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仪的演讲稿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不但形成了灿烂的文化,而且还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
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礼仪的历史。
在儒家学说中,礼为天下先,强调以礼治国、以礼治家。
从古至今,涌现出不少文明礼仪、素养极高的人,像孔融、周恩来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需要文明礼仪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当今迎奥运,开展讲文明礼仪的宣传活动中,应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养成文明礼仪规范,争做文明的北京市民,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风尚。
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它有三大要素:语言、行为表情、服饰器物。
一般地说,任何重大典礼活动都需要同时具备这三种要素才能完成。
礼仪的分类很多,可以分为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商务礼仪等,还有外事礼仪、习俗礼仪、礼仪文书等等。
礼仪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
是人际交 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体现出他的行为是否文明,是否合乎礼仪。
讲得轻一点,人们之间在相互交往中,特别是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如果不注意文明礼仪,会被人家耻笑。
讲得重一点,不同民族之间,如果不互相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或礼仪),有可能会挑起民族仇恨和争斗。
礼仪的主要功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 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礼仪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法律、制度属于社会规范的底线,虽然重要,但它们毕竟只是社会的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规范,而无法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法律规定,盗窃价值超过一定数额时要追究刑事责任,当达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时,则可依据治安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治安处罚。
但是,如果治安处罚的条件也够不上,比如偷了别人的一件衣服怎么办
如果社会的所有成员都会小偷小摸,这个社会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然而,法律却管不了偷鸡摸狗之类事。
怎么办
这就要依靠道德来规范。
事实上,不偷不窃这既是道德的要求,同时也属于礼仪的要求。
因为,小偷小摸行为显然不属于礼貌行为。
小偷小摸如此,其他方面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没有规矩固然不成方圆,没有礼仪同样不成方圆。
从礼仪的现实条件来看,我们必须学习礼仪知识。
讲礼仪是有条件的。
首先,礼仪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就是我们平时所提倡的一些基本礼仪也不例外。
如不随地吐痰需要纸巾、污物桶的物质基础;不随地大小便需要完善公共厕所设施。
所以,讲礼仪要切合实际,礼仪过于繁琐或超前会成为负担。
有钱人参加晚会固然可以穿晚装、礼服,但农民上山砍柴穿西装就没必要了。
其次,礼仪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在多数国家,朋友见面时握握手是礼仪,但到了中东,异性之间随便握手弄不好是要受惩罚的。
又如,在西方国家,朋友相见互相拥抱非常正常,但在我国,如果普通的异性朋友之间动不动就拥抱,就会受到人家的耻笑,甚至被对方认为是性骚扰。
同样是在国内,在街上随地吐痰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表现,但农民在田间耕作时,如果也要求吐痰入盂则会成为笑谈。
所以,讲礼仪要符合国情,不能照搬照抄,要实事求是。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倡导文明的社会礼仪。
结合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理念。
进入车站、公园、社区等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止不文明现象。
针对当前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大力宣传文明上网、文明就餐、文明驾车、文明乘车、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礼仪,着重纠正违章行使、违章停车、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绿化、损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引导人们做一个懂礼仪规矩、讲文明语言、守公共秩序的好公民,努力形成共同崇尚文明礼仪的社会氛围,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热情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礼仪规范,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以及规范的仪态、语言,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学习礼仪知识,促进礼仪习惯养成,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着力塑造创新、诚信、包容、开放、文明的北京人的良好形象,树立讲文明懂礼仪的社会风尚,加快国际化城市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祝你天天快乐
礼仪演讲稿3分钟
你好,下面的是我给你找到的-------------------------------------------------------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的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人们应当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为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深入开展“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市民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市民树立公共意识,规范公共行为,践行公共道德,市妇联向全市各“巾帼文明示范岗”、“三八红旗集体”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做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者。
学习礼仪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有助于提高服务水平,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我们要认真学习礼仪知识,革除顽症陋习,遵守社会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和社会行为准则,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二、争做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播者。
积极弘扬传统美德,传播社会公德,不断增强文明礼仪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文明礼仪进单位、进社区、进小区、进家庭,努力营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文明礼仪氛围。
教育引导市民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以文明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人,用真诚的实际行动奉献社会。
三、争做文明礼仪活动的实践者。
文明礼仪重在实践,我们要积极倡导社会公德、美德、做到诚信服务、微笑服务、贴心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得到温暖如家的感觉。
四、争做文明礼仪活动的监督者。
在自身做好文明服务的同时,随时监督身边的市民要文明行事,坚决制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抢先插队、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不文明行为。
各“巾帼文明示范岗”、“三八红旗集体”,文明礼仪连着你我他,建设和谐美好新集安靠大家。
让我们携起手来,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己任,发挥各自岗位优势,积极投身到“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市民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点滴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一篇关于礼仪的演讲稿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足。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
简单的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更是集体的脸面,更是社会大家庭。
所以,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外塑集体形象,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
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就中学生而言,最本质的是学会做人,也就是要讲文明懂礼仪。
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的变化之中。
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不一刻往往成 别人讨厌的对象。
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当我们身 为游客的时候,总是依着自己的兴致,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
在文物上乱写乱涂;当我是市民的时候,又对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的现象深恶痛绝。
当我们是行人的时候,往往是怎么就近就怎么直路,管他有没有红灯,管他人没有人行道。
讨厌那些没按规章开车的人;当我们开车的时候,总是抢车道、钻空,讨厌那些在马路上乱闯的行人。
当我们是消费者的时候,经常把个人怨气往服务人员上撒,还总说他们态度不好;当我们是服务人员的时候,又总是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上来,却总怨顾客大挑剔。
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为能抢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从不屑于说对不起;当我们被人挤到或踩到的时候,总是对对方不说声抱歉的话而耿耿于怀甚至拳脚相加。
当我们作为子女的时候,总是不愿意耐心地和父母交流,总是大方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总是大声地把父母的话送上天,对于父母的生日,天才晓得。
当我们身处校园的时候,总是不注意三轻,总是在自习课上大吵大闹,总是在楼道内相互嬉戏,因而影响班级考评挠乱学习秩序。
当我们在校园内遇到领导老师,我们又是否真正做到鞠躬、让路呢
这一切的一切,全是因为我们太自私,没有做到律己,没有做一尊重别人。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
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应改正自我。
严于律己。
应义不容辞地履行义务,带好头,做好文明的标兵。
毫不疑问,我们每位中学生若都能讲文明,懂礼仪,那么我们的班级,我们的校园必然会焕然一新,我们大家都会生活在友好、宽容、关爱、温馨的氛围中。
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班级;为了我们的校园,为了我们的社会,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讲文明、懂礼仪。
文明礼仪,人人有责。
文明礼仪,从我们做起。
关于礼仪的演讲稿
文明礼仪伴我行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意思是说:做子女的,年少时就应当学会尊敬师长,亲爱同学,学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节。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
简单地说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观念。
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
比如:下课铃声响后,有些男孩儿便横冲直撞地跑出教室,和其他同学大声说笑,有时还说出一两句脏话。
还有的同学,可能因为一点口角纷争而不依不饶,甚至拳脚相加。
这些不好的风气大家一定要制止、杜绝。
有些同学认为要好做到讲文明,懂礼貌可真难。
其实,从许多生活中的小事就能体现出来:在撞到别人时的一声“对不起”;得到帮助时的一声“谢谢”;在和他人告别时的一声“再见”。
只不过这些小事微不足道罢了。
文明礼仪不在于嘴上功夫,而是在于真真正正的实践。
我想: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做文明礼仪的小主人,让我们的校园失去粗言,充满欢声笑语,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中万紫千红的盛开吧
有时,一句诚实、有礼貌的语言可平息一场不愉快的争吵;一句粗野污秽的话可导致一场轩然大波。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就是这个道理。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做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每个人都要学会使用文雅朴实、健康向上的语言,用文明语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新世纪小学生优秀的精神风貌。
关于文明礼仪的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六年级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在我心中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从个人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
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可是回过头来看看做得怎么样呢
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了我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在学校里,不听从老师的教诲,说一些时髦的脏话,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着时尚的发型;不知道认真学习,在校园内大声喧哗,乱扔垃圾。
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
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文明礼仪演讲稿
开头:做一个文明之人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文明之人》。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
”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结尾: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
祝愿我们自己一步步地迈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远的呼唤
一生的追求
大学生文明礼貌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
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告别陋习,拥抱文明。
我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礼仪之邦,这曾令无数炎黄子孙为之骄傲、自豪。
但是,如今许许多多的事例,令我们感到难堪。
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据报道,国外一些地方,如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
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 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
为什么呢
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第二个例子:前年十一,新疆乌鲁木齐一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名儿童。
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在驱车将5个装满垃圾的纸箱送至垃圾站后,韩国游客才安心继续游玩。
很显然,不文明行为给我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
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到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有人将塑料袋随手扔在楼梯间、操场中,甚至校道上,以至校园中总显得不太干净,各个教学楼后甚至满地垃圾;有的人满口脏话,开口称老子,带脏字,不堪入耳,完全不象一个中学生;有的人在楼道里、宿舍内大呼小叫,追逐打闹,引来周围居民不少诧异的眼光;有的人躲在厕所里抽烟、打架,遇到矛盾总是讲狠,象街上的小混混、二流子;有人骑车横冲直撞,完全不遵守交通规则;还有男女生在公共场所行为举止过分亲呢,旁若无人,没有丝毫羞耻心;有人头发上花里胡哨,染黄发,还有女生烫发。
这些行为已经给我校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如果给我校的教学业绩打个分,我打100分,因为我校的任何一项指标都可以名列全省前茅;如果一定要给我们的文明程度打个分,能打多少分
我看只能打70分,及格了却还必须不断提高。
知耻而后勇。
正因为优秀,所以我们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我们不仅要赢在学业上,而且要赢在文明程度上。
我们该怎么做
从今天开始,每个人要对自已和同学暗暗进行“三比三反对”,一比外貌,谁更端庄、清爽、衣着得体,反对留长发、染发、烫发;二比语言,“请、你好、谢谢、对不起”这些礼貌用语,谁用得更多,反对满口脏话;三比行为,谁更加讲礼貌、有修养、守纪律,反对举止粗俗。
“三比”之后,我们就大致可以看出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了。
文明,现在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是高贵、是修养、是礼仪、是风度。
让追求卓越的我们,远离粗鄙,远离庸俗,拥抱文明。
谢谢大家
因为文明而美丽 同学们,当你每天在校园里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自己的仪表呢
人们常说:仪表是心灵的写照。
可见,人的仪表与其人格是密切相连的。
几十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就曾在该校的一面大立镜上方悬挂一幅“镜箴”,告诫每个学生都要注意自己的仪表美。
“镜箴”上写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扣,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做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作为 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个人的举止风度是指从他举手投足等身体各部位的直观动作,以及待人接物与人交往的行为中具体表现出来的。
“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是古人对人体姿态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人们举止的形象化要求。
注意正确穿着之后,便要注意我们每天在学校的姿态。
我们正处于青春年少、精力充沛的年龄,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应是生机勃勃而充满朝气的。
从踏进校门开始,便是我们每天投入学习的开始,因此要保持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而绝不能萎靡不振、垂头丧气。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累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
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
礼仪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心态,养成高度的自制力和高超的领导才能,建立自信心,塑造迷人的个性,它让你看起来充满热情,富有合作精神,保持身心健康,这些都是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们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从话中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
今天,在庄严的国旗下,我们高一(16)班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倡议大家做到“四个五”: “五无”: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划;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语。
“五节约”: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一分钱。
“五带”:把礼仪带进学校;把微笑带进校园;把孝敬带回家里;把谦让带入社会;把仁爱带给别人。
“五提倡”:说话轻声;走路慢行、待人礼貌、讲究卫生;团结进取。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让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每个同学的自觉言行
让文明不再是外在强加的约束,而是内化的集体自律
最后,我选了这样一句话送给大家,来结束我今天的讲话:人不是因为美丽才文明,而是因为文明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