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门到拱宸桥导游词
武林门西接环城西路桃花河,与西湖相望;北面是万向公园也称武林小广场,杭州十大古城门“武林门”的古迹依稀可循,古新河绿化带风姿绰约,武林门为杭城最古老的北大门,始建于隋代,有1300多年历史。
五代吴越时筑罗城,建北关门,在今夹城巷;宋高宗时移城门于此,称余杭门;明代改称武林门。
武林门外自隋代以来一直是沟通我国南北大运河的大集市。
古时“北关夜市”为钱塘八景之一。
从武林门至湖墅一带,历来是杭嘉湖淡水鱼聚散地,所以有“百官门外鱼担儿”之说,卖鱼桥也由此而得。
民国初,因筑路拆除武林门。
为使后人明了城池变迁,于故址立碑志念 。
拱宸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大关桥之北,东连丽水路、台州路,西接桥弄街,连小河路,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
桥长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而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
三孔薄墩联拱驼峰桥,边孔净跨11.9米,中孔15.8米,拱券石厚30厘米,为拱跨的1\\\/52.7和1\\\/39.7中墩厚约1m,合大孔的1\\\/15.8;眉石厚20厘米。
采用木桩基础结构,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有没有关于杭州的导游词
有太多了 你要概况
沿途
还是购物
我是杭州导游呵呵 说你具体要的吧杭州,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市区面积683平方公里,人口大约480万。
她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没有一个建立过王朝首都的城市不是古老的城市,若从秦朝设钱塘县至今,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啦。
杭州是水的世界,粗粗算来,有四种水可以列举:一:钱塘江水,全长600多公里,它是我们吴山越水的母亲河。
从杭州城边檫身而过,如今,随着城市的扩大,钱塘江两岸,正在崛起杭州的新城。
二:西湖,今天的西湖总面积5,6平方公里,说是位于杭州城西面,所以称之与西湖。
其实西湖就在杭州的环抱里,和这个城市骨肉相连。
三:大运河,大运河又通称京杭大运河,它北通北京,南接杭州,全长1782公里,京杭大运河的杭州段,南起三堡船闸,北至武林头,长23,6公里,流域面积730平方公里。
四:市河,十条市河加起来全长38,8公里。
杭州名称最早的由来,是由大禹治水时曾经在这里舍杭登陆,杭就是方舟,船的意思,后人于是就把杭州称之为禹杭,不知道从何时,为何事,老百姓把禹杭称为余杭,至今在杭州仍有余杭这个地名,清朝最大的一个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就发生在余杭。
秦朝今天的杭州东南江干一带,还在海里面。
公元前223年,秦国取得了楚国的江南地后,设立会嵇郡时,称为钱塘,从秦汉至六朝的八百年,钱塘始终是一个无足称道的山中小县。
真正开始把这个地方称为杭州,是在隋朝开始,算起来也有1400年的历史。
隋开皇九年,也就是公元589年,隋朝灭了陈。
废除了钱塘郡,设置了杭州治。
洲治,也就是地方政府。
中唐之后,杭州才以“东南名郡”见称于世。
杭州虽然有如此这样的名声,但与一流城市扬州、二等城市越洲、苏州相比,它依然是一个三流城市。
从三流到一流,有功之人,当数吴越的钱氏。
,他的保境安民政策,使的中国大地有了一块在战火中休养生息的土地。
北宋时间,杭州已成为东南第一洲,南宋就更不用说了,中央政权在此建都,杭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球第一大都会。
现在杭州用四句话,十六个字来概括:人间天堂、文物之邦、丝绸之府、茶叶之都。
说道杭州是人间天堂那可来不得半带虚假,古人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把杭州比喻为人间天堂,历代的文人墨客也对这座天堂般的城市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篇章。
杭州之美,美于西湖,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曾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在杭州,天底下叫西湖的地方太多了,可是没有一座城市的西湖可以与杭州的西湖相媲美。
杭州是何其幸运,他的美和历代的先贤是分不开的。
时光回转,我们把目光倒流到唐朝,公元822年。
年过半百的官场失意的白居易(772~846)来到了杭州为政。
白居易年轻的时代不能不说踌躇满志。
28岁中了进士,也是春风得意的,不过诗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一忘形就容易口没遮拦。
封建社会把这种对朝廷的直言称为进柬,而进柬有往往要受惩罚饿,这一罚,罚到了江洲。
罚出了千古的琵琶行,后又移至忠洲,然后,西湖山水何其有幸,迎来了伟大的诗人白居易。
从他一生轨迹来看,白居易应该是个浪迹天涯的人。
祖籍山西,出生河南,少年时代,大约十四五岁为躲避战乱,曾经随同父亲第一次来杭州,日子过的颠沛流离,但是杭州还是给他留下了深远的诗意,那时苏州刺史是韦应物,另一名诗人宰相的儿子房孺则出任杭州刺史,他们常在苏杭二地诗酒唱和,给少年白居易很深的影响。
白居易刺杭那年已经整整50岁了,贬官之人,心情是可想而之的,然而,一见到西湖山水,心情就发生了重大变化,总之到杭州的当天,他就迫不及待的写了《杭州刺史谢上表》。
甚至西湖这个名字也是从白居易这里才开始真正的命名呢。
最早出现西湖这个名词,是出之与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杭州回肪》这两首诗。
白居易在在杭州的政绩,杭州人如数家珍,但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筑西湖湖堤和疏通六井。
所谓湖堤,也就是著名的白堤了。
他为了老百姓的生活把西湖一分为二,堤内为上湖,堤外为下湖,平时畜水,旱时灌田。
不少人反对他这么做,说,放了西湖的水浇田,那湖里的鱼怎么办,水中的菱角怎么办,白居易也反问他们,是老百姓的生命要紧,还是鱼儿要紧,是水上的菱角要紧,还是田里的稻梁值钱啊
在他离开杭州前两个月,他终于把堤建了起来。
还专门写了《钱塘湖石记》,详细的记载了堤的作用,刻在石碑上,立在湖边。
白居易任期三年,要离开杭州了,留下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两百首诗,带走什么呢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杭州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来送行了,白居易落泪了,他是这样告别黎民的: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惟留一湖水,与汝度荒年。
一千年过去了,我们走在一千年后的白堤上,心里想着白居易不由的想起他的诗章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角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大同九龙壁的传说
传说:曾在少年时入寺庙当和尚的建立了明朝之后,为巩固江山,便把他的25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去为王。
朱桂是的第十三子,被分封到大同当代王。
朱桂从小顽愚古怪,长大不读诗文,不学无术,无才无能。
当上代王后,胡作非为,专横跋扈,乱杀无辜,弄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老百姓背地里送他一绰号:愣怔代王。
“愣怔代王”之妻是明朝大将徐达之女,长相十分难看:身材又矮又胖,大脑袋、小眼睛、大嘴。
五官在她的脸上全长反了:该小的地方大,该大的地方小,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她这么难看,怎么朱桂就偏偏娶了她
原来是朱桂当时娶妻心切,一听说是徐达之女,便一口应允,娶回家来,倒也是门当户对。
朱夫人相貌丑陋不堪,看见好看的女人就生气,别的女人越好看,对比她就越难看。
大同是个出美女的地方,代王府里的侍女个个美貌,。
朱夫人就把满腔嫉妒和怒火儿撒在侍女身上,经常用锅底黑烟朝漂亮美貌的侍女脸上涂抹,把她们“打扮”得比自己还丑陋,好显得自己好看一点儿。
就这样,代王夫妻搞得大同城里鸡飞狗跳,一片混乱。
分封朱桂当大同的代王,朱桂不想去,赖在应天(南京)的皇宫里,又哭又闹。
朱元璋爱子心切,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他只要到大同就任代王,就为他修建一座宫殿。
于是,朱桂到了大同大兴土木修建代王府,规模规格近似皇宫。
代王府建成后,朱桂开始过“皇帝瘾”,颇为开心。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觉得代王府好像缺点儿什么,决定在代王府门前建一座五彩琉璃龙壁。
经过百姓工匠日夜施工,龙壁终于建成。
竣工那天,代王朱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剪彩仪式,朱桂率领王妃以及文武官员人等观赏龙壁,只见龙壁雄伟壮观,五彩琉璃辉煌夺目,壁上九条龙张牙舞爪,腾云驾雾,盘曲回绕,搏浪戏珠。
朱桂一边喝酒一边观赏,想他代王府前的龙壁,连老子朱元璋的皇宫里都没有,大过“皇帝瘾”。
得意忘形之际,不禁大叫一声:“好
这龙壁好
这是本朝第一龙壁
” 话音刚落,天空忽然乌云翻滚,。
顿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代王惊惶失措,连忙命人照明。
一时间,代王府内外灯火恍惚。
忽然间,电闪裂开乌云,霹雳雷鸣,代王朱桂饮酒过量,闻听雷声浑身颤抖手哆嗦,失手打碎酒杯,眼前一片昏暗,仿佛龙从天而降。
原来,九龙壁九龙栩栩如生,引来天上的真龙于天空飞行。
不一会儿,兵士来报:刚才的电闪霹雳,在龙壁后边的金泊仓街击出两眼水井,一水井的水为甜水,一水井的水为苦水。
大同民间至今还流传着:“金泊仓,两眼井,一眼苦来一眼甜。
”又有兵士报告:九龙壁前面被雷火击出一个大坑,往外涌水,代王朱桂急忙命人将水坑砌建,中间建一石桥,这就是“倒影池”。
九龙壁蔚为壮观,百姓欢呼。
但九龙贪吃百姓供奉的美酒佳肴,酒足饭饱之后歪歪扭扭烂醉如泥,到了布雨时辰,九条龙同时跃上天空兴风作浪。
顷刻之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引起河水猛涨,淹没良田和村庄。
布雨之后,九条龙大睡不起,又现了一年不布雨水,河流干枯、田地干旱的局面,百姓怨声载道。
大同民间至今仍然流传着“九龙戏水殃及老百姓”的民间故事。
民间传说里的关键词—朱桂和龙,都成了民间嘲讽的载体。
其实,真正精美雕刻了“天下第一龙壁”的是民间百姓,但他们并没有欢呼这个创造,根本或许就在于这个创造是一个“被迫的创造”。
由此可以观察到自由的民间文化和不自由的民间文化的差异和错位。
无人能够阻挡透露着民意的民间传说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