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我校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的优良品质,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二、活动主题“诵国学经典美文扬中华传统美德”三、活动时间2017年3月25日——2017年6月25日四、诵读内容七、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材五、活动方式及要求1、每周两读(周三周五利用早读时间集体诵读,时间不少于15分钟)每周一记(每周精选一篇经典诗文等,并要求学生背诵);每周一课(每周设一堂经典赏析课,由语文教师讲解国学经典,赏析诗词名篇)每学期一赛(联合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大力推进国学经典活动在校园的深入开展)。
2、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
3、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文化的魅力。
4、讲故事了解与诗文创作以及作者相关的故事,通过再创作改变成有丰富内容、语言生动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活动。
5、写作在讲故事的基础上,仿照文包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进行改写、扩写。
6、诗文绘画根据诗文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作性的诗配画。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利用晨读、课外活动、双休日等时
国学经典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
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是辛稼轩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 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
何为国学
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
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
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
何为国学
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
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还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力抗金兵,保家卫国,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的民族气概
还记得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酾酒临江,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壮怀好歌
还记得乱世漂泊的李清照,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的哀愁,纵然帘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
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
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国学经典朗诵,哪些适合小学生
男:你有结绳记事的传说,仓颉造字使你的记忆不再失落;女:你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你使野蛮的原始走出荒漠。
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男:经典启迪智慧。
女:国学浸润人生。
男:诸子百家,争鸣绽放。
女:诗经楚辞,典章风雅。
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男:一代圣人,万世师表 。
女:高山仰止,千古流芳。
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男: 蒙学基石,短小精悍。
女:家喻户晓,广为吟诵。
合 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男:百家姓中惊叹世界大,千字文里方知天地宽;女:弟子规中聆听祖宗的教诲,三字经里体味人性的本原。
合: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男: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女:博大精深的唐诗宋词,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星光熠熠。
男:以诗言志。
女:以诗寄情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定;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男:精美绝伦的辞章,积淀了东方思想的灿烂先河。
女:扣人心弦的语言,涤荡着我们仰慕圣贤的情怀。
合: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 翕张;奇花初胎,矞矞郁郁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 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什么?
《荀子.劝学》 不错,符合你的需求 ,给你一段感受下。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国学经典朗诵,哪些适合小学生
请问是什龄段的呢
我既然是国学方面的朗诵该更偏向古文一点,古代诗歌似乎与国学的关系不太大。
给你推荐以下几篇,你看看,时间的原因可节选的:1、像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论语”这些。
最能体现国学的内涵。
缺陷是不容易朗诵出感情来。
2、或是一些较长的诗词,像是《琵琶行》、《长恨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兵车行》之类的。
这类有点易上口,情感到位,但朗诵的人多,易撞车。
3、还有一些著名的散文《兰亭序》、《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赤壁赋》这些,有的篇幅较长就朗诵其中几段好了。
这些是不错的。
你去网上搜一个名为《成都市中小学(含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的帖子,里面有各种推荐的朗诵的篇目,我觉得任何年龄段都可以用,你去选选。
配乐的话一定要传统古典音乐,最好是古筝,比较通用,什么朗诵都可以以之配乐,像《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出水莲》这些,用古筝配乐绝对有韵味,我们以前朗诵都是有人现场弹奏古筝的,用得最多的也是《渔舟唱晚》。
此外根据阅读的篇目情感特点可有选择相近的音乐,像是悲凉的可以用二胡《二泉映月》、《病中吟》、《良宵》这些,边塞战场激昂的用琵琶曲《十面埋伏》、古筝曲《将军令》或古琴曲《阳关三叠》这些,此外笛子曲《梅花三弄》琵琶《春江花月夜》等等也是经常用于配乐的。
配乐我这有很多,你选择好了哪个篇目我给你找配乐。
还有如果想让情绪发挥的更淋漓尽致推荐宋飞的《沉鱼》和《落雁》,就是古典舞《爱莲说》的配乐,十分有渲染力。
适合情感丰富的作品,对观众的感染力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