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演讲稿 > 低碳生活垃圾分类演讲稿

低碳生活垃圾分类演讲稿

时间:2013-08-05 12:59

关于低碳生活的演讲稿

低碳生活演讲稿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

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

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在北京的八达岭,一个碳汇林林场已经成形。

  为了实行低碳生活,我们应当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你不必空想着怎样低碳,怎样节能减排,必须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 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浇花等。

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 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 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  4. 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5. 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6. 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7. 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总之,我们应积极的面对低碳经济,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到“低碳”时代的跨越。

要一篇关于垃圾分类的主持稿,跪求撒~

垃圾分类讲话稿【篇一:垃圾分类国旗下讲话稿】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谢家庄小学2013学年第11周国旗下讲话稿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根据最新数据,广州垃圾产量年均递增值约7%,而据不完全统计,广州日产垃圾约18000吨,而进入终端处理环节的大约为每天12000吨左右,垃圾分类处理率长期徘徊在33%左右。

虽然在国内已经处于相对先进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四十几。

2014年广州将出现“垃圾围城”危机,我们日常产生的垃圾将无处填埋。

今天,学校要求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将各类废弃物和垃圾混装投放于垃圾收集点,这种方法便于垃圾的集聚清理,但具有

急需,一篇低碳生活,全民行动的演讲稿,帮帮忙拉

大家好: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19世纪70年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已经被灵活的市场经济所取代,中国获得了世界的瞩目。

随着1979年改革开放,中国的GDP以平均每年9.8%的速度增长,人均收入增加了50倍,将近5亿人摆脱了贫困。

尽管2008年9月发生了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但是该国的GDP仍然保持着高速的增长。

在中国,很多千年发展目标已经实现。

中国人民和以前相比,生活更富裕,受教育水平更高,身体也更健康了。

  在这个史无前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也涌现了一些重大的新挑战,包括如何去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何去克服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

确实,很多人认为,中国可以通过它在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方面所获得的更多的收益来作为克服上述挑战的基础。

但是,任何一个目睹今年发生在中国西南旱灾的人都会无可避免地意识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巨大隐患,如果该隐患任其发展的话,将会影响到中国人民的生活,尤其是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们。

  幸运的是,中国的领导人已经高度重视经济和环境之间平衡的问题。

而且,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低碳经济并不是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低碳的做法反而可以成为经济进一步增长和发展的催化剂,而且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

  但是,这个并不是说,走向低碳经济的这条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随着高能耗工厂的关闭,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经济和工人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关闭那些以燃煤为主的高耗能工厂将导致约60万工人失业。

因此,短期内使这些失业工人通过社会保障维持生活,并获得新的绿色经济创造的就业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在省级和地方各级,可能仍需要做很多工作来支持和激励决策者朝着绿色经济模式方向努力。

  但中国面临的机遇是巨大的。

在绿色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在绿色经济和绿色增长方面的进一步投资,中国有机会跳过几十年通过高污染燃料发展的传统模式。

这同样也是一个重新建立新型低碳社区的宝贵机会:在将来的20年里,3.5亿人预计将会进入中国城市,但是与其相匹配的住房和交通基础设施尚未建立起来。

同样,绿色经济也将会在其他领域获得巨大收益,包括从改善人类健康到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

  中国政府在2009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明确承诺发展低碳经济和社会,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中国将会“努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和循环经济,加强气候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2009年11月,中国做出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05的水平上降低40%到45%。

同时,中国公司也已经抓住了一些发展低碳模式的机会,一些可再生能源部门已经价值170亿美元,并雇用了将近100万工人。

  对于联合国来说,应对气候变化,支持低碳经济和社会的行为也是至关重要的。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呼吁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议题”。

而且,2009年7月他在访华期间也明确指出,“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重要经济体。

它也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

因此,中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能源政策方面的进步,不仅对于中国公民,对于全世界的公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  鉴于该问题对于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性,联合国驻华机构将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陆续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去推动低碳经济。

事实上,联合国未来5年对华发展援助框架中的三大总体成果之一就是“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经济。

”  为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今年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主题设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迈向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通过分析中国向低碳经济和社会转型的风险和潜在的好处,希望这份报告能够为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政策上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该报告强调,如果中国能够充分抓住这个机遇,这将有可能不仅推动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安全,加强食品安全,和改善人民健康。

这样的社会将会和中国自身的小康目标相一致,相互协调,促进繁荣,支持减贫,促进中国和整个世界的发展和环境可持续性。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演讲稿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倡导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在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尽量降低地球能量的耗费,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的倡导,是我们当今提高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二百多年来,工业化的推进,在给人类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和福祉的同时,也带来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导致地球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南极的冰川开始融化,沙尘暴更加猛烈,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物种在减少------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被誉为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最后一次机会”,但是,仅靠一次会议无法彻底改变人类的命运,各国政要也不是救世主。

节能减碳,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低碳生活首先是一种生活态度。

只要愿意,每一个人就可以做得到

节电、节油、节气、节水,植树,废物利用,以步代车……点点滴滴,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可以选择低碳生活的态度。

低碳生活还代表着一种更健康、更自然的生活方式。

少吃反季节食品,代之以当季食品;少用一次性产品,代之以重复性用品;少坐一天车、少坐一次电梯,代之骑自行车、爬楼梯,在降低碳排放量的同时,我们将拥有更健康的身心。

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携手未来,低碳生活,让我们从穿衣开始。

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捐献旧衣物,尽量手洗服装,使用无磷洗衣粉。

  携手未来,低碳生活,让我们从餐饮开始。

合理饮食,减少粮食浪费,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使用环保购物袋,对商品的豪华过度包装说“不”。

  携手未来,低碳生活,让我们从起居开始。

选用节能电器,随手关灯、关空调,夏季教室空调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开启空调时,关闭门窗。

节约用纸,用布袋替代塑料袋。

  携手未来,低碳生活,让我们从出行开始。

多选择自行车、公交车或步行,少乘出租车,私家车。

    携手未来,低碳生活,让我们从循环消费开始。

分类投放垃圾,废物转化资源,让消费的终点变成下次消费的起点。

  携手未来,低碳生活,让我们从保护自然开始。

不吃不用野生动物和野生动物制品,爱护花草树木。

平时勤动手动脑,让旧物换新颜,也可以实现 “低碳”。

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实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叶包之类的物品;还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希望通过我们的点滴努力,把“低碳生活”的理念传递给十九中的每一个师生。

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我们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参与,人类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

同学(朋友)们,今天,你低碳了吗

珍爱生命保护地球演讲稿600字

珍爱生命保护环境演讲稿敬爱的教师、亲爱得同学们:今日国旗下演讲得题目是《珍爱生命保护环境》。

同学们,你们知道4月22日是什么日子吗

是“世界地球日”,今年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我国“地球日”得宣传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开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人类唯一得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巧得开展和经济规模得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目前世界上约有40%得人口严重缺水,假如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得人口将面临水荒,今年我国西南地域已遭遇历史特大旱灾。

天然环境得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得野生物种。

如今全球12%得鸟类和四分之一得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得鱼类资源枯竭。

听着这些触目惊心得数据,不由使人担心我们人类今后得生存状况。

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得家园,刻不容缓。

让我们在地球日到来之际为地球妈妈许下承诺:1、减少或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具,使用可重复应用和可再生物品;2、提倡使用充电电池,回收废电池,我们可以把家里废弃得电池带到学校得分类垃圾桶里,集中进行科学解决;3、不乱丢垃圾,班级里垃圾要严格分类;4、爱护野生生物,意识并提醒他人不吃野生动物;5、踊跃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提倡在庭院内、教室里养花种草。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用智慧净文秘杂烩网化生存得环境,用良知阻止破坏环境得现象,用勇气调整自己得生活习惯,用热心传播环保得理念。

心系全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

携手保护我们得家园,天然也会给人类爱得回报。

辩论会:环境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正方辩词,举出事例,最好是一篇演讲稿。

我们曾经生活在一美丽的地球上,由于人们不懂得保护她,滥伐森林,污染空气,污染河流。

使地球变得千疮百孔,自然灾害不断。

人们在经历了许多自然灾害后,终于醒悟了。

开始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过上健康的低碳生活。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了,大街上、学校里、家中都随处可见。

学校的变化很大,很多同学带来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有盆景、叶子花、仙人球等花草,同学们为了把学校的空气变得更新鲜才带来的,。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地球的环境也慢慢变好了,有变得和原来一样美丽。

天变蓝了,空气变得清新了,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人们又过上幸福的生活。

都市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层次,总体表面的美观,风景变美 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好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吃,穿,住,行,教育等等。

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从我们的吃穿住用到科技教育,都是史所未有的。

环境变好了,道路漂亮又平坦,每个人都有了各式各样的私家车,一幢幢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夜里灯光照得天空如同彩色的世界。

我们到了鸟语花香的世界,那是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大街上,原来古老而陈旧不堪的路灯,换上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它们靠着电杆的支撑,高高的耸立在两边的道路上。

一到夜晚,灯光一亮,也会成为街上的一道风景线,它那柔和的光芒,不但为大家带来了方便,还给夜晚带来了美的享受。

从前,无论是大街小巷,地面上总是坑坑洼洼,还有许许多多的垃圾,吸引来一只只肮脏的苍蝇,使道路上的人们总要捂着鼻子跑过去,现在,不像从前,大街小巷,甚至连公路,都铺上了平坦干净的水泥路。

如同个大地穿上了一件华丽整洁的外衣。

以前,人们居住的房子总是那么低矮破旧,而且是两三代人住在一起,现在的房屋已建成了高大华丽的商品房,每个家庭也都恢复成了自己的私立生活;以前,人们总是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或争吵,可今天随着生活的提高,人的品德修养也变好了;老城区街道上乱丢垃圾的人也少了;而行人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的越来越多了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