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政治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 大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是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竞争,会学习将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因此,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必须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对学习能力的养成。
所以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怎么在高中阶段学好政治。
首先,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必须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对学习能力的养成。
从这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政治越来越侧重于理解,纯记忆性的东西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同学们应该把政治课学活。
尽可能的“学懂”政治,而不是“记住”政治。
1)预习 就形式而言,预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等。
做好预习需要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A.列预习提要、B.做好笔记、C.发现问题、D.持之以恒。
2)上课认真听讲 政治上课很重要。
课堂上认真听讲45分钟,比课外努力两个小时的效果还好。
逼自己把老师讲的东西当成故事来听,会有趣、轻松很多。
课后没事干时偶尔翻翻课本,抽点时间理清一下知识的逻辑关系,对记忆有很大帮助。
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找点课外书来看。
不一定要和政治有关,随便什么有关社会、科学的都行,甚至某些小说、野史亦可。
多看点书,答题时虽然用不到这些东西,但会带来很多灵感。
3) 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要充分认识政治学科特有的价值。
政治学科一个很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它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工具。
这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
要克服学习中实用主义的倾向。
“需要”是同学们学习的直接和重要的动力。
现实状况是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有的同学不自觉地将学科分为三六九等,凡高考中必须要考的、分值高的科目就会下大力气去抓,哪怕不喜欢也要强迫自己去学,反之对高考中不考、或者分值比较低的学科,不管有用没用,就不愿意付出精力去学习,而越学不进去就越感到枯燥无味,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要消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政治课的误解。
这种误解主要是由于对政治课的不了解造成的。
就高中的政治课而言,他本身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大板块。
一些人不了解政治课的学科体系和价值,本能地把政治课和行政工作或时事政治划等号,和思想政治工作划等号,认为政治课就是说教,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的评价政治课。
把政治课教学看成是传统灌输,影响了同学们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切记,我们现在的政治,只要你用心来探索,你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政治课演讲稿,关于时事,要跟政治有关的
政治永远都是一锅粥,还说风景这边独好。
政治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师、同学们 你们好
我叫刘伟伟,来自信术学院 2002 级计算机 3 班。
此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今天很高兴我能够代表我们参赛小组在这里发言,谢谢你们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
在 2004 年 “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所在的小组荣获了吉林省赛区一等奖,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面对这样的成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因为过去付出的艰辛和汗水终于得到了回报。
但我也深知,成绩的取得是与老师们的精心指导和我们自己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
回首那段日子 , 奋斗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至今仍历历在目。
2004 年 7 月初,我在中心教学楼的通知板上看到了我们学院数学组的老师要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其实当时,我并不了解它是怎样的一种赛事 , 我只知道它是一项全国性的比赛 , 并且是与数学有关系的。
后来,我经过了解才知道,它是全国的 “ 四大赛事 ” 之一,是一项由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相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比赛。
我觉得参加这样的比赛是非常有意义的,并且我也有能力参加这样的比赛。
因为我本身是学计算机的,具有一定的数学功底,而且对数学和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另外我也曾多次获得非农专业一等、二等奖学金,于是我努力争取这个参赛的机会。
最后,经过初赛和复赛,我有幸成为了建模参赛小组中的一员。
参赛队员选定以后,数学组的老师把培训时间安排在了暑假。
正当许多同学享受家里的凉爽时,我们建模小组却在闷热的教室里,听着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数学建模课。
数学建模和我们原来的想象完全不是一回事。
不过在老师的精心讲解下,我们也认真领悟,逐渐对这门课有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从大量例子入手,仅用几天就把这一门课的主要内容学完了。
在以后短短的 20 多天里,我们战胜了闷热的天气对我们的考验,每天都超负荷的吸纳接收新的知识, 20 多天学完了至少要一个学期才能学完的课程。
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有这么强的学习能力,顿时对比赛充满了期待和信心,更加努力的研究各样习题。
在建模比赛的最后准备期间,我翻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
书店、图书馆都留下了我匆匆的身影。
那些日子里,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时间的宝贵。
我,谢善峰和张硕由于共同的兴趣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小组。
谢善峰也是 02 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他对数学有很高的热情,平时对数学的学习一丝不苟,在几次数学考试中都是名列前茅。
曾多次获得非农专业奖学金,吉林省奖学金。
为了参加这次数学建模比赛,他翻阅了大量的课外书籍,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方法和实战经验。
不仅如此,他还特别注重数学基础学习。
他扎实的数学功底和大量的数学经验成为我们组能获得成功的宝贵财富。
我所在小组的另一位成员是 03 级信息专业的张硕同学,她的成绩也十分优秀,曾多次获得非农专业奖学金、吉林省奖学金。
她对数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数学问题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
我们都知道,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是最基础的课程,这两门课程虽然表面上是纯理论的,与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没有太大联系,但它们却是解决数学问题必要的武器装备,只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才能够熟练灵活地掌握数学软件等强有力的工具。
张硕同学在学习高等代数和数学分析这两门课程的过程中,在认真钻研书中的理论的同时,还参考了很多的课外资料,对这门课程有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而且还动笔做了大量的练习题,又使她发现了大量的解题技巧,使她在面对一系列数据,符号,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关系时有较为敏捷的思维和冷静的头脑。
9 月 22 日,等待已久的日子终于来了。
我们将进入三天三夜, 72 个小时连续奋战。
三天三夜,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只是短暂的一个瞬间;而对于我们来说,却是紧张、充实、终身难忘的。
我们组被安排在院办楼的一个办公室,为了抓紧时间,并且尽量不影响思路,我们累了就扒在桌子上睡一会儿,饿了就啃点面包,泡点方便面。
在这三天里,我们组的全体成员发扬了不怕苦,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
当考题发下来时,我们选择的题目是 “ 酒后驾车 ” 问题,主要是参考数据建立饮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数学模型,并讨论: “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什么时间最高
”“ 如果天天喝酒,是否还能开车
” 等几个问题,写一篇短文,给想喝一点酒的司机如何驾车提出忠告。
我们和指导老师就抓紧时间对问题进行分析,对几个不同的模型进行比较,最后决定方案。
接着我们就各自分工了,谢善峰主要进行模型分析和统筹。
然后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理清了思路、制定了下一步计划。
我主要负责资料的查阅和理论的认证,大量的资料和原理让我目不暇接,让我体会到了数学的高深。
张硕主要负责数据的求解和验证。
由于我们分工明确,各尽职责,在开始两天我们就把问题解决了大半。
可是在后面就比较复杂了,特别是模型改进时,我们怎么也不能理出一个头绪来。
这时,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演草纸一张一张的画满,我们心急如焚。
最后,经过我们一起认真的分析,终于拨开了迷雾,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 9 月 25 日清晨,当许多同学还沉睡在梦乡的时候,我们交上了一份自己满意的作品。
那时,心中的那份喜悦冲淡了三天以来的所有疲劳。
竞赛结束了,那时我并没有想到我所在的小组能获奖,只是觉得这次竞赛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获不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在参加这次竞赛后,我是受益非浅的,学到了很多在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我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它让我在大学里,有了一次非同寻常的吃苦经历,优越的生活条件使我们的吃苦能力很差,参加这样的活动锻炼了我的意志、毅力。
三天三夜的连续奋战,一般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但是我却经历过了,所以以后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可以坦然的面对。
同时,它也使我更能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精神;更能体会 “ 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 ” 的内涵,培养了我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知难而进的品质。
第二,数学建模竞赛是以 “ 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 ” 为宗旨的,模型要新颖。
要达到这点,三个人必须要通力合作,发挥各自所长,肯于接纳队友的观点与意见。
通过这次比赛让我看到合作之重要,体会到合作的效率和乐趣。
“ 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这句话更能体现在竞赛中的合作魅力。
第三,以前我总认为数学是基础学科,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什么用。
它也不像计算机、英语等学科那样被人重视。
一直以来,人们也总是把数学与枯燥无味、单调、呆板等词联系起来。
然而,通过这次数学建模竞赛,使我真正认识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用武之地。
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通过数学知识建立模型来得到理想的答案。
数学的应用范围,一点儿也不比其他学科差。
第四,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向着心中的那份理想出发,只要我们想做的事,我们就应该去奋斗,别人能行,你也一定能行。
就拿这次数学建模竞赛来说吧,有两位工程技术学院的同学也参加了,而且他们还取得了吉林省赛区的二等奖,这个成绩也是相当不错的。
所以 ,我认为: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机会都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的,给自己一个翅膀,让它自由去翱翔吧
在 2004年12月20日,冬天的阳光格外的温暖,在吉林大学南校的数学报告厅里,坐满了来自吉林省各大院校的同学们。
我有幸和他们一起坐下来交流经验,在同吉林大学的两组获奖同学共同上台领取国家一等奖时,面对台下热烈的掌声,我感慨万千。
同时,我也为自己作为一名农大的学子能站到这个领奖台上而感到万分的自豪,是农大这片沃土培养教育了我,我不但可以和他们同场竞技,而且还可以战胜他们。
我也深刻的感受到,在什么样的学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为理想而跳动的心,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千万不要妄自菲薄。
我们作为一名普通院校的大学生,只要我们有信心肯拼搏,努力的学习,在人生的舞台上,时刻都有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我们获奖了,或许这是众多人之所追求的,但是对我而言:这是我的额外收获,并且总已成为过去了,我的一切又将从零做起。
而数学建模竞赛的历程却历历在目,在这历程中我获得的将在以后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一直陪伴着我。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将会继续迎接挑战
面对自己走过的足迹,我有我的自豪,但并不是为了那些曾经取得的荣誉,我是为自己肯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而自豪,是为自己能执着地实现梦想、永不放弃而自豪 …… 荣誉代表着过去,梦想编织着未来
同学们,并不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个天才,人生道路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登一座山峰,既面对无数的机会,同时也面对着无数的挑战。
相信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有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魄力;有永不言败、勇往直前、不骄不躁的精神;就一定会战胜挡在我们面前的一切困难进而登上成功的彼岸。
同学们,年轻就是我们的资本,我们不能让这大好的青春时光白白的流走,梦想就在我们的胸中澎湃,你们还等什么呢
让我们展开理想的翅膀,在美丽的长空中自由的翱翔吧
关于思乡的演讲稿
“不要问我里来,我的故乡在,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的橄榄树榄树”这是作家三毛笔下《橄榄树》中的一段歌词,乡愁中静默的中国梦演讲稿。
它曾在我年少的内心埋下一颗流浪的种子,催促着我快快长大离开故乡,奔赴那未知的远方。
其实从我们远离家乡的那刻起,乡愁便在每位离人心中生根发芽。
人的一生极其短暂,随着年龄的增长,梦变得越来越奢侈,乡愁却越来越深。
我觉得中国梦,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虽然我们一生都做着大大小小不同的梦,但每个瑰丽的梦想都未曾离开过这片热土。
兜兜转转,寻寻觅觅,最后我们发现,原来,中国梦便是对足下这片土地的热爱,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乡愁。
可以说这梦并不色彩斑斓,她静默地生长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随着年岁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是每个中国人对这片土地最为深沉的爱,最为美好的企盼。
如果将整个中国梦比喻成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小我的梦想便是每一片树叶,小我梦想的实现才能托举出中国梦的繁茂春天。
此刻我是新狮街道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常常会有人问我当初为什么会想到当一名村官,我的内心回答一直是“乡愁”二字。
大学四年的外省求学生涯,让我对家乡产生了之前从未有过的情愫。
随着毕业的临近,这种对家乡的热爱越来越深,毕业回乡的冲动也就越来强烈。
我是2012年毕业的,就像所有刚走出校园的学生一样我拥有庞大的热情,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家乡建设奉献青春,当时的想法就是如此纯粹,而大学生村官岗位无疑是其中最为合适的。
我来自农村,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比其他人更幸运的是我回到了新狮工作,新狮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样一份“血浓于水”的感情,让我充分地认识到我的梦在这里,在这片我最最热爱的土地上,我要用我满腔的热情、辛勤的汗水和动人的微笑去爱家、爱国,如此纯粹的情怀,便构成了我的中国梦的温暖底色
急求有关学校解放思想的演讲稿
(这一篇不知道可以吗,关于积极面对生活的) 生活不是牧歌 当草原的牧歌响起时,清亮,悠远,将你的思绪一直往未来的距离处牵。
哪儿有奔驰的骏马,悠闲的羊群,清澈的小溪,平坦一望无际的草原被碧蓝的天空覆盖。
回神后,只是在城市的角落做了一个梦,眼前是开着的车,伫立的楼,行着的人流,繁忙空气污浊的城市被霓虹灯照得如此荣光,恍若白昼。
生活本不是牧歌,假若牧歌是白色,也许生活会是黑色了吧。
你的梦也许是充满白色的圣洁,生活的大手会将它抹黑。
因为他本身是不公平的,生活在其中的主题——人也是有缺陷的。
真实的生活如摇摆不停的天平,人无法预知它的动向,以至遭到命运捉弄。
安徒生童话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脑中充满着一个个圣诞夜的憧憬,圣诞树,美食,爱……但它们只是美好的掠去,如火光一样短暂。
留下的是一个头发凌乱,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在街角安静地去了。
毋庸置疑,安徒生童话大师在现实主义下带着梦想的浪漫主义,但结局的欺冷仍令人发省——生活不是梦。
追溯历史,谴唐使为踏上学唐的征途,让大和民族强大而葬身鱼腹;多少怀着“黄金梦”的人远赴西部大开发的探寻;多少信誓旦旦的农民背井离乡,走向大城市实现人生价值。
而现实是什么
只有独居民异乡,在颠沛的流离中陨落。
生活不是正义女神,双眼蒙住,一手持剑一手持称。
它更像古代的君主,充满人治话,无比感性。
即使真实生活如此现实和残酷,但你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追寻你心中的一片天。
在生活的牧歌面前,你不只是一个听客,更是一个演奏者。
努力学会牧民常唱的马头琴,奏出心中的旋律,激励更多人寻梦。
和罗斯福是挽救两种意识形态的伟人,他们弹起牧歌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让世界的人民循着他们歌曲的音律寻梦,铸造一代又一代辉煌
生活大手也许将你的杰作抹黑,但你拿起橡皮,一次次将其擦干净,如此义无反顾,相信你的杰作会完成。
杰作部是一蹴而就的,而要奉献一切,乃至整个人生,才有旷世杰作夺目而出。
牧歌又想起了,余音袅袅,绕梁而走。
相信它带走的不只是你的思绪,更重要的时你的步伐。
走到草原去看一看,即使路途还如牧歌唱的美,但在执着的梦与坚定的脚步下,定会战胜生活残酷,看到你心中所想,梦中所见,享受成功后的旷达。
生活不是牧歌,但由你奏响。
(再给一篇) 生活不是牧歌 你思考过么,你的生活是怎样的。
刘墉曾说过:“生活不是牧歌,生活很现实,甚至很残酷。
”那么在这个万千世界中的我们要怎样与生活为友而非对立。
也许我们需要不断反省自己,将我们那诸如急功近利、喜新厌旧、贪婪自私、落井下石的缺陷改正,又或加强适应性。
这一切都将推动我们前进,离我们所期望的那个生活更进一步。
历史上的王安石曾在北宋统治危机时实行过改革,他通过认识到北宋积贫积弱的现实,实行了一系列有助于富国强兵的举措。
经济方面他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政治上吏治改革,军事上实行保甲法、保马法。
这一系列举措确实使北宋经济有所发展,危机有所缓解。
可最终变法被后人称其为失败品。
现实的残酷离王安石预期的相差甚远,是什么原因呢,多少在于王安石本人过于急功近利,迫切希望获得成功而只追求效率忽视质量。
如果王安石避免这冒进,应该离期望的生活会更进一步吧。
现实之中的曾子墨有着和王安石不同的特点,她稳重、适应环境。
初到美国,一切都和国内不同,虽然有着一千个、一万个不适应但还是只有改变自己,她逐渐改掉了依赖等缺点变得独立、合作。
大学毕业后到了大家都梦想的摩根公司上班,一切看上去那么美好,但若她不改正缺点,这已成的现象还会发生么
我想多半不会吧。
没有恒心的科学家,获得不了荣誉和成功;没有奉献的人,获得不了社会的认可;没有努力的人,获得不了辉煌的未来。
不管你缺少哪一种品质,都将可能成为你失败的致命一击。
而你所握有的最强武器就是好的品质与习惯。
将要走向社会的我们,可能还有许多的缺陷,在预期生活到来之前,一定要清楚认识到生活不是牧歌,生活需要你的拼搏与努力,生活很现实,甚至很残酷。
请记住比尔盖茨告诫将要走上社会的高中生和大学毕业生的话:“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生活中你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无人帮你发现自我……” 请记住孔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 有太多太多警示需要我们记住,其目的都在一个——引导我们过上预期的生活,为生活而拼搏,拼搏我们要的生活。
(还有一篇) 生活不是牧歌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
”年轻的我们有足够的理想、动力与空间,准备走向为自己准备的世界。
然而步入现实的社会,一个个田园牧歌式的幻想被打破。
那么请问,我们准备好了吗
当下,财富与声名成为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标志,多少人为之心驰神往。
但当我们翻开我们公认的成功者的履历,他们早年的艰辛是无可回避的一页。
霍英东年轻时曾与人租船打捞海草,一年辛苦,扣除成本后几乎分文未得。
柳传志初创联想时那只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一个不起眼的门脸,与之同台竞技的小贩数以百计,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华旗资讯的老总从清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拉板车买电子元件,原始积累时证明了自己的东西……享受奢华与悠闲似乎人人无师自通,但掘取第一桶金的艰辛往往令多数人却步。
他人的成功易于成为口中的谈资却难以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当你做宋兵甲垂头丧气时,当你练功叫苦喊累时,你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划清了与周星驰和成龙的界线。
生活原本就这么残酷。
更为深远的问题是,纵然你获取了为旁人所艳羡的成功,你也不可能因此得到所谓的解脱,稍稍感悟一下田园牧歌的气氛。
戴维营是美国总统为孙子修建的度假营地,但从未有一任美国总统在这里得到真正的轻松,因为棘手的问题常被带到这里解决。
在曼哈顿当一名收入丰厚的白领是无数人的梦想,但令人发狂的工作压力绝非常人可承受。
金融危机中百年老店雷曼兄弟倒台,大批精英失业,让人们真切领教了“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当你的财富越来越庞大时,你就会为自己的家人、员工、股东和全社会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
无论你是否乐于如此,这至少不是牧歌式的生活吧
那么既然生活不是牧歌,无论愿意与否,我们也只有加以体认,否则必将陷入意愿与现实的冲突中难以自拔。
知道生活的现实,我们至少可以更平和地看待所谓成功,避免对成功人士无条件的盲目艳羡,树立自我的尊严,以寻找自己的成功之路。
另一方面,牧歌既不可期冀,反而更有利于我们体味生活的点滴快乐。
正因为“佛无净土”,我们才不苛求完美的现实,而珍惜生活中值得珍惜的一切。
现实生活“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在崎岖坎坷的道路上,我们未尝不能撷取牧歌的片段旋律,这既现实可行,也弥足珍贵。
也许,在嘈杂之中能否聆听牧歌的音符,的确“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