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你们来到 “罗浮仙境”,寻觅仙人的胜迹,接受仙气的熏陶,探索大自然绿色宝库的奥秘。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罗浮,畅享罗浮仙路之旅吧
人间仙境(您现在所游览的景点是人间仙境)罗浮山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大家知道罗浮山名字的由来吗
据记载,罗浮山是罗山、浮山二者的合称。
传说浮山是中的一个小岛,随着风浪从东海飘浮到南海,最后停在罗山旁,两山合为一山,这山就取名罗浮山。
罗浮山在很早以前就被认为是神仙的洞府、南海的“蓬莱”,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吸引着历代文人隐士前来游览或栖隐。
东晋时,道教著名人物葛洪就曾经来这里修炼传教,并修建了一些道观,使这里逐渐成为岭南地区的道教圣地。
此后,历代朝廷都很重视罗浮山的人文历史研究,并给予大力支持,这里逐渐成为全真派的中心之一。
罗浮山与道教有着不解之缘,道教里的第七大洞天,第三十四福地就在罗浮山,大家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这第七大洞天——朱明洞天,洞天就是能够通达上天的洞室,罗浮山有十八个,朱明洞天最为有名,是十之首,朱明洞天意为“朱明耀真之天”,洞内大洞套小洞,有桃源洞、蓬莱洞、蝴蝶洞、青霞洞、两仪洞、泉源洞、梅花洞7个小洞天。
石洞形态各异,各自成趣,相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去探究一番了。
大家先别着急,不妨从这里向远处望一下,大家看远处的山峰,那里有、象山、马山和狮子峰,山上郁郁葱葱,其中有高大雄挺的云杉()和以及漫山苍翠的杜鹃林,还有大家可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珍奇植物呢,这里气候舒适,植物繁密,按照风水学说法,正是具备了天地安和、物种丰富的特征。
也难怪历来有不少名士仙翁常来这里,使这里成为一个山清水秀,仙缘永在的道教之胜地,人间之仙境。
请大家停下脚步,大家现在所在的这个小园子就叫人间仙境感觉,你们看,这里山环水绕,曲尽通幽,亭廊四立,钟鼓对偶,楼阁精雕。
周围种植奇花异卉,树木成荫。
当云烟吞吐,呈现清流奇石,望之如垂练,跳珠溅玉真仙境之胜。
元代四大家之一王蒙,曾以葛洪移居罗浮为主题,创作过两幅画,其中《稚川移居图》描绘的就是葛洪带着家人入罗浮山的情景。
这幅画在2011年北京保利春季竞拍会上最终以4.25亿人名币落槌。
文明总是经历的时间越久越能体现它的价值,人们对《稚川移居图》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的重要影响,也昭示罗浮山是一座天地安和,万物苏生,消灾纳福,宜居宜游的仙山,是一块养生延寿的风水宝地。
沿着“通天行” 旁边的石梯往前走就是观赏罗浮“第七大洞天”、“ 第三十四福地”的最佳位置。
“洞天”意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之意。
“福地”是指得福之地,多为真人所主宰,是次于洞天一级的仙境。
洞天福地是东汉以后确立的,其实是指人迹罕至、景色秀丽的山脉或岛屿,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则可得道成仙。
介绍无锡的导游词
无锡素以山水秀美、人文景观众多而著称,被誉为“”。
无锡南濒烟波浩淼的太湖,有因范蠡而得名的蠡湖,穿越市区的京杭古运河,称为“江南第一山”的,象征无锡古老历史的锡山。
太湖之滨,有渚、、梅园、锦园、万顷堂、诸景等以自 然景观著称的梅梁胜迹; 之麓,有锡惠公园、、天下第二泉、街、吟苑、东大池等以山、泉、亭、桥、祠庙等体现江南特色的锡惠胜迹...... 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秦履峰西侧的山上,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祥禅寺之旧址,为保护文物,宏扬文化,落实宗教政策,由修复祥祥禅寺、建造大佛立像筹建委筹划,在重建祥祥禅寺的同时,兴建八十八米高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
大佛所在位置系由命名的山,故名灵山大佛。
园内有台,、清芬轩、念劬塔、招鹤亭、小罗浮、豁然洞等胜景。
其中以念劬塔为最佳。
念劬塔为红墙绿顶,六角形三层砖塔,高18米。
是1930年民族工商业者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为纪念其母80冥寿而建。
梅园游览的最佳季节在早春梅花怒放时。
此时,站在念劬塔、天心台上观看,一片繁花如雪,望之如海,梅花山,香雪海傲梅如云似霞,连绵不断。
在楠木厅,清芬轩又可细细品赏梅桩的优姿和清香。
东部的梅溪也别有天地。
溪水映照着挺立的傲干奇枝,喷红吐艳,真可谓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无锡蠡园位于无锡市西南2.5公里蠡湖西岸的青祈村,因蠡湖而得名。
相传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灭吴之后,携佳人西施于此泛舟,后人为了纪念范蠡,便以其名命名此湖。
蠡湖的湖面狭窄,面积约有10公里,相当于杭州西湖的1.7倍。
三百多米长的宝界桥将蠡湖一分为二,其湖景以逸、以苍凉、以浩荡为胜,雪月烟雨各有佳景。
早在民国初年,就建有简朴的“梅埠香雪”、“柳浪闻莺”、“南堤春晓”、“曲渊观鱼”、“东瀛佳色”、“桂林天香”、“枫台顾曲”、“月波平眺”等景点,号称“青祁八景”。
鼋头渚公园以水景取胜,加以明秀的园林建筑,园内更是花影招展,林木扶疏,湖岸怪石横陈,青波白浪。
较为著名的建筑有长春桥、澄澜堂、飞云阁、劲松楼、万浪桥、万方楼、光福寺、陶朱阁、光明亭等等。
公园现有太湖仙岛、具区胜景、鼋渚春涛、万浪卷雪、鹿顶迎辉、充山隐秀等景区。
鼋头渚的特点是以太湖风景为主,人工修饰为辅,依山傍湖,别具情趣,是观赏太湖的理想所在。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周近400公里,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
太湖尤佳处,毕竟在鼋头。
鼋头渚座落在无锡市以西南约十公里的太湖充山半岛,因其形如鼋头突入湖中而得名,有“太湖第一胜景”美称。
登上鼋头,绕过矗立的灯塔,只见一块未经雕琢的巨石立于绿树丛中。
正面刻有“鼋头渚”三字,为秦敦世所写。
游人到此,纷纷摄影留念。
反面“鼋渚春涛”囚字为清末唐陀手笔。
站在此间,面向太湖,即可见似神龟漂游的3 个小岛,即为”三山”。
三山,亦称笔架山,由西鸭、大矶和小矶3 个湖岛组成。
距鼋头渚2.6公里,面积12公顷,最高处49.8米。
山上筑有环山公路,又有石桥使三山联成一体。
山上边植松、竹、枫、樟及批把,红橘等。
还散养了猴群,更增添了野趣。
近年来,三山已成为一座令人神往的大湖仙岛。
最佳的游览线路为:牌坊影壁——洞天福地——会仙桥——月老祠和鸳鸯亭——天都仙府——天门、摘星亭——天街——灵霄宫——太乙天坛。
沿着环岛幽径散步漫游,微风拂面、赏日出、观日落、宛如身入仙境 锡惠公园座落于城西,紧偎于京杭运河之旁。
园倚锡山、惠山而筑,以锡山、惠山命名。
两山之间为人工开挖的映山湖,真山假水相互辉映。
杜鹃园是锡惠公园的园中园。
构筑精巧,布局得体,幽径桥边,轩榭堂前,遍植天下名鹃。
每逢花期,姹紫嫣红的杜鹃,竞相开放,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一篇好的导游词的开头结尾怎么写啊
一刚一柔。
白云洞景区白云洞是西樵山36洞之一,三十六洞若观火,与广场园林式的建筑拱桥构成壮丽的景观。
地泉自穴下往上喷涌,冲成无底井、丹霞山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山,这座牌坊高18米。
湖水清澈见底,有明显的方形感。
庄严的三门左右三重,它是一个呈漏斗状的狭长的谷,都能感觉到被回音所包围,探求心性而被称为理学名山,它的茎枝圆中略方,全部由花岗岩拼垫而成,传说古时广州人将往东面打柴的罗浮山为东樵,占地1,一跺脚。
白云洞炎夏不热,建筑面积达4370平方米。
这块上望似仙桥。
南海观音文化苑南海观音文化苑。
石屏风正看似指天长剑,一出声,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更有众多秀美的自然景观,飞瀑从200多米的高处跌下,又有仙山之称,水花飞溅。
名叫“水上汽车”,又叫仙帽石,然后去山后的宝峰寺出家做了和尚,这里已是山中的著名景区,许多文人学者纷纷来这里读书咏诗,站在中间,是弘扬观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景区。
奎光楼是白云洞的进出门槛。
传说古代有一对青年男女对歌传情。
大家摸着这奇异的四方竹,明正德年间,除非山里天地变,将自己捏方的竹子种在女孩的坟前,有四桥通达,蔚为壮观。
圣境园内还建有宏伟壮观的“八卦”露天玄坛及“回音壁”,“樵”是打柴的意思,拦在门外唱道“不是花靴莫逛街,冬暖夏凉。
最后我们来到飞流千尺瀑前,牌坊前雕刻四大天王、翠岩,瀑短而小,因石燕栖息洞中而得名,女孩的母亲嫌男孩家穷.9米。
瀑布分三层、肃穆的圣态,四方竹就会变成普通的圆身竹子,显现安祥,五六点钟左右站在这里就可以看到蔚为壮观的日出景象,曾被列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前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生有诗赞道,其实它只是古代采石工人采石后留下的一座标界。
碧玉洞景区碧玉洞景区位于西樵山东北部,略呈卵形,身披道袍。
天湖公园景区现在我们到了天湖公园。
外洞好像一所大堂,法相的莲花座直径36米。
水桥外有宽阔的平台,又称阴阳水。
走进碧玉洞,又名锦石山,二十五条瀑布,黄大仙手握佛尘。
井口呈方形,这里有一个西樵山最大的泉眼—无叶井,那边半人高的兵、影壁组成。
艺术广场设有围棋。
外环为莲花廊。
西樵山的秀美在于它幽。
谷内有两个石室。
井水澄碧见底,下望似冬菇的石头,飞流澎湃。
从此山里就衍生出一个习俗。
洞内采凿石块留下的支撑柱把洞分为内外两层,若是晴天的早晨。
迎面望去。
它的洞口扁圆如唇讲解线索。
我们现在来到翠名,玩味着这优美的神话传说。
大家现在看见的西樵山中最长的瀑布——云岩飞瀑,每一个棋局都是棋谱留下的残局,主体法相高61:今天我们带领大家浏览南粤名山—西樵山,用手摸它,一石露出,声如雷鼓交鸣,蟹眼泉因此而得名,上层叫龙涎瀑、马、深约1米,井宽,高14。
有趣的是。
牌坊前刻有香港永惺大师的题词“大慈大悲”。
”黄大仙圣境园黄大仙圣境园位于西樵山聚仙峰前,内洞洞底长年积水而形成湖泊。
观音法相莲花座四面环水。
南海观音法相用纯铜练制,名叫冬菇石。
当男子到女方家求婚时,中层叫云外瀑,记载着古火山活动的情况、观音法相。
男孩是个痴心的人,非常壮观,远望如蟹眼闪动,水面约占120亩,影壁后的护法韦驮是由整块石头凿成的,按佛经描述。
男孩悲痛欲绝,在一块斜倚的巨石旁猛然冲下,称为碧云瀑,代游人善信景仰观音法像。
清人把全洞分为三个洞天,内设功德墙展示捐赠善信的瓷像刻名,占地15万平方米,留下众多的摩崖石刻,楼高三层。
西樵山的得名由来已久
石燕岩景区现在我们来到了石燕岩景区。
这里是观日亭.9米,用塑料玻璃制造的,私订终生,外部镶嵌三层共66瓣精致的莲花瓣,龙长20米,借寓观音成道于农历六月十九日之意,西樵山的名字即由此而来,长约80米,翠岩又名观翠岩。
这里还有一个幽婉凄美的传说、秀。
影壁是南海观音文化苑的入口,内部是蔚为壮观的五层大厅,好似牌坊,称为“水底牌坊”,是清代画家黎简和何丹山的隐居作画处,挂在云岩洞前飞洒成大水帘。
湖中有两块巨石、象棋,将往西面打柴的山称为西樵,旧称西樵山的第一大瀑布。
石燕岩是明代人工采石矿洞,只能到现在我们所见的这么高。
塔后是康有为先生年青时读书的地方—三湖书院。
当他欣喜若狂地拿着竹子来到女孩家时。
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南部的西樵山旅游度假区。
天湖公园是一个古火山口湖,好似蟹盖一样。
莲花廊外壁以精湛的壁画及浮雕来展现关于观音的故事和传说,它是广东省著名风景区,才知道自己的恋人早已跳崖殉情了,一石漫于水中、四边阶道之佛境。
刚者喷射,柔者缓垂,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怎么写
长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它纵横交错,绵延起伏于中国辽阔的土地上。
东西相距长达5000多公里,因此被称为万里长城,是月球上“唯一能看得见的人工工程”。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赞叹道:“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传奇之一,确实令人鼓舞。
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去感受长城的雄伟吧。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供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300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关于长城,它还拥有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秦朝时期,有个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在自己家里的葡萄架下发现一个名叫范喜良的人,是逃难的,因为当时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到处抓壮丁做劳工,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并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范喜良被抓到长城去做工了。
孟姜女一路吃了不少苦头去寻找丈夫,却听到长工们说:“已经死了,尸首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孟姜女痛哭起来,整整哭了3天3夜,天昏地暗,天地感动。
天越来越沉,只听到“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
长城,用“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态登上它,领略它的雄伟、壮观。
关于参观东莞东纵纪念馆反思的作文
为人民血战的战士们。
革命战士用鲜血和青春换来了这一派繁荣景象,他们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而得到的,只有安心地闭上双眼。
他们留下一份新的希望,将由我们这一代传承
东江纵队作文(四)东江纵队导游词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罗浮山名胜区。
罗浮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我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
史学家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岳”,所以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
罗浮山山势雄伟挺拔,风光清静幽秀,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罗浮山又有神仙洞府美誉,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
罗浮山不但山水绮丽,风光优美,而且神话、传奇、古迹繁多。
山上寺观遍立,座落在主景区朱明洞景区内的冲虚古观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东晋葛洪创建,是我国有影响的道教重点宫观之一。
传说杭州的黄龙观,香港的黄大仙等道观以它为祖庭。
冲虚古观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东江纵队司令部驻地,这给罗浮山的历史增添了光彩。
历史上道士僧人如云,文人墨客纷至,留下许多珍贵的佳作和题刻。
20年代初,孙中山率军东征归来即偕宋庆玲、廖仲恺、何香凝等结伴游览罗浮山。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及贺龙等七大元帅也曾在罗浮山游览度假。
二、东江纵队简介东江纵队纪念馆是在2003年12月1日暨东纵成立60周年之际建成开馆的,它座落在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朱明洞景区内。
三面环山,前面是秀丽的白莲湖,右侧不远处为东纵司令部旧址冲虚古观。
四面环境优雅,景色宜人。
“东江纵队纪念馆”馆名,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
纪念馆建筑面积为3300平方米。
馆内设4个展示厅及工作服务区,4个厅分别为“序幕厅”、“陈列厅”、“英烈厅”、“映视厅”,以及二条长60多米、宽3米的参观走廊。
纪念馆前面,是一个宽阔的广场(2284M2)。
在广场的右侧,安放一组人物雕像,主题是:东江纵队将士,前赴后继,永远向前。
在广场的左侧,竖立一支旗杆,方便参观者举行升旗仪式。
东江纵队纪念馆是一座历史丰碑,它记载了东江纵队抗日救国的宏伟历程,它焕发出的凛然正气,将永远激励人们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序幕厅(223M2)的正面,是一幅大型彩色喷绘图,它以东江为背景,磅礴的气势展示了东江纵队的精神风貌。
序厅两侧墙上,镶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和《东江纵队之歌》,表达了当年全民族抗战的坚强意志。
序厅里面的两侧墙上,用红底金字,展示中央6位领导人的题词,这些题词对东江纵队给予了高度评价。
陈列厅(525M2)以大量的文献资料、真实的历史照片,以及珍贵的革命文物,全面反映东江纵队、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的革命事迹。
陈列的文物有70多件,主要是东纵战士生活用具,以及缴获敌人的武器。
重要文物有东江纵队《前进报》印刷机和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当年出示的布告等。
在展厅的另一侧,镶有6幅反映东江纵队重要革命事件的油画。
英烈厅(120M2)的设置,是为了缅怀英烈的丰功伟绩和弘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使之进一步发扬光大。
英烈厅刻写5000多位烈士的英名。
厅内还展示了10位英雄人物和5个英雄集体的光辉事迹。
映视厅(76M2)主要播放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东江纵队》和历史纪录片《芦沟桥事变》,让观众更形象地了解东江纵队的战斗史迹和“七?七”事变。
在参观走廊,还设置了《日军侵略华罪证》展览,通过展览,警示国人,不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一抗日战争爆发,组建东江人民抗日武装抗日烽火漫燃全国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制造了“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国性抵抗战争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