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赞颂祖国的一段话.
从1945年到2005年,整整七十年的春秋过去了。
一百多年前,我们的近邻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领先走上了资产阶级道路,综合国力超越了中国。
于是,这个曾经是中国附属的资源贫乏的小国开始觊觎中国地大物博的壮丽江山,他们一再地以武力侵略中国,而我们这个曾经的泱泱大国,此时也只能任人欺侮,因为自身贫弱的我们,根本无法对敌人进行有力的抵抗。
好在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从1937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用了整整八年时间给予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军狠狠地打击,丧心病狂的日本军国主义在团结一致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面前不得不夹起了尾巴,低下了头颅。
因此,可以这样说,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国人民重整旗鼓、扬眉吐气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砸掉“东亚病夫”的招牌、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开始。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演讲稿】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演讲稿。
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前途光明的开始没有顺利地进行下去。
内战,文革,战后整个世界特别是亚洲许多国家经济起飞的第一次机遇我们错过了,中国的发展历经坎坷。
虽然,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国际地位已经和七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我们的综合国力与日本之间仍然有很大差距。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始终以一种傲慢的态度对待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今天,他们的政府在正确对待历史的问题上态度依然暧昧不明,首相小泉一再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公然否认甲级战犯的罪行。
同志们,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你们听到了吗,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战士们的灵魂在呐喊,在战争中冤死的三千五百万民众的灵魂在哭泣……(建议停顿三十秒)有句名言说得好:宽恕,但不要忘记。
一方面,在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关系上,恩怨之事无所不在,如无宽恕之心,就会化为冤冤相报。
另一方面,历史的事实和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新的国际关系构架下,歇斯底里的军国主义再也没有了市场。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70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并不远,当年日本法西斯之所以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完全是因为中国国弱民穷、经济落后,而今天,导致战争和灾难的文化基因、利益驱动仍然存在,国人还需提高警惕。
目前,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世界经济飞跃发展,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和稳定才能让我们抓住中华民族中兴的机遇。
值此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想对各位老师、各位同仁以及各位同学说:战争和报复不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发愤图强,这才是我们庆祝胜利、祭奠英烈、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
我最敬佩的一个伟人演讲稿怎么写
我最敬佩的伟人——周恩来 提到周恩来这三个字,敬意都会从亿万国人心底油然而生。
他的人格风范为人称颂,历史功绩丰碑永树。
他的对手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
” 周恩来总理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他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的一生,都是在简朴的生活中度过的。
不论是在长征途中,还是在抗战期间,抑或是在建国后,他的生活都是非常俭朴。
从1975年6月以后,周恩来由于癌症的折磨,身体极度消瘦,体重只剩下了30.5公斤。
他清醒地估计到自己的生命“还有半年”的时间,但他依然继续顽强地工作着,同病魔、同邪恶势力进行着最后的搏斗。
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
我们怀念他,是因为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无私奉献里没有一句空话。
下面是周恩来总理外交中的一些小故事,让我们领略他卓越的外交才华,感受他炽热的爱国情怀,再一次缅怀这位伟大的总理
故事一 一次,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
”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
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故事二 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
”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这是周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我国建设成就。
这位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嘲笑中国穷,实力差,国库空虚;一个是想刺探中国的经济情报。
周总理在高级外交场合,同样显示出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让人折服。
你说这样的问题事先怎么准备,没有雄辩的口才和飞速的思维怎么可能做到
周恩来总理的德才兼备、伟大的人格令全世界人民敬仰和赞颂。
周总理死后,联合国降半旗。
其中有一些国家的领袖不高兴了,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国家死去的领袖降半旗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说:“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掌管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无女,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在海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谁做的到的,我也给降半旗。
” 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如果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周恩来则是党和国家的养护人。
他硬是让各方面的压力、各种矛盾将自己压成了粉、挤成了油,润滑着党和共和国这架机器,维持着它的正常运行。
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一个不朽的名字。
在他的身上,凝铸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工人阶级的优秀品格。
具备了一切作为世界伟人所应具备的品格和特点。
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虽然死后连遗骨都没有留下,却在无数后人心中留下了永远效法的崇高榜样,他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同在
寻访红色足迹,赞颂中华英模演讲稿,450字
我一起走进身边的红色历史。
今年8月上旬我来到了江阴的鹅鼻嘴公园,一只硕大的船只停留在一个三叉路口,看似它仅仅是一艘普普通通的农家渔船,它身后却藏有红色的记忆——渡江战役第一船。
那是一个历经血腥风雨的年代,这艘船在敌人的炮台下,来回运送战士了六次,减少了不少的伤亡。
深入公园,可以见到黄山炮台的遗址,它是,光绪年间,为防外舰入侵,特在此增筑炮台,使它成为中外闻名的江阴要塞。
前进的征途上,血色记忆中的不畏艰难;时时刻刻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再向前。
8月底我来到了我们的首都北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
”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也许这仅仅是一个数字,大家并没有在意,但当你走上长城,你知道,你错了
远远望去,长城绿树环绕,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巨龙,矗立于世界的东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人的骄傲
当你踏上长城,就相当于踏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陡峭而崎岖的台阶,近一百三十度都陡坡,当我登上第一座烽火台时却已是气喘吁吁,举目远望——长城气魄宏伟,雄伟壮观,分外妖娆,一种民族感油然而生:长城的修建工程有多浩大;长城上的战争有多残酷;长城上曾经躺下了多少祖国英雄好汉
眼前浮现出一幅幅悲壮的红色场面,想起了陆游的悲壮词句:“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金戈铁马,往事如云。
黄昏时刻来到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坦克、步枪、飞机、炮弹、卫星……每一样武器都是当时革命人士智慧的结晶,每一样武器都有一段红色的历史。
抬头望向天空,火红的落日就像当年人们斗志昂扬的心。
那是勇敢、顽强、坚定,排除一切障碍的心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
回到潍坊,我来到了潍坊的烈士陵园,方形烈士碑亭高10米,飞檐翘角,熠熠生辉。
一点儿也不逊于天安门广场前的革命英雄纪念碑,高26米的纪念碑矗立广场中央,碑体正面“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贴金大字出自主席的手体。
烈士陵园的各处建筑都深深的反应出战士们的伟大,与人民的团结
红色文化是党史,中国革命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的生动体现。
寻访红色文化的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更 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
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美德,寻访红色足迹,实现中华复兴与民族富强
有关中国英雄伟人的演讲稿500字
杨靖宇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屈服于外来压力的伟大民族,有着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每当遇到外敌入侵之时,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便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挺身而出,共赴国难,不惜用鲜血和生命,维护祖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事迹,就是这一历史时期东北军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战争。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同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之久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殊死搏斗,14年的艰苦抗战,东北军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民群众死伤数百万,抗日联军也损失惨重,无数民将地英勇牺牲在战场上。
不过,残酷的战争生活,恶劣的斗争环境,锻炼和和造就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
在这无数的战斗英雄中,有一个人的故事最让我感动,这个人的名字就叫杨靖宇。
民族英雄杨靖宇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
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动。
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陈天华遥寄血书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
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
救国
” 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
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
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
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
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杨靖宇献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
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
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
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
”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
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赞颂闻一多的演讲稿
众所周知,在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殉难的追悼会上,面对反动派的无理取闹,肆意捣乱,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作了一次震憾全国的即席演讲。
演讲结束后,闻一多先生也不幸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毒害,那一次演讲也就成了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
虽然闻先生已经不在人世,但其浩然正气激励着无数爱国志士与后来者,使他们在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奋力拼搏,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李公朴、闻一多先生一样的敢为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奋斗,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才有了今天和平的新中国。
演讲中,闻一多先生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号召广大民人民站起来,一起与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
其无论是在演讲的思想内容还是在演讲的语言技巧上,都可以说是一次杰出的演讲,是值得探讨的。
下面是我对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的一些感想。
开篇,开门见山,别致新奇。
既然是悼词,一般来说,开始是致哀或者述亡者的生平。
但闻先生却别出心裁,一反常规,采取“开门见山”的手法,先声夺人,直趋主题。
“这几天,大家都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演讲者一开始便义正辞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罪行。
“最卑劣最无耻”、“失掉良心的中国人”、“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更是表现演讲者当时义愤填膺的愤怒,表明了立场和所持的态度,是支持革命的。
内容表达形式多变,各个小节都以其各自的形式为主题服务,思路清晰,脉络分明。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避免了繁杂拖沓之感,而且另有新意。
求一篇演讲稿 以突出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歌颂改革开放成就弘扬时代主旋律反应建党90周年取得
我也要做共产党共产党,一个神圣的名字,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深地崇敬她。
每当听到这个响亮的名字,我都会热血沸腾。
威严的国歌声中,我的眼前涌现出了无数的革命先烈——人民的好战士丘少云、雷锋,虚怀若谷的将军粟裕、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刘胡兰,还有不畏牺牲的小英雄王二小、海娃……他们中甚至还有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虽然他们年龄不同,但他们勇于献身的精神是相同的,这种伟大的精神与日月同在,永放光芒
望着高高飘扬的国旗,我觉得它恍若一条龙,一条叱咤风云的龙,就好像我们的中国
我们的中国,她走过了几千年的坎坷道路,经历了抗击八国联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炮火洗礼,依旧顽强地站立在世界的东方,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革命烈士。
共产党员们不畏威逼恐吓,用坚毅的表情回应敌人的拷打和利诱。
他们咬紧牙关,让烈火吞没自己的身躯,从容地迎上喷火的枪口,十几岁的孩子,也能够微笑着闭上双眼,就好像他们真的是钢铁铸造的一般
我在心中许下誓言:长大,我也要做共产党。
我也要做共产党,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向往,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信念,一个愿为自己的祖国、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
我也要做共产党,因为他们不允许任何人践踏自己祖国的容颜,因为他们对死亡毫不畏惧,永不向敌人屈服,他们口中,没有敌人想得到的情报,只有那句“共产党万岁”
我也要做共产党,因为这个字眼伟大神圣,因为我也想像那些烈士一样,投身于祖国的大建设,像无数的共产党愿一样,让中国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关于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演讲稿 3分钟以内
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曾经有一段屈辱的历史。
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犯下了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拖着沉重的步伐经过了70年。
我们又怎能忘却,70年前的那一天,可恶的日本人,在中国烧杀抢掠。
三十五万无辜的南京老百姓们,在短短一周内,成为了疯狂的刺刀下的牺牲品,他们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任凭侵略者在他们身上残暴地发泄着。
圆明园,一个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就这样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烧毁,付之一炬。
那其中凝聚着我们中华儿女多少的心血与智慧啊。
那些狰狞的表情,猖狂的笑容,无一不揭示着他们那没有人性的躯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浴血奋战,洗涮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回了我们中华儿女的民族尊严,中华民族由一个背负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重压,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成为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令世人瞩目的民族。
乱翻的乌云扫清了,祖国迎来了一个黎明。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望着每天与朝霞一道升起的五星红旗,谁又能忘记在70年前,为了打倒日本法西斯,中国所做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呢
为了祖国领土完事,为了民族的尊严,战士们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怎能可以忘记呢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忘记了国耻。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们青少年只有将国耻铭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学习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报着“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中国人的苦难与抗争,求索与奋进,创业与搏击,无不可歌可泣,激励今人,昭告后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对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弘扬,对先辈业绩的追思与兴大,必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流入强大的动力。
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会经受一次又一次的锻炼,迈开沉着而坚定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继续前进。
最后,让我们高呼“不忘国耻,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