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宁夏风景导游词200字
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到宁夏来观光旅游。
首先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宁夏概况。
宁夏位于祖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黄河中上游,全区土地面积6.64万平方公里,现辖银川、石嘴山两个地级市,银南、固原两个地区,吴忠、青铜峡、灵武3个县级市和6各辖区,15各县。
全区人口536万。
宁夏是我国唯一一个回族自治区,回族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3。
回民信仰伊斯兰教,全自治区有大、小清真寺3000多座,因此宁夏又被称为中国的“穆斯林之乡”。
(历史文化) 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黄河岸边的灵武市“水洞沟遗址”发掘表明,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秦代时属北地郡,秦军在此屯垦戍边,抗击匈奴。
汉代时又分为朔方和西凉刺史两部。
唐代时属关内道,农牧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1世纪初,党项族以宁夏为中心,建立了西夏政权,并创造了灿烂的西夏文化。
元灭西夏后,设宁夏行省,取“平定西夏永远安宁”之意,于是便开始有了宁夏的名称。
明改制宁夏卫,清属甘肃省。
1928年建宁夏省。
1654年又撤销省建制,分归内蒙古、甘肃省管辖。
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地处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过渡地带,又是河套文化与丝绸之路的交融区,古老深远的黄河文化、特色鲜明的伊斯兰文化、独一无二的西夏文化、颇具特色的移民文化和浓郁粗旷的边塞文化工具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从而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迹和探寻不尽的奥秘。
(地形和气候) 游客们,宁夏地势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约占全区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区,其中沙漠占宁夏面积的8%。
从地形分布来看,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鄂尔多斯草原、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北面的贺兰山脉绵亘250公里成了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边则为郁郁葱葱的六盘山脉。
古老的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在宁夏境内总流程达397公里,流经12个县市。
黄河宁夏段水面宽阔,灌溉垦殖,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宁夏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
这从唐代诗人“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中就可得到印证。
南高北低的地形决定了宁夏南寒北暖的气候,此外,宁夏地处高纬度,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直射温度相对较高,晚间气流扫射余热温度明显降低,夏日昼夜温差在15度左右。
雨季集中在夏季,但降水量不大。
宁夏的天是明朗的天,“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是宁夏天气和风情的真切写照。
第~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旅游景观) 类型多样的自然景观,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特色,带给了宁夏丰富的旅游资源。
作为“中国旅游最后的处女地”,近几年来,宁夏备受海内外游客的青睐。
来宁夏旅游,可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其“六大特色”——古老的黄河文化、雄浑的大漠风光、神秘的西夏王朝、浓郁的回乡风情、迷人的六盘盛景、美丽的塞上江南。
这里有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有中国最大的喇嘛式建筑群“一百零八塔”,有人类原始造型艺术“贺兰山岩画”,有沙海明珠“沙坡头”,以及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的沙湖等。
现已开发坐羊皮筏子常有黄河,骑骆驼穿越腾格里沙漠以及西夏仿古、回族风情、沙湖观鸟、徒步长城、生态农业观光等特殊旅游项目。
宁夏之旅,点多、面广、线长,如歌、如诗、如画,给人以独特的享受。
(回族风情) 游客们,来到宁夏,特别要向大家接受的是回族风情,因为宁夏是中国回族聚居最多的地区(回族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数仅次于壮族,位居第二)。
我们还是从回族的信仰、节目、习俗、紧急、服饰来谈起吧。
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十分密切。
明清时期,中国伊斯兰教学者介绍伊斯兰教义,会用“清净污染”、“真乃独一”、“至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古伊斯兰教又称“清真教”。
伊斯兰教礼拜寺叫做“清真寺”,穆斯林制作的食品称作“清真食品”,穆斯林开设的饭店和食品店习惯用“情真”二字作为标记。
宁夏现有清真寺3000多座,遍布山川城乡。
回族穆斯林按《古兰经》的要求要遵守五项功课,即念(祈祷)、礼(礼拜)、斋(斋戒)、课(捐赠)、朝(朝觐)五功。
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也是回族穆斯林的三大节日。
开斋节,顾名思义,即斋月期满后的第一天。
古尔邦节在开斋后70天,阿拉伯语“古尔邦”是宰牲的意思,故又称宰牲节。
圣纪节,每年教历三月十二日,为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而举行。
回族在出生命名、婚嫁、丧葬等方面,也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回族的小孩出生后,要阿訇命名,谓之“经名”。
回族青年的婚姻,在履行法定手续后,由阿訇主持仪式,诵读《古兰经》,为其证婚。
三天后,新郎新娘回娘家,叫做“回门”。
回族丧葬为土葬,主张素葬,不用棺木,遗体净洗后以白布包裹,埋于土穴中。
亲人先逢七、后逢年祭之。
回族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礼拜前要进行沐浴,“小净”用汤瓶洗头、手、脚等处,“大净”用吊罐洗浴全身。
回族庭院整齐干净,井然有序。
挑水用的桶倒扣在石板上,从井里提水用的桶挂在墙上,不能落地
银川火车站到水洞沟导游词
银川火车站去往水洞沟,需要在银川火车站坐brt到银川汽车站,再做去水洞沟的大巴就行了。
《我爱水洞沟》作文400字
我爱水洞沟 8月16日,我们去宁夏水洞沟游玩,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复古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门是四尊高大的人像图腾手拉手,一副永远不离开的样子。
里面有三个大石柱,托着一个类似UFO的东西,那其实是一件仿制旧石期时代的石器。
坐在电车上,听导游介绍,不知不觉来到了水洞沟村。
水洞沟村的房子都是“地窝子”,是现在模仿500年前的样子建成的“一半地下、一半地上”的小间。
走进去,只有一个土平台和一个小灶。
房顶是稻草做成的,有尖的、圆的、甚至平的。
这是古人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慢慢的演化而来的。
坐着车来到了一座遗址边,见到了不少断层平滑的展现在眼前。
导游说:“这些断层上方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
往下看,都是一些绿土,它说明这儿以前是一片绿洲”在水洞沟底,两面是悬崖峭壁。
导游说:“大家看,这个大土坡,下雨时,很容易发生泥石流。
”突然看到了一株柳树底下有一清泉,介绍道:“这是命泉,已流了几千年,地质专家认定,周围全是盐碱水,无法饮用,只有命泉水可以饮用。
相传沾命泉水可以健康美丽,喝一口可以长生不老。
”大家听了忙洗手,但我抢在大家前面,喝了一口命泉水,甘甜清爽呀
穿过茂密的芦苇丛,拾级而上,来到明代长城。
经过多年风吹日晒,它已没有昔日风采,更没有北京长城壮观,只有一个长形土堆。
听说从前没有水泥和砖,是用大米粥和沙组成的长城,站在已风化的烽火台上向前望去,只见远处几顶漂亮的蒙古包,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宁夏与内蒙的分界线。
我想:古代是防线,现在是分界线,真是“一举多得”呀
来到红山湖码头,我们穿上救生衣,坐上船,来到沙枣湾码头,休息时我下水摸了几条鱼儿,裤子都湿了,吃了几串烤羊肉,然后乘“马的”去藏兵洞所谓“马的”其实就是马车,一颠一颠,十分有趣。
为防止乘客掉落,还特意安装了扶手。
趁马停下来时,我牵着马绳,拉着它到换乘站。
看它如此听话,如此辛苦,就拔了一把草给它,作为奖励。
骆驼的食相十分有趣。
饲养员往手里倒一些饲料,骆驼低下头来吃,然后抬起头,“左一下,右一下”的咀嚼起来。
在一条深远的峡谷中,终于见到了藏兵洞。
藏兵洞内分叉,犹如迷宫。
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在导游的带领下,见到了一条狭小的甬道。
往里走,便是士兵的憩室。
过陷阱时,我和王爽手牵手,发誓如果陷阱上的玻璃碎了,我们一起掉下去。
其他人笑我们“青梅竹马”,但我没理他们。
逛完将军洞,来到地下二层。
这里十分凉快,我们见到了小型粮仓、水井和厨灶。
可以想象当时条件多么艰苦
不远处的洞里,便是火药库了。
参观完兵器库,来到生死阵。
突然一片漆黑——停电了,只好利用手机照亮了,脚下猛然一陷:“不好
”我大叫。
一照,原来是个海绵垫这就是古人摆的凹凸阵了,上面还有不少死人的手臂还不停的摇晃,仔细观察手臂上有毒刺以便暗杀敌人。
往前走一道门挡住了去路我们以为到头了呢,导游走向前打开门;这是生死门
我们想这回可以逃生了。
没想到前面又摆出了“软绳阵”摇摇晃晃的绳子铺在狭长的甬道,底下肯定是尖嘴样的利器。
铁蒺藜阵我们以为是地雷,导游说;只要敌人进来他们根本就不会活着出去
临近出口又是一道陷阱,走出洞来,我们是满头大汗,太紧张了,太刺激了
眼前一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恍如仙境:长城博物馆。
虽然还没有开放,但仍然能看出这是古时候的练兵的地方,比我们的操场四倍还大,这儿已经离入口约1200米了。
如果没有导游带领我们是走不出来的。
五百年的城门依然矗立,厚厚的城墙不能告诉告诉我们曾经历的风雨。
水洞沟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一座历史学堂,明年暑假我还要来探索
争取有更深刻的认识,更新的发现
2009年8月16日
我家乡的――水洞沟作文400字
宁夏的历史从水洞沟开始,水洞沟是中国长城保存最完整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而今天我有幸跟妈妈和钟叔叔一家前往参观。
快步进入博物馆,接待员提醒我们:“快点跟上前面的那队,不然下拨要等半个小时。
”我们听到后二话不说,便赶紧跟上大部队,接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地方,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我小步小步先向前踱步,走到前面点有了点点光,顺着光源一看,我呆了,眼前竟出现原始人的群体舞蹈欢乐,我再定睛一看,好像是投影,怪不得这么黑,仔细听讲解,原来是水洞沟人的群居生活。
蓦地,一切停止,突然,天空出现乌云,打雷加闪电,下起了暴雨,令人惊奇的是眼前的树竟然倒了,远方的河岔开了,近处的山地裂开了,一会儿脚下竟开始颤动,眼前出现红光,是从山地中间蹦出,也在颤动,哦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在模仿火山爆发,真逼真,我赞叹不已。
最后出现水洞沟人的身影为寻找新的生活地方,而四处寻觅,“咔”演出结束,我依然回味,水洞沟人去哪里了呢
也许他们的后代就是我们呢
谁知道呢
拍照纪念后,紧跟下一个景点,这回则是介绍了发掘出来的东西,有烧石,化石,石器等古遗址东西。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头原始牛的头骨,而且听讲解员说,如果要重新拼凑这头牛那么这头原始牛的重量至少有2吨,相当于一头大象,这在现在是想都不敢想的,一头牛竟然有大象那么大。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张三小店:张三小店原是一座古老的车马驿站。
1923年6月,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与桑志华发掘水洞沟遗址期间,在此居住。
在张三夫妇的友好接待和配合下,德日进和桑志华在水洞沟发现和发掘了5个地点,共出土了300公斤以上的石器和一些动物化石,推翻了中国没有旧石器之说。
影响很大。
在游览中,我们乘坐了竹筏,骆驼车,船,经过一番波折后,终于来到了藏兵洞。
藏兵洞顾名思义就是类似地堡暗道,可埋伏奇兵出奇不备攻击对方,满怀激动的心情我们进入了藏兵洞,洞里有火药房,陷阱,有味的是会议厅和厨房在一起,这样既能节约时间,也能填饱肚子。
讲解员说:“藏兵洞里有251人。
”众人有疑问了,这么少的人怎么守,但很快讲解员就告诉了我们:“人数多没有用,这么少的兵照样可以守,既节约资源,也方便打战。
”我懂了这就是兵不在多在精。
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陷阱,陷阱下面都是布满了尖矛,我不仅想象,若有敌人混入其中,不识路,踩到陷阱,此时此刻,我对这位藏兵洞将军充满了敬佩,而且遗址中也看到了文房四宝,似乎这将军也是“文人”呢
转了不少弯后,终于走出了藏兵洞,这还是有指示。
如果说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地道战能让敌人胆战心惊,闻风丧胆,那么我们可以想象500多年前明代的边塞守军也是以同样的智慧和勇敢将侵略者挡在了长城之外。
想到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银川水洞沟旅游景区怎么走
我在银川市 是要坐车去
地址:宁夏银川市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旅游景区(西距银川市19公里,距机场11公里);具体路线我建议是坐汽车, 到北门旅游汽车站水洞沟旅游直通车,一般玩一天就可以了。
宁夏的十大旅游景点是哪些
1、西部影视城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地方,和南方秀美的景色完全不同的感觉,大话西游、月亮河很多知名的电影都在这里拍摄的。
可以感受中电影中的气氛 这里的门票是30-50左右,记不清楚了,学生票半价。
建议留出一天的时间来这里。
带上充足电的DV,记录在这里的每一瞬间,会很有纪念意义的 坐车:市区有专门去那里的中巴车,暂时想不起几路,也可去西门坐16路 2、沙坡头 建议沙湖和沙坡头选择一个就好。
沙湖是沙漠和江南水景结合的一种风景,沙坡头,沙漠为主,门票65-50,学生票35. 坐车:中卫市汽车站有专门去景区的车,3元,打车20元左右。
银川值得去的旅游景点: 西夏王陵: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座落在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是西夏历代帝王陵墓所在地。
陵区里边分布着九座帝王陵和140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很有意义。
离影视城不是很远。
可以考虑 南关清真大寺:是银川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穆斯林兄弟的宗教文化活动中心。
分上下两层,主建筑大礼拜殿可容纳一千多人同时礼拜。
整座建筑以穆斯林崇拜的绿色为基调,象征着圣洁,具有鲜明的阿拉伯建筑风格。
体验回族风情最直接的地方~~ 六盘山:可以考虑,山清水秀,避暑比较好。
银川的消费要比中宁的消费高一些,银川,如果是去影视城,可以住在新市区,一般的宾馆的价格在100元左右,通常68-80左右的标间。
稍高一些的100-200之间,都可在旅游时选择 饮食的话可以体验下宁夏的特色,宁夏的羊肉很有名,面食也很好吃,和大城市的饮食相比,宁夏的饮食在味道上更精雕细琢。
宁夏是回民聚集地,所以,在宁夏旅游最需要注意的是注重回族人民的风俗,回族对猪肉比较忌讳,所以在公共场合最好不要多说,也不要带不情真的产品在公共场所。
水洞沟藏兵洞的作文500
8月16日,我们去宁夏水洞沟游玩,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复古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门是四尊高大的人像图腾手拉手,一副永远不离开的样子。
里面有三个大石柱,托着一个类似UFO的东西,那其实是一件仿制旧石期时代的石器。
坐在电车上,听导游介绍,不知不觉来到了水洞沟村。
水洞沟村的房子都是“地窝子”,是现在模仿500年前的样子建成的“一半地下、一半地上”的小间。
走进去,只有一个土平台和一个小灶。
房顶是稻草做成的,有尖的、圆的、甚至平的。
这是古人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慢慢的演化而来的。
坐着车来到了一座遗址边,见到了不少断层平滑的展现在眼前。
导游说:“这些断层上方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
往下看,都是一些绿土,它说明这儿以前是一片绿洲”在水洞沟底,两面是悬崖峭壁。
导游说:“大家看,这个大土坡,下雨时,很容易发生泥石流。
”突然看到了一株柳树底下有一清泉,介绍道:“这是命泉,已流了几千年,地质专家认定,周围全是盐碱水,无法饮用,只有命泉水可以饮用。
相传沾命泉水可以健康美丽,喝一口可以长生不老。
”大家听了忙洗手,但我抢在大家前面,喝了一口命泉水,甘甜清爽呀
穿过茂密的芦苇丛,拾级而上,来到明代长城。
经过多年风吹日晒,它已没有昔日风采,更没有北京长城壮观,只有一个长形土堆。
听说从前没有水泥和砖,是用大米粥和沙组成的长城,站在已风化的烽火台上向前望去,只见远处几顶漂亮的蒙古包,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宁夏与内蒙的分界线。
我想:古代是防线,现在是分界线,真是“一举多得”呀
来到红山湖码头,我们穿上救生衣,坐上船,来到沙枣湾码头,休息时我下水摸了几条鱼儿,裤子都湿了,吃了几串烤羊肉,然后乘“马的”去藏兵洞所谓“马的”其实就是马车,一颠一颠,十分有趣。
为防止乘客掉落,还特意安装了扶手。
趁马停下来时,我牵着马绳,拉着它到换乘站。
看它如此听话,如此辛苦,就拔了一把草给它,作为奖励。
骆驼的食相十分有趣。
饲养员往手里倒一些饲料,骆驼低下头来吃,然后抬起头,“左一下,右一下”的咀嚼起来。
在一条深远的峡谷中,终于见到了藏兵洞。
藏兵洞内分叉,犹如迷宫。
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在导游的带领下,见到了一条狭小的甬道。
往里走,便是士兵的憩室。
过陷阱时,我和王爽手牵手,发誓如果陷阱上的玻璃碎了,我们一起掉下去。
其他人笑我们“青梅竹马”,但我没理他们。
逛完将军洞,来到地下二层。
这里十分凉快,我们见到了小型粮仓、水井和厨灶。
可以想象当时条件多么艰苦
不远处的洞里,便是火药库了。
参观完兵器库,来到生死阵。
突然一片漆黑——停电了,只好利用手机照亮了,脚下猛然一陷:“不好
”我大叫。
一照,原来是个海绵垫这就是古人摆的凹凸阵了,上面还有不少死人的手臂还不停的摇晃,仔细观察手臂上有毒刺以便暗杀敌人。
往前走一道门挡住了去路我们以为到头了呢,导游走向前打开门;这是生死门
我们想这回可以逃生了。
没想到前面又摆出了“软绳阵”摇摇晃晃的绳子铺在狭长的甬道,底下肯定是尖嘴样的利器。
铁蒺藜阵我们以为是地雷,导游说;只要敌人进来他们根本就不会活着出去
临近出口又是一道陷阱,走出洞来,我们是满头大汗,太紧张了,太刺激了
眼前一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恍如仙境:长城博物馆。
虽然还没有开放,但仍然能看出这是古时候的练兵的地方,比我们的操场四倍还大,这儿已经离入口约1200米了。
如果没有导游带领我们是走不出来的。
五百年的城门依然矗立,厚厚的城墙不能告诉告诉我们曾经历的风雨。
水洞沟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一座历史学堂,明年暑假我还要来探索
争取有更深刻的认识,更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