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演讲稿 > 林徽因传推荐演讲稿

林徽因传推荐演讲稿

时间:2020-02-24 07:19

林徽因的一生的内容简介

每次想到林徽因,就总不自觉地想起薛宝钗的冷香丸来。

林徽因美,美得清冷,美的没有丝毫的瑕疵,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就如她自己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

尤其那一对酒窝和笑酽,能不为之倾倒的男性恐怕并不多。

她完全配得上高贵一词,无论出身,还是自身后天的修养,都让她具备了一个优秀女性的特质。

有无数热恋着她拜倒裙下的男人,有一个杰出的丈夫,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几乎掠尽了人间的美,用完美一词,恐怕很多人也不会有太多意见。

可是,为何我却感觉不到她的幸福

这样的一个女人幸福吗

阅读她的人生,我在繁华的背后读到的却是寂寞与凄凉,那些姹紫嫣红为她的寂寞搭成了最好的背景。

这是一个行走在夹缝中的女子,从出生到生命的结束,她从来没有过畅快自由的人生,为着虚荣,为着面子,为着身份,为着笼罩在身上的各种夺目光圈,她艰难地维系着美丽,维系着尊贵,维系着那份薄名。

在维系之间,磨灭着创作的天分,文学与建筑都成了半吊子的水准,几乎没有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的佳作名篇。

所有文字中被文学化的林徽因都因着她的婚姻,爱情和婚外情而被渲染了各种浪漫的色彩和猜测,真实在一点点消失,我们只看见了一个传奇,一个女子传奇的一生,而这份传奇中有多少是人们自己一相情愿的理想呢

于是一个历史中被重重迷雾遮掩着的她愈发的模糊起来,谁也不想去探究真实背后的故事,因为我们需要神话,我们需要一个完美的女性来支撑这个越来越淡然无味,越来越猥琐低俗的社会风气。

我们把她看成了清风,看成了幽兰,看成了我们理想中所有能想象得到的美丽女子,惟独,我们遗忘了她的真实,遗忘了她也是一个有性情有脾气的女子。

她只是一道看起来很美的风景,也仅仅是风景。

有哪些能参加诗朗诵比赛的三分钟左右的诗歌和散文

境教,是指孩子生活、成长的环境。

中国有句俗语: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孔子亦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

”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懂得: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让孩子懂得爱,懂得感恩,懂得给予。

  三年级《传统文化》的第一课是《人之初》。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把《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了,可是,有几个能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呢?人生之初,都是善良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就可能会变坏。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都是白白净净,可是,如果他周围的人文环境,卑劣,粗俗。

他在日复一日的成长中吸纳自私、狭隘的思想。

长大后,就会变得自私自利,唯利是从。

孟母三迁,燕山教子,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中接受教育,长大后才有所作为。

大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

如果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缺失,那是父母折射下的影子。

我要找一些,感性的,深情的,略带有悲伤的长篇诗歌..

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圯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丞,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诗人的代表人物。

幼年患有天花,容貌因此被毁。

1928年发表诗歌《雨巷》震动文坛,获得“雨巷诗人”美誉。

但这并没有使诗人得到他苦恋的意中人——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的心。

几经辗转,施绛年虽同意和他订婚,但也提出了条件:戴望舒必须留学回来才能结婚。

1932年诗人去法国,1935年回国,此时施绛年已嫁作他人妇。

诗人痛苦之下,找到施绛年,以一个巴掌结束了自己长达8年的苦恋。

1936 年戴望舒与穆时英的妹妹相识并结婚。

抗战爆发后不久,诗人全家去了香港,诗人一边做抗日宣传工作,一边主编文学杂志。

1941年被捕入狱,因此致病。

1950年于北京逝世。

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及译著等留世。

红烛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矛盾

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底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

烧罢

烧破世人底梦,烧沸世人底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

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

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底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 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诗人、思想家。

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

1922年赴美留学,先后入芝加哥美术学院、科罗拉多大学美术系学习,同时创作了大量爱国思乡的诗歌。

1924年,诗人的诗集《红烛》出版,奠定了诗人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1925年诗人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曾参与创办《大江》杂志,同时与徐志摩等在北京《晨报》上开设副刊《诗镌》。

1927年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工作,同年任南京国立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

1928年参与创建“新月社”,和徐志摩等创办《新月》杂志,同年出版诗集《死水》。

此后诗人放弃诗歌创作,埋头钻研学术,先后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抗战期间,诗人带领最后从北京离开的学生徒步前往云南,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教授。

1944年加入民盟。

1946年7月15日,诗人抗议国民党暗杀民盟党员李公仆,在李的追悼会上演说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回家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枪杀。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作者简介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15年考入北大预科班,次年入北洋大学,再次年转入北京大学政治学系。

1918年,诗人转入美国克拉克大学,第二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一年后获硕士学位。

1921年,诗人进入剑桥大学研究院学习政治学,同时开始创作新诗。

同年诗人和才女林徽因相识,坠入情网。

1922年3月,诗人与前妻张幼仪离婚,10月回到上海。

1924年,泰戈尔访华,诗人作为陪同及翻译与泰游历各地,并随泰一同去了日本。

同年诗人应胡适之邀任北大英文系教授,不久结识京城社交界名流陆小曼(她已为一名军人的妻子),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1926年,二人举行了婚礼。

此后诗人一方面继续在大学教书,另一方面和胡适、闻一多等人创立“新月社”,创办《新月》杂志。

1931年1月,诗人主编的《诗刊》创刊。

同年11月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

这次飞行旅途事务包括看望病中的妻子和赶场听林徽因的讲座。

大堰河我的保姆(1)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扉,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我是地主的儿子,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写着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钮扣,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我吃着研了三番的白米的饭,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

因为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着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的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第一部分 中国卷第10节 大堰河我的保姆(2)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三,第四,第五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

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漂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这,这是为你,静静的睡着的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啊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你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20世纪著名诗人。

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因算命先生推算说其“命相”不好,家中将他送到贫困农妇“大叶荷”(即大堰河)家中抚养。

大堰河对诗人疼爱备至,她的纯朴和忧郁深深感染了诗人,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岁时,诗人回到自己的家中,入私塾学习。

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次年在林风眠的鼓励下到法国学习,1932年初回国。

不久诗人因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被捕,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主义”罪被判入狱6年。

在狱中他写下了著名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

1935年,诗人出狱。

1941年到达延安,历任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等职务。

建国后历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

1958年,诗人被错划为右派,在农场劳动了20年,1978年回归诗坛。

1980年出版诗集《归来的歌》。

1996年诗人病逝于北京。

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作者简介顾城(1956—1993),北京人,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出生在一个文人家庭,父亲是一个诗人,这使他自小就在很好的文化氛围中成长,据说童年时他就能写出优美的诗句。

1969年,诗人的父亲被下放到山东昌邑县劳动,诗人也随之来到那里,开始了艰苦而匮乏的喂猪生活,同时开始诗歌创作。

1974年,诗人全家搬回北京。

1976年,诗人自编了诗集《无名的小花》(其中的同名代表作于1979年发表,获得很大的轰动)。

1980年,他和北岛、舒婷等人一起创办诗刊《今天》,标志着中国新诗的又一次飞跃。

1986年,诗人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参加了“中国诗坛1986年现代诗群体大展”,和北岛等在四川进行诗歌巡回朗诵活动,场面激动人心。

1987年,诗人应邀前往德国参加诗歌节,几经辗转定居于新西兰激流岛。

1992年,诗人前往欧洲讲学。

1993年,诗人感觉到生活的残缺和沉闷,在10月的一天,他举起利斧杀死了自己的妻子,然后自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夜莺颂(1)我的心在痛,困顿和麻木刺进了感官,有如饮过毒鸩,又像是刚刚把鸦片吞服,于是向着列溪忘川下沉:并不是我嫉妒你的好运,而是你的快乐使我太欢欣——因为在林间嘹亮的天地里,你呵,轻翅的仙灵,你躲进山毛榉的葱绿和阴影,放开歌喉,歌唱着夏季。

哎,要是有一口酒

那冷藏在地下多年的清醇饮料,一尝就令人想起绿色之邦,想起花神,恋歌,阳光和舞蹈

要是有一杯南国的温暖,充满了鲜红的灵感之泉,杯沿明灭着珍珠的泡沫,给嘴唇染上紫斑;哦,我要一饮而离开尘寰,和你同去幽暗的林中隐没:远远地、远远隐没,让我忘掉你在树叶间从不知道的一切,忘记这疲劳、热病和焦躁,这使人对坐而悲叹的世界;在这里,青春苍白、消瘦、死亡,而“瘫痪”有几根白发在摇摆;在这里,稍一思索就充满了忧伤和灰色的绝望,而“美”保持不住明眸的光彩,新生的爱情活不到明天就枯凋。

去吧

去吧

我要朝你飞去,不用和酒神坐文豹的车驾,我要展开诗歌底无形羽翼,尽管这头脑已经困顿、疲乏;去了

呵,我已经和你同往

夜这般温柔,月后正登上宝座,周围是侍卫她的一群星星;但这儿却不甚明亮,除了有一线天光,被微风带过,葱绿的幽暗,和苔藓的曲径。

我看不出是哪种花草在脚旁,什么清香的花挂在树枝上;在温馨的幽暗里,我只能猜想这个时令该把哪种芬芳赋予这果树,林莽,和草丛,这白枳花,和田野的玫瑰,这绿叶堆中易谢的紫罗兰,还有五月中旬的娇宠,这缀满了露酒的麝香蔷薇,它成了夏夜蚊蚋的嗡萦的港湾。

我在黑暗里倾听:呵,多少次我几乎爱上了静谧的死亡,我在诗思里用尽了好的言辞,求他把我的一息散入空茫;而现在,哦,死更是多么富丽:在午夜里溘然魂离人间,当你正倾泻着你的心怀,发出这般的狂喜

你仍将歌唱,但我却不再听见——你的葬歌只能唱给泥草一块。

永生的鸟呵,你不会死去

饥饿的世代无法将你蹂躏;今夜,我偶然听到的歌曲曾使古代的帝王和村夫喜悦;或许这同样的歌也曾激荡露丝忧郁的心,使她不禁落泪,站在异邦的谷田里想着家;就是这声音常常在失掉了的仙域里引动窗扉:一个美女望着大海险恶的浪花。

呵,失掉了

这句话好比一声钟使我猛醒到我站脚的地方

别了

幻想,这骗人的妖童,不能老耍弄它盛传的伎俩。

别了

别了

你怨诉的歌声流过草坪,越过幽静的溪水,溜上山坡;而此时,它正深深埋在附近的溪谷中:噫,这是个幻觉,还是梦寐

那歌声去了:——我是睡

是醒

第二部分 外国卷第23节 夜莺颂(2)作者简介济慈(1795—1821),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生于伦敦一个马夫家庭。

由于家境贫困,诗人不满16岁就离校学医,当学徒。

1816年,他弃医从文,开始诗歌创作。

1817年诗人出版第一本诗集。

1818年,他根据古希腊美丽神话写成的《安狄米恩》问世。

此后诗人进入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等著名长诗,还有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赋》等诗歌。

也是在1818年,诗人爱上了范妮•布恩小姐,同时诗人的身体状况也开始恶化。

在痛苦、贫困和甜蜜交织的状况下,诗人写下了大量的著名诗篇。

1821年,诗人前往意大利休养,不久病情加重,年仅25岁就离开了人世。

希望能帮到你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简介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中国当代诗人。

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城外的一个农民家庭。

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

1983年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

在随后的数年中,诗人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歌,先后自印诗集《河流》、《传说》、《但是水、水》、《麦地之翁》(与西川合印)、《太阳, 断头篇》等。

尽管诗人也曾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特别奖、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等奖项,但诗人的诗歌一直没有受到很公正的对待。

1988年写出仪式诗剧三部曲之一《刹》。

另外,诗人的作品还有长诗《土地》。

诗人在积极创作的同时,也一直面临着中国诗歌没落的困境。

1989年 3月26日, 诗人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

诗人死后,其诗歌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诗人的名字也与他那杰出的诗歌一起传遍了中国大地。

从1993年起,北大每年举行诗歌节,以纪念海子。

他人对梁思成的评价

您好。

建议您在百度上搜索下、都有很详细的介绍费正清在《梁思成与林徽因》一文里回忆说:“我经常骑自行车或坐人力车在天黑时到梁家去。

红漆双扇大门深锁,佣人把庭院入口的门闩打开,我就径自穿过内花园去找徽因。

在客厅舒适的角落里坐下,泡上两杯热茶,我们迫不及待地把那些为对方保留的故事和想法讲出来。

我们有时分析比较中国和美国的不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接着就转向彼此在文学、艺术和冒险方面的许多共同兴趣,谈谈对方不认识的朋友。

”  据《林徽因传》的作者张清平介绍,当年梁思成是因为林徽因喜欢建筑学而学建筑的。

建筑学在他们之间,是共同的事业,也是情感沟通的基础。

  关肇邺《忆梁先生对我的教诲》回忆说:“在先生那朴素而高雅的书房里,经常可以听到他们对学术上不同观点的争论。

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但都有很充足精深的论据。

我在旁静听,极受教益。

也常有某一雕饰在敦煌某窟或云岗某窟、某一诗句出于何人之作等的争论而评比记忆力,等到查出正确结论,都一笑而罢。

这些都使我感到多么像李清照和赵明诚家庭生活中的文化情趣。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