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技能比武方案
(装载机驾驶技巧)参赛队员姓名: 总得分: 序号评分要素赋分评分标准扣分得分1装载机行驶过程10行驶中每熄火一次扣2分,直到扣完为止。
2在规定范围内行驶15有一处压线扣3分,直到扣完到扣完为止。
3装载机斗推倒障碍平台上的物品①啤酒瓶②易拉罐③57ml墨水瓶102030装载机斗在不破坏工作平台的 情况下,全部推倒工作平台上的啤酒瓶,易拉罐、墨水瓶得60分。
其中推倒啤酒瓶得10分;推倒易拉罐得20分;推倒墨水瓶得30分。
装载机斗第一次推到工作平台顶以下5厘米内扣l分,10厘米内扣2分,大子10厘米扣3分,将车倒回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操作时,仍达不到要求,可参照上述标准反复扣分,至到扣完为止。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5没按规定时间完成,每延时30秒,扣1分,提前30秒增2分。
要开英雄人物记心间 一个主题中队会 关于队会的主持词还有两个人的演讲 求 聪明人请进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的国旗下讲话主题是:学雷锋,展新风。
3月5日,是毛主席同志宣布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
今天刚好是学雷锋日。
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却不求回报的好人。
他常常为同学们,农民们……做过许多好事,但是却不留名字。
就算是别人知道是雷锋,雷锋也不要求得到回报。
所以说,雷锋这种精神是可嘉的。
我们不要只知道雷锋的事迹,更重要的是向雷锋同志学习。
俗话说:“助人乃快乐之本。
”这句话说得有道理。
你为别人做了一件好事,心里面就会感到高兴,这是每个人都会这样的。
如果要快乐,就去做好事。
当你心情忧愁的时候,做一件好事;当你想开心的时候,做一件好事;当别人有困难时,做一件好事。
多做好事,会让你的身边充满快乐。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这是歌曲《爱的奉献》的一句话。
他不仅仅是歌词,还是许多人民的座右铭。
是啊
每个人都奉献出一点爱,那么这个世界上还会有战争吗
同学们,为人们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我不是要你们去死,而是让你们多做好事。
让我们充满快乐。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双人没有
单人凑合吧 学雷锋主题班会主持词正文开始 - - - 一、主持人导出班会主题 (甲)敬爱的老师、(乙)亲爱的同学们,(合)下午好
合:602班《学雷锋,做好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三月,阳光明媚。
乙:三月,万物复苏。
甲:三月,春风送暖。
乙:三月,大地换新颜。
甲:同学们,三月,是什么日子呢 全班答:学雷锋活动月。
乙:对了。
甲:“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手中的枪,我们要做新时期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乙:是啊,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就要继承革命英雄的光荣传统。
甲:也许我们很多同学对雷锋的事迹并不了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雷锋的生平人(大屏幕出现——雷锋生平的介绍) 。
乙:雷锋叔叔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请欣赏视频《雷锋的故事》 甲:同学们,看了雷锋叔叔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o⊙ )? 乙:雷锋叔叔在数百篇日记里,记录了他成长的足迹,总结出许多人生的格言,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请听《格言朗诵》 ①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②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③一块好好的木板,钉子为什么能打进去因为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
④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⑤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⑥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合: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乙:这就是雷锋同志,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闪回在我们的集体中。
甲:同学们都应该知道3月是学雷锋月,但是,即使在平时,我们也应该象雷锋叔叔一样,助人为乐。
乙:是呀,雷锋叔叔曾经说过,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中。
乙:同学们,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习雷锋叔叔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和刻苦耐劳的钉子精神。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不怕苦,不怕累,勤奋学习的同学,你觉得哪位同学是值得你学习的呢
甲:同学们说得很好,希望大家都能向这些同学学习,做21世纪的活雷锋。
甲:学习雷锋好榜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
合:愿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甲:雷锋----是一支歌 从中国的幼儿园 唱到美国的西点军校 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响彻世界每一个角落 二十二个春秋 一步一个脚印 走出一道人生的辙 唱出一派雄风 一代精兵 唱出一种情操 一种品格 螺丝钉精神不会生锈 战士的红心不能变色 乙:雷锋----是一支歌 既然加入这首进行曲的行列 就是无怨无悔的选择 谁说雷锋不见了 请听这跨世纪的歌声永不落学习雷锋好榜样 甲:让我们继承雷锋的传统,争做小雷锋 甲、乙:我宣布本次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谁能提供婚礼上司仪的说辞啊
我的收获 这个星期我几乎天天在“ 旅游” ,今天让我尝试一回做导游的滋味,为你们介绍那些美丽的风景点吧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句话出自东坡居士之手,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犹如西式的西湖。
而西湖在杨万里笔下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只有西湖能得此殊荣。
美丽的松坊溪清新淡雅、静谧安详而纯洁恬静。
形态各异的溪石、五彩缤纷的鹅卵石、彩色的溪鱼,那花般的红叶,每一处风景都叫人流连忘返,啊
松坊溪太美了
我的梦想是和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合个影。
因为那里万练倒悬,细如珠帘,如蒙蒙细雨似点点飞雪,十分奇丽壮观。
天然形成的双龙洞中有两条蜿蜒在洞顶的巨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双龙洞就因此而得名。
洞内还有许多石钟乳和石笋,他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十分奇特。
让我们看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原广袤无垠,苍翠欲滴可谓是千山一碧,我被这醉人的美景深深地陶醉了。
看了我的导游词你是不是也被陶醉了
有时间就到这些景点去看看吧
为什么“下载”的“载”字念“在”
意思是什么
“下载”这个词,规范读音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权威字典的标注应为“xiàzài”。
随着电脑的普及,这个词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但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一开口就是从网上“xiàzǎi”,就连播音员、主持人也读“xiàzǎi”,如央视的晚间新闻在播送“网络侵权BT下载”时就读成“xiàzǎi”。
可以说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对“xià-zǎi”这个错误的读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就目前的趋势来看,要推广“下载”的正确读音已非常困难,已经习非成是了。
这些现象给人一种感觉,好像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发音很随意,因为这些错误的读音许多是在同一个播音员或主持人嘴里反复发出的,而这些错误的读音又严重影响了普通话规范语音的推广普及。
这是当前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载详细字义〈动〉1. (形声。
本义:乘坐)2. 同本义 [ride]载,乘也。
——《说文》载鬼一车。
——《易·暌》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诗·小雅·县蛮》陆行载车,水行载舟。
——《史记》宁可共载不。
——《乐府诗集·陌上桑》上载公子上坐。
——《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以来。
——清· 方苞《狱中杂记》3. 又如:搭载;载舟(乘船);载车(乘车)4. 用车船装运 [carry;hold;be loaded with]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易·大有》多载资粮。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载卷契而行。
——《战国策·齐策四》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柳宗元《三戒》5. 又如:载客;载货;过载(超载;转装到另一运输工具上);装载(用运输工具装);载送(以车运送)6. 承载;负担 [bear]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7. 又如:载地(承载大地);载福(承受福祉);载舟覆舟(以民心向背喻水,帝王为舟,水可载舟覆舟,以此来警戒帝王须随时注意民心向背)8. 担任,担负 [be charged with]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
——《韩非子》9. 又如:载负(担负,承受)10. 施行 [put in force]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管子·形势》11. 陈设 [set out]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诗·大雅》12. 又如:载牲(陈设牺牲,准备祭祀)13. 处;登 [be in a certain condition]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
——汉·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三》14. 祭祀 [offer sacrifices to gods or ancestors]癸卯,大哭殇祀而载。
——《穆天子传》15. 又如:载璧(祭祀时所用的璧玉);载社(祭祀社庙)16. 开始 [begin]春日载阳。
——《诗·豳风》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晋· 陶潜《停云》17. 装饰 [decorate]载以银锡。
——《淮南子》18. 词缀。
嵌在动词前边载欣载奔。
——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9. 又如:载歌载舞20. 充满 [道路] [be full of;all over the road]厥声载路。
——《诗·大雅·生民》号泣载道。
——《明史》21. 又如:载路(满路);载途(满路);载地(充满大地);载欢(充满欢乐)〈名〉1. 车、船等交通工具 [car,ship,etc.]予乘四载,随山刊木。
——《书·益稷》2. 所装运的物件 [loads]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
——《书·盘庚》3. 又如:重载;装载4. 事;事业 [affair; cause; undertaking]有能奋庸,熙帝之载。
——《书·舜典》<连>1. 又,且 [as well as]巩顿首载拜。
——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2. 又如:载拜(再拜)〈量〉1. 一车所载的容量为一载稽麦百载,天子使祭父受之。
——《穆天子传》2. 少数民族的计量单位。
四十两为一载度用手,量用箩,以四十两为一载。
论两不论斤。
——明· 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3. 另见 zǎi常用词组1. 载波 zàibō[carrier wave] 当没有调制信号(即没有能够用来调制的其他电波循环脉冲串或者直流)的情况下由发射机产生的无线电波2. 载荷 zàihè[load] 设备或构件承担的工作量或重量3. 载货 zàihuò[freight] 装载的货物载货很多的一种飞机4. 载客量 zàikèliàng[busline] 公共汽车满载乘客的数量(学校儿童乘载量);公共汽车的载量5. 载频 zàipín[carrier frequency] 未调制的无线电、雷达、载波通信或其他发射机产生的频率,或者对称信号调制的发射波的平均频率6. 载途 zàitú(1) [distance]∶载运行驶的路途距离载途过长(2) [all over the road]∶布满路面收获季节,郊区马路上粮食载途7. 载运 zàiyùn[convey by vehicles,ships,etc.] 用船只、飞机或用机动车辆运载载运量8. 载重 zàizhòng[load] 交通工具负担重量载重汽车9. 载重量 zàizhòngliàng[loading capacity] 包括货物、燃料、储备品、船员和乘客的船舶装载总重量载 zǎi详细字义〈名〉1. 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 [age]夏曰岁, 商曰祀, 周曰年, 唐虞曰载。
——《尔雅·释天》朕在位七十载。
——《书·尧典》汉兴,至 孝文四十有余载。
——《史记·文帝本纪》2. 又如:载祀(年)〈动〉1.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record;put down in writing]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
——《左传·昭公十五年》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萧统《文选序》2. 又如:登载([新闻、文章等]在报刊上印出);刊载(在报纸刊物上登载);记载(把事情写下来);附载(附带记录);转载(报刊上刊登别的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连载(连续刊载);载列(记载)3. 描绘 [describe]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
——《鶡冠子》4. 另见 zài
郑和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流传早而广的说法是:郑和下西洋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
但我认为这种说法欠妥,郑和原来只不过是宫廷里的一个太监,他在下西洋之前不是什么探险家,外交家,也不是将军,明成祖为什么会派遣一个皇宫里的太监率领庞大的舰队呢
他历尽艰险,屡下西洋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历来各家各执其词、莫衷一是。
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国家行为,郑和船队是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国家需要出发.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4个方面: 1、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当时东南亚两个最大的国家爪哇、暹罗对外扩张,欺压周边一些国家,威胁满剌加、苏门答剌、占城、真腊,甚至在三佛齐,还有杀害明朝使臣的,拦截向中国朝贡的使团;再一个海盗猖獗,横行东南亚、南亚海上,十分嚣张,海上交通线得不到安全保障.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中国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极大影响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明朝皇帝采取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通过各种手段,调解和缓和各国之间矛盾,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从而把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联系起来,试图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明王朝的国际威望.所以从明朝派遣郑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实现和平的使命. 郑和下西洋调解矛盾,平息冲突,消除隔阂,有利于周边的稳定,维护了东南亚、南亚地区稳定和海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声望.所以,可以看出郑和的船队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不是用于侵略扩张,而是用于实现和平目的.在当时国际环境条件下,陈祖义几千人,阿烈苦奈儿上万人,没有强大军事实力做后盾,是难以实现和平的. 李约瑟评价: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有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2、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维护国家安全 当时,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东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残余势力和西北的帖木儿帝国.中国倭寇最早出现在元朝末年,日本国内发生内战,部分武士和浪人为了生存便到中国沿海抢劫,到明初朱元璋时期,非常猖獗.当时明朝刚刚建立,国内还不稳定,所以集中精力安内,国防上采取被动的防御战略,在沿海省份设立卫所,在北方修长城和派兵屯边. 朱棣时期,陆海两方面对明朝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改变了被动防御战略,主动出机,陆上方向实施迁都、亲征漠北;海上方向组建了郑和舟师,震慑和打击倭寇和反明势力,并从海上实施战略包抄,对西北方向进行战略上的牵制,从而减轻明朝北部的压力. 3、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 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政治目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经济目的,国家实施这么大的战略行动,它是多方面考虑的.在郑和船队下西洋过程中展开许多贸易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朝贡贸易.这种贸易是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基本形式,带有封建宗主国的性质.它通过这种形式获得这些小国对明朝宗主地位的认可,这是朝贡贸易的政治目的.当时各国都积极到中国来朝贡,一方面得到明朝的庇护,一方面得到的丰厚赏赐.据统计,永乐在位22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盛况空前.更有文莱、满剌加、苏禄、古麻剌朗国4个国家先后7位国王亲自率团前来,最多一次有18个国家朝贡使团同时来华,还有3位国王在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他们遗嘱要托葬中华.明朝都按照王的待遇厚葬. 第二种官方贸易.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双方官方主持下与当地商人进行交易,是明朝扩大海外贸易的重要途径.郑和船队除了装载赏赐用的礼品外,还有中国的货物,如铜钱、丝绸、瓷器、铁器等.这种贸易可以用明代铜钱买卖,多数以货易货.最有影响的是击掌定价法.在印度古里国,中国船队到达后,由当地的代理人负责交易事宜,将货物带到交易场所,双方在官员主持下当面议价定价,一旦定下,决不反悔.双方互相击掌表示成交.这种友好的贸易方式,在当地传为美谈.郑和下西洋期间,尤其是后几次下西洋贸易规模扩大,遵循的平等自愿,等价交换,具备了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原则. 第三种民间贸易.这种贸易一定程度上是在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带动下出现的.它不是通过官方,而是由商人或民间自发性展开的.郑和下西洋消灭海盗,维护了海上安全,开辟了航线,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据有学者研究,郑和使团不禁止下西洋官兵带一些中国货物在沿途进行交换.东南亚百姓对中国丝绸、瓷器、工具非常喜欢,郑和船队一到都争先恐后的划船或到码头交易,有的还请官兵到当地的集市设摊交易.当时中国主要输出的瓷器、丝绸、茶叶、漆器、金属制品、铜钱等,中国换回的主要是珠宝、香料、药材、珍奇动物等,当时中国从海外进口100斤胡椒,当地价值1两,回到国内出售20两,利润丰厚. 郑和下西洋进行的贸易活动有政治行为的贸易,也存在经济行为的贸易. 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不仅进行海外贸易,还传播先进的中国的文化.当时东南亚、南亚、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比较落后,非常向往中华文明.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还肩负了“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的使命.郑和出色将中华文明远播海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华礼仪和儒家思想、历法和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造船技术等. 现在在海外还流传许多郑和的故事.在马来西亚有三宝山、三宝井,印尼有三宝垄、三宝庙,留下郑和遗迹,表达了当地人民对这位传播中华文明的先驱的敬意. 4 、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占据着地球表面积70.8%,拥有着丰富的资源.自古以来,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与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盛衰休戚相关.我们的祖先早期创造了龙山和百越海洋文化,15世纪初,郑和大规模远航活动,把中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发展高峰,对人类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是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为西方人的大航海铺平了亚非航路.当葡萄牙的航海家达加马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抵达东非海岸时,当地人就告述几十年前中国人曾几次来到这里.他们在阿拉伯领航员的帮助下,沿着郑和船队开辟的航线顺利到达了印度. 二是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了一些海洋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许多海洋科学数据.《郑和航海图》就是通过大量海洋调查绘制的.这种海洋考察活动比世界记载最早的1872年——1876年英国的“挑战者”号进行海洋调查早了400多年. 三是对航海区域进行了战略布局.郑和下西洋根据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识,在辽阔的海外选择了占城、满剌加、旧港、古里、忽鲁莫斯等地作为海洋发展的重点区域,有利于扩大海外交通和贸易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