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导游词 > 天宝古村的导游词作文

天宝古村的导游词作文

时间:2018-12-31 22:53

写导游词作文

导游词300字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黄锦怡,很荣幸能做你们的导游,今天我带大家去参观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 “万里长城”。

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修建时间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

他总长度达50000多千米。

如此伟大的万里长城,它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好吧,我们现在就开始登长城去!  游客们,请你们往左看,那齿形的墙叫垛子,是古代打仗时防止箭射中的“挡箭牌”,垛子旁边凹下去的地方是了望口,供了望用,底下的一个方形的小口是射口,工射击用。

在往前看,那就是古代打仗的吞并所住的地方,叫堡垒,每个三百至五百米就有一座,能与其它堡垒互相呼应。

游客们,咱们脚下的长城约一万三千多里,远远看去,它就像一条长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参观和感受长城的风景,现在可以分散活动,但要注意安全和不要乱丢垃圾,更不要拿走城砖。

四年级五单元世界遗产导游词的作文400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

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在北京西北部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

公元1750年,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

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8年,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

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颐和园的面积达 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4。

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41米的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

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主要由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

总面积290多公顷。

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中的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10公里。

既可以坐郊区公共汽车,也可以坐专线游览车前往。

这座巨大的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虽大,但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

颐和园里有许多景点是效法了江南园林的一些优点。

如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

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

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

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

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蜀南竹海导游讲解词

陕西西安华清池导游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04-10-18  各位游客:  您可知“天下温泉二千六,惟有华清为第一”吗

举世闻名的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县)骊山北麓华清宫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

华清池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并以其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天子帝王,周、秦、汉、隋、唐历代封建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华清池,现浴池面积约有3000平方米,可供400余人同时沐浴。

温泉水每小时流量110余吨,水温达43度。

它既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大型温泉池,又是可供游人游览的文物保护场所。

下面就请大家前去游览一番吧

  【杨贵妃雕塑与生平—华清宫】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华清池的大门。

进入门内,只见湖中央有一尊雕塑。

不用问,这就是此处的主人公杨贵妃了。

此时此刻,她脱下外装,半披俗纱,足踩暖滑的骊山温泉水,正准备沐浴呢

这座雕塑高3.3米,重5吨,是1991年9月,华清池向西安临控首届石榴节献礼的项目,可以说她和《杨玉环奉诏温泉宫》壁画一样,在突出华清宫文化内涵上起到了特定作用,成为大家观赏留影的热点。

  说起杨贵妃,还有一段著名的故事呢

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出生在陕西华阴,后随父入川。

父亲死后,她又到了河南,受到了都市陶冶,学会了优雅的言语举止,17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

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册封为他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

5年后,由于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宫三千粉黛无一人今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样便拉开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罗曼史的序幕。

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从此,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成为千古绝唱,甚至于两人终日厮守,置其他嫔妃于不顾。

册封第二年,扩建温泉宫时,唐玄宗专为杨贵妃建筑了海棠宫。

杨贵妃36岁生日时,唐玄宗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宴会进行祝寿,仅乐工就有120名,满朝文武百官都呼娘娘千岁万福。

大家还记得白居易的《长恨歌》,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偕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其时杨贵妃才38岁。

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43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现在游览的正是驰名中外的华清宫。

这里是它的正门,名叫津阳门,俗称东门。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门是一字排开的五间仿唐建筑,房檐下悬挂的是“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写。

作为皇室别宫的唐华清宫,是和骊山秀岭合为一体的,其规模远比眼前的华清池要大得多。

眼前的华清池是1959年国庆10周年前夕,以唐华清宫为蓝本并根据华清池所处地域的具体条件设计修建的,但它只相当于唐华清宫的核心部分,占地85560平方米,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

郭沫若在游华清池诗中写道:“华清池水色青苍,此目规模越盛唐。

”指的就是这新建的核心部分。

  那么游客们会问:唐华清宫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唐华清宫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倚骊峰山势构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

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

”它的范围南至骊山西乡岭第一峰,北到老县城的北十字,东至石瓮谷,西到铁路疗养院西侧的牡丹沟。

唐华清宫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构筑成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构成华清宫的核心,然后向山上山下展开,布设了各类不同的楼阁亭谢,栽植青松翠柏,娇烧万分,似人间天堂。

可惜的是唐华清宫随安史之乱渐遭破坏,自宋至明清,原有建筑已荡然无存,只留下眼前一些遗址了。

  【九龙宫—飞霜殿】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九龙宫景区,这里属华清池西区。

走进后大家便看到面积为530平方米的九龙湖。

许多游客一定想问:此处湖、宫为何都以九龙为名

  其实原因十分简单。

此湖分成上下两个湖,中间有长堤东西横贯。

堤上东为晨旭亭,西为晚霞亭,相互对应,与上湖南岸的一亭谢相映成趣。

谢下伸一大龙头,龙日泉水淙淙,长年不绝,所以取名龙吟树。

堤壁间已有八龙吐水,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因而以九龙命名。

  既然唐玄宗和杨贵妃视华清宫为第二帝宫,那么他们一定在这里建有演绎人间最浪漫的爱情的宫殿。

亭亭玉立在湖岸四周的那一片飞檐翘角、红墙绿瓦的唐式建筑就是他们的爱巢寝殿——飞霜殿。

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杨贵妃沐浴华清池,他们就住在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飞霜殿中。

  这里红柱挺立,回廊环绕,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东西两殿即“沉香”、“宜春”,主次井然,错落有致,加上门前石龙盘阶,石狮和石牛相衬,再配以龙风大缸及花木点缀,更显皇家气派。

  【海棠汤—莲花汤—星辰汤—尚食场—太子汤】  华清官分为西区和南区。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进入的是南区,即文物区。

大家请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仿唐建筑便是1990年建成开放的御汤遗址博物馆。

里面保存着5座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1000多年前遗留下来的一座无与伦比的浴池。

它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浴池,而是唐玄宗送给杨贵妃的一件珍贵礼物。

浴池被设计成一朵正在慢慢盛开的海棠,那6片绽放的花瓣轻轻地拥美人于一池,池中是柔滑馨香的温泉水,这是何等高雅、何等艺术的爱情点子,且来自六十几岁的唐玄宗

无论称海棠池也好,或叫贵妃池也好,我们都可以想象出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由此可见,唐玄宗用心之诚、爱情之真,在当时来讲可不容易啊

  我们再来看浴池的用料。

浴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池壁由青石拼砌而成。

这种青石磨时称墨石,其最大优点是美观,还有防滑作用。

浴池分上下两层,是台式结构。

上层可扶可坐,共由18组券石组成。

整个浴池既体现了对称、协调、平衡的传统美学思想,又符合人体生理特点。

  浴池的整个结构可谓用。

心良苦,设计精到。

你们看池中间有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个汉白玉雕刻的莲花底座。

底座上边接有莲花喷头,下边接通陶水管,与泉水总源相通。

水从莲花喷头喷出,飞珠走玉,水雾漫起。

可以想象当唐玄宗和杨贵妃共洗鸳鸯浴时,不就是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待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哪番动人情景吗

但真正证明这是唐玄宗赠送的爱情礼物的是池中间的一块条石。

这条石是贵妃沐浴时所用,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刻着一个“杨”字。

  各位游客,你们现在看到的是另一个充满神秘的古浴池。

从形状上看,想必大家已经猜出它叫什么了。

如果说前面海棠池是因形似而得名的话,那么眼前这座池被称作“莲花”便也合情合理了。

仔细观察,这汤池是不是活像一朵淡雅光比的莲花

此池古来又被称作御汤和九龙殿,无论前者或后者都与这个汤池供皇帝沐浴有关:御就是皇帝,九龙也是指皇帝。

  如果说莲花池和海棠池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后者比前者大两倍以上。

莲花池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

除此之外大家发现没有,莲花池有两个进水孔,并安有双莲花座,比贵妃池多一个。

还有一个不同的是池岸周围有双排石础,这些双孔、双座、双排应该是有并蒂莲的寓意,正应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

  星辰汤是供唐太宗李世民和之后几个皇帝沐浴的汤池,比贵妃池要早100多年。

星辰汤离水源最近,水质最好,水流量最大,而且没有管道,水直接涌进汤池。

在西南角有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是供皇帝近臣及为嫔妃服务的尚食局官员沐浴用的池子,面积约30平方米,南北有对称的两个台阶。

这个池子在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还曾维修过,供老百姓使用,是使用时间最久的一个池子。

在南北两排殿宇的空旷处,夹有一个石栏围成的浴池遗址,是用青石铺砌的长方形喷池,规格虽小,但结构精雅,是专供太子沐浴的场所。

  【晾发台】  各位游客,参观完5座珍贵的古汤池后,请大家跟我走出御汤遗址博物馆。

先得介绍一下,我们所处的是华清池的东区一南北部,叫作环园,为解放前的华清池,包括御汤遗址博物馆。

我们站在小楼上可以瞧见九龙湖,无论是龙吟榭,还是八龙吐水,都尽揽眼底。

  在穿过门洞还未到五门厅之前,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庭院式建筑,依山势而建,林木茂盛,亭台楼阁高低错落,给人以精巧、典雅、玲球的感觉。

此时,你们大概注意到了西边有座主建筑,被满塘荷花簇拥着,像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没有谁。

于是有人给花中之楼取了个雅名,叫作荷花阁。

  一座荷花阁自然显示不出古代刻意追求的平衡或对称美,于是设计者又在它的西边建起一座方形的飞霞阁。

顾名思义,只要你来得正当时,譬如说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之际,便能看到阁周围一派飞霞流彩的景色。

其实它还有个真名称晾发台,因为建阁的实际目的是给一代美人贵妃娘娘沐浴后晾发。

  大家或许要问,为什么杨贵妃要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晾发呢

其实不远,因为在御汤遗址博物馆建成之前,晾发台的下边就是原先设置的贵妃池,池形也像海棠花一样。

  【骊山温泉的成因—天下第一温泉】  各位游客,你们进景区后,一定急着想提一个问题:这骊山温泉既然如此出名,那么其果水从何而来呢

  大家跟我来。

这里已是华清池著名五汤之一星辰汤的南面。

我们先看到的是一块碑石,上面写着“骊山温泉”4个字,其旁用木栏挡着一个洞,这里就是骊山温泉的源头了。

也就是说无论是唐玄宗和杨贵妃沐浴,还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享用的温泉就来源于此。

大家走近看,这洞像个潜井,里面洞洞冒着水花,井面腾着热气。

如果在9.10月间,温泉水便会从潜井里溢流出来。

  找到了源头,大家也想知道骊山温泉的成因吧

地质学家是这样向人们解释的:天上雨下到地面,雨水沿构造破碎带渗入地下,在不同深度的不透水岩层中储存起来,由地热增温效应,形成热水,再向上运动,由断裂通道涌出地面,于是形成了温泉。

  中国有许多温泉,尤其近年随旅游业的发展,温泉景区开发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人欢迎。

如浙江宁海、武义,吉林的长白山,云南的腾冲等等,但华清温泉至今被称为天下第一温泉。

其水质优良,颇具医疗功效。

华清温泉水温为42.5度至43度,总流量每小时113.65立方米,极适宜沐浴,一旦完浴后可谓“冬走十里不凉,夏走十里不热”。

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到陈列室内去看《第一温泉》的诗碑。

上面写道:“洗心千古快重游,月白水香谁与传。

洗尽人间无垢体,不得清冷混常流。

”诗人无非是在向大家证明一个论断,那就是华清温泉冠以“天下第一”四字当之无愧,完全可以列为全国二百六十泉之首。

  【五间厅】  好了,游客们,现在我们步上了荷花池南边的高台。

大家已经看到了一字排开的8问清代建筑的厅房。

再分一下,东边有3间,叫桐荫轩,也叫三门厅。

而西边那5间就是蒋介石当年住的五间厅。

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小小的五间厅中。

  这五间厅可谓来历不浅。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时就住过这里;1934年修葺后,这里又成国民党高官游览休想的场所;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到陕西来,都以华清池为“行辕”,就住在五门厅。

他在这里策划高级军事会议,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因而引起张学良、杨虎城的强烈不满,导致了门月12日凌晨6时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今天,当游客们来到这里,自然会重温60多年前的一幕。

你们看,这一号厅房为蒋介石的侍从室,二号厅房是蒋介石的卧室,三号厅房是他的办公室,四号厅房为会议室,五号厅房是蒋的秘书办公室。

东边的三门厅是蒋介石贴身侍卫蒋孝先等人的住宿地和无线电通讯班所在地。

各门办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

游客们仍然能看到当年激战时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弹孔和蒋介石从这里翻窗逃出后躲到俪山上的痕迹。

  看完了五门厅,华清池景区的游览就将结束了。

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半小时后集中,我们去下个景点。

谢谢

旅游景色的导游词500字

大家好

欢迎来到“世界遗产”之黄山景区观光旅游。

我是你们的导游金楠,今天有缘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很荣幸。

在进入景区之前,先给大简单单介绍 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传说咱们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成仙。

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

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

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千姿百态的黄山松,长悬崖峭壁,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黄山的怪石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生动有趣;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把黄山峰林装扮得犹如蓬莱仙境,令人神思飞越,浮想联翩,仿佛进入梦幻世界,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黄山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

  黄山四绝构成了黄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巨幅画卷,赋予了黄山的艺术魅力,塑造了黄山永恒的灵性、神奇的风采。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说过“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后人据此又称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游览,但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黄山环境和注意安全,祝大家看的开心,玩的高兴

黄山导游词作文400描写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的.

石门坊风景区是山东省重点风景名胜区。

石门坊山川秀丽,景色怡人,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

临朐石门坊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临朐县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为城关街道办事处、五井镇与青州市的交汇地带,以石门坊为中心,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石门坊风景区山川秀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

石门红叶为齐鲁一绝,它因为山势结曲向南,山峰耸立对峙如门而得名。

这里的山川秀丽,景色迷人,尤其是每值深秋重阳节来临之际,这里的黄栌树叶就会经霜变红,漫山红叶,如火如荼,非常的美丽。

石门坊的红叶属于落叶灌木,它的学名又称黄栌、栌木,欧洲人又称为烟树,因为烟树是因烟花盛开时如烟似雾而得名,而我们石门坊的红叶与北京香山的枫叶是不同的,北京香山的枫叶形状是三角形的,而且它们生长的比较稀疏,而石门坊的红叶的叶片是椭圆形状的,由于它们生长的比较密集,所以当叶子全部变红的时候,看起来要比北京香山的枫叶还要红,尤其是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那万道金色的霞光洒在那晶莹透亮的红叶上,加之山中山径旁山榆点缀,顿时整个石门坊就像被一盏巨大的霓虹灯所笼罩,那景象仅用“壮观、美丽”是体现不出来的,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的神韵,若是哪位朋友有兴趣,傍晚时分就来体验这奇观吧

这些红叶的叶片本是绿色的,叶片中除了含有叶绿素之外,还含有能使叶子变成红色的花青素和叶黄素。

每值春夏两季,气温暖和,叶片之中的叶绿素就大量增加,所以在春夏时节,我们看到的叶子是绿色的。

但入秋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叶片中的叶绿素就减少并在阳光下分解、消失,而花青素则大量的增加,所以我们到秋季看到的叶子就是红色的。

这些黄栌树木都是天然生成的,它最早生长在明朝的崇祯年间,已有350年的历史了,现在在我们南山坡上还有生长在明代崇祯年间的黄栌树祖,它们的树叶已是非常茂盛了,我们大家现在看到的红叶林区已经达到了3000多亩。

那我们就沿着这座石门桥登山吧

石门坊自古就有“山奇、水秀、洞险”的美称。

这里的山陡峭险峻,壁立千仞,古有“神州千峰比石秀,嶙峋奇石数石门”的诗句。

石门坊的水清澈甘甜,有另天池、小天池等几处泉眼,泉水趵突,奇观天成。

在山中还有十五个天然的洞穴,它们的洞势各异,惊险诱人。

过会儿我们登大门山间就可以观赏到这些天然洞穴。

石门坊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殷商时期,山中就建有逄公庙,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到了唐代,佛教发展,这里便僧侣会聚,石门坊就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佛教中心。

在唐朝的天宝年间,崇圣寺的倚山石壁上就刻有了数十尊的佛像,那儿在1992年已被列入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过会儿就会看到这些佛像的。

在其后的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人们都在此建寺立庙,这里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全石古建筑群,现在在我们的南山上还保存着完好的太平崮、魁星楼等古建筑,奇特的是这些古建筑的建造竟无用一砖一瓦,全部用石块砌成,真的是鬼斧神工。

著名诗人梦熊曾用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它们:“石门红叶二月春,太平仙境更诱人,造物鲁班匠心巧,游子抵回复登临。

”人们观看后都会惊叹叫绝,大家若是有兴趣,还有就是不怕艰险,可以到南山去一览,只因我们现在对南山的道路还未开凿,所以在今天的游玩中我只给大家介绍一下。

近几年,我们临朐正在大力的开发旅游资源,现在在山中投资建设了红叶山庄、迎宾楼以及各种娱乐场所。

在以后的建设中我们准备往南延伸,那时的石门坊将会成为一个以民俗、游乐、休闲、赏叶为一体的综合娱乐场所。

我们石门坊将以一个全新面貌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观光

石门坊的半山腰耸立着两座古老的佛塔,它们都是建在明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佛塔,称为“宣德塔”,它建在明朝宣德七年,是为石门坊的主持僧志善禅师觉修和尚所修建的,这座塔的高为7.5米,直径为2.4米,虽经历了500年的风雨,依然耸立石门山中,与石门红叶相映成趣。

这座塔的底下就是和尚的坟墓,古人说“和尚无儿指着塔(它)”,就是说和尚没儿子,所以他死后就为他建一座佛塔,以示尊敬。

下面的一座佛塔,我们称之为“天顺塔”,它建在明朝的天顺五年,是为一个名为志善禅师隐庵和尚所修建,它的体积要略小于宣德塔,这座塔虽已微微倾斜,但它的碑文还依然清晰可见,而志善觉修与隐庵和尚都是我们石门坊崇圣寺的住持长老,也是附近州县的佛门领袖。

沿山阶蜿蜒上行,路旁的树木枝叶茂盛,黄栌树叶随着山势的增高,红色越浓,景色也越美。

它的美是一种内涵美,自古至今,有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在山中题词作赋,在怡然亭下巨石上有著名书画家尹瘦石题写的“观景台”,书法家朱学达题写的“朱谷丹岗”。

登至怡然亭,放眼四望,你会有种入仙境的感觉,正眼望红叶加白塔相称,红白相间,美不胜收,远望去层层红叶、翠松,变化飘渺,所有的美景都会收入眼底。

怡然亭的东北处便是“碧霞祠”,登过泰山的朋友都知道在泰山上有“碧霞祠”的庙宇,我们石门坊的“碧霞祠”与泰山的是一样的。

因为碧霞祠里供奉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她的老家在山东,所以在我们华东一带非常的受尊敬,在好多山中都有她的庙宇。

登上碧霞祠的路比较崎岖,它共有九十九级台阶,祠里正中央供奉的便是碧霞元君,我们又称她为“泰山娘娘”、“泰山老母”。

两边还有“眼光娘娘”与“送子观音”的塑像,“泰山娘娘”是一位非常灵验的女神,所以来此地求子拜佛的人非常多。

石门坊自古便有“洞天福地”之称,山中共有十五处天然洞穴。

在北边山坡上就有知府洞、串门洞、织女洞。

其中知府洞是江南有一知府来石门坊游玩,被石门坊的秀丽景色所吸引,后来隐居的地方,知府洞的洞壁前方有一小洞口犹如天窗,此知府迷恋此地,所以我们称之为“知府洞”。

串门洞有两个洞口,真是鬼斧神工。

织女洞便是织女所住的地方,一年一度与牛郎在七月七日相会。

南行便可观赏到盼僧洞与尼姑庵。

相传在这里还发生了一段非常美丽的爱情故事呢。

传说有一农家女子,长的容貌秀丽,但她的家境贫寒,在她13岁那年,父母便将她卖出,来到了石门坊的崇圣寺做了尼姑,取名为慧明,慧明尼姑整日打坐修行,但她对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的现状十分不满。

有一日,慧明去佛堂的路上遇到了和尚贤和,两人谈话间非常投机,不久便相爱盟誓,他们两人以后经常约定在这茂密山林中幽会,这边的盼僧洞便是两人幽会之处。

大家看这个洞,它非常的奇特:此洞高不过两米,上边有一小口,下边有一大口,中间用石块砌接,人从下面的大口进去,里面有一石做的座位,人坐在里面,可以从上面的小口看到外面的人,而外边的人则丝毫看不到里面的人。

在当时看来,两人在此地幽会是非常隐蔽的。

这个洞的天然形成与这个爱情故事非常的巧合,只可惜的是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没有好的结局,他们的私会还是被住持僧发现了,他们把贤和和尚抓去,笞臀五十,逐出山门,贤和憎恨佛法,又思念慧明,遂生了绝世的念头,最后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丧生,住持僧又把慧明尼姑囿禁起来,要她悔过自新,慧明因终日思念情郎,也萌生了死的念头,多亏天上的仙鹤相救才得以逃生。

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有情人,就把他们曾幽会的洞取名为“盼僧洞”,人们又在盼僧洞的旁边人工开凿了“尼姑庵”,就是尼姑慧明休息的地方。

大家听完了这段美丽的爱情,我们继续前行,石门坊的故事还很多很多,每一处景点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看,我们现在就要过仙人桥了。

在这里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首先,我先给大家讲讲“仙人桥”这个名字的来历吧。

“仙人桥”是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为东海龙王祝寿后返回峨眉山路过的途径,所以后来就有了“仙脚踏开一线天,世人此过见神仙”的诗句。

在明朝的宣德年间,我们临朐出了个状元叫马愉,他的家乡就是现在的七贤镇朱位村,他少年的时候跟他的老师、同学一块来石门坊游玩,当他们路过仙人桥的时候,对面来了一个砍柴的樵夫,这樵夫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老师让樵夫给他们让路,樵夫不肯,说:“只要你能对上我的对子,我就给你们让路。

”老师心想:你一个砍柴的樵夫能有什么学问

老师就点头答应了,于是樵夫就出了他的上联:“此木为柴山山出”,老师一听,一时回答不上来,其他的同学也都面面相觑,这时马愉同学略加思索,对出了他的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

樵夫一听连连点头称赞,转眼之间,化作一团烟不见了。

原来是天上的神仙下山来指点。

以后,马愉同学进京赶考,考中了状元 ,还封了礼部尚书,人们就说马愉同学考中状元是因为在仙人桥上遇上仙了。

所以,凡到我们石门坊的人都想过仙人桥,因为在仙人桥上不仅能遇仙,而且还能进官、吉祥。

这边的三元洞便是明末青州知府河永清弃官隐居的地方,他在此洞虔诚修道了十几年,由于他的虔诚修道,头发都脱没了。

后来,他的虔诚感动了天上的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就派她的金乌鸟来给何永清送仙丹,何永清一吃完,头发马上变黑,他非常高兴,于是提笔在山石壁上写下了“但能留的金乌在,谁向石门看晚晖”的诗句。

那边有个通天洞,它便是金乌鸟给何永清送仙丹破开山石留下的痕迹。

紧挨通天洞的便是龙洞,相传东海的一条虬龙犯了龙规,被赶出了龙宫,此龙无奈,漫游天空,无处着身,到处寻觅栖身之地,当游到石门坊时,见此地丛林翠木,奇石秀峰,景色绝佳,便一头扎在这里形成龙洞。

“龙洞”也由此得名,龙洞非常的深,它的洞壁层鳞曲动,宛如一条巨龙身卧其中,看洞之深,就可知此龙的身躯有多大。

西行还有悬天洞,悬天洞又称鹁鸽洞,它因为有成群的十色飞鸽栖息处而得名,这十色的飞鸽是我们石门坊的警卫。

我们沿山路下行,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

我们石门坊的山路形状是一层一层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观赏特色,我们经过夕阳桥,夕阳桥这地方只有傍晚夕阳才能照射此地,夕阳桥的名字也由此而取。

这边比较静一些,只有从山涧中流出山水的声音。

我们看这边山上有著名书画家武中奇题写的“滴水穿石”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这些水流常年不息,冬天天冷,这些水流便形成一根根冰柱,那时来此观光就会有身临冰山的境地。

这边便是奇观天成的石门“晚照”了。

“晚照”两字刻于清康熙四年,是由朐人衣于帝在此书刻的,由于这里地处山冈峡谷,平时很少有阳光照射到这里,只有在每年重阳节前后几天少数日子的傍晚,残阳才能透过群山照在“晚照”两字上,这时残阳把“晚照”两字反射于这边的另天池中,再加上山中红叶倒映池中,绚丽多彩,别有洞天。

“骈邑石门晚照残”的诗句也由此而得。

这边另天池中的水清澈甘甜,泉水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矿物元素,常喝极益人体健康。

相传,崇圣寺里的住持长老每天都派他的弟子来这里取水沏茶,他曾经作诗称赞它:“佛心静似山藏玉,书味清香水养鱼,神茶冲破正觉梦,不窘情思兴有余。

”看来,当时老和尚在石门坊山中过的是多么怡然自得啊

走进崇圣寺寺院,里面有两座庙宇,它们分别是逄公庙与文昌殿。

逄公庙最早建在殷商时期,距今已是三千多年的历史了,逄公庙里供奉的是逄伯陵大将军的塑像,逄伯陵将军是殷商时期一位好将军,有一年,朝廷叛乱,出了一位叫杨骥的叛军,杨骥想一举攻下商都,朝廷就派逄伯陵平叛,而杨骥则利用我们石门坊的有利条件,利用“悬羊击鼓,饿马咆槽”,使的逄伯陵中了他的“金蝉脱壳”之计,让叛军逃之夭夭了,逄伯陵将军深知难向朝廷复命,就跳进了南边的逄山自尽了,这便是“逄山留影万古传”的故事。

由于逄伯陵是一位好将军,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为他建了这座逄公庙,称逄伯陵为逄山爷爷。

现在庙里墙上的壁画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逄公庙的西边便是文昌殿了,文昌殿里供奉的是文昌帝君。

它是一个人间俸禄的全国性大神,他的两旁是“天聋、地哑”的神像。

神像形象逼真生动,望子成龙的人都回来此地瞻仰膜拜,尤其是每年的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诞辰日,那时四乡父老、学子文人都会纷纷登台膜拜,香烟成云,庙若闹市,非常的热闹。

崇圣寺的门口处有棵母子槐,它生长在殷商时期,这棵母子槐已有3000岁的高龄了,但她的树叶还是非常的茂密。

旁边的小树是以后自然生长出来的,它与母树的根部是连着的。

在石门坊崇圣寺的山石壁上刻有了很多的摩崖造像,这些佛像大都刻于唐朝天宝年间,这些佛像刻的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可惜的是到了唐朝末年发生了“会昌法难”,就是佛教与道教两派发生的战争,这些佛像全部被道教的人砸了头顶,不过这些造像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唐代社会背景的资料,在1992年,这里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紧挨佛壁的便是三石龛了,这三个石龛自左至右我们分别称它为坐化龛、卧化龛与三盘炕。

其中卧化龛是石门坊崇圣寺第一代主持僧法正禅师生前的斋舍,也是他死后的寿堂,他临终前叮嘱他的弟子说他生在洞里,要死卧龛室,他的弟子就遵照师傅的遗言封了龛门,行了葬礼。

坐化龛是石门坊崇圣寺第二代主持僧聚公禅师生前的斋舍,也是他死后的寿堂,他为了效法师父,因为师父是卧于龛中圆寂的,所以他要坐于龛中圆寂,时间是大元元贞的十年五月一日。

这两位禅师因为圆寂不朽,人们就说两人的灵魂已升天成仙了。

右边的石龛是三盘炕,它因为龛中有三块石炕而得名,它是为一个名为道明的和尚所凿建的,它的时间是明朝的嘉靖十五年。

石门坊被群山环抱,优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这样的气候极利于植物生长,这里生产的柿子、苹果、山揸与药材非常盛名。

这里的柿子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

这些柿子以果大、色鲜、味美而闻名,它们加工成柿饼、柿霜、煎饼畅销国内、出口国外,香誉四方。

这里的苹果个头大,含糖量高,比其他地方的苹果都要甘甜,水分多。

这里的核桃产量也很高,而且壳碎肉多,营养丰富。

山中盛产多种药材,有元胡、柴胡、全蝎、仙鹤草、益母草等百种药材,正因如此,石门坊有中药库之称。

我们沿着这边的山路就要下山了,为让大家的心情愉快,我再为大家讲一个发生在石门坊中的故事吧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贪财欺子十丧命”。

大家还不知道吧,我们石门坊又称石门房。

传说,石门房是天上财禄大神藏宝的地方,为了嘉奖人间善事,凡是家中生有十个男孩,而且品行端正,不生邪念的人就能到石门坊中开门取宝。

在山下有一个叫崇财的人他自小就死了父母,家境非常贫苦,但他勤劳做工,省吃俭用,不几年他的生活也有些富裕了,也就娶了媳妇,他的媳妇厉氏为他生了九个男孩一个女儿,他们夫妻勤劳耕织,小日子过的也算不错了,但是他们却不满足。

有一日,他的妻子对他说:“咱们孩子多,光靠死力气挣钱太难了,咱们人多力大,谁怕谁家

咱们要教孩子出小力,挣大钱,然后成为大财主,过荣华富贵的日子该多好

”崇财一听,也认为老婆的话有理,于是夫妻两人就教唆十个孩子不务正业,赚不义之财。

有一日,他的大儿子玉儿偷了邻居的一只羊,到集市上卖了两吊钱,当他接过儿子手中的钱时,心中很是高兴,当着十个孩子的面表扬了大儿子一番,他的妻子也随从赞不绝口的夸奖,而且还把十个熟鸡蛋赏给大儿子。

对其他孩子说:“你们以后要学哥哥,只要能弄到钱来,爹娘就满意。

”从此,他们的孩子就更加放纵,四处打劫、行盗,不多时日,他们家的财物大增,夫妻两人心中高兴,进一步放纵十个孩子。

这天,他们的四儿子偷了邻居永正家的牛,被永正发现便找他算帐,他们家不但不讲理,反而仗着人多势大,出手殴打永正致死,酿造了一场官司。

但崇财行贿买通了官方,使得案子早早了结。

这件事情过后,崇财一家人便无法无天了,整日放肆行为,仗势欺人,不几年,他们的家业增加了十几倍,一家人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

但是人心无足,一天,他的妻子厉氏对他说:“如果我们能开放石门,取到金银珠宝,那咱们就什么也不愁了。

”崇财说:“我也这样想过,但是咱们却只有九个男孩,缺一个没法去取啊

”他的妻子说:“这好办,咱们把女儿扮成男孩不就行了吗

”丈夫听了妻子的话也同意,两人喜形于色。

次日,他们便率领十个孩子来到石门房,到了石门房前,他们双膝跪地请求天上的财禄大神开门,说罢,门真的开了,他们一家人一见房中满满的金银珠宝,耀的眼都发亮,他们便赶快放下手中的担筐,往担筐中拼命拿取珠宝,不一会儿,他们九个儿子的筐中已是满满的,只因女儿力薄,拿的慢,急的他父亲催促说:“闺女,你快拿……”。

话还没说完,只听“砰”一声,石门紧闭了,贪得无厌、欺诈妄为的崇财一家人被关在房内,最终因窒息而死。

这件事惹怒了天上的财禄大神,从此为了防止贪婪之徒,石门房便永闭不开了。

故事讲完了,大家是不是都明白了贪婪、胡作非为的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也教育了我们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

石门房讲解到此结束了!朋友们,再见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