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读后感 > 英语第四单元故事读后感作文

英语第四单元故事读后感作文

时间:2016-04-16 21:13

五年级下册英语书第四单元的感想300字

你好,七岁的回忆:如果是人教版的话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小金花,大嫂,大娘,炊事班长……尽管他们中有的人,连姓名都为人不知,但他们的形象却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个单元,使我看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体会到了那令人震撼的情

小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作文 读后感和自我保护我都要 马上给我越快越好

你就写鲁滨孙的感想吧,《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

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

我仿佛看到轮船甲板上站着这样的一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次与死神决斗的生存大挑战。

种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鲁滨孙,反而使他更加坚强。

上苍给予鲁滨孙的困难,对于他也更具有挑战性

风暴海啸,全船除鲁滨孙无一幸免,真正的生存挑战才刚刚开始

流落孤岛,他为了找到合适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

鲁滨孙在小山下搭了一个帐篷,而且尽量大些,里面再打上几根木桩来挂吊床。

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个临时性围墙,作防御工事。

但只过了十几天,突然发生塌方。

鲁滨孙不但把落下来的松土运出去,还装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撑起来,免得再次出现塌方的灾难。

永不放弃,鲁滨孙奠定了生活的基础。

一次,鲁滨孙无意中掉在墙角的谷壳,竟然长出绿色的茎干,不久,长出了几十个穗头,这真是老天的恩惠。

从此,鲁滨孙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数种子来试验,以得到更多的粮食。

最糟糕的一次试验,大麦与稻穗的收成仅获了半斗而已。

但是,经过这次试验,使鲁滨孙成为了种田高手。

知道什么时候下种,现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种两次,收获两次。

永不放弃,鲁滨孙有了生活的口粮。

造船回乡,鲁滨孙又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无数的心血。

光砍树就是数月。

但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周全,船离海边太远,他怎么也无法让船下水。

这下,数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灭了。

直到星期五的出现,这个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

鲁滨孙是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

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勤奋劳动,把小岛经营得有条不紊。

他在逆境中锻炼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这本书教会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实干比信念更重要…… 我的人生也会随着这本书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进,永不放弃

英语泛读教程4第三版第二单元读后感

Unit1Text:InventedWordsA.dB.1.c2.d3.b4.d5.a6.c7.d8.d9.d10.bD.1.a2.b3.c4.a5.a6.c7.bFastReading:1.d2.a3.d4.c5.b6.b7.a8.c9.b10.d11.d12.b13.b14.a15.aHomeReading:1.d2.b3.d4.c5.c6.c7.d8.a9.dUnit2Text:TheEnglishReserveandPolitenessA.bB.1.d2.d3.b4.c5.d6.c7.c8.aD.1.b2.a3.d4.d5.a6.c7.a8.a9.cFastReading:1.d2.b3.b4.d5.c6.b7.d8.b9.d10.b11.c12.d13.d14.b15.dHomeReading:1.c2.b3.d4.c5.c6.d7.b8.b9.dUnit3Text:BurstingtheMagicBubbleA.dB.1.b2.a3.d4.a5.b6.b7.d8.d9.d10.cD.1.b2.d3.d4.b5.a6.c7.b8.c9.a10.aFastReading:1.c2.b3.b4.b5.a6.c7.c8.d9.d10.a11.c12.c13.d14.a15.dHomeReading:1.d2.b3.c4.b5.d6.d7.b8.d9.bUnit4Text:SeekingSteadyArmtoLeanOnA.cB.1.d2.d3.b4.c5.d6.d7.cD.1.a2.b3.d4.b5.b6.a7.d8.d9.a10.d11.b12.cFastReading:1.d2.b3.c4.c5.d6.b7.d8.a9.d10.d11.b12.a13.d14.c15.dHomeReading:1.c2.d3.b4.a5.c6.d7.bUnit5Text:It'sToughattheTopA.cB.1.a2.b3.d4.a5.a6.d7.c8.b9.dD.1.d2.b3.a4.b5.b6.d7.a8.b9.c10.bFastReading:1.c2.a3.a4.b5.d6.c7.b8.d9.d10.c11.c12.d13.b14.a15.bHomeReading:1.b2.c3.c4.d5.b6.d7.cUnit6Text:RightDrug,WrongPatientA.bB.1.c2.b3.c4.a5.b6.d7.d8.a9.dD.1.b2.a3.d4.a5.a6.c7.b8.a9.a10.c11.a12.bFastReading:1.c2.a3.b4.c5.d6.a7.a8.d9.c10.b11.c12.c13.d14.a15.bHomeReading:1.c2.c3.d4.c5.d6.a7.b8.cUnit7Text:ARoomofOne'sOwnA.dB.1.a2.c3.b4.d5.a6.d7.c8.a9.a10.cD.1.a2.b3.a4.a5.c6.d7.a8.c9.c10.d11.a12.dFastReading:1.d2.b3.d4.d5.a6.c7.d8.d9.b10.c11.c12.c13.a14.c15.dHomeReading:1.c2.b3.a4.d5.b6.c7.d8.d9.b10.cUnit8Text:Anti-SmokingRolePlayingA.bB.1.a2.d3.c4.d5.a6.d7.aD.1.a2.c3.a4.b5.a6.b7.d8.b9.dFastReading:1.a2.d3.b4.c5.b6.d7.a8.c9.c10.d11.c12.a13.c14.d15.bHomeReading:1.d2.c3.a4.a5.a6.d7.d8.aUnit9Text:AreDreamsasVitalasSleep?A.cB.1.b2.c3.c4.b5.c6.d7.b8.b9.aD.1.d2.c3.b4.a5.b6.d7.a8.c9.b10.a11.cFastReading:1.d2.c3.b4.c5.a6.b7.c8.c9.b10.c11.b12.c13.d14.d15.dHomeReading:1.d2.c3.d4.c5.a6.b7.dUnit10Text:TheCredibilityPrincipleA.cB.1.c2.d3.c4.c5.d6.b7.a8.c9.a10.cD.1.d2.c3.d4.b5.c6.a7.c8.a9.d10.c11.b12.dFastReading:1.d2.b3.d4.c5.c6.d7.c8.c9.d10.b11.b12.d13.d14.c15.aHomeReading:1.c2.a3.d4.c5.b6.a7.c8.b9.bUnit11Text:NonverbalCommunicationA.dB.1.a2.d3.a4.c5.c6.d7.c8.bD.1.a2.b3.a4.c5.b6.d7.c8.a9.a10.b11.a12.d13.cFastReading:1.d2.c3.d4.a5.b6.c7.c8.b9.d10.a11.c12.c13.b14.c15.aHomeReading:1.b2.c3.a4.d5.b6.b7.c8.d9.d10.dUnit12Text:WhyAreYouSoSmart?A.bB.1.b2.b3.b4.d5.d6.c7.b8.cD.1.c2.d3.c4.c5.d6.a7.c8.d9.b10.a11.d12.c13.aFastReading:1.b2.b3.d4.d5.c6.d7.b8.d9.b10.c11.c12.d13.c14.d15.dHomeReading:1.b2.c3.d4.c5.c6.b7.a8.d9.b10.b11.cUnit13Text:Morals,ApesandUsA.aB.1.c2.d3.c4.a5.d6.b7.a8.b9.d10.bD.1.c2.b3.a4.d5.a6.c7.a8.b9.d10.bFastReading:1.c2.d3.a4.c5.c6.c7.a8.c9.c10.d11.b12.d13.b14.d15.bHomeReading:1.b2.d3.b4.c5.c6.b7.d8.dUnit14Text:ThreeDaystoSeeA.cB.1.c2.d3.d4.c5.c6.d7.c8.c9.bD.1.a2.b3.d4.a5.c6.a7.a8.aFastReading:1.c2.c3.a4.c5.d6.b7.b8.d9.a10.d11.b12.a13.b14.d15.dHomeReading:1.b2.d3.c4.b5.c6.c7.a8.bUnit15Text:HowDoYouKnowIt'sGood?A.cB.1.d2.d3.c4.a5.d6.d7.a8.b9.d10.bD.1.d2.a3.c4.a5.d6.b7.a8.b9.a10.dFastReading:1.d2.d3.a4.b5.b6.b7.d8.d9.c10.a11.d12.c13.c14.c15.bHomeReading:1.c2.d3.c4.d5.a6.d7.d标准答案,码了半天,望采纳。

英语精读第四册第七单元读后感

一、和写法读后感通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六、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七、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九,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呢?(1)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2) 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3)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小学五年级上册读后感,是书上的。

500字左右。

有的话我一定加分。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

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

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

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我真为这个犹如人间仙境,巧夺天工,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园林而感到惋惜啊

为了不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学好各项本领,继“神州五号”之后,为研制并发射更多的火箭做后备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不容侵略,我们的人们民不再受侮辱

等待您来回答0回答20小学五年级上册读后感,是书上的。

500字左右。

有的话我一定加分。

1回答五年级上册语文22课的读后感第4题怎么写3回答20五年级读后感400字1回答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读后感 作文名:为祖国的明天而读书3回答(礼物)读后感 尽量要少,三百字左右。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第九单元扩...3回答小学五年级读后感2回答你知不知道五年级上册的21课的读后感怎么写1回答广东省义务教育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第五单元的5读后感更多等待您来《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在读过的课文中,《地震中的父与子》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这篇文章,主要写在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在坚定的信念的支持下,挖了38个小时又50分钟。

终于把他心爱的儿子从废墟中救了出来。

“无论发生什么,我终会和你在一起。

”这位父亲靠着这个信念,不顾人们的劝阻,用他的双手挖得到处都是血迹。

这位伟大的父亲的行为使我想到了自己。

以前,我看见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同学写得一手好字,于是我嚷着妈妈带我去参加书法兴趣小组。

一开始,我十分有兴趣,无论做什么都很认真。

但过了几天,我发现练写毛笔字并不想我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简直就是件苦差事:课间活动不能和同学们玩个痛快,必须老老实实坐在教室,等老师来教;这还不算什么最苦的主要是练字练得我的手都酸了,有时写不好还被老师批评。

于是我开始讨厌练毛笔字了。

每到课间活动,我都不愿去书法兴趣小组了。

后来,我看见参加美术班的同学画画很好看,便又叫妈妈到我去参加。

妈妈和爸爸还给我买了彩色笔、画板、画纸、铅笔。

可刚开始学画,我马上就觉得画的轮廓很难画,而且物体的大小比例也很难掌握,我又觉得画画很难,便渐渐不去了。

回想起来,我以前也参加过不少兴趣班,可每次都半途而废,最后没学到什么本领,这是因为我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它使我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个信念,努力去做,不达目的,决不放弃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读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心中不由一怔,顿生感慨。

文章大致讲了“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认为精彩极了,父亲却认为糟糕透了。

两人争吵起来。

在这两种不断的极端断言中,“我”健康成长,最后登上了文学的殿堂。

在生活中,不少人只会接受赞美和夸奖,讨厌警示、批评。

不错,赞美是人人都爱的,它会令人有种自豪感、成就感。

但是,接受过多赞美的人,往往听不进忠言,会骄傲自满,一意孤行,自认为不可一世。

这种成就了一点就飘飘然的人,最终会失败。

而过多地接受责备,也不好。

受责备过多的人,他们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事事优柔寡断,不敢尝试,生怕自己不行,会把事情做砸。

离成功就算只有一步之遥,他们不会昂首向上,而是再三怀疑自己,思量着自己是要还是不要,然后在思量中坐等机会消失。

若文中的作者写出的每篇文章他父母都说“糟糕透了”,那他还能继续写作吗

他还能成功吗

所以,赞美和批评都必须有,形成互补,良性循环。

我们不能嫌弃批评,也不能依赖赞扬。

虽然批评会让你沮丧,但忠言逆耳,你会发现有时也很有用;虽然赞美会让你开心,坚定信心,但太多的赞美会让人安于现状止步不前。

很好地接受批评和赞美吧。

这样,成功就离我们更近了。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

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读完《狼牙山五壮士》,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文中这样一个片断令我最感动:五壮士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昂首挺胸,迈开大步,相继跳下悬崖.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中国人的肺腑之声.多么伟大的五壮士啊!他们毫不畏惧,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每当回想起五壮士惊人的壮举 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甚至就放弃了.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 再说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 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 我羞愧万分,不断地责备自己.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不知不觉,我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镌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让我们永远记住1941年秋日的这一天吧.狼牙山五壮士向我们展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光照千秋.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原创]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有许多感触,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课文中用了3个例子证明只有经过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比如说我吧,我最拿手的是写字,可你知道我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吗

因为我每天都会坚持用15分钟来练硬笔字,而这些字也成为了我成功的足迹,就这样一天有一天,十个,二十个,就成了一个个美丽工整的字,这不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吗

在联想到我平时在学习上的态度,真是相差甚远,感到十分羞愧。

比如:妈妈知道我的英语基础成绩不怎么强,特意买了英语基础练习给我做,让我没周做两次,这样下去一个学期就能把它做完。

刚开始,我非常积极地做,认真地记,效率比较高。

可是,我没有坚持多久。

渐渐地我禁不住漫画书的诱惑。

一看到这些书,心里就痒痒的,怎么也静不下来,就好像里面的主角向我招手,便情不自禁地翻开它,津津有味地读起来,直到妈妈再次催促,我才很不情愿地和漫画书说“拜拜

”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人都会有烦恼、有困难,但谁又退缩过,放弃过呢

如果你退缩了,放弃了,那成功的海岸就会离你越来越遥远。

但是你用你那一滴滴汗水就会滴穿你心里的顽石,让我们一起去游过那艰辛的大河。

相信你看了我的观点,你大概也深有感触吧,嘴上说的不如行动的,不要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让我们化这“滴水穿石”的精神为力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为祖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

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

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

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我真为这个犹如人间仙境,巧夺天工,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园林而感到惋惜啊

为了不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学好各项本领,继“神州五号”之后,为研制并发射更多的火箭做后备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不容侵略,我们的人们民不再受侮辱

夜静了,窗外一阵阵微风拂过,天空中繁星闪耀,让人身心放松。

在这样寂静的夜晚里,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因为《难忘的一课》这篇文章里那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普通的话语,让我心弦震动不停。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是出现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教室的黑板上的一名话。

一位老师十分认真也很吃力的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

老师用不太流利的国语严肃认真的教着学生们读。

他们读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虽然“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一句极其简单的话,谁不会说呢

但是,我想问一下,你是带着一颗火热的心去读的吗

是怀着崇高的敬意去读的吗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不仅仅是一句话,它所蕴含的感情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

如果说海洋是最深厚的,那他们对祖国的情意更深厚,如果说海浪是最强烈的,那他们的民族精神比海浪更强烈;不管是再长的海峡,再大的风浪,也无法阻断他们的爱国情意。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平凡的话语,虽然它不是诗篇,但胜似诗篇,还有什么话比这句话更足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呢

在一百多年前,同样有着这样的爱国人物。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遭受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欺侮。

为了祖国的强大,着名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他主持修筑京张铁路,在詹天佑的带领下,工人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为咱们中国争了口气,提前两年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工程。

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虽然詹天佑没有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但从詹天佑的行为当中足以体现出他对祖国的热爱。

为祖国的荣耀,不惜千辛万苦的把铁路修好,这不正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真实写照吗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但可以壮国威,也就达到了报效祖国的目的”这就是中国将士邓世昌对他的部下说的话,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英勇奋战,把日本军打得驾舰逃窜,但最后不幸被日军的鱼雷打中,光荣的牺牲了。

谁敢说这不是爱国的表现呢

不管是台湾的师生,还是爱国工程师詹天佑,英勇作战邓世昌,他们都有一颗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就算是他们没有说出自己是多么的爱国,但我相信,他们心中一定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那就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无论发生什么,我终会和你在一起。

”这位父亲靠着这个信念,不顾人们的劝阻,用他的双手挖得到处都是血迹。

这位伟大的父亲的行为使我想到了自己。

以前,我看见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同学写得一手好字,于是我嚷着妈妈带我去参加书法兴趣小组。

一开始,我十分有兴趣,无论做什么都很认真。

但过了几天,我发现练写毛笔字并不想我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简直就是件苦差事:课间活动不能和同学们玩个痛快,必须老老实实坐在教室,等老师来教;这还不算什么最苦的主要是练字练得我的手都酸了,有时写不好还被老师批评。

于是我开始讨厌练毛笔字了。

每到课间活动,我都不愿去书法兴趣小组了。

后来,我看见参加美术班的同学画画很好看,便又叫妈妈到我去参加。

妈妈和爸爸还给我买了彩色笔、画板、画纸、铅笔。

可刚开始学画,我马上就觉得画的轮廓很难画,而且物体的大小比例也很难掌握,我又觉得画画很难,便渐渐不去了。

回想起来,我以前也参加过不少兴趣班,可每次都半途而废,最后没学到什么本领,这是因为我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初一英语考试的感想300——400字 不是作文,是感想

<房龙写作。

从人类的起源到每一个时期都有仔细的论述,以深厚文关照和幽文笔,展示了人类历史的漫长岁月.书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都复述了一遍,带你游遍世界。

每一章都是一篇独立的内容,却不会让人感到烦琐,反而让人产生兴趣。

有趣的内容很多,但让我最感兴趣的国家是股古埃及和古罗马。

埃及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在几千年以前,当刀叉、车轮和房屋这类东西在西方根本不存在的时候,尼罗河两岸的文明早就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阶段。

古埃及人不仅是杰出的农民,精通有关良田灌溉的知识,还精通建筑,修建了宏大的金字塔。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发明了伟大的文字书写艺术,人类从此步入了文明时代。

在发明了象形文字这一文字体系后,古埃及人又用了几千年的时间将其完善,直到他们能清楚记录下任何事件,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一切想法为止。

他们用这种“固定文字”向朋友们传递信息,记录生意帐目,表达感情等等。

记载下他们国家的事件,以便子孙后代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如果有一天我能出国旅游,我一定会去埃及,去看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法老王墓室、著名的狮身人面像等,去感受古老的尼罗河两岸的文明。

读完《人类的故事》后,我懂得了辉煌的来之不易。

是啊,没有耕耘,哪来收获

想要高人一等,就必须默默地在背后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就像房龙一样。

所以,从现在开始,把握时机,细细品位,慢慢咀嚼,这本书的精神所在

英语要背诵四十五个伟大理由读后感

t's not easy to get to the top of the class, but students at the No.37 Middle School in Changsha,Hunan ,have confidence .Last month , the school strate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called Confidence Buiding”.It helps students give themselves more confidence and build better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teachers.the school's teachers now teach in a more friendly way,and they make sure they do the three ones“every day :give on smile to students , have a talk with one student, and praise at least one student. the student also have a part in thes activites;they have to say good things about themselves at school.“It's exciting and encouraging when we cry out things like ‘I'm working hard and I'm the best' at the beining of each class,”said Zhou Qianxian,a Junior 2 student.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