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广告词 > 广告词现代汉语语言研究

广告词现代汉语语言研究

时间:2014-08-22 15:53

求现代汉语论文题目……词汇和语法方面的都可以

毕业论文题目1.现代汉语语音研究2.汉语新词语研究3.汉语外来词语研究4.汉语字母词研究5.汉语媒体语言特点研究6.汉语修辞研究7.汉语多音字研究8.汉语复活词研究9.当代汉语科技词语研究10.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11.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12.汉语惯用语研究13.当代汉语新谚语研究14.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1.现代汉语同音误用研究2.谈谈副词“终于”的用法3.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4.语用正误与语频统计5.因果关系与转折关系的上位义比较6.给病句一个理由1.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2.文化符号“道”和“道”族词汇的研究(说明:本题中的“道”也可换成“气”、“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3.当前我国社会称谓的使用问题4.“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调查5.“同志”的尴尬6.文学语言研究7.汉语语气词研究8.书名和社会文化心理9.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0.鬼神名称和11.命名和艺术世界——谈小说的人物、地点命名在艺术建构中的作用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3.汉语动物名称研究14.汉语植物名称研究15.新时期小说语言粗鄙化现象研究16.“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17.说“秀”(英show)18.汉语象声词研究19.泛义动词“整”与“搞”的比较研究20.汉语感叹词研究21.动词“造”的研究22.语气助词“呗”的研究23.后缀“——巴”的研究24.新时期以来新生句法现象研究25.话语与政治的关系研究1.字词误读研究、字词误用研究2.汉字形体演变及识记研究3.褒义词考查分析4.同义词辨析与运用5.贬义词考查分析6.汉英词语对比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7.成语运用研究、习语运用研究8.新闻语言研究9.广告用语研究10.法律、商贸语言研究11.社交用语研究、文艺用语研究(小品、歌词等)12.词类区分研究13.语境与语言表达研究14.新辞格研究或辞格发展研究15.语境对词义(句子结构)的影响16.有特点的句法结构考察分析1.现代汉语语法2.汉语应答句研究3.标题语法研究4.标题语用研究5.标题语义研究6.东北官话地点方言研究7.东北官话语音研究8.东北官话词汇研究9.东北官话语法研究10.东北官话语用研究11.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研究12.现代汉语修辞研究1.现代汉语研究2.现代汉语补语研究3.与状态形容词的组合研究4.与特殊的动词性结构组合研究5.“副+名”的社会运用考察6.句法结构中的7.动词和名词的句法语义关系研究8.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9.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10.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11.现代汉语重叠式研究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 当代作家语言研究(包括词汇、语法、修辞)2. 报刊语言研究3. 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考察4. 少儿节目语言特点考察5. 流行歌曲中的若干语言现象6. 法律语言研究7. 辩论、演讲语言的特点8. 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9. 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语误研究10. 汉语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研究11. 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2. 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3. 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14. 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15. 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16. 谈“俗话”17. 汉外对比研究(如:亲属称谓、外来词、具体语法现象)18. 状语的类型与状语的位置(是否可以前置)19. 收词情况分类考察20. 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21.交际语言的若干问题研究1.对外汉语语音教学2.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研究3.韩国留学生汉语单字音学习研究4.歧义格式的研究5.哈尔滨方言单字音研究6.歧义结构的语音分化研究7.黑龙江方言语音研究8.“都”字歧义句的研究9.哈尔滨方言声调研究10.11.对外汉语单字音教学研究12.语音史研究13.语音的规范与发展毕业论文题目1.与定音比较研究2.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技巧研究4.对外汉语词汇教学5.对外汉语语法教学6.对外汉语汉字教学1.语言文化与方法2.汉语中介语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4.对外汉语教材分析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7.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1.关于中国文化教学问题的宏观讨论2.语言课的文化教学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4.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5.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6.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7.对外汉语中的俗语教学8.交互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9.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角色1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1.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2.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3.对外汉语写作教学4.对外汉语形容词教学5.对外汉语虚词教学6.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7.祈使句的对外汉语教学8.疑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9.感叹句的对外汉语教学

带有古典诗词的广告语,最好是现代的!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广告在促进营销、树立品牌和刺激消费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面对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广告,我们是否细细品味其内在的语言美呢

其实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广告学,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对广告语的研究和分析就是从它的结构和语言特色加以分析,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广告的本质,促进广告语的健康发展。

  一、 广告语中词及其短语的巧用词和短语是现代汉语中基本的语言单位,广告语也常常仅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就要表达出某一商品或事物的若干信息。

所以广告语在用词和短语方面很有讲究。

下面仅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探索和分析。

  (一) 语气词的运用语气词通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有时也有停顿的作用。

如:的、呢、啊、吧、了。

在广告语中经常可以看到含有语气词的广告语,它不仅可以起到表达某种语气的作用,还可以起强调作用,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增强消费者对广告语的印象。

如:“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语气词“了”字很自然地表达出了咖啡的味道之好。

“快来洗脸吧”(佳雪芦荟洗面奶),广告中就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兴奋地和朋友们聊天,号召大家用佳雪来洗脸,非常的生活化。

“明天的明天你还会送我水晶之恋吗”(水晶之恋果冻),使用疑问语气词“吗” 使广告语充满了一种很亲切、浪漫的感觉,给人一种人性之美,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还有很多使用语气词的广告语,如:“胃,你好吗”(斯达舒胃药),“你知道清嘴的味道吗”(清嘴含片),“真的不会湿哦”(邦迪防水创可贴)。

总之,在广告语中使用语气词使广告语更加生活化、口语化,增强了广告词的亲切、自然的特色,更便于消费者接受。

  (二) 数量词的巧妙运用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数量词是指由数词和量词组成的数量短语。

在广告语中经常可以看到使用数量词的广告词。

使用数量词可以说是令广告真实可信的捷径,因为数字总是和科学、严谨和权威相联系的。

同时数量词有时也可以代表某种新的观念。

“经过27层的净化”(乐百氏纯净水),运用数量词“27层”充分地说明了乐百氏纯净水的纯净。

其实每一种纯净水都会经过多层的净化,但消费者对其并不了解,而百氏巧妙地抓住了这一定,用精确的数字向消费者说明乐白氏纯净水的质量,从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五颗花生米才能提炼一滴鲁花花生油”(鲁花花生油),用具体的数字比例(5:1)向消费者清楚地表明产品的质量,使消费者更能放心地使用。

“用第3只眼睛看世界”(海鸥照相机),大家都知道人只有两只眼睛,而“第3只眼睛”这种新词汇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广告的意图是强调照相机质量之好,就如眼睛一样给人以美的感觉。

  (三) 偏正短语的运用在广告语中,用一个或几个偏正短语作为广告词的广告是屡见不鲜的,它用修饰语来修饰一个中心词。

这种广告语往往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企业或商品的特点和优势。

这种广告语也大都短小、精炼,便于消费者的记忆,从而达到预先的广告效果。

“男人的世界”(金利来服装),简短的五个字却牢牢抓住了男性消费者的情感,它似乎暗示了只有高贵、充满魅力的男性才会选择金利来,同时“男人”二字也说明了产品的市场定位。

“飞一般的感觉”(特步系列运动鞋),同样由五个字组成的偏正短语广告词,极具夸张和形象地说明了产品的质量,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五粮液集团),用两个并列的偏正短语说明了五粮液公司品牌价值和市场规模的巨大。

二、 广告语中的修辞艺术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广告竞争不言而喻,为了在众多的广告中脱颖而出,广告设计者们经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使广告语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广告语言的表达效果,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 比喻比喻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点通过打比方的方式使某一事物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一种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格契合了广告语要在很短时间内传达完美信息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加净护肤霜,像妈妈的手,温柔依旧”(加净护肤霜),以妈妈的手来比喻护肤霜,使人感到亲切、温暖,产生了极强的亲和力。

“电话就是你的高速公路”(贝尔电话),将贝尔电话比喻成高速公路,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贝尔电话就是一种具有快捷、方便性能的现代通讯工具。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架起桥梁”(某广告公司),它运用借喻的手法巧妙地表达出广告公司的服务特点。

  (二) 夸张夸张是在广告中为了体现产品的某一性能或特征而故意夸大或缩小地进行描述。

它往往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性,冲击人的大脑,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儿的网速很快,请系好安全带”(某网吧),为了体现网速之快,而把似乎并无多大联系的“安全带”扯上关系,更加形象、夸张地表达出网吧的优势,也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12月23日起,大西洋将缩短20%”(以色列航空公司),谁能将大西洋缩短20%

这一夸张的说法是要强调航线开通以后,人们的旅行将更加的快捷和方便。

“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白丽美容香皂),谁能将时间倒流

说法显然不合理,但它却新奇生动地说明了香皂的美容效果。

(三) 拟人拟人是指在广告语中把本来没有生命或感情的商品或事物根据想象而比拟成富有感情和思维的人的一种修辞手法。

这样使商品更富人性化,广告语言更加形象和生动,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

“她工作,您休息”(凯歌全自动洗衣机),把洗衣机比拟成“她” ,使原本并无生命的商品人性化了,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易于消费者的接受。

“别踩,我怕疼”(草坪公益广告),把小草比拟成有感知的人来写,富有很浓重的感情色彩,引人深思,从而让人产生恻隐之心,实现广告效应。

(四) 双关双关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里两层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

广告语中巧妙地运用双关就可以创造出新颖别致、内涵丰富的广告语,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双脚不再生气”(达克宁霜),“生气”一词,一方面是用了达克宁霜后脚气不再有了,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患者治好了脚气心情也舒畅了。

“一贴见笑”(东方治血膏),这里运用了谐音双关,“笑”一意为“效”,指产品的疗效好;另意为“笑” ,指患者用了此药后相当的满意。

简单的几个字就巧妙地传达了很多信息,并且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可谓是众多商家最佳的选择。

(五) 对偶对偶是指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的两个词或句子成对排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需要声调、词性、词义和句式巧妙的结合,因此在运用于广告语中时能达到形式优美、音律和谐的效果,从而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也便于消费者的记忆。

“崇尚自然品味,散发青春活力”(某镜片公司),用两句文字优美、对仗工整的对偶句不同角度说明了产品所具有的特性,给人一种美和自然的享受。

“臭名远扬,香飘万里”(某臭豆腐店),以“臭”扣住产品,说明产品的特点,再以与“臭”相反的“香”衬托出臭豆腐的味美,非常的巧妙。

此外,在广告语中还可以看到反复、压韵、引用、对比、顶真、反衬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总之,在广告语中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就能形象而生动地宣传产品,给产品注入一种人性、自然的活力,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实现广告语自身的价值。

三、 对广告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广告语之间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某些商家为了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而故意用一些可能会影响受众心灵健康的广告语,从而在社会上产生负面的效应。

以在修辞方面为例,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滥用修辞的广告词。

如:“你有二房吗”(某房产公司),这明显滥用了双关,广告的本意是:“你有第二套住房吗” ,但“二房”的本意是属于旧社会的一种丑恶现象,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达不到广告的目的。

还有出现了很多滥用谐音的广告语,如把冰箱说成“制冷先锋” ,颜料为“好色之涂” ,痔药说成是“有痔无恐”等,误导了众多特别是青少年的消费者。

所以在设计广告语时,不仅要达到推销商品,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而且要注重其社会效应,促进广告语的健康发展。

四、 广告语的一些创作技巧在五花八门的同类广告语中,怎样使自己的广告语更富吸引力和竞争力一直是广告设计师思考的问题。

除了在选词方面的考究和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外,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在搜集了众多的广告词后总结了以下特点,仅供参考:(一)简单明了 据研究,对一则广告,人的最大观看兴趣不超过45秒。

所以就要求广告语在极其简洁凝练的字句里表达出商品的信息,使观众一看就懂,从而出奇制胜。

如:“一切皆有可能”(李宁运动鞋),“自然好味道”(蒙牛)。

(二)幽默诙谐 狄德罗曾说,幽默就是广博的才智、丰富的想象、活跃的心灵。

在广告语中用巧妙的构思、诙谐的语言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从而让消费者在欢笑中接受广告传递的信息。

如:“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都闲的无聊”(西门子),用一句幽默朴质的话说明了西门子产品质量非常好,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西门子公司良好的售后服务。

(三)创意独特 为了在众多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广告创作者需要运用创新思维,从而创作出独特新颖的广告词,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如:“第五季,真自我”(健力宝饮料),地球上只有四个季节,这么会有第五季呢

这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抓住了观众对新词汇、新观念喜爱的心理,达到了很好的广告效应。

总之,在广告语的创作时,要切实抓住受众的心理,用简洁、朴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感染和说服消费者,从而实现广告的价值。

  巧用修辞手法,以优美、典雅的语言艺术感染消费者,展开美感上的心理攻势。

这就是广告语中的修辞手法的妙用吧

  修辞要求把语言写得精确、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

它讲求词语的锤炼、声音的和谐、句式的选择以及采用一些巧妙的表现手法,使听的人明了、信服、感动、接受,达到感染人、说服人的目的。

  在广告语中,用的最多的是双关,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什么叫双关。

10条优美的广告语和宣传标语。

并加以赏析

:味道好极了 。

这是人们最熟悉的一句广告语,也是人们最喜欢的广告语。

简单而又意味深远,朗朗上口,因为发自内心的感受可以脱口而出,正是其经典之所在。

以至于雀巢以重金在全球征集新广告语时,发现没有一句比这句话更经典,所以就永久地保留了它。

M&M巧克力: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这是著名广告大师伯恩巴克的灵感之作,堪称经典,流传至今。

它既反映了M&M巧克力糖衣包装的独特USP,又暗示M&M巧克力口味好,以至于我们不愿意使巧克力在手上停留片刻。

:新一代的选择 在与的竞争中,终于找到突破口,它们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歌星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终于赢得青年人的青睐。

一句广告语明确的传达了品牌的定位,创造了一个市场,这句广告语居功至伟。

大众甲克虫汽车:想想还是小的好 60年代的美国汽车市场是大型车的天下,大众的甲克虫刚进入美国时根本就没有市场,伯恩巴克再次拯救了大众的甲克虫,提出“think small”的主张,运用广告的力量,改变了美国人的观念,使美国人认识到小型车的优点。

从此,大众的小型汽车就稳执美国汽车市场之牛耳,直到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

耐克:just do it 耐克通过以just do it为主题的系列广告,和篮球明星乔丹的明星效应,迅速成为体育用品的第一品牌,而这句广告语正符合青少年一代的心态,要做就做,只要与众不同,只要行动起来。

然而,随着乔丹的退役,随着just do it改为“I dream.”,耐克的影响力逐渐式微。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 “科技以人为本”似乎不是诺基亚最早提出的,但却把这句话的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事实证明,诺基亚能够从一个小品牌一跃为移动电话市场的第一品牌,正是尊崇了这一理念,从产品开发到人才管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口号才喊得格外有力,因为言之有物。

戴比尔斯钻石: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事实证明,经典的广告语总是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语句的结合体,戴比尔斯钻石的这句广告语,不仅道出了钻石的真正价值,而且也从另一个层面把爱情的价值提升到足够的高度,使人们很容易把钻石与爱情联系起来,这的确是最美妙的感觉。

麦氏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作为全球第二大咖啡品牌,麦氏的广告语堪称语言的经典。

与雀巢不同,麦氏的感觉体验更胜一筹,虽然不如雀巢那么直白,但却符合品咖啡时的那种意境,同时又把麦氏咖啡的那种醇香与内心的感受紧紧结合起来,同样经得起考验。

柯达:串起生活每一刻 作为全球最大的感光材料的生产商,柯达在胶卷生产技术方面的领先已无须再用语言来形容,柯达更多地把拍照片和美好生活联系起来,让人们记住生活中那些幸福的时刻,因此请用柯达胶卷,这正是柯达想要的。

山叶钢琴: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 这是台湾地区最有名的广告语,它抓住父母的心态,采用攻心策略,不讲钢琴的优点,而是从学钢琴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角度,吸引孩子父母。

这一点的确很有效,父母十分认同山叶的观点,于是购买山叶钢琴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山叶高明于此。

麦氏咖啡: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 这是麦氏咖啡进入台湾市场推出的广告语,由于雀巢已经牢牢占据台湾市场,那句广告语又已经深入人心,麦氏只好从情感入手,把咖啡与友情结合起来,深得台湾消费者的认同,于是麦氏就顺利进入台湾咖啡市场。

当人们一看见麦氏咖啡,就想起与朋友分享的感觉,这种感觉的确很好。

: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尊贵的人头马非一般人能享受起,因此喝一定会有一些不同的感觉,因此人头马给你一个希望,只要喝人头马就会有好事等着到来。

有了这样吉利的“占卜”,谁不愿意喝人头马呢

鹿牌威士忌:自在,则无所不在 在鹿牌威士忌的广告中,那个鹿头人身的家伙总是一副神情自若的样子,因为他经常喝鹿牌威士忌,那种感觉足以让你羡慕,享受一下鹿牌威士忌吧,自在的感觉你一定也会拥有。

攻心的力量常常比精确的描述还有效。

德芙巧克力: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之所以够得上经典,在于那个“丝般感受”的心理体验。

能够把巧克力细腻滑润的感觉用丝绸来形容,意境够高远,想象够丰富。

充分利用联觉感受,把语言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赏析:联通的标志是一个中国结的形象,本身就充满了亲和力。

联通把自己的标志和品牌名称自然的融入到广告语中,从外表到精神做到了和谐统一,反映了企业精神理念。

飞亚达:一旦拥有,别无选择赏析:当人们的生活品质达到一定高度后,手表就不再是看时间这一单一的用途了,飞亚达用高贵的品质,把自己与身份联系起来,使人们戴上飞亚达手表后,更多的感受是不凡的气质和唯我独尊的尊崇感受。

李宁:把精彩留给自己赏析:国内最好的体育用品恐怕非李宁莫属了。

体育用品是年轻人的天下,既没有耐克的超级明星,有没有锐步的国际背景,李宁的把精彩留给自己却也同样符和青少年的心态,谁不希望精彩呢

望采纳

谈谈你对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看法和认识的作文

毕业论文题目1.现代汉语语音研究2.汉语新词语研究3.汉语外来词语研究4.汉语字母词研究5.汉语媒体语言特点研究6.汉语修辞研究7.汉语多音字研究8.汉语复活词研究9.当代汉语科技词语研究10.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11.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12.汉语惯用语研究13.当代汉语新谚语研究14.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1.现代汉语同音误用研究2.谈谈副词“终于”的用法3.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4.语用正误与语频统计5.因果关系与转折关系的上位义比较6.给病句一个理由1.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2.文化符号“道”和“道”族词汇的研究(说明:本题中的“道”也可换成“气”、“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3.当前我国社会称谓的使用问题4.“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调查5.“同志”的尴尬6.文学语言研究7.汉语语气词研究8.书名和社会文化心理9.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0.鬼神名称和11.命名和艺术世界——谈小说的人物、地点命名在艺术建构中的作用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3.汉语动物名称研究14.汉语植物名称研究15.新时期小说语言粗鄙化现象研究16.“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17.说“秀”(英show)18.汉语象声词研究19.泛义动词“整”与“搞”的比较研究20.汉语感叹词研究21.动词“造”的研究22.语气助词“呗”的研究23.后缀“——巴”的研究24.新时期以来新生句法现象研究25.话语与政治的关系研究1.字词误读研究、字词误用研究2.汉字形体演变及识记研究3.褒义词考查分析4.同义词辨析与运用5.贬义词考查分析6.汉英词语对比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7.成语运用研究、习语运用研究8.新闻语言研究9.广告用语研究10.法律、商贸语言研究11.社交用语研究、文艺用语研究(小品、歌词等)12.词类区分研究13.语境与语言表达研究14.新辞格研究或辞格发展研究15.语境对词义(句子结构)的影响16.有特点的句法结构考察分析1.现代汉语语法2.汉语应答句研究3.标题语法研究4.标题语用研究5.标题语义研究6.东北官话地点方言研究7.东北官话语音研究8.东北官话词汇研究9.东北官话语法研究10.东北官话语用研究11.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研究12.现代汉语修辞研究1.现代汉语研究2.现代汉语补语研究3.与状态形容词的组合研究4.与特殊的动词性结构组合研究5.“副+名”的社会运用考察6.句法结构中的7.动词和名词的句法语义关系研究8.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9.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10.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11.现代汉语重叠式研究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 当代作家语言研究(包括词汇、语法、修辞)2. 报刊语言研究3. 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考察4. 少儿节目语言特点考察5. 流行歌曲中的若干语言现象6. 法律语言研究7. 辩论、演讲语言的特点8. 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9. 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语误研究10. 汉语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研究11. 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2. 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3. 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14. 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15. 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16. 谈“俗话”17. 汉外对比研究(如:亲属称谓、外来词、具体语法现象)18. 状语的类型与状语的位置(是否可以前置)19. 收词情况分类考察20. 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21.交际语言的若干问题研究1.对外汉语语音教学2.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研究3.韩国留学生汉语单字音学习研究4.歧义格式的研究5.哈尔滨方言单字音研究6.歧义结构的语音分化研究7.黑龙江方言语音研究8.“都”字歧义句的研究9.哈尔滨方言声调研究10.11.对外汉语单字音教学研究12.语音史研究13.语音的规范与发展毕业论文题目1.与定音比较研究2.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技巧研究4.对外汉语词汇教学5.对外汉语语法教学6.对外汉语汉字教学1.语言文化与方法2.汉语中介语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4.对外汉语教材分析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7.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1.关于中国文化教学问题的宏观讨论2.语言课的文化教学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4.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5.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6.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7.对外汉语中的俗语教学8.交互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9.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角色1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1.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2.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3.对外汉语写作教学4.对外汉语形容词教学5.对外汉语虚词教学6.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7.祈使句的对外汉语教学8.疑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9.感叹句的对外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语言学的题目求解答(求高手,非常感谢

1.运用语言学理论知识分析校园流行语或广告语现象。

比如“宅在宿舍里”这个“宅”字,本身是一个名词,但是现在演变为动词,借以表示整天呆在宿舍里这种情况。

这是词性在扩大。

同时“宅”本身表示的是在家里的情况,现在表示呆在一个地方很长时间的情况。

这是词义在扩大。

2.新时期以来,形成了一大批能灵活有错就改的“词语模”,它们的造词能力很强。

如“X族”形成了“追星族、工薪族、打工族、御宅族、啃老族”等等。

请运用所学的语言学理论分析这种现象。

“这是语言中的类推机制。

词汇的改变,利用已有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创造新词。

”同意此观点3.分析短语的歧义并说明造成歧义的原因:《红楼梦》我看了三天。

我觉得歧义不是特别明显,因为看书一般都是按页算的,很少有按书中的天数算的4.近年来,出现了“很中国”、“很母亲”一类组合,请举出至少10个相类似的例子,并运用所学过的语言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

很孩子气,很女人,很男人,很暴力,很真心,很霸气,很书生气,很商业,很国际,很功利很字后面应该跟形容词或副词,这是将一些名词用作形容词,但是我举的例子中也有很多是这个词本身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形容词的5.请结合下列语料,分析出“一定”与“必须”的联系区别a.你们放心,到学校以后,我一定常给你们写信。

自己的主观承诺b.这件事他不想找别人帮忙,一定要自己解决。

第三人称的主观愿望c.明天我们等你,你一定要来。

(可换成:必须)别人对自己的愿望,较客观d.这件事没有人能帮他,他必须自己解决。

(可换成:一定要)客观需要e.要想身体好,就一定得坚持锻炼。

(可换成:必须)客观情况f.他一定听见我们的谈话了。

自己的主观想法一定与必须在表示客观情况的允许上是可以通用,但是一定还可以指自己主观的想法6.以下是母语为英语的外国学生在学汉语时的病句(偏误),请你改正,说说你对这几个语法点的理解,并分析学生产生偏误的可能原因。

a.假如没有你们的帮助,就我无法生活下去。

我就无法生活下去b.我们一直打打篮球度周末。

去掉一个打字打打有偶尔的意思,一直,度周末是一个长期的动作c.在毕业典礼上,几个女同学哭了哭。

去掉最后一个哭多一个哭,明显削弱了哭所带来的悲伤的效果*了*本身又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味d.雪白墙壁上挂着飘荡的红旗。

7.请结合下面的语言材料,说说你对汉语中单句、复句、紧缩句的理解。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无论谁,都得要遵守法律。

c.今天是星期二。

d. 因为她,这花店的生意特别好。

e.他越说我越高兴。

8.以下是母语为英语的外国学生在学汉语时的病句(偏误),请你改正,说说你对这几个语法点的理解,并分析学生产生偏误的可能原因。

a.我正在吃了饭。

正在是现在进行的动作,了是过去式的标志,时态混用了。

去掉任意一个b.她课外总是打打篮球一下。

c.我比她很漂亮。

去掉很,英文中比较句一般用more来表示比较级,中文中,词语本身就可以表示自己的比较关系d.罗密欧想结婚茱莉亚,但是她的母亲同意,非常难。

结婚是一个动词,但是不及物的,误把不及物动词当做及物动词使用了

现代汉语中的语法现象有哪些

语素和词都是语言单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从这个关系看,词是比语素大的语言单位。

由几个语素构成的词,词和语素是容易区别的。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则词和语素是一个同形单位,二者统一为一个形体。

从语言结构中的功能看,某个语言单位就构词而言,它是语素;就造句而言,它是词。

例如“马拉车。

马拉马车。

刀在第一个句子里,“马”和“车都是词。

在第二个句子里,作主语的“马”是词,作宾语的“马车是一个词,在这个词里, “马和“车”都是语素。

可见一个有一定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究竟是词还是语素,要根据它所依存的条件和分析的角度来判断。

字是汉语表现为书面语形式的书写形体单位。

一个书写单位就是一个字。

字有时用来指词。

如说“革命人民的字典中没有‘屈服’这个字。

有时用来指语素。

如说“现代汉语词汇中,最多的是两个字组成的合成词。

”有时用来指音节。

如说“双音词包含两个字。

”由于“字这个词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因而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场合,才能辨清它的确切意义和用法。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