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职如何发言
感谢领导的认可感谢同事的帮助和付出然后表明会在新的岗位踏踏实实做好毎件事不负领导和同仁的厚望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国四大古著之一。
其中有很多栩生的人物,如阴险的曹操、知人善任的孙权、宽厚仁义的刘备、义气善战的关羽、勇猛莽撞的张飞等。
他们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诸葛亮也是其中的一人。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蜀国的重要大臣,是刘备的得力助手。
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三顾茅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诸葛亮本来只是一个平民,独自在南阳耕作。
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他认为刘备是可投靠的,于是出山全力协助刘备。
此后,诸葛亮一直忠心耿耿,殚精竭虑,为蜀国效劳。
诸葛亮知识渊博,足智多谋。
在著名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中,这些都得以体现。
“空城计”的故事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诸葛亮的智慧在此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是这样的: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手下只有2500名士兵,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诸葛亮却要求城门大开,每个城门安排30名士兵打扮成老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自己领了两个童子上城楼并开始弹琴。
司马懿见状,断定城里有埋伏,于是下令赶紧撤军。
其实,诸葛亮平时非常谨慎,不会轻易冒险。
他使用空城计解围,其实是万不得已。
因为他充分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人的思维定式,认为自己谨慎,不会冒险,所以敢出此险策,司马懿果然以为诸葛亮在城里有埋伏,下令撤军。
诸葛亮成功实施了空城计。
诸葛亮还是一个责任心强、热爱自己国家的人。
这在他出师伐魏之前给刘禅写的《出师表》中充分展现。
《出师表》的内容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明诸葛亮北伐的决心。
他在表中告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为兴复汉室而努力。
最后一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更体现了他出师之前对刘备父子的深厚情感。
综上所述,诸葛亮是一个爱国、爱人民的忠臣,他为蜀国做出了很多贡献,为后人流传。
在当今社会,我认为诸葛亮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他的忠诚,全心全意为蜀国服务,不像现在有些人,见利忘义,为了钱财不择手段。
二是他勤奋学习,知识渊博,并且勤于用脑,善于动脑,他年轻时虽然在南阳耕作,但是仍然对天下非常了解,并且能正确分析当前形势。
学无止境,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副职主持工作享受什么待遇
副职主持工作享受的待遇,有三种情况:正职待遇、副职待遇、正副职综合待遇。
一、享受正职待遇。
副职人员因为单位缺乏正职,通过上级任命,同时上级考虑,认为虽然受本人级别问题,还不能任正职,但是所起作用、个人能力和魄力、贡献和威信等,为体现上级的鼓励和重视,给予正职或者相当于正职的待遇。
这种情况在企业和事业单位比较普遍,重视的是实际情况。
二、副职待遇。
当事人由于个人级别,不能晋升正职,或者上级部门暂时没有下派正职领导,而临时顶替正职,这时候依然不成副职级别,享受副职待遇,这种情况在公务员单位比较普遍。
公务员按级别享受待遇,等级很分明,譬如一个省的政协副主席,临时主持工作,其待遇不可能按照正职享受。
三、综合正副级别待遇。
以上情况是正副界限分明的,也有一种是综合待遇,就是一些待遇仍然副职待遇,如工资、住房等,一些是正职待遇,如车补、医疗、其他补助。
这种综合待遇,也是不少。
相关知识参考: 我国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行政级别分:中央、省(直辖市)、地区(市)、县(县级市)、乡 5级
人民法院的组织结构
的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分为四即设基层、中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并设军事、铁路、水运门人民法院。
中国的基层人民法院包括县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自治县人民法院和市辖区的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包括: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省、自治区辖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和自治州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
闽人许将文言文翻译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
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
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
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
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一说隐居地是南阳?),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
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
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
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
,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
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备,联孙抗曹。
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
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间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
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
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
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陈寿记述,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韩雪)、等。
由于作战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国演义》上讲述很多。
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
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
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
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
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
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外,还有南阳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
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湖北蒲圻),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
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
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历三百七十余年。
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
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是兰溪一大史迹和揽胜之地。
诸葛亮年谱年号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 1岁 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去世。
兴平元年 194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亮玄收养, 其兄诸葛谨同继母赴江东。
初平2年 195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 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章)。
建安2年 197 17岁 诸葛玄病故。
诸葛亮和弟妹移居隆中. 建安4年 199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 27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 即著名的“草庐对”。
旋即出山辅助刘备。
[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 建安13年 208 28岁 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建安14年 209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 34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与刘备会师。
刘备进成都,掌管巴蜀。
诸葛亮任蜀军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兼任大司马府事。
建安20年 215 35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 38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筹集军粮,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 41岁 刘备登基,建立蜀国。
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 43岁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 44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稳定因刘备战败而混乱的人心。
蜀建兴3年 225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蜀建兴4年 226 46岁 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蜀建兴5年 227 47岁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蜀建兴6年 228 48岁 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
蜀建兴11年 233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 234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