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西山作文导游词300字左右
五月一日,我和妈妈去鄂州——游西山。
出黄州城,我们兴奋地来到江边渡口,坐船去鄂州。
从船上放眼望去,江面上一片繁荣的景象,大小船只都装载着货物运送。
江边上也洒满了放风筝的大人和小孩。
下了船,我们直奔著名的鄂州西山。
从西山脚下往上望去,山体连绵不绝,悠然蜿蜒,葱绿的参天大树把西山裹得严严实实,像一条绿色的龙盘卧着。
顺着斜长的水泥路,越过“九曲亭”来到“智力乐园”。
这里有许多高难度的游戏。
比如“水上走钢丝”、“空中飞人”和“勇者攀登”……我一蹦一跳地来到“勇者攀登”前,努力地往上爬。
突然,手没抓好一不小心掉了下来。
啊
幸好有防护网把我给接住才没有完蛋。
真险
我们慢步向前,不知不觉地来到了风景秀丽的长廊。
看着这长廊,心里一直很放松。
长廊外是一片竹林,青翠而挺拔,特别美丽。
出了竹林信步来到了“古灵泉”。
远远望去“古灵泉”上有许许多多的洞。
我好奇地跑过去,在洞里转来转去却怎么也转不上去。
咦
真奇怪,怎么回事
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在每个洞口做上标记,沿着这些标记我终于到达了洞顶。
在这里我尽情地拍照、嬉耍,开心极了
最后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古灵泉”去往了今天的最后一站—“吴王避暑宫”。
大约走了几百米的路,我们来到了“吴王避暑宫”。
我兴致勃勃地奔跑着。
哇
多么陡峭、高耸的楼梯呀。
我一边喊一边向前冲。
可是走了一段石阶后,因为太陡了令人害怕,我两腿发软,无法向前再迈动一步。
怎么办
我四肢着地,手脚并用,像乌龟一样一步一步慢慢地爬着上去了。
站着避暑宫的顶层俯视大地,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
近处的山郁郁葱葱;远处的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起伏连绵涌向天边……
鄂州西山风景区风景作文200字
星期二的下午,李老师走进教室,对我们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明天去鄂城西山秋游
”“耶
太好了
”教室里一片欢呼。
星期三早上,同学们都来到了教室喝完豆奶后,我们便上了车。
经过几十分钟的奔波,我们终于来到了西山。
我们开始上山了,首先面对的就是一个大坡。
嘿呀
嘿呀
连绵起伏的大坡把我们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终于可以休息了,我一屁股坐到地上,把书包往旁边一扔,津津有味地吃起我的烤鳗鱼来。
我和万博是一组。
玩了半天的万博回来了,打开他的袋子,拿出爆米花和我一起吃。
刚吃了一点,万博便拉着我说:“走
去看山下的东西
”说完,拿着望远镜向山下看。
哇
山下的植物可真多:嫩绿的爬山虎,五颜六色的野花……还有许多说不出名字的植物。
休息了大约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武昌楼和吴王避暑宫。
如果想上武昌楼,要先上两层超长的楼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还没上完一层楼梯,我们这些平时不爱锻炼身体的人脚已软得不行了,有的同学还真地爬起了楼梯呢
好不容易才爬上武昌楼,真是苦尽甘来啊
上楼梯上得那么辛苦那么累,总算可以吹一吹武昌楼的清风了。
哇
鄂州城的一切尽在眼底
长江、沙滩、川流不息的汽车都能看见。
下了武昌楼后,我们便前往吴王避暑宫。
吴王避暑宫真是白墙、红柱,金壁辉煌,里面的桌椅全是古朴的红色,老师还让我们在这古迹前照了一张合影。
我们来到最后一个景点---试剑石。
试剑石是吴王孙权得到一把宝剑后,在这里手举宝剑说:“今天得到此剑,愿天助我一臂之力,已完我东吴大业
”说完便一剑砍下去,把这块石头一分为二,一立一卧。
试剑石因此而得名。
集合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西山。
写鄂州西山的作文
我的家乡有个美丽的地方——西山。
春天,树绿了,叶青了,花园里花开了,五颜六色的花朵,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黄的胜金……夏天,树叶茂密,深绿色的树叶像一把凉伞,为人们遮凉。
蝉在树上叫着,吱吱,吱吱,非常刺耳。
秋天,一片片树叶像一只只黄蝴蝶,慢慢的,飞下去。
山上的农民种的稻子成熟了,金黄的稻子一片一片的,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冬天,树上光秃秃的,偶尔看见小鸟在树上跳来跳去。
一颗颗小小的冰雹,叮咚叮咚,发出清脆的“歌声”。
西山的一年四季都很美,我爱西山。
(
鄂州西山的简介
鄂州市博物馆前身系创办于1953年的西山文物陈列室;1959年7月筹建鄂城县地志博物馆,馆设城关城隍庙;1961年和图书馆一起并入文化馆(即三馆合一);1978年3月,从文化馆分离、成立鄂城县博物馆,1983年建市后改称鄂州市博物馆。
鄂州市博物馆是政府设立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既承担着配合市内建设工程开展文物调查勘探、考古发掘的重要任务,又肩负着文物征集保管、陈列宣传、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以及对全市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管理等历史使命。
鄂州市博物馆承担着配合市内建设工程开展文物调查勘探、考古鄂州市博物馆新馆鄂州市博物馆新馆 发掘以及对全市122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的特殊使命,履行着“国家AA级旅游区(点)”、“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鄂州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以及中科院、中科大、北科大、中国钱币学会“青铜范铸试验基地”等重要职能,同时也是鄂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窗口和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中坚力量。
既是我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窗口,又是党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同时也是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的重要力量。
建馆40多年来,在历届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文物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鄂州市博物馆的地产房产不断增加,职工队伍不断壮大,文博事业不断发展。
鄂州凤凰广场风景作文
我的家乡——鄂州,它座落在远近闻名的湖北省东南部,是一座比较美丽的小城市。
鄂州市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区,例如:凤凰广场,莲花山,梁子湖……但最具家乡特色的却是多姿多彩的凤凰广场。
一进入凤凰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旁宽阔的柏油马路,中间是种在这马路上的苍松翠柏和那苍翠欲滴的草木。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走到柏油马路的尽头,可以看到一座很矮的大桥穿过桥,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凉亭,凉亭上有刻着古诗名句的柱子,也有硬硬的石头椅。
凉亭的栏杆外是碧绿的洋澜湖,湖里有鲢鱼,鲫鱼……如果在凉亭上看湖的景色,那真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离开了凉亭,我们到了广场中央。
广场中央有升旗台,还有人们健身娱乐的地方。
最精彩的是喷泉了。
每个周末的晚上,都会有顽皮的小孩、帅气的小伙子、美丽的小姐姐、还有充满活力的老人……都是这里长久的风景。
喷泉开始了,有花形的,直线形的……最高的有十米呢,这里的喷泉还是五颜六色的呢,蓝的像海、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再往前走,是健身的地方,有:“骑马”器、单双杠、滑滑梯、荡秋千¨¨¨在那最多的游客当然要数顽皮的小孩了他们在这里玩的汗流浃背,乐而忘返。
往下走,是一片“石头沙滩”,有人在这扔石头,有人在这玩游戏,到最下面,有许多人争着租船到湖上兜几圈。
苏轼 武昌西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在李白的专集里面有,李白一共写了近千首诗,不可能全收进唐诗三百首,这首古风侠客行一般在李白的选集里都可以找到。
我手头就有一本。
唐诗三百首博采众家,不可能收录李白太多作品,再有这一首也不是李白最好的
历史上的武昌城在什么地方
有两个历史意义昌:1吴的国都之一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王孙权为图霸江而上,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在此称帝建都。
故址在今今鄂州市老城区以东一带。
俗称吴王城。
城略作方形,边长0.75公里,南壁和东壁的南段保存较好,城基宽十余米,残存最高处达4米。
城内北部原似建有子城,为孙吴武昌宫所在。
城西有郭城遗迹。
再西为武昌的港口樊口。
城南发现有古代冶铁遗址。
武昌城北枕大江,西屏西山,南阻樊山和洋澜湖,东南隅有凤凰台高地,形势险要,又有良港、铁冶,是控制长江中游的一个军事重镇。
东吴立国60年间,武昌作为国都和陪都,先后达45年,与现在南京并称“东都”和“西都”。
2、武汉三镇之一武昌地区包括今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一部分。
“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位于长江南岸,与汉口、汉阳隔江相望,当地人的习惯将武汉市长江以南的市区部分统称武昌,包括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三个行政区划,所以现今的武昌区是习惯上武昌地区的一部分。
武昌有城,是从223年(东吴黄武2年)开始的。
那一年吴主孙权在他的国都武昌(今之鄂城)临近的黄鹄山北侧(今之蛇山北侧)筑城,因为此城面对长江,并与夏水(今之汉水)口遥遥相对。
故取名为夏口。
名扬天下的黄鹤楼是夏口城内一处登高凭眺的军事瞭望台。
现今武昌的兴起,大约由此起始。
南朝时宋孝武帝于454年(孝建元年)在夏口城立郢州,故武昌在那时又称郢城。
此时的夏口不仅行政地位得到提高,城墙也被扩建和修葺。
这就是古郢州城垣,也是今日武昌最古老的城垣遗址。
现存于黄鹤楼后。
[1]隋文帝于589年(开皇九年)废江夏郡置鄂州,改汝南县(原治在金口)为江夏县,州、县治所均设城内,故武昌又有鄂州、江夏县之称。
此前,鄂州城池为夯土结构。
江风一起,满城灰土,不利民居。
唐宝历年,武昌军节度使牛僧孺对鄂州城进行整修。
[1]不仅城的范围扩大了,而且以陶甓为城,武昌有砖城自此始。
此时,黄鹄山已逐渐演变为游乐之地。
三国时矗立在那里的军事哨所则已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黄鹤楼。
引无数迁客骚人前去宴游赏玩,把酒吟诗。
[1]宋时商船云集,鄂州为长江水运中心之一。
[1]宋仁宗皇祐初年,鄂州知州李尧俞重修城池。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湖北的行政中心则由荆州转到鄂州(即今之武昌)。
元大德年间,将原先的鄂州路先改为武昌路,后又改为武昌府。
带有“武昌”二字的地名,到此时方正式在现在的武昌落地。
[1]明建立后,朱元璋第六子朱桢分封武昌,是为楚王。
此后,楚王世代盘踞武昌达262年之久,与明始终。
武昌城基本定型是 1371年(明洪武四年),明朝开国功臣、江夏侯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将城区扩大到黄鸽山(今蛇山)南,该山始包人城内,旧武昌城是现在南到民主路和小东门、北到临江大道平湖门和汉阳门、西至紫阳湖和保安街、东抵中山路积玉桥的范围正好处于蛇山的周边和洪山北边和凤凰山以西的地方。
城周约20里,辟有9个城门,东有大东门,东南有新南门,南有保安门、望泽门,西南有竹簰门,西有平湖门,西北有汉阳门,北有草埠门,东北有小东门。
1535年(明嘉靖十四年),都御史顾磷重修武昌城时,改大东门为宾阳门,新南门为中和门(辛亥革命后 改为起义门),望泽门为望山门,竹簰门为文昌门,草埠门为武胜门,小东门为忠孝门。
清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中和门和宾阳门之间增辟一门,称通湘门,设车站于门外,以通湖南,故址在今紫阳路东端,靠近武昌火车站。
由此,武昌城共有十门。
城高二丈八尺,墙厚六丈八尺,顶宽五丈四尺,周长三千四百三十丈。
各城门间距为:宾阳门至忠孝门一里一百八十步;忠孝门至武胜门三里;武胜门至汉阳门二里一百八十步;汉阳门至平湖门一里;平湖门至文昌门一里一百八十步;文昌门至望山门一里一百八十步;望山门至保安门一里;保安门至中和门一里二十步;中和门至通湘门一里半;通湘门至宾阳门一里半。
城的直径为:南北长六里,东西宽五里。
[1]武昌城西临长江,设水门二座,有闸,有汉阳、平湖、文昌三门。
北有武胜门。
东为通湘、宾阳、忠孝三门。
南有望山、保安、中和三门。
北、南、东三面城外皆有护城河,河深二丈,宽二丈八尺,全长三千三百四十三丈。
[1]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的“武昌首义”就发生在这个城池之内。
1926年,北伐军一路高歌北上,北洋军阀吴佩孚部退逃入武昌城,奉命固守。
九月一日,武昌封城,两军对峙达四十天,双方都死伤无数。
十月十日,北伐军进城。
武昌城垣于1927--1928年拆除,拆城司令为邓演达。
是后,武昌无城垣。
[1]从1371年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以来,共存在了556年,其间8次修葺,今仅存的起义门,系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而重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