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导游词 > 金刚文化广场导游词

金刚文化广场导游词

时间:2013-05-14 22:17

定西马家窑文化广场导游词

伏羲文化节是甘肃省天水市一年一度的大型祭祀伏羲典礼的汉族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

每年的祭祀活动已经成为天水人生活中一个隆重的节日。

天刚放亮,天水市就已经鼓乐喧天,人头攒动,一派喜庆气氛。

8点整,穿红带绿的汉族民间民俗文艺表演队伍从市区东边的天水市政府大院出发,一路展演着缓缓向城区西边的伏羲庙行进。

走在这支队伍最前列的,是一幅巨大的由众人簇拥着的伏羲的画像,其身后是身穿黑衣黑裤,按8行8列排着的一个64人的方阵,他们手举高高的旗幡,幡上分别是伏羲八卦中的64卦爻。

这支前后长达1000多米的表演队伍中,有原本用来朝拜玉皇的古乐朝山队;有过去群众用以祈天降雨的夹板鼓队;也有敦煌舞乐队;有衣着秦朝兵士服饰的小学生队伍;有大学生摹仿原始人动作组成的远古先民队;有老年社火队和中国传统节日中不可少的雄狮队及舞龙队;而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就是武山旋鼓队和秦城夹板鼓队的表演。

武山旋鼓大约由三、四十人组成,大家都身穿黄绸衣裤,说是龙的传人、黄皮肤的象征。

他们一手握鼓锤,一手持一把扇形羊皮鼓,虽然鼓身娇小,但那激昂奔放的旋律,那快速回旋着的铿锵跳跃的舞姿,将西北人的豪迈及对先祖的崇敬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每一个观者随之激动和振奋,据说这种旋鼓出现的年代久远,它原本是牧羊人遭遇狼群时发出求救信号用的,后来被逐渐搬上文艺舞台,并频频出现在国内各大型活动中,也曾多次参加国际演出。

今天,他们在这里,以这昂扬的鼓声,尽情地倾吐着对先祖伏羲的敬仰、崇拜和赞颂。

风景导游词

4A级旅游景区  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景。

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

被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为七星岩。

  七星岩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近600公顷湖面上,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七星岩历史悠久  早在晋代已有文字记载。

唐朝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来游,写下了著名 七星岩风光的《端州石室记》,镌刻在石室洞口石壁上。

叶剑英元帅于一九六四年四月游览七星岩期间曾写七绝一首:“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七星岩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于一地,自古以来就有“峰险、石异、洞奇、庙古”之说,重点游览区有“七岩、八洞、五湖、六岗”,可供观赏之景点达80余处。

天柱岩最高,海拔117米;龙岩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诗廊”之美誉;石峒古庙最古,洞中有庙。

  门 票:60元(部分景点需另外收费)  建设  肇庆市委、市政府于一九九七年底先后投资1500万元,在七星岩景区内的六个小岛、七座山岩,八公里长的湖堤上安装了环湖园林路灯560盏、1000瓦的射灯、彩色泛光灯250盏及3000米的彩虹管,运用目前最先进的第三代光源的变化多姿。

以不同的颜色交错投射到景物上,勾画出七星岩景区内神秘幽雅的堤岸、小桥,花木,岩山与湖水交相辉映,使夜幕下的七星岩更加绚丽多彩;同时开辟了星湖夜游项目,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夜色中游湖观光提供了一个美丽的环境 ,再造出“第二星湖”。

  近年来,增加了许多新的景点,如牌坊文化广场,每当夜幕降临,霓虹闪耀,游人如鲫,全国目前最大的露天音乐喷泉启动之时,七星岩牌坊广场更显得壮观,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里还可以欣赏一台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真是令人如醉如痴。

位于星岩东面的仙女湖,每当太阳西下,还可以观赏到天然奇观--卧佛吞日。

在仙女湖与星岩之间湖面上新建的佛教大观园--东方禅林,也可以领略到禅的奥秘。

最近,新开挖了3公里长的禾花水道,使星湖景区的游览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五倍,并使得陆上景点与水上景观浑然一体。

如果你坐在游船上环湖游览,你会有一种新的感受。

  七星岩牌坊  位于景区中心湖南部,1959年落成,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高12米,宽17.5米,四柱三间,柱础花篮形,四根大圆柱饰以朱红,仿歇山顶,上盖琉璃瓦,中门上方镶嵌着朱德于1959年手书的“七星岩”三个大字,为肇庆的重要标志物。

牌坊北侧有广场,面积2.83万平方米,是集娱乐、休闲、观赏、购物于一体的活动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动场所。

广场有广东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文化在省内颇有名气,周末游客可在此免费观赏文艺演出。

  七星岩摩崖石刻  位于景区中心,共有531题,其中石室洞有333题,是广东省保存最多、最集中 七星岩外拍的石刻群,1957年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石刻以唐为贵,七星岩就有唐刻4题。

石刻以汉字为主,还有藏文和西班牙文。

汉字各种书体俱全,以楷书为最,行书次之,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记》是七星岩摩崖石刻的珍品。

石刻群文体有诗、词、歌、赋、对联、题记,其中诗有252首,陈毅元帅撰诗称之为“千年诗廊”。

  石室洞  由龙岩洞、碧霞洞和莲花洞组成,龙岩洞以小艇导游,后两洞可步行参观。

石室洞是七星岩开辟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

穹隆高大,千姿百态,如梦如幻的景观,令历代文人骚客陶醉,并留下赞美的诗篇。

洞中存各种文体石刻333题,可见石室洞在七星岩风景区中是何等的注目。

  石峒古庙  位于七星岩东北部,仙女湖游览区内。

始建于唐初,明万历十三年(1585)重建,清嘉庆三年 (1798)、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古庙置于岩洞中而得名。

庙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称周氏神。

因传说庙中石钟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称“出米洞”。

  莲湖泛舟  最佳观赏点在红莲桥南风情码头处。

  [1]此处设有竹排、摇橹木船、电瓶船等,船在水中行,景色两岸走,如在画中游,休闲舒适、快意悠悠。

自古有云:“不乘舟游湖,不知湖光之胜,枉来星岩。

”  肇庆的特产  肇庆裹蒸,是粽子的一种,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再加入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制而成。

肇庆裹蒸用肇庆特产冬叶包制,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

包制肇庆裹蒸的主要原料糯、绿豆和肥猪肉,其比例为10:6:4,包制好、未经蒸煮的裹蒸一般一只约0.5 公斤。

包制好的半成品要置于大缸中用猛火蒸煮8小时,边蒸煮边加入大量的清水,直至糯米、绿豆和肥猪肉溶化为止。

目前,市面上个别店铺节日期间制作的肇庆裹蒸,除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外,还在其中加入冬菇、鸡蛋、腊肠等。

这种裹蒸被称之为肇庆特种裹蒸王。

肇庆裹蒸香气横溢,入口溶化,甘香,是当地居民欢度春节的传统食品。

  紫背天葵,名丹叶、散血子,是夏季清凉饮料中的佳品。

紫背天葵属秋海棠科,是一种矮小的草本植物,长在阴暗湿润的山崖上,叶面有毛,呈深绿色,叶背紫色。

紫背天葵能清热解毒,润燥止咳。

用开水冲泡,其色紫红,味微酸,清香可口,若加入少许白糖,其味更佳,能消暑除热,又有解酒之效。

  气候  御寒避暑的游览胜地,七星岩风景区绿树成荫,凉风习习,年均气温摄氏21.6度,夏日最高月均气温摄氏28.9度 ,冬日最低月均气温13.4度,确是一个御寒避暑的游览胜地。

这里最佳旅游季节为七、八、九月和春节期间,最高日达4万人次。

  交通  从广州到肇庆约二小时车程,肇庆火车站前的迎宾大道不远处就是七星岩;肇庆市内有公共汽车,环湖旅游专线车、出租小汽车和交通船都直达景区内。

风景区内有公共汽车,环湖旅游专线车、出租小汽车和交通船,旅游、度假、开会都非常方便。

  编辑本段  七星岩-景点历史  七星岩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已有文字记载。

唐朝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来游,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记》,镌刻在石室洞口石壁上。

  叶剑英元帅于一九六四年四月游览七星岩期间曾写七绝一首: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七星岩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于一地,自古以来就有“峰险、石异、洞奇、庙古”之说,重点游览区有“七岩、八洞、五湖、六岗”,可供观赏之景点达80余处。

天柱岩最高,海拔117米;龙岩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诗廊”之美誉;石峒古庙最古,洞中有庙。

  编辑本段  七星岩-景点景观  七星岩,隋唐至宋,称栖霞洞。

相传桂林在远古是海,海陆变迁后,隆起而成为今日的七星岩洞,100万年来,石灰岩经雨水溶解成乳状液,后又凝结,日积月累形成各种形状,遂使那石乳、石笋、石柱、石幔千姿百态,蔚为奇观。

洞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高于中层10米,下层为地下河。

游览中层,游程820 米,洞内恒温20℃左右。

在隋唐时代,这里就成为游览胜地,洞口有隋开皇十年(590年)昙迁题栖霞洞和唐显庆四年(659 年)佚名玄玄栖霞全洞题刻。

从岩口沿石级而下,有明朝张文熙写的第一洞天大字。

过老君台、白兔守门,就是白玉长廊。

这里岩顶光洁平坦,石壁洁白晶莹,有玉为墙壁雪为城之称。

继续前行,佳景很多,有仙人晒网,米粮山,唐僧晒袈裟。

  过了狮子抢黄沙景点,便是歌仙台。

传说刘三姐和她的情人白马郎到了桂林七星岩,唱了三天三夜的歌,吸引了许多听众,后来三姐要走,白马郎依依不舍,紧握她的手不放,三姐在他耳边轻唱一首离歌,化成一尊石像成仙去了,因为声音很小,只有白马郎一人听得清,只有这几句流传下来:少陪了,日头落岭在西方。

天各一方心一个。

过云山壁画,到广场,这里景点最集中,银河鹊桥、十八娃娃倒攀莲、奇象异洞等等,最后一景是送客蟠桃  七星岩雄伟深邃,整个游程814米,洞中经年留下了许多诗文和题刻,也流传美丽的传说。

以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碧虚铭》最为有名。

明代画家张文熙称之为“第一洞天”,并刻于石壁之上。

古人称此景为“栖霞真境”。

1963年叶剑英游完七星岩后,作诗写道:“海洋冲刷山穿洞,石乳冰凝玉塑山。

幽窟千年供避难,今游人乐舜尧天。

”  没有天上宫阙,却有北斗七星在人间;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景。

这就是七星岩最真实的写照。

七座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排列状如天上北斗,镶嵌在如镜的湖面上,如梦如幻。

叶剑英元帅亦诗赞:“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

”  七星岩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中北部,南临城区,北倚北岭山,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积6.5平方公里,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景区湖中耸立着七座峻峭的石灰岩山,名曰:阆风、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阿坡岩。

形似北斗星,故得名“七星岩”,其中石室岩因古迹众多,成为游览的中心。

围绕七星岩的湖名曰星湖,划分为五个湖: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

景区集“桂林之山,杭州之水”为一地,以“峰险、石异、洞奇、庙古”著称,可供观赏的景点有80余处。

景区分中心游览区、仙女湖游览区、东方禅林游览区、玉屏和阆风岩游览区、仙掌岩游览点及荫梓岗(半岛)游览点。

可供游人攀登的有天柱、石室、仙掌、玉屏和阆风岩。

可供游人参观的石洞有双源、石室和出米洞,其中前两个为水洞,后者为旱洞。

  特色景观  七星岩牌坊  位于景区中心湖南部,仿古建筑,高12米,宽17.5米,四柱三间,柱础花篮形,上盖琉璃瓦,中门上方镶嵌着朱德于1959年手书的“七星岩”三个大字,为肇庆的重要标志物。

牌坊北侧有广场,面积2.83万平方米,有广东最大的音乐喷泉,是集娱乐、休闲、观赏、购物于一体的活动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动场所。

  七星岩摩崖石刻  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

位于景区中心,共有531题,其中石室洞有333题,是广东省保存最多、最集中的石刻群,陈毅元帅撰诗称之为“千年诗廊”。

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记》是七星岩摩崖石刻的珍品。

  石室洞  由龙岩洞、碧霞洞和莲花洞组成,龙岩洞以小艇导游,后两洞可步行参观。

石室洞是七星岩开辟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

其令历代文人骚客陶醉,并留下赞美的诗篇。

洞中存石刻333题,可见石室洞在七星岩风景区中是何等的注目。

  石峒古庙  位于七星岩东北部,仙女湖游览区内。

始建于唐初,明清皆有重修,古庙置于岩洞中而得名。

庙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称周氏神。

因传说庙中石钟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称“出米洞”。

  水月岩  石室洞南口左侧,一座依山面水的宫殿式建筑,名曰水月宫,水月宫旁湖面上有一组作放射式排列、玲珑剔透的水亭,中间一座八角重檐,四旁各一座四角单檐,曲栏相接,连成一体,又以一道长桥连接湖滨,与水月宫合成一个整体。

在亭上环视周围景色,水、月、岩、云人间天上浑然一体,便是水月岩云。

台州市民广场导游词该如何说

位于台州市中心生态绿轴的东北端,背靠苍翠的白云山,正面与乌龟山遥遥相望,总占地22.84公顷,是新台州的―个形象工程,由、集会广场、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

  占地约7.5万平方米,占整个市民广场总面积约三分之一,中间是一个人工湖,是依照台州市三区两市四县地图的形状建造的。

人工湖里有和,湖中的九孔桥象长龙卧波,象征着台州的九个县、市、区,还有七彩四季花坛和,这个公园充分体现了和人工景观、历史景观与现代景观的对比和交流,是一个生态公园。

  集会广场是市民集会的场所,可容纳5万人开会,背面是筹建中的,前面有水景“干线水帘”和“”。

文化广场主体为平整开阔的三角形草坪和三角状大面积浅水,中轴线和两侧是林荫道,是市民们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现在的是一个融“山色、水色、天色”为一体、质朴中蕴含无尽风采的好去处。

介绍青岛的导游词

青岛,最具有代表形容就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黄海之滨是非常有名的避暑胜地。

另外,青岛所特有的欧洲风情同样令人神往。

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蔚蓝的大海边和苍翠的松树下,实在令人神清气爽。

青岛自古以来就是文人贤士所留恋的地方,留下了许多名人的痕迹。

青岛的崂山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山海相依的景象曾让无数游客为之惊叹。

并且同样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神秘的传奇色彩。

上海人民广场导游词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是上海最大的公共广场,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

  租界时代它与毗邻的人民公园曾是一个赛马赌博的场所。

号称远东第一的“上海跑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跑马厅”的北半部经改建成为目前的人民公园,南半部则改建成人民广场。

  从90年代初起,上海市对人民广场进行了大规模综合改造。

新的市政府大厦位于广场北侧,上海博物馆新馆在广场南侧;上海的又一标志性建筑——上海大剧院位于广场西北,毗邻市府大厦;东北侧的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广场的地下是上海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车站,与人民广场地铁站相连的是两座现代化的商场——香港名店街和迪美地下商场。

  一条东西向、长600米、宽32米用花岗石铺成的人民大道横贯于市府大厦前。

大道南侧的地下有三个大型的地下建筑:与地铁人民广场车站直接衔接的地下多功能商城;亚洲最大的城市型地下变电站;上海最大的面积达两万余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

  整修后的广场铺上了绿茵茵的草地,栽种了众多的树木,大大小小的花坛里鲜花盛开。

在一片绿色海洋里,点缀着喷泉、雕塑小品、艺术灯柱和石椅石凳。

今天的人民广场是上海市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90年代上海都市新景观之一。

  人民广场新培植绿化总面积8万平方米,绿化的布局以中心广场喷水池为圆心,逐渐向外展开。

中心广场位于人民大道南侧,博物馆北侧,面积3844平方米,广场的中央是320平方米的圆型喷水池,为三层9级下沉式。

这是国内首创的大型音乐喷泉,红、黄、蓝三色玻璃台阶组成彩色光环,创造出美丽壮观,富有吸引力的新景观。

喷水池中央凸现上海的版图,喷水池四周是4座紫铜花坛。

在四个入口台阶上,创设6组富有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浮雕,线条生动优美,图案古朴雅致,反映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及上海人民的美好心愿。

中心广场的东西两侧有2个小广场,东面为旭日廊,形成旭日广场;西面为明月廊,形成明月广场。

13公顷面积的广场,仅绿化就占了8公顷,使广场成为上海最大的园林广场。

广场的西南侧建有一座蓝白相间、美丽典雅的鸽舍,为广场增添了和平安祥的气息。

  人民广场的主体建筑现为七个——市政大厦、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地铁人民广场车站、地下商城、亚洲最大城市型地下变电站和上海最大的地下停车库,成为上海新形象、新风貌的城市景观。

  上海市政大厦:高72米,主楼计19层,可容纳2500人办公。

地下二层作为车库,可停放机动车150辆。

大厦的整体显示出“庄严、大方、朴素、明快”的特色,市政大厦大门竖立着十根9米高的石柱,显得庄严方正,用宽大的花岗石为踏步,4层裙楼的外墙用花岗石贴面,象征政权的恒久与牢固;主楼用白色人造石贴面和蓝灰色垂直玻璃幕墙,既清新明快,又象征政权的清政廉明。

细部处理上采用了上海市花白玉兰图案做浮雕装饰,加上精致的线条达到丰实的艺术效果。

市政大厦既有上海特色,又有时代精神,是上海最具代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

它既有中国传统建筑之基座、台阶的形意,又有园林绿化的东方格调,体现了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

从远处眺望博物馆,圆形屋顶加上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犹如一尊中国古代青铜器。

一至四层为青铜器、陶瓷、书法、绘画、雕塑、玉器、钱币、少数民族、工艺等12个专馆和2个临时展厅,比老 馆陈列面积增加2倍多。

在国内有文物“半壁江山”之称,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上海大剧院:由法国建筑界久负盛名的建筑大师设计,大剧院结构为简洁流畅的几何形造型,皇冠般的白色弧形屋顶弯翘向天际, 上面有古典的户外剧场和空中花园,形似聚宝盆,象征着上海吸纳世界文化艺术的博大胸怀。

晶莹、透明的大剧场在平台、花园、喷泉、水池的簇拥下,成为人民广场又一大文化景观。

  人民广场地下商城:人民广场东南端的草坪旁,乘自动扶梯下到8米以下的下沉式广场,步人地下商业街。

这是条长300米,宽36米的长街,各家店铺布置高雅,其中境外商店特别是香港名店占了约80%,所以人们叫它香港名品街。

  地下商业街:与地下商场相通。

地下商场气势宏伟,犹如地下宫殿,面积达2.5万平方米,当中是一条长150米、宽12米的地下大道,把商场一分为二。

商场的中央广场顶部有一直径9米的圆形采光窗,宛如太阳直照地下宫殿。

商城与地铁相通,已成为人民广场集旅游、购物、观光、休闲的又一景点。

有谁知道济南泉城广场的导游词

泉城广场是省会济南的中心广场,地处山、泉、河、城怀抱之中。

环顾四周,北览旧城区古风新貌,西观趵突泉喷涌潺湲,南眺千佛山青翠绵亘,东望解放阁清雅如画,是市民休憩盘桓之胜地。

  广场很宽阔,东西约780米,南北宽约230米,面积16.96公顷,但是经常可以看到“人山人海”。

设计以贯通趵突泉、解放阁的边线为主轴,以榜棚街和烁文路的延续为副轴而构成框架。

各功能分区围绕轴线由西向东依次展开。

  广场本部主入口处,庄严的国旗猎猎飘扬。

国旗下,“泉城广场”四个在字铭刻于入口标志之上,其背面刻有《泉城广场记》。

自西向东分别由趵突泉广场、济南名士园、雕塑广场、下沉广场、四季花园、历史文化广场、荷花音广场西临趵突泉、南望千佛山、北靠护城河,将最能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几大景点纳入广场视觉内。

  除了临近的趵突泉、黑虎泉外,泉城广场所在的位置还包含了位列72名泉之列的古鉴泉、灰池泉、寿康泉,虽然这些古泉已难睹其真颜,但漫步在护城河畔滨河广场内古泉遗迹旁,看着绿水垂柳,也能依稀追忆“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泉城旧貌。

  大型钢制异形曲杆主体雕塑《泉》高38米,重170吨,在广场主轴与榜棚街副轴相交处拔地而起,为国内所罕见,成为广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它取篆书“泉”字之神韵,三股形似清泉的造型辗转上升,恰与济南市市标的创意相和。

地面铺装图案源自史籍对城池的描述,并配置七十二股涌泉及四组泉群。

凝固的“泉”与喷涌的泉自“城”中磅礴而起,体现了泉城的风采,寄托了泉城人的无限乡思。

  泉标的东面是一个很大的喷泉,中间做成一朵盛开的莲花。

再东边是一个长廊,一层是一些山东古今名家的塑像,有孔子、诸葛亮、孙武等等。

名士林分设南北,林内广植乔木,生机盎然,两士亭小筑林中,叮供游人憩息。

南北名士林间宽阔平坦,是文化娱乐、庆典集会的佳境。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