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明礼仪与习惯养成的演讲稿500字左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此句灵活采用)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
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古今教育家、学者非常重视幼儿早期教育对于人一生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认为幼儿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行为将固而不化,长大后可以“正性”、“养心”、“成德”。
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要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校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特点,以政教处为依托,少先大队和各班中队为主阵地,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生前呼吁:“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我校领导班子通过学习、论证,转变办学思想,明确办学重点,统一了办学思路。
一致认为,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
健康的人生的基础是建立在良好行为习惯之上,不管是美好的品德,还是较强的学习能力,一切都依赖良好习惯的培养,抓住了习惯培养这一条主线,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主管德育和教学校长任副组长,以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品德教师和骨干班主任等为组员的养成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与实施,评估与奖励等全面工作。
领导小组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职责明确,分工具体,指挥畅通,运转协调。
保障养成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学校将养成教育纳入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反馈、有成效。
要求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前提是得让他们知道要养成哪些好的习惯,哪些习惯是好的。
我们组织全校学生开展《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背诵活动。
政教处、教导处、少先队,以及校办公室的领导入班逐人检查,落实《守则》和《规范》的背诵情况。
通过背诵,学生明确了要养成哪些好的行为习惯,更知道了已有的行为习惯哪些是好的,需要坚持;哪些是坏的,需要改正。
抓养成教育的关键是抓行为教育。
我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中队辅导员都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讲礼貌的文明行为习惯、拥有良好的品德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
全校上下一致行动起来,通过举行各班主题班会、全校演讲比赛,促进学生养成各种良好习惯;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报栏树立典型,激励学生向榜样看齐。
抓了一段时间,学校的养成教育初见成效:在自习课时间,你走进校园,学校中央挺立的的皂荚树静悄悄的,操场上盛开的白玉兰静悄悄的,花坛里的花花草草也静悄悄的;走进教室,伴着舒缓悦耳的音乐,学生们有的看书,有的画画,有的练字……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了。
耳边除了优美动听的音乐,昔日的嘈杂、争吵再也没有了。
这是多么和谐的校园啊
在课间,学生们或在花坛之间,或在绿树之下散步、谈心、读书;或在操场上、球场上跳绳、踢毽子、拍巴掌、跳皮筋儿……昔日的追逐、打闹已无影无踪了。
这是多么有序的校园啊
两人相撞,怒目相向的没有了,诚恳的道歉、真切的问候多了;校园教室,随手扔纸的没有了,俯身捡纸的多了;师生见面,形同陌路的没有了,互相亲切的问候、甜美的微笑多了;花坛之中,损花折树的没有了,浇水、施肥、除草的多了……这是多么文明的校园啊
看着这些动人的情景,我们喜在眼里,美在心头,这都是养成教育结出的硕果啊
抓养成教育的要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要求全校师生都作长远打算。
教师,允许学生习惯形成有个过程;学生,一步一个脚印。
师生密切配合,老师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师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
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
”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
”可见,幼年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
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决定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基本素质程度,决定整个民族素质优劣的大事。
我们作为教育者,肩负着社会赋予我们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重任,必将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严抓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我们相信,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随着养成教育的深入,文明之花一定绽放在美丽的校园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求一篇400字左右的演讲稿,题目是养成良好习惯,做文明人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目前,校园里有许多不文明现象,例如,直呼老师姓名;在校园里打架骂人;破坏公共设施;在教室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在墙上、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扔垃圾,浪费粮食;考试作弊……凡此种种,不仅有悖于中学生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影响了当代中学生的形象,也破坏了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
为了净化学生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引导学生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我校开展“,做文明中学生,告别不文明行为”的活动。
我们为什么要告别不文明行为呢
约·曾说过:习惯形成性格,。
有一些人,从小就乱拿别人的东西,上中学就抽烟、喝酒、进网吧,从来就不把学习当作自己应该做的事。
平时,说话不讲诚信,做事马马虎虎,不遵守公共秩序,和人交谈的时候满嘴都是脏话。
这样的人长大后只能成为社会的累赘,人类中的败类。
但也有些同学,虽然年龄不大,但无论学习方面,还是为人处事,都很有修养,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怎样才能做一个文明的学生呢
我认为: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爱学习的人。
他总是对知识充满渴望,在课内课外都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勤于思考,爱提问题,不怕困难。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
礼貌用语常在他嘴边,从不讲粗话脏话,远离污言秽语,他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自己应尊重别人,因为与尊重自己同样重要。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有着良好的卫生习惯的人,床铺被子折叠美观,物品摆放整齐。
他会自觉维护校园环境,认真做好每次值日,他不会乱丢垃圾,而且会动手捡拾垃圾,因为他懂得环境是大家的环境,把美好留给他人和自己。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爱护公私财物的人。
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会把泥砂等带到上,不会乱涂乱画,不会浪费水电,更不会踢门砸锁,撕毁书本……而且会劝阻、制止破坏行为并及时报告。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他会尊重师长和友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人和事,不会与同学吵架,搞不团结,他会懂得感恩,长辈的养育,的教导。
同学们,时代的脉搏已开始跳动,行动的号角已经吹响,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
不要再犹豫,不要再退缩,不要再让文明只挂在我们的嘴边,而要让文明的阳光洒遍校园,让文明充斥在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与文明同行,与时代同行,共同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急需一篇演讲稿,主题是《遵守校纪班规,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沾边的都行,与多越好。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转眼间新学期已经步入第八周了,同学们已经适应了现在的学习环境和生活节奏,在老师们的教育引导下,绝大多数同学能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他们仪容仪表整洁健康,行为举止文明高雅,学习态度端正向上,精神面貌阳光朝气,但在我们熟悉校园生活的同时,也有不和谐的音符出现了,有的同学失去了对新校园的新鲜感,一些不良习惯渐渐暴露出来,在新老师和新同学面前也不在意自己的形象了,有口吐脏话的,有乱丢纸屑的,有践踏草坪的,有沉迷网络游戏的,有考试作弊的,有损坏公物的,有男同学留长发的,有男女生举止过密的, ……这些同学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破坏了自己的形象,而且污染了洁净的校园环境,给他人的心灵带来了不良影响。
所以今天我在国旗下要讲的主题是:“养成文明习惯,争做阳光少年”。
首先,文明体现在仪容仪表上。
当我们每天早晨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就应当问问自己,头发是否太长,指甲是否修剪,胸卡是否佩带。
如果没有,就应当及时整理。
闪亮的饰物固然美丽,但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的打扮更应当大方得体,努力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而不是靠外表的包装。
文明更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上。
遇见老师,我们是否都能主动问声好;进出校门,是否都能自觉下车步行;同学之间,是否都能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我们能否时时刻刻表现出文明的举止与风范。
文明也体现在学习习惯中,从开学到现在,多次发现有同学早上抄作业的现象,有的是在教室里,有的是在车棚里,甚至有的聚集厕所里抄作业,这些不文明的学习现象不仅损害了自身形象,更加损害了班级形象,也使我们明德初中蒙灰。
我认为,文明学习习惯的养成需从三个“安静”做起:1、早上到校之后应该安静的坐在教室里自己看书或交作业,不允许站在走廊上,不得在教室里大声喧哗, 值日的同学应按时打扫完教室和包干区的卫生。
2、预备铃响后,应安静的坐在位置上作好准备,等候老师上课。
上课时,坐姿端正,专心听讲,积极思维,踊跃发言。
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说话,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更不得以任何理由破坏课堂纪律,自习课上要保持安静,不下位置,不扰乱秩序。
3、中午吃完午饭后,应在本班教室内安静自修或者休息,不得串班、打球、打牌,不得在教室外闲逛。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文明,亲近文明,表现文明,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争做一名阳光少年,共同打造优良的学风、优良的班风、优良的校风
求一篇关于养成好习惯的演讲稿
养成好习惯 成就好人生 生活中,我们仰慕优秀的人,我们都渴望自己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又似乎感觉优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很难达到。
其实,优秀离我们并不遥远,优秀体现在你我的一言一行之中,体现在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之中。
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
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
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
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外,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
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成才受的影响,非智力因素约占75%,智力因素约占25%。
良好的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的方面。
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成人、成才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正如培根所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然而,有不少人不注意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认为长大了懂事了就会自然形成。
果真如此吗
有人问过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在幼儿园。
”可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多么重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能力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
这也正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的真谛所在。
一个中国的博士曾对德国的酒鬼做了细致的观察:他发现在德国即使是一个喝醉了的酒鬼,也不会随地乱扔酒瓶;而是摇摇晃晃,为手里的空酒瓶子寻找垃圾箱;找到后还会努力定定神,仔细看一下垃圾分类,再把瓶子放进去……这就是典型的习惯行为。
德国人素以做事认真而闻名世界,一个酒鬼能做出如此的举动,正是因为平日里注重细节的养成所致。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 我曾经读过一首名为《钉子》的小诗,内容是: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
刚刚读到这首小诗,感觉一个钉子能与一个国家有什么关系,这不是危言耸听么
细细品味,才发现诗里寓意着一个宏大的哲理,那就是:防微杜渐至关重要。
要想成功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做起。
培养好习惯就是在追求优秀。
追求优秀是一种积极的意识,这种意识可使一个人脱胎换骨,成就一个全新的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明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怎样培养自己的好习惯
首先需要检查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身的一些坏习惯。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虽然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我们可以追求这种境界。
我们今天可否一省吾身呢
你是否留意到我们的校园里、楼梯上、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垃圾
这种景象与周围的树木花草是多么的不和谐,这里面有你的责任吗
你留意过周围同学的语言吗
那脱口而出的脏字是不是很刺耳
这里面有你的声音吗
你对老师、长辈礼貌吗
你对同学友善吗
你今天按时出早操了吗
你起床后整理床铺了吗
你上学的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了吗
你今天读书了吗
功课提前预习了没有
今天的作业你认真完成了吗?……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寻常小事,正是这些寻常小事体现着你的个人素质。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我们应当铭记在心。
我们的校园每天都有很多的老师同学在辛勤地整理,教学楼也有各班值日生在辛勤劳动,当你随手扔下一片纸、塑料袋的时候,想到过他们的辛劳吗
你可能觉得一片废纸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设想如果全校学生人人都扔一片废纸,校园是什么样
我们尊重别人的劳动了吗
把纸片、塑料袋扔到垃圾筒里去,其实并不需要花多长时间,费多大力气,只是举手之劳,说到底这是个习惯问题。
如果人人都养成好习惯,校园会是多么清洁、美丽。
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人人都会心情舒畅。
再说一说同学们的语言。
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传情达意的,它应该是优美的、悦耳的。
可在我们同学当中,出口成“脏”的现象很普遍,耳边时时响起这些不和谐音。
有的同学似乎觉得说话不带脏字就不足以显示个人魅力,脏话连篇。
这个坏习惯污染了校园的语言环境。
这个坏习惯的形成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恐怕是你对这个问题存在错误认识,错把丑陋当时髦。
这种令人厌恶的行为,只能得到“素质低下”的评语。
想到别人好的评价、高的评价,靠什么
要靠你的优秀行为,靠你文明、优美的语言。
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的人,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赞美,那么,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摒弃说脏话这个坏习惯,试着说“你好”“谢谢”“请”这样的优美语言,试着去面带微笑问候别人,你会发现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当大家都习以为常地相互问候时,校园里的声音会是多么和谐悦耳。
课间活动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同学在教学楼的楼梯间、走廊上追逐打闹,高声喧哗、旁若无人,既影响了师生们正常的学习秩序,又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同学们,我们应当不懈地培养好习惯,用我们的优秀行为感染周围的人,影响周围的人。
比如,出入教室时,轻轻地带上门;放学了,随手关上教室的灯;在公共场所,轻声慢步;见到老师,礼貌问候,上学路上右行、注意交通安全等等。
这些都应成为我们的习惯。
同学们,本学期我们正开展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学习,去读书、去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周围的美景。
当你养成了优秀的习惯,在人们的眼中,你就会显得很优秀。
最后用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养成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以养成文明好习惯,争做文明好学生为主题写一篇800到1000字的具有说服力的演讲稿
城市是我们工作、生活的地方,每位市民都是城市的主人。
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一举一动体现着文明风尚。
少开一天车,多植一棵树,垃圾来分类,吃饭要“光盘”,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这些看似一个个平常的举动,都折射出我们的文明素质和。
建设文明城区,既需要政府,也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
每个人都应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建文明城区,共享文明成果。
建设文明城区要以身示范,从我做起,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城市容貌增光添彩;建设文明城区要立足本职,积极参与的各项公益活动,努力争做文明使者,为建设文明城区贡献力量;建设文明城区要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切实遵守各项行为守则和管理法规,自觉维护城市公共秩序,共同塑造活力魅力和谐新西城的良好形象。
文明更要从点滴做起。
我们要努力培养个人文明习惯,把文明行为真正融入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之中。
点滴之处见文明,细微之处显素质。
作为普通市民,捡起一片垃圾,便会多一份整洁;一个善意的提醒,一个简单的让座,传递着真诚和温暖,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良好的文明风尚只有从点滴积累起来、传播开来,城市才会变得更文明。
文明是对一座城市最大的肯定,也是所有市民的渴盼。
作为城市的一员,我们理应付出一份努力,这是责任,更是义务。
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文明之花开遍西城每一个角落。
(黄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