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有新建成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导游词?
时间:1947年3月 中共方针:诱敌深入 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45万兵力,向山东解放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指挥下,打响孟良崮战役,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孟良崮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蒙 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 ,对国 民 党军进行的山地进攻战役 。
1947 年3月,国民党军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实施重点进攻。
在山东战场,国民党军集中了24个整编师共60个旅约45万人,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在徐州设立前进指挥所统一指挥。
其中用于第一线的兵力为17个师43个旅约20万人;以其精锐的整编第11、第74师和第五军为骨干编成 3 个兵团,成弧形向鲁中山区推进,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主力与其决战或北渡黄河。
华东野战军曾多次定下歼灭国民党军的决心 ,除 4月下旬在泰安歼灭整编第72师主力外 ,均因其密集靠拢行动谨慎而未能实现。
针对上述情况 ,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敌军密集不好打时,忍耐待机;一不要性急 ,二不要分兵,将主力集结于机动位置;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 。
华东野战军指挥部遵照指示,于5月上旬调整部署 ,把主力后撤至莱芜 、新泰以东地区隐蔽待机 。
蒋介石、顾祝同得悉华东野战军主力撤退,即令3个兵团向博山 、沂水一线疾进 。
担负右翼进攻任务的第一兵团司令官汤恩伯不待第二、第三兵团统一行动,即以整编第74师为骨干,在整编第25、第83师的配合下,于5月11日自垛庄、桃墟地区进攻坦埠 。
企图乘隙占领沂水至蒙阴公路,另以第七军及整编第48师北犯沂水,策应整编第74师作战;以整编第65师担任蒙阴防御。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决心集中主力5个纵队东移 ,歼灭整编第 74师于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山区。
经过13、14日的猛烈攻击,15日形成了对整编第74师的四面包围。
激战至16日上午,全歼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此役,在国民党军的主要进攻方向上给以迎头痛击,歼灭其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等部 3.2万余人,震惊了国民党军内部,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胜利信心,有力地配合了陕北和其他战场的作战。
孟良崮战役的结果,解放军共歼灭32000多国民党军,其中毙伤13000多人,俘虏19000多人。
战役中解放军方面也损失很大,共损失12000多人,其中牺牲6000余人,并有最高级别将领第10纵司令谢祥军在战斗中阵亡。
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我军歼敌3万余人,国民党军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阵亡。
张灵甫究竟怎么死的
蒋介石说是“自杀成仁”,我军称张灵甫被“乱枪击毙”。
1947年3月,蒋介石眼见其有生力量被我军一点点消灭,转而对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实施了重点进攻。
蒋介石调集了24个整编师、60个旅,共约45万人,组成3个兵团,由顾祝同任总司令坐镇指挥,采取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法,气势汹汹地向我山东根据地扑来。
陈毅司令员率领我华东野战军灵活机动,忽打忽停,寻机歼敌,但因敌军高度集中,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便于5月上旬率主力转至蒙阴、新泰、莱芜以东隐蔽集结,寻找战机。
敌军司令顾祝同见我军东撤,即令各部“跟踪进剿”,并特命第1兵团司令汤恩伯率领整编74师以及25师和83师,进军沂水。
于是,我军就此拉开了孟良崮战役的帷幕。
“他打我,我不打他
蒋介石打我,我也敢开枪
” 整编74师原为国民党军74军。
该师全系美械装备,为甲种装备师,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指定的典范部队。
师长张灵甫毕业于黄埔军校第4期,在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受过培训,抗日战争时期,曾被誉为模范军人,在湘西会战中,又因战功卓著而荣获自由勋章,因此深受蒋介石青睐。
在江西高安战役中张灵甫一条腿被炸断,送往香港治疗后安上了橡皮假腿。
此人仗着蒋介石的器重,骄横异常,出发前口吐狂言:“把陈毅赶进东海里喂鱼去
” 华东野战军领导全面分析了敌我态势后认为,我主力正位于坦埠及其两侧地区,可出奇不意集结数倍于敌的兵力加以围歼,完全可打有把握之仗。
5月13日黄昏,华东野战军领导指挥第1、第8纵队利用地形掩护,穿插揳入74师纵深,割断了74师与其他蒋军的联系。
经过了一天的激战,到15日拂晓,第1、第6、第8纵队分别攻占了垛庄和万泉山,完全截断了74师的退路,将其合围于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狭小地区内。
得知74师被围,蒋介石急令各部齐头并进,拼死也要解张灵甫之围。
陈毅命令各阻击部队坚决挡住援敌,同时根据战场情况,重新调整部署,1纵从西,4纵从北,6纵从南,8纵从东,9纵从东北,5个纵队同时对74师发起了总攻。
敌人负隅顽抗。
双方展开了争夺战,战况非常激烈。
我华东野战军23师夺取万泉山后,立即向74师中心阵地猛扑。
副师长戴文贤从师警卫排和部分连队中,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突击小组。
时任23师69团1营2连班长的葛兆田有幸入选,并担任主攻。
每个突击小组7人,轮番冲锋,猛攻张灵甫的指挥部。
不料,前几个小组都失败了。
葛兆田一挽袖子,跟着副连长冲了上去。
张灵甫的指挥部是在一座山崖根儿里,前面用石头垒了道石墙以防流弹。
等葛兆田冲上来,只剩下他、副连长和一名战士。
葛兆田持枪高喊:“1营在东,2营在西,3营堵正面,告诉他们缴枪不杀,谁动打死谁
”这时听见敌军指挥部里有人喊:“别开枪,我们投降
”一群官兵随即从指挥部里走了出来。
走在最前头的一个军官见只有3名解放军战士,端起冲锋枪就扫。
这时副连长受了重伤。
葛兆田一下子火了,也抱起冲锋枪“嘟嘟嘟”一梭子。
这名军官和一串敌军士兵应声倒地,余下的敌人赶紧高喊:“别打别打,我们真投降
”葛兆田厉声命令:“一个一个地出来,把枪扔在门口
”待敌人全部走出后他数了数,一共83人。
这时,葛兆田走过去看那个被打死的军官,身材高大,肩上有两颗将星,胸前还缀满了勋章。
当山风掀起他的裤管时,葛兆田发现他的一条腿是橡皮假腿。
当时葛兆田也闹不清他是谁,心想反正这个官儿小不了。
正在这时,副师长戴文贤率领后续部队冲了上来,一见躺在地上的敌军官,问道:“这个军官是谁打死的
”葛兆田还以为要受表扬,便得意地回答说:“我打死的。
”不料,戴副师长发了火:“你为什么打死他
我要处分你
”葛兆田也来了犟脾气,一拧脖子说:“他打我,我不打他
蒋介石打我,我也敢开枪
”戴副师长也不好再说什么,对他说:“那好,你先把俘虏押下去吧
” 张灵甫的卫兵说:“你打死的那个有橡皮假腿的就是张灵甫。
” 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了。
国民党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一个团共3万余人全部被歼
蒋介石痛失虎将,哀叹74师被歼是他“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
陈毅司令员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 战后,葛兆田听说国民党军74师师长张灵甫没有被活捉,而且他还知道了张灵甫有一条腿是橡皮假腿,是在江西高安战役中被炸断的。
葛兆田这时猛然想起,他打死的那个有橡皮假腿的敌军官是不是就是张灵甫
但他又想起了戴副师长的话,怕受处分,再加上战事紧张,顾不及多想,所以就把这个疑团藏在了心底。
在葛兆田抓获的俘虏中有一个叫朱凡友的,是张灵甫的卫兵。
孟良崮战役后朱凡友当即参加了解放军,和葛兆田成了亲密战友。
两人同在一个班,一同打到上海,打过鸭绿江,最后一同驻防内长山要塞区。
闲时一说起孟良崮战役来,朱凡友就说:“那时你真厉害,一打枪吓得我们都麻了腿儿。
”葛兆田说:“谁叫你们不投降
”朱凡友对他说:“那天你打死的那个有橡皮假腿的就是张灵甫,怎么不向上级反映一下
”葛兆田听了,才知道自己果真打死了张灵甫,藏在心中多年的谜团终于揭开了,但是心中仍想不明白,当时为何戴副师长说:“你为什么打死他
我要处分你
”于是,张灵甫被击毙的真相深藏在老人的记忆里。
对于张灵甫的死,当年国民党方面为了稳定军心,曾大张旗鼓地宣扬张灵甫是“杀身成仁,为党尽忠”,说什么“灵甫见大势难支,乃召集各部长官至山岩指挥所当众宣誓,决心以死报国,然后率部从容步出指挥所,自杀成仁”。
蒋介石更在其《痛悼74师檄文》中说该师“饮水断绝,粮弹绝尽,全师孤立,四面受敌,即在阵地相率自戮者计有师长张灵甫等高级将领20余人,悲壮惨烈”。
急求上海一大会址导游词700字左右
中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区黄陂南路374号(原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
纪念馆的“一大”原址是两栋砖木结构的两层石库门楼房(上海20年代的典型民居),一栋是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家宅,另一栋是一大代表在上海的住所——文博女校。
它们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式的。
“一大”的会议室是楼下的客厅,约18平方米,室内陈设均按原样仿制。
雪白的墙壁,朱红的地板,窗明几净。
中间放置着一张铺着白色台布的长方形会议桌,桌上放着茶杯与火柴盒架,桌周围有12只圆木凳,东、西两侧靠墙各摆着一只茶几和两把椅子,整个会场显得十分庄严。
中国共产党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0日在这里秘密召开,各地的7个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了12名代表出席,他们代表了全国的53名共产党员,这些代表是: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
刘仁静;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广州代表陈公博;长沙代表,何叔衡;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旅日代表周佛海,此外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列席了会议。
“一大”在上海望志路的集会,受到法租界当局的监视,7月30日会场遭到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中止。
停会期间,代表们在李达的寓所商定,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举行。
8月初,代表们乘火车来到嘉兴,部分代表由李达夫人王会悟带领,先到市区张家弄里鸳湖旅馆落脚休息,并托旅馆帐房雇了游船。
中共一大南湖续会在一艘中型游船上举行,这次会议议程有:审议中国共产党纲领草案;审议中国共产党宣言草案;选举中国共产党全国领导机构。
会议经过认真,热烈的讨论,在南湖游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选举了党的中央局领导机构。
至此,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
党纲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还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
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机关——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
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分为两部分,一是革命历史文物展(这将是未来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二是一大原址。
博物馆内非常现代化,文物也非常丰富。
还可以瞻仰一大代表的照片生平与根据原景复制的栩栩如生的蜡像,以及建党时的珍贵文物、文献等数百件展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过程以及成立后的革命活动。
史可法纪念馆导游词。
快快快我很急 只要告诉我进入大门是什么,后边东边西边是什么
上海建于 1993 年,由设计。
这座高高的纪念碑呈锥型,碑身简洁明快,稳定挺拔,直指青天。
细看才发现,碑的造型是“枪”____ 枪! 整座碑就由一个“架枪”___ 三支枪架在一起构成。
鲜明而集中的反映了中国人民翻身求解放及武装反抗外来侵略的近代历史,同时又象征着革命先烈精神不死、以革命者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在翻过民族解放的历史一页后,没有解甲归田而在进行新的长征。
特别是“架枪”这个形式,还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当年人民解放军初进繁华上海露宿街头的场景,这感人的场景,曾给上海市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由此,主题与意象的完美结合,使这座纪念碑人格化了,充满着强烈的精神意念。
我感受到设计者高瞻远瞩,匠心独运。
采用枪的造型体现中国近代革命史这个主题立意高奇,又考虑到枪的形象容易使人激奋,巧妙地选择“架枪”的造型,从而营造出一种特别的静感,形成庄严肃穆的氛围,既符合纪念碑这一特定建筑物的风格要求,也取到位于外滩闹中取静的环境效果。
“架枪”的三支“枪”均高60米,倾斜上伸在顶部靠向同一个点,这种结构乍看简单,其实不然,设计施工若不精确,年代久远地基沉降不匀就可能出现裂变,因此这种设计有可能体现了当时国内施工的极高水平。
上海碑文为: 伟大的人民中,在上海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伟大的以来英勇的人民革命斗争中,在上海殉难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八四零年以来,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震区人民自由幸福,在上海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求一篇关于上海世博会的导游词~
2010年上海世博会 2002年12月3日,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世博史上无发展中国家成为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举办国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政府曾就举办世博会向国际展览局作出郑重承诺,全力支持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国各地也以各种方式给予积极支持。
2003年,上海正式启动世博会的筹备工作,由于“非典”,等客观原因筹备工作一度受到影响。
经过调整,开展了组织构建、调研、举办或参与相关活动等工作。
在办博组织机构尚未正式建立的情况下,由原来的申博机构组织召开各类国际性研讨会和论坛,参加与世博会相关的国际会议,举办大型纪念性活动,接待国内、国外访团的参观和学习。
广大群众对世博会的认知和了解度不断提升。
2月22日,该回顾展和黄浦江沿岸开发周年规划成果展在上海城市规划馆揭幕,上海世博会的倒计时钟也同时启动。
世博回顾展以翔实的文字资料、300多件实物和400多幅图片,回顾申博3年难忘的历程。
世博会历史回顾展通过一系列动人的故事讲述世博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黄浦江两岸开发周年规划成果展向观众展示上海灿烂的前景。
该展览展期3个月。
6月3日,上海世博会代表团参加国际展览局第一三三次成代表大会,这是中国上海在取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后,首次在国际展览局亮相。
中国政府在大会上陈述,表示将履行申办时的承诺,做好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一切准备工作。
上海2010年世博会场址较申办规划有所调整,鼓励参展者建造永久性展馆,作为世博会结束后各国历史文化和经济科技的展示馆。
世博会场址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交流中心。
12月9~12日,国际展览局召开第一三四次代表大会。
中国前任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在会上当选为国展局新任主席。
吴建民是由中国政府推荐,经各国常驻国展局代表充分协商后推举的新一届主席唯一候选人,也是国展局成立75年来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主席。
他的当选是国际博览界对中国的选择,表明国际社会希望日益强大的中国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大会前一天,为庆祝国际展览局成立75周年,上海市政府向国际展览局赠送“世博会150年暨国际展览公约成立75周年展”。
该展览占地约200平方米,以200多幅珍贵图片和20多个精致的模型,简要清晰地展示世界博览会在人类近现代历史中的作用,演绎了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
12月11日,交接仪式在巴黎举行,巴黎市副市长布罗斯、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和国展局各成员国代表、法国各界人士200多人出席交接仪式并参观展览,国际展览局主席诺盖斯接受捐赠证书。
帮忙写一下80个字的导游词。
这个网站里的导游词够你用的了吧。
你自己看看,相信会对你有帮助的。
同时也希望你能多加点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