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篇描写故宫的作文,200字以上,要按景色的顺序来写,急用啊~~~
故宫导游词: 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你们好
欢迎来到“世界遗产”之北京故宫,我是来自__的_导游,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细细游赏一番吧。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地点位于北京城中心。
开始建造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说的1406年至1420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改,变的非常的富丽堂皇,但仍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木构架宫殿建筑群。
最先的设计人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的人是蒯详、陆详等,名字里都有详哦
我们说完了北京故宫的历史和人物建造,现在该说说外观和排列顺序了吧
这座城设四个门,南门正中面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四门个建有重檐庑殿顶门楼。
这座城的四个角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
外面的墙有10米多高呢
还有护城河宽52米,够宽的吧
长3800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听完了一以上那些,你应该对北京故宫有些了解了吧
可能你还不知道把,连皇帝的住所都是那么井井有条
前三殿是全宫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有达8.5万平方米,是宫城的12%,后三供则为前三殿的25%,期于宫殿依次递减,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宫的主要地位。
1961年定位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我的家乡作文25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绿树茂盛、花儿飘香。
春天,花儿盛开,蝴蝶蜜蜂都出来采蜜,可爱的小燕子也从南方飞了回来。
夏天,阳光明媚,很多人都去公园里的游泳池游泳,湖里的荷花也绽放了,粉红粉红的,像是一盏宝莲灯。
秋天,秋风飒爽,红红的枫叶落了下来,水果也成熟了,农民都赶着丰收。
冬天,北风呼啸,雪花从天上慢慢的飘落下来,孩子们在花园里打雪仗、堆雪人、溜冰,玩得兴致勃勃。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它四季美丽的景色。
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河南省,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更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家就座落在这无边无际的大平原上.春天来了,在那一块块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片片麦田,麦田的旁边是一片果树林,林子里小草嫩绿,花香四溢.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火红的......还有各种鲜艳的野花,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秋天到了,果园里瓜果飘香,苹果在枝头笑红了脸.那黄澄澄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我的家乡真美呀!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家乡是两个平凡的字,家乡有普通的环境;家乡是充满生机的地方。
包含我对她深深的爱。
我爱家乡的小路。
走上去感到那么的舒服,那么的亲切。
城市里的路,虽然那么平坦,但与家乡的路相比截然不同。
家乡的路上有许多许多的石块,它们好像我的朋友,路旁的花好像我的伙伴,还有忙碌的小蜜蜂在采花蜜。
我爱家乡的天空,它是那么的蓝,那么的明朗。
一朵朵像棉花糖一样的白云,是那
美丽潍坊 ,我的家乡 (作文)
山水田园诗派 盛派。
以描水田园、闲适生得名;王维、孟浩然为其主要作故又称“王孟诗派”。
“盛唐”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一些文人士大夫等寄情山水,便产生了山水田园诗派。
该诗派以五言为主,注重反映山水田园的自然美,体物精细,状写传神,讲究技巧,风格淡远清新。
风格淡雅恬静、质朴自然。
有的诗篇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趣,把形似与神似统一起来,比谢灵运山水诗派有较大发展。
他们的诗歌以恬淡清幽的意境和平和近人的风格吸引着一代一代的文人。
王孟诗派的其他成员,通常认为是綦毋潜、祖咏、储光曦、裴迪、常建等等,他们在诗风上表现出相似的格调,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
其中裴迪和王维关系最近,相互之间经常作诗唱和,裴迪有《辋川集》二十首,王维也有很多 裴迪的诗歌。
大概由于二人过往甚密之故,个人认为裴迪诗大有王维诗的味道,有时还隐隐透出一种超脱红尘的隐士之风。
祖咏的诗看得不多,印象最深的是《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从唐代社会文化背景入手,分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独特风格的成因。
一、从文学自身发展来看,盛唐时代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思想,是形成山水田园诗质朴淡雅、恬静风格的内在审美需求。
二、从社会思想来看,唐代道、儒、佛三教并存,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思想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产生的情感社会基础。
三、唐代的隐逸之风,是形成其冲淡空灵、玄远飘逸特征的内在趋动力 四、唐代经济的繁荣为文人们歌咏山川田畴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 王维出身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对封建统治阶级有一种天然的包容性;且在他的一生中,虽有仕途不得志的时候,但总的说来,其一生都是比较悠闲安乐的。
特别是在他大约四十岁以后,开始过着那种半官半隐生活的时期里,他“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并吃斋奉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并见《〈旧唐书〉本传》)。
正如他自己所言,“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所以他对现实生活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到了晚年,他甚至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叹白发》),完全变成了一个“以禅诵为事”的佛教徒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王维的诗作中充满了空灵、虚无之感。
如: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缑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父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家》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个评语主要是针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王维山水田园诗最大的价值,在于他对山水艺术美的创造。
为了取得“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王维调动了他作为画家、音乐家、诗人的一切艺术手段,善于在诗中构图布局、设辞着色、讲究动静结合。
王维曾有过塞上之行,并作有《使至塞上》一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首二句叙事,说自己奉使出塞,轻车简行,经过了古属国居延。
三、四两句说自己像风中的蓬草,来到了塞上,大雁还懂得飞回北方,自己反而离开故土,含蓄地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
五六两句写塞上风景,很能表现他构图创意的长处:茫茫荒漠上劲挺直上的烽烟,绵长而广阔的黄河上浑圆的落日,组成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无怪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
在景物的描写中,表现了诗人走马西来,豪迈壮伟的情怀。
而且这里的“直”字,把人的视线引向云汉高处;“圆”字,让人想象太阳如何落入黄河。
用字上,也见出作者的匠心。
最后两句交代前线指挥官的所在,作为全诗的结束。
《汉江临泛》也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于山翁。
“楚塞”指古代楚国的地界。
泛舟江上,远远望去,只见湖南方面汹涌而来的“三湘”之水和古楚之地相接,这是实写,而汉水入荆江与长江九派汇聚,则是想象之辞,这两句把远望和遥想之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写出了浩淼的水势。
三、四句说茫茫江水,似乎要流到天地外去了;青山迷蒙,只觉得若有若无。
这两句着墨极淡,为人的视野创造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将实景化为空白。
五、六句写乘舟江上,感觉到郡邑城郭,若浮于前浦;江上波澜,似晃动了天空。
借此衬托出江水的浩大无边。
王世贞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联说:“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此诗的确是王维融画入诗的力作。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体现了浓郁的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
他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是描写自然山水和农村风光的幽美以及隐居生活中的情怀。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说王维是直接陶渊明的,在表现对隐逸生活的热爱这方面,的确是这样的。
如王维的笔下,农村的景物人情都是那么美好: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题为《山居秋暝》的诗,把山村秋天的黄昏,描写得这样空明澄净、清新纯美:一阵秋雨过后,空气格外清爽,月光透过松枝,斑斑点点洒落地上,山泉叮咚作响,水底沙石历历可见。
翠绿的竹林里忽然传来清脆的笑声,原来是浣纱的姑娘要回家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打鱼的人们晚归了。
这样一幅清新而宁静、生机盎然又祥和优美的山居秋暝图,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最后他由衷地表示:春光要过去就过去吧,我这个“王孙”是决意要留下来的。
除了构图,王维十分注意设色的技巧。
他的一些诗如《送邢桂州》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上句写日落时江湖上反射出一片白光,下句写潮水涌来时,碧波滚滚,天地似乎要被它染青。
《积雨辋川庄作》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漠漠水田和阴阴夏木,前者色调光亮,后者色调沉着;白鹭和黄鹂,色彩对比鲜明。
《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敷彩设色更是鲜丽。
王维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对音响的感受特别敏锐。
所以他的山水诗善于将声音溶入画面。
如《秋夜独坐》中:“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青溪》中“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
王维深受禅宗的影响,所以他的一些山水诗,“不用禅语,时得禅理”。
(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
他的“禅理”是什么呢
就是在凝神观物的过程中,制服心中的烦恼,达到任运无心的自由境界。
所以他的山水诗,喜欢追求寂静空灵的境界,这在他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中表现得更突出,如《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二十个字,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
月夜竹林之景,一片空明澄净,而弹琴长啸之人,多么安闲自在,他的神态、心态和外界的物态融为一体,相合无间。
诗中的这个“人”,无疑是万虑皆空、俯仰自由的诗人的自我写照。
再如《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诗首两句写辛夷花之美,它长在枝条的末端上,春天到来的时候,它争先开放出红色的花朵。
但是它生长在没有人迹的山涧中,所以它的开放既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它的凋零也没有引起人们的悲悯。
这是一种闲静空寂而绝不激动的境界。
难怪明人胡应麟读此两诗后说:“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
王维的这一类诗,虽然常常流露出寂空之感,却并非参禅之作,而是将禅理寓于山水的描写之中,令人咀嚼玩味。
我们在欣赏这一类诗时,固然要识别其中消极的成份,也不能因噎废食,忽视了诗人创造的艺术美和提供的艺术经验。
总之,因为王维有效地将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家对声音的表现技巧、诗人的情思和禅意全面地运用于诗中,所以他的山水田园诗具有卓然独立的成就。
孟浩然前半生在家闭门苦学,曾一度隐居鹿门山。
四十岁长安求仕失望,漫游吴越,最终归隐故土。
他一生虽然基本上过着隐居的生活,但他内心却相当矛盾:既希望朋友引见,进入仕途;又对世事极为不满,心情激愤难平。
如在《归故园作》中,他写道:“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其激愤欲狂的心境由此可见一斑。
而且直到晚年,他这种“仕”与“隐”的矛盾才有所淡化。
李白对孟浩然是十分推崇的,他曾亲往襄阳看望孟浩然,写有《赠孟浩然》一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对孟浩然淡泊名利,自放于山水之中的生活态度,给予由衷的赞美。
但实质上,孟浩然最后的隐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从此诗中可以看出孟浩然即使在后期,内心还潜藏着强烈的入世的愿望: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看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气势宏大,境界阔远,哪里是心如止水的隐者的心态
难怪清人潘德舆称他的部分作品“精力雄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
(《养一斋诗话》)这两句写洞庭湖的诗,只有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可与之媲美。
而诗的后四句,则明显流露了希望张九龄援引的意思。
孟浩然最为人称道的,还是描写山水行旅和隐逸生活的作品,这一类诗,也最能代表孟浩然诗歌的风格。
他的手法,最突出的在于白描。
他往往用素淡的语言,简洁地写出自己直观的感受,看似不经意,但又具有超妙自得之趣,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野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以白描手法写出直觉感受到的日暮、旷野、清江、烟渚,以及“天低树”、“月近人”,展现出了秋江夜泊,乡情缭绕不去的情景。
又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如实地写出日暮猿啼,江湍水急,风吹叶响,月照孤舟的景物,其中渗透了诗人浓郁的旅愁乡思。
在这些诗里,笔墨轻淡、清丽,景意象却很鲜活。
他不像王维那样讲究色彩的鲜丽、构图的虚实,只是淡淡写来,似乎毫不着力,却自有一种令人回味的韵味。
孟浩然的田园诗有意学陶渊明,写自己和农人的交往、写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气息,写自己在自然中、在和纯朴的农民交往中怡然自乐的心情。
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一首诗写的是眼前景,诸如绿树、青山、场圃,说的是凡人情,诸如具鸡黍,话桑麻,用的都是口头语,给人宁静、祥和、优美的感受,一种醇厚的情味,沁人心脾。
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分散在全篇中。
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追求自然淡远,的确是孟浩然山水田园诗鲜明的特色。
他如“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残句)都是为人传颂的名句。
五绝中的《春晓》更是脍炙人口,把春天清晨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作了精妙的体现,寄寓了作者对生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语言平易,却朗朗上口,韵味无穷,可谓不求工而自工。
孟浩然的诗歌成就,能够独树一帜,自成境界。
他在山水田园诗方面的建树,使他对唐宋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浩然的代表作是山水田园诗。
这些诗,有一部分是漫游秦中、吴越等地时所作的。
例如: 木落雁南渡,被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隔离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江上思归》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新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平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登兰山寄张五》 在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群体中,储光羲、祖咏、裴迪、常建等人也都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作。
如储光羲的《钓鱼湾》,写景清丽,意境完美,可作为储光羲山水诗的代表: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 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两句,从“疑水浅”写出了景物的特色,“潭清”、“荷动”二句,从景物的动静状态中捕捉住它们之间微妙的关系,又写出了观赏者的怡悦的心情。
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据说是应试之作,按试题要求,必须五言八句才算完篇,而祖咏仅赋四句,以为“意尽”,不作画蛇添足之事,即此四句,传为佳作: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他如裴迪的《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李白是我国古代最具有争议性的一位诗人,他兴趣广泛,文采飞扬,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不是一个“万事不关心”的诗人,恰恰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表现过。
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了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神游九天之外,梦回八荒之间”。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喜欢的往往不是宁静的丘壑,幽雅的林泉、而是奇峰绝壑的大山、天外飞来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这些雄伟奇险的山川,特别契合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他好象要登涉这些山川,与天地星辰同呼吸,和神仙鬼灵相往来。
杜甫与以上三者不同,他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封建官僚家庭,从二十岁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壮游”经历。
而在“安史之乱”后,由于自己的人生历程的坎坷以及理想的破灭,他也曾想过退隐。
但为国为民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走上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杜甫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中的侠客,即使在自己最为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忘民间疾苦。
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所以,杜甫的山水诗中总是自然地流露出一种对民生的哀怜。
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旷天低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不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芳七绝句》其一 黄四娘家花满鼷,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芳七绝句》其二 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的诗,即使是山水诗也忘不了对世事人情的关注,总是一幅悲天悯人的侠义心肠。
并由此而使其诗歌创作沉浸在一种沉郁悲壮的气氛中。
孟浩然的山水诗特色:清淡。
孟浩然的《临洞庭》简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看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虚,指天;太清,指太空;函虚混太空,指水天一色;云梦泽,古代沼泽名,在今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垂钓者,暗喻当时的执政者张九龄。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转入抒情,借景言情,充满比兴意味,委婉含蓄,不落俗套。
诗人写此诗呈现给当时的张丞相(张九龄),委婉地希望得到他的赏识与提拨。
杜甫的〈〈登岳阳楼〉〉简析: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坼,分割;字,指消息;孤舟,暗喻自己;轩,有栏杆的长廊;泗,指鼻涕。
此诗首联写刚刚登上岳阳楼的感慨,颔联写洞庭湖的面积与水势,颈联过渡到自伤身世,尾联把自身的不幸与国家的战乱联系起来,感情博大深沉。
两首诗的比较:相同点是两首诗的结构都十分工整,诗的四联都由起、承、转、合组成;不同点是《登岳阳楼》第二联所写之景比《临洞庭》第二联所写之景的气魄更为宏大,在思想境界和人格胸襟上,整首诗所抒之情也比《临洞庭》一诗要高。
王维的山水诗特色:空灵的意境,醇雅的意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终南山〉〉简析: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太乙,山名;天都,指长安;分野,古人将天空星宿和地上的州分成若干区域,“分野中峰变”即一峰之隔便属于不同的分野。
此诗首联写远景,颔联写近景,颈联转换角度,写俯视所见景色,尾联以人物作为陪衬和点缀,余味无穷。
《山居秋暝》简析:全诗通过描绘黄昏时候秋雨初晴后山居生活的恬静清幽,表达诗人怡然闲适的心境,以自然美表现诗人的人格美。
最后一句反用《楚辞。
招隐士》中的诗句“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表达决然归隐的之意。
全诗平仄、对偶、押韵、用词均十分出色。
3、 李白的山水诗 特色:雄奇、豪放。
从描写对象上看,李白喜欢选取高大、壮美、流动的自然山水如黄河、泰山作为描写对象,给人以阳刚之美的享受,如《将进酒》〈〈游泰山六首〉〉等诗;从艺术手法上看,李白的山水诗充满着奔放的激情及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表现为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的大量运用等,如《蜀道难》等诗。
一中唐山水诗与盛唐山水诗的比较: 盛唐: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大气,骨气刚健,万象纷呈。
如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的诗。
中唐:清雅闲淡,骨力渐减。
中晚唐的山水诗代表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
柳宗元的山水诗特色:善于将压抑愤懑的感情寄托在山水景色之中,使情与景契合无间,风格比较凄清幽冷。
〈〈江雪〉〉简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勾画了一幅廖廓、清幽、寒冷而又纯净的画面,表现诗人忧愤、寂寞、孤直的心情及深沉凝重、孤傲高洁的生命情调,全诗用词精当,意境深邃。
《渔翁》简析: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写于柳元被贬永州之时,诗中写渔翁独来独往,突现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含有诗人自况的意味。
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远,艺术构思巧妙,颇具奇趣。
刘禹锡的山水诗特色:善于在诗中表现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风格明朗,如(〈〈望洞庭〉〉)而雄放(如〈〈浪淘沙〉〉)。
请采纳~
以雪为话题写一段话
这是一场大雪,他给大地穿上了雪白的衣裳。
池塘里的水结冰了,树上,房屋上,积满了厚厚的雪。雪真美呀!
多感官描写景物的作文600
吹一支柳笛,把春天含在嘴里,一曲欢快清爽的歌声,从骑着黄牛牧童的嘴中,渲染出一份淋漓尽致的悠扬,随风,轻巧地穿过竹林,开始蔓延,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仿如老友重逢,一切都变得姹紫嫣红般明媚了起来,于是,春天便不约而至。
你看,一簇簇、一串串嫩黄色的迎春花正眉开眼笑地趴在墙头,张着喇叭一样妩媚的脸儿,仿佛是调皮的孩子,料峭几分活泼,几分可爱,那团团紧蹙的,可是一首绚烂了整个春天的乐章
你再看那一朵朵盘绕在半山腰间的那一抹粉红、淡色的杜鹃,绽立枝头,也悄悄地娇艳了红妆无数,像一位整装待嫁的新娘,满目含羞,掩齿而笑地轻解美丽,为春天无声地增添了许多生动的亮丽。
春风不解风情,引来了一只只翩翩盛妆的彩蝶儿,你追着我,我赶着你,赶趟儿似地围绕在花丛中欢悦起舞,向春天毫无吝啬地炫耀着自己的美丽,哦
他们可是那传说中美丽的精灵,春天的舞者
春天,是一场吹出来的美丽
春天,是一份未曾预约的美丽
握一杆画笔,把春天嵌入书卷,点点染染中,装点春天的颜色,看,远处的山,青葱如黛;清澈的水,琳琅湛蓝;无须太多的丹青笔墨,便能勾勒出一个春天。
因为春天就这么简单。
总是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悄然而至
一阵微风,便能定格剪出袅袅绕绕的柳丝,低垂着的柔美,无尽婉约;洁净的天空,映衬了那一池湖水,飘柔着清清粼粼的明朗。
此时,挽一缕清风,采一束春光,走在田野里,把春天的花冠,戴在头上,相信你的心情一定是美美的;撒一串欢笑,踏一路清香,激情诵吟春天的诗行,装订一页鸟语花香的赞歌。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为欢快的呢
大声欢呼起来吧:“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把我们的兴奋化为歌儿,传遍春天的每一个角落
不说那呢喃的燕儿、热闹的花儿、沙沙的春雨、细语的春风、恣意欢笑的儿童们,单就那踏青寻春的恋人笑语低眉时的窃窃私语,满脸春色,便能肆无忌弹地开出生机一片。
哦
春天,是一幅渲染情趣的彩色图片
春天,我们不曾预约,因为她时刻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心中
白洋淀记事 原文
芦花荡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
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
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敌人发了愁。
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
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
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
把她们接上船,老头子就叫她们睡一觉,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
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就又睁开了。
现在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
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
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在高粱地里淋着雨过夜,一晚上不知道要过几条汽车路,爬几道沟。
发高烧和打寒噤②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一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
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
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
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
她们长大成人了。
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
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她随手就舀了一把泼在脸上,那脸涂着厚厚的泥和汗。
她痛痛快快地洗起来,连那短短的头发。
大些的轻声吆喝她:“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小女孩子抬起头来,望一望老头子,笑着说:“洗一洗就精神了!”老头子说:“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
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
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他蹲下去,撑着船往北绕一绕。
黄色的光仍然向四下里探照,一下照在水面上,一下又照到远处的树林里去了。
老头子小声说:“不要说话,要过封锁线了!”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
当小船和那黑糊糊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不动了。
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
大女孩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怀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盖了她。
子弹吱吱地在她们的船边钻到水里去,有的一见水就爆炸了。
大女孩子负了伤,虽说她没有叫一声也没有哼一声,可是胳膊没有了力量,再也搂不住那个小的,她翻了下去。
那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连忙爬起来,把大的抱在自己怀里,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她挂花了!”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不怕。
他打不着我们!”“她挂了花!”“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②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③了一下。
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
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
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我不要紧。
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为什么呀?”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
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
她像央告那老头子:“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
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
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
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
他说:“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
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
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荷花淀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
不知道。
每年出多少苇子
不知道。
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
编成了多少席
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
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
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
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
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
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
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
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
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
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
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
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
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
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
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
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
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
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
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
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
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
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
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
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
一家人送他出了门。
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
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
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水生的女人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到了马庄,她们不敢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
亲戚说:你们来的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开到哪里去。
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副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
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
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
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你看说走就走了。
”“可慌(高兴的意思)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不行了,脱了缰了
”“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
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
你猜人家干什么
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
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
顺手又丢到水里去。
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
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
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
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
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大船追的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
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后面大船来的飞快。
那明明白白是鬼子
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往荷花淀里摇
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
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
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
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
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荷花变成人了
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
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
原来是他们!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
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
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
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
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
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
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
水生追回那个纸盒,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
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
”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她们只好摇着船出来。
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冒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的那是区小队的队长。
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你们干什么去来呀
”水生的女人说:“又给他们送了一些衣裳来
”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都是你村的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
”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小队长开了个玩笑,他说:“你们也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不会这么彻底。
可是,任务已经完成,该回去晒晒衣裳了。
情况还紧的很
”战士们已经把打捞出来的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准备转移。
一人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
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了。
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一个个像落水鸡似的。
一路走着,因过于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噘着嘴说:“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
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打沉了,我也会浮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
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
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