钟勋(队长&吉他&键盘)、李在真(贝司&主唱)和崔敏焕(鼓手)、吴源斌(吉他&主唱&rap)[已退队]、宋承炫(吉他&主唱 Rap)。

饭的名字是Primadonna(女主角)。

统称pri.   FTISLAND在还没有推出专辑之前,MNET公司就已经对外作出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首先推出是与李孝利一起在MENT的新节目《心怦怦跳 公开征女友》中出演,节目的内容是让五人假想有了女朋友以后的生活并以情景剧来展现帅气男人的形象,节目播出以后受到了无数女歌迷的喜爱,尽管还没有正式出道,但是歌迷会的人数却不断的一直上升,人气一点也不亚于其它已经出道的人气偶像组合。

  首张专辑也将以情感和FTIsland风格的两个部份进行,作为情感部份的将由曾写了VIBE的《那男人 那女人》和《酒》的作曲家柳在焕和为SGwannabe的《我的人》和《阿里郎》、Seeya的《疯狂爱歌》、李基灿的《美人》作曲的赵英修以及制作过徐仁英、Seeya、K等歌手专辑的名作曲家韩成浩等国内知最高知名度的作曲家和音乐人华丽的加盟非常引人注目,情感部份主要都是以刺激大众而又感性的叙事曲进行,而FT ISLAND的主唱也以优美而又年轻的音色与歌曲很好的衬托在一起,展现出10代少年内心的感情。

  作为FTIsland部份的歌曲将由曾为SMAP、宇多田光、 M-Flo等日本一线歌手作过曲的多位日本作曲家们一起共同参与的制作,这部份的音乐将以清爽、愉快、动感的风格诉说出初恋与青春的烦恼,从而也展现出他们最纯真的10代年龄的情感表现,活泼而又不失大气。

  总的来说FTISLAND虽然年轻,但同样也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随着一代代乐队组合的老去,FTISLAND无疑是年轻乐队中的新生力军,从而也被更多的歌迷而期待。

  FTIsland还有一个小分队FT.triple(A3),成员有 李在真、崔钟勋以及崔敏焕。

(三人的血型均为A型)魅力主唱主唱李弘基(20张)     李弘基(魅力主唱)(Lee HongKi 이홍기)   华纳取得亚洲区(除泰国)的代理后官方公布为:李弘基   POSITION:Lead Vocal   日文名:イ·ホンギ(罗马文:Lee hongGi)   生日:1990年3月2日 (阴历2.6)   星座:双鱼座 身高:178cm 实际:约等于175   体重:58-59kg   血型:AB型   昵称:HONG STAR (韩国官方用)、二爷(中国粉丝对他的爱称)、抽基、红鸡、弘小基、基爷、弘爷、弘宝、毛弘基、狗弘基(综艺《因为喜欢》由来)、李闪头、少女基弘九(在MTV专访时说的)、李弘顺、红柿(ABclub通用)   学历:庆熙大学 演剧电影科(09年新生)   兴趣:唱歌,听歌,足球,游戏,煮饭,上网,桌球   家族:爸爸,妈妈,妹妹(李智英,音译)   专长:唱歌,足球,自拍,桌球   魅力中心点:笑时候的眼睛(笑起来的时候超可爱)、翘臀(自己有说过很多次)   喜欢的东西:青椒以外全部,惊险的事   最喜欢的饰物;印有骷髅图案的   将来年纪大了最想去休养的地方:新西兰(the colour内页写)   喜欢的音乐:PUNK (如:Nickelback、英国摇滚乐队Muse)   喜欢的韩国组合:SuperJunior(金希澈)东方神起   理想型:宋慧乔,佐佐木希,lizzy(after school成员)能约束自己的 不喜欢说话声音大的 曾多次在节目里说过喜欢宋慧乔那样的 清纯可爱 有点胖嘟嘟的 能互相理解 合得来的女生   好友:金希澈,利特,强仁,刘雪儿,SHINee,郑容和及CNBLUE其他成员,张根锡,朴信惠,刘世允,吴源斌(FT初期成员,已退队),beast成员中龙俊亨、李起光,曹成模,金政模,simon D( Supreme Team),尹施允,赵权。

金奎钟(ss501),lizzy(after school)   打发时间的方式:去fan club,有时候也会网购 ,和朋友去club   生命中最幸运的事:站在舞台上演唱   现在最需要的东西:能帮我分担寂寞的人   放松时最想去的地方:家里

  喜欢收集的东西:香水,有关骷髅的东西   粉丝昵称:小弘帽   出道经历:   TV로 보는 원작동화 (EBS,2002)   电视童话剧系列(主演其中三部)   매직키드 마수리(KBS2)   魔法儿童MASURI   깡순이(EBS,2004)   勇敢的女孩   어린이 미니시리즈 네 손톱 끝에 빛이 남아 있어(EBS,2004)   儿童迷你系列 我的甲尖留有余光   EBS 드라마 스페셜<겨울아이>(EBS,2005)    EBS DRAMA SPECIAL<冬日孩子>   2008年 SBS《因为喜欢》   2009年音乐剧《仲夏夜之梦》   家族诞生13,14集   客串电视剧:   2010《越看越可爱》   2010 《我的女友是九尾狐》   主演:   2009 SBS 电视剧《原来是美男啊》饰演A.N.Jell 成员 Jeremy   2011 日剧《Muscle girl》饰演 柳智浩成熟队长  崔钟勋(队长 主音吉他 键盘 钢琴) (Choi Jong Hoon 최종훈)   华纳取得亚洲区(除泰国)的代理后官方公布为:崔钟训   POSITION:Leader、Lead Guitar、Piano、Keyboard 日文名:チェ·ジョンフン(罗马文:cye·jyon hun)   生日:1990年03月07日(阴历2.11)   星座:双鱼座队长崔钟勋(20张)  身高:178CM   体重:61KG   血型:A型   出生地:首尔   学历:数码首尔文化艺术大学   兴趣:听歌,上网   性格:油腻,活跃队中气氛   家庭:父母   绰号:钟神,性感的钟勋, 崔油腻 ,小队、雕刻队长、书记、崔桑、崔网民   魅力中心点:鼻子   喜欢的东西:吃的事,音乐   喜欢的韩国明星:郑智熏前辈Rain(BI)   2009年出演 洪真英MV《爱情的电池》   理想型:幻想情侣里的女主角韩艺瑟就是他的理想型 (韩语岛。

S02。

E08) f(x)Victoria   电影: 2011 《宠物情人》(饰演剧中女主角的弟弟,主演: 张根锡、金荷娜)温柔副唱  宋承炫(宋承泫)(节奏吉他 副主唱 Rap)(송승현 Song Seung Hyun)   POSITION:Rhythm Guitar、Backing Vocal、Rap(2009年1月加入乐队)   日文名:ソン·スンヒョン(罗马文:son·sun hyon)   生日:1992年08月21日 (阴历7.23)   星座:狮子座吉他手宋承炫(20张)  身高:181厘米   体重:60kg   血型:O型   学历:庆熙大学   性格:开朗,活泼,十六次元   介绍:身材修长,并拥有轮廓分明的外貌。

  昵称:宋甜包,甜甜,小六,宋小抽,十六次元   家族:爸爸、妈妈、弟弟   宗教:基督教   魅力点中心点:笑容,微笑的眼睛,修长的腿   圈内好友:SHINee-key、2AM-珍云、U-Kiss-东浩、Mighty Mouse-Shorry J(共同主持《偶像老小的叛逆时代》)C.N.Blue-李宗泫等   喜欢的韩国组合:东方神起   理想型:心地善良、要经常去教会、可爱又性感的女生   现在是花美男时代里说和 AFTER SCHOOL 里的李珠妍   FTIsland的所属公司F&C音乐表示:“新成员会代替退队的吴源斌,这样乐队还是以5人团体来进行活动。

考虑到FTIsland是一个队员都是十几岁的男子乐队,所以选取了有著非凡的实力和感性的形象的宋承炫。

可爱贝斯  李在真(李在锦)(贝司 副主唱)(Lee Jae Jin 이재진)   POSITION:Bass、Backing Vocal 贝斯手李在真(20张)  日文名:イ·ジェジン(罗马文:i·jye jin)   生日:1991年12月17日(阴历11.12)   星座:射手座   身高:177CM(估计还要高一点)   体重:58KG 血型:A型   昵称:李400 、黑山羊、真儿、四百 、混混在真、流氓真   学历:庆熙大学   兴趣:网络检索,吃,提问(对音乐的好奇)   圈内好友:SHINee-key、MBLAQ-Mir、2AM-郑珍云、Beast-梁耀燮孙冬云、Kara-郑妮可(以上均为91line成员)、SHINee、FT前成员吴源斌   喜欢的东西:钱,食品,音乐   喜欢的韩国组合:BigBang    喜欢的韩国女子组合:Miss A   家庭:父母,姐姐(李彩媛艺名)本名:李在京)   魅力点:薄薄的嘴唇   出演电视剧《无法阻挡的婚姻》   2009年出演音乐剧《骤雨》   理想型:穿牛仔裤很好看 眼睛有魅力的女生 性格直爽笑容可爱的女生撒娇鼓手  崔珉焕(鼓手)(Choi Min Hwan 최민환)   华纳取得亚洲区(除泰国)的代理后官方公布为:崔敏焕   POSITION:Drummer 日文名:チェ·ミンファン(罗马文:cye·min hyan)   生日:1992年11月11日 (阴历10.17)   星座:天蝎座鼓手崔珉焕(19张)  身高:173cm(长高中)    体重:56kg(第一张韩版正式专辑中记录)   血型:A型   学历:网上庆熙大学   兴趣:听音乐,查阅受欢迎检索语   家族:爸爸,妈妈,妹妹   专长:鼓,吃鸡腿的事   绰号:炸鸡王子、小焕焕、炸鸡焕   魅力中心点:撒娇   喜欢的东西:炸鸡   喜欢的韩国组合:SHINee    出演的电视剧:《回家的路》   理想型:林允儿(少女时代)Sandara Park (2NE1)前成员  性感吉他   吴源斌(吴源彬)(节奏吉他 主唱)(Oh Won Bin오윈빈)    POSITION:Rhythm Guitar、Vocal (2009年1月28日退出乐队)   生日:1990年3月26日(阴历2.30)   星座:白羊座前成员 吴源斌(20张)  身高:181cm   体重:62kg   血型:O型   兴趣:运动,读书,听歌   家族:爸爸,妈妈   专长:柔道   绰号:淘气孩子吴源斌 少女斌 小熊 阿斌仔   魅力中心点:笑的时候的半月形的眼睛和酒窝   喜欢的东西:游戏,睡,吃   FTISLAND公司F&CMUSIC的有关人员称“吴源斌是这个组合创造初期的成员,再者与成员相处融合,但从以前开始对音乐的方向就有所不同,源斌再三考虑下,决定退组合

”偶像乐队FTIsland公开了新成员,原乐队成员吴源斌于2009年1月28日正式退出乐队。

谁有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史的论文啊

中国古代制度与中国古代文学有关,但不是必然,晋朝后的文学和北方, 西方 游牧 民族 大量进入华北,中南部 有关 ,游牧民族和汉 化 胡 人懒惰,民族特点决定。

五 胡 乱 华 直接 qiang jie ,多得少劳,就像 匈奴 抢 劫 汉 族,突厥 打 唐 朝 ,金朝,蒙古人 qiang jie 宋朝,游牧民族和汉 化 胡 人懒惰,民族特点决定,他们在几十年内 不会用 汉字,只能把汉字乱改,删除简化,形成现在的所谓“简化字”。

比如 把 汉 族的 汉 删除 乱改成 汉 ,此“汉” 无任何意义。

我讲实话,谢谢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