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演讲稿 > 一年级学生的尊师孝亲的演讲稿

一年级学生的尊师孝亲的演讲稿

时间:2020-02-02 14:18

急求:尊师孝亲演讲稿

“感恩父母,孝亲敬老”活动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这些诗句,讲的就是感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

很多人、很多事,其咎盖源于不会、不愿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

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甚至仅仅是对自己没有敌意的人。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

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小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 学会感恩,就是要让你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 学会感恩,首先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感恩; 学会感恩,要培养谦虚的品德,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弯腰伸出援助之手; 学会感恩,要有奉献精神,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回报父母生育、养育之恩,才会懂得珍视学校老师启蒙、教育之恩,才会懂得珍惜社会和大自然供养之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更体会到自己的职责和责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少一些指责和推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少一些争吵与冷漠;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多一些真诚与团结,少一些欺骗与涣散。

学会感谢,是迈向自我实现价值重要的一大步,心存感恩与向人道谢是两个让人通往成功的习惯,而向别人表达谢意是尊敬与礼貌最高的表现方法,也是建立与维系人际关系的最安全方法。

一个人会因感恩而感到快乐,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感恩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和友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

小时候父母用手牵着我们,长大以后,父母用心牵着我们。

感恩父母吧

它会使你亲情永驻,心里永远感到满足,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信心与活力,永不落伍掉队。

从开学初到现在,绝大部分同学在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下阶段我校要把感恩教育升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希望通过“感恩父母,孝亲敬老”感恩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怀着感恩之心生活,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祖国、感谢时代;常怀感激之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报答老师、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行动感恩,就是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做起,来珍惜生命给予我们的一切。

因此,我们倡议: 1、作为学生,首先要勤奋刻苦,学业有成,从而有能力报答父母、社会和国家。

2、提倡节俭。

我们是依靠父母给予经济来源的消费阶层,应体谅父母的艰辛,尊重父母的劳动,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做到不浪费、不乱花钱。

3、关心体贴父母,理解父母。

生活中难免与父母有一定的代沟,当意见有分歧时,要学会换位思考。

要常说感恩的话、常读感恩的书、勤做孝敬的事、积极宣传感恩的美德。

4、珍爱老师的劳动成果,专心听课,认真作业,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谆谆教导。

5、珍惜自己和同学相处的每分每秒,不要因为自己的鲁莽和任性给对方造成伤害。

6、关注弱势群体、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用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社会,感恩社会。

当然,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只是想通过这个方式来唤醒大家的爱心、善良与社会责任感。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让我们荡漾于这缕感恩的春风中,使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好、文明、积极、健康、有序,使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和灿烂,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平安和和谐

小学一年级尊师孝亲教育美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古往今来,“孝亲尊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诗句,告诉我们的也是“孝亲尊师”。

“孝亲尊师”也就是孝顺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老师。

这是每个人必须做到的,那身为小学生的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以前我在家中不爱干家务活,有时还和妈妈吵架。

而那时的我根本不知道,因为爸爸休息的时间少了,妈妈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却不听话,还惹她生气。

在我三年级的时候,妈妈生病了,到乌鲁木齐做手术。

那时我才明白她有多辛苦。

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

妈妈病好以后,我变的懂事多了。

我不想让妈妈为了照顾我而再次病倒。

每到周末,为了让妈妈多休息,我会主动帮她洗碗,倒垃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再为小事和她吵架了。

所以,我们要感激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在家中,照顾我们的是家人,而在学校,教导我们的是老师。

所以,尊敬我们的老师也同样很重要。

记得在一年级时,我还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各方面都平平常常。

在期末时,班主任老师鼓励我要多表现自己,说我的学习应该比现在好得多,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学好。

老师的话语使我自信了很多。

现在的我开朗了许多,上课会积极回答问题,下课时也会主动跟同学一起玩。

并且学习成绩提高了。

所以,我们也要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之恩。

“孝亲尊师”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如果我们每天都进步一点点,那么累积起来就不止一点点,就能让老师每天少操心一点。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孝亲尊师,懂得感恩

尊师孝亲知礼仪演讲稿300字

关汉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是生命中重要的引路人,对学生的影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尊师”是一个人必不可缺的美德。

  冬日,寒风呼呼地刮着。

老师仍不知疲倦认真讲着课,不时哈气取暖。

她神情专注,从讲台慢慢往下走着,不时把手轻轻搭在课桌上。

我看见了老师手上紫红色的冻疮,如刀痕似的。

我心中无限敬佩,便悄悄在每天早晨,把装着温水的水杯放在桌子上。

“上课老师把手搭在桌子上时会舒服些”。

这是我童稚的心愿。

  这是我微不足道的,或许对老师一点帮助都没有,但我还是每天乐此不疲地循环着。

  另外,我认为对老师的尊重最基本的便是课堂上认真倾听,课后遇到老师主动问好,若连这些应有的礼貌都做不到,又何谈尊师

  和尊师齐名,便是孝亲。

  “百善孝为先”,动物中有乌鸦反哺,古时候有黄香温席,身为21世纪新少年的我们有什么权利不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虽然生活并不奢侈,但我还是很满足,因为我们一家其乐融融。

因为爸爸妈妈姐我四个人天天都可以见面。

  以前,我经历过两次地震,那时候,我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对我的爱。

我相信爸爸妈妈是全世界对我最好的,现在我要给他们带来快乐;以后,我要尽自己的全力去报答他们。

  停电的夏夜,无比燥热。

妈妈有些头疼,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我望着头上不停冒汗的妈妈,很是心疼,于是,我拿起扇子轻轻给妈妈扇着,心中涌出些许甜蜜:我可以帮妈妈扇扇子,尽一点自己的孝心了

那一夜,妈妈似乎睡得格外香甜,---至少在我看来。

  我相信血浓于水,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们一辈子都感激不尽.  而对于老师,我或许无法“程门立雪”但我也会尊重我这人生的指南针。

  一露珠反射太阳的光辉,一株小草预示着生命的活力。

虽然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我有一颗感恩,向上的心

  鸟儿感恩天空,因为天空包罗万象,实现它飞翔的梦想;鲜花感恩泥土,因为泥土无私奉献,给予了它迷人的芳香。

我们更应该心存感恩,感恩养育我们的父母,感恩教导我们的老师

  大家都说:我是快乐的精灵,嘴角总是荡漾着温暖的笑。

我想,那是因为我的心灵一直在飞快地奔跑着,在阳光中跳跃着;那是因为我喜欢这个可爱的世界,喜欢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动物,每一株植物,每一个人。

  孝顺爸爸妈妈,是你们给予了我生命,把我带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无怨无悔地为我付出。

  尊重老师,是你们带给我无尽的知识,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引领我一步步前进。

  ……  我说,我是一株小草,一株普通的小草。

但是,即使是一株卑微的小草,也有仰望黎明那一抹晨曦的权利,不是吗

  相信自己“尊师孝亲”我做到了

小学一年级关于孝心的演讲稿二百字左右

古语道:百善孝。

孝是人们与来的品质。

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做儿女穿的、吃的、用的都是父母们辛辛苦苦挣来的。

衣服上的每一根丝线都渗透着父母的汗水,都寄托着父母的祝福和期盼。

  同学们,那我们要怎么报答自己的父母和长辈呢?  平时里,父母工作很忙,我们应该让父母少操心,努力学习,做个好学生,让父母少一份担心,多一份放心。

  生活中,要关心老人,尊敬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他们的贴心人。

  记得两个月前,我的小狗去世了。

我无法排除内心的悲伤,但我却没有想到,爷爷比我更悲伤。

国为一般都由爷爷来照顾。

就在小狗去世那天,爷爷不知心里有多伤心、多痛苦,甚至还偷偷地哭泣。

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安慰爷爷说:“爷爷,别伤心了!人生的路上会有许多挫折,您不能因为一个挫折而放弃!”爷爷经过我多次劝说,终于从悲伤中走了出来。

  还有一次,奶奶生病了,爸爸妈妈又不在家。

虽然我不会做饭菜,但是我毫不犹豫的炒起菜来,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是奶奶高兴的竖起大拇指,夸我懂事。

我能为奶奶做事真自豪!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孝心的存在,争做孝道好少年。

孝亲敬老3分钟演讲稿

涓涓父母情,拳拳儿女心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涓涓父母情,拳拳儿女心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中的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反哺的故事吗

乌鸦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了,它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可曾发现有一种感情,始终包围着你,以至于让你忽视了它的伟大;有一种感情,永远呵护着你,以至于让你麻木了它的厚重。

也许,朋友的嘘寒问暖让你感动;也许,陌生人的迷途指路让你感激;也许,师长的关爱之情让你感谢。

可是,始终如一关怀着我们的只有父母。

我们是否曾为之感动、感激、感谢过

在这个世界上,惟有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真挚,最无私的。

可是,父母懂得爱,父母懂得奉献,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一颗感恩的心呢

相信大家都一定看过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孝顺的媳妇在忙碌了一天后,还为婆婆打好洗脚水,为婆婆洗脚,当年幼的孩子看见妈妈正在为奶奶洗脚时,自己也打好了洗脚水,一簸一簸的端到妈妈的面前说:“妈妈我也为你洗脚”。

这一场景确实很令人感动,也让人深省,我们长这么

一年级 好少年事迹 《 尊师敬老》怎么写啊

建议用对比突出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如其他同学如何的,主人公如何的,多些细节——见老师问好、帮助老人、帮老师分发作业什么的细节上与其他同学的差别就好了。

开头…… - - 可以介绍主人公啦~ 最后表个决心,我们都应向某某学习这样的。

孝亲尊师

孝亲尊师“孝亲”和“尊师”各分三个层次,“孝亲”分“孝养”、“孝顺”、“孝敬”三个层次,“尊师”分“尊敬”、“遵从”、“尊承”三个层次,以下分别略说一下。

先说“孝亲”,孝为人伦之本,本立而道生,孝是所有一切智慧、财富、幸福的根基,所谓厚德载物也。

最基本的孝亲从向父母尽孝开始,推而广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一、 孝养。

孝养父母分两个层次:1、养父母之身。

一个孝子最起码的,要让自己的父母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生活基本面上没有太多的忧虑,尽自己可能地满足父母的需求。

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满足父母的需要,也要在父母跟前尽心侍奉,这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如果身在外地条件不许可,那也要常存此心。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应该意在近前侍奉上。

但是,夫子又说,“游必有方”,这个方应该不是指方向、方位这些,如果父母知道你去的方向,知道你在某某监狱里被看守,那也不是个孝子,这里的“方”,应该是方正之学,即圣贤之道,也就是说,离父母远游只有一个原因可以免责,那就是恭行圣贤之道。

2、养父母之志。

在这一点上有两层次:首先,不让父母因我而忧虑。

再者,不让父母因我而羞愧。

《弟子规》云:“身有伤,遗亲忧,德有伤,遗亲羞。

”一个孝子不能让自己的身体一直处在疾病或不安当中,而让父母为自己而忧虑。

《论语·泰伯》中说: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

启予手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

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

大家想一想,连身体都不愿意伤害,更何况德行呢

一个人如果对内不能和睦兄弟,对外不能与人和乐相处,时时让父母为你担忧,这就是不孝。

与人不和尚且不可,更何况做一些与德行有损的见不得人的事情让父母感到脸上不光彩乃至于羞愧呢

想想,我们现在养父母之身做得不好,养父母之志则做的更差。

特别是现在,有些女孩子婚前多次堕胎,直到结婚时才发现伤身太甚乃至不能生育了,一方面葬送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另一方面后半生与各种妇科疾病紧密相伴,更重要的,这是既“遗亲忧”又“遗亲羞”,实在是大不孝啊

第二、 孝顺。

不孝之子一般都称作“逆子”,就是一直顶撞父母或违逆父母的意愿行事。

之所以说违逆父母即为不孝,也并不意味着父母说的做的都是对的,也不是所做的一切都按照父母说的去做即便错了也照着执行,直到最后让父母发现自己错了再后悔,这样为了保全自己而让父母承担过错后果也不是孝子。

《弟子规》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孝顺之子不当面顶撞父母,绝对不做让父母憋闷委屈的事,更不故意给父母找气受,深深知道世上没有一个父母会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没一个父母愿意明明白白地眼睁睁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推,父母说的对一定要听,觉得不对,应该好好考虑一下父母的立场,想想是不是我们的想法太幼稚,如果不是,的确是父母的问题,先不顶撞,顺承下来,然后再用《弟子规》所说的办法使改变主意。

如果自以为很了不起,以为父母的思想守旧,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他一定会因为不孝顺父母犯下更大的错误。

要知道,父母往往为我们想得比我们自己还周到还长远,而我们自己往往只看到现在眼前,却忘了未来。

所以“孝道”当中,“顺”字尤其重要。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中庸》)孝顺父母的人,首先要做顺从父母心意的事情,夫妻和顺,兄弟和睦,这是父母愿意看到的,这样做了,这就是顺父母的心意,一个人能这样的孝顺父母,他做什么事情都会顺的。

第三、 孝敬。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孝中如果没有敬意,那就是丧失了人伦根本的所谓“养活”。

这用孔夫子的说法,就是把父母与犬马等同起来将养的大不敬行为,不孝之至。

天下父母是最无私的,每一位父母都有一颗无私的爱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爱。

另一方面说,只有敬爱自己父母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赞赏,才会博得别人的尊敬。

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实在没有谁真愿意与他打交道。

这样的人与人相处没有道义交往,只有唯利是图。

所以,这样的人做点生意干点工作非常劳累,他总是感觉自己为挣一分钱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他还以为这个世界本来如此,一辈子体会不到幸福的滋味。

其实这都是在不敬父母时往自己心中种下的傲慢无礼的种子长出来的恶果。

有人乃至于说,自己的父母身上有好多低级嗜好,有丧人伦的恶行,是许多人嘲讽的对象,不值得自己敬重。

他感觉自己和一些人一样对自己父母的无礼是应该的。

有这种想法的人应先参照以上“孝顺”条目去做一做,然后再好好地做自我反省,父母的善恶行为都是用以教化我们自己的,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随顺了自己的恶习偏见,乃至于不敬父母造下恶因,自己无论如何努力,只要这种心念不改,都会被社会和自己的子女抛弃,那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如自己的父母。

设身处地想想,自己如果再回去到父母的年代,那比父母不知又要差多少。

真正的孝子,根本不会看到父母的缺点,只会认真反省自己的缺点,之所以能够看到父母的缺点,那首先是自己的大不敬,认真反省,以古舜王为榜样,更加努力地修身,才能感化所有身边的人。

舜王的父母在外人看来是最恶的父母,但是舜王没有看到,他恭行孝道,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父母正是成就舜王高尚人格的人。

再说“尊师”,尊师是人生成长的第一步,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最基本的尊师从尊敬为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开始,推而广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第一, 尊敬。

我们是否可以从一个老师那里学到知识,能学到多少,与这位老师的学问修养没有直接关系,而与我们对那个老师的恭敬程度直接相关。

遇到一位学问和个人修养非常好的老师是我们的福气,可是我们不是打心眼里挚诚尊敬这位老师,那我们从老师这里能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

一分恭敬学到一分,二分恭敬就能学到两分,一点也不会多学到。

古人奉事师长,哪怕在我们看来是一位学问不高的老师,门下也能出有识之士,那个学问不是老师教的,而是从恭敬老师的过程中感应到的。

周星弛的搞笑片子里有一段,他师父发现他没有钱了,就不想再看到他,叫他从很高的台阶往下滚,告诉他那是无敌风火轮,没想到他真的练成了。

他为什么会练成,因为他对师父打心眼里恭敬,真诚地想从师父那里学到东西,所以他就得到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那个片子并不夸张,因为从古到今,那些被骗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数,都是因为百倍的恭敬得到的百倍的学业利益。

第二, 遵从。

尊敬老师不是每次见面都鞠躬,也不是时时追随老师左右不离不弃,也不是到处宣扬老师的好处,更不是逢年过节花钱请老师摄一顿。

假如你说尊敬哪位老师,而把他说的话当做耳旁风,甚至于背其道而为之,你是尊敬老师吗

所以,尊敬老师关键是依教奉行,在实践中落实老师的教导。

最尊敬老师的学生,哪怕长期不在老师身边,看不到老师时还在依照老师的教诲行事,在实践当中获得真实的受益

第三, 尊承。

真正尊师之道,不但要挚诚恭敬、依教奉行,还要做好承前启后的传承工作,不能让老师之道从自己这里断绝。

传承有三种方式:一、身教。

自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一个依照师道而有所成就的好样子。

在这里所说的有所成就,包括在生活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各个方面,无论在哪方面成就至少一项值得为人称道为人效法的好样子,乃至身边有人有意无意跟着你的样子学习,对人产生好的影响,这就是第一种传承师道的方法,也是身教之法,所谓不言之教、以身示教、潜移默化、师恩不忘。

二、言教。

自己执持老师衣钵,像老师一样去收授门徒教化学生,称扬赞叹老师之名,号召大家一起学习,并与大众一起身体力行,人人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最终将老师的教诲传至天下,让更多的人因之获益。

三、德教。

自己不但身体力行,无时无刻不深受老师教诲的滋养,而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依老师之道为人谋福利,让更多的人因之获益,人人深切感念并深受影响,乃至改变自己以往的过错,开始在生活中效法试行,从而移风易俗、师道张显,使民风淳厚福被万世。

有关孝亲尊师的道理,古人论述甚多甚繁,历朝以来事证甚多,不断证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实为做人伦常之根本,毕竟博文篇幅所限,我简略说说以为提醒。

不光提醒大家,更是提醒我自己,所以心中常怀惭愧,唯力行而已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