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荡山导游词的结尾怎么写
如果说“南阳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摆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则谜面,那么,1月12日,以三国文化为整体布局理念,武侯祠、武侯墓、马超墓、定军山、汉江、《出师表》实景演出等历史文化资源为载体的复合性主题景区——勉县诸葛古镇宣告主体竣工,“八阵图”“慢旅游”及我市未来旅游业的打造,则成了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好奇与关注的另一则“谜面”。
“八卦广场塑像对应着五行和方位,而塑于正中的诸葛亮座椅,则会使人联想起诸葛八阵图,以及那烽烟滚滚、厮杀震天的三国战场....。
。
”1月19日,刚到达位于勉县城西的诸葛古镇,景区工作人员便向记者讲解起来。
继续前行,横亘于整个诸葛古镇的一条水街、一条旱街,是游客主要行动线,而云南吊脚楼、湖北襄阳民居、汉代官式建筑等七种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及隆中四杰、三顾茅庐、水八阵等二十组雕塑,汉文化、冷兵器、天下武侯祠三大博物馆,八卦广场、孔明灯广场、五丈原广场三大广场等元素共同凸显着以三国文化为整体布局的理念。
谈到为何会如此布局
景区一位负责人表示,这是他们深入分析论证三国历史文化,咨询相关专家,三次更换规划设计单位的结果。
而谈到大众颇为关注的八阵图,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清华释疑到,八阵图遗迹在全国共有三处:一在重庆奉节,一在四川新繁,再就是陕西勉县。
他称,据清李复心著《忠武侯祠墓志·沔阳八阵图考》载,诸葛亮当年“在沔阳之高坪(即定军山下武侯坪)积石为垒”,摆下了“六十四聚八阵图”,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用“当头阵法”“方阵法”“下营法”等训练蜀军,变化万端,可当十万精兵,使军队“行则为阵、止则为营”,做到立于不败之地,以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而李复心著书时称,这些八阵石磊“于今俨然”的描述及他本人多次考古调查得知,定军山下武侯坪上当年诸葛亮“教兵演武”时所堆砌成的“八阵图”石磊残迹,被彻底破坏于1953年土地改革到户的情况推理,总阵六十四阵,游兵二十四阵,积石为垒,方可数百步,四郭又聚石为八行,相去二丈许,谓之八阵图的说法当是历史事实。
“三十六靖庐、二十四治中的口治即指今勉县城西四公里的武侯镇阳平关,也就是诸葛古镇所在地。
”郭清华介绍,阳平关为西汉初年萧何所筑,与定军山、天荡山成犄角之势,扼川、陕、甘三省交通要冲,是汉中盆地的西部门户,秦、蜀间的必由之路,古“金牛道”从城中穿过,沔水(汉水)在南城墙下东流,西城门口汇入沔水的就是口水,亦称咸河或黑龙江。
因是在沔水之阳面的汉中盆地西部平地设置的关隘,故名“阳平关”,历史上也称口城。
汉顺帝汉安二年(143年)正月七日立“二十四治”时,阳平关称为口治。
而阳平关对面走马岭上的白马山,就是张鲁城旧址,据考古调查,城址依稀可见,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800米。
现今,阳平关先后被县、市、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此,诸葛古镇选址于此,也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