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作文 600字
兰西县位于松嫩平原东部,呼兰河下游,处于“哈尔滨1小时经济圈”内,距哈市区仅67公里,东邻绥化市、西邻大庆市、肇东市、安达市,有“中国亚麻之乡”和“中国东北民猪之乡”之称。
兰西县把旅游产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进行打造,重点突出关东民俗、宗教文化和绿色生态,历经数年建设,现正式开放的景点有:关东民俗旅游文化村、南山绿色生态景区、东林寺景区和中国亚麻文化展览馆,游人在这里既能体验浓郁的关东民俗民风、尽享恬淡幽静的绿色生态,又能领略佛、道胜境的恢宏大气。
来兰西旅游,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的东北民俗,而且在吃、住、娱乐、购物方面,您也会有特殊的收获。
到兰西一定要吃正宗东北民猪肉和榆林筋饼。
兰西是国家“东北民猪”保种基地。
“东北民猪”在世界地方猪种排行榜中名列第四位,是我国地方猪种的宝贵基因库。
民猪肉质坚实,肌肉水量少、颜色鲜红,肌间脂肪含量适中,大理石花纹分布均匀,口感细嫩多汁, 具有色、香、味俱佳的特点,优良的肉脂品质是其它品种猪无法比拟的。
兰西有“一家炖肉,满街飘香”的说法。
兰西榆林镇筋饼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现已是独具特色的地方名小吃。
榆林筋饼,其薄如纸,盖在报纸上可以透过饼清楚地看到报纸上的文字,可是又非常结实有弹性,用东北话形容叫“筋到”,卷进很多菜也不会破不会漏,吃起来口感极好。
这种饼作为地方特色小吃已经走出了兰西,榆林筋饼店已开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一张筋饼打天下”之说。
如果想零距离的接触农村,感受农民生活,我们建议您一定要宿在农家客栈。
民俗村有20户农家客栈,每户平均可入住8人,客栈都是本地农户利用自家房舍,按照旅游局规定的标准统一改造的,室内卫生间、太阳能热水器、火炕或木板床、整洁的被褥。
住在这里与农民话家常别有一番滋味。
如果想吃新鲜的柿子、黄瓜、沙果,你可以到房前屋后的小园里自己采摘。
民俗村还有300亩采摘园,有樱桃、李子、沙果、梨、小苹果、山丁子等,春季山花烂漫,金秋硕果累累,美不胜收。
采摘园下是连片的鱼塘,又可供钓者尽情欢乐。
二人转大戏台和篝火晚会是民俗村为您准备的娱乐节目。
民俗村关东大院的东厢房是游客最喜欢的地方,这里的二人转演出常常吸引十里八村的人前来观看。
夜幕降临,在回族农家大院燃起篝火,烤上地道的回家牛羊肉,游客围成一圈,载歌载舞,尽情欢乐。
兰西还有极负盛名的亚麻旅游纪念品,包括亚麻车坐垫、亚麻凉席、亚麻服装、亚麻袜子、亚麻油、亚麻粘贴画等。
兰西是 “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亚麻文化展览馆”落户在这里,亚麻产业是兰西的“金字招牌”。
亚麻纤维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植物纤维,因天然、古老高贵和优质,被称为“纤维皇后”。
它是天然纤维中唯一的束纤维。
具有仿锤形结构和独特的果胶质斜边孔,这种结构类似人体的毛孔,能够遇热张开,遇冷关闭,因而具有优良的透气性、清爽性、排湿性,使亚麻织物成为能够自然呼吸的绿色织品。
常温下使人体的实感温度下降 4~8摄氏度,有“天然空调”之美誉。
亚麻布吸水速度比绸缎、棉布快几倍,与皮肤接触即形成毛细现象,是皮肤的延伸。
其防潮、防霉的特点使皮肤不受细菌的伤害,特别是应用于皮肤治疗,疗效很好。
亚麻内衣可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起镇静作用,消暑效果优于棉制品。
不仅如此,亚麻不产生静电,无灰尘吸附,卫生性能也为人们津津乐道。
亚麻系列产品一直以其天然绿色环保的特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导游词作文
解答: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来,秦皇岛、山海关沿海一带的航海业、捕捞业就非常发达。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奉命主持修建长城。
为了调运各种军需民用物资,在山海关石河口修建了码头。
船夫渔民出海作业,总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好把生命托付给神灵。
为了乞求神灵的保护,乞求海上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就在老龙头的西侧修建了海神庙、北海神庙、妈祖庙、龙王庙等四座庙宇。
1900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四座庙宇被毁掉了。
现在的海神庙是1988年重新修建的,它综合了原有四座庙宇的特点,重新构思设计,延伸入海124米,是旅游观光、临风休憩的好去处。
这里是牌楼,南北两面各有两个大字:安澜、伏波,——让大海安静,海不扬波,点明了整个海神庙的主题。
往前走就是山门。
海神庙和一般佛教庙宇的山门不同,它里面供奉的不是四大天王,而是“天佑”、“天应”两位大海中的神将。
“天佑”的意思就是老天保佑,“天应”就是指叫地地灵,叫天天应。
传说这二位原来都是大海中的怪物,浑身的力气没处使,就专门兴风作浪,玩恶作剧。
后来他们被天后娘娘——就是我们常说的妈祖收伏了,成了妈祖的得力助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正殿前面的庭院。
左右两侧有两个吉祥物。
右边的叫做“乘黄”,也叫“飞黄”。
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说:白民之国有乘黄。
长的样子像狐狸,背上有角。
要是骑到它的身上,就能活到两千岁。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写过这样的诗句: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后来,人们就用飞黄腾达来比喻一个人的官职地位上升得非常快。
看来,乘黄的功能有两条,长寿和升官。
可是,我们眼前的这个乘黄大家千万不要骑,一是真要活到两千岁,那可就太麻烦了;二是您真要骑了上去,可就要准备罚款了。
左边的这一个叫做“龙马”。
我国古代传说龙马是河水之精,说它是龙头,马身,还有两个可以张开的翅膀,叫的声音很好听,说它是“鸣声九音”——有些人很谦虚,用“五音不全”来说自己唱歌的声音不好听,但这龙马“鸣声九音”,简直就是一个交响乐团
还有的古书上说这龙马就是乘黄。
在海神庙的前面设立龙马、乘黄的塑像,是取其“河水之精”的含义。
现在请大家走进海神庙的大殿。
正中端坐的就是海神。
两边站的是他的助手。
渤海湾一带供奉的是北海之神。
北海之神叫做禺京。
他的“分工”有两条:让大海风平浪静,让陆地风调雨顺。
为了让大海风平浪静,他手持弓箭,查看大海,哪儿的海浪过高,就射箭击碎它,这时,两位巡海夜叉就是它的助手;为了让陆地风调雨顺,他选拔了几位得力的干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两位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千里眼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顺风耳的大耳朵拉得长长的,专门负责收集各地旱涝信息。
这两位是雷公和电母。
雷公头似猕猴,嘴似鸡形,肩膀上长了一对翅膀,左手拿椎,右手使槌,脚踏五面大鼓,他敲起鼓来,就是天上响起了隆隆雷声。
电母手拿两面镜子,只要她把镜子飞舞起来,天空里就会出现一道道闪电。
左边的这二位是风婆和雨师。
风婆只要把她背的布袋拿下来,轻轻一抖是小风,重重一抖是大风,抡上一圈,就成台风了。
雨师用柳条在他的宝葫芦里沾上一下,往人间洒一洒,就是一场雨。
当然,他用的力度和时间就决定了这场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古代的神明,都是凡人自己创造的。
神明的功能,大都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
今天,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功能已经由气象卫星和计算机承担起来了,——尽管还不那么准确,不那么全面,而雷公、电母、风婆、雨师的功能,我们最终能取代多少、能不能取代,甚至于有没有必要去取代,现在还都是一连串的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