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游广德太极洞
8月25,我们家五口人吃完中饭,匆匆上车。
这时我心情真是高兴得不能再高兴了,因为我们要去安徽广德太极洞玩了
路途遥远,路上要经过许多收费站,我在车里高兴得一刻都停不下来。
不知不觉,我发现车两边都是山,车已进入安徽了。
我想:这里依山傍水,空气一定很好吧
我还发现有许多从山上运下来的石头,外婆说这些石头可能是要卖给湿地公园做景观布置的。
终于到太极洞了,我迫不及待,连蹦带跳地进洞。
一进洞,我才发现洞里很冷还很黑,石头都用灯光照出来才能看见的。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众仙聚会,我觉得最上面的石头应该是观音菩萨,其他的都是各路神仙,太上老君……我赶紧叫妈妈拍照,结果照片不堪设想,我的眼睛就像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一样。
我们继续在洞中参观,看到各种各样的石笋,石钟乳,石头千奇百怪,仪态万千。
有的像太上老君在宫殿里打拳,有的像众仙在蟠桃会上品尝蟠桃,还有的像双塔耸立在天宫两旁……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石洞景象是那样的逼真。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一处景观是莲花宝座石,我觉得它真的像宝座一样,石头表面有许多凹进去的地方,远远望去就像许多荷花组成的。
不过,我可不想坐上去,因为上面肯定很冷。
此外,我还亲眼看见了“水滴石穿”的奇迹,只见一块石头被常年不断下滴的水滴成了一口小井,洞口竟然有碗口粗。
我伸出手去摸了摸,水好凉啊
接下来我们坐船去水洞玩。
洞里有许多石头,但我大多数都看不懂,只有一条鱼的形状我算看懂了。
水路不长,很快水洞就到头了。
我们便上山看奇石,我最喜欢的是一柱擎天,远看如宝塔,近看石头还一闪一闪的
我们玩了一会就下山了。
太极洞太好玩了
我赞美大自然,你将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一块块奇石
关于太极洞的旅游广告词
距广德县城38公里,位于皖苏浙三省交界处的石龙山内,开发面积14.1万平方米,是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
太极洞形成在大约2亿年以前,现在开发的洞深5400多米,分上洞、下洞、旱洞、水洞和天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通,庞大奇特,神秘莫测。
太极洞,分旱洞、水洞两部分,是最大的天然溶洞,大小景观500多处,具有险峻、壮观、绚丽、神奇的景观特色,集全国溶洞之精华,早在二千多年前即被称为天下一绝,称道“,”,民间有“归来不看山,太极游完不看洞”之说。
上洞由山顶洞口而入,山脚洞口而出。
下洞规模大,景观多。
洞口上方刻有“太极洞”三字,系明代万历年间吴同春手迹,至今依然可见。
进口大厅约有1600平方米,高5至10米,可容千人。
洞内景观瑰丽,历史遗存丰富,钟乳奇石,百姿千态:有的如莲、如笋、如柱、如花、如幔;有的如兽、如人;有的如钟、如鼓、如棋、如桌;有的如翔凤、如潜鳞,叹为观止,鬼斧神工。
正面崖石上,有吴同春书刻“二仪攸分”四字,自此分东西两洞。
东洞峭刻诡谲,乳膏融结,前行百余米遂现水洞,洞中高峰出谷,瀑布流泉,瑶池玉阶,地下银河,玉带金光。
水洞长达2公里多,行舟可达700多米。
其中最著名者为“十大景观”。
所谓十大景观,即:、双塔凌霄、金龙盘柱、洞中、万象揽胜、太极壁画、壶天极目。
它们大都以“物象·’命名,睹名即可知其形。
只不过有的以“单象”命名,有的以“群象”命名而已。
如“”似白发苍苍,合掌诵经的老人;“槐荫古树”似树干挺拔、枝叶繁茂的古树;“仙舟覆挂”似底面朝上、高悬半空的小舟;“双塔凌霄”似上下倒置、基座入云的古塔;“金龙盘柱”似祥云缭绕、长龙缠裹的玉柱;“洞中”似雄伟峻峭、秀丽奇幻的黄山。
以上“六奇”即以“单象”命名。
“万象揽胜”为太极洞最大厅“万象宫”的奇景,其景物荟萃,气象万千。
“太极壁画”为太极洞回廊两侧石壁上的奇景,它像众仙聚会、雄师出征、沙场交兵、困兽争斗等。
“壶天极目”为太极洞“壶天宫”钟乳石的奇景,其吊顶悬空,姿态万千。
以上“三奇”即以“群象”命名。
只有“滴水穿石”例外,其名揭示了兔形石上小孔的成因,是以“成因”命名。
安徽太极洞外语导游词,急用,网友帮忙啊
你考导游的时候 有一本走遍安徽的书 上面有中文的。
你去翻译一下就可以了。
《游太极洞》阅读答案,今晚之前给我,急急急
详细见下↓
1、不能去,“好像”是作者内心想发,并不确定,删去后则太绝对,于原文意思不符。
2、惊讶的赞叹
滴水穿石的启示
西山坐落在陕西省华阴北瞰黄河,南牵秦岭“远而望之若花状”,其名。
又由于其西临少华山,故又有太华山之称。
华山之上,奇峰峻岭、幽谷险道、灵泉古洞、趣石秀木、祠庙宫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地浑然一体、卓然天成。
东、西、南、北、中,五峰卓绝,各具特色:东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朝阳观日,别有风情;西峰状似莲花,陡峭巍峨,阳刚挺拔,名胜众多;南峰傲然绝顶,近天咫尺,高峻雄伟,气势博大;北峰四面悬绝,树木葱郁,巍然独秀,有若云台;中峰虽小,然则林木葱茏,环境清幽,传说颇为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另外,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在位置上呈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被人誉为“天外三峰”。
华山向以险要而闻名于天下,其之陡险位居五岳之首。
常言道:“自古华山一条路”。
一路行过,必经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等绝险要道,1949年,人民解放军突破华山天险,智取华山守敌,如今天险依旧,人们可从容饱览。
峻岭、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遍布华山,其间更不乏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与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这两处绝世天险,还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老君犁沟、上天梯等多个绝险狭隘,令人无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华山果然美不胜收,风光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流泉垂挂,景色在五岳之中独树一帜,令人心旷神怡。
登临华山,小视天下,云行足间,融身心于自然之中,方感华山之博大,叹万物之精妙。
就在这华山之上,相传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曾与陈抟老祖对弈,结果将整座华山输予了他,然则百年之后,后世的各位游人为华山的险要美景所深深折服,不经意间却将醉迷美景的心输予了整座华山。
景点旅游提示 门票: 淡季(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50元\\\/人;旺季(4月1日至11月30日),100元\\\/人; 70岁以上持身份证或寿星证的老人,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以及持有国家新闻出版社署颁发的《记者证》、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导游证》、《旅行社经理资格证》、《旅行社部门经理资格证》、《团队领队证》的持证者本人可免收门票; 1.2米至1.4米的儿童,持有效证件军人、残疾人、65至69岁的老人,可购买半价门票; 在校大、中、小学学生持学生证门票优惠10元,团体按门票价格的95%购票。
到达方式: 西安市内可以在城东(唐都)汽车站(长乐中路17号)乘坐西安到华阴的车辆,每十分钟一趟;也可以在西安火车站广场乘坐旅游公交1路。
内部交通: 华山索道,由瓦庙沟至北峰。
成人单程60元\\\/人,往返110元\\\/人;儿童单程35元\\\/人,往返60元\\\/人。
营运时间:旺季 7:00到19:00、淡季9:00到17:00。
最佳旅游时间: 华山四季景色各不相同,因此才形成了“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和“雪华山”。
春季登山,万物复苏,山花烂漫,云气充裕,景色清幽可人;夏季时节,山内气温凉爽,雨水充足,山间瀑布如银河竖挂,令人深感华山之幽;秋季十分,漫山红叶,片片绚烂令人心颤;冬季十分,白雪皑皑,雪淞峭壁,给人以仙境之感。
不过纵观全年,4月至10月之间为最佳登山时间,此时也正是华山的旅游旺季。
农历三月十五日是朝山日,山上还会有盛大的庙会和庆祝活动。
饮食:华山沿路均有小吃摊点。
民间小吃既有陕西的特色美食,面花、麻食、荞麦凉粉、锅盔、牛羊肉泡漠等名吃。
又有华山特色小吃,凉皮、凉粉、大刀面、踅面、黄河鲇鱼,尝过后让人流连忘返。
华山脚下玉泉路上,以及华阴市都有很多的餐馆、酒店,就餐非常方便。
购物:华山脚下以及山路两边均有华山一些特色纪念品出售。
从草编到剪纸,无所不包。
住宿:华山山脚下玉泉路上有不少私人的旅馆,比较干净,价格也公道;山上有北峰饭店、五云峰饭店等住宿地点,方便游客在山上住宿。
旅游注意事项: 1、登华山一定要着软底运动鞋,因为山路台阶较多,登山不但是对意志的考验,也是体力的比拼。
另外,手套、袜子、拐杖等则依个人而定; 2、登山前最好食用一些高热量的食品,这样能够有效地增加体力,否则爬到一半就会体力不支; 3、登华山十分容易口渴,但是途中切勿豪口大饮,小饮一下润润口最宜; 4、登山途中注意环保,产生的垃圾请勿乱扔,建议自己装好带回山下; 5、攀爬长空栈道以及鹞子翻身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切记。
周边景点:西岳庙,门票20元\\\/人。
四年级美丽的广府古城作文400字
今天,我的心情无比地激动,因为我学校要去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景色半城湖”之美称的邯郸永年县广府古城采风。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迈步在广府古城,首先闯入眼中的是那一湾芦苇丛生的绕城碧水,当穿行于城内狭窄的长长小道,走上斜斜的上马坡,仿佛还可以听到古时战马的铁蹄声和嘶叫声。
看到古城之内很多的历史遗存,如文庙大殿遗址、武氏故居、状元楼等。
还参观了太极一代宗师的故居,据说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潜心习武18年,创造了一百单八式杨式太极拳。
清光绪皇帝的老师还曾为他撰写一副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
现在的广府城内研习太极还蔚然成风。
走到广府古城东关,看到与赵州桥相同规模和形制的“姊妹桥”——弘济桥,桥面虽很陈旧,但细心俯看,上面有大量的角石类、三叶虫类的化石,使这座古桥陡增了文化的色彩。
抬头仰望,桥大券正上方“弘济桥”三个大字映入眼帘。
大券两边对刻的二龙戏珠及飞龙飞凤,雕工精细,栩栩如生。
栏板上的狮、猴等兽,形态逼真。
低头看到大洞顶上的一龙头正威然凝视着前方。
再往下看,桥下流水潺潺,悦耳动听…… 我边走,边看,边听,边记,慢慢地体会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让我深刻地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多么地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