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景色、物产导游词600字以上
“快看啊,那些圆柱形的楼房是干什么的啊?”在旅游大巴上的我们,透过窗户看见了一个个好似蘑菇的圆柱型建筑,乍一看又好像是天外飞碟!导游拍拍手,我们立刻朝他那边望去,他清清嗓子说:“今天晚上我们就在这里住下,等一下在我这里领房间的钥匙。
”什么?!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住下?到了目的地我就迫不及待的冲下巴士——一个个巨大的圆柱型建筑引入眼帘,像古代的瓦房,顶上盖了瓦砖,与那些古代建筑不同的是,它的四面八方都是被土围起来的,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客家民居?走进侨福楼,一位老人坐在门旁,房梁上柱有鸟巢,老人告诉我们,他就是建这栋楼的楼主,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挂满了银钩,好奇心使我问了他许多关于土楼的问题,他说,他已经有80岁了,当初他的爸爸妈妈生了四个孩子,他排行老三,老大、老二、老四,在外地赚足了钱准备盖房子。
老三,就是他出力。
由于是在山区,为了防盗匪的骚扰,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哦,原来是这样啊。
由于我们是游客所以住在侨福楼,着名的承启楼在我们的旁边。
吃完了晚饭,我和妈妈去了承启楼,大门旁边的对联上写着“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我们走进大门,一圈都是居民,圆柱的里面还有圆柱,大土楼里面还有三圈小“土楼”,我们好像走进了一个迷宫,为了不迷路,我们只在外圈走,土楼里一共有4层楼,听里面的人家说:“土楼一共有400多间房,就是说你一年都住这里,一天一间房也住不完。
”由此可以知道这里住着上千人,他们全部都姓梁,“土楼是原始的生态型的绿色建筑。
”黄汉民说,土楼冬暖夏凉,就地取材,循环利用,以最原始的形态全面体现了人们今天所追求的绿色建筑的“最新理念与最高境界”,“建造新一代绿色土楼,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住在土楼里,有事情大家会互相帮忙,邻里和睦。
孩子孝不孝,会有口碑,好的学习,坏的批评,起到教育约束的作用。
由于太晚了,我和妈妈就回到了侨福楼,我们住在第3层,侨福楼里面是一片空地,铺满了石头,还有一口井,我们从井里打了水在房间里睡了,房里没有空调但是也很凉快。
早晨,鸟巢里的小鸟围绕着圆形的屋顶转了一圈两圈,抬头向天空上望去,我们像在一口井里一样,天空也是圆的,颇有一种“井底之蛙”的感觉呢。
我们收拾好行李,与老人告别,我们走上巴士,我恋恋不舍的望望福建土楼,我真想一直呆在这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我们总归得向新的旅程出发了。
福建土楼真是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啊!
我来当导游介绍福建的作文,450字左右
我来当导游 我的家乡是福建莆田,大山环抱着它,远远看去,蒙蒙胧胧的,若隐若现,可美呢。
不信就跟我走吧
我的家乡有着浓浓的乡村气息。
每天清晨,你都可以听见公鸡“喔喔喔”的鸣叫声,好像在说:“快点起床,太阳晒到屁股啦
”然后,你便会看见老人们赶着一群顽皮的鸭子穿过田间的小路。
说它们顽皮,还真不夸张呢,它们东跑跑,西窜窜,“嘎嘎”地叫着,你仔细听听,就像大乐队在演奏哩
不过,老人们真有一套,顽皮的鸭群在他们的管理下,不一会儿就乖巧极了,可惜好景不长,不一会儿就又忍不住了,又开始扭着屁股乱跳。
你见了,准会哈哈大笑,笑得直不起腰儿。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浓浓的喜庆。
你到那儿去,会被这浓烈的气氛感染。
走在田间小路上,能看到一大片金黄的麦子,麦子很多很多,一望无边;麦子很高,都快追上你了呢
快到中午时,你就会看到几个小孩子,手里拿着偷来的苹果,在窄窄的小路上奔跑。
一不小心,就有一个孩子摔了个狗啃泥,苹果也不翼而飞了,他也不急,看着你,然后“哈哈”地大笑,那样子有趣极了,你又会忍不住想笑了。
紧接着,他们就会在麦田里玩躲猫猫,笑啊,跳啊,闹啊…… 我的家乡,不像城市那样交通便利,可它却有独特的气息。
它永远热闹,永远美丽,会永远让你感受到生活其中的温暖,你不会孤独,因为那儿永远洋溢着欢乐
福建省灵山导游词400字作文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厦门最佳风景区——鼓浪屿,它四面环海,风景优美,空气新鲜,故有“海上花园”的美称,1997年,在福建省“十佳”风景评比中名列榜首,同时也是全国35个著名风景区之一,就连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来此参观时,也对鼓浪屿赞叹不绝,称它是“东方的威尼斯”、“中国的夏威夷”,并且于2000年被评上国家旅游景区最高级—4A级。
鼓浪屿四面环海,面积不大(请他们猜有多大),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摩洛哥还要小,面积只有1.78平方公里,人口约1.8万人,半数以上的人具有海外关系,一般旅居14人国家及地区,它虽然小,名气却很大,拥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平均每天接待3~8万人,这么小的地方,能拥有这种程度,可见它不容一般. 鼓浪屿在明朝以前不叫鼓浪屿,而称“圆沙洲”(解释此三字),后因它的西南方向海边有块礁石,由于长年累月经过海水的冲击、侵蚀形成了一个溶洞,每当潮水涨潮时,涛浪撞击礁石,会发出如击鼓的声音,故那块石头被称为“鼓浪石” ,鼓浪屿因此得名。
(可考他们鼓浪屿的由来) 它同厦门岛仅一水之隔,又四面环海,很多人在想象中,总觉得渡海非常不便,其实除了建国前如此外,到了现在,可以说是太方便了,除了少数人乘快艇、坐游船等外。
那就是一天24小时营业的渡轮来回往返,在宽500米的厦鼓励海峡上每15分钟一航班,实行去程买票,返程验票制,过渡费用8元\\\/人,航程大约5分钟时间就到。
如果想在短短的航程上享受一番,可以上二楼的雅座,说到雅座,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都得自理1元\\\/人。
别看鼓浪屿不大,有句话形容它再贴切不过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幼稚园至中学(幼儿园3所,小学3所,中学2所在校学生3382人)、银行、医院、菜市场、音乐厅等,因此岛上居民不会因它是四面临海,面积小而不方便,反而透着小巧玲珑,所以如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居民在岛上过个5--6年没问题。
由于这里空气清新,绿化好,生态环境佳,因此这里还是海洋珍惜物种(文昌鱼、白海豚)的保护区。
它同时也是厦门市绿化最好的一个区了,全岛种有4000多种植物,80多种植物,80多个科属,绿树覆盖率达到40%,人均拥有5.1平方米,因此空气清新。
鼓浪屿美在哪里呢?确切的说它虽有闹市之繁华,却无车马之喧,因岛上大多路窄,坡陡,故一般车子很难行驶,为了使岛上交通安全,岛上严禁机动车辆在行驶,除了少数清洁车,救护车,自行车也是找不到的,就连我们的总设计师1984年南巡厦门,也是在陪同人员的陪同下步行游览鼓浪屿的,所以到鼓浪屿上是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上岛后只有一种“11”路——那就是步行,因此有“步行岛”、“平民岛”的美称。
1841年鸦片战争后,厦门成了“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到1935年,鼓浪屿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进入了西方列强手中,商人、传教士等纷纷来此建公馆,设教堂,办学校、设立领事馆,从1902年被割为“公共租界”到1949年,共有14个国家和地区在此建立了1400多栋,最具有欧洲风格,中西合璧的领事、办事处和别墅,如英、法、德、日、意、美、西班牙等建筑,现今它还保留着这种特色,所以到此岛,您就不需踏出国门,就能欣赏到西欧等地方,各式各样的建筑,故有“万国建筑博览街”的美称。
他们又带来了西文文明,如现代音乐、体育等,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岛上居民大多喜欢音乐,据不完全统计鼓浪屿50年代拥有钢琴500多架,钢琴密度居全国之冠,在优美环境及音乐的渲染下诞生了许多音乐界人士,如第一位女指挥家-周淑安,曾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中等级第二名的-殷承宗,在6次国际钢琴比赛中连续获奖7次(1981-1984)的-许斐平,陈佐徨、卓一龙等不计其数,因此有“音乐家的摇篮”,“琴岛”之称,每当早间,或傍晚,如果沿着洁净优雅的柏油小道,踱步漫游时,不时能从百叶窗内、小花园里传来钢琴或小提琴的悠扬琴声,及浑厚的男高音,轻柔的女高音,所以,鼓浪屿自古有“琴韵花香伴我归”的一种自然美感。
鼓浪屿第一架钢琴:1906年,厦门第一架从国外运来的钢琴放进了中华基督教会(现鼓浪屿岩仔脚)。
沁时,它主要作为伴奏吟唱圣诗圣歌之用。
琴上附有鼓风机。
弹的时候,一人鼓风,一人弹 (三个特点:一个靠听、一个靠看、一个靠感觉)以上“步行岛”、“万国建筑博览街”、“琴岛”就构成了鼓浪屿的特别之处,是一个需要靠感觉、看、听的小岛。
特产: (鼓浪屿码头〕1937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处船小人多、航行慢,造成诸多不便,后改建,1976年扩建成现在这模样,有铁浮桥式码头:长16米、宽6米、高潮进水深7.2米,可泊200吨级船。
大家看这建筑,象不象一架刚开启的三角钢琴呢?它好象是正在奏起旋律优美的迎宾曲,欢迎大家的到来。
(音乐厅)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商人争相在鼓浪屿建造别墅,定居于此并终老,当时这里除了日本人以外,任何国家的人都可葬于此地,故称“洋人墓场”,1957年为了声援埃及人民抗英运动,于是把它推翻了,直到1984开始动工,1987.1.27建成厦门鼓浪屿音乐厅,为了提高音乐厅的音质、音色,于2001.8再次请来了音乐厅的原设计者——东南大学建筑声学教授何凤飞,投入900多万元对其改造,改造后观众席们减少到571个,增加琴房、化妆房、还设有残疾人专用通道和座位,前厅有一台43寸(109cm)的彩电——如礼仪迟到是不能马上进场的,只能在演奏间隙进去,等待期间,他们可以通过这台电视观赏到音乐厅内的现场表演,舞台呈梯形,可放4台钢琴和一个双管尔队连奏。
(马约翰)前方的人民体育场这牌子是于1952年安放的,初称“洋人球埔”,意思是外国人踢球的地方,解放后才改成现在的名字,它虽不大,却是福建足球事业的发源地。
而马约翰出生于鼓浪屿,因当时鼓浪屿被称之为公共租界,因此这里的居民接触西洋文化非常浓厚,故他的名字起的特别的洋化,他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原先是学医的,后来发现学医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于是弃医从体,他曾带领中国健儿参加了第11届奥运会,得到了一些成绩、奖牌,故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看到这可喜成绩,于是设了教授职位,他就是中国第一位体育教授,也是原清华体育总会主席。
急求鼓浪屿的导游词 100字左右
鼓浪屿位于福建厦门市。
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后来在明代改名为鼓浪屿。
鼓浪屿也被称为“钢琴之岛”,“音乐之乡”。
鼓浪屿风景区的主要景点有:鼓浪洞天,英雄园,钢琴博物馆,日光岩寺,郑成功纪念馆等等。
厦门不仅因它的美丽风景出名,也因它的文化出名。
这是一个很值得去观光的地方。
黄梅戏500左右导游词
黄梅戏 ,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戏曲剧种。
黄梅戏唱腔通俗易懂,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声誉。
其发源地,一说为安徽省怀宁县黄梅山,另一说为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
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
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关于夫子庙的导游词
莆田广化寺返回福建莆田南山广化寺简介 莆田南山广化寺,位于莆田市城南三公里处的凤凰山麓(别称南山)。
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
本为当地名士郑露三兄弟(世称“南湖三先生”)讲学之所,后献其所于金仙禅师(即开山祖师),初名金仙院。
隋开皇九年(589),经来自天台山的无际禅师募资拓建后,改名金仙寺。
唐景云二年(711),寺院住持志彦应睿宗李旦召请进宫讲解《四分律》,大受赞赏,赐号“聪明禅师”。
志彦禅师遂将隋时天台宗无际禅师持诵《妙法莲华经》,感得寺涌清泉的灵异之事上奏,李旦大悦,赐号为“灵岩寺”,并命书法家柳公权书匾,悬挂于寺门之上。
至此,灵岩寺名扬天下,被称为闽中一大丛林。
会昌五年(845),唐武宗诏毁天下佛寺,勒令僧尼还俗,寺僧灵敞、无了匿于民间。
宣宗李忱继位,兴教复寺,禅宗南岳系无了禅师复出主持寺院修建。
咸通六年(865)寺为飓风所毁,住持涅槃募缘修复并创建山门。
天祐二年(905)节度使王审知令人写经5000卷付寺入藏,并命监察御史、名士黄滔撰《莆山灵岩寺碑铭》以纪其盛。
宋朝时,凤凰山佛教寺院盛极一时,兴建了二寺、十院、百二十庵。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赐额广化寺,并修缮殿宇,使之“檐楹相摩,轩宇层出”。
公元979年宋朝廷在莆田设置“兴化军”,故民间有“未出兴化,先有广化”之说。
云门宗其辩禅师曾来寺驻锡。
元至正间(1341—1368),寺遭火灾被毁。
明洪武、永乐年间(1368—1424),僧慧广、源彻等相继营建,使其逐渐恢复当年盛况。
弘治年间(1488—1505),著名学者黄仲昭来游,赋诗云:“风景无端拥寺门,望中山色几重分。
泉声满室长疑雨,树影当窗半是云。
一派禅房依涧转,数声清磬隔林闻。
灵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楼台锁夕曛。
”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莆,寺宇又遭焚毁。
历任住持慧广、极中、源彻相继大力经营。
万历八年(1580)住持慧广、智潜募建法堂,十六年(1588)住持云章、圆材主持修复溪声阁和大雄宝殿;三十九年(1611)住持法果建山门;翌年,住持真一与法果建藏经阁、巢云楼和香积厨。
清康熙二年(1663),二胜和尚增建法堂。
三十一年(1692),镇守福建兴化、泉州等处的总兵王万祥捐资进行全面修建,历时四载始竣,并将旧法海寺和小南山庵归入寺内。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台风毁寺。
西塔院僧淡恒为修复寺宇,于同治八年(1869)东渡台湾劝募,备尝艰苦而宏愿未竟。
至光绪十二年(1886)全寺除观音阁外,皆成瓦砾蔓草,住僧仅剩2人。
光绪十六年(1890)住持善和于废墟之上建造大雄宝殿及客堂、禅堂、方丈室、净行堂等处,使其形成今天寺院的格局,又于后山顶创建天马岩。
三十三年(1907)本如建大悲阁。
前此一年,善和和尚发愿赴京请藏经,途经厦门而圆寂。
本如和尚继其遗志晋京,于宣统二年(1910)奉御颁《龙藏》7000余卷归山,随后本如和尚往南洋怡保募造藏经楼;于法堂之上加层增建,至1923年落成。
1926年藏经阁落成。
1933年修观音阁。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寺常被据为驻兵之所。
新中国成立后,广化寺受到政府的重视与保护。
1949年底住寺僧人约60人,土改中分到田地与山场。
寺僧还管理龙眼、荔枝等果树300多株,种植香蕉500多株,加上山林100多亩。
1956年在海外侨僧及华侨的资助下,重塑天王殿内弥勒菩萨和四大天王像。
直至1965年,仍有57名僧人住寺,且一直保持农禅生活。
1966年一场空前的浩劫,使寺再罹厄运。
寺院被迫关闭,僧人流散,佛像被砸,殿堂被占据改作厂房。
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新落实,1979年12月12日,印尼万隆协天宫住持圆禅法师回国,他向当地政府表达了海外侨胞要求修复千年古刹的愿望。
政府有关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寺内驻军于一星期内撤离;不久县塑料厂搬迁。
1980年2月6日中共福建省委批准莆田广化寺对外开放。
同年3月26日,成立莆田县广化寺修建委员会,由圆拙老法师主持。
经过几年的努力,寺宇焕然一新。
圆拙老法师在重修寺院的同时,更注重僧伽戒律的行持及丛林制度的完善,将明清以来沦为子孙庙的广化寺改制为十方丛林。
为了佛法的普及与弘扬,老法师还率先创办了名闻遐迩的广化寺佛经流通处。
1983年,寺院被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
是年,福建佛学院男众部设于广化寺。
1984年12月7日,广化寺举行重建落成暨佛像开光法会。
1986年,寺院推举毅然法师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任方丈。
1989年,年仅23岁的学诚法师当选为住持,时为全国重点寺院中最年轻的方丈。
在他率领下,一大批道心坚固、信仰纯正、德行高洁的法门龙象脱颖而出,整肃的道风更使寺名远播。
1990年,广化寺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全国三大模范丛林之一。
1996年,广化寺与中国佛教协会还成功地举行了108天的规范传戒法会,这是建国以来为期最长、受戒人员素质最高的一次传戒法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曾先后于1981年、1990年两次莅寺视察,并留下意味深长的诗篇,其一是:“一入山门长道心,南山风范见传承。
威仪秩秩斋堂里,粒米当思大众恩。
”其二是:“律己其志刚,接物其气柔。
学修不出门,声教及遐陬。
如何办道场
傥于此间求。
” 在寺之照壁上,其亲笔题写下“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广化寺坐西朝东,建筑上是以殿群、院落、楼阁、庑廊组成的一座大丛林。
经过1980年这次的修复与扩建,总面积约4万多平方米。
在中轴线上,依序有照壁、牌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上层为藏经楼)、祖堂(上层为卧佛殿)。
左右两翼为庑廊,左边(靠南)自卧佛殿旁依次而下是看山楼、方丈室;经烟霞窟(通往如意楼、地藏殿)而下为净行堂、祖师殿、学戒堂、流通处;右边(靠北)依次而下是溪声阁、圆通门(北上通往观音阁)、水云乡(尊客堂后院)、尊客堂、伽蓝殿、五观堂、香积厨。
天王殿位于流通处与香积厨之间。
由天王殿前石庭拾阶而下是放生池。
放生池左右侧建有高达13米的三层钟楼与鼓楼,与其毗连的为五百罗汉堂。
方丈室南向平行有如意楼(原为中藏庵旧址),楼前随中轴线而延伸的是长庑双层楼却尘居。
如意楼南向高坡处是小南山地藏殿,在中轴线之右上方。
中轴之左上方是观音阁,从观音阁背后向西拾阶而上是文殊阁。
每座殿阁雄峙冈阜,遥遥相对,自成格局。
大雄宝殿建筑在高2.7米的基台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造型,高22米,面积827平方米。
殿后外檐下还保存宋代四根石瓜楞柱。
1993至1999年又新建了云水堂、风月趣两座双层建筑。
随后又顺着寺院围墙修了一条三公里的石板路,环寺一周,是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重建后的广化寺,寺宇格局显得更雄伟、古朴。
寺内文物众多,寺东侧有建于宋乾道元年(1165)的释迦文佛塔,塔高约36米,为石筑五层八角形仿木楼阁式建筑,系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王殿前两座石经幢为宋治平二年(1065)造,呈五层八角形,一座无铭文,另一座刻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以及捐金助建者的姓名等,是研究梵文汉译与莆田方言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
此外还有贝叶经等。
广化寺廨院,国内有仙游凤顶九座寺与莆田涵江如意堂等;国外有印尼万隆协天宫、三宝垄大觉寺、苏门答腊喃嗙大兴庙、井里汶巴杞安潮觉寺、雅加达法海寺、丹基百达新疆广化寺、苏门答腊巴东西兴宫与马来西亚的槟城吉打广福宫、新加坡广化寺等。
广化寺方丈学诚大和尚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大和尚住持广化寺以来,不断加强信仰、道风、组织、人才、教制等五项建设,大力创办教育,培育僧才,安居、诵戒,住众由原来几十人增加至二百多人,并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实行科学化管理寺院,在承袭传统丛林优秀管理制度的同时,借鉴现代先进的管理模式,分部门、分组别、分职责,确立组织架构、强化组织运作、加强团队意识。
进一步完善了寺院各项管理制度。
为了继承、建设、弘扬佛法、利益社会、帮助更多的人改善生命、净化心灵,寺院每年还举行在家三皈五戒菩萨戒、精进佛七、万佛法会及寺院生活体验营法会。
在佛教界寺院以坚守佛教传统戒律和重视佛教文化教育事业两方面的成绩而引人注目。
广化寺在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几经兴衰起落,阅尽人间沧桑。
在此新时代中,相信广化寺在教内外各界人士的关心与大力支持下,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及佛教文化思想的弘传做出积极的贡献。
写丽江古城的导游词,要400字的,谢谢了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号称“世界遗产”的丽江古城。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丽江古城。
也许游客们会问我,城门在什么地方。
其实,丽江古城是没有城门的,这是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在丽江古城里面住着的人大部分都是纳西族的,所以头领的本人也是纳西族的。
)姓“木”,如果加上城门和城墙的意思就是“困”字了,所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没有建筑城门和城墙。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丽江古城中最有名的街道:四方街。
这条四方街如蛛网般交错的,东南西北各有一条出路,这样说明这条四方街很繁华。
地面是由五彩石铺成的,所以非常坚固,如果你用脚踏上去,就会发出非常清脆的声音。
四方街上的客栈(酒店)都是没有相同的,如果你在客栈(酒店)上转几圈,你绝对会知道这些客栈的不同之处。
游客们,丽江古城还有一个特别习俗,那就是放河灯。
放河灯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据说每天晚上黑龙潭的龙王会顺着河水巡游古城,放一盏河灯不仅能保护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龙王的保护,而在今后日子里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听了这一个传说赶快放一盏河灯许一个心愿吧。
游客们,丽江古城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们会喜欢这些景色。
欢迎下次再来。