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里到底叫“主持”还是“住持”
有什么区别
住持(abot) 佛教僧又称方丈、住职。
久住护持佛法之意,是一个寺院的主僧。
《圆觉经》卷上云:“一切如来,光严住持。
”禅宗兴起后寺院主管僧人称为住持。
据说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几百年间只有师徒之间以佛法相授受,并无住持一职,直到唐代,禅宗兴盛,门徒日众,百丈怀海禅僧始立住持制度,以维持寺院秩序。
“百丈以禅宗寖盛,……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
道教也称道观中的负责人为住持。
看了 这个你应该知道两者有什么区别了吧
寺院的主持在古代怎么称呼的?
称赞人要众面前在人多时法会,佛七,年节等等,说点吉祥话。
感谢大众居感谢诸位领导,感谢诸山长老,感谢各位法师,感谢为寺院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等等。
一般都是知客师父的事,请他帮忙写就可以。
在寺院里方丈和主持到底谁大
正法不需要钱,佛菩萨来救人都是免费的。
可以看看 白话佛法 了解
寺庙的主持和方丈是同一个人吗
是两个职称(职务)吗
不是同一人,是两个职务。
住持管理一个寺庙,方丈管理多个寺庙。
住持是职衔,是寺院的领袖,一个寺院只有一个住持和尚。
主持是职务,是由住持任命,负责某项具体工作的运作,比如主持寺务、主持馆务、主持法会等。
方丈原为道教固有的称谓,佛教传入中国后借用这一俗称。
佛教中一般用方丈代表方丈和尚,他们是寺院的最高领导者,同时有老师的职责。
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亦曰堂头、正堂。
这是方丈一词的狭义。
广义的方丈除指住持居处外,还包括其附属设施如寝室、茶堂、衣钵寮等。
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寺庙就有住持,而方丈必须是上规模的寺庙群才能有。
并且方丈可以兼任多个寺庙,而住持则不能。
一般来说,方丈必须由所在省的宗教管理部门和佛教协会任命才能生效。
其实方丈、住持的区别可以简单回答如下:(1)方丈一般是接受传法的和尚 ,有法卷可证明其传承,住持则可以不必; (2)有方丈的丛林必须制度健全,人员、规模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而有住持的寺院则未必;(3)方丈往往具有一定影响力,如现在的方丈需要经省佛教协会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备案,住持则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