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风景地点
游概况 玉林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南国园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真武阁、勾漏洞、云天文化城等120多处名胜古迹。
旖旎的南国山水风光,奇特的古今建筑。
玉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1℃,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有 “岭南美玉,胜景如林”之称。
以名胜古迹、侨乡风情、宗教文化、商贸旅游为特色,丹霞地貌和岩溶地貌 景观遍布各县(市)区,农业生态资源丰富多彩。
主要风景名胜区(点)有:世界最大的铜鼓出土地——北流铜石岭风景区;“天南杰构”江南四大名楼——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亚洲第一天然石桥——博白天仙桥;全国四大名庄之一—— 陆川谢鲁山庄;中国二十洞天、道教二十二——容县都峤山和北流勾漏洞;唐代杨贵妃及晋代绿珠女出生地遗址, 古民居建筑群——兴业庞村古民居;李宗仁屯兵遗址——城隍鹿峰山(龙泉洞);三大温泉——陆川、博白温罗、 容县黎村;森林景观——北流大容山森林公园——六万山;近代名人刘永福、朱锡昂、王力、李明瑞、俞作豫、黄旭初等名人故居;玉林市佛子山旅游度假区和大型人造景观“云天民俗文化世界”。
还有万亩荔枝、龙眼、沙 田柚果场和珍稀动物养殖场,有全国闻名的中药材市场,工业品服装市场等十大专业市场,是华南地区重要商品集散地, 是侨乡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文物考古、宗教文化、商贸洽谈、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
麻烦采纳,谢谢!
玉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旅游概况 :(玉林名胜古迹) 玉林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南国园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真武阁、勾漏洞、云天文化城等120多处名胜古迹。
旖旎的南国山水风光,奇特的古今建筑。
玉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1℃,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有 “岭南美玉,胜景如林”之称。
以名胜古迹、侨乡风情、宗教文化、商贸旅游为特色,丹霞地貌和岩溶地貌 景观遍布各县(市)区,农业生态资源丰富多彩。
主要风景名胜区(点)有:世界最大的铜鼓出土地——北流铜石岭风景区;“天南杰构”江南四大名楼——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亚洲第一天然石桥——博白天仙桥;全国四大名庄之一—— 陆川谢鲁山庄;中国二十洞天、道教二十二——容县都峤山和北流勾漏洞;唐代杨贵妃及晋代绿珠女出生地遗址, 古民居建筑群——兴业庞村古民居;李宗仁屯兵遗址——城隍鹿峰山(龙泉洞);三大温泉——陆川、博白温罗、 容县黎村;森林景观——北流大容山森林公园——六万山;近代名人刘永福、朱锡昂、王力、李明瑞、俞作豫、黄旭初等名人故居;玉林市佛子山旅游度假区和大型人造景观“云天民俗文化世界”。
还有万亩荔枝、龙眼、沙 田柚果场和珍稀动物养殖场,有全国闻名的中药材市场,工业品服装市场等十大专业市场,是华南地区重要商品集散地, 是侨乡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文物考古、宗教文化、商贸洽谈、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 一、世界最大的铜鼓出土地——北流铜石岭风景区 景点介绍: 在北流县城东10公里民安圩附近,分大小二山,远望则象只有一山,圭江自南而北绕过山前。
此山层峦耸秀,巍峨壮观,石皆紫铜色,最高峰凤凰顶海拔421.9米。
大铜石岭三面绝壁,可多东闸门、西闸门攀登山顶。
山顶宽广数里,山恋层迭。
山上有著名的石花厅,供奉佛像,过去有和尚念经。
谷间有大池塘,名灵池,四季不涸。
东面悬崖,有瀑布从顶上飞泻而下,半山悬崖上有岩洞,名“会仙亭”,瀑布从檐前泻落,四时如雨,好似“水帘洞”,盛夏清爽宜人。
小铜石岭南面山腰、山麓分别有“双女石”和“北流八景”之一“石鲤喷泉”。
唐初建铜州,因此山而得名。
据推测,西汉至东汉期间就有古人在此炼铜,1966年发现冶铜矿井、炼炉、炼渣、铜锭、风管 等遗迹与废弃物。
铜石因有汉代冶铜和铸造铜鼓遗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石岭风景区(景点选6处) 人字岩 、双女石 、石花厅 、会仙岩 、碌叻石 、会岭台 二 、“天南杰构”江南四大名楼——容县经略台真武阁 经略台真武阁位于广西容县城东人民公园内。
经略台传说是唐代诗人元结任容管经略使时,为操练军士、登高望远而筑。
台长35米,宽15米,高出地面4米,台上原有建筑经历代兴废已难考。
现台上所存真武阁是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所建,虽经多次重修,但仍保持明代的样式。
阁高13.2米,底宽13.8米,进深11.2米,木质结构三层楼阁。
全阁靠8根巨柱支撑,用近3000件大小不同的铁木构件,凿榫相吻,以杠杆原理,相互制约,彼此扶持,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体。
最为奇特的是第二层楼上4根内柱,竟柱脚悬空,离二楼板面2厘米~3厘米,神奇地承受着上层楼板、梁架和屋瓦的巨大重量,其结构之精巧,令游人叹为观止。
其实,全阁所有重量都分散在底层直通楼顶的8根立柱上面。
真武阁依靠杠杆作用,稳固地维持着一座建筑物的平衡,虽经地震、风暴的多次袭击,却安然无损,成为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三、亚洲第一天然石桥——博白天仙桥 四、全国四大名庄之一—— 陆川谢鲁山庄 谢鲁山庄风景区是广西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陆川县西南24公里的乌石镇谢鲁村。
始建于1921年,历时7年建成,占地400亩,庄内亭台楼阁,回廊曲径,依山构筑。
所有房屋建筑均为砖墙瓦顶,保持着浓郁的乡风民俗。
山庄的建筑布局依照苏杭园林特色,依山而建,迭迭而上,造型幽雅别致。
全庄贯以“一至九”的数字,取“天长地久”之意。
山庄奇花异木有200多种,尤以五色茶花、胭脂树、四季绣球、百年金(银)桂花、四季玉兰、百年罗汉不老松等为珍贵。
在山庄数百亩荔枝林中,点缀着古雅的亭台楼阁,令人流连忘返。
山上有一般终年不息的矿泉流经山庄,山下附近还有一处可供治病健身的温泉。
山庄招待所,是旅游的好地方。
谢鲁山庄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名庄之一。
谢鲁山庄原名“树人名屋”,始建于1916年,占地480多亩,周长5公里,是一座保留完好的国民党将军吕芋农的岭南型园林别墅,是广西三古典园林之一 谢鲁山庄依山构筑,因地设景,融天然景致与园林艺术于一炉,自然质朴,独具一格。
数百亩红荔飘香的丛林中,亭台楼阁,古朴典雅。
各种花草二百多种,尤以五色茶花、胭脂树、四季绣球、百年金(银)桂花、四季玉兰、百年罗汉不老松等为珍贵。
古老茶花,奇香袭人,入门清静,沿花树掩映之道,经“九曲十弯”,登上关山亭,穿过白支路,通上山顶观鹤亭,放眼对面古树,数百上千的丹鹤,起伏飞腾,更添神奇色彩。
全庄贯以“一至九”的数字,取“天长地久”之意。
在山庄数百亩荔枝林中,点缀着古雅的亭台楼阁,令人流连忘返。
谢鲁山庄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名庄之一,有“南国园林之秀”的美称。
山庄内的五千米长彩带般的花径上,设有古朴游门13个,假山5处,鱼池莲塘7口,各式凉亭8座。
山腰间清泉喷涌,山光水色,生机盎然。
山庄东面1.2公里处还有谢鲁温泉,水温46氏摄度,每天抽引量1000多吨,可供游客淋浴。
五、中国二十洞天、道教二十二——容县都峤山和北流勾漏洞 都峤山森林公园位于县城之东10公里,面积约38平方公里,历来为桂东南名山之一。
其特点为: (1)山体由“红层”构成,风光别具一格 构成都峤山山体的岩石为第三系“红层”,属于内陆湖盆沉积,主要为砂岩、砾岩,由于当时古气候炎热干燥,沉积物中的低价铁氧化成高价铁,因而岩层被染成紫红或褐红色,故称为“红层”。
山体色调远观宛若红霞(广东仁化丹霞山即由此得名),这类地貌在我国统称为丹霞地貌。
其山、石徒刑的特点是整体感强,在质感和线条上刚柔兼备,与花岗岩、石灰岩构成的山地才丘陵相比,风光别具一格,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2)山体巍峨挺拔,气象万千 都峤山屹立在海拔100米上下的容厢平原之上,其主要山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其中香炉峰标高743.7米,为都峤山最高峰。
相对高差达400至600余米。
整个山区层峦叠嶂,巍峨挺拔。
特别是山体北麓,丹霞赤壁似斧劈刀削,东西罗列,气势恢宏。
自容城南望,群峰延绵达8公里,宛如平地坚立的锦屏,南天排开的笔架,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山中岩穴,排列有序 都峤山红层中富含钙质,在风化剥蚀过程中常沿层面形成许多洞穴。
这些洞穴在水平方向上成排,在垂直方向上成层发育。
在庆寿岩之上,一系列洞穴大致在同一高度断续延伸,洞中原的古老房舍的断壁残垣排列有序,形成了“七十二房井”的奇观。
而在云盖峰,自下而上分布着太极岩、圣人岩、宝盖岩等洞穴,岩中砌房建阁,至今不少仍保存完好。
正如宝盖岩一付岩联所题:“阁阁阁中阁 岩岩岩上岩”。
据不完全统计,山内大小洞穴有300余个,其中有名称的达100多个。
这些洞穴一般宽度大于深度和高度,最大洞穴不灵景岩,宽46米,高、深各约16米,可容数百人,都峤山洞穴之多,在国内丹霞地貌风景区中是罕见的。
(4)山、石徒刑奇特,惟妙惟肖 红层经风化剥蚀后,造型地貌发育。
如八大峰,似香炉、仙人、灶石、马鞍、竹兜,山峰由此得名。
至于小的山、石肖形像物的更多,如蜡烛通天、丹凤朝阳、宝剑出鞘,文笔卓立以及海豚出水,鲤鱼跳龙门等巨石,莫不惟妙惟肖,使人们游兴大增。
还有仙人桥、仙人床等景点,也是很富吸引力的景点。
勾漏洞风景名胜区于北流市东北5公里的勾漏山下, 由宝圭洞、玉阙洞、白沙洞、桃源洞以及许多小洞连贯组成, 全长 1000多米,因洞勾、曲、穿、漏而得名。
洞府清邃曲深, 绮丽奇幻,钟乳石千姿百态,自魏晋起已负盛名,洞前有唐宋 以来摹崖碑碣百多幅,有葛洪炼丹遗址。
为中国道教第二十二洞天。
勾漏洞风景区(景点选9处): 勾漏仙踪、玉阈洞、宝圭洞、白沙洞、桃源洞、五金洞(新开发,原来叫水源洞)、玉田洞 、笔架山 、黄婆岩 六、古民居建筑群——兴业庞村古民居 庞村清代民居群位于兴业县城东的庞村自然村,离县城约1公里,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嘉道年间大规模扩建,至晚清基本定型,到现在已二百多年。
民居群共31幢,总面积25000平方米,单幢建筑面积最大的达1500平方米,方向统一,布局严谨,排列整齐,装饰豪华,壁画、石雕、木雕、泥塑等,内容丰富,栩栩如生,鲜艳夺目。
七、李宗仁屯兵遗址——城隍鹿峰山(龙泉洞) 八、三大温泉——陆川、博白温罗、 容县黎村 玉林陆川温泉 陆川在唐代就被称为“温水县”,可见其温泉很有历史。
这是广西最大的温泉,宽约一亩。
热泉从沙滩涌出,水温达53摄氏度,流量为每秒67升一63升,整个温泉热气腾腾,向来是人们的天然浴场,古人将此景称之为“温泉浴日”。
经科学考察,陆川温泉对一些慢性病颇有疗效,用那里的热沙子将身体裹盖起来进行“沙疗”,是治疗关节炎的良方。
故此陆川温泉又被称为“药泉”。
玉林博白温罗温泉 温罗温泉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亚山镇温罗村,县城有公共汽车直达。
泉池宽约10米,深约2米,呈圆形。
股股温泉在池底涌出,啵啵有声。
池水清澈明亮,池底之物一清二楚,整个温泉池恰象大锅十分烫手的热温,清代《博白志》中说水泉涌出,热如沸汤,可宰牲温泉池上空蒸气腾腾,如烟似雾。
建设中的博白温泉旅游度假区融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健身娱乐、水上运动、野营登山、科学考察于一体,整个温泉流量大、水温高、水质好,景区山光水色、积翠浮绿、环境优雅,泉边湖水清澈碧蓝、曲桥水榭、林藏殿阁、一泉一湖、广西独一无二,实为休闲度假、享受大自然恩赐的世外桃源。
玉林容县黎村温泉 黎村温泉座落在黎村镇温泉村,距离黎村城镇2.5公里,距离容县县城45公里,俗称“热水堡”。
黎村温泉是容县的风景名胜,为古代“容州八景”之一。
温泉泉区面积达105亩,该温泉具有贮量大、温度高(年平均温度72℃),埋藏浅,易于开发的特点。
经核工业部中南地勘局三O七大队勘探,温泉以地青温泉为主,热水自5米以下的基岩深部流出,泉口流体以饱和状态热水为主。
温泉现有泉眼7口,不同泉眼流出的泉水温度各异,低温者可供人正常温泉沐浴,最高温的可达90℃,是广西水温最高的温泉之一。
其中,两个主要泉眼水流量为800立方米\\\/日,日可取水1600立方米以上。
经测定,温泉富含硫、锌、铜、铁、锰等十多种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须的元素和无机盐,具有良好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对皮肤病、关节炎等病症有防治作用。
九、森林景观——北流大容山 大容山风景区是广西自治区区级森林公园,位于北流县。
大容山海拔1275.6米的主峰莲花顶腹地内,总面积2930公顷,距玉林城区46公里,北流23公里。
森林公园山体高大,森林密布,山脉绵远,峰峦叠嶂。
山中地貌一般在海拔1000米左右,属亚热带气候区,春雾、夏凉、秋爽、冬干,四季景色各异,气象万千。
森林覆盖率达82.7%,有两百多种树种。
公园胜景繁多,莲花瀑布、试剑石、望夫石、磨菇石、仙人床、情人树、海豹采果、人工草坪会使你心旷神贻,流连忘返,别具一格的森林沐浴更会使你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奥妙。
公园内动、植物种类甚多,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桫椤(树蕨),花中之王金茶花,还有悠久漫游的千年龟、欢腾的五爪金龙和活泼嬉戏的猴群,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主峰莲花山是桂东南第一峰。
十、森林公园——六万山 六万大山 位于玉林市西南部,为玉林,兴业,博白,浦北四市县界山,山脉东北—西南走向,长70公里,东西宽50公里,一般海拔500米,最高峰葵扇顶海拔1118米。
山脉为中生印支期花岗岩形成的山地,其南部为志留纪砂岩及页岩互层,山体庞大,中山,丘陵连绵不断…
玉林在广西经济排第几
在广西内什么最出名
玉林概况古称郁林,州郡史两千多年,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
现辖玉州区、福绵管理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和兴业县,总面积12838平方公里,总人口590多万人。
被评为“广西文明城市”,是全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国家级的建材生产出口基地、皮革服装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福绵管理区被誉为“世界裤都”,博白县获国家级“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称号。
全市有华侨及港澳台同胞100多万人,是广西最大、全国著名的侨乡。
玉林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快捷。
地处广西东南部,毗邻广东,背靠大西南,作为广西沿海城市群与区内经济腹地相互对接、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处于多个经济合作区的相互重叠区和交叉点,是承载东部产业转移的加工基地和东部通向“东盟”的重要陆路通道和跳板。
以玉林为中心,半径200公里范围分布着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贵港、梧州、柳州、湛江、茂名等中心城市,辐射人口近5000万。
国道324线与黎湛复线铁路纵横相交,建设中的南宁经玉林至广州高速公路、洛湛铁路(玉林段)正编织以玉林城区为中心的现代交通网络,市内形成了以玉林城区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玉林市物产景观丰富,商贸发达繁荣。
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高岭土储量居广西第一,花岗岩、石灰石、莹石等储量也比较丰富。
玉林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粮食、水果、禽畜重要生产基地,容县沙田柚原产地,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桂圆之乡”、“三黄鸡之乡”。
玉林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南国园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真武阁、勾漏洞、云天文化城等120多处名胜古迹。
旖旎的南国山水风光,奇特的古今建筑,特色的风味小吃,商品交易市场健全发达,现代物流服务经营体系完备,拥有全国有名的中药材市场、工业品服装市场等,商贸流通辐射各省(市)区,“岭南都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是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玉林市投资环境优越,发展商机无限。
逐步建立起公共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快速发展,“一站式”服务机制初步形成。
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玉林经济开发区等十大工业园区(集中区)成为投资发展的“洼地”。
玉柴机器、三环陶瓷成为“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玉林制药已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品牌;海螺水泥、燕京啤酒、旺旺食品、晶辰电子、国美电器、联华超市等纷纷落户玉林;机械产业、水泥陶瓷、健康产业、服装皮革、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迅速成长。
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架构开放合作平台,特别是在积极推进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实施中,玉林市被纳入北部湾(广西)经济区“4+2”经济合作。
想去广西旅游,求广西旅游简介概括
玉林绵管理区是1997年玉林撤地成立的新区,位于南部,玉林市西部,林中心城区8公里。
辖福绵、成均、樟木、新桥、沙田、石和等6个镇,总面积787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
相传古时该地盛长木棉树,每当木棉花开,一片灿烂,人们视为福地,取名为福绵。
服装加工业发达,多元推进。
服装加工业是福绵的支柱产业,共有服装加工企业690多家,配套企业150多家,形成了以裤子生产为核心,涵盖服装水洗、、辅料生产、市场营销等相关配套产业的服装产业链,年产裤子0.9亿条,产值达15亿元。
打造了“帝皇”、“新勇”、“彬辉圣”、“喜莉喜”、“圣健华”、“智利来”等一批个性鲜明的服装品牌,“福绵服装”在国内乃至国外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
福绵大道工业集中区和福绵城建新区是福绵集聚服装加工企业的工业集中区,为提升福绵服装业整体水平,进一步做强做优服装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004年底,法国记者采访福绵并发表文章,称福绵是“世界裤子之都”。
在倾力打造“世界裤子之都”的同时,福绵管理区大力发展机电、机械制造产业,积极围绕配套玉柴上项目,努力打造玉柴福绵基地。
为此,筹划建设了阳岗工业集中区,吸引了玉柴包装材料公司、玉柴达业机械配件公司、玉柴华原公司、玉柴汽车电器公司、玉柴空压机公司、玉柴纸制品公司等6家玉柴配套企业落户,这6家企业预计2006年可实现2.87亿元,2.77亿元,创税1700多万元。
其他配套玉柴的企业还有福绵船埠工业集中区的玉林市伟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均工业集中区的玉林市玉柴奥通纸板有限公司和玉林市联拓公司等。
随着一批玉柴配套企业的落户,福绵的工业产业结构将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由以服装等轻工业为主向服装、机电、机械等轻重工业齐头并进发展,工业总量将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另外,纸业、农林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也有相当规模。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福绵管理区地处桂东南丘陵盆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地肥沃,盛产荔枝、龙眼、香蕉、果蔗、黑皮冬瓜、八角、肉桂、蚕桑、中药材、花卉等,其中八角以个大、味香著称,是中国优质八角的重要生产基地。
养殖业发展迅速,有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玉林市参皇养殖有限公司,有广西首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玉林市巨东种养有限公司,是广西最大的肉鸡、蛋鸡生产基地。
“参皇鸡”、“巨东蛋”、“大智米”是福绵农业的“三宝”,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怡人景色美不胜收。
风光秀丽的六万山气候宜人,奇峰异树飞瀑极富观赏价值;新建成的“梦幻水乡”风景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轻波帆影流光溢彩,集娱乐、休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广西最大的国家级野生稻保护区是农业观光旅游的新景点;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53年)的万济桥,建筑风格独特、建造技术精湛,是广西一级重点保护文物。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福绵管理区距首府南宁市190公里,距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和广东的水东港200公里左右。
玉林市的出海通道――玉公高等级公路纵贯南北,玉福高等级公路连接市区、横贯东西。
成均镇是“全国试点镇”,新桥镇是“全国小城镇综合经济示范镇”。
近年来,通过开展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玉贵走廊”建设以及“爱我福绵,建我家园”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等,使福绵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区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区福绵大道、天河路、爱民路等街道相继建成,拉大了福绵的城区框架;福成、福樟、福新三条公路竣工通车,使全区6个镇均通水泥硬化路,116个行政村均通;区国税分局、林业局、财政局办公楼和客运中心、民政福利院的建成以及教师培训中心、水利局办公楼、地税分局办公楼的建设,使新区的行政、服务功能不断得到完善。
在今年的重点工程中,东福路改造工程已完成;福绵大道西段拓宽工程、福绵大道工业集中区两旁企业续建及立面装修工程、福绵城建新区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及步行街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目前,福绵城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是建区初期的两倍多。
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后发优势日益显现。
2003年以来,福绵管理区紧紧围绕“民企旺区、工业强区、农业富区、项目兴区”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实施“一二三五”工程和“一三五六”工程,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2004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4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3%,第二产业增长32.4%,第三产业增长9.0%;财政收入6123.4万元,同比增收1121.4万元,增长22.42%,增长速度全市7个县(市)区排第一;全部工业总产值14.98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0.45亿元,同比增长38.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9亿元,同比增长8.8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亿元,同比增长200.24%,增长速度全广西各县(市)区排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亿元,同比增长18.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30元,同比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57元。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建区以来的最好水平,获得了“2004年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荣誉称号。
今年,福绵管理区又通过大力实施“一二五七”工程(“一”是办好一个“世界裤子之都”福绵服装展销会;“二”是建设好福绵大道西段拓宽工程和东福路改造工程两条路;“五”是动工建设福绵大道工业集中区、阳岗工业集中区、良平工业集中区、福绵城建新区和公务员小区等五个区;“七”是全年实现7000万元的财政收入),经济发展增速加快,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财政收入1―5月份完成3275.2万元,占市下达全年考核任务的47.7%,同比增收875万元,增长36.5%,增幅列全市第一位,月均增幅均在30%以上。
上半年预计全区可实现GDP5.6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4%,第二产业增长27.1%,第三产业增长5.5%;全部工业总产值7.3亿元,增长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6亿元,增长14%;农业总产值3.44亿元,增长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5亿元,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9元,增长1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87.4元,增长32.13%。
当前的福绵,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闪烁在桂东南大地。
玉林在线怎么样
博白县 百科名片 博白县区域图博白县,古称白州,位于广西东南部,属于玉林市,因语言大师王力而闻名于世。
该县商品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经济发展喜人。
该县岭南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同时还是客家人聚居地,他们与县内其他群体共同在这片土地上为未来奋斗。
中文名称: 博白县 外文名称: Bobai County 别名: 白州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玉林市 下辖地区: 博白镇、亚山镇、龙潭镇 政府驻地: 博白镇 电话区号: 0775 邮政区码: 537600 地理位置: 广西东南部 面积: 3835平方公里 人口: 168.99万人(2009) 方言: 涯话(新民话)、地佬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 著名景点: 晏石寺风景区、云飞嶂、王力故居、博白人民公园等 车牌代码: 桂K 地区代码: 450923 目录 县域概况基本信息 特产 人口 历史沿革行政 人口统计 区域变更 玉林龙潭产业园一、龙潭镇概况 二、建设龙潭工业区的有利条件 三、龙潭工业区的发展设想 四、铁山港东岸港区与龙潭工业区的合作设想 县名由来 行政区划 矿产资源 风土人情 博白客家“十大名菜”“九大小吃”十大名菜 “九大小吃” 使用语言 名胜古迹王力故居 王力简介 旅游景点(一)鬼门关 (二)温罗温泉旅游度假区 (三)宴石寺风景区 (四)大平坡水楼 (五)云飞嶂 (六)博白人民公园 (七)绿珠女的传说 县域概况 基本信息 特产 人口 历史沿革 行政 人口统计 区域变更 玉林龙潭产业园 一、龙潭镇概况 二、建设龙潭工业区的有利条件 三、龙潭工业区的发展设想 四、铁山港东岸港区与龙潭工业区的合作设想 县名由来 行政区划 矿产资源 风土人情 博白客家“十大名菜”“九大小吃” 十大名菜 “九大小吃” 使用语言名胜古迹 王力故居 王力简介旅游景点 (一)鬼门关 (二)温罗温泉旅游度假区 (三)宴石寺风景区 (四)大平坡水楼 (五)云飞嶂 (六)博白人民公园 (七)绿珠女的传说展开 编辑本段县域概况 基本信息 博白县,古称白州。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属于玉林市。
东接陆川县,东南接广东省湛江市,西南依北海市,西邻钦州市,北靠玉林市玉州区。
地处东经109°38′-110°17′北纬21°38′-22°28′.属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9℃,年均降雨量为1756毫米,全年无霜期一般长达350天以上。
特产 博白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商品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名牌产品有编织工艺品、优质米、桂圆、荔枝、香蕉、博白蕹菜、瘦肉型猪、三黄鸡、速生丰产林、剑麻、甘蔗、木薯等。
同时还因盛产空心菜而被称为空心菜之乡;是全国有名的“中国桂圆之乡”。
人口 全县有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等24个民族,其中汉族146.67万人;其他少数民族1.31 万 人。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秦以前,博白地处岭南,为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部族所居。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 街道 元前214年)设置桂林、南海、象三郡,今博白县地属象郡。
汉初,今博白县地属南越国。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博白县地属合浦郡。
尔后,西汉分设十三个刺史部,今博白县地属交趾刺史部合浦郡合浦县,东汉建安八(203年),改交趾刺史部为交州刺史部,今博白县地属交州刺史部合浦郡。
三国时期(220—280年),今博白县属吴交州合浦县。
西晋和东晋时期,今博白县地仍属交州合浦郡合浦县。
南朝宋时,今博白县地属临漳郡地。
南部仍为交州合浦郡合浦县地。
南朝齐时,今博白县地属临漳郡漳平、百梁县所辖。
南朝梁(502—557年)时,百梁郡治所在今博白县菱角乡南端。
同期,置南昌县,县治设在今三滩圩。
这是今博白地建县之始,距今已1400余年。
南昌县隶属越州合浦郡。
南朝陈时隶属相同。
隋朝(589—618年),初期南昌县先后隶禄州、合州。
大业五年(609年)隶合浦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今博白县境内除南昌县外,新置博白、朗平、建宁、周罗、淳良五县。
博白县之建置由此始,因博白江(今小白江)而名。
南昌县改隶南宕州,州治在南昌县治;其余各县隶南州,州治在今博白县城。
武德六年(623年),改南州为白州。
这是古白州之名的由来。
贞观六年(632年),改南宕州为潘州,州治由南昌 县移至定川县,南昌县改隶白州,贞观十二年(638年),省朗平、淳良二县入博白县。
开元中期(720—733年),置龙池县,隶山州,州治设在龙池(今龙潭)。
后改山州为龙池郡,尔后再复为山州。
此时,今博白县境内仍有博白、建宁、周罗、南昌4县,均隶白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白州为南昌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白州。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仍为博白、建宁、周罗、南昌4县,属南汉白州。
宋开宝五年(972年),撤南昌、建宁、周罗三县归入博白县。
政和元年(1111年)省白州,博白县改隶郁林州。
政和三年,复置白州,博白县又属之。
绍兴年间(1131—1162年),省白州,博白县隶属郁林州。
元初,博白县仍属郁林州。
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广西诸州为路,博白县属梧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博白县属梧州府郁林州。
清初,博白县隶属广西行省梧州府。
雍正三年(1725年),博白县属直隶郁林州。
民国时期博白县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 博白县 ),博白县隶属郁林府。
2年,隶属郁江道,道治苍梧。
3年6月,郁江道易名苍梧道,博白县仍属之。
15年,改隶第三区。
19年,博白县属郁林民团区。
21年,苍梧、郁林二民团区合并为梧州民团区,23年改名为梧州行政监督区,博白县均属之。
25年9月属浔州行政监督区。
25年11月属郁林行政监督区,29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31年原三、五、六区合并为第三区,博白县随属之。
36年,改属第九区,区治郁林。
解放后,博白县初属郁林专区,1951年7月,郁林专区与梧州专区合并设容县专区,博白县属之。
1952年,广西省发文将博白划归钦州专区,但实际上没有办理改隶手续,也没有隶行过这一关系。
1953年3月,博白县划归容县专区。
1958年,撤销容县专区,设玉林专区,博白县属玉林专区。
1970年,玉林专区改称玉林地区,博白县属玉林地区管辖。
1997年,玉林地区改称玉林市,博白县属玉林市管辖。
这一隶属关系至今不变。
行政 2000年,博白县辖30个镇、4个乡:博白镇、城厢镇、绿珠镇、水鸣镇、顿谷镇、那林镇、江宁镇、三滩镇、黄凌镇、亚山镇、旺茂镇、合江镇、凤山镇、新田镇、宁潭镇、文地镇、英桥镇、大垌镇、那卜镇、沙陂镇、东平镇、沙河镇、菱角镇、松旺镇、双旺镇、龙潭镇、大坝镇、大利镇、三育镇、双凤镇、浪平乡、径口乡、三江乡、永安乡。
人口统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24751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博白镇 64118 城厢镇 67793 三育镇 15431 双凤镇 18429 绿珠镇 26321 大利镇 17866 顿谷镇 35271 水鸣镇 30356 那林镇 39439 江宁镇 39513 三滩镇 54996 黄凌镇 18788 亚山镇 58593 旺茂镇 47540 合江镇 22009 东平镇 63426 沙河镇 53604 菱角镇 32395 新田镇 32951 凤山镇 58626 宁潭镇 45507 文地镇 45581 英桥镇 48190 那卜镇 15073 大垌镇 22481 沙陂镇 29955 双旺镇 27808 松旺镇 33383 龙潭镇 67130 大坝镇 20604 径口乡 26809 浪平乡 23562 永安乡 24636 三江乡 19334 区域变更 2003年,博白镇与城厢镇合并为博白镇。
2005年,撤销绿珠镇,整建制并入博白镇,博白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三育镇、径口乡,设立径口镇,以原三育镇、径口乡的辖区为径口镇的行政区域,径口镇人民政府驻原径口乡径口街;撤销大利镇,整建制并入水鸣镇,水鸣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合江镇,整建制并入东平镇,东平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三江乡,整建制并入文地镇,文地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编辑本段玉林龙潭产业园 玉林龙潭产业园位于博白县龙潭镇,整个产业园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其中纳入本次布局规划范围的包括三个专业园区,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有色金属产业园6平方公里;再生资源产业园7.5平方公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4平方公里。
龙潭产业园主要以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临港型产业,建设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为重点,着力打造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以及物流、仓储、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为主的产业基地。
一、龙潭镇概况 龙潭镇位于博白县南部,总面积159.69平方公里,总人口10.5万,其中城镇人口2.3万,农业人口8.2万;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亿元,财政收入1113.53万元。
该镇工业发展已具有一定的基础,拥有企业23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博白县伟恒糖业有限公司、广西博白县鑫河木业制品厂、博白县福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龙潭木片厂等,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亿元。
意向工业项目有:计划投资2.58亿元的首钢特殊钢项目、计划投资2.4亿元的红土镍矿冶炼厂项目和计划投资40亿元的特殊钢冶炼项目。
二、建设龙潭工业区的有利条件 1、工业用地充足。
该镇地貌以山坡地为主,耕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79%,可用于工业开发的土地非常充足。
建设中的龙潭临海工业区平均海拔只有10多米,且多为平坦的山坡地,开发工业区的征地、建设成本较低。
2、供电条件具备。
该镇供电属广西电网玉林局管辖,最近已建设好玉林经文地至龙潭的110KV供电网络,龙潭110KV变电站目前容量为2×40000KVA,留有扩容的空间。
3、工业用水保障。
工业区的用水可考虑外供水,拟从10多公里外的老虎头水库引水供给,该水库集雨积136平方公里,库容1.2亿m3。
4、资源丰富。
博白是人口大县,现有150万人,其中劳动力人口80万,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务工,熟练掌握制革、服装、电子、烟花、五金、食品、陶瓷、制药等行业的基本生产技能;与龙潭相邻的双旺一带已探明高岭土矿贮量达2.5万吨,可供陶瓷和相关工业原料。
三、龙潭工业区的发展设想 为顺应环北部湾经济圈崛起的大趋势,抓住广西启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有利时机,博白县根据玉林市的发展规划建设龙潭工业区。
发展定位。
把龙潭建设成为博白南部的工业、经济中心,玉林市的临海工业基地、出海通道物流基地,广西的北部湾沿海名镇。
发展目标。
工业区总体规划面积为20-30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达12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0亿元,产出规模达150亿元。
计划“十一五”期间首期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4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10亿元,产出规模50亿元。
争取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建成能容纳重化工业、大物流工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吸引外资项目和本地企业聚焦的现代工业园。
管理体制。
根据博白县地域面积大、人口多,行政管理中心靠县北部等实际,先升格为县处级工业园,条件成熟后设县级建制,管辖博白南部十多个乡镇。
资金筹措。
一是属地管辖模式。
在工业区内划出一定范围,允许外地采取飞地的方式管辖,在总体规划内自行规划投资招商开发,产生的税收以管辖方为主,提取一定比例给当地,这种措施主要是吸引东部产业转移的集群项目整体转移引进。
二是BOT、BT模式。
在工业区内划出一块,招标选择投资商,采取BOT(建设—经营—转让)的模式投资开发经营,建设基础设施或标准厂房,将场地、厂房以租赁或转让的方式给相关业主落户投资生产经营。
或采取BT方式(建设—转让),开发商建好基础设施或标准厂房后,直接转让给生产经营业主。
三是土地变股权。
为了减少开发的直接投资和考虑当地农民的长期利益,允许并鼓励当地农民以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参与开发,属集体土地采取集体入股,土地转让收益,划出相应的三产用地投资三产发展。
四、铁山港东岸港区与龙潭工业区的合作设想 为了使龙潭工业区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我们建议按照资源互补、经济双赢的原则,加强铁山港东岸港区与龙潭工业区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1、利用港口资源做强做大龙潭工业区。
用足用活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完善龙潭工业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吸引工业集聚龙潭工业区发展。
把龙潭工业区发展成为铁山港的产业加工区、集聚区和仓储区,最大限度地利用港口资源,带动两县经济发展。
2、共同开发建设港区路。
龙潭工业区与铁山港的直线距离仅有20公里左右,目前行车里程为80多公里,交通条件限制了工业区的发展。
为了推动工业区快速发展,我们设想共同建设一条由铁山港直通龙潭工业区的 “港区路”,建议双方共同争取上级的支持并多方筹集资金,促成该项目尽快上马建成投入使用,以加快两县的发展。
3、建议在使用港口资源上给予倾斜照顾。
在港口利用上,请求合浦出台倾斜优惠政策,对落户龙潭工业园的企业货物进出港口优先安排,提供足量的货物堆放地,并在收费上给予最大优惠。
编辑本段县名由来 有人以为博白古称白州,白州在前,博白在后,其实不然,倒是博白的名字在历史上出现于白州之前。
史书记载,今博白县地域在远古为百越之地,秦代为象郡,汉初为南越国交趾郡。
汉武帝派伏波将军平南越后,今博白地属交州合浦郡合浦县。
三国时代,今博白地属吴国交州合浦县,至晋代仍为合浦县。
南北朝时代,于今三滩圩设置南昌县,该县隶属越州合浦郡(隋代先后改称禄州、合州)。
唐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今城厢镇内外地域设置博白县,这是博白县名的最早的出现。
博白隶属南州。
南州曾下辖朗平县、建宁县、周罗县、淳良县、龙濠县、南昌县等县。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因南州州治在博白县城,故南州改名为白州。
由此可见,博白与南州同岁,而白州还少两岁呢
博白县治、南州和白州州治均设在今博白镇。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朗平县(今浪平一带)和淳良县(今旺茂一带)并入博白县,唐大历八年(公元773年),龙濠县(今陆川县境)划归顺州。
唐垂拱年间(公元685—688年),曾于今龙潭一带设置龙池县,至唐代广德年间(公元763—764年)撤消,以后归入博白县。
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南昌县(今亚山一带)、建宁县(今水鸣一带)和周罗县(今凤山一带)并入博白县。
于是,那时的博白县初已初具今天博白县的规模。
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废白州,博白隶属鬰林州。
元、明、清及民国时代,博白县辖区比较固定,元、明时代博白县隶属梧州路(府),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属鬰林州。
鬰林州辖鬰林、博白、陆川、北流、兴业五县,谓之鬰林五属。
以上是解放前博白县行政区域的大体沿草,其间也有一些小的变化。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全县设置乡镇33个,其中镇28个,辖村委会(街道居委会4个)319个,村民小组8622个。
镇:博白镇、亚山镇、三滩镇、三育镇(已与径口乡合并为径口镇)、双凤镇、绿珠镇(已合并到博白镇)、水鸣镇、大利镇(已合并到水鸣镇)、永安镇、那林镇、江宁镇、沙河镇、东平镇、松旺镇、龙潭镇、双旺镇、沙陂镇、那卜镇、大垌镇、新田镇、凤山镇、文地镇、宁潭镇、旺茂镇、合江镇(已合并到东平镇)、顿谷镇、大坝镇、黄凌镇、菱角镇、英桥镇。
乡:径口乡(已与三育镇合并为径口镇)、浪平乡(已改镇)、三江乡(已合并到文地镇)。
编辑本段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有金、银、铜、钨、铅、铁、汞、锰、钛、独居石、锆英石、石灰石、花岗石、高岭土等40多种,其中银和瓷土的藏量较大,瓷土是全国十大瓷土基地之一,花岗石可采储量达15亿立方米。
编辑本段风土人情 博白县是客家人聚居地,绝大部分居民都是历代从江西、福建、广东迁移过来的客家人,与闽、粤、港、澳等地习俗相近,岭南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编辑本段博白客家“十大名菜”“九大小吃” 十大名菜 1.牛气冲天 2.白切鸭 3.风山水起 4.金牌脆皮狗 5.京都片皮鸭 6.排骨扣 7.白切鹅 8.双鞭大拼盘 9.酥炸金龙 10.黑豆牛尾扣 “九大小吃” 1.落水包 2.客家卷筒粉 3.黄金玉米饼 4.杨桃王 5.博白黄瓜皮 6.流沙包 7.肥婆特香烤鱼 8.卤制芒果 9.盐焗鸡翅 编辑本段使用语言 博白县的方言有:地佬话(也称土白话,跟白话有点相似,是以前流传下来的古老语言)、客家话(自称新民话或涯话)、“地佬”一词仅在博白县一地存在,是当地新迁来的客家人对原住民(其实是比客家人先迁至此的汉人)的称呼,“佬”在当地客家话中为“人”的意思,“地佬话”即为“地佬”讲的话。
同样,相对而言,客家话在当地则被称呼为“新民话”,“新民”即客家人。
编辑本段名胜古迹 王力故居、云飞嶂、宴石山风景区、绿珠庙、大平坡水楼、温罗温泉。
王力故居 座落 王力故居 在博白县城厢镇(今博白镇)新仲村岐山坡,离县城1个公里,始建于清嘉庆六年(1796年),总占地面积1100多平方米,座北向南,原为三进27室,具有客家民居建筑风格。
由于年久失修,已有相当部分房屋于20世纪90年代初崩毁。
王力先生神奇的学术生涯和杰出的成就,是后人丰富的精神食粮。
为了弘扬王力勤奋好学、龙虫并雕、中西贯函,忠诚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的精神,缅怀先辈,激励后人,博白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复王力故居和建设王力纪念馆,把王力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学术研究交流基地,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人文旅游景点,群众休闲学习的好去处。
并从2002年3月份开始筹备修复王力故居。
把王力故居、纪念馆的规划纳入整个县城的规划,总投资1000多万元。
规划第一期工程:王力故居主体工程和故居前面小广场的硬化。
占地约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918平方米,房屋20间,确保在原貌的基础上建成砖混结构房屋;第二期把道路拓宽,建好停车场;第三期工程把王力故居前面的五户人家房屋搬迁,建设王力广场,摆放王力先生铜像,恢复门前7个池塘,把故居前的鱼塘建成荷塘,池塘种荷花,周边种竹、柳树、桂花树,建造弯拱桥、凉亭等,辟为休闲游乐场所。
将岐山坡小学改名王力小学,故居后面建设王力初中,在岐山坡小学左边建造王力纪念馆。
筹建工作得到上级有关部门、海内外各界人士、王力先生亲属及全县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献计献策,出力捐钱,捐献文物。
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完成,于2003年12月5日举行修复落成典礼。
王力故居位于博白县城西郊的新仲村岐山坡队,距离县城1千米,博白至水鸣公路旁。
是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被誉为“中国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
故居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是王力的祖父王紫庭所建,共3进27室,为泥砖桁桷单层体悬山顶结构,典型的南方客家民居建筑风格。
2003年重新修复并向游人开放。
修复后的故居占地1400平方米,仍然保持了原故居的风貌,融文化、学术、艺术、史料、观赏为一体。
展示的内容丰富翔实,有王力先生家世童年,十年失学,奋发进取,出国深造的叙述;有师承国学大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和著名文学家朱自清、闻一多砌磋学问的珍贵史料以及王力先生酸甜苦辣的人生经历。
淋漓尽致地重现了这位大师“生前一代雕龙手,身后三千倚马才”治学育人的风操,详细介绍王力先生一千多万字著作的辉煌学术成就。
故居内设有“龙虫并雕斋”、“王学书屋”、“翰墨碑林”、“王力出生地”、“王力著作阅览室”、“王力会客室”、“花厅院落”等展厅,再现了“一代宗师”王力先生学术生涯和个性、风采、魅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题图为费孝通先生题词的《王力故居》牌匾,正文图为建设中的王力故居)。
王力简介 王力教授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县博白镇(含原城厢镇)新仲村岐山坡人。
1914年毕业于县立高等小学,1924年考入上海南方大学,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
1927年于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即赴法国留学,攻读语言学。
1931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1932年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教授,并任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
1950年4月10日和1953年9月18日先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任命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1954年后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
王力教授一生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致力于继承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吸收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广的研究,成绩卓著。
擅长诗文、翻译,悉心培育学生,奖掖后学,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
王力教授是我国杰出的语言学家、教育家、诗人和翻译家,他毕生追求进步,热爱祖国,知识渊博,著作等身,不少鸿篇巨著被译为美、英、法、日、俄等国文字,列为研究生必读之书和汉语基础课教科书,成为举世瞩目的学者。
被誉为“中国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语言学家”。
王力教授的主要专著有《中国现代语法》、《汉语诗律学》、《汉语音韵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同源字典》等。
其重要论著编入《王力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