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好心人给篇原创的《老人与海》读后感,要英文的500字。
附上汉语翻译
garlic 英[ˈgɑ:lɪk] n. 大蒜; 蒜头; 汉字注音大致为 嘎里可
书虫英文读后感
我汉语太差了,请好心人帮忙把我用英语写的东西翻译成汉语吧。
谢谢。
是作业。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写的是一个印度男孩派的故事。
他和一直孟加拉虎被困在一条救生船上,漂流着穿越了太平洋。
那天晚上暴雨大作,派的好奇心驱使他来到甲板的边缘,顶着暴雨乞求上帝。
此前派从来没有在暴雨中乘过轮船,所有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那么新奇。
忽然,一阵大浪向他扑来,扑灭了他的兴奋,同时也吞没了他所乘的轮船。
派连滚带爬地上了一条救生船,当轮船沉没的时候这救生船正好飘离了。
派独自呆在了救生艇上,和他同在救生艇上的还有三只动物,一只斑马,一只猩猩,和一只鬣狗。
鬣狗吃掉了其他两只动物,这使他限于崩溃,他绝望了。
此时一只孟加拉虎跳进救生船吃掉了鬣狗。
以上是一个大学英语老师的翻译。
碰巧我看过这本书的英文原版。
可以打包票地说,翻译完全正确。
好长啊
打字好辛苦
一定要采纳哦
英语音标中的(a)怎么读,是读汉语拼音的,还是读英语的啊
都不是,他有自己的发音的,a,i,u,e,o(啊,一,屋,诶,哦),这是最基本的5个音,其他的音有点像是汉语的拼音读法,比如la就读“啦”“ka”就读“咔”“sa”就读“撒””so“就读”所“”de“就读”得“。
。
。
。
。
。
比如我喜欢你=爱してる读作(aisiteru)”唉西得路“也可以读”爱一西得路“
汉语拼音字母为什么跟英文字母相同?
许多人在使用汉音时,都以音字母是英文字母。
其实不然。
《拼音方设定的《字母表》共26个字母,全部是拉丁字母,同时也是拉丁字母的全部、英文字母的全部,而且汉语拼音、拉丁文、英文的字母表的字母排列顺序也完全一致。
那么,汉语拼音字母和拉丁字母、英文字母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有没有相异之处呢
我在这里给大家简要解读一下。
拉丁字母的演进拉丁字母最初是用来记录拉丁语的字母,产生于公元前六七世纪左右。
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语言,所以拉丁字母又称罗马字母。
最初的拉丁字母只有20个,古典拉丁语字母共有23个。
到中世纪,字母I分化为I和J,U分化为U、V、W,这就形成了至今使用范围很广的26个拉丁字母。
拉丁字母笔画简单,字体清楚,容易连写,用它记录语言便于书写和认读,再加上基督教《拉丁文译本圣经》在多个世纪里持续广泛传播等原因,使得拉丁字母成为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的字母。
目前,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用拉丁字母来书写全国共同语或作为制定字母的基础。
西欧、北美、大洋洲以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区都使用拉丁字母,东欧的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亚洲的印度尼西亚、越南、土耳其、马来西亚也使用拉丁字母。
在我国,明代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就出现了由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设计的、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拼音方案。
晚清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方语言和科学的同时,逐渐熟悉了拉丁字母。
由中国政府颁行的第一个法定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是《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简称“国语罗马字”。
这个拼音方案是用来推广民族共同语和给汉字注音的,于1925年至1926年由国语统一筹备会所辖的罗马字母拼音研究委员会研究制定,并于1928年9月26日由国民政府大学院(即教育部)公布。
诚然,这个拼音方案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但在较长时间内,由于它自身和客观的原因,使得它没能进入学校的语文教学,除了在一些学者中讨论外,在社会上几乎无人所知。
“拼音方案”的确立过程辛亥革命后直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前的将近40年时间里,《注音字母》这种拼字方式在统一汉字读音、帮助识字以及普及拼音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注音字母》采用简单的独体古汉字的楷化写法,标注在汉文中,与汉文的区别不大,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不如采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方便。
在作为各少数民族创制或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作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工具等方面,《汉语拼音方案》取代《注音字母》是历史的必然。
《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是正确的,它规定尽可能使各个字母的读音符合国际音域也是正确的。
面对今天使用电脑及其网络进行中文信息处理这个事实,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50年前我国政府在字母选择上的决策是具有前瞻意义的。
拼音字母与英文字母异同 同英语等其他语言对拉丁字母的使用一样,《汉语拼音方案》也并不是简单地照搬拉丁字母,而是对拉丁字母进行某些改造,进而创制出适合本民族语言以及文字特点的拼音方案。
与英文字母相比,汉语拼音字母有其鲜明的特点:1.《汉语拼音方案》中也有字母组合(双字母),但与英文不同。
使用拉丁字母记写音素,对于许多种语言来说,都很难绝对做到“一音(音素)一符(字母)”,因为各种语言中的音素不会都恰好是26个。
所以,有时要把某两个字母组合起来,构成双字母,用以记写一个音素,从而保证既不增多字母总数,又能全面准确地记写这种语言中的音素。
英文中有双字母,比如:音素[ ],用双字母“ch”记写;音素[ ],用双字母“sh”记写。
《汉语拼音方案》中也有双字母,但组合情况、记写的音素与英文不同,它们是:zh、ch、sh、n 。
单字母与双字母所记写的音素并不相同,不可将它们写错、用混。
2.《汉语拼音方案》中也有在一定条件下变读的字母,但与英文不同。
无论哪种语言,如果使用拉丁字母来记写音素,那么它的字母在读音上应该符合或基本符合国际音域,但又会根据本语言中某些音素的实际音值有所变读。
如英文字母“c”,在很多单词中不读[s],而读[k]。
《汉语拼音方案》中, e、i、r这3个字母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变读。
情况是:(1)e一般读[ ],如在音节r n(人)中即是如此;但在i或 后面读[ ],如在音节ji (解)、ju (决)等中即是如此。
(2)i一般读[i],如在音节j (计)中即是如此;但在zh、ch、sh、r后面读[ ],在z、c、s后面读[ ]。
(3)r作声母使用时读[ ],如在音节r n(忍)中即是如此;但作儿化韵尾(写在儿化音节的韵母后面)时则只表示卷舌动作,不是音素,如在音节hu r(花儿)、p r(皮儿)等中即是如此。
3.《汉语拼音方案》中有加符字母,英文中没有。
加符字母是指不改变字母的数量和形体,但根据记写音素的实际需要,对所使用的某些字母增加符号,用来记写特定音素。
英文中没有加符字母,《汉语拼音方案》中则有两个加符字母:[ ]、 [y]。
前者,只有在单独作为韵母使用时才写作“”(如“欸”作叹词时的读音)。
除此之外,“”还用于跟韵头i、 结合成复元音韵母ie、 e。
而在这两种情况下,[ ]不会误读成e[ ](在普通话中,i[i]、 [y]不与e[ ]相拼合),故省去“”上面的符号“^”,写成e,不会跟e[ ]混淆。
后者,因u、 均可跟声母n、l相拼合,为了避免混淆,跟声母n、l相拼合时, 上的加符“ ”不可省略;在跟声母j、q、x相拼合时, 不会误读成u[u],故省去上面的加符“ ”,写成u,不会跟u[u]混淆。
4.v≠ 。
英文中不存在用哪个字母代替哪个字母的情况,《汉语拼音方案》中也不存在。
但在键盘拼音输入这个技术层面上,是用“v”键表示字母“ ”,然而这并不表示可以把“ ”写作“v”。
例如,将“旅”的注音写作“lv”是错误的,应该改正。
当然,也不能把这个字的注音写作“lu”。
5.《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隔音符号是英文中没有的。
汉语中每个音节一般都有独立的意义(联绵词除外),所以在使用汉语拼音字母时,如果音节界限出现混淆,就会影响信息交流。
比如“d n n”,究竟是“档案”还是“单干”
不加处理,便难以断定。
所以《汉语拼音方案》规定:“ ,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 o(皮袄)”。
面向使用实际,我国在1984年12月25日发布的《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中明确要求:“凡以 、o、e开头的非第一音节,在 、o、e前用隔音符号‘''隔开。
”6.在字体使用上,汉语拼音字母与英文有所不同。
英文一般使用的是罗马体。
汉语拼音中的字母应该使用哪种字体
《汉语拼音方案》公布时的确没有明确规定,但《方案》本身使用的是哥特体。
这从“ ”不是写作“a”、“ ”不是写作“g”就可以证明。
拉丁字母的哥特体简洁醒目,没有粗细笔画之分,没有装饰线,书写方便,便于教学。
所以,中小学教材、绝大多数工具书、国家发布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等都使用哥特体。
以上所述,只是针对目前使用实际,对汉语拼音字母与英文字母不同点的简单枚举,不是其全部,谨供大家参考。
汉语拼音是怎样来的
来自英语吗
现用的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并不是来自英语。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间收到各种汉语拼音方案1600多个.而最后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以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我国的拼音发展简史:古代没有拼音,就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读.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并获得了联合国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