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回雁峰的导游词
南 岳 衡 山尊敬的各位来宾:欢迎大家来南岳参观游览。
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主峰祝融峰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境内,七十二峰,群峰逶迤,其势如飞。
素以“五岳独秀”、“祭祀灵山”、“宗教圣地”、“中华寿岳”、“文明奥区”著称于世。
现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提名地。
“南岳”一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周礼·虞书》云:“(舜)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
”以南岳称谓衡山,最早见诸文字是汉初《尔雅》,其《释山》篇有“江南衡”之说,意指江南衡山,后《尚书·大传》中解《虞书》云:“南岳,衡山”。
但是据《周礼·职方氏》、《春秋》、《星经》等典籍介绍,对南岳衡山的来历另有一番解释。
它是按星宿的划分,说这地方上承轸宿玉衡星,所以叫衡山。
衡山因地处五岳的最南端,故名南岳。
1984年,衡阳市成立南岳区,管辖三乡一镇一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96万,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景区100.7平方公里。
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秀美,四时景色各异,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
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
南岳衡山无山不树、无处不绿,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1.58%。
境内有树木600多科、l700多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90多种,如号称活化石的千年银杏、水杉;濒临绝种、世界罕见、衡山特有的绒毛皂荚;以及摇钱树、同根生、连理枝等等。
负氧离子浓度平均值高达26000个,立方厘米,是难得的“天然氧吧”。
与之相伴的有珍稀野生动物黄腹角雉、锦鸡、大头平胸龟、穿山甲等,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天然的生物宝库
南岳衡山历史源远流长。
五岳自古就是江山社稷的象征,炎帝、祝融曾在此栖息,尧、舜、禹均登临祭拜,历代帝王或遣使或亲临祭祀。
自尧舜以来.南岳衡山作为五岳之一的历史已达四千余年。
黄帝、舜帝曾在衡山巡狩祭祀;大禹为治水,专程来南岳杀白马祭告天地.得“金简玉书”,立“治水丰碑”。
宋徽宗、康熙等皇帝为南岳题诗吟咏。
相传黄帝委任祝融氏主管南方事务并封他为管火的火正官即火神;祝融教民以火熟食,生活御寒,举火驱兽;制乐作歌,以谐神明,以和人声。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管火有功的火正官,便以他的名字祝融命名南岳衡山的最高峰,并在峰顶建祠用于长年祭祀。
南岳是中国南方唯一一座最古老的人文始祖的祭祀山。
自舜帝南巡至隋唐至清,历史上有记载的朝廷遣使祭祀南岳的就有120次之多,民间祭祀就不计其数了。
《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二十八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故名“寿岳”。
唐玄宗于南岳朱陵洞(水濂洞)投龙祈寿。
宋徽宗在南岳金简峰皇帝岩御题“寿岳”巨型石刻。
康熙皇帝亲撰的《重修南岳庙碑记》之中钦定衡岳为亿万臣民的“主寿之山”。
中华祝颂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南山”即南岳衡山。
《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南岳衡山因而被称誉为“中华寿岳”。
南岳衡山不仅是风景名山,也是宗教圣山。
这里道佛并存,互彰互显,同尊共荣。
既有佛道儒共存共荣的南岳大庙,佛教禅宗尊为“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福严寺。
视为“天下法源”、“曹洞祖庭”的南台寺,又有道家立为《黄庭经》发源地的黄庭观等。
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南岳独占四处。
地陪导游欢迎词大全
是世界熔岩博物馆。
里面熔岩密布,石柱高耸,组成了各种美妙的景观。
同时是世界上鹅杆最多的地方,被称为世界之最。
以下嫌长可以不说(关于名称的由来,民间至今流传着一段风流佳话。
据传说在很久以前,仙女月香来到波月洞观赏奇景,流连忘返。
被洞内的蝙蝠精发现,他摇身变作一位富家公子,调戏月香。
因为月香走投无路,所以跳进滔滔资水,变成一只金灿灿的蚌壳,后被捕鱼后生波儿发现,救起带回家中喂养。
为报答救命之恩,月香以身相许,与波儿结成眷属。
消息传开,蝙蝠精巧施毒计,劫走月香。
波儿历尽艰难拜请洞天将军严惩蝙蝠精,救出月香,终使恩爱夫妻劫后团圆。
为纪念他们,人们把这个洞叫做“波月洞”。
波月洞,门弯,洞内池水清丝。
倒映波光月影,正好应着“波月”二字。
)
简短五岳的导游词怎么写
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的泰安县,以雄著称。
主要景点有岱庙(与北京故宫,孔庙、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碧霞祠、南天门等,四大名景是黄河金带、云海玉盘、旭日东升、晚霞夕照。
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南岳--横山位于湖南衡阳市,以秀著称。
四大名景是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藏经阁之秀,祝融峰之高。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浑源,以奇著称。
主要景点悬空寺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的华阴县,以险著称,“自古华山一条道”就体现了他的险。
景点有玉泉院、百尺峡等。
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登封。
著名的少林寺就在此。
汉之前五岳之制因势而异,各有不同。
周建都于丰、镐,以华山为中岳: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又以嵩山为中岳,华山为西岳。
只有东岳泰山和北岳恒山自古未变。
至汉武帝时,才正式创立五岳制度,并登礼天柱山封为南岳。
据《汉书·郊祀志》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发诏书,确定以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即天柱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
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后,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诏定湖南湘江之滨的衡山为南岳,废霍山为名山。
北岳恒山在汉、唐、宋时,皆在山阳的河北曲阳登礼。
至金、元、明、清诸代均建都于北京,曲阳之山在京城之南,与北岳名称不符。
而恒山主峰天峰岭位于山阴的山西浑源,恰在京城之北。
所以,明代称浑源恒为北岳,但因路途遥远,祭祀仍在曲阳。
直到清代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才根据礼臣的建议,改招北岳于浑源。
邵东景点导游词300字
景点昭阳公园昭阳公园位于湖南省邵东县城西部、沪昆高速公路邵东入口处以南。
坐落于宋家塘街道办事处软塘村、麦子口村、新辅台社区地段,东临东方家居广场,南为格林春天住宅小区。
公园一共占地730亩,共分为五大景观元素,主要景区包括入口引导区、文化游乐区、休闲娱乐区、植物观赏区、运动康体区等五大功能区。
[9] 贺绿汀故居贺绿汀故居位于邵东县九龙岭镇新庵堂村,南面与第四村民小组的民居相连,北距贺家老院子350米,故居内现住6户村民共26人。
故居围墙边有小池塘,池中水波滟潋,水欢鱼跃;故居前后各有一座小山坡,山上鸟语花香,山花烂漫,山上茂林修竹,四季常青。
[10] 古奇洞十景古奇洞位于邵东县城东南约15公里外的双凤乡。
古奇洞有十大(过去说八景)自然景观:第一景,双龙抢宝。
第二景,石船夜渡。
第三景,仙石险坠。
第四景,鞭石架桥。
第五景,天马横江。
第六景,雷祖晚照。
第七景,犀牛踏石。
第八景,双凤朝阳。
第九景,白龙献技。
第十景,高山平湖。
[11] 大云山风景区邵东大云山是邵东县海拔最高的山峰,位于邵东、衡阳、祁阳三县交界处,坐落于邵东县东南边陲的灵官殿镇和堡面前乡交界地,俗名大牛山,别名耶姜山,又名白云峰,海拔 998.4米,属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区内地形逶迤,山峦叠嶂奇峰突兀,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4%,面积5万公顷。
[12]
为外地游客写一段护城河的导游词 不超过50字
河,亦作濠,是古时由人工挖凿,整座城、皇宫、寺院要建筑的河,具御作用,可防止敌人或动物入侵。
被宽阔的河流三面环绕的大面积陆地或大城市,再通过对被河流环绕的“几”字型河岸大规模人工建设、改造而成平战结合的坚固防御工事(比如防洪提、风光带)也能算护城河。
这样的以天然为主、人工为辅的护城河在中国和世界就比较多了,最典型的城市有襄阳、重庆、湘潭、衡阳、常德、赣州、洣水镇、遥田镇等。
世界最大最宽最好防御的U字型护城河,位于家乡湖南省湘潭市东部的岳塘区。
世界各国在古代已有开凿护城河。
在中国大陆北京的紫禁城、济南护城河(济南环城公园)、襄阳护城河、台湾新竹古城、左营旧城、亿载金城、日本的古城如松本城、江户(今东京)的皇居、以至欧洲各国的城堡及皇宫等等地方都建有护城河。
欧洲不少城堡在护城河上建有可升起的木桥,以方便出入,亦可防止敌人进入。
请讲你的疑问
请qǐng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请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部首笔画部首:讠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五笔86:YGEG 五笔98:YGEG 仓颉:IVQMB笔顺编号:4511212511 四角号码:357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BF7基本字义1. 求:~求。
~示。
~假(jiǎ )。
~命。
~战。
~教(jiào )。
~愿。
~君入瓮。
~缨(喻请战杀敌)。
2.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进。
~坐。
~安。
~便。
3. 延聘、邀、约人来:~客。
~柬。
邀~。
4. 谒见、会见:“造~诸公,不避寒暑”。
详细字义〈名〉1. 通“情”。
情况,实情 [the state of affairs;circumstance]上下请通。
——四璧而知请。
——〈动〉1. (形声。
从言,青声。
本义:拜访)2. 同本义 [have an audience with]请,谒也。
——使人为秋请。
——。
集解引律云:“秋曰请。
”不得入朝请。
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公卿相造请禹。
——3. 又如:请谒(拜见)4. 请求;要求 [request;entreat]请,求也。
——墓地不请。
——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
——臣是以无请也。
——《韩非子·喻老》请为王吹竽。
——《韩非子·内诸说上》曹刿请见。
——《左传·庄公十年》力请客。
——清· 魏禧《大铁椎传》5. 又如:请命乞身(请求离职退休);请一个示(请求指示);请了训(请求训示);请蠲(请求免除田赋);请期(婚礼之一,在行聘之后,请求女家同意婚期);请咨(请求给予咨文);请和(求和);请托(走后门;拉关系)6. 询问 [inquire]摈者去请事。
——《仪礼·士昏礼》。
注:“犹问也。
”7. 又如:请仙(扶乩求仙,以卜休咎);请日(卜问吉日);请故(诘问其事故);请罪(责问对方己有何罪)8. 召;邀请 [invite;engage]战则请从。
——《左传·庄公十年》9. 又如:请唤(请召呼唤);请会(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请召(招请);请逆(请人往迎);请卖爵子(即请爵卖子);请香头(请巫婆下神);请不将(请不了;不能请)10. 宴请 [entertain;invite to dinner]。
如:请你们来吃晚饭;宴请(设宴招待);请状(请帖。
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客11. 问候 [extend greedings to]。
如:请病(看望、问候病人)12. 告诉 [tell]主人答,再拜,乃请。
——《仪礼》。
郑玄注:“请,告也,告宾以射事。
”13. 愿意 [be willing to] 。
如:请顺(愿意归顺);请服(愿意顺服)14. 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please]请说之。
——《墨子·公输》请从吏夜归。
——唐· 杜甫《石壕吏》请先言人之老少。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15. 又如:请进来;请喝茶吧16. 请教,请示 [learn from;ask for instructions]请所之。
——《资治通鉴·唐纪》常用词组1. 请便 qǐngbiàn[do as you wish (please);please make youtself at horne] 请对方自便你现在就想走,请便吧2. 请吃 qǐngchī[treat] 提供饮食款待朋友由我请吃3. 请春客 qǐng chūnkè[entertain relatives and friends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过春节后,宴请亲友邻居4. 请调 qǐngdiào[ask for transferring] 向上级请求调动(工作)请调报告5. 请功 qǐnggōng[ask the higher level to record sb.'s meritorious deeds] 请求上级为有功的单位和个人记功全连干部战士为炊事班请功6. 请柬 qǐngjiǎn[invitation card] 以书面形式表示的请人出席或参加的卡或帖7. 请教 qǐngjiào[ask for advice;ask sb's opinion;learn from] 请求指教我想请教您一件事他向医生请教病因8. 请君入瓮 qǐngjūnrùwèng[try what you have devised against others] 成语,喻指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宝琴笑道:“请君入瓮”。
——《红楼梦》9. 请客 qǐngkè(1) [treat]∶宴请他人且承担一切开销,尤指作为祝贺、表示友好或拉拢(2) [entertain guests;give a dimer party;invite to dinner;set up]∶[向他人] 提供饮食、娱乐等 10. 请来 qǐnglái(1) [send for]∶用信、电报等或派专人邀请某人来,召唤把孩子的妈妈请来(2) [summon]∶派人去叫请来医生11. 请命 qǐngmìng(1) [plead on sb.’s behalf;beg to spare sb's life]∶代人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疾苦夫际会之间,请命乞身,何哉:欲洁去就之分也。
——《三国演义》(2) [ask for instructions]∶旧时下级向上司请示颐和园请命 西后。
——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12. 请求 qǐngqiú(1) [ask;request;beg;demand;seek]∶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请求总统给予援助(2) [move for]∶向法院或立法机构正式要求原告请求复审13. 请赏 qǐngshǎng[ask for a reward] 请求上级给予奖赏邀功请赏14. 请示 qǐngshì[ask (beg) for instructions] 下级向上级请求指示向中央请示15. 请帖 qǐngtiě[invitation] 书面要求出席或参加的卡片发出婚礼请帖16. 请托 qǐngtuō[ask and entrust] 请别人办事;以私事相托17. 请问 qǐngwèn(1) [excuse me]∶敬辞,表示请教询问请问这个字怎么念(2) [we should like to ask]∶口气较重,表讯问请问,你对他真正了解吗?18. 请勿 qǐngwù[please don’t;request sb's help] 请求不要本室书籍请勿携出室外19. 请降 qǐngxiáng[beg to surrender] 向对方请求投降拱手请降20. 请益 qǐngyì[make an application for increase]∶请求增加;向人请教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礼记·曲礼》21. 请缨 qǐngyīng[volunteer for the army;submit a request for a military assignment] 请求交给杀敌任务;自请从军报国 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汉书·终军传》22. 请愿 qǐngyuàn(1) [present a petition;demand at public demonstration]∶人民向国家机关或官员提出意见或有所请求向立法机关请愿(2) [ask the gods]∶求神祈福23. 请战 qǐngzhàn[ask for a battle assignment] 请求参加战斗请战书24. 请罪 qǐngzuì(1) [admit one's error and ask for punishment]∶主动承认过错并请求处罚肉袒伏斧质请罪。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城上请罪。
——《资治通鉴·唐纪》(2) [apologize]∶表示歉意隐藏更多释义 请的英文翻译以下结果由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1.to request2.to invite someone to do something3.to engage the service of a professional (e.g. a doctor)4.to treat to a meal, etc.5.(polite speech) Will you please?讲jiǎng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讲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部首笔画部首:讠 部外笔画:4 总笔画:6五笔86:YFJH 五笔98:YFJH 仓颉:IVTT笔顺编号:451132 四角号码:357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BB2基本字义1. 说,谈:~话。
~叙。
2. 把事情和道理说出来:~说。
~学。
~武。
~演。
~义。
~师。
~坛。
3. 注重某一方面,并设法使它实现:~求。
~团结。
4. 和解:“而秦未与魏~也”。
5. 商量,商议:~价儿。
~条件。
详细字义〈动〉1. (形声。
从言,冓( gōu)声。
本义:和解)2. 同本义 [become reconciled]讲,和解也。
——《说文》而秦未与 魏讲也。
——《战国策·西周策》与魏讲罢兵。
——《史记·樗里子甘茂传》以中情出,小曰闲,大曰讲。
——《大载礼记·千乘》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之兵乃退。
——《战国策·秦策》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
——《战国策·赵策》3. 又如:讲息(和解息争);讲贡(讲和纳贡);讲款(讲和,议款);讲盟(订盟媾和)4. 讲习(共同讨论研习学问) [give lecture and study]道士讲火经。
——唐· 李朝威《柳毅传》讲中外之故。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5. 又如:讲颂(讲习诵读);讲读(讲习诵读);讲肄(讲习);讲肆(讲舍);讲贯(讲习);讲帷(讲堂);讲筵(讲席;讲坛。
筵:古人席地而坐所铺的席)6. 练习;操练 [train]田猎以讲武。
——宋· 苏轼《教战守》7. 又如:讲武(讲习武艺)8. 用 [use]邀见讲钧礼。
——清· 周容《芋老人传》9. 评议;论说 [appraise sth. through discussion]。
如:讲戏(评戏);讲功(评功);讲树(在树下谈论);讲经(论究经义);讲动(传说开来,议论起来);讲古(谈论古人、古事)10. 说,用言语表达 [say;speak;tell]。
如:少讲;讲学;讲析(讲话解析);讲英语;讲法语;讲倒(说妥);细讲;讲故事;这节课讲牛顿第一定律;讲课;讲章(高头讲章,八股文读本书眉上面的讲解文字)11. 协商、谈判 [negotiate]。
如:讲盘子(讲条件,讲价钱);讲究(讲求精美;完善)12. 注意 [pay attention]。
如:讲卫生;讲质量13. 讲求 [strive for]。
如:讲图(讲求图谋);讲团结;讲速度常用词组1. 讲道 jiǎngdào[preach] 宣讲宗教教义向广大会众讲关于恩典的道理2. 讲法 jiǎngfǎ(1) [opinion]∶指意见或见解这是他一个人的讲法(2) [wording]∶指措词,表达意见的方法3. 讲稿 jiǎnggǎo[lecture notes] 演讲、报告或教课前所写的底稿4. 讲故事 jiǎng gùshi[storytelling] 故事的述讲5. 讲和 jiǎnghé[settle a dispute] 彼此和解,不再打仗或争执6. 讲话 jiǎnghuà(1) [address]∶指正式的演说他的毕业典礼的讲话随后被印发了(2) [speech]∶说出来的话(3) [guide]∶一种普及性的著作体裁(多用做书名)形式逻辑讲话政治经济学讲话7. 讲价钱 jiǎng jiàqián[bargain] 讨价还价困难是难免的,我们不会讲价钱的8. 讲解 jiǎngjiě(1) [explain]∶解说;解释一条讲解这首诗的评注(2) [settle a dispute]∶讲和;和解9. 讲解员 jiǎngjiěyuán(1) [guide]∶为参观者解说展览内容的人(2) [guide]∶导游者,向导10. 讲究 jiǎngjiu(1) [pay attention to]∶注重,力求完美讲究实效讲究卫生(2) [study]∶研究;探究11. 讲究 jiǎngjiu(1) [careful study]∶值得重视或研讨的地方做菜的火候大有讲究(2) [nice]∶精美讲究的夏装12. 讲课 jiǎngkè[teach] 上课;讲授课程系主任正在给大一学生讲课13. 讲理 jiǎnglǐ(1) [reason with sb.]∶评论是非;评理咱们和他讲理去(2) [listen to reason]∶服从道理;懂道理蛮不讲理14. 讲明 jiǎngmíng[explain] 解释,说明讲明意义15. 讲评 jiǎngpíng[comment on and appraise] 讲述评论讲评学生作业16. 讲清 jiǎngqīng[expound] 说清[意义]向他的修道士…讲清(旧约圣经的)雅歌的…宗教意义17. 讲情 jiǎngqíng[plead for sb.] 替人求情,以求宽恕或谅解18. 讲师 jiǎngshī(1) [lecturer](2) 高等学校中职别次于副教授的教师(3) 英国学院或大学中职别低于教授的教学人员(4) [scholar]∶讲解儒家经籍的人19. 讲授 jiǎngshòu[teach] 讲解教授讲授功课20. 讲述 jiǎngshù[relate] 把事情和道理讲出来讲述自己的家史21. 讲台 jiǎngtái[platform] 高出地面的台子,讲课或讲演的人站在上面讲22. 讲坛 jiǎngtán(1) [tribune]∶集会时作为讲台的平台(2) [forum]∶泛指演讲讨论的场所全国农业展览会是宣传农业先进经验的讲坛23. 讲堂 jiǎngtáng(1) [classroom]∶旧称教室(2) [lecture room]∶古时指讲解经学的厅堂(3) [hall]∶佛教讲经说法的殿堂24. 讲习 jiǎngxí[lecture and study] 研讨学习讲习班讲习兵法。
——宋· 苏轼《教战守》25. 讲学 jiǎngxué[give lectures] 当众讲解阐述自己的学术理论应邀出国讲学26. 讲演 jiǎngyǎn[lecture] 当众讲述意见;演说讲演会27. 讲义 jiǎngyì[teaching materials] 为讲课而编写的教材或资料28. 讲桌 jiǎngzhuō[lectern] 老师讲课时用的桌子,上面放书或文本29. 讲座 jiǎngzuò[a course of lectures] 一种教学形式,多利用报告会、广播等方式进行汉语拼音讲座隐藏更多释义 以下结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结构繁体字:讲 汉字首尾分解:讠井 汉字部件分解:讠井笔顺编号:451132笔顺读写:捺折横横撇竖 讲的英文翻译以下结果由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1.to speak; to tell2.to explain3.to discuss你普通话拼音:nǐ 海南话拼音:luw 五笔:wq,wqi,wqiy 仓颉:ONF 笔顺编号:3235234 四角号码:2729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4F60 笔画:7 偏旁:亻 部首:尔 英文:you 旧字形和繁体字:伱(汝的意思)编辑本段释义 基本字义: 你:称呼,一般是称呼说话的对方,尊称是“您”。
详细字义: 1、形声。
从人,尔声。
本义:称说话的对方) 2、同本义。
武平元年童谣曰:“狐截尾,你欲除我我除你。
”――唐·魏征《隋书·五行志上》 又如:你咱(你);你懑(你们);你老(对尊长的敬称);你那(你老人家);你伫(您);你等(你们)。
3、不明确指明的集团中的某一个体:任何一个;一般的一个。
如: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说话。
4、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个人。
如:他的才学叫你不得不佩服。
5、每人;人人。
如:你一言,我一语,谈得很热闹。
的拼音 田字格中的“的”字dí dì de(轻声)部首 白,部外笔画:3,总笔画:8五笔 RQYY仓颉 HAPI郑码 NKRS笔顺编号 32511354四角号码 27620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7684 [1]编辑本段汉字释义的 de 〈助〉 (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ic,-ve…]。
如:红色的气球。
小小的进步。
(2)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of,'s]。
如:中国的水稻。
农民生活的提高。
(3) 〈代〉 pron. 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
如:卖菜的。
吃的。
(4) 助词。
“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
如:推的推;拉的拉。
(5)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
如:①谁买的书?②他是昨天进的城。
③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
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①〈口〉:表示相乘。
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②〈方〉:表示相加。
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9) 同“得”,后面带补语。
哪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经坐的满满的了。
——清·刘鹗《老残游记》 (10) 同“地”( de )。
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1) 其后多加名词,而“的”前多为形容词。
的 dí 〈副〉 (1) 确实;实在 [really;indeed]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
——秦观《淮海集》 (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3) 必定;一定 [certainly]。
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此外,还有“的士”等词语。
的 dì 〈名〉 (1) (形声。
本作“旳”,字从白,从勺(dì),勺亦声。
“白”指“白昼”、“空白”(空间、空域)。
“勺”意为“专取一物”、“专注于一物”。
“白”与“勺”联合起来表示“在大白天广阔空间里专注于一物”。
本义:任意确定一个(射击)目标。
引申义:1.目标、靶心。
2.明显、明确。
3.确实、落实。
4.关于目标。
用为所有格of target) (2) [centre of target for archery]:箭靶的中心。
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3) [bright]: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
——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1]组词:中的编辑本段汉、日、英互译 中文:的 英文:of target[1] 日文:の◎ 拼音:yíwèn ◎ 繁体:疑问 ◎ 解释: 1) :有怀疑或不理解的问题。
〖英:doubt;query;question〗 2) :质疑;询问。
〖英:call in question;query〗 ◎ 名著例句: “盼黄卷以置邮,广青衿之疑问。
”—— 宋 朱熹 《白鹿洞赋》 “先作《五经疑问》百馀篇,其言该典,今行於时。
”——《魏书·房景先传》 “现在这字条将诉说他们的一切,解答她的种种疑问,使她与他们心心相通。
” ——叶圣陶 《未厌集·夜》 “足下已审其虚实,方书之不朽,独鉴坚精,难复疑问。
聊写馀怀,依答条释。
” —— 南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 “ 阿难 是供养佛人,常随佛行,亲从世尊受所教法,必处处疑问世尊,是故今者应令在数。
” ——《法苑珠林》卷十九编辑本段诗歌 《疑问》 ——席慕容 我用一生 来思索一个问题 年轻时 如羞涩的蓓蕾 无法启口 等花满枝丫 却又别离 而今夜相见 却又碍着你我的白发 可笑啊 不幸的我 终于要用一生 来思索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