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有关于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亲身经历的演讲稿,字稍微多一些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勤俭是美德节约是责任“。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
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大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为我们留下一份份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
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断繁衍、兴旺发达。
勤俭节约还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方针,正是这一方针,才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医治了几十年战争的创伤,甩掉一穷二白的帽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现一种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现以铺张浪费为荣,艰苦朴素为耻的歪理。
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我们的学校里也屡见不鲜,例如:水龙头中的长流水,教室、办公室中人去灯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还可以用的书本、文具、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水果、点心、牛奶,扔掉的一次性的碗筷、塑料袋等等。
勤俭节约真是一种过时的观念而应该丢弃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比较贫穷落后的。
在城市里,还有许多下岗工人靠社会救济金生活,在农村,还有许多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
在西部山区,还有许多人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
我们国家还没有富裕到可以比阔斗富的时候,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勤俭是美德,节约是责任这句话。
勤俭是建立在“勤”与“俭”的结合上。
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而两者的实现贵在行动。
为此我校少先队、团委和学生会将本周定为我校的节约环保周,希望同学们身体力行,勤俭节约。
同时我们学生会在此向全校师生发出《节约行为公约》 培养节约好风尚人人行动是保障 夏季空调26度节电效果很显著 灯泡换成节能灯用电能省近八成 随手关灯莫忘记小处节电有效益 少乘电梯爬楼梯既省电力又健体 家用电器仔细挑节电省钱都重要 家电不用要断电省电一成看得见 多乘公交和步行既省能源又便捷 购车要买小排量节油实惠还时尚 注意关好水龙头宝贵淡水不滴漏 洗菜洗脸多用盆一水多用是窍门 纸张应该两面用物尽其用见行动 物品少用一次性节省资源利环境 就餐剩余应打包珍惜粮食显实效 垃圾分类不乱扔便于利用好再生 过度包装要反对绿色消费益社会 勤俭节约记心头行为公约共遵守 同学们,让我们养成勤俭的美德吧,我们就会拥有终生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同学们,让我们尽到节约这份责任,牢记这份责任吧!为了自己、为了学校、为了社会、更为了国家,让节约永远的伴随在我们的左右吧!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800字演讲稿
我要争当祖国的好少年:热爱祖国、理想远大,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努力向前。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要好好学习报答祖国。
我要争当祖国的好少年:勤奋学习、追求上进,丰富的知识是我们飞向蓝天的翅膀。
我要珍惜时间、虚心好学,要把学习当作快乐的源泉。
我要争当祖国的好少年:品德优良、团结友爱,挽起我们友谊的双手,奔向美好的明天。
对己克制,约束自己的语言和行为。
对人感恩,尊重、爱护同学和身边的人。
对物珍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对事尽力,对事情认真负责,诚实、正直。
我要争当祖国的好少年: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用健康的身心,迎接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
坚持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要争当祖国的好少年,请胡爷爷和老师们放心,今天,您们培育的小树苗,长大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争当四好少年作文(2):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胡锦涛爷爷向全国的少先队员发来贺信,希望全国少先队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学做一名四好少年很重要,我认为要争当四好少年,首先应该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好好学习,上课专心听讲,回家好好复习,按时完成老师、家长布置的作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把各门功课学好。
第二,争当四好少年,还要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
做完作业后,周末要经常帮住家长作些家务活,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自己做。
平时如果家长不在家,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不要让家长担心。
第三,当四好少年,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所有规定;看见弱小者需要帮助,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和同伴友好相处。
用我们的行动,做一个遵纪守法、乐于助人的好少年。
最后,要把身体锻炼好。
养好身体,多多锻炼,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体魄。
身体是1,聪明是1后面的0,父母的爱是0……后面的0越多,财富就越多。
因此一定要把自己身体养好了,才能为国做贡献。
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争做一个四好少年吧
争当四好少年作文(3):200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纪念日,××发来贺信,在信中他殷切希望全国少先队员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努力争当四有好少年。
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立志高远;要刻苦学习,积极实践,掌握本领;要遵守法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要强身健体,劳逸结合,活泼开朗。
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是催人奋进的动力。
少年有志,国家有望。
同学们,你们的小脑袋中,有没有问问自己,将来你想做什么呢
但不论今后你们想做什么,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成长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像奥运健儿一样,为民族争光,为祖国争光。
从小养成优良品德。
这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
只要人人心中有国家、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行,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然而作为一个少年,知识是建设国家主要的,也是最有力的途径。
只有好好学习,奋发向上,掌握知识,我们才能成为国家的好栋梁,国家的未来才真正掌握在我们少年手中
从此刻开始,拿起你手中的书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纪律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保障,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祖国强大的未来要靠我们这一代继续建设,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时刻准备着,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容易封号分局发广告风格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的演讲稿,快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勤俭是美德节约是责任“。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
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大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为我们留下一份份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
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断繁衍、兴旺发达。
勤俭节约还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方针,正是这一方针,才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医治了几十年战争的创伤,甩掉一穷二白的帽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现一种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现以铺张浪费为荣,艰苦朴素为耻的歪理。
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我们的学校里也屡见不鲜,例如:水龙头中的长流水,教室、公室中人去灯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还可以用的书本、文具、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水果、点心、牛奶,扔掉的一次性的碗筷、塑料袋等等。
勤俭节约真是一种过时的观念而应该丢弃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比较贫穷落后的。
在城市里,还有许多下岗工人靠社会救济金生活,在农村,还有许多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
在西部山区,还有许多人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
我们国家还没有富裕到可以比阔斗富的时候,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勤俭是美德,节约是责任这句话。
勤俭是建立在“勤”与“俭”的结合上。
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而两者的实现贵在行动。
为此我校少先队、团委和学生会将本周定为我校的节约环保周,希望同学们身体力行,勤俭节约。
同时我们学生会在此向全校师生发出《节约行为公约》 培养节约好风尚人人行动是保障夏季空调26度节电效果很显著 灯泡换成节能灯用电能省近八成随手关灯莫忘记小处节电有效益 少乘电梯爬楼梯既省电力又健体家用电器仔细挑节电省钱都重要 家电不用要断电省电一成看得见多乘公交和步行既省能源又便捷 购车要买小排量节油实惠还时尚注意关好水龙头宝贵淡水不滴漏 洗菜洗脸多用盆一水多用是窍门纸张应该两面用物尽其用见行动 物品少用一次性节省资源利环境就餐剩余应打包珍惜粮食显实效 垃圾分类不乱扔便于利用好再生过度包装要反对绿色消费益社会 勤俭节约记心头行为公约共遵守 同学们,让我们养成勤俭的美德吧,我们就会拥有终生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同学们,让我们尽到节约这份责任,牢记这份责任吧!为了自己、为了学校、为了社会、更为了国家,让节约永远的伴随在我们的左右吧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的演讲稿 快
急
小学的演讲稿
勤俭节约-(节约作文) 我们的祖先,在从前的艰苦生活中,学会了勤俭节约,以他们为榜样,勤俭节约便成了我们中华人民的美德传统。
对于我们在校生,更应该做到这一点。
但话虽如此,可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做到了。
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做到勤俭节约,使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和谐而又节约的学校
勤俭节约一词,相信还会有不少同学在疑问:什么是勤俭,而什么又是该节约的呢
要弄清这一点,还需要从浪费的根源说起,比如说我们最常见:每天都要接触的水。
有人认为水多得是到处都有,用完了这一水池,它还会从山上流下,地下冒出。
如果你是这样想那你就错了。
其实,我们人类在处于缺水危险,虽然说地球的3\\\/4面积都是水,但可供人类食用的淡水是很少的。
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还有我们吃剩的饭菜,有的同学吃不完了就随便乱倒。
如果是吃不了那么多,我们可以相应地买少一点,这样我们既省了点钱,又不浪费粮食。
粮食的短缺,也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家可以计算,如果每个同学每天需要1斤米,那么我们一个学校有1000个学生一天就要1000斤学生一天就要1000斤大米,一个月就3万斤。
可想而知如果更多呢
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要过余浪费。
还有许许多多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上需要节约的。
只要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那么我们就能成为一个和谐、节约的人,那么我们的学校就成为了一个和谐又节约的学校。
..................... 勤俭节约永远是传家宝 一支支用废旧报纸制作的铅笔摆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桌面;人民大会堂使用了节能型“阶梯式开关灯”;参加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的胸卡也比往年“瘦身”了三分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政府先行的点滴之举,是军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与会期间最真切的感受。
连日来,如何把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做贡献,成为政协军队委员们议论的又一热门话题。
勤俭节约,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勤俭节约过时了吗
委员们的答案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勤俭节约不仅没过时,而且更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
杨惠川委员说,勤俭建军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传家宝。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依靠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指导思想,战胜了敌人。
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看到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吃小米饭、穿粗布衣、住土窑洞,感慨地称赞这是存在于共产党人身上的“东方魔力”,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
事实上,我党我军也正是靠这种力量,不断走向强大的。
“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认为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社会消费水平提高了,把节俭看作‘寒酸’、‘小气’,我对此不敢苟同。
”冯延龄委员说,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正在集中精力搞建设,许多地方需要花钱。
作为人民子弟兵,一定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张旗鼓地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风气。
勤俭节约,军人必备的特殊品质 古人云: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事实证明,勤俭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和动力,奢靡则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勤俭节约,更是军人必备的特殊品质。
这是军队政协委员们讨论中形成的共识。
朱增泉委员认为,军人要随时准备效命疆场,惟有经过艰苦磨砺,才能培养出军人特有的勇敢、顽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才能使部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强大的战斗力。
艰苦奋斗、勤俭建军,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军事、政治意义。
李宝祥委员说,居安忘危,放松警惕,极容易使人滋长贪图享乐的思想。
生活中,放松思想改造,最终被“糖衣炮弹”打倒的事例不胜枚举。
新形势下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应是军人必备的特殊品质。
吴光宇委员谈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并不是要人们当“苦行僧”,再去重复过去那种穷苦的生活方式,而是要求我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富而不奢、努力上进、锐意进取。
这里体现的,是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高雅的生活情趣。
勤俭节约,关键要从自身做起 “勤俭节约,不是说说就行的,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
”段达球委员的发言在委员们中间引起共鸣。
坚持勤俭建军,关键在各级领导从自身做起,从本单位抓起。
高金钿委员说,领导干部的言行有着特殊的导向作用。
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能在群众面前做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榜样,群众就会信服他、跟着他做。
罗东进委员认为,珍爱资源、过紧日子、开展群众性的勤俭节约活动,人人有责。
广大官兵只要人人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坚决抵制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的风气,就是用具体行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贡献。
曾长期从事军队后勤工作的温光春委员认为,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勤俭节约已经不是过去简单意义上的省吃俭用、勤俭持家,而是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瞄准战场、适应市场,进一步加快军队联勤改革步伐,实施资源的精确化配置,精确掌握需求信息、精确分配资源、精确运用保障力量,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的演讲稿,快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在奢侈成风的今天,又一次被提了出来。
其实勤俭节约是我们生活中应该坚持的原则。
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
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
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菜和烧饼。
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
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仅在革命战争岁月和初期“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需要坚持,今天仍然需要坚持。
应当看到,虽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国仍然是发展国家。
要,需要进行长时期奋斗。
即使在我国实现了小康,富裕了,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也不允许奢侈浪费。
铺张浪费给国家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监理所。
著名爱国将领范亭在一首里写得好:“节约虽有限,万合是十石,细流成江河,冲破。
”滴水汇成河,粒米攒成筐。
可见,节约是强大力量的储蓄
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奢淫逸成风,享乐主义盛行,就没有希望。
从勤俭节约说生活方式 说起勤俭节约,有人总觉得它是不入时的代名词,认为勤俭节约是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代的产物,在物质日益丰富、全民奔小康的今天,倡导勤俭节约已经不太合时宜;还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高消费、超前消费是促进生产的动力源,如果没有消费作刺激、作牵引,岂不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造成市场流通不畅、生产停滞不前
这此认识无疑存在谬误。
对于勤俭节约,我应该重新审视,从更高层次、更深内涵上来理解、来把握,真正把它变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
在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位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节约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有关资料显示,节约1度电,就相当于少排放1千克左右的导致温室效应的氧化碳和30克左右的导致酸雨的二氧化硫。
缺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地球上维系生命的十分紧缺,有人打了个比方,如果地球的总水量是一杯水的话,那么,其中淡水应该仅有1茶匙,而直接可利用的淡水不过才有1滴。
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可见节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紧密相联。
试想如果一个人住着高楼别墅、开着高级轿车,但呼吸的是污染的空气,连喝水都没有保障,那还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
节约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正在为各国的政府和人民所推崇,一些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正倡导并实施由消费型社会向节约型社会转型,我们应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勤俭节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这中。
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当我们离开家或办公室,是否记得把电器开关关上;当水龙关滴漏时,我们是否想到先用一只容器把它接下来,然后再请人抓紧修理;当我们要扔掉一张纸时,是否意识到它的另一面还可以用,这样可发减少一半的用纸量;当我们寄送贺年片时,是否可惜新年一过它们就成了废纸,而制造这些贺卡可能要牺牲一棵树为代价。
节约是一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事,因此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如果我们这样做,节约本身就成了一种资源,通过节约我们可以保护一条河流,拯救一片森林。
有专家指出,如果13亿中国人每人少用一双一次性木筷,意味着成千上万亩森林免遭砍伐;如果采用节能光源,照明用电量将下降60%,一年可节约740亿千瓦时电能,相当于节约2989万吨标准煤,可见节约中蕴藏着多么大的能量。
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精神。
《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汉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节约可发陶治人们的情操、意志和吕质,使人们远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
这也是当前强调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题中应有之义。
中学生演讲稿“弘扬雷锋精神,做新时代文明学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
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 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
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今日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
曾经,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
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
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
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
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
一个日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
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我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
” 西方人和我们一样,给予雷锋最高的表彰:“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
” 四十多年了,雷锋的名字曾经是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的路标,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正在蓬勃的发展,然而,雷锋的名字却随着我们生活的美好而渐渐远离了我们。
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无论我们经历多少变化和困惑,他的名字应该永远刻在我们的心头,他的精神应该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永远的指南。
因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与幸福,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一个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锋式的好员工。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
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只要你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你的工作就会有不尽的原动力。
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大小,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任何时候,雷锋身上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要素。
雷锋精神是不受时空限定的,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在工作上,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勤俭节约,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职责,做一个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团队的人。
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得到发展,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发挥。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
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一个公司要发展,也不能缺少雷锋精神。
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须通过合作来实现,如果我们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没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难以获得成功的。
一个企业,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团结互助,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
所有的企业都在努力寻找雷锋式的员工,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仅会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的最好,还会额外做许多。
他们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寻找借口,而会自动自发、尽职尽责的完成任务。
通常,企业的领导会给这样的人委以重任。
如果你想在公司里获得成功,就必须成为这样的人。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
只有发扬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几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依赖于这种人的努力,他们时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所有民众的利益。
每一个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每一支军队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
雷锋精神所能影响的远不止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
今日,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努力学习和实践的精神,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在寻找和培养更多的雷锋,因为我们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将因为有更多这样的人而变的更加美好。
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大谈变化和西方商业精神的时代,从“奶酪”到“致加西亚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业文化对我们经济的影响似乎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儒家文化。
在很多人谈到一个叫“罗文”的士兵如何敬业、服从、努力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时候,在人们费劲心计号召员工努力学习“罗文”精神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似乎忘记了我们身边一个更好的榜样,这是“雷锋”的悲哀,更是我们的悲哀。
应该来说,“雷锋”要比“罗文”伟大的多,也要实在的多。
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种奴隶式的付出,更应该是一种对世界和他人的爱,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些年来,对很多人来说,感兴趣的不是我们自己是否在学雷锋,而是外国人在学雷锋,感兴趣的是西点军校是否有雷锋塑像,而不是我们的身边有多少雷锋。
但是,不管怎样,英雄是不应该被遗忘的,雷锋精神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
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
雷锋从来不会离开我们,而我们却曾经几度远离了雷锋。
是的,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再也不要穿带补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饥饿了,再也不要像雷锋那样经历那么多苦难了。
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
任何时候,他还应该是我们的榜样,何时候我们都需要雷锋精神。
我们应该理解他、尊敬他。
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我们永远也不能缺乏雷锋身上那种对他人和世界的关怀与爱。
雷锋应该永远属于中国,雷锋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哪种工作。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
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我要关于节约的演讲稿,谁能帮我?
巍巍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从三皇五帝到秦王汉武,从唐宗宋祖到当世豪杰可谓是遍地开花,历经了文景之治,历经了贞观之治,历经了开元盛世,历经了康乾盛世。
而这诸多成就的取得,这诸多辉煌的造就,无非取决于两个字:勤,(还有)俭。
先说勤,有道是业精于勤,事成于勤,德始于勤,国兴达于勤,邦泰安于勤。
翻开历史的长卷,英雄豪杰闻之无数,但有哪一位文韬武略的将领,哪一位爱民如子的仁君,不具备这一个勤字呢
远古时代,大禹勤于治国,不顾及个人和家庭,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到宋代)文天祥勤于救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或许正如他诗中所说的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再到近代)谭嗣同为了国家的存亡,置生死于度外,“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们说他勤于辅国。
还有那周恩来,勤于报国,他的格言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是啊,一个勤字,改变了多少中华的历史,留下了多少岁月的凯铭;一个勤字,又使中国的历史造就了多少华夏的英雄
再说俭,我想提到俭,大家都会想到这样一句古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的确,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传统美德。
为俭者,往往品格高尚,为世人所景仰。
有道是肝胆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傲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侯。
俭,还是磨练意志,提高品格的重要手段。
人为什么会有坚强的意志,为什么会有崇高的品格,毫无疑问,从逆境中去磨练。
而俭正是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逆境,换句话说,也就是俭创造了人才。
(我们都听说过)匡衡凿壁偷光,家贫而志坚,终成国之大器;刘禹锡以俭律身,虽两袖清风,却写下了千古流传的《陋室铭》。
历史上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时至今时今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已经高度发达。
然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依旧是我们的重任。
中国地大物博,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给它加上了一个巨大的分母。
也就说是我们拥有的很多,但我们每个人拥有的却很少。
所以,在这种形式下讲求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是十分必要的,它既符合我国的国情,也符合我校的具体情况。
我们知道热爱祖国关心学校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所以我们每节约一点,也就是为学校的校建工作的发展出了一份力,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尽了一份心,而我说的勤、俭乃治国之本也正是这个道理。
说到这里,我想只要你是一位炎黄子孙,只要你有一点爱国之情,在听了我以上的演讲之后,一定会做到两个字——勤、俭,因为它是治国之本。
求《节约-始于足下》演讲稿
呵呵,意思是要把节约的理念贯穿在行动中,而不是空喊口号。
节约是一种美德,从每一件小时做起。
关于节约主题的演讲稿,
由雷锋的勤俭节约的精神所想到的 雷锋有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这是雷锋的座右铭,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勤俭节约,努力工作,不怕艰难困苦,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曾影响了几代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雷锋的这种勤俭节约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意识中逐渐淡薄了,生活上互相攀比,大手大脚,不珍惜环境,浪费资源等不良行为屡见不鲜。
本月的22日是世界水日,此时此刻又使我们想到了雷锋的勤俭节约精神,就拿最普遍的水资源来说,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爱惜,而浪费挥霍,但同学们是否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丰富,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的缺口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每年平均缺水300多亿立方米,全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缺水较严重的城市有110多个,全国城市日缺水量为1600万立方米,每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00亿元以上,影响城市人口约4000万人,造成我国缺水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为的浪费和挥霍,没有合理利用以及水源污染等问题,使水资源更加缺乏。
我们现在谈学习,说理想,可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连最基本的水资源都浪费尽了,我们还怎样生活呢
更不要说学习和理想了,不要让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人类的眼泪,从节水的角度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推而广之,雷锋的勤俭节约精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社会的发展呼唤雷锋精神呢,人民的生活需要雷锋精神,新世纪更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树立长期学雷锋的思想,制定强有力的措施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常抓不懈,雷锋精神才能在各个方面不断发扬光大,在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让雷锋精神渗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伴随我们的一生。
要节约用电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电。
有了电,机器可以转动,能织布,能灌溉;有了电,电灯会亮,收音机会响,电视机屏幕能出现图像;有了电,就能通电话、发电报……电的用处这么大,那你知道电是从哪儿来的吗? 电是发叫机发出来的.就拿火力发电来说,煤矿工人把煤从地下采掘出来,火车\\\\轮船把它运到发电厂,发电厂的工人把煤块磨成煤粉,再把煤粉送到高大的锅炉,把锅炉里的水烧成蒸气,蒸汽推动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才能发出强大的电。
你们看,每度电凝结着多少工人叔叔的辛勤劳动啊
你们知道一度电的作用吗
一度电的需求越来越大。
尽管电力工业发展很快,发电量大幅度增长,还是赶不下需要。
那怎么来解决这处问题呢
一方面电业工人日夜历战,多发电多供电,另一方面要大力节约有用电。
同学们该怎样节约用电呢
首先要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不论是学校的还是家里的电灯,不用就要随手关掉。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用电安全:不要摇晃电线杆和电线;不要在高压线旁放风筝;不要朝电线上乱扔东西;不要拾掉下来的电线;不要用湿手去摸电器等。
不然就可能造成重事故,浪费大量电力,还会有生命危险。
要节约用水 水,天上、地下、江湖海里都有。
对于节约用水,同学们总觉得不如节节约别的东西那么重要。
有的同学开水龙头、洗脚、洗毛笔,有同学一喝开水,而是嘴对着水龙头喝自来水,水声哗哗,一点也不心疼。
水,真的不值线吗
节约用水真的不重要吗
不全世界的水百分之九十三是咸水,不能喝。
淡水只占有百分之七,而能喝的水只有百分之零占八。
全世界五十亿人口,就靠饮用这只占百分之零点八的淡水,看,水多可贵呀
虽然每人每天有三升水就能维持生活,但实际上城镇居民每人每天做饭、洗衣服、洗菜……样样离不开水,耗水多达几百升。
除此之外,种地和工业生产离不开水。
如:炼钢、轧刚需要水冷却;纺纱织布车间为了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需要用水调节;建筑施工离不开水;造纸、发电……衣食住行,哪一样能离得开水呢
人几天不吃饭可以活下去几天不喝水却不行。
人类要生存就离不掉水,可见节约用水是何等的重要。
那我们每天用的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呢
是自来水厂的工人叔叔将江河水或地下水引进工厂,把水放在沉淀池,加入药物消毒杀菌,除掉有害万分和杂质,这样道道把关,地下还埋了许多管子。
这些管子是一根根结起来的,它是许多水厂工人叔叔日夜辛勤劳动的成果。
当我们拧开水龙头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流出来的水里面包含着多少工人叔叔的辛勤劳动啊
同学们,你们知道节约用水的意义吗
请看一笔帐:一吨水大约可供炼钢150千克,发电每小时一千度,生产化肥500千克,织布220米,磨面粉34袋。
滴水成河,如果人人节约用水,积累起来,就可以派上多在的用处啊
同学们,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从小就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思想、好习惯。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都要注意节约用水。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爱惜粮食 为国分忧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
我们为自己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自豪,我们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
但同时,你们有没有为我们的祖国忧愁呢
我国人口众多。
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十二亿。
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
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
你们为我国这一最大的问题忧虑过吗
不错,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早已解决了旧中国几千年没法解决的人民吃饭问题。
我们应该为之自豪
可是,透过下面的数字,我们也应该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有这么一组数据。
1998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
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
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吗
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2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
这真是一张大嘴
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万人就要吃50亿公斤的粮食
所以,增产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同学们都知道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
我们要开展各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活动,真正达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得出的爱惜粮食的要求
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