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文艺风采大赛主持词,,,,开场白与结束语,要四个人一起主持的那种。
。
。
。
要内容丰富一点的那种
四个人的话,刚开始是一起的,后面上节目的话 分开来,开场白无非是说些关于你们这个节目的主题,把你想说的话美化一下就好,也不需很复杂。
求校园主持人大赛串词
大家好:我们是89期影像专业12班。
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展示我们这个团结集体的风采。
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来源于每一位成员那份坚定而一致的信念。
为了同一个理想,我们相聚在一起,每一个人都满怀抱负,每一个人都有着棱角分明的个性。
然而我们知道一个团结向上,拼搏协作的集体才是我们个人健康成长的依附。
在大一,围绕着“团结”这个核心,我们提出了“我们的12班,我们的家”班级建设宗旨。
班级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增加了同学们的班级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形成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向每一位同学传递着一份家的温馨,这一切的一切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大二伊始,在优秀班级的评选活动中,我们以微弱的劣势落选,在些许的失望之后,我们更加地明晰了自身的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争做优秀班级”,成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终于,一年的努力,一年的奋斗和一年的汗水,换来了今天站在这里的机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共同来聆听这一首浸润着汗水与艰辛,承载着欢笑与希望的12班华彩乐章。
学习,一直是我们演奏的主旋律。
大一学年,在整个专业中,我们只有在整体成绩上的微弱优势,大家成绩较平均。
进入大二,我们在学习方面提出了“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的口号,每个人,在各学科都要力争出色。
“不经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平时,同学们抓住一切机会去学习;实验课上,大家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多任课老师的好评;专业课中,同学们更是认真对待,每项作业都完成得相当出色,我们的作业“影像设备综述”和用vf设计的医院信息系统,被计算机教研室王世伟教授带到上海的教学会议上进行展示。
会上,全国HIS系统的权威人士大为感慨。
他们惊讶于如此高水平的作品出自我们的同学之手,并经与会专家组一致讨论,考虑将部分同学的作业选用于下版教材的编写中。
此外,全班同学还在洪洋教授的指导下,深入校园各个角落,进行放射物质辐射剂量探测,并完成《放射物质探测报告》。
正因我们努力了,付出了,我们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大二学年中,我班有九人获得奖学金,占到了全系的三分之二,并且一等,二等奖学金的同学占到了半数以上。
大家在学习方面竞争激烈,排名靠前的同学有了很多的新面孔。
在学习上的努力也体现了所有成员对我们这个家的热爱,弹奏着勤学刻苦的交响。
这是一个个跳动着友爱与理想的音符。
听,是谁在歌唱?是我们,是我们坚定而快乐的唱着。
我们的歌声曾飞扬在89期医路欢歌卡拉OK大赛的天空中。
我们的歌声和着其他优美的歌喉共同谱写出了合唱团悠扬的天籁之音。
我们的歌声,在强烈的鼓点与狂热的吉他和弦中释放着激情。
追逐着自己的音乐梦想,Z.O.O.乐队闻名全校。
主持人大赛中那滔滔不绝,妙语连珠的机智,短剧小品大赛中那令人捧腹,浑洒自如的幽默。
无不令人印象深刻。
这是我们用青春写下的激扬旋律。
数不清的奖杯、奖状,众多优异的成绩,全班同学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比赛中投入的激情,共同构织成班级体育工作的美丽风景。
在田径赛场上,太级拳方队人里,同学们各尽所长,共同为89期取得了优异成绩,争得了荣誉
在医大杯篮球赛、排球赛赛场上,以及拔河比赛中也都留有我班同学积极拼搏,挥汗如雨的感人场面
在“一二。
九“长跑的跑道上、志愿者的队伍中、以及啦啦队的摇旗呐喊声中都能让人感受到12班同学的激情和热情。
我们还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组织了班级趣味篮球赛。
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加强了彼此间的信任和了解,将班级的团结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愐怀古人,传承爱国之志,端午节那天我们亲自动手,品味粽子。
在那里,留下了我们的欢歌笑语;在那里,你能感受到我们12班有着家中温馨的气息。
发扬雷锋精神,我全班定期义务打扫校团委活动中心。
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
我们寻访了英雄的足迹----满洲政府旧址。
带着对美丽大自然的好奇和向往,我们领略了千山的巍峨,崎岖的山道上留下了我们携手相扶、共攀高峰的足迹。
带着对美丽大自然的好奇和向往,我们领略了千山的巍峨,风景的迷人。
在那里,崎岖的山道上留下了我们携手相扶、共攀高峰的足迹。
带着对大自然的喜爱,全班参加了绿化植树活动。
团结同学,增进友谊,我们共同举办了影像、法医、护理联谊会,永远珍惜,与豪爽的兄弟、可爱的姐妹间那份真挚的情谊。
一个优秀的集体来自于每一位优秀个人的努力。
12班同学在校内外各项活动均有不俗表现,现任期女篮队长的李丽一同学曾获阿迪杯沈阳市女子三人篮球赛季军。
刘柳恒同学被评为沈阳市“金碧辉煌”杯歌手比赛优秀歌手。
金鑫同学在“大风杯”全国古筝比赛中获优秀奖。
赵阳和娄喆同学的摄影作品获校摄影比赛三等奖。
王冠同学的书法作品曾获全国书画大赛银奖。
我们有校Z。
O。
O乐队的吉他手。
我们有期网站的创作者。
我们有学生会生活部和宣传部两位部长。
在这个年龄我们释放着自己。
在这个年龄,我们唱过,跳过,笑过,疯狂过,甚至哭过,这就够了。
这是我们奏响的一曲拼搏与奋斗的激情之乐。
在学校紧张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之后,寝室便成了我们停泊休息的港湾。
透明的玻璃,整齐有序的书架,玻璃缸中可爱的小乌龟,还有那一盆盆层次有致的盆景,看着这样的宿舍,自己都陶醉了。
这就是我们班的校级优秀寝室128。
走进他们宿舍,你不仅能看到干净整洁、富有文化气息的外部环境,而且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学习气氛。
我们的其他寝室也同样优秀和融洽,他们也在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个大家庭的深厚感情。
下面请随我一起走进我们的欢乐家庭。
这便是我们班的音乐,我们激扬的音符,我们华彩的篇章。
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奏不完这些动人的音符,但请大家相信,我们12班是一个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优秀集体,请大家支持我们,我们的精彩渴望你的喝彩,我们的努力需要你的支持
寝室文化节主持稿特急
黄洋界保卫战 1928年8月,湘赣敌军乘红四军主力在湘南失利,欲归末归之际,大兵进犯,侵占了平原地区,最后又以四个团的兵力进攻黄洋界,企图一举侵占。
听到敌人即将进攻的消息,一营营长陈毅安率一营的一、三两个连急行军回到黄洋界下的小井,召开会议,布置战斗,并进行了紧张的战斗动员。
后方医院的轻伤病员纷纷要求重返前线,儿童团、少先队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也全部动员起来,赤卫队、暴动队、青年妇女也积极组织起来,准备配合红军作战。
红军和地方武袋还建造了竹钉阵、铁丝网、篱笆、滚木擂石、掩体工事,在黄洋界哨口筑起五道防线。
整个井冈山严阵以待,准备狠狠打击来犯之敌。
8月30日,云雾散后,湘军吴尚部和赣敌王均部共四个团开始进攻黄洋界。
红军指战员和地方武装凭借黄洋界天险,利用石块、滚木擂石、竹钉和手中的武器打退了敌人四次冲锋。
下午四时许,敌人不甘心失败,重又组织了规模更大的进攻。
就在这时,红军战士把二十八团留在茨坪红四军军械处修理的一门较好的迫击炮抬上了黄洋界,安放在红军指挥阵地附近。
当时,只有三发炮弹,由于受潮,前两发炮弹成了哑炮,这时,第三发炮弹出膛了,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炮弹在敌群中炸响了。
这时,埋伏在各个山头的少先队、儿童团纷纷点燃了煤油桶里的鞭炮,在树梢上挂起红旗。
一时,黄洋界上枪炮齐鸣,红旗招展。
敌人原先得到情报,是红军主力不在井冈山,这时,看到这种阵势,以为我红军主力已回到井冈山,吓得魂飞魄散,连夜逃回酃县境内去了。
事后,红军战士套用京剧中诸葛亮的唱腔填词,编了一段唱词:“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纷纷。
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是蒋贼发来的兵。
一来是,农民斗争少经脸,二来是,红军主力离开了永新,你既得宁冈、新城多侥幸,为何敢来侵占大小五井?你既来把山来进,为何在山下扎大营?你莫左思右想心计不定。
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救兵。
你来,来,来,请到山上来谈谈革命。
”在黄洋界上唱起了。
在率领红四军主力回井冈山途中,行至黄坳,闻听黄洋界保卫战大捷的消息,欣然命笔,挥毫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赞扬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毛委员多谋善断 曾有位拉美国家的司令官在参观井冈山后,意味深长地称赞:“井冈山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上通天文,下知地理。
他选择的这个地方,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地---藏中国共产党之龙,卧工农革命军之虎。
这个根据地的建立,与中国革命的胜利紧紧联在一起。
”蛟龙不能困在沙滩,只有潜入大海才能翻腾波涛;猛虎,不能呆在平阳,必须依靠山林才能威震峰峦。
1927年10月,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这“藏龙卧虎”的井冈山,经历四个多月的斗争。
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实现了我党历史性的第一次伟大转折。
1928年5月,朱德和在井冈山会师,红军力量大大加强,在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又接连打了几个胜仗,边界斗争进入全盛时期。
这集中表现在:红军主力由两个团扩大到四个团;红色区域的范围,有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和遂川、吉安、安福、酃县的一部分,并普遍建立了地方武装;各县、区、乡都建立了党和政府的组织,根据地成立了地方党政最高领导机关——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工农兵政府;全面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群众运动,农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得到了实现。
这段时期的形势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原因就在于边界党(地方的党和军队的党)的政策是正确的。
”这些政策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造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斗争;集中红军相机进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
” 多谋善断,正确选择井冈山作为深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并非他有诸葛亮式的“观察天象”之异才和“锦囊妙计”,而是他善于从实际出发,在对井冈山的政治、经济、地理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
认为,井冈山这个地方有许多的优势:一是有大革命以来党和群众工作的基础,二是有袁文才、王佐这批“绿林朋友”,三是有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四是这里的反动统治比较薄弱,五是有比较好的经济给养条件,六是这里的一举一动对湘赣两省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确认井冈山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是发展革命的好地方。
同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样,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终坚贞不渝,即使是在受到高压和处分的情况下也是这样。
当时说他率领部队举行秋收起义之后不去攻打长沙,把部队拉上井冈山是“在政治上犯了严重错误”,因而撤销了他的候补委员和前委书记的职务,而这个决定传到井冈山时又走了样,说是开除了他的党籍,只能当师长,不得任党代表等,仍无所畏惧。
他不灰心、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建立农村根据地。
是个“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的人。
他在井冈山提出并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是一条有血有肉的政治路线。
这条路线的具体内容是: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
准确地说,他是以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为基石,创造性地开辟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从而写下了马列主义的续篇----中国篇。
1928年6月,正当边界斗争形势日益发展的时候,从湖南来了一位名叫杜修经的人,他说湘南的敌军“十分动摇”、“恐慌万状”,要代表省委,强行把红军拉往湘南去攻打郴州。
向他了解有关湘南工农群众的发动、地方武装的组织、敌军力量的布防等情况,结果是一问三不知。
连这样的一些最基本的情况都没有掌握,怎能轻易出师呢
对这个事关重大的问题,6月底在永新县城召开的军委、特委、永新县委联席会议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会上,指出:“这时候把队伍调往湘南,远离根据地,有可能造成‘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危险。
”会议决定不执行湖南省委的指示,继续在井冈山开展巩固扩大根据地的斗争,并写报告建议省委重新考虑。
可是,省委代表不顾会议决定,不听军委的劝阻,乘在永新分兵发动群众之机,将驻扎在酃县的两个主力团拉往湘南,攻打郴州。
结果,两个团损失一半,边界各县全被敌军占领,被杀的人数和被烧的房屋不计其数,造成边界斗争的“八月失败”。
为了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于8月底在桂东县召开了红四军营以上干部会,检查了主观主义的危害,总结了“八月失败”的教训;指出“敌情不明”、“盛暑远征”、“脱离红色区域”、“单纯军事冒险”是导致这次失败的重要原因。
1929年底,在总结南昌起义和井冈山斗争以来的经验时指出: “主观主义,在某些党员中浓厚地存在,这对分析政治形势和指导工作,都非常不利。
因为对于政治形势的主观主义的分析和对于工作的主观主义的指导,其必然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
” 自1920年起就孜孜不倦地阅读等马列主义著作。
来到井冈山后,反复研究一些古典军事典籍。
那时候,他最珍贵的家产是两个书篓,无论是转战边界各县,或是回到根据地“老家”,都不忘带上这对“伙伴”。
尽管他过的是戎马倥偬的生活,依然争分夺秒地阅读各种书报。
他给警卫排的战土明确规定这样一个任务:凡打下一个地方之后,必须趁机搜集各种书籍、报纸、文件。
1928年5月,红军攻打下茶陵县的高陇圩,在国民党军阀谭延闿家里缴获了许多书报,其中恰好有一本渴望许久的。
见后连声赞道:“这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言。
” 遍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但始终坚持一项原则,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现实斗争服务。
他同那些信而好古,钻到故纸雄里出不来的人,同那些言必称希腊,对中国国情一点不懂的人完全不同,用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准靶子放箭”。
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胆略和气魄坚决抵制湖南省委要红军冒进湘南的决定,就是由于对湘赣两省的敌军力量作了深入的调查和比较。
当时,常驻湖南的国民党军队有六个军,另外还有六个师,不仅数量多,且战斗力强。
红军曾与湘敌吴尚第八军有过四次交锋,结果只伤其一小部分,敌主力毫无损失。
江西敌人虽然也有三个军,而参加“会剿”井冈山的只有三个师。
其中除独立师第七师师长刘士毅是江西都昌县人之外,其余全是蒋介石从云南调来的军队。
经过这一番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江西没有本省的军队,向来都是外省军队来此驻防。
外来军队‘剿共’、‘剿匪’,情形不熟,又远非本省军队那样关系切身,往往不很热心。
”他面对这个现实,制定和实行了“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的政策。
也就是说,对湖南敌军只能防守,不宜主攻;对江西敌军可主动出击,积极推进;实践证明的分析是正确的。
1928年上半年,井冈山红军先后在遂川、宁冈、永新与江西敌军较量多次,连战皆捷,累计歼灭和击溃敌军八个团,缴获大量枪支弹药,把江西敌军打得乱毫无还手的能力。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靠的是对敌我力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
他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井冈山的具体情况,以敏锐的政治跟光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领导井冈山的革命斗争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
毛委员送棉衣 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
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
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
好在苦惯了。
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
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
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
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
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
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
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1937年11月,徐肖冰那时刚参加革命,在八路军后方政治部宣传科任摄影干事。
有一天,组织上对徐肖冰说,有一个重要的活动需要拍摄,具体情况到飞机场就知道了。
徐肖冰赶到飞机场时,人还很少。
等了一会儿,、周恩来、朱德、博古、肖劲光等在延安的重要领导人都到机场来了,飞机一到,徐肖冰还没反应过来,飞机上就下来很多人。
原来是苏联派专机把王明、康生从莫斯科送回延安,陈云也从新疆上了这架飞机,另外还有一些随行人员。
那时徐肖冰到延安不久,很多人他并不熟悉,只好想办法让主席的镜头多一点。
看到徐肖冰拿着照相机比划,主席就说:“我们一起拍个照吧。
”然后他们很自然地站在一起(见第132页,徐肖冰摄)。
那时徐肖冰用的是小型、老式的相机,没有自动装置,也没有广角镜。
他只好离得远一些,以主席为中心拍照。
因为不熟悉,这次拍照险些把站在边上的王明圈在镜头外面。
刚拍完一张,突然有个外国人把徐肖冰拉到旁边,问:“你是哪里来的
”徐肖冰说:“我是后方政治科的宣传干事,是组织上通知我来拍这个照片的。
”但这人半信半疑,恰好一旁有人认识徐肖冰,向他证明了徐肖冰的身分。
后来,徐肖冰才知道这人叫马海德,是个大夫,和美国著名作家斯诺一起到延安的。
但当时被他这么一搅,拍照的机会错过了。
当徐肖冰与马海德熟悉之后,就总跟他开玩笑:“马大夫,那时我在飞机场拍照片,你怀疑我,这事是你该管的吗
”马海德自己也觉得好笑。
)张自忠,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多次于日军血战,曾取得过喜封口,临沂,随枣的战役的胜利.后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2),为了掩护群众和大部队撤退阻击树倍与己的日军,最后弹尽粮绝,全部跳下山崖. (3)林则徐,禁烟运动,壮我中华. (4)李宗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抗战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组织徐州会战,冬季攻势,枣宜会战等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取得过台儿庄大捷.有效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 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
”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佟麟阁 1937年7月28日,北平大战开始。
北京城外的南苑,佟麟阁所在的第二十九军司令部遭受40余架敌机的轮番轰炸,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
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阵地,指挥二十九军拼死抗击。
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
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头部再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
同志曾高度评价佟麟阁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
“一级英雄”王海大队长 人物小传:王海,山东人,1925年生,1945年入党,1946年入伍。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空三师九团一大队大队长的王海带领战友们创造了击落击伤敌机29架的战绩,大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
他本人因击落击伤敌机9架,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前,王海和战友们平均驾驶喷气式战斗机飞行时间只有20多个小时,而他们的对手美国空军飞行员大多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
但在抗美援朝战斗中,王海和他的战友们相信自己一定能打败强敌。
1951年11月18日下午,180余架美机分头飞至我方上空进行狂轰滥炸,我机奉命起飞迎战。
王海大队出动6架战机,向指定战区飞去。
“跟我进攻
”发现敌机正在向清川江桥投掷炸弹后,王海发出命令。
随之,编队从 6000米的高度直捣而下,瞬间就冲到了1500米处的敌机群中。
敌机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乱作一团,丢掉炸弹,仓促应战。
见敌机采用“圆圈战术”,8 架飞机首尾相连,互相掩护,与我机兜起圈子,王海一声令下:“爬高占位
”我6架战机一起昂头,急速跃上高空。
紧接着,他们又一压机头,猛冲下去。
几次冲击,硬是冲破了敌机的“圆阵”。
王海抓住时机,向一架敌机猛冲过去,直到距敌机500米处才开火,打得敌机翻滚着坠向地面。
剩下的敌机一个个惊慌万分,四散逃窜。
战斗结束后,王海和战友编着整齐的队形返回基地。
这次战斗中,他们一共打掉了5架敌机。
王海大队一举成名。
南宋末年,元兵南逼。
宋皇从杭州败移福州。
景炎帝二年(即公元一二七七年)的春天。
文天祥为了抗击元兵,率师从闽西进军漳州,所闻福州失守,宋帝败逃海上,他只好西撤,翻越闽南与闽西交界的坂寮岭,退到险要的倒岭赶筑营垒,沉着应急。
元兵来势凶猛,紧迫在后,文天祥的兵马渡过下畲溪的木桥,仰望天空,说了声“天助我!”立即,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咆哮的山洪把元兵阻隔在崎岖的对岸。
那拆掉的虽是木桥,却系交通要道。
文天祥考虑到战后百姓过往的需要,特地为当地留下不少金银,以备复建之用。
当他带兵马要经过倒岭下的梅子坑村,老百姓闻讯接应,纷纷主动把家里的门板桌面都搬来铺架临时便桥。
文天祥万分感激,当场为此桥取名为“大义桥”,后人也有传说为“待御桥”。
明朝万历十年(即公元一五八二年)间,在大畲溪建起了坚固的石拱桥,并在桥头建立了壮观的碑亭,以纪念信国公文天祥举义驻师。
树立的三块石碑,均有秀丽的碑文。
传说后来当地著名的文人林希严(林泰)为了悼念“耿光垂北斗”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感慨满怀地写了《题国公桥》一诗: 当年丞相过桥东, 战马啸啸满路风。
万古人间留壮烈。
百年溪水泣英雄。
伤心荒涧碑犹在, 放目寒山事已空。
吊古不堪回首望, 冷烟萎草夕阳红。
这首凄凉,悲壮的诗篇,表达了后人对文天祥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
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
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
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
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
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
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
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
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参加寝室文化大赛对于寝室的解说词
在缤纷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中,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
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总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在新的一年,我们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有许许多多的任务要去完成,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我和全体教职员工以最诚挚的心意、用最吉祥的语言祝福你们,也祝福每一位同学,祝同学们美梦成真,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同学们,新年的阳光将洒在你们的身上,新年的春风将吹在你们的脸上,请坚信,我们将和你们同行,因为我们对你们的爱是那么深沉和执着! (点烛) (歌声 背景) 吴:没有松风的秋,雁去长空;没有飞雪的冬,乍暖还寒。
一夜高风凋碧树,凋不了青春不灭的火焰;满地余寒露凝香,凝不住你绝美的年华。
(迎娟上,立于舞台左侧。
话筒递与何) 娟:在这烛光与微笑构成的舞台,在这笑声与歌声汇成的海洋,在这永恒与温馨筑就的圣地,我们欢聚在一起。
(立于吴旁,话筒与芳) 何:光阴茬苒,我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
今天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迎接元旦的曙光。
这一刻是美好的,这一刻是温馨的,这一刻是充满激情的。
(话筒递与吴…… xx学院2003年“走进春天”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晚会主持词(2003年12月) 1.(开场舞蹈 《欢庆秧歌》 礼花四射 主持人上场) (男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男女合)大家晚上好
(男2)春风传喜讯、金猴踏歌来 (女2)看,阳光灿烂,那是新年绚丽的色彩 (女1)听,金钟朗朗,这是新年动人的旋律。
(男1)舞起醉人的红扇,我们从微山湖畔走来;敲响震天的锣鼓,我们从xxx山下走来。
展望未来前景灿烂,我们豪情满怀。
(男2)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全校师生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创建学院工作中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
我们真诚的说一声“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辛苦了
” (女2)踏着时代的节奏,乘着创建学院的东风 带着新年的祝福,怀着青春的憧憬 (合)让我们相聚在这美好的时刻 (男1)xx学院2003年“走进春天”元旦文艺演出 (合)现在开始
(女1)出席今天晚会的领导有: xx学院党委书记xxx同志 xx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xxx同志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最衷心的问候和感谢
2.朋友们,如果我们把今天的xx和十年前的xx做一个比较,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间间教室宽敞明亮,我们搬进了新宿舍、连上了电话和因特网,喜事一个连着一个,乐的我们嘴都合不上。
是呵,我们的学校建设蒸蒸日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请欣赏歌伴舞〈越来越好〉演唱者:xxx 3.相声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 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表情会把我们带进开心世界。
请出由xxx系的xxx为您合说相声《废话趣谈》 5.下面这个精彩的节目是xx系的xxx和她的搭档们带来的舞蹈《绿光》 这个节目曾经获得我校“青春歌舞大赛”的一等奖。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6.金秋十月霞满天,那是咱勤劳朴实的xx人对家乡的火热情感。
金秋十月霞满天,那是咱聪明智慧的xx人对创建学院无比执著的信念。
请欣赏群口快板《金秋十月霞满天》,演出单位:xx系。
7.近几年来,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搞的如火如荼。
特别是在每年的歌手大赛中总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校园歌手。
他们活跃在学校的各个舞台。
用火热的激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首先请出xx系xx为您带来《好心情》 9.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在即将绚烂的时候,有个女孩却悄然离去。
但是她并不孤单,所有的心灵紧紧相依。
没有哀伤的分离,分离也是相聚,不管身在何处,我们永远记的你。
请欣赏xx系带来的诗朗诵《声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