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到绵山两人旅游一日游票价是多少
两事通票110半价再加5块保险费共60.包车自车进山费50估计玩完几重要景点看行罗宫水涛沟栖仙谷云峰寺桥几定看精力再看看其景点够累
太原市区有哪些旅游景点?
古交遗址古交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旧石器时代地址:太原市古交市古交镇后梁村古交遗址分为王家沟和后梁两个遗址点,为汾河流经区域,在其河流堆积的阶地上,目前已发现有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文化遗存多处。
早期遗存2处,是太原地区发现最早的文化遗存。
一处在王家沟,1990年3月发现石制品18件,均以角岩砾石作原料,器形甚大,有石核、砍砸器等。
石核多数为单台面,砍砸器多由扁平砾石制作,刃缘最长者有80毫米。
另一处是后梁,1983年7月发现石制品459件,有石核、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
其中砍砸器、刮削器最多。
砍砸器器型颇具地方特色。
中期遗存2处,一处在古交镇以东的长峪沟,1983年发现石制品8件;一处在古交钢厂附近,1959年12月采集12件石制品,原料均为角页岩。
其类型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状器。
晚期遗存1处,属于石器制造场性质。
分布在东起古交镇、西至屯村、北到西曲、南达李家社的南北长约7公里。
东西宽约4公里的范围内。
1983年7月采得石制品205件,原料以角页岩为主,类型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
器形普遍硕大,打制风格粗犷。
其中1件石核长、宽、厚分别为51、45、14厘米,重21500克,是目前山西石核类中最大的1件。
古交旧石器遗存,不但地点多,而且内涵丰富,加之从原料到类型乃至形态,都有着较多的一致性,说明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
古交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寺是古交市有名的古刹。
它座落于古交市区南端,两川相夹,背山临水,左有钟楼壮其威,右有井泉毓其利,面对寨亭,庙貌庄严古朴,距今约有千年历史。
因共有石雕像千余尊,故名千佛寺。
据寺中遗留石雕小佛和历代续修碑记推测该寺创自唐代,中华民国二十一年曾多次增补修缮。
当时有大雄宝殿三楹;罗汉殿于左,十五殿于右,天王殿山门于前,各三楹,中设佛事饰以金碧旁修钟鼓二楼及乐台。
扩建关帝、伽蓝、龙王、马王殿和禅房院内之讲堂、禅室、斋厅、厨传次第毕具。
焚修有所,-有堂,朝钟暮鼓,声应岩谷,岿然一大招提也。
千佛寺除腹地寺院外,据说西靠土山,上有七级浮屠,谷名寺塔梁,东临大川河,面对水泉寨玉皇庙,北有木结构寺楼一座,上有木雕罗汉殿与三官庙,下有五道与灯山,南临石崖,上建山神小庙,庙前崖畔有古柏一株,映入井泉之中,井沿俯视,可鉴须眉,并见树影随波耀彩,引人入胜。
可惜,千佛寺几经兴废,饱经989年风霜,现在,外景俱失,主建寺院亦受严重侵蚀。
为保护这一重点文物在一九九一年古交市委、市政府拨款80万元,对其进行了搬迁,搬迁复原后的千佛寺不但保持了以往具有古朴神奇的风采,在建筑手法上恢复了明代风格,摒弃了清代加建的前廊、套房、耳房等不协调的部分。
经过再次迁建的千佛寺,巍峨壮丽,座南朝北,后靠杨家坡,前有凤鸣楼文化市场。
相呼为应构成古交一处风景点。
复原后的千佛寺寺基有二层平台,第一层平台高2.5米,出一陛19级,第二层高1米,出三陛4级。
中有山门三间,旁有四角钻尖顶钟鼓二楼,后部设置汉白玉台阶可判盘旋而上。
院内两庑扩大成五间,便于开展文物陈列。
大殿五楹,悬山式青灰筒瓦,檐下施五铺作斗拱,六抹格子三大门,涂金绘彩,秀丽壮观,宏恢俊巧。
两侧各有三间耳房,与大殿高低参差,前后有序,更突出了大殿的雄伟之势。
极赋特色的是在大殿后壁嵌有石雕小佛千余尊,这是本寺文物的精华之所在,也是得名的缘由。
它共有79块同一高度的石雕条石用9排长方形排列法拼接成长10.0米,高2.85米的镏金佛像1084尊。
每一尊佛像都一式跌坐在高13厘米,宽10厘米的佛龛内,用压地法以突出佛像。
佛像高8厘米左右,面目端庄,风度潇洒,衣纹流畅,手印有成道印,说法印,双手合掌,更多的是双手重叠,手心向上,手放在膝上的禅定手印。
各有名叫,数之难尽。
总之千佛像的雕法技巧不一,以墙面的右上角为佳。
佛像形体为束腰、宽肩、圆脸应为隋唐风格。
从技法上看。
尚有唐以下的五代、宋代等朝遗物,至今仍然放射着不朽的艺术之光。
从中不难看出石佛艺术发展的趋势,是研究太原地区佛教艺术的重要历史实物资料。
如今的千佛寺,明丽壮观,耸立在山腰上,红墙青瓦十分醒目,成为古交市的明显标帜,在矿区鳞次栉比的高楼丛中,依然闪烁着古老文化的光彩。
1983年,该寺被列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金牛东大街杨家坡交通:从太原没有正规的班车前往古交,建议乘坐每天下午5:52开往古交的火车,车票8元,车程1个半小时。
千佛寺就在市内,很好找。
千佛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能和尚灵塔,古交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古交市邢家社乡刘庄村东1公里。
六角单层幢式石塔,通高3.2米。
据塔碣记载,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
塔基平面六边形,为束腰仰覆莲座,高0.6米,径1.2米。
塔身单层,六边形,上刻造塔题记。
塔檐下设仿木构椽飞、平板枋、额枋,六角攒尖顶,上承三层圆形仰莲塔刹。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邢家社乡刘庄村东1公里
静乐县有什么旅游景点
静居寺石窟静居寺,位于静乐县城南12公里处的丰润镇丰润村南500米处,地处静娄公路之东侧。
静居寺座东向西,始建于唐代。
原寺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烧毁,现仅存石窟8个,依山势凿刻功德碑两通。
窟内东、南、北三排各有石雕佛像5尊。
第1、3、5、6窟门雕火焰券面装饰。
石窟平面布局均为方形。
规模较小,大部分宽2.5米、深2.5米,高1.87米。
四壁均直立,平顶。
除第四窟为晚唐时期建造外,其余均为唐代仪凤二年(677)雕造。
石窟洞口均为正方形状,门楣上有石刻莲花浮雕,门两侧有垂花雕。
3号庙门蹲两个小憎。
2号窟壁上有毛笔题字。
6号窟门北侧刻有“南天救苦观音菩萨”字样。
所立碑文字较模糊,风化比较严重。
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悬钟山悬钟山,地处静乐东部康家会镇境内,其形似倒扣古钟,又名“馒头山”。
高约150余米,四周560余米,顶部平坦,属天然花岗岩山体。
留有古人类石坑、石井、石崖等遗址,是一处集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景点。
天柱山风景区天柱山风景区,位于静乐县城南1公里处的米碾河与汾河交界处。
据县志记载:“北魏都督尔朱荣自为天柱大将军,即此。
”可见,北魏时此山即以天柱命名。
山势俊秀,古木参天。
山前碾河如带,汾水似锦,山间泉水清澈见底,相传泉0龙,故名“龙泉”。
“天柱龙泉”为静乐八景之一。
原山中建有玉帝庙、关帝庙、龙王庙、水阁凉亭、石凳仙床等建筑。
传说王母娘娘赴南海时路经此山,见松柏苍翠,殿阁巍峨,风光秀丽,停留观赏,石凳仙床传为王母石炕。
古人登山曾有诗曰:“风日清河柳带烟,峻崛高处出龙泉。
银河谁识源头远,疑是山中别有天。
寺庙大体分为三部分。
下方的应该是大雄宝殿;正上方的是灵霄宝殿,供着玉皇大帝;左上方是关公庙。
汾河汾河,中国黄河第二大支流。
在山西境内。
源於山西宁武管涔山麓,贯穿山西省南北,流经静乐县、古交市、太原市、清徐县、祁县、介休市、霍州市、洪洞县、临汾市、侯马市,在河津附近汇入黄河。
长716公里,流域面积约39,000平方公里。
四周为山脉环绕。
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
兰村至介休附近为中游,河出山谷,经太原市入晋中平原,有潇河、文峪河两大支流注入。
坡降变缓,泥沙淤积严重。
这段河床旧时很不稳定,往往氾滥成灾,但也是流域内最富庶地区。
介休以下为下游,谷地时宽时窄。
汾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发展较早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丁村人文化”就在这里发现。
灌溉业发达,自流灌溉始於宋、金,井灌则创於周、秦。
汾河流域的太原、临汾也是中国煤炭、重型机械工业的基地。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
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
静乐文庙静乐文庙始建于宋大观年间,明洪武二年(1545年)迁建于此,万历十五年(1587年)重建,万历九年(1581年)增建岑山书院(即明伦堂)、文庙,后历代屡有维修、增建。
文庙坐北朝南,为两座院落,文庙院内仅存大成殿、东西厢房。
岑山书院内有明伦堂及东西两侧存心、养心二斋。
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
斗栱七踩三昂,前檐明次间出45度斜昂。
明伦堂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
古交有什么玩的了?
南海寺 东仙洞 西 凤凰岩旧石器遗址 石千石器遗址 社旧石器遗址 寺石刻 石佛塔崖刻 古交火山汾河大桥马鞍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古交市马兰镇北社村,占地面积1500余亩,开发区域68平方公里,与娄烦、交城相邻,新建的经园路附近(距古交市17公里,太原市70公里),因山形式马鞍,故而得名。
马鞍山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劲树,四季常青。
春季山花烂漫,馨香四溢;夏季翠绿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红叶似火,热情奔放;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民居,与天然、原始的自然地貌融为一体,成为马鞍山生态旅游开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马鞍山位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带上,群山连绵,以险见长,草木葱郁,松柏荟萃,四季常青,丰富多样的气候资源,一千八百多米的海拔高差,使这里成为多种动植物的适生地和适住地,于是在这里汇集着吕梁山所有动植物种类,但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防止这里丰富的林木资源外流,人为地限制道路建设,加上地理阻隔,马鞍山周边地区成为一个死角,但也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这里原始的自然地貌,成为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盘点:太原著名的旅游景点,看看你都去过哪个
太原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
晋祠龙山石窟晋阳古城遗址窦大夫祠天龙山石窟王家峰墓群狐突庙净因寺清源文庙不二寺明秀寺多福寺永祚寺古交遗址娄烦古城遗址帖木儿塔阳曲大王庙大殿太原大关帝庙太原清真寺太原纯阳宫前斧柯悬泉寺辛庄开化寺太山龙泉寺崇善寺大悲殿唱经楼晋源阿育王塔晋源文庙清徐尧庙古交千佛寺太原文庙山西大学堂旧址太原天主堂中共太原支部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