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导游词 > 介绍无锡名人导游词

介绍无锡名人导游词

时间:2016-01-23 09:43

介绍济南的导游词

大家好

我叫XXX(你的名字),你们可以叫我X(你的姓)导。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

济南自古有“泉城”之美称,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闻名的尤山的发祥地,山灵水秀,人才辈出,历代文人墨客多聚于此。

山灵水秀——几年的山可多了,比较著名的有:千佛山、无影山、英雄山、五峰山……不过,我更喜欢那里的泉水。

说起泉水那就更有名了,不然怎么叫“泉城”呢

全市共遍布着大大小小700多处天然涌泉,仅在济南老城区西起西门、东至青龙桥方圆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着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和五龙潭四大泉群、133处泉水,众泉汇流到风景秀丽的大明湖,构成了济南独特的泉水景观。

人才辈出——这块富饶的土地哺育了很多名人:李清照、、、、鲁班、、、……真要说起来,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呀

济南的冬景可美了

济南的山很是可爱。

它就如一个小摇篮一样,把济南包围起来,让它更有“安全感”。

那里的气候非常照顾济南,即使下雪,也是小雪,因为它害怕济南感冒。

因此是一个响晴的地方。

但更美的是冬天的水色,这里的水不但不结冰,反而能映衬出水里的水藻,水边还有许多柳树,柳枝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一眼望去,一片蓝绿相接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

济南可是一个宝地呀

希望这次的旅途能给旅客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希望在济南你们可以玩的开心、愉悦

也祝愿你们一路平安,身体健康

我来当导游作文500字

我来当导游今天, 我翻以前妈妈带我去北京的照片,看到了雄伟的长城,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妈妈说:要不你就当个小导游,给大家导一次长城游

我说:好啊

我还没当过导游呢,就试试吧

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才动笔写了起来,下面是我的导游词,希望你们喜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李,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到我国的名胜古迹之一---雄伟的万里长城游玩,请大家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写乱画,注意安全,谢谢合作

长城建于两千多年前,是由秦燕赵三国建造的.长城十分雄伟壮观,据说在月球上还看的见呢

游客朋友们,毛主席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

”现在我们就站在八达岭长城上,我们都是好汉啊

我国的长城总长有一万三千多里,大家看,齿形的墙总称垛子,垛子上有正方形的射口和长方形的瞭望口,是用来瞭望和射击用的.大家可以伸出自己的双臂试一试,一个人伸出两只手臂,另一个人再伸出一条手臂,连起来的长度就是长城的宽度.试完后,大家再往远处看,长城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城台,这一座座城台,在打仗的时候是屯兵的堡垒.

怎样写四年级导游词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

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

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

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颐和园的面积达 290公顷(4350亩),其中水面约占3\\\/4。

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

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

总面积290多公顷。

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10公里。

既可以坐郊区公共汽车,也可以坐专线游览车前往。

颐和园造园艺术的几个特色:这座巨大的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约占全园面积的3\\\/4。

但它的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

颐和园里有许多景点是效法了江南园林的一些优点。

如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

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

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

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

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宜兴陶瓷博物馆风景区导游词

宜兴陶瓷博物馆  被誉为陶瓷艺术殿堂的宜兴陶瓷博物馆坐落在丁蜀镇。

陶瓷博物馆,分10个展区展出。

集紫砂陶、均陶、青瓷陶、精陶、彩釉陶、园林建筑陶等精品万余件,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宜兴陶瓷博物馆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展厅面积三千多平方米。

馆舍依山而筑,气势宏伟,集陈列、研究、展览、旅游、购物、制作和陶艺学术交流于一体,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和唯一的地方性陶瓷博物馆。

  馆内藏品系统反映了宜兴陶瓷发展历史的演进轨迹,各类极具学术和历史价值的陶瓷制品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馆内常年陈列着8000余件陶瓷产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收藏价值,系统反映了宜兴陶瓷的灿烂文化和发展轨迹。

  全馆内设有紫砂研究所、古陶瓷研究所和十多个陶艺工作室。

并有古陶、名人名作、紫砂陶、精陶、均陶、青瓷、美彩陶、艺术陶瓷、世界陶瓷和国内陶艺等十六个展厅,每个展厅都向游客展现着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牌坊  在古陶馆,分时期以资料为主陈列了宜兴区域内出土的汉代印纹硬陶、两晋青瓷、宋代紫砂、明清堆花等古代陶艺珍品,展现了宜兴制陶先民的聪明才智。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清代的紫砂“黑衣回纹瓶”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珍藏着制陶艺人稀世佳作的名人名作馆,里面的艺术品件件都是巧夺天工,各有风采。

是宜兴陶艺精品、名品的集中体现。

其他的紫砂、精陶、均陶、青瓷、美陶展厅全是陶瓷艺术的海洋,那质朴的紫砂、端庄的均陶、典雅的青瓷、绚丽的精陶、别致的美陶,可谓是百花齐放、群芳争艳,别一番陶艺的景象。

  宜兴陶瓷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性陶瓷博物馆,前身是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陈列室和宜兴陶瓷陈列馆,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

馆区20000多平方米,展馆3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我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陶瓷博物馆,并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宜兴悠久的制陶历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藏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反映,从新石器时期中期至今的7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陶瓷是宜兴引以为豪的生命赞歌,无数的能工巧匠孕育了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汉代的陶器、两晋的青瓷、宋明的均陶和明清的紫砂,以及当代的彩釉陶、美术陶、精陶等品种,展示了宜兴的风采和凸现了陶都的地位,新中国建立以来,它始终是宜兴对外宣传的“窗口”和走向世界的“名片”。

  多年来,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积极发挥了展示、传播保护、研究的功能,多次承办了国内外的大型活动,接待了无数的国内外重要来宾。

作为宜兴重要的文化载体,目前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的四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中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详情:   古陶馆  陶器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据考证,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宜兴的先民们就从事农业耕作和制作陶器,宜兴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境内山峦起伏,河渠纵横,富有陶瓷原料资源,具有发展陶瓷生产的良好条件。

至汉代(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20年)时已成为江南的制陶中心,烧造釉陶、灰陶和红陶;两晋时期(265—420年)青瓷生产颇具规模,成为青瓷主要产地之一,窑址达十六处;宋代(960一1279年)宜兴陶瓷的生产区域集中在以丁山、蜀山、汤渡(今丁蜀镇)为中心的太湖西岸;至明清(1368一1911年)生产规模扩大,“家家捶泥声、户户制陶忙”。

数千年的制陶史从末中断.生产技艺日益精湛,享誉海内外。

  宜兴素以“陶都”著称于世,是我国目前主要的陶瓷产区之一。

这里陈列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古陶瓷均为境内发现和出二卜,反映了宜兴富有人文特征的陶文化衍尘的轨迹,从中我们领略到其卓越的制作意匠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并得到知识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精陶馆  宜兴精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发展的陶瓷新品种,兼有陶和瓷的特点,堪称陶中精品。

  精陶制品呈色稳定,和谐悦目,具有较好的耐冷热激变性能和较高的抗冲击强度。

精陶产品以成套餐具、茶具、咖啡具为主,还有盘、瓶、文具等陈设实用工艺品。

其中的精炻器产品更具特色,造型简练,装饰明快,材质优异而畅销国际市场。

精品馆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是一部灿烂的物质文明史,而宜兴陶瓷的发展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七千多年的制陶史是辉煌的陶文化发展史,尤其从明清时期开始,紫砂陶器的盛起与均釉陶器的成熟,大批文人的参与和具有文化特征的产品使宜兴以独特风貌蕴育了它陶都的地位。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在制造生活用品时不仅仅满足了实用,同时本能地追求起造型的平衡、色彩和装饰的美观,追求悦目的并具文化气息的感官效果,开始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陶器的特征令人感到质朴和温馨,更符合心理的接受。

紫砂器古朴端庄的造型,书法、绘画、金石的揉合,以及均釉陶器的深沉大度和雍容高雅的造型和堆花装饰,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他宜兴陶瓷品种,是这种形式的延续和升华.  陈列在这里的不同门类、不同品种的珍品,是宜兴陶瓷文化的缩影和见证,历史的沉淀和当代的名匠名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的画卷,让我们来领略先人的智慧、大师的风采、名人的佳作和瞻望宜兴陶瓷的未来。

均陶馆  宜兴均陶,即均釉陶器,又称“宜均”。

宋代(960一1279年)就以独特的制作工艺、端庄的造型和富有特色釉色著称于世。

史上记载的名窑有明嘉靖、万年间欧子明的“欧窑”和清乾隆、嘉庆年间葛明祥、葛源祥的“葛窑”。

均陶之美,首在釉色,有蓝均、红均、铜均、白均数十种,以蓝均最为珍贵。

  堆花工艺西晋时(265—316年)已有出现,唐宋时期(618一1279年)极盛,明清时期(1368一1911年)融入均秈陶器,相得益彰,创造了宜兴特有的陶瓷工艺品。

均釉堆花陶器主要以园林庭院实用陶器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工艺特色。

美彩陶馆  宜兴美彩陶即宜兴美术陶瓷和彩釉细陶,属陈设艺术陶瓷,是在汲取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陶瓷艺术新葩。

以雕塑、花瓶、灯具、壁画和其他实用工艺品为主,釉色丰富,装饰绚丽典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功能。

青瓷馆  宜兴青瓷生产始于西周时期(公元前1l世纪一前771年),到两晋(265—420年)时期,烧造技术已相当纯熟,隋唐时(58l一907年)品种较多,产量较大,工艺曰精。

  宜兴青瓷质地细润,釉色晶莹,青中泛蓝,如冰似玉,宛若碧峰翠色,犹如一湖青水;其造型典雅秀逸,装饰端庄雅韵。

具有传统特色和极富时代创新的各种产品反映了宜兴青瓷突出的成就。

紫砂馆  宜兴紫砂陶器始于宋代(960—1279年)中期,紫砂壶的大量出现则始于明代中期(1488—1620年),除壶以外,主要品种还有岔、瓶、文具、雕塑等。

  紫砂属无釉陶器,质地细腻、含铁量高,可塑性好,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胎体物理性能与其他陶器也有所不同,具有适当的透气性,且冷热骤变不易炸裂,用其制作的壶泡茶,可以使茶的纯香得到最佳的发挥。

  紫砂壶的兴起是缘于文人阶层,逐渐赋予它文人艺术品的性质,它讲究造型和实用功能,装饰镌以书画或以象尘塑器,且留有作者印款。

是宜兴特有的陶器工艺品。

谁能给我苏州导游资格考试的七个景点的导游词,最好有英文的,嘿嘿

我是外面导游证本来要转的 但是怕麻烦后来别人说 只要在当地考外导的话就直接能转过来的就想问问 ..

趵突泉导游词,随便,多少都没关系。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到济南的趵突泉来参观。

我是你们的导游李秋立,你们叫我李导好了。

今天,我带大家到趵突泉游园赏泉,希望我能陪伴大家度过一段愉快的游园时光。

  大家也许知道,济南又叫“泉城”,就因为它有很多泉水,有名的就有72名泉,最著名的九算趵突泉,它被喻为众泉之冠,也是泉城的象征。

可以这样说,不游览一下趵突泉就不能说到过济南。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的“大客厅”泉城广场的西边,在泺源大街北面,公园始建于1956年,因为公园里有趵突泉而得名。

公园小巧玲珑,清静幽雅,是周围市民晨练、游玩的好地方。

全园由十个景区,今天,我来为大家就趵突泉景区、漱玉泉景区做重点介绍。

  现在我们到了公园西侧的趵突泉景区,这里可是大家擦亮眼睛观赏的景观。

这里由亭台楼阁、廊、榭组成。

高低错落的建筑像众星捧月一样簇拥着喷吐腾涌的趵突泉。

有三个大泉眼一起喷发。

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像不像雷声滚动

这被称为“趵突腾空”。

趵突泉的泉水一年四季都在18度左右,到了严冬,水面上的水气袅袅上升,像一层薄雾。

一边是幽深的泉池,一边,波光粼粼,一边是彩绘的楼阁,雕梁画栋,这些与薄雾形成“云雾润蒸”的景象,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

历代的文学家、诗人都有作品赞美,就连康熙、乾隆皇帝都曾经在趵突泉边写诗刻石,颂扬名泉。

当代作家郭沫若、老舍业有赞美的文章。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游客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词吗

对了,这是著名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有趵突泉还有一处值得观赏的景区,就是漱玉泉。

漱玉泉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长方形、四面栏杆用汉白玉砌成的、清澈可见的泉池。

你们看,泉水从石壁上溢出来,活泼欢腾的流入池塘里,声音清脆。

相信女词人李清照在这里居住时,经常在泉边梳妆打扮。

漱玉泉对面这座漂亮的院落,是为了纪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纪念馆”。

院内正厅的对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这是大学者郭沫若题写的。

你们看,天资聪慧的李清照难道不正是名泉争流的优美环境和晶莹透明的泉水孕育而成的吗

  今天的趵突泉之行就要结束了,希望美丽的趵突泉和我能给大家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让趵突泉的泉水给大家带来灵气和诗情画意,让美丽的泉城永远留在你们的记忆里。

  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希望你能喜欢

帮我介绍一下镇江

1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柔婉的歌声中,吟唱出的是对“充满温情和水”的太湖的浓浓情谊。

而这浓妆淡抹的太湖就在我的故乡——无锡。

太湖在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中,名列第三,有三万六千公倾。

在岸边,极目眺望,太湖山外有山,湖中有湖。

那山,近则青翠瑰丽,远则隐隐如画。

那湖,近处波光粼粼,游艇荡漾,风帆点点;远方水天相接,那些出没于湖中的渔帆,已难分清它们是在水里行,还是在天际飘。

这“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辽阔”的太湖多么叫人眷恋啊

   古运河风光也非常美丽。

临河的一些民居古色古香,一派水乡风光,船已入画,人已入画。

在这幽静的水巷上有一座石桥——“清名桥”。

桥下,碧水涟涟,微风吹过平静的水面,顿时微波泛起。

在灿烂的阳光下,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玉带。

   无锡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特产丰富。

三风桥酱排骨的美味、惠山油酥的香脆、阳山水蜜桃的甜美,太湖“三白”的鲜美,太湖珍珠的光洁,无锡毫茶的清香,宜兴陶瓷的天工巧夺,惠山泥人的小巧玲珑,栩栩如生,无锡小笼包的美味……这些丰富的特产都使人流连忘返,啧啧称赞。

   无锡还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文化昆仑钱钟书、七房桥之子——钱穆、经济学家——孙治方、画圣顾恺之、民间艺人华彦钧……无锡真是人才辈出。

因为如此,无锡被称为文化城市。

   这个风景优美,特产丰富,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就是我的故乡——无锡。

  2  无锡,这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它的美丽又曾经倾倒了多少观光者,有幸的是,今天我也有幸亲自瞻仰它的容貌.    一大早,经过了无数次之后,到达了目的地。

随着一群人流,来到了水浒城。

只见水浒城的城楼由古代的砖瓦依次垒起,门口两扇城门的把手上刻着威风凛凛的虎头,几位士兵职守在城门之外,城楼上彩旗招展,整幢城楼气势磅礴,大有兵临城下之势,门口上“中国影视基地”这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使许多摄影爱好者驻足于此地拍摄。

   走进水浒城,就像穿过了时空隧道。

这里是一个古代人和现代人交织的世界。

你看,这不,狮子楼上正用一些绫罗绸缎装饰着呢

一些舞狮的队伍在铺好的红地毯上做着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

原来是潘金莲要招亲,只见莲金莲左手抛起绣球,仰头一顶,那只绣球落入了一位男士之手。

穿起新婚嫁衣,与潘金莲对拜,一幕幕场景使观众们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

   玩完了水浒城,三国城也当然不能错过。

坐上周瑜号的战船饱览一路的太湖美景,真上美不胜收啊

三国城里还有一样重头戏不能错过,三英战吕布,来到表演场,只见一出场的刘备手拿长矛,朝天一挥,一股黄沙升起,然后是关羽身批铠甲,站在飞奔的骏马身上,手回铁斧,最后是粗野的张飞从腰间挥出一把长剑,向天一声吼,横跨在马背上,搏的观众的阵阵掌声。

杀气腾腾的场面上,英雄们竟显雄姿英发。

   听水浒,看三国,收益良多。

   3  无锡是一个美丽的湖滨城市,它位于中国江苏省,在长江三角洲一带,是沪宁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无锡交通便利,市内公交线多达八十几条,贯通全市。

Taxi随叫随到,方便极了。

同往市外的巴士多得数也数不清,火车多的买票不用愁。

  无锡的环境优美极了。

每一条路的两侧都有不窄于2米的绿化带,特别是贯通东西的人民路、清扬路,树木遮天,夏天走在树荫下面,凉爽极了。

太湖广场、三阳广场、东林广场、胜利门广场,树木葱茏,花儿飘香,成片成片的青草掩映在眼中。

沿着太湖大道往西走到底,眼前便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这便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

太湖周围被两圈葱茏的树木围绕着,泛舟湖上,看着三山,十八湾,正是惬意……  无锡的特产多极了。

那王兴记的小笼包子,菜肉大馄钝,那三风桥的排骨,那黄橙橙、油亮亮的油面筋,还有那小巧玲珑的惠山泥人。

这些东西不亲自看一看,尝一尝,是体会不到那美味和可爱的。

  无锡的景点多极了,美极了。

太湖广场、城中公园、惠山、三山、鼋头渚、梅园……数也数不清。

  这么美的地方,怎能不走一走,看一看

那么,请到我们无锡来。

  今天是我们夏令营的第六天,也是最后一天。

早上,我们乘车从市中心赶到了中央影视基地―三国城。

  来到那里,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城门,上面用镀金的大字写上了“三国城”三个大字,在阳光下金光闪闪。

下面是三个巨大的半圆形城门,这是游客进出的地方。

我们排着队,进入了这座我们向往已久的古城。

站在城门下,环视整个城,一个巨大的青铜鼎进入了我们的眼帘,导游告诉我们,这个鼎有三根柱子,代表了当时三国鼎立的情形,走近再仔细看,上面雕刻着龙和各种图案,无处不体现了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在城门旁的山坡上,有一些石刻的兵将,他们刻得栩栩如生,有的圆目怒视,有的高呼口号,再现了当年兵将的勇猛。

随后,我们跟随导游向里走去,小路旁的树木葱茏青翠,阳光只能通过空隙,投下斑斑的光点。

路边的马道上,不时有游人骑马飞快跑过。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竞技场。

这是一个椭圆形的建筑,在场子的中央,有一个台子,上面摆着各种武器,墙上还贴着“武”字。

台子的对面是长廊,廊子的墙上挂着以前在三国城拍摄过电视剧的人物剧照。

有《神医喜来乐》,《大宅门》,《水浒传》等等。

使我们大开眼界。

出了竞技场,我们来到了码头,登上了一艘仿古战船,游览太湖。

船缓缓地开着,清风徐徐地迎面吹来,身上的疲劳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湖上有快艇穿过,激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好像一串串五彩的珍珠。

湖水波光粼粼,水皆漂碧。

  最后,我们观看了三英战吕布的表演。

只听场外号声响起,士兵们扛着旗冲进了场内,迅速摆好阵列。

随后刘关张等十几名将军骑马跑进了场内。

只见关羽骑着快马,手拿青龙偃月刀,绕场表演起来。

他躺在飞驰的马背上,像躺在平地上一样稳,挥舞着大刀,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随后是张飞出场,他一边加速,一边挥舞着丈八蛇矛。

突然,他用脚一瞪马鞍,倒立在了马背上。

“好

”观众们又发出一阵喝彩声。

表演开始了,只见河内名将方悦上场了,与吕布大战几回合后,被一枪刺下马去,滚到了一边。

随后,上党太守张扬部将穆顺上场,出马挺枪迎战,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

观众也被场上激烈的斗争吸引住了,都屏住呼吸,紧张地注意着场上的变动。

张飞上场了,他圆睁环眼,倒竖胡须,精神抖擞,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坐不住了,策马跑上前去,与张飞夹攻吕布。

兵器碰在一起,发出了“当当”的声音,加上广播里的音乐,使人如临其境。

最后,刘备手持宝剑,与关羽,张飞共战吕布,四人打得昏天黑地,不分胜负。

渐渐地,吕布招架不住了,杀出包围,逃回城去。

正是“涌出燕人张翼德,手持蛇矛丈八枪。

虎须倒竖翻金线,环眼圆睁起电光。

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关云长。

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

马蹄到处鬼神嚎,目前一怒应流血。

枭雄玄德掣双锋,抖擞天威施勇裂。

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

喊声震动天地翻,杀气弥漫牛斗寒。

吕布力穷寻走路,遥望家山拍马还。

”  虽然这次无锡之行很短暂,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古城。

以后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来。

  4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